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糖尿病人练什么健身功法好?如何避免并发症

请问糖尿病人练什么健身功法好?如何避免并发症,第1张

  (1)松静功。松静功又名放松功,是古代用于修身养性的一种静坐功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适宜。共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练功的环境应尽可能选择在安静、空气新鲜之处,室内练功,要通风换气,但不要迎着风向,以防感冒;宽衣松带,解除束缚,无论哪种姿势,都须将纽扣、衣带、鞋带或瘦小的衣服等,预先解开,使身体舒适,血液循环畅通;安定情绪,精神愉快。练功前需休息20分钟左右,安定心神,若情绪不稳,心情急躁,则杂念纷纭,不易入静,且呼吸不畅。若精神不振,练功则易昏沉入睡,影响疗效。

  第二步,摆姿势。姿势端正,易于入静。不论采用哪种姿势,一定要端正,合乎自然。

  坐势:应用宽凳子或椅子,高度以使练功者的膝关节弯曲90度为宜,头颈和上身坐直,胸部略向前稍俯,不挺胸,臀部向后微凸出,但背不弯不曲。若是盘膝坐,两手相握或两手重叠向上,贴于小腹前或小腿上,姿势端正后,两目微闭,注视鼻尖,口齿微闭。

  卧式:仰躺床上,枕头高低以舒适为度,两手放在身两侧,肘臂放松,手指微曲,放于大腿两侧;或两手交叉相握,轻放小腹上,两腿自然平伸,两脚自然分开,两目微闭,口齿轻闭。

  站式:身体自然站立,两膝微屈,两脚平行分开同肩宽。臀稍向下坐,劲合于腰髋部。上身保持端正,腰脊放松,肩肘稍向下沉,但不用力。虚腋、曲肘、两臂自然下垂,稍作外撑,掌心向下,五指分开,微作弯曲,意如轻按水上之浮球。

  第三步,放松法。放松法是一切功的基本功,主要是消除一切紧张,达到全身肌肉、内脏、血管、神经放松,强调自然舒适,气闭丹田。姿势可采用坐势、站势、卧势等,要求自头上向脚下放松,头部放松,虚灵顶颈(头轻轻顶起之意);两肩放松,垂肩坠肘;胸部放松内含,腹部放松回收;腰部放松挺直,全身无紧张不适之处,精神放松。

  第四步,呼吸法。松静功的呼吸法,采用顺呼吸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 ”字,放松得越好,入静就越快,做到呼吸自然柔和,使气沉丹田(脐下15寸),即练功家所说的“息息归根”,呼吸是练气功主要环节之一,没有呼吸的锻炼,便没有疗效。每次练功练呼吸20~30分钟即可,否则练呼吸过多,时间过长,易引起偏差。

  第五步,静坐法。练完呼吸法之后,接着练静坐法,开始时,杂念较多,思想难于集中,用意守丹田,让杂念自来自消,如仍有杂念,可用听呼吸的方法排除。听,不是听鼻子呼吸的声音,而是将听觉的注意力集中于一呼一吸的下落,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都不要去管它,听至杂念完全消失,就是入静了。至于入静的程度因人因病而异,千万不要勉强追求,凡愈想快入静,反而越静不下来,特别在练功初期,不要要求过高,有些人虽未达到理想的静,但实际上也收到一定疗效。

  第六步,收功法。练完气功后,不要急于起来,要以肚脐为中心,用一只手掌心按在肚脐上,另一只手的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由小圈到大圈缓缓划圈,左转30圈,稍停,再由外向内,由大圈到小圈,右转30圈,到肚脐处停止收功,然后活动活动身体,也可配合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则收效更大。

  (2)内养功。内养功是气功中静功法的一种。它的特点是通过特定的姿势,呼吸的意念的调练,以实现形体松适、呼吸调和、意念恬静等要求,从而达到静心宁神,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经活络,协调脏腑,防病祛病的作用。具体步骤如下:

