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强度如何调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强度如何调整,第1张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强度如何调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强度如何调整,健身对人们的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但是健身的强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适合的健身都不同的,下面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强度如何调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强度如何调整1

  一、20岁左右运动医学将这个年龄段称为“破纪录年龄段”。

 锻炼方法是试举重物,负荷量为极限肌力的60%,一直练到肌肉觉得疲劳为止(大约每次做10—12次)。必须使主要肌群都得到锻炼。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方法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强度为脉搏150—170次/分钟。

  二、30岁左右。此年龄段的人身体功能已超越了顶峰。

 每次进行5—3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慢跑或游泳)。2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与20岁时相比,试举的重量要轻一些,但做的次数可多一些。5—10分钟的伸展运动,重点是背部和腿部肌肉。久坐办公室的人更要注意伸展运动。方法是:仰卧,尽量将两膝提拉到胸部,坚持30秒钟;仰卧,两腿分别上举,尽量举高,保持30秒钟。

  三、40岁以后怎么办?

 超过40岁的人选择运动项目不仅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型,而且能预防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内容包括:25—30分钟的心血管锻炼,中等强度,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不借助器械,可用俯卧撑、半下蹲等,重复多组,每组约20次,数量依自己的承受力而定。

  怎样判断健身强度是否大

  1、手臂发酸

 手臂是我们在健身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位,听说过有人不练腿的,但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不练手臂的。很多健身者说,自己在练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第二天手臂发酸的情况,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

 只要我们的健身方式是得体的、不超过生理极限的,没有必要为手臂发酸而担忧,反之,这种迹象表明你的锻炼起到了效果。

 如果你在锻炼(手臂肌肉锻炼)次日,手臂并无微微发酸的感觉,说明你的健身时间或健身强度还没到达火候,可以适当的增加强度;具体的增加量,需要健身者们自己摸索,一般以第二天感到手臂微微发酸为准。

 当然健身者的健身强度也不应过大。如果第二天手臂很酸,说明健身强度太大了,此时应适当地降低强度。

  2、背阔肌发酸

 我们几乎在任何运动当中都会用到背阔肌,但是我们往往会忽视对它进行针对性锻炼。背阔肌有什么特点呢?它的敏感性还是比较强的。

 假如我们通过俯卧撑运动锻炼腹肌,第二天腹部尚未发酸,背部可能就有点儿疼了。如果你在健身的第二天觉得背部微微发疼发酸,那就说明你的健身强度足够了。

 健身者在健身过程中不能一心狂练肌肉,还要认真总结肌肉的变化,时间久了,你完全能通过身体的种种迹象来判断自己昨日的健身强度是否达标,进而调整今日的健身计划。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强度如何调整2

  肌肉增长的基本原理

 由于训练后受损的肌纤维不仅得以修复,而且修复后的肌纤维有所增粗。长期的锻炼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重复进行刺激——适应——增粗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肌肉会不断增长。

 但是这一变化必须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强度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给肌肉于新的刺激,更强的强度,他才会增长来应对这样的强度!

  循序渐进增加强度(强度=负重次数组数)的基本形式

  1、直线式

 强度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在这种方式的增加中,强度强度的动态变化不明显。强度的'上升主要是基于练习的次数、组数、重量的不断增加。所以这种强度增加的方式主要适合起点较低的新手

  2、阶梯式

 练习一段时间,保持一段时间,每增加一次强度,几乎要保持一周的时间。这种增加强度的方式对新手和中等水平都比较实用

  3、波浪式

 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继续增加强度。但长时间保持高的强度,机体又得不到休息,往往容易导致过度训练产生疲劳。因此,强度的增加应该有起有伏。这种增加强度的方式对高水平、中等水平、初学者都适用

  4、跳跃式

 训练强度按跳跃式增加。这种方式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对高水平健身者才可用。这是因为高水平健身者的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机体各部分的调节及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支配,容易按固定的模式进行。为了打破这种定型需要采用这种突然增加强度的方式。

 如果你是新手就不必太纠结哪种锻炼方式,只要练就可以了,前三种锻炼方式都适合你;如果你是中、高等水平建议用第三种的波浪式,高水平如果遇到瓶颈可以借用跳跃式突破。

  “训练强度”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谈论一下强度的问题!很多人常常问我,我锻炼了好一阵子了!每次两小时!但是为什么总感觉效果不是很好!进步不是很快!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除了一些基本的原因(动作的正确性,技巧)外!我们常常会回答说:是不是你的锻炼强度不够,或者是锻炼质量不好!

