如何练习手臂、胸部、肩部肌肉

如何练习手臂、胸部、肩部肌肉,第1张

朋友你好!下面问问健身专家99808为你解答: 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健身达到健美的目标,那就得仔细的听取问问健身专家99808的建议并认真执行。 早上8-11点 下午15-1630 晚上: 晚饭过后休息2小时 就可以锻炼 其他时间锻炼不是身体最佳时间! 单车等有氧运动每天50分钟左右,但是不能天天去跑步,因为对膝盖伤害太大,建议1星期跑2次,其他的都在单车上完成,记住有氧要在每天的器械训练后进行,这样效果更好! 腹肌 是人体最不好练习的一个部位,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有腹肌的参与,所以它的抗疲劳程度就远高于其他身体部位。保持每周5次的练习是最科学的,因为肌肉组织在经过锻炼之后更需要修复才能够成型。 在这里提醒你一点把腹肌分为上腹 下腹 两侧三个部分来练效果会更好一些。而你计划中分为4组是很科学的锻炼方法,每组间隔60-90秒。 动作主要有仰卧起坐 曲腿仰卧起坐 跪姿拉力器收腹 坐姿屈膝举腿 悬挂举腿 仰卧举腿等等。 努力,但要注意细节! 俯卧撑 要点:两臂伸直撑地,手指向前,两臂距离同肩宽或略宽于肩。两腿并拢伸直,脚趾支地。身体垂直,从头到脚成一直线。臀部和腰部既不能弓起,也不能塌下。然后屈臂,身体降至与地面平行,随即伸直两臂,撑起身体,胸大肌极力绷紧,稍停,再屈臂重做。身体撑起时吸气,下降时呼气。 直臂支撑的开始姿势,应使肩部的垂线在手掌支撑面之前,这样才能使胸大肌得到充分的锻炼。身体下降时,除两手、两脚趾支地外,身体其他部分都不得接触地面。身体下降与撑起时,动作应平稳,从头到脚应始终保持一条直线。只有在最后一二次撑起时(即力竭的情况下),才允许塌腰,俯卧撑时上臂应靠近体侧。 为了提高锻炼效果,可以在肩部负重,也可用提高脚的位置(如搁在凳子或台阶上)来增加难度。两手撑地的距离可宽可窄。而体力较差的初练者,则可在身体下降到一半时即撑起,或采用提高手的位置(手撑凳或台阶)来减小难度。 俯卧撑除了锻炼胸大肌外,还能锻炼前锯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及前臂肌群,也能使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骼腰肌、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等到锻炼。 变腹部为 腹部肌肉 ,犹如进行健美运动,所不同的是健美有招式,而增强腹肌减肥功有招法。不论练健美,还是练增强腹肌减肥功,只能是利大于弊。 练法:此功共6式。 第1式:腹式呼吸法 ①姿势:仰卧位,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做缓慢呼吸动作。 ②作用:增强脯肌。 ③时间:每次练3—5分钟。 第2式:双腿直上抬法 ①姿势:仰卧位,双腿伸直抬高,再放下,反复进行,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②作用:增强腹部及髋部肌力。 ③时间:每次练3—5分钟。 第3式:仰卧起坐法 ①姿势:仰卧位,做起坐练习,可两臂后屈,两手抱枕部,做起坐运动;还可以做仰卧直角坐,手触脚尖,意守丹田。 ②作用:增强腹部肌肉力量。 ③时间:每次练3—5分钟。 第4式:屈双膝挺腰法 ①姿势:仰卧位,两臂屈肘或伸直,足跟靠近臀部,以两脚掌、肘关节或肩头部为支点,做挺腰动作,同时吸气并提肛收腹,放松时则呼气,练功时意守命门。 ②作用:有培补肾气、增强腹部与腰背部肌力的作用。 ③时间:每次练3—5分钟。 第5式:压腹练功法 ①姿势:仰卧位,用双手抱双腿压腹部。 ②作用:增强腹肌,伸展腰肌。 ③时间:每次练3—5分钟。 第6式:蹬自行车练功法 ①姿势:仰卧位,两腿悬空,膝关节屈曲做蹬自行车运动;呼吸随自然,意守丹田。 ②作用:增强镑腰肌、腹肌及骨盆底肌。 ③时间:每次练3—5分钟。 注意事项:全套动作,每日锻炼1—2次,坚持1个月,即有效果。 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体能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人甚至误解了它有助于减除腹部的脂肪。 