  ①准备工作,同松静功。

  ②姿势,同松静功。

  ③注意事项。在练功时形体和神情应放松,顺乎自然。

  ④闭停式呼吸法。内养功采用闭停式呼吸法,有两种:第一种叫停闭呼吸法:吸�呼�呼�吸……;第二种叫停闭式吸法:吸�呼�停�吸……。如此循环不已,周而复始的进行呼吸锻炼。在呼吸锻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呼吸深长、轻细、均匀是调整呼吸的前提。在整个呼吸中,只有细细地吸,才能深长。呼吸要轻,没有声音;要细微,不能粗糙,不然呼吸将会短促、吃力、不能持久。均匀也很重要。检查呼吸轻细情况,一般用耳朵听,以听不到呼吸声响为合适。b 建立鼻呼鼻吸,气沉丹田。在练呼吸时,要有意识地诱导气体下降的感觉到小腹,不能操之过急,如用劲鼓肚子憋气等,气往往贯不到丹田,膈肌不会下降或下降不深,反而形成胸式呼吸,使练功者易于疲劳,不能坚持锻炼。c 停闭呼吸法气贯丹田,小腹的膨大,是逐渐练成的,至于膨大的程度,腹肌收缩内凹的深浅,各人不同,不可强求。应逐渐锻炼。

  ⑤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是练好气功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为了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使心神易于入静,达到所谓稳定安祥的半睡眠状态,以使身体各部的机能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当练呼吸时就意守呼吸,体会呼吸的柔和自然,舒适平稳,达到意气合一,则易入静。为达到入静目的,常用调息中的数息、随息、止息、观息、静息等方法。数息就是默数呼吸的次数;随息是用意识跟随呼吸;止息是把呼吸若有若无地止于丹田部位;观息即内视呼吸,从鼻孔中细微出入;还息是呼吸全不用意识的方法;静息指呼吸清静缓和,心如清水,清静光明,全无杂念。以上方法中尤以静息法为优。

  ⑥收功,同松静气功法。

  以上介绍了两种不同气功的练法,均适用于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尤其松静功对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也较适用,若糖尿病伴冠心病者不宜采用内养功。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监测时,不妨将自己的监测结果记成日记,这可以为自己的阶段性治疗提供依据。

  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糖尿病患者一旦难以控制食量,就会导致进食过量,容易使病情加重,出现血糖、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无论属于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或是有无并发症,都应该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疗法。

  具体说就是控制摄入食物的热量,平衡膳食,食物要多样化,多饮水。糖尿病患者要当好自己的医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时定量定餐,并且一定要与注射胰岛素,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时间配合好。

  2、饮食量,劳动强度,用药量三者间的关系要相对平衡,此消彼长,灵活调节。

  3、根据个人情况将每日饮食量分多次食用,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4、糖尿病饮食控制应长期坚持,终生坚持。

  5、不吸烟,不饮酒。

  6、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自诊断后5年应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查体。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应每年进行查体。

  7、运动不盲目

  糖尿病患者通过坚持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脂、降压、降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锻炼也不能盲目进行。哪些患者该运动?

  很多人都可以利用运动的方法改善自己的胰岛功能。其中包括: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合。

  而暂时不宜运动的病人包括:血糖极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严重的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有发热,严重感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严重外周神经病变,如糖尿病足病。

  妊娠糖尿病患者要选择散步、步行、广播操、健身操等低风险的有氧运动。老年性糖尿病患者选择低强度、短时间运动,如散步、步行、慢跑等。糖尿病眼病的患者切忌剧烈运动,可选择身体移动相对小的活动方式,如气功、太极拳、健身操、广播操等。

  糖尿病中风偏瘫的患者首先选择健康肢体的功能锻炼,再进行患侧肢体被动锻炼,如头、颈、上下肢、腕、踝等关节的运动,同时要注意活动量不可过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应选择适合病情又易坚持的运动方式,如步行、原地踏步等。