  那很多人又要说,那强度是意义是什么呢?每天两小时还不算高强度吗?

 强度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名词。我觉得很吃力的重量对你来说可能很轻,你觉得十公里很远跑的很累可能对下一个人来说只是暖身,一问之下我们觉得强度如何马上就会有很不同的答案。

 这里说的强度是指 Exercise Intensity(运动强度),有很多方式去衡量,像是心跳、耗氧,讲白话点可以说是运动时身体使用或消耗多少能量,也因此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觉

  但是可以用几个客观的变数来讨论,如下:

  1、负重:

 重量的强度:越重就越累,这应该很好懂。重量越重,强度越高!同样举一下1RM肯定比2RM强度大!

 所谓的 1RM 就是把负重强度压到最大100%,做完一下就没有第二下了。

  2、力竭:

 这有点像是多 “累”。常听到的力竭组,动作做到力竭就是把强度压到最大,

 我们做5RM的时候当你做到第5下的时候!已经接近力竭了!这样的强度也是非常高!

 的重量做十下,强度就比10RM的重量只做5下高。

 重量和次数其实这两种都没有绝对的!你可以自己调整!你觉得强度不够,你可以重量提高次数不变!也可以重量不变次数增加来提升强度!

 单臂引体向上是很好理解,就是单手引体向上的!那么大家知道正确的单臂引体向上应该怎么练才行呢?练习引体向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单手引体向上怎么练,希望大家喜欢。

 单臂引体向上如何练

 单臂引体向上动作:向上跳起,单手以最容易发力的抓握姿势牢牢抓住高过头顶的横杆。双腿离地,双膝弯曲,脚躁交叠在一起并置于身后,以防止腿部摆动。

 另一只手可随意放置,舒服即可。发力的肩部要收紧,同时全身绷紧准备做动作。你将要做的可是高级力量技巧,所以你需要在心理上也做好准备。

 发力那只手的手臂几乎伸直,但略有弯曲以减少关节的压力。这是该动作的起始姿势。弯曲肘部,夹起肩部,将自己拉起来,直到下巴高过横杆。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尽量少用惯性。这是该动作的结束姿势。暂停一下,再缓慢地放低身体,回到起始姿势。在最低处暂停一下,再重复动作—如果你行的话。

 引体向上注意事项有哪些

 引体向上注意事项。正手。宽握距有利于发展后背的宽度。窄握距有利于发展后背的厚度。及胸。理论要求,每次拉起来的时候尽量以前胸触碰单杠,也就是说要尽力拉高。实际很难做到,尤其是最后几个,拉到颈下就非常不易了。静止。不要摆动借力。完全靠臂力和背力拉升身体。引体向上是上肢力量耐力项目,练习有一定难度,同样需要持久性意志努力。对引体向上一个也完不成的同学可进行帮助,即由同伴托腰向上推举帮他练习。

 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同学,要增加练习的重复次数,力争在短期内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持之以恒。做引体向上时,手上注意抹防滑粉,这样可以提高抓杠能力。我们在关注引体向上的好处时勿忘了解引体向上注意事项,首先引体向上需要练习者持之以恒,其次练习者做引体向上时要注意抹防滑粉,以提高抓杠能力。另外做引体向上时,练习者要注意以前胸触碰单杠。

 引体向上有哪些好处

 增强肌肉,增强体质:常锻炼可练背肌,肩部肌肉和上臂肌肉,还有胸肌。减肥:体重超常,更显上肢及肩带力量不足。对于这样的学生,除加倍练习上肢及肩带力量外,还需要控制体重,实施减肥计划。增高:引体向上对长高有一定效果的。增加肩宽。增强臂力和腰力。

 引体向上的益处 引体向上对长高有一定效果的,背阔肌是健美爱好者重点训练的部位之一。它的发达程度对健美关系甚大。换句话说,背阔肌丰厚发达时,整个背部看上去才呈现出“V”字型。发达背阔肌及斜方肌、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冈下肌、等背部肌群的训练方法很多。其中引体向上是人们普遍采用颇有效果的一种训练方法。