仰卧起坐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做得正确的话,仰卧起坐既可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同时亦可以收到保护背部和改善体态的效果。反过来说,若果进行不当,仰卧起坐不但是浪费时间,甚至是有害无益。 仰卧起坐的正确做法如下:身体仰卧于地垫上,膝部屈曲成90度左右,脚部平放在地上。平地上切勿把脚部固定(例如由同伴用手按着脚踝),否则大腿和髋部的屈肌便会加入工作,从而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再者,直腿的仰卧起坐会加重了背部的负担,容易对背部造成损害。根据本身腹肌的力量而决定双手安放的位置,因为双手越是靠近头部,进行仰卧起坐时便会越感吃力。初学者可以把手靠于身体两侧,当适应了或体能改善后,便可以把手交叉贴于胸前。最后,亦可以尝试把手交叉放于头后面,但每只手应放在身体另一侧的肩膀上。千万不要把双手的手指交叉放于头后面,以免用力时拉伤颈部的肌肉,而且这亦会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 进行时宜采用较缓慢的速度,就如慢动作回放一般。当腹肌把身体向上拉起时,应该呼气,这样可确保处于腹部较深层的肌肉都同时参与工作。 把身体升起离地10至20厘米后,应收紧腹部肌肉并稍作停顿,然后慢慢把身体下降回原位。当背部着地的时候,便可以开始下一个循环的动作。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腹部肌肉其实只在起初的阶段参与工作,之后便会改由髋部的屈肌执行任务。同样道理,在仰卧起坐的最后阶段转动身体(右手手肘接触左膝,左手手肘接触右膝等动作),不但对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无多大的帮助,甚至会令背部下方因为转动带来的压迫而导致创伤。 初学者要避免一次过做得过多次数的仰卧起坐,最初进行时可以尝试先做5次,然后每次练习加多一次,直至达到15次左右,这时便可尝试多做一组,直至到达3组为止。 健身初级者饮食 健身的过程当中,饮食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建议你每天吃六顿,有三顿是主餐,这三餐就是早午晚三餐,这三餐里一定要含有一定的蛋白质,像鸡蛋,鱼肉,牛肉,鸡肉等等,而且至少有两餐里富含大量的蔬菜 剩下的三餐作为副餐,在训练前40分钟吃一餐,这一餐里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就可以,一个馒后或者一碗麦片粥,再加两三个鸡蛋即可这一餐的作用是保证在训练的时候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训练结束后,要补充一餐,因为训练后的一个小时里,身体很需要蛋白质的补充,这一餐最不可以忽略,也是一个馒头或者是一碗麦片粥,同时吃两个鸡蛋 以上已经说了五餐,那么最后的一餐在睡觉之前一个小时,因为在睡觉的时候身体里分泌生长激素,睡前补充点蛋白质对生长肌肉很有好处,吃两个鸡蛋即可 当然,所有餐饮中提到的鸡蛋,你也可以换成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但是麦片粥和馒头是两样很好的谈水化合物,其他的像米饭,面包,低脂饼干等也可以 总之,就是每隔三个小时进食一次,每顿饭里都富含蛋白质,而且每天都要保证摄取足量的蔬菜和水果,还要多多补充水分,这样,你的肌肉将持续不断的生长,进而你的体能也会跟随着进步 健身时间 :1,每周做3次,每次分为4组。那一组要做20--30个仰卧起坐 2,胸肌做俯卧撑即可,但不要再用任何器械锻炼胸肌,切忌!否则影响长高。 3,跑步不必要特别规定,感觉出汗即可 根据我的安排,只要你坚持做,短时间内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另外,你的身材非常不错。正因为你尚处在花季年华,身体各方面正在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问问健身专家99808郑重指出 : 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男孩不适宜于玩类似哑铃和杠铃的器械运动,以免影响身体长高。切忌! 以上是问问健身专家99808为你提供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你并予以评价!

