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肩到底是大重量好还是小、中重量好?

练肩到底是大重量好还是小、中重量好?,第1张

肩膀由三角肌前束,中束,后束组成,我们一般通过三类不同的动作分别锻炼三束,这三束的训练重量也略有区别。

训练三角肌前束的动作主要是推举,比如哑铃推举或者杠铃推举,这个动作是一个多关节动作(肘关节和肩关节),所以训练重量可以想对地大一些。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杠铃推举时,肱三头肌也参与发力,所以推举类动作可以做较大重量。

前平举也是训练三角肌前束的动作,这个动作是一个单关节动作,只有肩关节的屈伸,是一个孤立前束的动作,基本上只有前束发力,前束是一块较小的肌肉,所以训练重量较低。

训练三角肌中束的动作有杠铃提拉和侧平举。

杠铃提拉也是一个肩关节和肘关节参与的多关节动作,参与肌肉发力较多,所以训练重量可以大一些。

侧平举是孤立三角肌中束的动作,它是一个肩关节外展的动作。

三角肌中束也是一块小肌肉,所以训练重量较低。

三角肌后束同样是一块小肌肉,训练这快肌肉有开肘划船或者反向飞鸟。

开肘划船是一个多关节动作(肩关节和肘关节),所以训练训练重量可以大一些。

反向飞鸟是后束的孤立训练动作,只有肩关节水平屈伸,后束同样是一块小肌肉,所以训练重量要低一些。

总结:多关节的复合动作,我们要使用较大的重量去训练,对肌肉的刺激会更充分,单关节动作动作,使用中低重量训练,对肌肉刺激才更好。

另外,大肌肉群,如胸背腿,对大重量刺激反应更好,小肌肉群,如肩膀,对东西中低重量刺激反应更好。

无论三角肌还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群,不管是大肌群还是小肌群,训练当中不同重量的训练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说重量的大小没有太大的关系,健身运动主要在于对自身当然锻炼,不是举重比赛,没有必要一味追求重量。

就拿肩膀三角肌来说。在健身训练里来说,计算的单位并不是重量,而是RM,是指你能完成一组多少次动作的重量。打比方说8~12RM是增加肌肉纬度的。那你能完成8~12次动作的重量就是适合你自己的重量,这个重量可能是25公斤可能是10公斤也可能是5公斤,要视你自己的身体情况所决定。每个人适合点点重量都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大重量就是4~8

RM,一组能完成4~8次的重量。这个区间主要是训练肌肉的爆发力。而12RM以上的训练区间就是训练肌肉的耐力。所以重量不同,组数和每组次的不同,所产生的训练效果也不同。重量的大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你的训练目的是什么。

就好比基础性的训练,大家一般在健身训练中练的最多就是训练肌肉纬度,因为训练肌肉纬度在健身训练中是最具有性价比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你采用金字塔训练法,既每组训练的次数不变,每组训练重量增加,直到完不成目标训练次数的重量为为止。那么你每组当中训练的重量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的训练长期没有进步或者遇到瓶颈,那么在训练方法上就可以选择大重量少次数的来试着刺激一下肌肉,感受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只是在大重量的训练下,需要教练或者健身小伙伴在旁边进行保护。而小重量多次数训练主要在身体的疲劳期或者恢复性训练的周期内进行选择。唤醒和调动肌肉。

健身先健脑,没有完全适合每一个人的训练方法。因为人体是具有差异性的,我们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去长尝试和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练肩到底是大重量好还是小,中重量好?

苦行僧健身,为您解惑!

并不是所有的肌肉都需要通过高强度,大重量近乎压榨的形式锻炼的,肩部肌肉建议最好是用中等的重量,因为三角肌多是由慢肌纤维组成的,所以最佳的次数安排应该在15次上下,练肩部没有感觉不妨尝试中等重量,增加组次的方法

为什么中等重量较为合适?