 单手引体向上世界纪录有哪些

 1、单指引体向上世界纪录

 2010年7月20日,中国人敖廷枢,8个(右中指)。

 2、单指引体向上悬空时间最长

 2010年6月21日,敖廷枢,悬空25秒。

 3、最连贯的引体向上

 1994年12月29日,韩国人李钦勇(Lee Chin-Yong),当年70岁,正手,612个,用了2小时40分钟。

 4、一分钟世界纪录

 2007年2月10日,美国人罗伯特·纳托利(Robert Natoli),反手,44个。

 2007年10月25日,美国人马太·博格丹诺维茨(Matthew Bogdanowicz),正手,4 6个。

 2008年12月20日,美国人盖伊·肖特(Guy Schott),57个。

 5、三分钟世界纪录

 1988年,越南人吴春传(Ngo Xuan Chuyen),正手,100个。

 6、半小时世界纪录

 2006年3月26日,马太·博格丹诺维茨,正手,433个。

 2007年10月24日,英国人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反手,457个。

 做引体向上技巧

 1、双手一定要握紧单杠,防止打滑

 站在一个箱子或者长凳上,双手能够轻易抓握住单杠,双手握距略宽于肩,挤压单杠三次,并在最后一次试图“抓碎”单杠,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维持这样的握法。

 2、沉肩,做一个反向耸肩

 吊挂在单杠上,在向上拉的过程中感受肩胛骨向脊柱合拢,你会感觉到腋下的背阔肌紧张,保持你的双肩远离耳朵。如果你还无法吊挂在单杠上,尤其女性,先从高位下拉机器感受沉肩(肩胛骨向中间靠拢)开始。

 3、憋口气,为全力向上拉做好准备

 当你吊挂在单杠上时,想象将你的肚脐拉向你的肋骨,在整个上拉过程中保持腹部收紧的状态。

 4、收腹提臀,绷紧你的屁屁

 挤压你的臀部和大腿肌肉一起来稳定你的下半身,让你的腿保持稳定,不会在上半身拉动身体时分散你力的传递。

 如何练单手引体向上

 先要有很好的臂力,这是关键。还要注意中心不要偏。手臂力量要大,可以说单手做比双手难度大很多倍。先用两只手把身体撑上去,再稳一下,把另一只手放下来,利用剩下的那只手慢慢把身体放下,记住要慢。如此反复练习,就可以了。单手2指做俯卧撑说明你指力够,不等于你臂力够,只要手指力量足,加上一定的臂力,就可以完成这个动作,而且俯卧撑还有脚撑地负担了一部分体重。

 奥运会体操男子吊环十字支撑,也需要相当的臂力才能完成,这个动作是两手上举抓住吊环,逐渐手臂用力下压两脚离地悬空直至两臂侧平举,硬生生的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这时躯干和手臂形成‘十’字,这个动作对手臂,背阔肌,斜方肌,胸肌的力量要求相当高,只有专业体操运动员才能完成,而且完成也不轻松。引体向上主要是肱二头肌用力,俯卧撑主要是肱三头肌用力,两个动作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对肌肉群不同的要求。所以你完不成单手引体向上。只有加强肱二头肌的训练,或许能够做到,在我看来,这是很难很难的,至少我没见过别人做过,但也不等于做不到。

 先练双手引体向上,每组8-10次,至少做三组,如果你能做到的话,那么请加重吧,附在腿上或背在背上,等身体适应了再继续加重,每次加重的量不要大,不超过一点五公斤为宜,等你手臂练得足够强壮的时候你就能秀特牛的单手引体向上了。

 单臂引体向上标准动作

 1、单手用力握住单杠,两脚离地,身体自然下垂伸直。

 2、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胸部。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

 3、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将身体往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上拉时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

