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匀称的体形标准是什么? 男。

最匀称的体形标准是什么? 男。,第1张

1.肌肉发达,体魄健壮 肌肉是人体力量的源泉,同时也是力的象征,因此,健美的体型、健壮的体魄是和发达的肌肉密切相关的。在艺术家、人类学家和体育家的眼里,发达的肌肉和健壮的体魄是人体美的重要因素。 有了发达的颈肌能使人颈部挺直,强壮有力;发达的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能使人的胸部变得坚实而挺拔: 发达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前臂肌群,可使手臂线条、鲜明,粗壮有力; 覆盖在肩部的三角肌可使肩部增宽,加上发达的背阔肌,就会使躯干呈美丽的V形; 有力的骶棘肌能固定脊柱,使上体挺直,不致弓腰驼背; 发达的腹肌能增强腹压,保护内脏,有利于缩小腰围,增强美感; 发达的臀部肌肉和有力的下肢肌肉,能固定下肢,支持全身,给人以坚定有力之感。 总之,发达而有弹性的肌肉是力量的源泉,也是健美的象征。 2.体型匀称,线条鲜明 体型主要反映人体的外部形象,无疑是构成人体健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研究人体美的角度来看,以脂肪所占的比例,肌肉的发达程度,并参照肩宽和臀围的比例,作为划分体型的条件比较合适,这样可将体型分成胖型、肌型(或运动型)和瘦型三类。 (l)胖型:其特点是上(肩宽)下(臀围)一般粗,躯干象个圆水桶,腰围很大。腹壁的脂肪很厚,在腰两侧下垂,腹部松软,肚脐很深。胸部的脂肪多而下坠,有些女性化。一般都短粗颈、双下巴。体重往往超过标志体重(身高-100)约3050‰ (2)瘦型;其特点和胖型相反,腰围很小,一躯干上小下大,肩窄,胸乎。四肢细长,肌肉不丰满,线条不明显。颈部细长,无双下巴。体重小于标准体重25一35%。 (3) 肌型(运动型):其特点是肩宽、臀小,背阔肌大,上体呈倒三角形。腰围较细,腹部肌肉的显。四肢匀称,肌肉发达。颈部强壮有力,无双下巴。体重少于或超过标准体重5%左右。 经常从事各项体育活动的人,特别是运动员,多为肌型(运动型)。他们身材匀称,肌肉发达,线条鲜明。 知道了律型分类,就可通过健美锻炼来改善自己的体型,身体肥胖的通过锻炼来减肥,身体瘦弱的也可以通过健美锻炼来增加体重,力求使体格强健而匀称,肌肉发达而柔和。 3精神饱满,坚韧不拔. 精神饱满其外在的表现是皮肤健美、姿态端正、动作潇洒,其内在的表现则是富有朝气、勇敢顽强、坚韧不拔; (1)皮肤健美。这是人体美的重要表征。苏联著名诗人马雅科夫斯基称颂结实的肌肉和古铜色的皮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 裳。的确,皮肤是健康状况的镜子,红光满面气色好的人才有精神;相反,脸色发灰精神疲惫的人,往往身体衰弱多愁善感的病人。红润光泽的肌肤和经常锻炼、适当的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以及乐观的情绪等因素有关。我们应注意经常锻炼身体,保护好皮肤。 (2)姿态端正,动作潇洒。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重视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优美的坐姿应该是抬头、挺胸、直腰、收腹。切忌含胸弓背,因为这是造成脊柱弯曲、腰背疼痛的病因,而这样的坐姿也必然会使人显得精神萎靡不振。 优美的站姿应该"三挺一睁",即挺颈、挺胸、挺腿,两眼圆睁。要目视前方,头颈、躯干和脚在一条垂线上,两臂自然下垂。切忌弓腰挺腹,过分偏移重心至一腿的站姿。长期这样会造成脊柱变形、一肩低垂等毛病。 优美的走姿不是一摇三晃,也不是八字横行,而应该保持身体在直、挺胸宜腰、微收小腹的姿态,膝和足尖始终正对前方行进,两臂自然摆动,步伐稳健而均匀。 总之,优美的姿态和潇洒的动作。既符合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规律,又能给人以健美的印象。 (3)勇敢坚定,坚韧不拔: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的精神气质,在赞美英雄的形象和力量的同时,总要更突出地称颂英雄的宏伟气魄。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同样,人体美也同外部表现的形体美和内在体现出的精神气质美的和谐统一,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健美。因此,必须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刚毅果断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修养。这种美发自心灵深处,却又能通过人举一动、一言一行而在外部表现出来,并使得别人能够境受得到。这就要求在进行健美锻炼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精神气质的锻炼和修养。 总之,男性应该具有发达的肌肉、健壮的体魄、匀称的体型、魁梧的身材、端正的姿态、潇洒的风度,以及发自心灵深处的勇敢无畏、刚毅果断、坚韧顽强的精神气质的阳刚之美。

