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原始点医学疗法,怎么理解呢?

到底什么是原始点医学疗法,怎么理解呢?,第1张

到底什么是原始点医学疗法?它为什么能处理疾病呢?

一、什么是原始点?

原始点是人们身体上与生俱来的一些固定的点,这些点是全身所有不适症状的原始发源地,也是身体不适症状的开关所在之地。所以,张钊汉医师也将原始点称之为“开关”。

原始点之所以被称为是人们身体上的开关,是因为它们掌控着人们身体上所有对应部位各种临床病情症状的出现和消失,原始点的管理范围不仅仅是点和面的,它是立体性的。

    所有的原始点均位在骨旁之筋上,位于人体24节脊椎骨两侧的部位,是人体原始点最集中的地方,它们可以调整人体五脏六腑的所有的不适症状,此外,另有七处原始点,外加两个特别原始点,以上就是人体上全部的原始点。

    在原始点中找到具有疼痛感的点,就被称之为原始痛点,这个痛点也就是身体上它处筋伤的所在之处。

    人们身体所出现的各种疼痛和各种病症,都有一个能够引起这些不适症状的最初的起原点,这个起原点,就是原始痛点,即是 “筋伤”之处,张钊汉医师也把它称之为“本尊”,也就是很多患者所苦苦寻找的“病根”。原始点上的不适症状体现在人们身上的表现就是稍一用力碰及,就很疼痛,所以,张钊汉医师把它称之为“原始痛点”,把这个最初起原点上的不适症状调整好了,人们身体对应部位所出现的各种疼痛和各种病症也就随之消失了,就使人们的身体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了,病就全愈了。

二、什么是“筋”?

    《原始点医学》里所提及的“筋”是一个方便说法, 是由人们身上各种组织组合而成的,它包括经络、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神精、心脏等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组织组合而成的。这些各种组织的组合成分和形态是随时都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因此,即不能把“筋”说成是某种组织器官,也不能把“筋”描绘成是以某种形状的状态存在于人体内的单独组织。

三、什么是“筋伤”?

    《原始点医学》里所提及的“筋伤”,其定义是当施术者按推在患者的原始点上时,需经患者确认该处的原始点特别疼痛时才能够确认“筋伤”的成立,原始点上的“筋伤”是说明该处部位的原始点的组成成分出现了组织功能运转障碍的情况,它不是依靠仪器照出来的形状,也不是仅凭施术者摸出来的感觉能够断定的。照得出来或摸得出形状的,都属于“果”,是影子。例如:筋沾粘、筋紧绷、筋条索状、筋有结、筋粗、筋细、筋出槽等,这些虽是一种力在描述筋伤状态的说法,也犯了将筋伤想象成某种状态进行单方面确认的错误了,这对于治疗豪无实际义意可言。筋与筋伤在体内的状态是不可见的,无像不可见的东西,把它硬描绘出各种形状来,就是画蛇添足。

四、为什么原始点疗法能够调理疾病?

      因为原始点从患者自身的体质为基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热能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有疾病产生时,热能就会严重缺失,所以增补热能是第一关键,第二关键就是处理好存在于身体的各部位体伤(筋伤)。做好热能的增补与体伤的改善,患者自身的体质就会慢慢变好,免疫力提高了,病症也就随之消失!

原始点医学,你也可以试试这样去理解。

1、冬天的花生油是凝固的、粘稠的。到了夏天它就不粘了、不稠了。为什么?温度升高了是吧?

‌  我们的血脂、血粘、胆固醇升高了,怎么办?是不是只要增加内外热源,身体热了,不体寒了就可降下来?

‌    2、冬天的塑料管子硬帮帮的、脆脆的,没弹性了。是不是只要把它放在炉子边或里面流动热水就可变软,恢复弹性?

‌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血管动脉硬化了;筋变硬了,是不是,只要增加内外热源,身体不再寒凉,热起来,血管和筋也会变软,恢复弹性的?