 相关阅读—练习哑铃的误区

 众所周知,哑铃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健身器材,但是很少有人深究其健身的原理。现在大众对哑铃健 身作用的认识仍有不少误区,哑铃的健身功效,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误区一 用哑铃锻炼,既可增加力量,又可健美形体

 科学地使用哑铃,确实可以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有材料说,当年施瓦辛格一身健美的肌肉,主要就是通过哑铃锻炼而得。但是确有不少人用哑铃锻炼后,既没有增加力量,也没有变得健美,常会就此心灰意冷,哑铃也被束之高阁,甚至成为锤子的替代品。事实上,哑铃健身大有学问。如果不加以贯彻,锻炼效果往往不会令人满意。

 在锻炼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力量与健美究竟谁是自己的最爱。锻炼肌肉主要通过两条。第一条途径可以提高锻炼者的力量,但健美效果相对不明显,适于专业举重运动员;第二条途径可使肌肉体积显著增大,但是力量增加相对较少,适合于健美运动员或者大众健身者。通常健身爱好者都把健美视为主要目的,出于这一目的用哑铃锻炼时,须遵循如下规则。

 训练前要先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一般需要选择65%—85%负荷的哑铃,所谓负荷是指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举个例子,如果每次能举起的'最大重量是10千克,就需要选择重量为65—85千克的哑铃进行锻炼。对于一般健身者而言,拥有两三付不同重量的哑铃并坚持锻炼,就足够了。锻炼时每次举6—8组,每组重复8—12次,动作速度不宜过快,每组间隔2—3分钟。负荷太大或太小,间歇时间太短或太长,效果都不好。

 误区二 哑铃只练上肢

 有人认为哑铃只能练出健美的上肢,要想全面锻炼,可能需要某些更复杂的器械。

 时下一些较为昂贵的联合健身器械不仅在健身房里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进入了日常家庭。尽管联合器械具有其他简单器械无可比拟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价格高、占地面积大、挪动不方便等缺点,这些缺陷正好是哑铃的优点,而且只要设计和计划得当,哑铃训练完全可以获得与使用联合器械类似的功效,何乐而不为呢

 锻炼上肢肌肉是哑铃的拿手好戏,但是哑铃同样可以锻炼腰腹肌肉。如在仰卧起坐的时候在颈后部双手紧握哑铃,可以增加腹肌练习的负荷,提高锻炼效果;进行背屈伸练习时,同样可以利用哑铃增加背部肌肉的负荷,以刺激背肌的增长;手握哑铃的体侧屈或转体运动,可以锻炼腹内、外斜肌;手握哑铃的直臂前举、侧平举等可以锻炼肩部和胸部肌肉;此外,哑铃还可以锻炼下肢肌肉,如手持哑铃单脚蹲起、双脚蹲跳等等。

 误区三 哑铃不适合老年人

 老年人中有不少健身爱好者,但他们常会选择慢跑、广播操或太极拳等项目,力量训练则很少有人问津,哑铃更是基本上不被考虑。一般人都以为,年纪大了,力量下降了,所以不适合进行力量训练了。事实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力量下降了,所以更需要力量训练。

 肌肉产生运动,同时也帮助身体维持静止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肌纤维自然萎缩,力量下降,不仅动作迟缓,而且稳定性降低,肌腱与骨膜更易发生过度磨损,所以各关节发生疼痛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适宜的力量锻炼,不仅可以延缓老年人肌肉萎缩的进程,保持肌肉弹性,为更好地从事其他形式的健身活动打基础,而且还可以增加肌肉对各关节稳定性的保护作用,以减少或缓解各类疼痛。哑铃小巧玲珑、物美价廉,特别适合老年人进行力量锻炼。

下午4时至六时为最佳锻炼时间。

胸部:杠铃卧推;组哈健身器滑轮十字夹胸;哑铃仰卧飞鸟;双杠臂屈伸;拉力器仰卧扩胸;俯卧撑。

三角肌前束:哑铃(杠铃)前平举;