肩关节较为脆弱,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很容易发生一些肩关节的损伤,更不必谈在健身运动中是需要肩部承受大重量,重复性的运动的,中等重量的运动强度才会比较合适

一味高强度,大重量的肩部训练,无疑会增加肩部关节的外部负荷,积累在关节的压力不断增加,这很容易增加受伤的概率的,类似于颈部后的杠铃推举,笔者是从来不会用大重量的,原因也很简单:怕受伤;我们需要的只是不断强健的身体,对身体不太友好的动作是完全可以取舍的

为什么小重量并不合适?

这类肩上推举的动作,是需要力量的,推举的动作在我看来是提升三角肌的最佳动作,肌肉增长的重要条件就是需要引起肌肉的不适,要有泵感,中等重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合适的

给大家一些建议

1:杠铃颈后推举,需要注意杠铃放置的高度,这是比较容易受伤的动作,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2:中等的重量,多组次的训练能够帮助练到真正的力竭,尤其是在前平举和侧平举这类的动作

3:肩部的动作,不需要组次间间隔较长的休息时间,容易影响训练效果

4:训练中可以注意变换不同的姿势进行肩部的锻炼,这样较为全面

5:如果您觉得中等重量太轻松了,需要增加难度的话,可以在侧平举这类的动作中,当双臂举到水平的位置时,让肌肉保持一定时间的收缩,这样的体验更为酸爽哦,加油

直截了当的回答吧,毕竟关于肩部肌群的特殊性,我之前写过太多了。

两句话:

1三角肌中束的多关节动作,可以用中等偏大的重量

2三角肌的前束后束,用中等偏小的重量最合适

-----------------------

简单解释几句:

1哪个动作用较大重量?

就是这个中束推举动作,可以上稍微大一些的分量

因为这个动作你的肩肘关节并用,承担的负荷是相对够充足的

而且三角肌中束部位,是三角肌最有力的一部分,用大重量刺激一下有效

不过对于新手来说,我建议你们用史密斯机完成这个动作,而不是哑铃

但是同样训练三角肌的站立飞鸟,就不要追求大重量

看看错误的案例:

这个美女就使用了自己驾驭不了的重量

因此你看她的腰随着动作一起后仰

这样训练效果就有折扣了

2小重量适合哪些动作呢?

例如说这个后束飞鸟动作

还有这样的前束训练

这些动作重点都是控制,而不是用大重量

因为三角肌的后束和前束力量都是人体薄弱的点

太大的重量会借到胸背的力量不说,也会受伤

-----------------

希望有帮到你。

大小重量无所谓,这个主要看你当时身体状况,不过一定要循序渐进 不要伤到自己,都说女孩子塑性需要小重量多次数,男士增肌都是大重量少次数,不过题主想要保持协调性,想要肌肉又不想要自己肢体形成太短的话 建议混合练习,小重量练协调。

动作一手臂轮圈

热身组:2-3组,每组轮圈5-10次。

动作二坐姿哑铃推举

热身组:1组15-18次

正式组:4组每组6-12次

动作三90度哑铃侧平举

热身组:2组每组10-15次

正式组:3组每组力竭

动作五前平举

正式组:4组每组10-15次

动作六:哑铃直立划船

正式组:4组每组6-15次

你好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猫叔~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我们要了解肩部肌肉

肩部肌肉的组成

覆盖上臂呈圆弧状的肌肉成为三角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又称“虎头肌”。三角肌可分为三部分: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后三角肌。

重量越大越好?

健身发展到了现在,市面上千万种训练方案,到底哪种最适合你呢?因人而异。传奇健美巨星布兰奇沃伦他崇尚的就是大重量低频次训练方案,每次你都能在健身房看到他那惊人的力量训练。超过80%的重量都属于大重量都能让你得到肌肉的泵感。这也就是大多数人说大重量真棒,大重量能让你得到最优的训练。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要掌握极佳的动作标准,以及动作的连贯性。诚然,大重量在标准动作之下,能让你得到最大的肌肉泵感,让你训练很快进入状态。

当然了,猫叔这里说这么多并不是说大重量一定就好,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绝对的事情。就算用大重量,也要遵循适度适量,不可伤害到自身肌肉,得不偿失。练肩前期,用大重量能让你更好的进入状态。

重量小就一定好么?