  无论采取哪种运动方式,在运动时间的选择上,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从第一口饭算起),最好每天三餐后运动,每次坚持30~60分钟,不宜时间过长。运动后,应该达到有微汗、发热感,轻松愉快,稍有乏力,休息后即消失恢复,血糖下降。千万不能运动过量,否则会导致大汗,胸痛、胸闷,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恢复,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糖尿病患者运动不能太随便

平时喜欢运动的张先生近来一直觉得不太痛快,由于查出患有糖尿病,医生又再三告诫他不要随便运动,以免损害健康。目前,像张先生这样因患有糖尿病,在选择运动前左思右想不敢“下手”的患者不在少数。怎样达到既通过运动锻炼了身体,同时又不至于加重病情的“双赢”目的呢?记者采访了解放军304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学毅主任医师。

马主任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在运动时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之前,要充分评估自身的体质和病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并做好以下准备:

一、准备宽松舒适的运动服和有弹性的运动鞋,吸水性较好的棉袜。

二、随身携带一些如饼干、糖块、巧克力或含糖的饮料和水,尤其是在运动量相对较大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和水分。

三、在运动前最好进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监测,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体内代谢情况,血糖过高(大于16毫摩/升)或者血糖过低(小于36毫摩/升),都不能进行运动,否则会引起代谢紊乱。

四、在运动前要补充一定数量的水分,以保证身体运动的需要,然后首先做5-10分钟的准备活动或热身运动,活动一下肌肉、关节,以免运动中拉伤肌肉、扭伤关节和韧带,同时,可使心跳、呼吸的次数逐渐加快,以适应下一步将要进行的运动。

五、为保证安全,糖尿病患者最好结伴运动,特别是参加较高强度的运动时,应告诉同伴自己是糖尿病人,血糖不正常时的表现有那些,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处理和救治。

运动途中,要随时自测自己的心率、呼吸等,切忌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平时参加体育锻炼较少者,运动量要逐步增加,不可操之过急。运动中注意观察身体状况是否有不适,并适时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进行30分钟的锻炼后,应及时补充一定数量(10-15克)的含糖类食物,以免由于运动引起血糖过低。运动中一旦出现视物模糊、意识不清、头晕、大量出汗、心跳急剧加快、面色苍白等情况,很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马上吃一些含糖的食品,如已神志恍惚,应立即协助喝糖水,并送医院治疗。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眼花、心跳缓慢无力、意识突然丧失,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减慢,很可能是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突然进行的剧烈运动导致心脏或脑部供血不足。应立即将病人平躺,松开衣领、腰带,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阿托品等,叩击心前区,手掐人中穴,进行辅助人工呼吸,此时不易喂患者糖水。因为这是典型的“心源性晕厥”,是由运动量过大引起的,休息一会儿一般会缓解,如不行,则速送医院治疗。

运动结束时不要马上停止,应进行一些恢复性运动,常见的有伸腿、抬腿、弯膝、伸臂、弯腰等,长跑后可步行一段,直到心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运动后及时补充食物,运动时间长、运动强度大的,即使没有出现低血糖,也要主动补充一些食物和糖分,以免发生运动后延迟性低血糖。运动后还要及时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同时也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起到帮助全身功能尽快恢复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只要掌握好运动的方法及分寸,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在运动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对糖尿病病人来讲,更是重要。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旭介绍说:“运动疗法和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只有基础牢固,药物才会发挥最大的效果。许多病情较轻的病人,仅仅饮食管理和适度运动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是重要。首先要正确认识糖尿病,一不惧怕,二要重视。掌握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做到对病情自我监测,从而达到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