按国际比赛项目上要求,游泳共有五项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个人混合泳在实际游着玩的情况下,也有侧游,反蛙游,狗刨游等正规项目如下: 自由泳 游泳项目之一。1896年第1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自由泳不受任何姿势限制,爬泳速度最快,爬泳也就成为自由泳的唯一姿势。爬泳动作像爬行,即双臂轮流划水和两腿上下交替打水。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是目前世界上最快、最省力的一种游泳姿势。 自由泳实用性强,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奥运会自由泳项目男子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7项;女子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6项。自由泳项目在全部游泳项目31项中占13项,而且混合泳和混合泳接力中也包括自由泳,因此自由泳往往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游泳水平的标志。 自由泳的基本技术特点是,人体俯卧水中,头肩稍高于水面,游进时躯干绕身体纵轴适当左右滚动,两臂轮流划水推动身体前进。手入水后划水路线呈S形,呼吸与划水动作协调。当臂用力划水时,利用水流在头两侧形成的波谷吸气。 50年代以前,游泳运动员都非常重视两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两臂轮流划水1次就打腿6次。后来科研材料证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划臂大得多,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臂部的划水动作。因此以臂为主的现代自由泳技术重视臂的划水动作和两臂的配合,打腿动作在长距离游泳中已减少为2次或4次。但在短距离游泳中多数运动员仍然是打腿6次。 蛙泳 蛙泳是一种古老的泳式。据资料记载,早在2000~4000年前的中国、罗马、古埃及就有类似这种泳式的游泳。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运动员M.韦布采用蛙泳姿势横渡英吉利海峡,历时21小时45分。19世纪初蛙泳是第一种在游泳比赛中被采用的姿式。但由于蛙泳速度慢,在比赛中相继又出现了侧泳、爬泳、采用蛙泳的人越来越少。直到1904年第3届奥运会时才把蛙泳与其他姿式分开。1924~1936年期间,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划水动作结束后两臂不再从水中前移,改为由空中移臂但仍采用蛙泳蹬夹腿的动作,出现了蛙泳的变形——蝶泳。 1936年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对蛙泳规则作了补充,允许在蛙泳比赛中采用蝶泳技术,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上,200米蛙泳决赛只有一人采用蛙泳。而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的蛙泳比赛中,全部运动员都采用蝶泳技术。于是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决定将蝶泳从蛙泳项目中分出来。从1956年第16届奥运会起将蝶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规则还允许蛙泳可以在水中潜游,由于在水下游进不受波浪阻力影响,水平姿式好,阻力小,速度比水面蛙泳快。于是在1956年第16届奥运会上,几乎所有蛙泳运动员都以长划臂的潜水蛙泳参加比赛。日本运动员古川胜以2′34〃7的成绩创造200米蛙泳世界纪录。第16届奥运会后,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重新修改了蛙泳规则,取消潜水蛙泳,只允许在出发和转身后做一次长划水的潜泳动作,然后每个动作头部都要露出水面。于是水面蛙泳技术又得以恢复发展,并重新规定了蛙泳世界纪录的标准。如男子100米蛙泳为1′13〃0。1957年中国运动员戚烈云以1′11〃7的成绩首先打破了该纪录。从此以后又出现了宽划臂和窄划臂的蛙泳技术。 蝶泳 游泳项目之一。从蛙泳发展而来,在4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是最后发展起来的。1956年第16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因游泳动作状似蝴蝶,故称蝶泳。蝶泳与蛙泳分开后,蝶泳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近10余年来蝶泳技术都是两臂同时划一次,打水两次。这种游法以1972年第20届奥运会100米、200米蝶泳世界纪录创造者M皮茨的蝶泳技术为代表。蝶泳时,身体俯卧在水中,依靠两臂强有力的划水和腿的波浪形打水动作推动身体前进,没有固定的身体姿势。 ①躯干和腿的动作:打腿时两脚自然并拢,以腰腹发力,压肩提臀,带动腿向后下方作鞭状打水动作。屈膝向下打水时稍提臀收腹,打腿结束时膝关节伸直。向上打水时稍挺腹主要是用力向下打水,上下动作的幅度两脚约距40~50厘米。 ②臂的技术:臂划水在蝶泳中起主要推进作用。划水技术包括入水抱水、划水及移臂几个阶段。两臂在肩的延长线上入水,顺序是手、前臂,上臂肘关节最后入水。臂入水时要放松,不要压臂而要压肩。手入水后头肩的位置低于肘关节。臂入水后,随着身体向前的惯性,两手继续外分,然后手再转向内做勾手抱水动作,同时稍提肘,拉开肩带肌群。此时两手距离最宽,在头前形成一个良好的抱水姿势。这时小臂与水面约成45°角,开始划水。手从外向内后下方划水,两手划至头的下方时距离较近。有些运动员是划至肩的下方时距离最近,约10厘米。然后向后推水。手沿胸腹部下方推水时逐渐分开距离,尽量保持向后的对水位置。当肘关节靠近体侧时,两手迅速向外后方推水,以肘为支点结束划水,出水及向前移臂。随着结束推水的惯性速度,屈肘迅速将手提出水面。臂出水后由肩带动上臂、前臂,沿水面迅速移向前方。移臂时臂应自然放松,不宜提得太高。肩此时处于较高位置。臂超过肩后肩开始下压,但臂仍向前送。 ③呼吸及配合技术:当臂入水时,用鼻嘴开始均匀吐气。推水时抬头,手出水时张大口吸气,臂移过肩时憋气。腿臂配合要领是:手入水时第一次打腿,手推水时第二次打腿,推水结束打腿也结束。第二次打腿时膝屈的角度较大,打腿用力程度较大。 仰泳 游泳项目之一。1900年第2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仰泳包括反蛙泳和爬式仰泳。反蛙泳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仰泳,动作近似蛙泳,而身体姿势相反。即人体仰卧水面,两臂从头后经体侧向后划水。最初几届奥运会上的仰泳比赛都是采用反蛙泳姿势。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H赫伯纳采用两臂轮流划水、两腿上下打水的仰泳技术,以1′21〃2的成绩获100米仰泳冠军,显示了爬式仰泳技术的优越性,而反蛙泳逐渐失去在竞赛中的意义。 爬式仰泳的配合动作与自由泳相同。基本技术包括身体姿势、腿和臂的动作,以及呼吸与动作配合等方面。 ①身体姿势:仰泳时身体几乎水平仰卧在水中,胸部自然伸展与腹部成一直线,头部没于水中,脸部露出水面。在游进时,头部始终保持正直姿势,躯干围绕纵轴因两臂的轮流划水动作而自然转动。 ②腿的技术:仰泳时腿的动作作用有三:一是推动身体前进,二是维持身体平衡,三是保持身体有较高水平姿势。腿打水的幅度比自由泳稍大。打水时,以髋关节为支点,大腿发力,带动小腿及脚用力上踢。向上踢水时膝关节微屈,约成140°角左右,踝关节伸展,脚向内转,动作要有力。向下打水时,膝关节自然伸直,两脚跟的上下最大距离约40~50厘米。踢水时脚尖稍向内旋,以加大踢水面积。 ③臂的技术:臂的技术分入水、抱水、划水、出水和空中移臂几个部分,几个动作连贯地进行。入水时臂自然伸直,手小指朝下在肩延长线的前方,臂切身入水。抱水,当手切入水中后,向外侧下滑,然后手掌向上向后方勾手,同时肩内旋,肘关节向前下方引,手继续上提,拉开肩带肌群,使手和小臂对好划水方向。划水是动作的主要部分。从臂抱水与身体纵轴成40~50°角开始屈臂划水,手后划的速度要快于肘。划水至肩侧时,手距水面约15厘米。这时手、前臂、上臂同时向后方做推水动作。肘关节将靠近体侧时,手向后下方压水,肩关节向上转动,内旋,手掌内转下压至大腿旁时结束划水。划水结束后,借助手掌下压的反作用力,以提肩带动上臂和前臂出水,手放松,臂出水后沿肩线上方前移,臂伸直。两臂的配合是一臂入水时,另一臂出水。 ④呼吸与动作配合:由于脸露出水面,呼吸比较自然,一般是右臂出水时吸气,移臂至将垂直水面时吸气结束,然后憋气,手入水后均匀吐气,手将出水时吐气结束。臂腿配合动作一般是两臂各划水1次,腿打水6次。 个人混合泳 游泳项目之一。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个人混合泳属个人全能项目,比赛按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顺序,各游1/4距离。运动员要同时完成4种游泳姿势,必须具有良好的全面训练水平,要取得好成绩还必须在某个项目上成绩突出

