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前束怎么练方法汇总
一、固定器械颈前推举
一般在健身房都有固定器械专门来锻炼三角肌的,这些器械都是简单易学的器械,非常适合新手,就如同下面这三个器械,主要是锻炼三角肌的前束与中束的肌肉
二、三角肌前束训练-直臂前平举
从今开始我们将介绍三角肌与斜方肌的训练方法(三角肌包括三角肌前束、中束、后束),那今天开始介绍第一个动作,是用来训练三角肌前束的,三角肌前整训练-直臂前平举。做这个动作如果用站姿的话更容易挺起和保持身体平衡,也可以斜躺靠椅的前平,器材可以选用杠铃和哑铃。杠铃前平举和双手哑铃前平举,但是因为难度比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只适合小重量来扣三角肌前整的肌肉线条比较合适,所以推荐健身好者们,如果想增肌的话就用站姿,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目标锻炼部位:三角肌前束 (但也牵涉到肱二头肌、胸大肌上部)
1、自然站立,或紧靠45度斜登站立,两手正握杠铃或哑铃垂于腿前,握距与肩同宽。
2、把杠铃(或哑铃)向前上方举起(肘部稍屈),直至高于视线平行高度。然后,慢慢放下还原;重复。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注意事项:
1、上举和下落时全身保持直立,两臂保持直伸,意念集中在三角肌前束。
2、动作过程控制腰部,避免其受伤,可倚靠在斜凳上完成动作。
3、上举高度:如果大重量手臂处于平行即可,以免受伤;可控制的轻重量则可最高举到头顶前上方,此时该动作不仅仅局限于前平举,还有一个上举的附加过程。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三、三角肌前束训练-哑铃交替前举
有的健身朋友们告诉我他喜欢用哑铃,或者在家训练家里只有哑铃,那今天就再介绍一种训练三角肌前束的方法“三角肌前束训练-哑铃交替前举”,是两只手相互交替的时行前平举,这个动作可以用大量重来进行高强度的进一步刺激三角肌前束,并且因为两肩的动作进行分离,所以在刺激较弱一边的肌肉时更强烈,所以这个动作被称为最为经典的前平举动作;如果说杠铃前平举、双手哑铃前平举,是用小重量来刻画的线条,那么这个动作就是用来增加三角肌前束的厚度。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目标锻炼部位:三角肌前束 (但也牵涉到肱二头肌、胸大肌上部)
动作要领:
1、自然站立,或紧靠45度斜登站立,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于腿前。
2、把左手哑铃向前上方举起(肘部稍屈),直至高于视线平行高度。然后,慢慢放下还原;放下左手哑铃同时向前方举起右手哑铃,依次交替重复做。
注意事项: 1、上举和下落时全身保持直立,两臂保持直伸,意念集中在三角肌前束。 2、动作过程控制腰部,避免其受伤,可倚靠在斜凳上来完成。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3上举高度:如果大重量手臂处于平行即可,以免受伤;可控制轻重量则可最高举到头顶前上方。
4类似动作:锻炼效果类似,可以单独锻炼较为薄弱的一侧:
(1)单臂哑铃前平举
(2)拉力器前举
一、三角肌前束训练-杠铃立正划船
上一篇主要是介绍大重量训练三角肌前束的动作。那今天我们将继续介绍一个新的训练三角肌的动作三角肌前束训练-杠铃立正划船这个动作简单易学,并且效果还很好。杠铃立正划船同样也可以使用哑铃、史密斯机或者绳索拉力机来训练,都可以达到效果,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会选用杠铃,因为杠铃更加的自由。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目标锻炼部位:三角肌前束
立正划船是一个训练大肌肉的复合性动作,这个动作主要是训练三角肌前束,同时也辅助的训练了斜方肌和三角肌中束。
动作要领:
自然站立,手背向前握住横杠中间,握距比两肩稍窄,两臂下垂腿前。
2持铃慢慢贴身提起,两肘上提始终处于握手上方;直到上拉至接近颈前水平位,稍停;然后,循原路慢慢贴身放下至下垂于腿前;重复做。
注意事项:
1每次放下杠铃要慢些,上提时要比放下时还要慢些,这样训练效果会更好。
2起杠铃至下巴,注意整个过程手肘要比双手高。
3注意只用你能负担的重量,切勿借身力和摇摆的方法来做。
4其他类似立正划船:
(1)哑铃立正划船
(2)史密斯立正划船