运动可以使血糖降低,可使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可使胰岛素的用量减少,2型糖尿病病人通过运动可使自身的胰岛素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而可不用降糖药或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持续而有规律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爬山、打羽毛球、跳舞等有氧运动,运动后以不感到疲劳为宜。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运动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避免在用药后血液胰岛素高峰期进行。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故运动出汗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糖尿病人应该怎样运动 糖尿病专家进言: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并把运动作为一种疗法。 运动的好处 据有关专家研究,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适当的运动可增加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中葡萄糖被子肌肉等组织的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有些国病人,用运动锻炼配合饮食治疗,甚至可以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患专利号,只要恰当地进行运动,也有利于病情改善。 运动的项目 糖尿病病人可根据病情、年龄与受好,选择诸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广播操、太极拳、爬坡、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非剧烈或对抗性的运动。 运动的“度” 糖尿病病人毕竟有另于健康人,参加运动锻炼时必须注意掌握好分寸。病人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用权运动治疗达到“火候”。运动时间的掌握极为重要,既不能运动时间过长,也不能运动时间过短,否则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运动开始的5-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20-30分钟,隆血糖的作用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 运动的节奏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运动的时机 有人担心,运动时机掌握不当会诱发低血糖,实际上这不应成为糖尿病病人参加运动锻炼的障碍。但患者在锻炼时应注意时机,如不要在胰岛素和口服隆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做运动锻炼。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空腹时运动也容易诱发低血糖,但用药期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可能会有低血糖的症状,若减少用药量,上述症状消失血糖稳定,则应认为是运动增加隆糖疗效。为了做到有备无患,病人在运动时,身上可备几块糖果,以便应急。 运动的禁忌 必须指出的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锻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虽然不禁忌运动锻炼,但也以散步、一般的步行锻炼为安全;有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运动量不能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若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运动当属禁忌之列。 总之,糖尿病病人大多为中老年人,许多病人并发有高血压、主航天血脂和心血管病,病人在开始运动时要本着量力而行,适宜勿过的原则,绝不能运动过度。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锻炼应当排在他们待办事项清单的前列。毕竟,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调节血压。运动对糖尿病的额外好处体现在它能降低血糖水平和帮助身体有效地使用胰岛素。

然而,在开始锻炼前,患者需要征求医生的意见,确定合适的锻炼方法和锻炼量,并掌握一些要点,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

一、体重小减轻,收获大满贯

由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因此饮食方案和体育活动通常侧重于逐渐减重,每个月大约减轻1~15公斤即可。

运动有益于新陈代谢功能,而不单纯体现在体重减轻方面,因为它能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只要初始体重减轻5%~10%,就会对血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这对于不习惯于锻炼时挥汗如雨的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此外,患者从事体育运动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血管耐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平衡功能、耐力和情绪,提升整体幸福感。

二、留意血糖水平

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还能帮助患者减肥,保持心脏健康。留意血糖水平是件重要事情,因为任何体育运动都会使患者对胰岛素更敏感。

当人们锻炼的时候,身体在使用胰岛素方面变得更有效,这可以降低血糖,无论是在运动期间,还是在运动后24小时内。

由于血糖可能会降低到危险的程度,因此要在锻炼前检测一次;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头晕或虚弱,也要再做检测。如果血糖水平低于70 mg/dl ,立即吃15克简单碳水化合物,如橙汁、葡萄糖片或糖果。

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如果患者正在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口服药物(这些药物的药效只在就餐前后活跃),就要向医生告知锻炼安排。当患者在就餐前后的几个小时内锻炼时,有些人可能需要减少这些药物的剂量,以防止低血糖发作。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正在使用长效胰岛素或每日一次的口服药,这些药物的药效通常在一整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是活跃的。使用这些药物的人需要在锻炼前食用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特别是对于持续超过30分钟的活动,他们应该在锻炼期间经常检测血糖水平。

另一种选择是在饭后进行短时间的锻炼,以降低血糖水平,因为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通常会升高。

