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含量很高的人,在训练当天,他的引体向上训练次数通常从100次开始,尽管这是通过小组训练实现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显然是无法达到的引体向上次数,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的三个原因导致,首先可能是体重的因素导致,其次握力跟耐力的因素导致,最后锻炼者需要专攻练习引体向。
一、可能是体重的因素导致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绝对力量是指你有多强,而相对力量是绝对力量除以你的体重,是相对于体重的体重,简而言之绝对强度会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而相对强度会随着体重增加而减少,因为引体向上是一个相对强大的动作,你的体重越低拉起引体向上就越简单。
二、握力跟耐力的因素导致这与日常训练习惯有关,为了增加肌肉,每组的训练次数大多集中在8 ~ 12倍的范围内,该间隔对肌肉尺寸生长效果最好,但是对肌肉耐力生长的影响很差,这个问题甚至会在年轻人身上遇到,例如对于第一次健身的人来说,当拉起身体时背部肌肉可能不会完全疲劳,但是手臂无法抓住它,这是握力的问题了。
三、锻炼者需要专攻练习引体向尽管强壮的背部确实代表着强大的张力和肌肉力量,但体重和力量增加的比例并不相同,如果你越靠后,体重增加将比力量增加更快,所以为了实现大量的引体向上,你仍然需要专门练习引体向上,为了增加引体向上的数量,推荐的训练方法是GTG训练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的原理非常简单,在遵循不乏力原则的前提下完成每组的训练,确保每组都高质量地完成。
关于以上的问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面讨论。
本来NBA球星普遍骨架都大,加上科学训练和合理膳食,他们想要拥有健硕肌肉并不难。就拿背阔肌来说,那也是有等级之分,也许你身材魁梧,肌肉很爆炸,背阔肌不见的就发达。背阔肌需要肩部够宽,骨架也够大,这样肌肉才会练到很炸裂。今天就带大家感受下,NBA不同级别背阔肌的样子。
博班C级
不要以为博班只有2米21身高,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出色。毕竟是现役第一吨位,在篮下单打没人防得住。看看他这背阔肌,那线条是清晰可见,这么高的个子,线条还能如此清晰,博班绝对是下了功夫。如果不是遇到小球时代,博班完全有望成为全明星级别内线。
莱昂纳德A级
当初莱昂纳德选秀顺位不算高,主要是动态天赋差了点,他的跑跳能力确实算中上水准,还没有达到顶级状态。不过莱昂纳德静态天赋好,手掌大,臂展长,肩宽也是逆天。看看他这背阔肌,完全把球衣撑了起来。就他这肩部,感觉比“小钢炮”洛瑞宽了快2倍。
詹姆斯S级
看看詹姆斯这背阔肌,可以算是现役外线第一存在。不管是宽度,还是肌肉的厚实程度,那实在是可怕。难怪他在进攻端,对手是拉都拉不住,这身肌肉就是力量的源泉所在。詹姆斯拥有如此发达的肌肉,技术还如此细腻,这真的是天赋异禀。
霍华德SSS级
这是小编心中,NBA最完美的背阔肌了,此人就是我们熟悉的“魔兽”霍华德。霍华德年轻的时候,算是把身体练到了极致。就他这背阔肌,真的可以媲美职业健美运动员了。那美感程度直接满分,实用性也很强,就是有了这身板,霍华德才打出了“魔兽”一般的统治力。
引体向上能做多少并不是完全取决于背部的发达程度,体重、握力、耐力都是会影响引体向上的数量的。
首先,这里需要搞清楚两个概念,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 绝对力量就是你有多大力,而相对力量就是绝对力量除以你的体重,是相对于体重而言的重量 。简单说,绝对力量会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而相对力量则随着体重增加而减少。
而引体向上就是一个相对力量的动作,你的体重越低,那么拉引体向上就会越简单,而题主所说的“背阔肌发达的大神”,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人体重一定不会轻。想要发达的背部肌肉,那么大重量的训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就以高位下拉为例,很多“大神”都可以把重量调到100KG左右来拉,也能用这种重量来做组练习,但,看看他们的体重,你会发现,很多都是超过100KG体重的,况且即使能拉和体重同样的重量,去到引体向上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 引体向上是上固定(手固定)动作,而高位下拉是下固定动作(腿固定),他们在本质上就不同了 。
这就和日常的训练习惯有关系,背部发达的大神,为了达到增肌的目的,那么每组的训练数量大多是集中在8~12次的区间,这个区间对于肌肉维度增长效果最好,但是对肌肉耐力增长效果较差。