‌    3、猪肉放在冰箱里,会硬帮帮的。拿出来温度升高了,是不是马上会变软,恢复弹性?

‌    那人的肌肉变硬了,没弹性了,是不,只要增加内外热源,身体不再寒凉,热起来,也可变软,恢复弹性?

‌    4、我们知道,如果暖气片的开关关闭着,暖气片就不热、或热的不均匀、或局部开锅。那把开关打开,暖气片供热才顺畅,上述问题才可解决是吧?

‌      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开关,如果开关关着,代谢循环就不好,还会出现假热真寒的上火现象。怎样找到并打开人体的开关,上述问题才可迎刃而解是吧?

‌      5、暖气片的开关打开了,暖气片、房间就一定会热吗?是不是得加煤、加油、充电给管道输送热能啊?

      这样热能推着气走——气推着热水走——暖气片就热了,房间就暖了。

‌      6、还有个问题,房间热了,是不是我们得不间断的填煤、通电、加油?还要把门窗关好?才能维持房间持续是暖热的?

‌      7、再比如,蒸汽式火车头,是不是靠煤产生的热能推着蒸汽走——蒸汽再推着活塞走——活塞推着车轮走啊?

        所以,血液不粘了、不稠了,血管不动脉硬化,开关也打开了,还要及时提供热能是不?

      这样热能推着气走——气推着血液走——血液推着营养和氧气走。

      代谢循环好了,对身体有用的就会留下来,有害的就会排除掉。身体就有了一个健康的环境,免疫力就增强了。就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目的。

    8、我们人几乎所有的疾病,几乎都与血液、神经、经络传导、肌肉、筋等不正常有关。比如,肠道、胃、心脏、子宫、等器官内壁都是平滑肌。也就是说,是由筋和肌肉组成的。如果这些器官对应的开关关着;身体又寒凉;代谢循环就不好,就会出现发炎、溃疡、囊肿、肿瘤等疾病。

      打开人体的开关,给身体补充内外热源,让身体不再寒凉,热起来,代谢循环就好了。身体自愈力就恢复了。这些疾病就会好转或痊愈。

9、  那我们所说的

        人体的开关就是——原始痛点

‌        内热源就是——喝姜汤

‌        外热源就是——温敷

‌        关好门、关好窗就是——忌寒凉。

‌        忌寒凉就是——正确观念!内外热源!运动好!睡眠好!心态好!

‌10、热能不足产生体伤→体伤产生症状

‌11、体伤包括——他处体伤和本处体伤

12、怎样区分,他处体伤、本处体伤和热能不足?

‌        灯泡不亮有三个原因——1没开开关 

2灯泡坏了  3没电了

‌        灯泡不亮——叫症状

‌        没开开关——叫他处体伤

‌        灯泡坏了——叫本处体伤

‌        没电了——叫热能不足

13、原始点是怎样处理这三者关系的?

‌        他处体伤(没开开关)——需按推(打开关)

‌        本处体伤(灯泡坏了)——需内外热源或找中西医(换灯泡)

‌        热能不足(没电)——需内外热源(通电)

非常好啊。我们家大概是2年多以前接触到的。现在家里还没遇到大问题(呵呵,可能小问题及时解决就不会酿成大问题了),小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

比如常见的腰痛、腿痛、头痛、眼睛起麦粒肿、外婆虫牙牙痛,整个牙中间都空了,本来她想拔牙,也是原始点按好了,现在一年多了,她也没去拔牙,也不痛了(学了原始点你就知道,牙痛和虫牙不是对应关系,所以不必拔牙)、还有小孩子胃痛不吃饭,小孩子经络比较通,很容易按好。还有前几个月家公突然不会排尿了,膀胱不断膨胀,很痛,自己跑去医院插了尿管,我们回到家发现他挂了个尿袋子,吓了一跳,医院本来让他住院,但是没床位,让他回家等通知,我们夫妻赶紧帮他按,热敷,然后当晚就有尿意了,后来就拔了管。还有表妹家的小婴儿,才5个月,发烧,大人小孩一起哭,我们还第一次按这么小的小孩子,软软的,只能半爬在妈妈怀里,不舒服,哭,还挣扎,也是摸索了半天才摸到小孩子的筋。你真的摸对了,他立即挺哭,就按了一小会儿,其实差不多等于轻揉了,用两根手指,他就稳定了。等我们走了,他爸妈量体温,降了一些,而且,小孩子也不再哭了,还会自己玩了。表妹刚生这个宝宝,奶水下不来,月子里我们天天去帮她按和热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否则,头几天小孩吃不到奶,哇,一哭,全家都乱成一团。