截止2016年2月6号与7号,吉尼斯世界纪录吊单杠最多是来自芬兰的Joonas Makipelto的24小时5,050个引体向上的成绩。

这次挑战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凯斯维克某健身房进行。这项纪录此前的成绩为5,045个, 由加拿大人Lucas Garel于2011年创造,当时他的挑战进行了18小时52分钟。

扩展资料:

动作要领

静力引体

起始姿势: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略宽于肩,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

动作过程: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当下巴超过单杠时稍作停顿,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

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

可以弯曲膝关节、将两小腿向后交叉,使身体略微后倾,能更好地锻炼背部肌肉。

呼吸方法:身体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不可长时间憋气。

引体向上

注意要点: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

借力引体

借力引体向上的起始姿势、呼吸方法和静力引体向上相似。

动作过程:两手正握杠,将身体悬垂于空中,摆动身体,借摆动身体急停的力,双手向上拉杠,将下巴高于杠面,下杠时双臂缓慢弯曲。

身体慢慢还原到启动状态,然后顺势将双膝盖弯曲,再借力完成下一个动作。

——引体向上

要说NBA现役肌肉最强悍球星是谁,估计有很多人会选择詹姆斯。詹姆斯本来就天赋异禀,他的骨架本来就大,这17年的训练,加上各种合理饮食,让他练出了如灭霸身材。要说现役最抗打的肌肉,还得是詹姆斯。他没有这强悍身体,也不会出道就巅峰一直至今。