这个问题即使是体重较小的人也会遇到,比如初入健身的人,可能拉引体向上的时候背部肌肉还没有完全累,但手臂就抓不住了,这就是握力的问题。
对于引体向上数量提升,比较推荐的训练方法就是GTG训练法(Grease the Groove)这个方法的原理非常简单,在遵循不疲劳原则的前提下完成每一组的训练,并且保证每一组都是高质量的完成。
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就是神经系统的训练,我们想要举起一个重量,那么就需要通过神经系统发信号给肌肉,而每个人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是不一样的,募集程度越高,那么发出的力量就越大。
GTG就是通过不断的重复,让身体习惯某一技能或者动作的动作模式,习惯这种神经系统和肌肉的连接,久而久之这个动作或者技能就会越来越容易。
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测试自己的一组引体向上极限次数,然后取其中的50~70%的数量来练习。同时每组训练前都需要保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让肌肉完全恢复,那么最低要求就是组间休息大于5分钟。那么,这样的练习就可以在一整天的所有空余时间来拉引体向上,尽可能频繁的去拉。
虽然背部强大,确实代表着拉力肌肉强大,但由体重和力量增加的比例不是相同的,越到后面,体重增加会快于力量增加。想要达到高数量的引体向上还是需要专攻练习引体向上才行。
感谢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我将尽力给你解答。
你好!谢谢你的邀请!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引体向上大家都很熟悉!而且要有一定的运动训练才能多做!那为什么大神也做不了很多!可想而知这个对身体力量要求还是很高的!很多人不知道引体向上到底是训练什么部位!或者肌肉得不到什么感觉!
为什么拉引体向上背部肌肉没感觉
引体向上对于背部肌肉的锻炼是一个很好的动作,可是我在拉引体向上的时候背部肌肉没什么感觉,胳膊上的肌肉感觉却很胀很难受,我的大拇指并没有用太大力,
引体向上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练习,主要锻炼的是背阔肌。对于锻炼时候没感觉一般有两个因素,第一,动作姿势不正确。引体向上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对肌肉的协调性要求高,从而不容易孤立,针对于目标肌群不能做到精准化,做完以后背阔肌感觉不明显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在做引体向上时动作的规范性尤其重要。 第二, 背阔肌力量薄弱,其它肌群借力太多。很多初学者在做引体向上的时候一开始都是主要靠手臂发力,将身体拉起,这么做以后就会像楼主说的,锻炼完了手臂和肩膀都很酸,但背阔肌还是感觉不明显。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先锻炼好背阔肌,增强力量以及发力感,从而减少其它肌群的借力。 针对以上两点,下面做出了一些知识分享,希望让大家有所受用。
第一、引体向上的正确姿势
(1)肩部核心稳定
肩部核心围绕肩胛骨,所以保持肩胛骨收紧就能提高肩部核心的稳定性。那你在做引体向上下沉的时候,双肩就不应该完全放松,而是始终保持紧张,这样能减少维持肩部稳定而流失的力量。
双肩收紧的意思就是,不能把脖子陷进肩窝里面,而是始终保持肩胛骨下沉姿势,减少肩袖拉伸感。
(2)腰腹核心稳定
腰腹核心围绕腰椎,很难想象引体向上的时候也会依赖于腰腹核心稳定对不对?其实腰腹核心稳定之后,能给予背阔肌更好的发力平台,从而提高背阔肌的力量发挥。
腰腹保持紧张收紧,就是保持收腹紧腰的的状态,腹肌保持紧张,同时臀部夹紧。
以上只针对两个关键点做简单说明,关于引体向上正确姿势的详细说明可以观看下方视频:背部肌肉怎么练?背阔肌训练之引体向上(第一期)
第二、 背阔肌力量薄弱,其它肌群借力太多
对于背阔肌力量薄弱这一块,我们首先需要掌握好发力感,不要让其它肌群参与太多。刚开始可以先做难度较低的动作,从而充分的锻炼到背阔肌。下面为大家介绍3个难度较低锻炼背阔肌的方法。
(1)自重划船
找到一个高度到髋部的单杠,双手握住单杠,找到合适的角度,身体和地面的角度越大,难度越小。做动作的时候,身体挺直,向上拉起身体,将胸膛贴近单杠,不管是上去,还是下来的时候,身体都要是挺直的状态。
想要训练背部的效果更好,注意在拉动的时候,肩胛骨的位置要从背后拉到身前,然后弯曲手臂,这时候,你的小臂和二头肌会更加靠近,这样更能稳定身体不摇晃。
如果和地面角度较小(接近平行)的状态,很难完成,可以先加大一点角度,直到可以轻松完成的时候,再慢慢减少角度,角度越小,效果越好。
(2)弹力带
选择一根弹力绳,一端系在单杠上,一端圈住你的脚掌或者膝盖进行引体向上!