(3)拉力器立正划船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二、三角肌前束训练—阿诺德推举
大家都知道阿诺德施瓦辛格吧,其实施瓦辛格最初的职业是健美先生,他曾多次获取世界健美先生冠军,而他的肌肉被评为 最完美的肌肉,今天介绍的三角肌前束训练-阿诺德推举就因阿诺德施瓦辛格经常用到的训练方法,所以因此而得名,这个训练 动作有推举和侧平举两个动用相结合而得变化的动作,能够在训练中同时刺激到三角肌前束、中束。
这个动作是哑铃推举和侧平举的最佳结合体,所以在进行推肩的时候可以选这个动作来替换哑铃推举和侧平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目标锻炼部位:三角肌前束、中束
动作要领:
1两手各拿一个哑铃然后做到弯举的动作,或者站着,或者坐着,但是腰背都必须是挺直的,哑铃举与肩膀平行的位置,掌心面对自己;
2然后做相似于哑铃推举动作,上举的过程中旋转手腕,将哑铃上举到最高时,手掌心是朝前。
3然到保持一到两秒,再利用与刚刚上举相反的动作轨迹回到起始位置,再继续重复。
三、三角肌训练—杠铃颈前推举
今天将介绍的一动作则是与杠铃立正划船相反,这是一个孤立性的动作,专门只训练三角肌前束,这个动作就是三角肌训练-杠铃颈前推举,这个动作是最基础的、最有效果的训练三角肌前束的动作,能够有效的训练肩部肌肉的宽度与围度,训练效果很明显,它是专门具有针对性的动作,可以很有效的把力量集中在三角肌前束上。
目标锻炼部位:三角肌前束
在颈前推举这个动作训练过程中,身体的稳定性被肩部肌肉单独的担当了,所以在这个动作过程中整个肩部肌群中,包括前中后三束全部都承受了这个力量,尤其是前束得到了最好的刺激效果,所以颈前推举无疑是训练三角肌前束的最佳动作之一。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动作要领:
1自然的坐下或者站立,然后双手握住杠铃的双中部,双手与肩膀同宽。
(1)坐姿可以限制腿部、臀部的活动,可以将力量全部集中在上半身。在进行坐姿推举时,最好选有用80-85度靠背的长凳,自己的后背要能完全靠在靠背上;
(2)站姿的话会将一部分的力量给下肢,相对没有于坐姿好(能帮助你更加孤立地锻炼你的肩部肌肉),站姿的话更能侧重于训练你的全身力量。
2将杠铃提到肩上,然后需要掌心向上;慢慢的将杠铃贴脸的向上推,推到两臂伸直,杠铃处在头顶上方;然后,缓缓的按原路放下至肩上。
四、三角肌前束训练—斯特科举
今天将介绍最后一个训练三角肌前束的动作:三角肌前束训练-斯科特举,这个动作是“奥林匹亚先生”拉里·斯科特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训练经验然后独创的一个训练动作,他经常坚持刻苦的训练这个动作,所以他的肩膀部肌肉很发达,因此弥补了以前他先天不足从页获取了世界第一奥林匹亚先生。
目标肌群:三角肌前束
动作要领:
1、双手锤握哑铃于胸前,保持双手的掌心相对而握,然后开始肘部向侧后方摆起,使掌心向下,摆起以后保持动作3~4秒后再夹肘至胸前,恢复到起始动作,开始第二次。
2、呼吸要领:肘部向侧后方摆的时候吸气,然后双肘在向前摆时呼气。
更多健身知识公号 中潮健身
对于肩周炎初期证属寒湿乳络者,可用桂枝汤加味治疗,药用:桂枝20g
白芍15g
细辛2g
当归15g
黄芪15g
威灵仙15g
防风15g
炙甘草10g
水煎服。
推拿治疗肩周炎具体操作如下:
1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医生站于患侧,一手施滚法与肩前部操作,重点治疗部位在结节间沟及三角肌前束;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配合肩关节上举、外展、内旋、外旋的被动运动。
2患者健侧卧位,医生立于前方,一手施滚法于肩外侧操作,重点治疗部位在肱骨大结节、三角肌粗隆处;另一手握住患肢上臂,配合肩关节上举、外展、内收的被动运动。
3患者俯卧位,医生立于患侧,一手施滚法于肩后部,重点治疗部位为肩袖肌群;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配合肩关节后弯,外展的被动运动。按天宗、拿腋后壁。
4患者坐位,医生立其后,一指禅推法推冈上肌部、天宗、肩贞、按肩前、天宗。
5分别用肩部摇法、拔伸法、扳法、搓抖肩关节。
6施术后可配合局部热敷。
1、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肌(上下肌),大、小圆肌——使肱骨稳定于肩胛盂上