其实练胸和练要都会导致胸腰肌肉的增长,下面柔大大的回答也提到了,胸肌的纤维是横向的,而腹直肌是纵向,肌纤维同样增大的情况下胸围会比腰围增加得更多。另一方面胸围和腰围不仅仅是由肌肉的厚度决定,还有受胸腔、腹腔形态的影响。腹腔没有肋骨支撑,锻炼会使腹肌收紧从而收缩腹腔让腰显得更细。同时会使肋外间肌收紧使肋骨外扩显得胸更大。

这一小一大好像很难理解啊,我们一步步来。

直接影响到胸腔和腹腔大小动作就是「呼吸」,呼吸分为胸式和腹式两种,前者是肋间肌收缩上提扩大肋骨使膈肌上提,后者收缩腹部肌群压缩腹腔使膈肌上提。

具体可以看高科教练的专栏:呼吸 - 健康管理 - 知乎专栏

但缺乏锻炼的人往往呼吸比较浅,无论是腹肌还是肋间肌力量都很弱。试着静静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吐掉,全身放松,然后以最浅的呼吸感受自己身体的感觉。是不是觉得心脏位置好像有一块东西在往下坠?

这是放松状态下膈肌受重力下坠的感觉。长期缺乏锻炼的人耗氧量低,呼吸较浅,膈肌下坠使得胸腔收紧,同时腹腔被挤压,就像一个压扁的气球一样,围度变大。就形成了水桶型甚至橄榄型身材。

再来看另一样东西:

>大家都知道橡皮圈长期处于拉长状态的话,会逐渐失去弹性,导致中间的圈圈变得比原来更大。而人体有一块肌肉的原理跟橡皮圈很相似:大家都知道橡皮圈长期处于拉长状态的话,会逐渐失去弹性,导致中间的圈圈变得比原来更大。而人体有一块肌肉的原理跟橡皮圈很相似:

腹横肌(trasversus abdominis)腹横肌位置藏在腹直肌(八块腹肌)和腹斜肌(人鱼线)的内侧,肌纤维是横向的。由于腹腔被压扁,身体需要一条“腰带”来包紧肚子对抗这个力,腹横肌就是这条腰带。由于长时间被力绷着,腹横肌被拉长,同时缺乏锻炼,橡皮筋逐渐失去弹性(腹横肌力量)。腰就越来越粗。腹横肌位置藏在腹直肌(八块腹肌)和腹斜肌(人鱼线)的内侧,肌纤维是横向的。由于腹腔被压扁,身体需要一条“腰带”来包紧肚子对抗这个力,腹横肌就是这条腰带。由于长时间被力绷着,腹横肌被拉长,同时缺乏锻炼,橡皮筋逐渐失去弹性(腹横肌力量)。腰就越来越粗。

在健身过程中,深蹲、卧推、卷腹甚至跑步都需要用到核心(腰腹),腹横肌的力量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健身时身体的耗氧量会增加,呼吸频率、深度加强,膈肌、肋间肌力量也会提升。这些肌肉的力量都得到提升后会使胸腔上提外扩,腹腔收紧,从而显得胸大腰细。在开始刚开始锻炼的几个月里变化最大。我刚开始健身的两三个月,腰围从82缩到76,胸围从90上升到92,后来就变化的很慢了。

而当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腰围和胸围就不只是胸腔腹腔决定了,还有肌肉的围度。练健美的人会很在意胸腰比,在训练时会格外注意核心力量的参与(比如力源转移到臀部)以及骨盆的位置(骨盆侧倾后倾都意味着腹肌发力),胸腰围比例也是健美评判的标准之一。另外宽广的胸怀在视觉上其实背阔肌占了很大一部分,同时腹部会收美先生菲尔西斯,这么看是不是胸超大!腰超细!但是换个角度……<img>大肚子就出来了……大肚子就出来了……

而非健美训练一般都会重视核心力量,比如球类运动员、重量级拳击手、举重运动员、大力士等等。强大的核心力量是离不开粗壮的腰腹的。具体看看 @斌卡老师的:腰腹力量对于头球有着怎样的帮助?