反正,在我们家族里用原始点的例子太多了。

我一开始也是很抵触张钊汉医师的原始点的,主要是觉得他说话不委婉,太极端。是我先生认为好,一直坚持做。我是后来看到太多效果了,才开始看碟的。刚开始看碟时候好大逆反心理啊。抱着批判的心理看是看不进去,也看不懂的。后来大概都一年多了,才慢慢放下自己的成见,再看,才看明白了他的意思,那个时候突然很感慨啊,明白他的用心良苦,觉得要掉下眼泪来。

你知道吗,我表妹那个月嫂看到我们给她按,也想学。我们就给了她资料,后来她回去后,就自己看资料学,给其他月嫂按,哇很有效果啊,结果她信心大增,通过我表妹问到我们的电话。说想去台湾学,问怎么去。我们告诉他深圳有很多好心人免费教的,还包食宿呢。那个月嫂去学,还有她的同事,6个月嫂一起去学。学完后很开心。月嫂两次打电话给我们感谢,希望请我们吃饭。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个人缘分吧。你要是真能放下成见,看进去,学进去,一定会很大收货的。

不像那么这种张照汉11月是按摩需要每天按摩身体当然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身体需要这种按摩如果假如你不按摩的话对我们的身体没有一定的好处所以按按摩最我们来说还是特别好的因此呢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的话我们觉得方方面面对的

原始点医学经十年的发展,理论与手法都已趋于完善,推广上也已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因此现阶段的重点,是要多做案例,尤其是各种重症、或者主流医学的“绝症”案例,在实践层面进一步完善原始点医学体系,让绝望者看到希望,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改变全人类的医疗环境--积蓄足够的爆发力。 基金会要创建原始点基地的设想,就是为此目的而提出的。重症、绝症患者及其随伴亲友生活在这样相对无干扰的环境中,可导正错误观念,断绝错误医疗、不当药食等各种致病之缘,在康复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样的模式,实验成功后,世界各地都可以低成本地仿效。所以能有个基地,确实最为理想。 然而,当因缘不具足,我们不能因等待而虚掷光阴。研发原始点医学之目的,既然是为了利益众生,救拔病苦,就不应该受限于基地的有无,而应该就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不要在乎规模的大小,从小处做起,精兵制,重质不重量;小的做好了,渐次成长,大的就会水到渠成。世界各地的原始点志工,都可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当下因缘,随时随地救护患者。像张彩香老师,虽然开始形单影只,孤军奋战,并常须远行到穷乡僻壌,但长期下来却做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重症、绝症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她把姜开创性地应用到外伤部分,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西医判定必死无疑的患者,她以外热源配合精准到位的手法,并把姜的内服用量加重至每天1500克,甚至倍增至3000克,也就是早上及下午各1500克以10碗水浓熬成3碗,终将患者从死神手中一一抢救回来,过程直叫人瞠目结舌。其善用姜,千古以来,第一人也!假如各地也能如法炮制,必可让深陷病苦的绝望者重获新生,影响所及,其成效绝不亚于一个大基地。 理论、方法、成功的范例都有了,要复制并不难。我们热切期待世界各地的志工,秉持拥抱病苦苍生的初发心,以时不我待的迫切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群策群力,挑战极限,为实现这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医疗的改革,回归原始生命的活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财团法人张钊汉疼痛医疗基金会