三角肌中束:哑铃侧平举;

三角肌后束:哑铃俯身划船。

两天或三天一次,每次每个部位只练一种动作。

每个动作做四组,每组7至10个,超过10个就增加重量。

用力要快,还原要慢。

2018-01-0901:45:04阅读:2102 哈喽大家好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觉得

胸大肌下部是比较难发展出来的部位

如果是这样可不行

为了增加你的下胸厚度,别在墨守成规了

不要认为胸部训练课只要安排一个下胸动作就足够了

为了攻破这个顽固部位

你需要挖掘一些胸部训练的技巧

除了增加特定的下胸部训练动作

你还可以通过采用如渐降组

休息暂停法或者是离心次数来增加训练强度

一起来看看吧!

1优先训练下胸 很多人的胸部训练都是以平板卧推开始的 但是当你优先训练一个区域时 这时你的状态和能量都处于比较好的时候 因此你完全可以把下斜杠铃卧推放在首屈一指个动作 如果你还是像往常一样在比较后训练下胸 你会发现总是无法发挥出下胸的全部潜力 你不能用它本可以举起的重量来给予足够的刺激

此外,不要害怕使用大重量

如果你一直都用10次的重复次数

那就增加重量,试试看完成6-8个

不要低估了自己

2安排第二个下胸部训练

谁说一堂训练课只能练一次下胸的?

你完全可以在一堂训练课中再安排一个下胸的动作

但是要注意,务必避开角度一样

动作模式相似的动作

如下斜杠铃卧推和下斜史密斯卧推

这两者太类似了,角度也是一样的

同样不要在做了杠铃下斜卧推后在做哑铃的下斜卧推

除了要调整角度之外

你还应该让重复次数也有一定的变化

如果你在首屈一指个动作中每组做6-8次

那么下一个动作就可以做8-12次

这对于增加肌肉围度和力量是极好的

3用单关节动作来刺激胸大肌下部 高位绳索夹胸 也就是把滑轮设置在龙门架的较高位置 以及下斜的哑铃和绳索的飞鸟都是侧重发展下胸部的动作 同时不用担心三头肌会借力

通过单关节的动作,你应该用相对较高的重复次数

就像其他的孤立动作一样

它们比较好被安排在胸部训练的比较后动作

4结合新的下胸动作 这不是说要你发明什么 而是说让你去尝试没有尝试过得动作

举个例子,如果你总是使用杠铃

那么不妨试试看哑铃或者是器械

除了改变工具,你还可以做一些轻微的调整

比如调整凳子的角度

负重的双杠支撑是非常好的复合动作值得一试

为了刺激到你的胸大肌

让你的双脚置于身后盘起,上半身向前倾

5在休息日后训练胸肌

很多人都会这么做,因为在休息日后

你的能量更加充沛,糖原储备也更加充足

如果你在一周的中间训练胸部

那就要确保前一天你没有训练过三头肌和三角肌

6用高阶技巧来增加强度 训练至力竭是增肌的首屈一指步 但是做1-2组突破力竭点的组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增长肌肉 有很多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技巧 端先是强迫次数 你需要一个小伙伴在你力竭后来帮助你举起重量 让你能够继续完成几次 接着是大重量休息暂停法

选择一个你只能完成6次的重量,但是只做3次

休息,但是不要超过20秒,接着在完成3次

重复5次,这样你就用你的6rm的重量完成了15次

选择一个可以让你快速切换的动作

如器械下斜卧推是不是觉得有些难度?