肩部肌群,它和小腿肌群差不多,属于耐力型肌群,但肩又偏向于爆发型肌群,处于两者之间的。这就让很多人对它的训练很不适应,好像大重量低频次也能刺激,小重量高频次也行,那到底我该怎么选择呢?别急,听猫叔来慢慢讲。

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明确健身目的

当你走入健身房的那一刻,你要知道你今天想要达到什么效果,以及你今天的状态,你的状态决定了你在健身中的运动表现。上面猫叔阐述了,肩部训练它比较特殊,既可以大重量低频次,也可以小重量高频次。

状态很重要

你今天若状态不错,那么就采取大重量为主,小中重量为辅,这样既保证了肌肉能处于长力量长维度的状态,又能让你肩部最大程度上获得肌肉泵感。具体训练方案猫叔不在这里介绍,猫叔后期文章视频里会讲解。

你今天要是状态一般,猫叔建议就是中小重量为主,摒弃大重量。这样会让你的运动表现在训练中慢慢找到,说不定还会超常发挥。这样不会让你练着练着就放弃,对你自信心是一种很大的保护。

好了,猫叔就分享到这里了,都是自己健身的一些心得,猫叔虚心接受评论哦。

肩部肌群是羽状肌,相比较背、胸而言是小肌肉群,也就是肩部肌群耐力好,原则上肩部肌群适合多组数、多次数刺激效果好。但是肩部肌群如果想获得饱满度,必须重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结合。

肩部肌群分为肩前束、中束、后束,肌肉功能不同,刺激方式不一样。前束有使肩关节屈的功能,和胸大肌类似,中束肩外展,后束一般用肩伸和肩关节水平伸来练。

肩部肌群可以用大重量推举类动作和拉动作整体刺激肩部肌群,肌肉充血后再进行孤立肌肉轻重量,多次数训练,肩部泵感强烈。

推举类动作包括 坐姿推肩、站姿推肩、哑铃推举等,拉的动作包括直立划船,哑铃前平举等等。

练肩应该采取大重量还是小重量,应该根据它的动作决定,越孤立的动作,或者越想孤立的动作,那就采取小重量。

越协同的动作,那就采用大重量,同时也要看采取什么器械,固定器械用大重量,自由动作用小重量。

比如推举这个动作,由于协同程度比较高,安全性也比较高的原因,很多玩家往往在这个动作上大重量。

而对于另外一些,比如侧平举、反向飞鸟这一类动作,则采用小重量,目的是为了减少背部和斜方肌代偿,让肩部训练更为精准。

而针对于史密斯推举、推举机和绳索面拉这些固定动作来讲,往往会采用很大的重量进行轰炸。

练肩的时候更着重安全性,所以越安全的动作,往往重量也上的比较大。

强硬健身,

练肩到底是大重量好还是小、中重量好?练肩的重量使用在健身者的锻炼能力和锻炼使用动作。

任何锻炼动作,应在保证动作规范和到位的情况下,循序渐进提高锻炼量,肩部的锻炼也是如此;只是相对于胸肌、腿部等大肌肉群的锻炼,练肩要量力而练,不宜使用过大重量锻炼。

就肩部的具体锻炼动作而言,复合动作适宜用大/中重量,孤立动作用中/小重量。复合动作,是需要身体多关节,多个肌肉群参与完成的动作;练肩的复合动作有杠铃/哑铃肩上推举,直立杠铃划船等。

孤立动作,是指孤立的刺激某一块肌肉的训练动作,练肩的孤立动作有哑铃侧平举/前平举,俯身飞鸟等;在使用小重量练肩时,应多次数,多组数,少休息。

力量练习不在于您练身体的哪个部位,选择多大的重量。而在于您练习身体的哪个部位前,设计出自己的目的去选择其重量。重量的选择决定肌肉机能的走向。

一提力量练习,这里有一个绕不开的重量级的理论法则,需要我们多叨叨几句,那就是‘’RM‘’。RM是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它的意思是疲劳前按所指定的重复次数举起的最大重量。一般情况下,1-3个RM提高肌肉的爆发力与绝对力量,对增大肌肉的体积与耐力帮助不大;8-12个RM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的体积,对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绝对爆发力效果不明显;20-30个RM以上,对增加肌肉的耐力效果最明显,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当中红肌纤维的数量或体积,但对整个肌肉的体积与爆发力效果欠佳。