四、管控住低血糖

由于每位患者的症状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要确定是否能坚持锻炼,唯一的方法就是检测血糖水平。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关于治疗低血糖症的建议,适宜采用以下步骤:

当低血糖症发作时,吃至少15~20克快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如运动饮料、碳酸汽水或葡萄糖片;

等待15~20分钟,再次检测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仍然较低,低血糖的症状不消失,重复采用上述治疗方法;

患者在感觉好些后,一定要按时就餐,适量加餐,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五、熟知不适症状

尽管低血糖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但任何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的人,在开始运动之前,都应该知道以下这些不适症状:

感觉身体颤抖不稳疲倦/虚弱意识模糊大汗淋漓有焦虑或紧张的感觉饥饿感做噩梦烦躁易怒心跳加快头痛

其中一些症状(如出汗或心跳加快)在锻炼期间较为常见,因此低血糖发作的人难以识别。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人来说,在运动前和运动后,有时在运动期间检测血糖水平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他们注意到不适症状时。

六、健身背包里要准备好必备物品

如果患者打算去健身房锻炼,一定要在健身背包里准备好急救用品。戴上能识别医疗身份的手镯,它能给旁观者提供关键信息,以及时提供帮助。在钱包里的一张纸上,写下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健康状况、服用的药物和最常就诊的医院名称。

此外,有过低血糖发作的患者要准备些碳水化合物零食,如糖果、干果(如葡萄干)或快速起效的葡萄糖片。如果低血糖导致癫痫发作或昏迷,准备好胰高血糖素注射试剂盒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准备一个水杯。由于每个人在运动时都需要补充水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期间及时补水有助于将血糖保持在目标范围内。

七、吃适合运动类型的零食

稍剧烈的运动(如慢跑)会更显著地降低血糖水平。在锻炼前食用合理的食物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患者应当在锻炼前吃份消化速度缓慢的碳水化合物零食(如香蕉、花生酱、苹果、杏仁),再搭配些优质蛋白质(如酸奶或奶酪),有助于在锻炼期间稳定血糖水平。

根据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以及药物在活动时是否达到峰值有效水平,确定食用零食的数量。

八、锻炼的时长和频度也有讲究

糖尿病人从事体育运动时应慢慢开始,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量。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学会建议2型糖尿病人每周至少从事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步走或强度相似的运动。此外,他们也适宜开展柔韧性锻炼和力量训练。

如果一次完成30分钟的锻炼有困难,那就分成3个时段,每个时段10分钟来完成。这种分时段的锻炼方法与持续锻炼同样有效,而且更容易达成锻炼目标。

九、管理目标心率

服用降低血糖的药物势必影响代谢功能和运动耐受性。服药期间无论锻炼得多么努力,有可能永远达不到目标心率。

当患者锻炼并且想要达到目标心率时,在锻炼时候能够正常对话,说明强度正合适;如果喘不过来气,说明强度过高了。

十、注意脚是否有异常

周围神经病变或足部疼痛可能是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的并发症,但并不会发生在每个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种足部疾病是由于长期升高的血糖水平导致神经受损的结果。

虽然有这种足病的患者仍然可以锻炼,但要穿宽窄松紧合适的鞋子,这样就不会挤脚。试穿鞋子时,脚趾应当能够在鞋子内自由摆动。

此外,患者还要每天检查脚是否有任何开裂或干燥的皮肤,以及压痛点、水疱和发红发热的区域。未经治疗的受伤和溃疡会导致截肢。

有足部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要仔细选择从事的运动,适宜用游泳来代替跑步。

十一、保护视力

如果患者有与病情控制不佳相关的眼睛问题,就需要限制或避免从事某些类型的活动。例如,他们应当远离剧烈的力量训练或冲击力高的运动。这些活动可能会使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睛血管紧张,导致眼睛损伤或出血等问题。