只要有效果还是值得尝试一下

离心次数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技巧一旦你到达了力竭点

不要结束一组,让你的搭档帮你举起重量

接着花5秒钟时间下放重量

一直完成到你无法用五秒钟来下放重量

比较后是渐降组,这时比较常见的方法了

一旦你到了力竭点,立刻减少大约25%的重量

这时候要感谢好肌友的帮助了

7用大招收尾 这个大招就是双杠 用这个动作来为你的胸部训练结束

在顶端时,手臂伸直,但是不要锁死关节

花10秒钟来下放自己

下放到比较低点不要用胸部的力量撑起

直接用脚踩着阶梯让身体回到顶点

然后再一次花10秒钟下放

一直坚持到你无法用10秒钟下放为止

那时你绝对会感受到这辈子都没有体会到过的下胸的膨胀感

下胸关乎到我们的胸肌看起来是不是圆润和轮廓分明

因此下胸不理想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好好记住赛普君说的这些内容

应用到自己的训练中去加油练习哦

手臂,肩,背,胸部,要怎么组合训练,你想背和胸放在一起练,手臂和肩部放在一起练。个人观点不建议这样去训练,背和胸都是属于大肌肉群,手臂跟肩膀都是小肌肉群。每天的训练可以把大肌肉群跟小肌肉群结合,手臂有二头肌、三头肌。个人建议,周一可以练胸肌+二头肌 休息一天周三练背肌+三头肌 周五你可以练肩部加腹肌等一些组合。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你在周三练背+三头肌时,可以巩固胸跟二头,因为练三头肌的时候可以顺带着练胸肌,比如砖石俯卧撑,练背肌可以顺带着练二头肌,如反手引体

下面说一下训练计划,要学会自己制定训练计划,不同的训练计划,可以给健身带来不同的训练效果,要结合自身情况来指定健身计划,说五种徒手健身计划你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种计划:周一到周六 分别练胸、背、腿、肩、臂、腿因为腿部属于大肌肉群体可以一周两练。提一点建议,若是这样安排,你周六练腿,周五的手臂日就可以多练几组二头肌,三头肌。第二天练腿也不会收到影响。这个计划很长时间才能刺激到同一肌群,很适合刚开始锻炼的人

第二种计划:周一 胸肌+二头肌

周三 背肌+三头肌

周五 周日 腿部训练

其他时间休息,休息日若是感觉状态不错可以自行组合一些肩部腹部等训练。

这种计划的好处在于周三练背跟三头肌可以再次刺激休息一天的胸肌跟二头,不至于间隔时间太长。

第三种计划:训练计划可以分为推日训练跟拉日训练。推日训练包括胸部、三头、肩部、股四头肌。拉日训练包括背肌、二头肌腘绳肌

一周可以安排为推日、拉日、腿部训练(一周六练)肩、胸、三头、背、二头、腿各练一天。但是这样会导致肌肉没有时间休息,因为肩、胸、三头肌都属于推力肌群,肌肉没有时间休息,休息对肌肉恢复很重要。

第四种计划:周一练推(肩、胸、三头)休一天,周三练腿,休息一天,周五练拉背肌、二头肌。周六周日休息。

这种计划不同于第三种计划,这种安排计划训练量会减少。

第五种训练计划 :一三五每天进行,腿部,胸部,二头肌三头肌,背肌全身性锻炼。一三五三天做三次全身性锻炼。这样训练时间会加长,肌肉收到的刺激频率也高,也会有休息时间

根据个人的自身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训练计划,别人的计划不一定适合你,学会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训练。健身不易,共同努力,加油

你所说的手臂、肩部、背部和胸部,属于上半身肌肉群。

而胸部和背部属于大肌肉群,肩部和手臂属于小肌肉群。

如果你目前已属于比较高的训练层次,那么可以将胸背放在一起练,肩和手臂一起练。但是如果你还是新手期,建议不要这样做。

具体如何搭配训练,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般训练者有两种操作模式: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