弹力带的辅助只在你最弱的地方,即动作的最低点,帮助你减轻反向的重量,当你往上拉时,弹力带的张力就会减弱,你得靠更多自己的力量拉上去才行。
刚开始可能需要阻力强的弹力带!难易度可以用弹力带自行做调整。
(3)高位下拉
高位下拉的动作要领很简单,坐在训练凳上,挺胸直背,双手保持宽握。肘关节伸直但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平直,把肩胛骨缩紧,小臂保持垂直于地面,使用背阔肌发力,带动手臂将横杠直线下拉到锁骨前胸部上方。全程肘关节不要超过背部水平面,背阔肌控制手臂,将横杠缓缓收回。
在下拉时,注意保持注意力集中,想象自己是终结者,而自己的双手此时只是一对钩子,试着想象自己跳出来,正在看着自己的手肘往背后相碰,发力的时候保持两个手肘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好了,以上是关于引体向上的一些训练方法分享。当然,训练方式是多种多样,如果还有一些关于健身的问题,欢迎随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引体向上并不是为了能做好多好多个!主要是为让运动训练让你身体力量得到一个体验!当然能多做!也是很好的!部分肌肉就算是很辛苦的锻炼量!毕竟那是一部分小块肌肉!所以平时也不会常用到!
所以有些大神也不能超越极限做很多个!这是我一些分享!希望能帮到你!
最后希望大家在锻炼的过程中还是要多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受伤。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背阔肌很大的人来说,引体向上很难受,让我们看看为什么是这样。
感觉这位朋友说的“大神”是健身房里面肌肉大神吧,而不是体操或者极限运动员。首先,我们要明白何为背阔肌发达,背阔肌发达仅仅是因为你在健身房看到肌肉体积大,而认为他就发达吗?Bobby认为肌肉发达一定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很多体操运动员在肌肉凸显度上和健美人相差太多了,但是体操运动员可以做很多的引体向上,但是健美认识却不能。有人说是健美运动员体重太大,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我们需要知道引体向上是一项上半身综合性复杂性动作,而非一项孤立的运动,在健身房很多人进行训练时都是低功能性的单一动作,引体向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动作模式是相当陌生了。
(1) 你几乎拉起自己整个重量。 更重要的是:与大多数训练相反,引体向上很难用递增负荷方法进行训练。对于新手来说,引体向上往往很难,你第一次去 体育 馆时进行卧推可以进行30kg、35kg、40kg等重量进行训练,但是引体向上缺乏逐渐增加的重量。
(2) 大多数人很少做引体向上 。与俯卧撑相比,俯卧撑是大多数人(至少男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的运动,因此卧推运动会趋于自然。但是,如果从未做过引体向上(或类似的运动),那么你无法进行引体向上这种新的运动模式,并同时举起自己的体重。这类似于大多数初学者发现硬拉比深蹲蹲更容易。硬拉类似我们从地板上捡拾东西。
(3) 庞大的背阔肌周围有众多小肌群。 主要是肩胛骨周围的肌肉组织(如菱形肌、圆肌等)很多,这对于稳固姿势和进行引体向上非常关键。即使你的背阔肌足够坚固,但如果你背部的深层肌肉无法承受身体重量并成为限制因素,那肯定是做不了引体向上的。(4) 最后,肌肉结构也会影响其力量产生 。两条肌肉的大小相同,但是如果纹路不同,其中一条是斜着延伸(羽状背阔肌),而另一根肌肉的纤维竖着延伸(长肌肱二、肱三头肌),那么长肌由于并列了更多的纤维,并且可以拉的更长(拥有更多势能),将能够产生更大的力。
上图可以用作(简化的)半身/平行肌肉的概图。但是,实际上背阔肌并不是为了产生尽可能大的力而建造的,尤其与臀大肌和股四头肌之类的动力肌群相比。从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背阔肌呈扇形,斜着平行排列,导致拉力减弱,但多功能性增强。很明显,背阔肌相对于其他脊柱周围的肌肉而言,具有中等强度的力量,也就是说,它能够在很小长度范围内产生相对适度的力。
跳过了上述这些内容,那么下面的内容实际上你需要了解:
为什么引体向上很困难?