2、肩胸关节:不是解剖意义上的关节,临床上一般由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胸胛关节组成,他并是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关节,而是相连骨头关节构成,可以支配上肢和肩关节活动,肩关节的运动也会导致这些肌肉有一定的活动度。主要影响肌肉:胸小肌,前锯肌,胸大肌,三角肌前、后束;背肌——后据肌(上下),肩胛提肌,前锯肌,菱形肌(大小),背阔肌,斜方肌
三角肌(前中后束)肱二头短肌、肱二头长肌、肱三头肌(外侧头、长肌)——主要与手臂肘关节相关
肩胛下肌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内(肩胛下神经C5-6)
冈上肌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作用:肩关节外展(肩胛上神经C5-6)
冈下肌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肩胛上神经C5-6)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腋神经C5-7)
大圆肌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旋内(肩胛下肌C5-6)
三角肌前束和后束
起点:前束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后束起于肩胛冈外侧缘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前屈和旋内(前束),肩关节后伸和旋外(后束)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主要作用:内收内旋及屈肩关节
胸小肌
起点:第3-5 肋骨或2-5肋(肋骨变异)
止点:肩胛骨喙突
作用: 拉肩胛骨向上向前向下 、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帮助吸气(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第1-8或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胸长神经5-7)
上后据肌
起点:C6-7棘突和T1-2棘突
止点:第2-5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提肋骨(肋间神经T1-4)
后下据肌
起点:C11-12和L1-2棘突
止点:第9-12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降肋(肋间神经T9-12)
大菱形肌
起点:T1-4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下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小菱形肌
起点:第C6-7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上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肩胛提肌
起点:C1-4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角
作用:上提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背阔肌
起点:T7-12棘突,L1-5棘突、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及内旋(胸背神经C-8)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作用:拉兼顾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副神经)
相关骨性标志:锁骨,肱骨(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大结节嵴、肱骨粗隆,肩胛骨(内侧缘,外侧缘、上部、下部),冈上窝,喙突、颈椎C棘突,颈椎C横突,胸椎T棘突,腰椎L棘突,髂嵴
总结:主要功能——
1肩关节前屈、后伸、前旋、后旋、内收、外展等关节运动。
2是决定人体肩部活动如:手臂上举、“勾肩搭背”等日常生活举动的关键肌肉群