这里有一个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如果你举5次后但有7次的潜能就不能叫5个RM,而只能称为7个RM。RM还是个变量,它会在超量恢复的作用下不断增加。假如您初始用25公斤的哑铃做侧平举,能筋疲力尽地达到8个RM的话,正好增加肌肉的体积。但一个月后您就有可能达到20个RM,那么它的RM法则就变了。由增加肌肉的体积转变为提高肌肉的耐力,如果你的目的是还想继续提高肌肉的体积 ,那么你只好继续提高哑铃的重量,让它重新回到8到12个RM左右。

叨叨完RM,让我们再回到您提出的中心议题上来就容易得多了!在这里就不再进行过多地赘述了。但值得提醒的是,人体的肩关节是角度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这也就决定了肩关节的娇嫩与不稳定性,且有肱二头肌的肌腱通过该关节。在进行肩带肌的练习时,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器械重量更应该从小中重量开始。 晓行星祝您成功!

卧推和哑铃卧推中胸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肉活性,哑铃卧推和杠铃卧推提高胸肌和三头肌的肌肉活性的效果是相似的。但是哑铃卧推对肱三头肌的刺激有很显著地的优势,哑铃对稳定性要求更高,从而对肌肉纤维的刺激就越大。

哑铃练肌肉的方法:

哑铃,买多重?首先,如果怕占地方只打算买一对儿哑铃,还是最推荐大家买可调式的。男士最好买能从单只2kg调整到20kg的(至少),女士最好是能从1kg调整到10Kg(至少,建议多买)。

很多人一开始觉得10kg的哑铃太重,提不起来,实际只是发力和训练的方式还没掌握,并不是肌肉力量不足以提起10kg的哑铃。如果按照正确的方式练习,一两周内你很快就会觉得10kg不够用……

用杠铃练卧推,手臂和肩膀的位置和运动范围是固定的。然而,在哑铃卧推中,你可以小范围地改变动作,肩膀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动。

一般躯干肌群、大肌群、下肢和多关节的动作,使用的训练重量都相对较重。比如深蹲、硬拉等,有训练经验者基本都在150kg以上,上半身的大肌群,比如卧推、高位下拉等,也都可以上100kg。而手臂、肩关节等末端小肌群,或者单关节的动作,使用的重量都相对较小,因为肌群力量就小,而且没有其他肌肉来帮助发力。比如二头肌弯举、臂屈伸等,一般能卧推100kg训练的人,弯举用10kg训练就可以了。

你说的情况凡是有肩周炎的都遇到过,但是并不影响锻炼;因为做哑铃等器械锻炼对肩周炎是有好处的。你已经锻炼一年有余了,况且有一定的收效,就其锻炼的方法动作要领想必你已经掌握,在这里就不再赘述。针对你的问题,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告诉你75公斤的哑铃做侧平举足矣,要是疼痛感严重,可不举过肩,待锻炼至没有疼痛感再增加重量或幅度;

二、可多进行杠铃的直立推举,增加肩部的力量(颈后推举酌情,因为肩周炎颈后推举疼痛感更明显);

三、每次健身锻炼前进行热身,尤其是肩部,要多做甩臂运动,效果显著;

四、平时多做屈臂扩胸运动,可以加快肩周炎的治愈。

三角肌又“虎头肌”,因为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被视为力量的象征,很多人在健身房中会特意的进行三角肌的锻炼。那三角肌多久练一次呢?