十二、要培养滴水穿石的耐心

管理2型糖尿病似乎是一项令人厌烦的任务,但当血糖水平逐渐稳定后,患者会感觉更好。他们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体育运动,每天快步走就能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专家鼓励患者佩戴计步器。早上戴上它,看看一整天内走了多少步,然后尝试采用以下方法逐渐增加些步行数:

乘坐公共汽车时,提前一站下车;走着去商店、邮局和图书馆;站着接电话,边接打边四处走动;爬楼梯而不是坐电梯;工休期间散步;遛狗;和孩子或亲友一起散步;每坐30分钟就起身活动下筋骨。

1、运动的形式

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以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登山、快走、跳舞、跳绳及游泳等,

或者各种与球类相关的运动;亦可选择打太极拳、广播体操以及步行购物等运动量较轻的一些运动。

 

2 、运动的时间

A、有一般来说,哪个时间段选择运动需根据日常作息以及药物的作用规律来合理安排。原则上

一定要避免低血糖或者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去运动,尽量在血糖处于高位的时候去运动。

糖尿病患者通常在进餐 30min 后血糖开始逐渐升高,在餐后 15h 或者 2h 后即可达到高峰值。

B、若餐后马上开始运动,需大量血液供给骨髓肌肉,同时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且给心肺功能带来巨大负担。若餐后休息时间太长,血糖已处于升高状态,再开始运动往往比较被动,所以需在血糖即将升高之前开始运动,可防止血糖进一步升高,因此在进餐 1h 左右即可展开运动。

 

3、运动前注意事项

A、排除不宜进行运动的相关禁忌症,如血糖> 140mmol/L 或者< 36mmol/L、急性活动性

眼底出血、酮症酸中毒或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等均不易进行运动,以确保其安全;

B、运动场所可选择场地空旷、环境清静且有人活动的地方,如公园、草地或者老年活动中

心等,注意穿透气性佳的鞋和袜,冬季需做好保暖措施;

C、提前备好补给食物,如糖果、饼干等,并适当补充水分,保证机体所需;

D、外出运动时最好在亲朋陪伴下进行,并带上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信息卡片,如家人电话、 姓名及病情等,避免发生意外时可及时得到救助;

E、运动前可先做 5min 左右热身运动,避免肌肉组织和关节拉伤,防止心率及呼吸过快,若 近期低血糖频率较高不宜外出运动。

 

4、运动中注意事项

A、运动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不可操之过急;应对自己的呼吸、心率加强自测,若过快时应减少运动量;

B、服用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注射的患者,若在药物作用高峰期展开运动,可在 30min 后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补充一定量的含糖食物,避免血糖过低;

C、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心跳剧烈、视物模糊、面色苍白以及头晕等现象,则可能与低血糖有关,此时需马上停止运动,吃一些快速升糖的食物;若神志已恍惚,需马上喝糖水,送医诊治;

 

5、运动后注意事项

A、运动结束后不可立即停止活动,应继续进行步行、弯腰以及伸臂等恢复性运动,待心

率恢复至运动前指标即可;

B、运动后将身上汗液及时擦干,更换衣物,避免受凉,同时对运动量较大的部位予以按摩,

以促进血液循环;

C、运动结束 30min 后及时补充适当水分,为防止低血糖现象,可饮用 125ml 果汁;

D、运动后及时检查身体皮肤处有无损伤,并做好运动前后血糖记录,以发现血糖的规律。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糖尿病离我们并不远。2015至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据此估算,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为1298亿(男性7040万,女性5940万)。

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了「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2015-2017年间中国大陆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共75880名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根据ADA标准,诊断出糖尿病患者9772人,其中包括新诊断患者5308人,可以看出,半数患者在调查前还「蒙在鼓里」。此外,诊断出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27230人。如果把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都算上,近一半成人血糖异常!

