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的秘密:皮肤下的神秘世界

筋膜的秘密:皮肤下的神秘世界,第1张

筋膜是什么?

1

筋膜是直到最近才被我们重视起来的人体内的系统。存在于人体全身的皮下和更深处,是隐藏在结缔组织里的白色纤维带。筋膜约占人体重量的20%。筋膜包裹着我们的肌肉、肌腱、器官,并将它们与我们的骨骼相连。

筋膜 链

《解剖列车》的作者Tomas Meyers相信人体内有无数条筋膜线互相连接,身体疼痛的痛点和痛源有可能不在同一个地方,治疗时需要从总体来考虑。

筋膜背后的科学原理

3

运动医学家Jan Wilke通过超声波检测,发现脚踝活动时,大腿处的筋膜也有活动。在另一个实验中,被试拉伸腿部后,颈椎处的活动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更加佐证了筋膜存在的整体性和力传导性。

亲眼看到筋膜

4

法国波尔多的外科医生Jean-Claude Guimberteau是世界上第一位让我们用肉眼看到筋膜的人,用物理事实证明了筋膜的存在。

意大利的“筋膜世家”

5

意大利筋膜学派代表人物、FM意大利筋膜手法的创始人之女、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Carla Stecco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人体筋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最终著成了人类解剖历史400年来的第一部人体筋膜图谱。

筋膜跟运动,筋膜跟背痛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会跟德国筋膜专家和哈佛大学筋膜专家一起,继续了解筋膜,探索筋膜的奥秘。

神奇的润滑剂

6

取决于年龄, 结缔组织最多可能由70%的水构成。筋膜组织中有两种成纤维细胞,其中一种专门负责生成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形成的海绵状网络有极强的结合水能力。组织间的透明质酸,是我们体内至关重要的润滑剂。

传说中的筋膜手法

7

德国筋膜学家Robert Schleip等人通过实验,发现用手法按摩筋膜组织后,筋膜内的水分有了显著的增加。这一过程就像将 海绵里的水挤出来一样。 筋膜内旧的水分被手法挤出后,新的水分会重新补充进筋膜内,新的透明质酸被刺激生成,结合新水,使筋膜恢复滑动能力。

当针灸遇上筋膜

8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筋膜学家Helene Langevin对筋膜产生兴趣正是源自当年学习 针灸的经历。 她发现在捻针拔出后针会有被牵拉的感觉,这只是医生的主观感受吗?通过机器人实验,Langevin证实了这种牵拉感确实是源自结缔组织的反应机制。不仅如此,针灸过程中,环绕针和针周围的成纤维细胞会被拉长并激活,从而使组织得到放松。针灸还会激发身体释放一种跟镇痛效应有关的信号分子ATP。这些正是古老的 针灸疗法背后的科学证据。

筋膜是疼痛之源吗

9

筋膜内有相对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筋膜虽然与肌肉紧密相连,但通过巧妙的试验后,科学家发现筋膜对疼痛刺激的感知比肌肉更加显著。不仅如此,交感神经系统也与筋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可能是情绪压力会加剧我们身体(筋膜)疼痛的的原因。

筋膜科学的未来

10

即便是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在教科书里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依旧在被许多不明原因的“疑难杂症”所困扰着。筋膜科学的出现,无疑给如何解决这些复杂的人体问题,指向了一个新的可能。从一开始筋膜学家的孤军奋战,到现在连肿瘤学家都把目光转向了筋膜,这让我们所有人都不禁幻想,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在筋膜上找到治愈癌症的答案?筋膜的发现与筋膜科学的发展,不仅象征着我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更是完美地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科学无限的求索精神。就像筋膜本身包裹着人体的一切一样。

11可以看出,筋膜跟我们的中医的治疗思路和手法,是有些相关性的

筋膜,是中医的解剖学,筋膜也给了中医治疗的科学依据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已成立首个以筋膜手法为核心,创新融合中西方康复医疗前沿技术,并具备全球专家认证的慢性疼痛康复中心---筋膜博士康复中心。具备一整套的意大利筋膜评估和筋膜手法,来解决各项疼痛性问题。

在筋膜的世界里,我们也包容着包括中医等各种各样的医疗学说,让中西古今的智慧,不断地交融碰撞,绽放出绚丽的光芒。精诚所至,“筋膜”为开,筋膜科学的未来,值得我们一起去探索,一起去期待!