原始点中医学

张钊汉 编 2011年4月13日

疾病的由来——可分外缘及内缘

一、外缘:外感六*(风、寒、暑、湿、燥、火)之邪。

二、内缘: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

外感六*或内伤七情后,进而使体质变得更差,才会产生症状,也就是说六*及七情是产生症状的导火线(缘),不是主要原因,体质偏寒才是疾病的主要原因。缘(六*七情)是很难掌控的,但因(体质)是可以改善的。故中医治疗,不是要处理六*之邪或七情内伤,而是要改善体质,而体质又分寒性、热性,故药物也只有寒、热之分而已,且在生病后体质会变得更差,生病后寒性体质会趋向更寒,热性体质会趋向更热,而离中性体质越来越远,所谓药性必有所偏,就是要把过寒或过热的体质调整回来,如此才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对于寒性体质而言,药物只不过是经由内服而产生的另一种热源罢了,固然不能说某种药物可直接治疗某种疾病;反过来也不能说,某种药物可直接造成某种疾病。疾病是没有特效药及偏方的,治病别无它路,只有改善自身体质这一条路而已。

论「六*之邪」

六*之邪——「风、寒、湿、暑、燥、火」,风、寒、湿属寒,暑、燥、火属热。湿的本质就是寒,如痰多、尿多、带多、涕多、泪多等,都属湿重,也就是寒,无须再分寒湿、热湿,风也是一样的情形,本质属寒,无需再分风寒、风热。如果硬要分,那么风及湿属外缘,而寒及热属因——体质。如果误把风、湿当成体质处理,那么就会有风热及湿热的辨症说法出现。可是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何以故?寒热性相违故。性相违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就如同生、死,明、暗,前、后,缚、解等,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一样。

六*之邪,虽属外缘,却有人认为,六*之邪是属体内的,而有头风、风湿关节等病。又从中医用药上,有驱风湿,利水化痰,清暑,清热燥湿等。就不难看出,已经把外缘的六*之邪具体化,当成是体内必须处理之物了。不管六*之邪是由体外传入体内,或从体内而起的,这些说法都是有问题的。也就是把变化虚幻的东西当作是实有的,这样的错就如同把「水中月、空中花」当成是真的。也如同做梦的人,梦里的一切明明都是有的,真实的啊。这都是在医理上病了而妄见内有六*之邪。

如果六*之邪是从体内生起,那么是体内本有,因病而生,还是体内本无,因病而生?如果是本有而生,既然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因病才生呢?比如平常就时时咳痰,就不需等病了后才咳痰。如果是本无,就不可能被生,没有因是不可能生出果的。如沙搾不出油,甘蔗搾不出西瓜汁,男性生不出孩子一样。既然本有或本无都不能成立,所以六*之邪本来就是因缘和合的,是刹那生灭变化的,是毕竟空不可得的。故不管六*是在体内也好,或在体外也好,都不能把它认为是实有的,恒存的。

再说,物不能自知,如眼不能自见,指不能自触,刀不能自切。所以在体内的一切,我们是不能够自己知道的。对于体内不能知的事物,如六*之邪,如果中医仍坚持说有,问题是谁会相信,所以生病越来越多人找西医,而西医用仪器也照不出来。照出来也只是一些组织的构造,根本没有风,也没有湿,是无相的,无相就是无,无则不可知。所以西医也不承认内有六*之说。可惜的是,不是中药没效,而是有问题的理论根本就无法圆融讲透,让人去相信。

如果你说风或湿是有相的,所谓肝主风,脾主湿,又说风走空窍,所以一般关节痛都因为是风湿引起,但关节是由软组织、血管、神经等构成,就是找不到风,也找不到湿。而引起关节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处筋伤所致,根本与风或湿无关。头因风而痛,并非风真的跑进头壳里面而造成头痛,只要把头部原始点的筋揉松即可改善,也与风无关。如果无硬要说有,就会有很多驱风湿药出现,而这些驱风湿药,一定能够治好头风痛、风湿关节痛。何以故?无中生有故,不过就如同树枝一定可以砍断蛇的脚一样的好笑。体内既然没有风,也没有湿,哪来的药可以达到驱风除湿的治疗呢?