徒手训练者完全靠自身重量进行训练。

器械训练者可以使用哑铃、杠铃或固定器械来进行训练。

针对上半身训练,可以采用复合动作,也可以将每个部位单独训练。

胸部主要就是整个胸大肌,主要三大块:上部、中部和下部。

背部肌肉群比较多,占比较大的为: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

肩部肌肉就是三角肌,分为前束、中束和后束。

手臂分为上臂和前臂,前臂往往很多动作都能附带练到,所以不需要刻意单独训练。更多的都是训练上臂。

上臂又被拆分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A针对胸大肌——可以通过俯卧撑来进行训练。

B针对背部——引体向上

C针对肩部——俯卧撑可以练到肩部前束,引体向上可以练到肩部后束,唯独中束很难通过徒手训练。

D针对肱三头肌——俯卧撑,双杠臂屈伸。

E针对肱二头肌——反握窄距引体向上。

A针对胸大肌——哑铃或杠铃卧推,分不同角度进行训练。

B针对背部——杠铃划船、硬拉、高位下拉等动作。

C针对肩部——哑铃侧平举、推举、俯身侧平举。

D针对肱三头肌——俯身臂屈伸、反向臂屈伸、颈后臂屈伸等动作。

E针对肱二头肌——杠铃窄距和宽距弯举。

通常大肌肉群需要单独训练,小肌肉群可以和大肌肉群搭配训练。

比如在练胸大肌时,肱三头肌已经受力,此时再练几组臂屈伸动作,肱三头肌就能得到强化。而在练背部肌肉时,肱二头肌也同样受力,所以再练弯举动作,就能感觉良好。

也可以将两个拮抗肌群结合,比如胸部和背部肌肉,两者正好相对,还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A胸部+肱三头肌→背部+肱二头肌→肩部(分为3天)

B胸部→背部→肩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为4天)

C胸部+背部→肩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为3天)

徒手训练中,基本就是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改变双手间距或俯身角度就可以。

而器械训练中,则需要更精细化,做到分部位单独训练。

这两种模式,就是全身训练和分部位训练。

个人建议:最好使用前两种组合模式,第三种强度比较大。

对于徒手训练而言,也就是2-3个动作组合。

而对于器械训练而言,那可能是5-8个动作,训练强度更高。

上半身肌肉中,胸部、背部属于大肌肉群,肩部和手臂属于小肌肉群。

通常有徒手和器械训练两种模式。

徒手训练,主要就是俯卧撑、引体向上和双杠臂屈伸。

器械训练,则需要更加精细化,操作动作更多,强度也就更高。

两者对比而言,徒手训练主要就是全身训练,而器械训练,就是分部位操作。

至于题主所说的肩部和手臂,胸部和背部,分两天进行,个人认为强度过大,尤其是用器械训练,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这种强度,除非你的动作只有3-4个。这样的训练效果又不太理想。

所以最好还是分为3练或者4练模式,训练效果会更好。

首先你的训练计划里没有腿的训练 练腿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健身不练腿 迟早要…

所以强烈建议练腿

至于你提问的这些部位用什么样的组合去安排计划 其实有很多 原则就是让你锻炼到的肌肉尽量有48小时的休息 因为肌肉的生长并不是锻炼的时候 而是在它休息的时候 具体的训练安排要看自己的训练时间而定

你说的胸背一天 肩和手臂一天这个训练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实你练胸和背的同时其实手臂是得到了一定的训练的 那么如果你在48小时之内再进行肩和手臂的训练那么手臂的肌肉就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 如果把这两个训练日中间的时间拉长那么休息的时间又太多了 还有胸背是两个大肌群 这两个部分一起练的时候会很累 作为新手难免吃不消 而且训练时间太长反倒是达不到效果

建议一个训练周期安排在三天以上 把胸肩背腿这四个大肌群拆分到每天去针对性的训练 至于手臂 新手期其实可练可不练 因为在做大肌群训练的时候都会锻炼到 如果特别想练 可以单独拿出来一天练也可以把三头肌放到练胸日里 把二头肌放到练背日去训练

训练计划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 但是一定要让肌肉休息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呲牙]

只要你不是高级运动员,建议不要采取现在健身房流行的胸背肩腿等分化练习!这是低效的!

你在能深蹲两倍体重以前,建议都采取全身运动法,以增加力气为主。一周三,每次都练卧推,深蹲,一周一次硬拉,推举,力量翻。每个动作5组,每组3-5次。这是作为新手增长最快的方式!不要被健身房教练带偏了

手臂,肩,背,胸怎么组合训练呢?胸背一天,肩臂一天可行吗?