C罗的腰就很粗

视觉上的导致腰粗的是两侧的腹外斜肌,腹外斜肌的负重训练会使腰侧线条变直,比如罗马椅侧屈伸、哑铃侧屈伸、雨刷器、杠铃扭转等等。女生一般只要体脂降低到22%以下,腹横肌力量激活,自然就能显得腰细了,放心……你不可能练出刘春红的腰腹。

推荐几个锻炼动作:

平板支撑(Plank)不要塌腰,塌腰的状态下背部受力更多,也不要弓背,弓背会挤压腹腔达不到瘦腰的效果。骨盆的位置保持跟站姿一样的中立位。不要塌腰,塌腰的状态下背部受力更多,也不要弓背,弓背会挤压腹腔达不到瘦腰的效果。骨盆的位置保持跟站姿一样的中立位。

卷腹(全程)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cee0e81f71f8b0fa77b046142d7524f_bjpg"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2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建议像图中一样垫着毛巾,起身的时候从胸椎开始一截截地弯起,直至完全收紧,千万不能从下腹开始发力。要感觉到腹肌的层层挤压。刚开始练时手可以多用些力辅助,腹肌力量激活后手慢慢放松,最后撤掉毛巾。建议像图中一样垫着毛巾,起身的时候从胸椎开始一截截地弯起,直至完全收紧,千万不能从下腹开始发力。要感觉到腹肌的层层挤压。刚开始练时手可以多用些力辅助,腹肌力量激活后手慢慢放松,最后撤掉毛巾。

你好,先说胸肌发力感不好,这是初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建议先从轻重量的哑铃飞鸟开始,下放时注意靠胸肌扩展来操作,手臂只要抓稳哑铃即可,手腕与小臂保持水平线;上升时注意有种抱水桶的感觉。这个动作过程非常锻炼你的发力感。

其次,背阔肌疼这个可能是跟你发力错误有关,有些练胸动作,如:卧推,是需要肩胛骨下沉收缩,你也许没找准这个动作,建议可以对着视频纠正细节。

祝你越来越好

朋友,你好。

第一,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是增肌,练成大块头,那就必须有大重量的训练,频率较高的训练量,以及补充蛋白粉、肌酸等营养品。如果你只是想练得结实点,线条好看点,那么训练就以中等重量为主,同时多参与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

第二:训练的动作。不同的动作可以锻炼不同的部位,刺激到不同的肌肉。一般,胸肌以杠铃卧推为主,背阔肌以引体向上为主,腹肌以负重仰卧起坐为主,腿部以深蹲为主。以上动作都是复合动作,参与的肌肉多,是最基础的动作,也是最有效的动作,而且这些动作是自由似的,需要自己的平衡。少做哪些固定好的器械。另外,动作一定要做标准,放慢,做的时候全神贯注,慢慢的体会自己发力,肌肉刺激的程度。有些人以为每次练完,练到精疲力竭,效果就有了,实际上,可能反而伤到身体,没有刺激到目标肌肉。

第三:要注意休息。训练后,最少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不能熬夜。

第四:饮食。要少食多餐,多补充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鱼、鸡蛋、牛肉等。比较瘦的人,还要多吃含热量高的食物,人体每天要补充很多热量,而瘦的人更要超额的补充热量,以此来达到增肥的目的。另外,要戒烟戒酒,严格的安排饮食。因为“3分靠练,7分靠吃”,健身增肌,就是这个原则。

第四:训练一定要找个好的伙伴。有个伙伴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比如你推一个重量,只能推3个,但是推完后还有那么一点点力气,但是一个人又不敢再推。要是有人帮助,就多了份安全感,然后有人带下力,就可以把你的力气全部发挥出来,达到力竭,这样的效果是最理想的。

最后,祝身体健康,强壮如牛。纯手打,纯个人经验之谈,望采纳。谢谢,呵呵。

身体躯干肌肉主要包括: 胸肌(肋间肌),膈肌,腰方肌,髂腰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

髂腰肌——指腰大肌和髂肌,是人体承载下肢与躯干连接作用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肌肉,在“下肢康复必要解剖——臀腿肌肉群”已有,此处不展开。

背部深浅肌群不属于腹部,但竖脊肌对腹部核心肌群的扩张收缩影响巨大。竖脊肌包括:多裂肌,背最长肌,髂肋肌。

盆底肌:形成盆膈,最终和胸腹腔形成一个完整躯体。(盆底肌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独立章节)

胸肌 :肋间肌分肋间内肌和外肌,起止点同

起点:上位肋骨下缘

止点:下位肋骨上缘

作用:提肋帮助吸气(肋间神经T1-12)

膈肌: 分隔胸、腹腔的扁肌,呈穹隆,其隆凸的上面朝向胸腔,凹陷的下面朝向腹腔。

起点: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前面L1-3,分3部分(起点又是止点)

1)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骨不起自下6对肋骨(第7-12)和软肋

2)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左L2,右L3腰椎处,并起自 腰大肌 表面的腱性组织内侧弓状韧带和 腰大肌 表面的腱性组织外侧弓状韧带。