1

三角肌可以每天练吗

最好不要每天练。

在高强度的三角肌锻炼过程中,会有肌纤维轻微损伤,身体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来恢复,再加上几乎所有的上肢训练三角肌都会参与,也会得到锻炼,也就没有必要每天特意的安排项目来练三角肌了。

如果每天高强度的练习,肌肉可能不仅不会长,还会回缩,甚至是造成身体损伤,因此不宜每天练。

2

三角肌多久练一次

1-2天练一次。

虽然说三角肌不能每天都练,需要时间休息恢复,但是想要练出强壮的三角肌也是需要经常锻炼刺激的,因此最好1-2天练一次,一周练个2-3次。

注意:三角肌锻炼可以分为前束、中束、后束,因此在锻炼三角肌时要保证同一部位一周两次的频率。

3

三角肌什么时候练效果好

16点-19点

三角肌锻炼在16点-19点进行效果最好,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体能达到了最佳,处于代谢的高峰期,运动能力也是达到最高峰,心跳频率和血压也上升,肌肉的速度、耐力和力量在这个时间段也是处于最佳状态,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三角肌训练效果会事半功倍,还能减少运动伤害,强度可以更高。

4

三角肌多久能练出效果

至少3个月。

三角肌包括前中后,前束比较容易练,中束起的慢,后束最难练。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形成,具体多久能练出效果,要根据训练计划,饮食等来看,不过一般情况下至少也得3个月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5

三角肌锻炼方法

坐姿肩上杠铃推举

目标肌肉:三角肌(前束、中束)。

协同肌肉:喙肱肌、斜方肌、胸大肌、肱三头肌、冈下肌。

动作要领:

1、两手握住横杠,间距与肩同宽,把杠铃提起至肩上,掌心向上。挺胸紧腰,目视前方。

2、吸气,把杠铃贴脸向上推起至两臂伸直在头顶上方。到“顶峰收缩”位后,稍停顿。然后,呼气,回复至起始位。

3、这个动作要做4-6组,每组8-15次。

坐姿哑铃肩上推举

目标肌肉:三角肌(前束、中束)。

协同肌肉:喙肱肌、斜方肌、胸大肌、肱三头肌、冈下肌。

动作要领:

1、坐在训练椅上,上体稍后仰,背部紧贴靠背,双脚自然分开。双肩后收,腹部收紧,目视前方。两手各持哑铃并置于肩外侧。

2、吸气,把哑铃向上推起,并以肩关节为转动支点,使两侧哑铃成弧形向头顶正上方集中,在头顶上方。到“顶峰收缩”位后,稍停顿。然后,呼气,以三角肌的张紧力慢慢回复至起始位。

3、动作全过程中,上体要始终保持挺胸、收腹、紧腰,平稳流畅,始终控制住哑铃。此动作的关键之处是上推和还原过程中必须形成两道弧形运动轨迹,直上直下用力点会转移到斜方肌和肱三头肌上。

4、做4组,每组8-12次。

站姿哑铃双臂侧平举

目标肌肉:三角肌中束。

协同肌肉:喙肱肌、斜方肌、冈下肌。

动作要领:

1、自然站立,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前,两肘部稍弯屈,拳眼向前。

2、吸气,两手持哑铃同时向两侧举起,两肘微屈。在侧举和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100º---120º,上举至两上臂平行地面或略超过水平位。至“顶峰收缩”位后,稍停顿。然后,呼气,回复至起始位。

3、肘关节固定,肩带肘,肘带手。不要紧紧握住哑铃,而是让其悬垂在指端,以保证三角肌最佳受力。

4、这个动作要做4-6组,每组8-15次。

6

三角肌锻炼的注意事项

1、一周训练各部位两次。如果你的肩膀很强大,可试着一周两次刺激这个部位。如果你的肩膀要努力去发展,那么一周练一次三角肌就够了。

2、所有的肩部练习应从推举开始。推举能有效增大三角肌前束、中束的力量与体积。用史密斯器械(也可用杠铃)做颈前推举,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三角肌前中束的动作,然后是哑铃侧平举、俯身飞鸟,最后是直立划船。

3、不要忽视关节,否则会导致受伤。肩关节是训练伤害事故的危险区域之一。即使你用正确的姿势做动作,如果重量太重,也会有受伤的风险。因此,在正式训练前做两组20-25次的暖身推举是不可少的。

4、不要忽视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匀称在健美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建立一个协调匀称的体格,不能有身体某个部位比其它部位更重要的想法。在三角肌训练中,要求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能与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相配。因此建议你将俯身飞鸟与直立划船列入你的肩部训练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63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