训练计划是因人而异的,从来都没有百分之一百的计划,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计划

首先健身训练计划大多分为三大类:

推拉腿组合:

推是指所有向上推的动作,主要包括胸和肩,三头;拉是指所有向上拉的动作,主要包括背和二头;腿就是我们的下肢训练。每天会练一个部分,比如周一推,周二拉,周三腿

推拉腿的优点:这种训练计划的节奏很紧凑,一个部位,在一周的时间里都可以刺激到两次,对肌肉的生长很有好处,并且有助于其他肌肉群的恢复和拉伸。动作自由组合,方便训练计划的安排。

腿推拉的不足:对于新手来说,腿推拉的训练频次过高,在没有熟悉相关动作的要领之前,盲目使用这种计划,受伤的风险特别大,得不偿失。

五分化训练:

也就是我们在健身房经常看到的,胸背肩臂腿组合,每个部位训练一天,剩余两天休息。

五分化的优点:每天一个部位的训练,训练的动作种类更多,刺激的方向更加全面

五分化的不足:一个部位练完以后,要等下下一周才能继续训练这个部位,所以休息的时间或许太长

二分化训练:

也就是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开来训练,一天上半身的训练,一天下半身的训练,这种训练我没有尝试过,不做过多评价。

你说的胸背一天,肩臂一天,其实并不建议你这么做,胸背肩臂都是上半身训练,各部位训练的时候,大够准确,很容易代偿,并且受伤。然后,你的计划里并没有提到腿,腿的训练真的特别重要,它会加速你全身肌肉的生长,也是你整个身体力量的源头,如果不练腿,你会变得头重脚轻,很难看。

首先你要了解原动肌和对抗肌。

例如在做哑铃弯举的时候,肱二头肌用力收缩弯举哑铃,那么肱二头肌就叫做哑铃完成动作的主动肌。

对抗肌,是在原动肌收缩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位于原动肌相反一侧并同时松弛和伸长的肌肉。哑铃弯举动作时,肱三头肌放松伸展,就是对抗肌。

一般的训练方法是,胸和肱三一起训练,背和肱二一起练,肩可以单独练或者加其他部位肌肉一起。

另外你还要知道一种训练方法,超级组。

简单的说:所谓超级组训练法,指的是连续、无间隔地做两种练习动作。透过不断的转换主动肌与对抗肌的训练!

超级训练不适合新手,不适合一般初学者。因为,初学者力量不够好(身体代谢速度不够快的人),很可能练两组动作就躺在地上呻吟了。

需要分开来训练的,训练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胸背腿这几个大肌肉群,我们一天只能练一个部位,如果每个部位都练的话每个部位都练的不够到位

2练胸前不练肩膀和三头,因为练胸时肩膀和三头是辅助的肌肉,如果练胸前练了它俩,那练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3练背前不练二头,因为练背时二头是辅助的肌肉,如果你练背前一天练了二头,练背时二头没有缓过来,那你引体,划船等动作是做不动的

4尽量避免连续三天或者四天只练上半身,有些人训练时会按照,胸背肩臂腿这个顺序来练,前四次都是上半身,对肩关节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建议尽量上下身交替来训练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你的训练安排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啦

我的建议如果想组合练习,最好是胸和三头,背和二头,腿一天,腰一天。一个大肌群和一个小肌群搭配比较合理。

1肩部和胸部最好隔开来练。胸部和肩部训练中都会利用到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如果两天连在一起的话势必会影响三头肌的恢复。在三头肌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从而影响另一训练质量!

2肩和背同一节课练最好先练肩后练背。这样做的好处是:练背的过程肩部肌肉得到积极性休息(肩部肌群能更好地伸展放松)。若先练背再练肩,则容易导致上背肌群的挫伤。

3大腿最好在练背的前一天练。因为练腿(如杠铃深蹲)时腰背肌群参与用力(起支撑作用),若练腿的前一天已练腰背,则腰背肌在疲劳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承受能力有限,这时练腿非但发挥不了腿肌的潜力,而且易造成腰背损伤。若练腿在前,则既能确保大腿的训练质量,又不影响背部训练。

4腹部放在最后练:我们在进行任何训练的时候都会使用到腹部核心肌肉,如果你早早的把腹肌练的疲惫,疲软的腹部核心就将会影响到你其他大肌肉群的训练,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和动作的不规范性。