最后,我们学校从小就做引体向上的人,比如我们学校的体操健将,在做引体向上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进行负重引体向上,他们并没有很大块背阔肌,穿上衣服和我们普通人差不多。当然,如果你从未练习过引体向上,则很难。引体向上是一项复杂的复合运动,需要我们拉起整个身体重量,同时协调使用几块肌肉。
在力量训练中,爆发力训练会让肌肉更加膨大,耐力训练会让肌肉更加紧密。
能做大量的引体向上,需要有很好的耐力,肌肉必定不会过于膨大。
那些徒手攀岩运动员每天练习几百上千次的引体向上,块头都不大,看起来都是精瘦精瘦的。
举重运动员能举起几倍体重的杠铃,块头非常魁梧,却没办法一口气做两三百个引体向上。
其实这就是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问题,先了解绝对力量也称最大力量,指不考虑体重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最大力量;再了解相对力量,指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常用最大力量与体重之比表示。
一般我们指的大神都是全身肌肉量的超出常人肌肉比例很大的,体重都属于超重范围,做引体向上时相当于背负自己体重来做功,那么所消耗的能量大肌肉的负荷也高。如果同是健身的60公斤级和90公斤级的来做引体向上,最终的结果60公斤获胜几率大,因为理论上90公斤级引体10次累计做功900公斤,同样900公斤累计做功换成60公斤级的应该到15次,体重悬殊大肯定会对最终结果影响大。有人说技巧和动作也会有影响,尤其经常做复合动作及核心部分和只做孤立动作的,但是这个后期纠正可以解决。同样道理我们熟知的运20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而最大载重只有66吨,剩下很大部分都是自重和油料了。
健身届的很多大神引体向上能做到50次的很少,换成陆军的战士做50次只能算优良,这不能说大神力量就弱战士力量就强,如果换成提拉和背部下拉,一样可以甩开很多,这个不代表差,但是健身房里的人很多引体做不了几个,建议还是多做点复合动作。
引体向上,目标肌群是背阔肌,但是辅助肌肉群还有二头小臂等肌肉,明明背阔肌很发达的一些大神,为什么引体向上的数量依然做不太多?第一个原因,首先是自重,自身的重量比较大,这也是最普遍的因素,第二个就是小臂肌肉和二头肌肉,并不怎么发达,也会影响,引体向上动作的次数,明明背阔肌还有力量,但是握力不行了,握不住,就像,平时坐卧推,明明胸还有力量,但是三头没力量了,也会影响卧推的上的重量,和次数
您好,引体向上动作是有两个关节运动,肩关节和肘关节。除了背阔肌还有肌二头肌以及一些协助肌群。
引体向上靠背部肌肉发力,但为何背阔肌发达的大神依然做不了很多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相对体重大。
二、做很多次属于肌耐力好,背阔肌发达的训练法,不需要做很多次,但需要较大的强度。
这要分开来看,你所指的多,是如何定义的,绝大数成年男性都无法标准的做到10个,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超过这个得都可以称作大神了
另一个角度,就是明显做的多,那这个也是因人而已的,和体重,相对肌肉量有很大关系
这个问题有点矛盾啊,锻炼背阔肌最好的方法就是引体向上。
如果真的想题主所说,那不能称之为大神,只能说是背阔肌有一定效果的健美爱好者。竟然背阔肌还算发达,引体向上仍然做不了很多,那推测有两个原因:
1身体自重过大,或者说绝对力量不够,导致做这种客服自身体重的阻力训练能力不强;
2发力技巧掌握得还是不够充分,可以请教专业人士,或者与高手探讨一下,能否在动作上改进下。
都有了比较发达的背阔肌,还愁做引体向上嘛= =
也可能是体重过大吧!引体向上适当体重较轻的人做!
NBA球员的身材都非常魁梧,他们本身的骨架就很大了,再加上科学的饮食与训练,挂肉对他们来讲真不是什么难事。并且你要是没挂上肉,那还真不一定能在NBA混下去。至于挂上肉的NBA球员身材有多恐怖,什么叫SSS级背阔肌?来看看他们的背阔肌你就知道了。
单看这个背景可能很多球迷都猜不到这是谁,他就是在大家口中球风偏软的乐福。看到没有,虽然乐福的打法靠外,但那是因为人家的射术精湛,真要说身材在NBA也排得上号。就乐福这宽阔的腰背还有发达的背阔肌,说他是虎背熊腰也不为过。
可能在很多球迷印象中,博班也就身高巨大了点,其他地方并不怎么出色。但要知道,博班并不是竹竿型的高个,他的身板也是相当厚实的,若是没有肌肉的支撑博班在禁区根本站不住的,更别说站扣了。就拿背阔肌来说,博班这背阔肌维度夸张就不说了,分离度也是高到离谱。
作为昔日的第一中锋,霍华德的技术并不算太强,至少跟历史上那些超级中锋比还是有些逊色的。但技术不够可以身体凑啊,巅峰期的霍华德依靠自己顶级的身体天赋一个人就能撑起一支球队的防守体系。要说霍华德的身体强到了什么地步,看看他的背阔肌就明白了,这爆炸程度也难怪会被称为魔兽了。
詹姆斯自成名起就被视作拥有NBA最顶级的身体天赋,即便是现在35岁了,詹姆斯依旧能用推土机式的突破碾压对位球员,可以说他的肌肉水平在三号位上面对任何球员都占尽优势。就拿背阔肌来说,这厚实程度根本就不像外线球员,哪怕真跟内线球员比,詹姆斯这充满力量感的背阔肌也是不相伯仲。
论静态天赋的话,伦纳德同样是历史顶级的,比如他的肩宽与大手就令人印象深刻。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伦纳德的背阔肌,哪怕是穿着球衣我们都能感受到这鲜明的肌肉轮廓。这也难怪伦纳德的背打这么难防了,有这样的背阔肌不随便顶飞对手?