筋膜是一种张力性流体系统。如何理解张力性流体系统?这个流体结构主要是突出筋膜之间透明质酸(HA)的作用,影响不同疏松结缔组织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就好比我们常见的海绵。

海绵变干后会变得又脆又硬。当海绵充满水分,它就会变得有弹性。你可以把它压成一个小球,它会弹回来。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能理解筋膜之间这透明质酸的重要性了。

当(HA)的流动性越好,筋膜的灵活性、完整性和弹性就能得到越大程度的提高。我们所说的“拉伸肌肉”指的也是筋膜层之间的滑动的一种外在形式。

如果筋膜的流动性降低,容易发生粘连,或者在水合的情况下让它们在彼此之间滑行。这是筋膜损伤的原因之一。如果越来越“干燥”,筋膜就更容易受损,变得脆弱。

意大利FM筋膜手法就是三大筋膜学派之一,通过影响不同疏松结缔组织层之间,疏松结缔组织与纤维层之间的相对滑动。HA链之间的缠结可通过增加温度 (40°C)和碱化作用解决。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摩擦力来改变筋膜层之间的滑动特性,疏松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HA)的聚集,激活筋膜活性。

1、筋膜健康近年来受到关注,与此相关的康复疗法在实践中应用也逐渐增多,对筋膜进行治疗是运动康复介入的第一步,筋膜恢复的状况也决定了最后的康复效果筋膜相关疗法包括针灸,肌筋膜扳机点疗法,意大利筋膜手法,筋膜牵拉疗法,筋膜健身等,逐渐由被动的手法治疗走向主动的运动训练。

2、观察快速康复结合肌筋膜牵拉疗法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程序,试验组在康复程序的基础上加用肌筋膜牵拉疗法。

3、根据不同时期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价康复效果结果:2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周,术后2周和术后3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术后3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提示2组术后短期内髋关节症状及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1周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根据Harris评分分级方法,术后3月试验组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97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588%),超声和静脉造影早期确诊后给予尿激酶溶栓,联合川芎嗪活血化瘀,低分子肝素抗凝后痊愈;试验组出现手术切口皮肤钉部分松动脱落1例(313%)各组均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快速康复结合肌筋膜牵拉疗法能使全髋置换术患者早期离床活动。

位置:小腿后群。

作用:

1、维持人直立姿势和行走、跑步时的提跟运动。

2、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形态:它的二个头,位于浅层称腓肠肌,另一个头位置较深是比目鱼肌。

扩展资料:

小腿三头肌的筑构学研究:

腓肠肌内侧头的肌重是外侧头的15倍,生理横切面积近17倍。表明内侧头产生的张力比外侧头大。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反映腓肠肌两头均属力量型肌,但内侧头的肌纤维长仅及外侧头的5/6,前者缩短速度的潜力应比后者低。

比目鱼肌的肌重大于腓肠肌,但肌纤维长仅及后者的70%。因而,比目鱼肌的生理横切面积是膝肠肌的14倍。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也比腓肠肌高。但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比率仅及腓肠肌的1/4,这证明比目鱼肌是最典型的力量型肌。

小腿三头肌是维持人直立姿势和行走、跑步时的提跟运动。比目鱼肌是维持姿势平衡的主要机,只有当运动需要更多的力量和速度时,才有腓肠肌的参与。本文结果与肌纤维型和肌电研究的结果一致。

外侧头肌质亚部的肌纤维长和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比率比其他两个亚部大。这提示该亚部是已分化为速度型的肌。在肌纤维型的研究中发现,某些个体此亚部快缩纤维比例可高达607%。

-小腿三头肌

-三头肌

筋膜:遍布全身,分为浅层筋膜(superficial fascia)和中层筋膜、深层筋膜(deep fascia)三种。

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

中层筋膜:指包裹肌肉的筋膜。

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且互相连续。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隔。

筋膜手法:康复治疗师运用特定的手法缓解筋膜的挛缩和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一般可通过佩戴矫形装置、冲击波疗法以及手法松解进行治疗。在理疗和非激素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皮质激素注射进行治疗。大多数患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可通过保守治疗在数月内恢复。

一、药物治疗

1、患者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或环加氧酶-2抑制药进行治疗,可减轻局部疼痛,并缓解局部严重炎症。

2、患者可服用皮质类固醇,以抑制前列腺素介导的炎症和疼痛,因此在慢性炎症条件下可以起作用。并且激素可以干扰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显著提高疗效。适用于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

二、手术治疗

1、内镜微创松解木:在足跟切开小口,通过内镜去除足底筋膜受损部分,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2、切开或内镜下足底筋膜部分切断术:切开皮肤或经内镜下,将跖筋膜近跟骨止点处内侧部分横行切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可以松解筋膜。

三、其他治疗

1、矫形装置:矫形鞋垫能够承托足弓,使足底筋膜松弛,避免足底筋膜的进一步损伤,从而减轻疼痛、促进炎症的吸收。

2、冲击波疗法:可通过直接抑制神经末梢,改变伤害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及其周围化学介质的组成等方式,对疼痛起到缓解作用。对于缓解足底筋膜炎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为痛点体表定位,在非麻醉状态下,用电磁波震荡源碎石机体外冲击治疗、冲击能量为级最大能量,震波频率次,冲击方向为体表痛点定位的纵、横向,使其能量柱的末端交点重叠于痛点。

3、手法松解:

(1)筋膜松解术:足底筋膜松解包括松解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骨前肌,前后来回滚动网球、泡沫轴,动作要慢,让足底充分舒展。

(2)关节松动术:包括距小腿关节的前后向滑动、距下关节侧向滑动、第一的跖关节前后向滑动,距下关节分离手法。如果诊断可能存在神经卡压的部位,应采用周围软组织松解,以及神经被动松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35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