5若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处于同一次课,则最好先进行无氧训练后进行有氧训练。因为有氧训练后,肌肉的收缩和伸展能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这时进行无氧力量训练会觉得力不从心,肌肉控制能力差,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6先练大肌肉群再练小肌肉在练习肌群的顺序上应是:大肌群安排在前小肌群安排在后,并且不要在两个相继的练习中使用,同一肌群大肌群的练习安排在小肌群前主要是因为小肌群比大肌群在负荷练习时较易于疲劳故,先安排大肌群练习可推迟肌肉疲劳的到来延长有效练习时间

7不要经常将两个大肌群同时训练很多训练方法例如:超级组训练,都往往会将两个大肌群同时训练(胸、背超级组训练)。但是这些训练方法都会有一个限制:不要经常使用。因为大肌群的训练相比于小肌群,需要消耗的更多能量和体内其他元素,如果经常使用可能会导致体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的状况。

健身锻炼中的优先训练原则,就是强调在精力好、体力充沛时先完成难度大和薄弱部位的训练,这样既能确保训练质量,又能预防运动损伤。

绝对不行,为什么分开训练,就是为了把一个部位练透,胸背这两个大集群安排一天,不但身体吃不消,而且哪个也练不好,你可以练胸那天带着三头练,练背的那天带着二头练,这样组合,不过我个人还是建议五分化训练,胸,背,腿,肩,二三头这样安排,效果更好,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六练,把弱势部位一周两联练!希望对兄弟你有帮助!

胸肌、三头肌:

俯卧撑,按照增肌要求,数量要控制在8~12个。胸肌分为上侧、中部、下侧;内侧、中部、外侧。

胸部上侧:上斜(头高脚低身体与地面成30~40度)

胸部中部:平卧(身体与地面平行)

胸部下侧:下斜(头低脚高身体与地面成30~40度)

胸部内侧:窄距(双手支撑地面窄于肩)加强三头肌训练

胸部中部:常距(双手支撑地面等于肩)

胸部外侧:宽距(双手支撑地面宽与肩)

一天训练计划:平卧3~4组,每组8~12次;上斜2~3组,每组8~12次;下斜2~3组,每组8~12次。初步阶段不要考虑支撑距离,采用常距。哑铃(装水塑料瓶)飞鸟3~4组,每组8~12个。同时参考哑铃训练三头肌姿势。

背阔肌、二头肌、前臂:

一天训练计划:仰卧引体向上:(没有单杠情况下)需要凳子两把,中间放一跟木棍,双手与肩同宽反握于木棍上,意念集中在背阔肌和二头肌上,用力将身体胸部贴近木棍。适当调整将数量控制在每组8~12次,3~4组。双手正握木棍,宽距与窄距各做2~3组,每组8~12次。哑铃(可以用装水塑料瓶代替)俯身划船3~4组,每组8~12次。同时参考哑铃训练三头肌姿势。

三角肌、斜方肌、腹肌:

一天训练计划:仰卧起坐姿势,大腿弯曲成45°,身体与大腿成90°,脚勾住物体,双手抱头并抓住重物,腹部收缩时身体与地面成90°,下放至原位,使腹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每组10~12个,3~4组。接着做仰卧起腿,双手抓住扶手,腿部绑重物,同样次数、组数。侧身做重量稍减,俯身做可锻炼腰背肌。其他肌肉动作训练姿势。

腿部肌肉:负重方式稍改,姿势相仿。

小结:如果有单杠和哑铃配合效果更好。单杠训练法:

单杠可以做引体向上、直臂提腿、曲尺、翻腾、正反手上杠、倒挂起身等很多运动。一般练到的是胸、背、腹、上臂、前臂等部分。数量同上。

哑铃为健身必备器械,其功能可代替多种器械,一般一副哑铃要选择60公斤左右。

时间段选择:

1、早晨时段:运动前30~60分钟吃100克易消化食物,少许牛奶。

2、上午时段:早饭一个半小时之后运动。

3、下午时段:午饭2小时后或晚饭前两小时之外开始,运动前30~60分钟吃100克易消化食物。

4、晚间时段: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并且运动结束要离睡觉一个小时之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1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