22岁的塔图姆进入NBA也才三个赛季,然而他已经成长为豪门凯尔特人的领袖球员。这不仅是塔图姆的技术出色,单论身体天赋他也足够优秀,光是这雄厚的背阔肌就可以说是同龄人中最顶级的存在了,用钻石三角肌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背部肌肉是我们在训练当中遇到的一个难点。不管是对于一个追求完美体型的朋友来说,还是对运动员来说,拥有一个发达的背部,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强壮的背部可以让我们携带或者提举很重的物体。
所以,一个发达的背部不管是在我们的训练当中还是日常生活当中,都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背部常常被看作是一个人力量强大的展示。在我们训练背部之前,我们要知道第一个要点,就是背部的完美程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一)上背部要求我们的肌肉必须厚而且发达。不知道小伙伴们注意到没有,任何拥有一个发达背部的人,他们的斜方必定也是非常发达的。因为发达的斜方肌可以在两侧平衡背阔肌。所以关于背部的这一点小窍门大家要知道。那么训练背阔肌的宽度其实很容易,任何一种下拉的动作都可以锻炼我们的背阔肌。所以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训练当中下拉的动作会分为颈前颈后,以及各种不同的角度的原因,因为这些可以全方位的刺激你的背阔肌。
(二)背部中间部分就需要我们拥有宽度和弧线才能够更加好看。所以这就是咱们在训练中为什么划船的原因。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是,划船这个动作有很多种。在自己训练的时候,要采用让自己能把动作幅度做到最大的方式,不然对自己背部的肌肉刺激不充分。
像小编的亲身经历,我自己在做划船这个动作的时候,不管是哪一种我自己都感觉自己的背部没有刺激到位,找不到训练背部的那种感觉。如果也有同感的朋友,我可以推荐你和我做同样的动作来训练背部的中间部分(见下图)。让自己的背部努力收缩到最大的限度。甚至可以在顶峰收缩的时候多坚持几秒钟来充分的刺激背部。
(三)而下背就得看我们的清晰度了。得在脊椎的两侧凸显出来两组肌肉才是真正的背部大神。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广大的男性朋友有一个共同的烦心事:腰部的脂肪。所以说,是否拥有一个清晰的下背就证明了你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俯身划船的动作,不必负荷太大的重量。只用相对较轻的重量来多组数多次数的刺激就足够了。
而且说到训练下背部,不得不提的一个动作就是硬拉。对,就是硬拉,但是是直腿硬拉,它对于下背部的刺激是非常理想的。更何况,采用直腿硬拉来训练下背部还不用担心上背力竭的问题。当然了,所谓的直腿硬拉当然不是直着腿拉,这样估计没多少人可以做到还对自己有损伤。腿部的弯曲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幅度。在做的时候自己的感觉是非常直观的,让你自己能把腿伸直的最大限度去硬拉。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有很大的疑问,我们最常说的引体向上去哪了。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引体向上的难度并不是一般的难。或许你们会说可以做多少个多少个,但是你做的标准吗?我看过许多人用引体训练背部,不是把肩膀向后拉,就是向下拉。这样只会让你的二头出力大于背部。所以引体这个动作,拿出来秀是可以的。但是拿来训练我不推荐,除非你有把握自己做的非常标准。因为标准的引体拿来练背,实在是太困难了。
而且兄弟们要记得。训练下背部,一周只能一次。因为下背是起稳定作用的。是我们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况且竖脊肌所在部位,是我们神经通道。所以每次训练下背,都必须保证下背的充分休息。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希望小编总结的要点能帮助到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