詹姆斯也是凭借这强悍肌肉,在联盟赛场大杀四方,自己也是创造了无数纪录,这才有了“纪录收割机”美誉。不过詹姆斯肌肉再怎么强悍,在橄榄球运动员面前,他一样是被碾压,不信你看完下面的内容,你自然会认同小编这一观点。

首先说詹姆斯的“麒麟臂”,在现役外线里就是第一存在。就算放在内线,詹姆斯的“麒麟臂”也是相当出色。不过看看跟橄榄球运动员比“麒麟臂”,詹姆斯就显得瘦了很多。

再看看腹肌,詹姆斯腹肌不是标准6块,但是一看就是对抗性十足的肌肉。他的肌肉是实战用,不是单纯为了美观,超强核心力量也来自这里。但是跟橄榄球运动员比腹肌,詹姆斯又再一次败阵。

詹姆斯这大腿肌肉够强悍了吧,这是他速度和爆发力关键所在。说他的大腿如水桶一般,真的是不夸张,能够在内线顶防中锋,詹姆斯下肢力量就这么可怕。但是看看橄榄球运动员,他们的大腿肌肉更夸张,感觉都快把运动裤给撑破了。如果说詹姆斯大腿是水桶,那橄榄球远动员就是油桶般的大腿。

就这背阔肌,看着都让人羡慕,难怪詹姆斯冲起来,对手是拉都拉不住,他这身板厚度太夸张,同位置真的难寻对手。就算现在的莱昂纳德背阔肌也发达,但是跟詹姆斯一比较,也是差了不少。只可惜在橄榄球运动员面前,詹姆斯这背阔肌不值一提。看看在这位大神面前,哪怕只是正面,你也能感受到他背阔肌是多么夸张。他完全冲起来,那才是一辆小卡车般的质量。

至于詹姆斯为何肌肉这么强,还是差橄榄球远动员这么多,这跟他们训练方式也有关系。詹姆斯训练强度已经够大,不过橄榄球运动员更接近人类极限。

难怪在美国体坛会有“身体好打橄榄球,身体差才打篮球”这句话,这样一对比确实能看出差距所在。顶级橄榄球运动员身体素质,随便承受NBA比赛强度,而NBA顶级球员,在橄榄球的强度下比赛,很可能受伤,这两大运动的差距还是很明显!

  如果你刚健美训练,那就应立即制订一个完全符合你的身体特点、工作性质和时间安排的训练计划。

  <br>

  <br> 为了计划的准确制订和正确实施,你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健身房,好健身房的概念是:1、充足和实用的设备。2、专业健美教练。专业教练非常重要,他可以帮你制订计划,而且在你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可以给你正确的指导,从而避免走弯路。如果你现在的教练是举重教练或其他不具备健美专业知识的人,那就应另择健身房,换一个教练。

  <br>

  <br> 制订训练计划应遵循以下要点。

  <br>

  <br> 一、简单至上

  <br>

  <br> 每个训练者刚开始时都想找到能令肌肉快速发达的训练秘诀,所以把明星的训练方法奉为至宝。但明星的训练方法大多都相当复杂,包含很多孤立练习,有些还是自创的动作,技术性很强,强度也很大。所以,明星们的训练方法并非初练者要寻找的秘诀。如果说健美训练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科学――训练的科学。对初练者而言,训练的科学就是简单的、基本的复合性训练,如卧推、深蹲、硬拉等等。尽管这些简单的动作很乏味,但效果却不容置疑。几乎每个冠军都是靠复合性训练获得了"超级大块"。八届奥林匹亚先生获得者李·哈尼在夺得全美冠军后才开始分部训练,在此之前他的训练计划中差不多全部都是复合性练习。

  <br>把基本的复合性训练列为"主quot;,目的是增强基本素质,练出大肌肉块,为将来的"精雕细琢"打下坚实基础。

  <br>

  <br> 二、目标明确

  <br>

  <br> 你的训练计划最好用大纸、大字列出来,训练目标应用红笔写在最醒目的位置。它越明确越好,比如"我要练出60Cm围度的大腿!"或"体重70Kg+8块腹肌!"当你对枯燥的训练感到厌烦时,当你想偷懒时,那些醒目的字会深深地刺激你,让你为自己的惰性感到无地自容。