当这些肌肉局部紧张或过度拉伸,将会出现:
1、体态问题:圆肩、溜肩、含肩、高低肩、虎背熊腰、含胸驼背、头前引、富贵包、拜拜肉
2、疼痛健康问题:肩周炎、肩胛内侧疼痛、落枕、手臂发麻
3、对生活影响:关节稳定性降低,当收到外力突然撞击或抽拉时,容易导致肱骨错位或脱位、胸肌拉伤
肋间肌和膈肌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身体躯干章节再展开。
引用3Dbody,文章为自我学习资料笔记整理,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在你训练三角肌之前,请弄清楚它们的构造。三角肌由前中后三束组成,练肩 时不可只练某一肌束,不要集中精力去做前、侧、后肩的不同练习动作。
哑铃推举与侧平举是训练的重点内容,我的肩部训练开始就是两个动作:某种 推举动作与哑铃侧平举。推的动作刺激三角肌的全部,使其变大,形成宽厚的肩膀。哑铃侧 平举发展侧束,能增加肩的宽度,增强视觉效果。宽肩加上细腰,上体就能形成漂亮的“V” 形。
用金字塔训练法则会刺激三角肌侧束。一年前的一天我在健身房外漫步,思考 自己为什么没有练成想像中的肩膀,而遗传因素允许我获得一副冠军水准体格所特有的肩 膀。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在训练中错过了一些宝贵的东酉,以致肩膀不能增宽。
不要忽视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匀称在健美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建立 一个协调匀称的体格,不能有身体某个部位比其它部位更重要的想法。在三角肌训练中,要 求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能与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相配。 因此建议你将俯身飞鸟与直立划船列入 你的肩部训练计划。
不要忽视关节,否则会导致受伤。肩关节是训练伤害事故的危险区域之一。即使你用正确的姿势做动作,如果重量太重,也会有受伤的风险。因此,在正式训练前做两组 20-25 次的暖身推举是不可少的。
所有的肩部练习应从推举开始。推举能有效增大三角肌前束、中束的力量与体 积。 我用史密斯器械 (也可用杠铃) 做颈前推举, 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三角肌前中束的动作, 然后是哑铃测平举、俯身飞鸟,最后是直立划船。
恢复调整很重要。我经常一周训练各部位两次。如果你的肩膀很强大,可试着 一周两次刺激这个部位。如果你的肩膀要努力去发展,那么一周练一次三角肌就够了。
集中精力于技术动作。应严格正确地做每一个动作。请注意下面我作的动作说 明,认真训练,你就能把三角肌练得更好。 杠铃推举你可以用史密斯器械或杠铃做这个动作。 推起杠铃至最高点, 然后下放至上胸 位置。以严格的控制完成每次推举,不要做得太快,否则肌肉得不到完全的伸展与收缩。在 动作底部不要靠反弹的力量推起杠铃。建议做两组 20~25 次的暖身练习,4 组 10~15 次的正 式训练。
在重量的选择上以我的最简单理解说明,暖身练习时,轻重量 20~25 次下来肌 肉感觉微微发热足矣;正式训练当中,在一组当中在你能完成 10 次动作,和完成 15 次动作 之后肌肉能明显感觉到发热发酸发胀,在此之间的重量基本合理。
哑铃交替前平举我是在上斜凳上做这个动作, 以增强阻力。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动作, 当然我也做站立前平举。 手持哑铃于大腿前,一手慢慢前举哑铃到头顶高的位置,控制性下放后,另一手便开始 上举。许多健美运动者将哑铃放在大腿外侧,这样前举时容易借力,不可取。为孤立练习三 角肌前束,应把哑铃放在大腿前面。这个动作做 3 组,每组 10~15 次。
哑铃侧平举坐姿或站立均可。开始时哑铃放在体前,然后慢慢向两侧举起,到手臂平行 于地面。这时三角肌中束要完全收紧。然后控制重量慢慢平放。这个动作易犯的错误是使用 重量太大,以致在顶峰收缩时不能控制重量。
这个动作做 4 组,每组 10~15 次。 俯身飞鸟同前平举一样,你也可在上斜凳上做。俯卧上斜凳上,手持哑铃垂于体侧,向 外侧举哑铃,并尽可能使之后展,然后控制下放还原。许多人做这个动作时太匆忙,要注意 控制重量。如果你没有使哑铃达到足够的高度,那就会减少对三角肌后束的刺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