据此估算,每2个人都有一个是糖尿病或者处在糖尿病前期。当你坐着玩手机、吃炸鸡汉堡冰激凌的时候,糖尿病很可能已经盯上了你。

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谈糖色变,觉得糖尿病是没有办法治愈,但是2021年1月23日,《柳叶刀》在线发表的《糖尿病代谢手术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一项开放、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10年随访》临床研究,打破了2型糖尿病传统治疗的格局。这项研究为“2糖尿病可以治愈”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成人2型糖尿病并不是一定要进行性发展,也不是不可逆转的疾病。

现阶段糖尿病治疗方案多依靠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药物及胰岛素进行治疗,但通常,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而药物大多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患者接受度较低。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现已公认外科手术是快速、有效、持久地减轻体重与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2016年7月,世界糖尿病病学组织发布的全球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发布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均将减重手术列入2型型糖尿病治疗的优选方案。

然而代谢手术效果虽显著,却会给脏器造成不可逆的结构性改变及损伤,且适应症也相对严苛,仍然难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有这类担忧的患者可以采取“胃转流支架”置入术,与外科胃转流手术相同原理,不同于手术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其可以通过无痛胃镜进行“胃转流支架系统”的置入,3个月后可取出,其额外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肝脏硬度等代谢性疾病指标均得到显著下降。是目前介于饮食干预和外科手术中间的新型减重治疗技术。

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医疗手段都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挂号内分泌科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千万不可相信没有资质的民间机构,以免上当受骗给身体带来损伤。

我国是典型的糖尿病大国,患病人群将近12亿。目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服用降糖药、打胰岛素。但服药对糖尿病中晚期患者来说比较适用,但很多糖尿病早期的患者不太愿意一开始就用药,更倾向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

面对这种情况,有科学家研究表明,增加体育活动可以降低46%患糖尿病的危险,且能更有效控制血糖。这对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不少糖友平时都缺乏运动,往往导致肥胖、超重的发生,也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适当运动的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

那哪些运动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看看医生怎么说

餐后大步“流星”走,放松全身

众所周知餐后血糖都会较高,餐后血糖低于111是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尽量保持在10左右比较安全。餐后大步走可以锻炼到全身,大步走的要求:一是要尽力迈开步子,与平时走路不一样,稍微感觉吃劲,二要要全身摆动起来,手臂随着脚部摆动,幅度要大。这样既能锻炼腿脚,还能锻炼肩、背、胳膊等多个部位的肌肉,加速血液循环,热量代谢,来平稳血糖。

建议选择这项运动的糖友每天坚持30分钟大步走(最好依自身情况而定)。

慢跑,最为温和的运动方式

慢跑可以说是最为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慢跑强度适中,对糖尿病患者们也是较为合适的。慢跑是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糖友的心肺能力,达到消耗热量、强身健体的目的,稳定血糖的同时还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是最为适合糖友的运动之一。建议糖友每天坚持30分钟到1个小时较好。

太极拳,修身养性,调节情绪

太极是我国古代就有的,发展到现在产生了太极拳,能够帮助人们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更适合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晨晨练或晚餐餐后都可以进行锻炼,更方便。当然一些年轻患者压力大,练太极拳也是不错的解压方式之一。建议每天至少锻炼20分钟为宜。

力量练习,如举哑铃等举重运动

这些运动更适合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多数年轻的“唐人们”都有不同程度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的情况,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中强度的运动。举哑铃等运动可以有效锻炼肌肉,减脂肪。相信有减肥经验的人都知道,肌肉会消耗更多热量。对于需要减重的糖友来说,是最合适的运动。

避免拉伤等情况,糖友们开始需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慢慢熟练了可以找到自己的练习节奏。

空中蹬自行车,可以保证下肢血流通畅

与平时蹬自行车不同,糖友可以选择坐姿或躺着蹬自行车(就是假装等自行车),这样可以锻炼下肢和脚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下肢和脚部属于身体的远端,血糖过高时,很容易导致供血不足,引发糖尿病足。患者可以通过自行车的方式来预防足部疾病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813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