  <br>

  <br> 三、持续性和渐进性

  <br>

  <br> 持续性和渐进性是制订训练计划的两个重要原则。不坚持训练,肌肉就得不到持续的、有规律的刺激,以致生长缓慢;训练强度不增加,肌肉对所给予的刺激产生适应性,生长也会迟缓。一个有效的计划除了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外,还要保证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

  <br>

  <br> 频度、数量、强度是训练计划的三个要素。这些要素的量和度都决定于是否能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渐进性。所以,不要中断训练,不要错过一节训练课。反之,训练不能过频,训练量不能过大,增加重量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训练过度,甚至会因负荷过大而受伤。那样你就不得不中断训练了。

  <br>

  <br> 四、频度

  <br>

  <br> 频度是指一星期练几次。频度的设定取决于你训练后的恢复能力,恢复能力又取决于身体素质、睡眠和营养三个因素。另外,你的工作性质和家庭负担对恢复能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你的工作和家务每天都耗费很多体力和精力,那就会延缓你的恢复过程。

  <br>

  <br> 一般来说,有工作有家庭的初级训练者一星期进行两个循环的重量练习比较合适。对学生而言,一周三个循环也可以。每个循环的具体安排视时间和身体状况而定,最好一个循环练两天,一天练上身,一天练腿。

  如果你刚健美训练,那就应立即制订一个完全符合你的身体特点、工作性质和时间安排的训练计划。

  为了计划的准确制订和正确实施,你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健身房,好健身房的概念是:1、充足和实用的设备。2、专业健美教练。专业教练非常重要,他可以帮你制订计划,而且在你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可以给你正确的指导,从而避免走弯路。如果你现在的教练是举重教练或其他不具备健美专业知识的人,那就应另择健身房,换一个教练。

  制订训练计划应遵循以下要点。

  一、简单至上

  每个训练者刚开始时都想找到能令肌肉快速发达的训练秘诀,所以把明星的训练方法奉为至宝。但明星的训练方法大多都相当复杂,包含很多孤立练习,有些还是自创的动作,技术性很强,强度也很大。所以,明星们的训练方法并非初练者要寻找的秘诀。如果说健美训练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科学――训练的科学。对初练者而言,训练的科学就是简单的、基本的复合性训练,如卧推、深蹲、硬拉等等。尽管这些简单的动作很乏味,但效果却不容置疑。几乎每个冠军都是靠复合性训练获得了超级大块。八届奥林匹亚先生获得者李·哈尼在夺得全美冠军后才开始分部训练,在此之前他的训练计划中差不多全部都是复合性练习。

  把基本的复合性训练列为主quot;,目的是增强基本素质,练出大肌肉块,为将来的精雕细琢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明确

  你的训练计划最好用大纸、大字列出来,训练目标应用红笔写在最醒目的位置。它越明确越好,比如我要练出60Cm围度的大腿!或体重70Kg+8块腹肌!当你对枯燥的训练感到厌烦时,当你想偷懒时,那些醒目的字会深深地刺激你,让你为自己的惰性感到无地自容。

  三、持续性和渐进性

  持续性和渐进性是制订训练计划的两个重要原则。不坚持训练,肌肉就得不到持续的、有规律的刺激,以致生长缓慢;训练强度不增加,肌肉对所给予的刺激产生适应性,生长也会迟缓。一个有效的计划除了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外,还要保证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

  频度、数量、强度是训练计划的三个要素。这些要素的量和度都决定于是否能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渐进性。所以,不要中断训练,不要错过一节训练课。反之,训练不能过频,训练量不能过大,增加重量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训练过度,甚至会因负荷过大而受伤。那样你就不得不中断训练了。

  四、频度

  频度是指一星期练几次。频度的设定取决于你训练后的恢复能力,恢复能力又取决于身体素质、睡眠和营养三个因素。另外,你的工作性质和家庭负担对恢复能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你的工作和家务每天都耗费很多体力和精力,那就会延缓你的恢复过程。

  一般来说,有工作有家庭的初级训练者一星期进行两个循环的重量练习比较合适。对学生而言,一周三个循环也可以。每个循环的具体安排视时间和身体状况而定,最好一个循环练两天,一天练上身,一天练腿。

  一周两循环是基于人体的平均恢复能力而言的,保证充足而不拖沓的恢复时间既兼顾了训练的持续性,也不会破坏训练的渐进性。

  一星期进行两个循环的重量练习能使时间比较宽松,体脂较大者还可在两个循环之间的休息日安排30-40分钟的有氧训练。但有氧训练的强度不能太大,以训练时心率120-140次/分为宜。