止点:各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不是真正意义的止点,而是膈肌的收缩方向)。膈上有3个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裂孔,供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主动脉裂孔左前上方约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供食管和 迷走神经 通过;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在第8胸椎水平,供下腔静脉通过。(迷走神经是第十对脑神经,属于混合神经,在腹部、胸腔以及颈部可发出多个分支支持颈部、胸腔内器官好脏器的感觉冲动控制心肌、平滑肌好腺体的活动,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的三个系统。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隆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帮助吸气;松弛时,膈穹隆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帮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时,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腰方肌

起点 :髂嵴

止点 :第12肋,第1-4腰椎横突

作用:脊柱腰部侧屈(腰部神经前支T12-L3)

腹横肌

起点:第6肋软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3

止点 :腹白线、耻骨梳

作用: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内斜肌

起点 :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2

止点 :借腱膜止于白线和下3肋、耻骨梳

作用: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直肌

起点:耻骨联合上缘与耻骨嵴

止点 :第5-7肋软骨外面及剑突前面

作用:前屈脊柱、降胸廓,增加腹压(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

盆底肌:不是临床解剖意义上的独立肌肉,而是一组功能肌肉群。包括会阴浅横肌、耻尾肌、髂尾肌、耻骨直肠肌、、坐骨海绵体肌、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等。盆底肌功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盆腔盆底康复触诊独立章节梳理。

腹外斜肌

起点 :下8肋外面

止点 :借腱膜止于白线、髂嵴前部、并形成腹股沟韧带

作用: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内斜、腹外斜肌、腹横肌作用同。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降肋帮助呼气(第5-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竖脊肌:包括多裂肌、胸最长肌和腰髂肋肌

多裂肌

起点:骶骨背面,腰、胸椎横突和第4-7颈椎关节突

止点 :L5-c2棘突

作用:双侧收缩时,使脊柱后伸,特别是头颈部;控制向收缩侧的屈曲;单侧收缩是向对侧旋转椎体(脊神经后支)

胸最长肌

起点 :骶骨、髂嵴、下胸椎和全部腰椎的棘突

止点 :全部胸椎的横突、肋角和肋结节之间,上要腰椎的横突

作用:双侧收缩是,后伸脊柱,维持人体的直立躯体姿势,在脊柱屈曲是起稳定作用,用来对抗腹肌和重力的作用;的作用;单侧收缩时,使脊柱做同侧侧屈/作同侧旋转,对抗离心力以维持稳定。(脊神经后支)

腰髂肋肌

起点 :骶骨、髂嵴、下胸椎和全部腰椎的棘突

止点 :下6肋骨角的下缘

作用:双侧收缩是,后伸脊柱,维持人体的直立躯体的作用;单侧收缩时,使脊柱做同侧侧屈/作同侧旋转,对抗离心力以维持稳定。(脊神经后支)

胸膜 衬覆在胸壁内面和 肺 表面的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两部——壁胸膜和脏胸膜。

胸膜可随跟随胸壁和膈的运动扩张或回缩,可提供肺根下移或肺静脉扩张的空间。健康的胸膜有助于肺的健康运行,当发生黏粘时肺的运动受限,相邻肌肉的运动模式页会被干扰。

腹膜 :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由单层扁平间皮细胞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衬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称为腹壁膜;覆盖腹、盆腔器脏表面的部分称为腹脏膜。

腹膜具有摩擦、吸收、防御和修复等功能,帮助内脏器官进行这些运动功能,但是当腹膜发生黏黏时,内脏器官的运动也会受限,与之相邻或交接的肌肉运动也会受阻。

盆膈: 盆底肌与骨盆形成盆膈,与胸膜腹膜闭合形成完整的整体。

相关骨性标志:髂嵴,骶骨,肋骨,颈椎横突棘突,胸椎横突棘突,腰椎横突棘突,肋骨上下缘,剑突,耻骨梳、耻骨联合、耻骨嵴,腹白线、腹股沟韧带

总结:主要功能——保持躯干直立稳定,脊柱前屈、后伸、侧屈、旋转,降肋和提肋、平衡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当这些肌肉局部紧张或过度拉伸,将会

一、影响躯干的稳定性,骨盆松弛,脊柱问题如“脊柱侧弯、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腰肌劳损、颈椎问题,腹直肌分离,内脏下垂,痛经,便秘、头疼、呼吸等问题——加速身体错误代偿模式——衍生问题多样化:臀腿足踝与躯干肌互为影响。

二、体态:

1、大肚子:肚子胀气,下腹(小肚子)突出、上腹部大、上下腹都大

2、肋骨外翻、肋弓塌陷,八字背

3、没有身体曲线:水桶腰、鸭梨体态、苹果体型

4、骨盆前倾、后倾、侧倾、回旋

5、骶骨收缩、髂骨上移腰短

6、方臀、蝴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98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