  五、数量

  数量就是训练量,练多少组、每组多少次以及组间休息时间的长短等。

  首先,组数的安排不是固定的,但每个动作必须有一个热身组。热身组的作用是:1、加速代谢,进入训练状态;2、充分活动关节和韧带,避免受伤。

  其次,正式组以2-4组为宜,较少的组数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每个正式组的次数6-12次,热身组不少于20次。

  再次,每组之间的间歇时间一般不多于2分钟。间歇时间视身体状况而定,2分钟以上也是允许的,但不允许在休息时聊天或做其它影响训练的事情。否则不但拖延了训练时间,而且降低了训练效率,破坏了训练的持续性。

  最后,每次训练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在无氧训练40分钟后,一些影响训练的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就会大幅度减少,直到基本停止,以致造成肌肉损耗。对初级训练者而言,精简时间、提高效率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六、强度

  强度是指训练中你所承受的负荷水平。负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重量,训练间歇,力竭程度。高强度是指在训练间歇较短的前提下,每组都使用较大的重量训练至接近力竭。力竭的概念是无能力完成一次。高强度的要点是达到力竭的边缘,而不是力竭。因为力竭的时候肌肉无法完成一次完整的动作,肌肉收缩不充分肌纤维就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另外,力竭时肌肉对训练重量失去控制,随时都有受伤的危险。所以,完全力竭对初级训练者来说不可取。

  了解高强度的概念和要点对如何增加重量是很重要的。因为增加重量就要影响训练次数和力竭程度。刚入门的朋友要注意,增加重量不可操之过急。下面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刚开始训练时,正式组使用的重量允许你完成的次数(也就是练至力竭的次数)是:目标次数+5次。例如,你的目标次数为8次,那么所使用的重量应该允许你完成13次,而你完成8次就停下来。接下来的6-8周内,逐渐增加重量,直到所使用重量允许你完成的次数变为9-10次,而你仍是完成8次就停下来。保持这样的强度训练2-3周,然后改变目标次数为6次,使用力竭次数为11次的重量训练。接下来仍然用上述方法增加重量。

  肌肉的生长决定于所受的刺激。经常改变重量、次数等可变因素,才能使肌肉对刺激保持敏感,不断生长。

  掌握以上六点可以帮助你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而真正的考验是计划能否严格实施。树立了目标就要付诸行动,不要为了偷懒而找任何借口。健美运动是强壮体格的运动,也是增强意志的运动。懒惰就是懦弱,克服它,才会更强。

  意志的运动。懒惰就是懦弱,克服它,才会更强。

 想要做出单手引体向上,有些单手引体向上的练法是需要掌握的!还有单手引体向上难度非常的大,一般人没有练习些日子几乎不可能做出来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单手引体向上练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一手抓另一手还是不够刺激,就放开它,完全用一只手臂发力做引体向上。传说中只有十万分之一的`人能做这个动作,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夸张,不少人通过刻苦锻炼,也能做到。

 锻炼部位: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

 动作要领:

 1、单手用力握住单杠,两脚离地,身体自然下垂伸直。

 2、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胸部。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

 3、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将身体往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上拉时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

 单手引体向上世界纪录有哪些

 1、单指引体向上世界纪录

 2010年7月20日,中国人敖廷枢,8个(右中指)。

 2、单指引体向上悬空时间最长

 2010年6月21日,敖廷枢,悬空25秒。

 3、最连贯的引体向上

 1994年12月29日,韩国人李钦勇(Lee Chin—Yong),当年70岁,正手,612个,用了2小时40分钟。

 4、一分钟世界纪录

 2007年2月10日,美国人罗伯特·纳托利(Robert Natoli),反手,44个。

 2007年10月25日,美国人马太·博格丹诺维茨(Matthew Bogdanowicz),正手,46个。

 2008年12月20日,美国人盖伊·肖特(Guy Schott),57个。

 5、三分钟世界纪录

 1988年,越南人吴春传(Ngo Xuan Chuyen),正手,100个。

 6、半小时世界纪录

 2006年3月26日,马太·博格丹诺维茨,正手,433个。

 2007年10月24日,英国人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反手,457个。

 单手引体向上有多难

 单手引体向上是一项很简单,运动方式这项运动方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力量,还可以增加胸肌,臂部的力量,通过这项运动方式可以提高身体素质。那单手引体向上难吗?单手引体向上对上肢和肩部要求极高,这个动作是对你上肢特别是肱二头肌力量的检验,如果你可以把它当成常规训练,那他也能很快的提高你的上肢力量,特别是肱二头肌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94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