而且把缘等同於体质在治疗,会造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混淆,等于外来的六*之邪,跟体内的八纲辨证混在一起。原来的八纲只要辨体质之寒热,即可开药。现在还要分风是风寒或是风热,湿是寒湿或热湿,不但是脱裤子放屁,甚至误把影子(外缘)当作本尊(体质)在治疗。如果把外缘(六*之邪)当做是主要治疗的病症,然后以为药可以治疗这样的病症,这样也会犯了所谓某种药可治疗某种病的错。因为实在没有某种药可以直接治疗某种病而不经过体质的,药只能改善体质寒热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不透过体质,当人因病毒或风寒而感冒,然后喝了热开水或姜汤,或热粥,甚至用吹风机或盖棉被,把汗逼出来,病也好了。就会得到热开水、热粥、姜汤,甚至棉被、吹风机都可以驱风寒、杀病毒的结论。这样大家能接受吗?若能接受,当你头风痛,喝了热参汤或用木棒、手肘按推而把病治好了,能说人参、木棒或手肘有驱风止痛的作用吗?若能接受,那么你也可以说,跑步、爬山、打太极拳可以治百病。这样我们还谈什么是医疗呢?如果不谈体质,就会出现以上荒缪的结论,阔而言之,不谈体质,而宣称药可以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熄风镇痉、利水、安神、开窍、止血、固涩都属妄念,或说药可以治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忧郁、失眠、细菌、病毒亦属戏论。故六*之邪只不过是指外在环境之寒热对体质的影响罢了,所以治病不是要辨六*之寒热,而是要辨体质之寒热。六*属外缘,非属治疗的对象,更不可与体质混为一谈。

中医的理论: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药物的归经

症状出现的部位在五脏六腑及经络上,治疗则以阴阳五行的学说来推论,因有脏腑经络的部位,则药物就会被后人赋予归经的说法。但症状及症状出现的部位皆是影子,都不是要治疗的对象,改善体质(本尊)的寒热,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在症状及症状出现的部位里面去找治病的答案,无疑是缘木求鱼,所以从用药治疗上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脏腑之说及经络的概念,因此延伸的相关理论,如:阴阳五行及药物归经,根本就是有问题的理论,除犯了「物不能自知」的错,也把中医的理论推向玄学方向去了,即使耗尽一生,也无法穷究。至于脏腑及经络学说应用到用药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服药后,药会被输送到全身各部位,不可能专走某脏、某腑或某条特定的经络路线,不过经络学说应用到针灸上,就能成立,因针灸穴位时,可依照循行的经络找出其影响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病的目的。所以用药时,套用脏腑及经络学说,根本就是多余且毫无意义的。所谓科学的核心价值,在於找出一切事物的规律性,而不在於说明解释的部分,因为后者带有太多人为的推测,甚至造假的成份在里面,如果这些理论无法运用于临床,甚至与临床背离,就要小心了。很可能这些理论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有六经辨证、温病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等。以上所有辨证,最终也只不过是要辨体质的寒热罢了,除此之外都属杂念。

◎ 六经及温病的辨证:不管是病寒或病温,全都是症状的导火线,真正要处理的是体质,而体质只有寒热之分,故六经辨证,所谓三阴三阳即是辨阴阳,阴阳即寒热尔。既有寒热辨证之法,再谈温病辨证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且以患者体质多属寒性,再谈温病,确须慎思。

◎ 表里、卫气营血及三焦的辨证:药既可走表亦可走里,故无须分表病及里病,如此言之,自无卫气营血之分。且药既可走上亦可走下,又何须三焦而有上中下之分呢?简言之,治病最重要的是辨寒热体质。

◎ 虚实辨证:没有体质虚实之辨,只有体质寒热之辨,虚证就是寒证,实证就是热证,如此而已。

◎ 阴阳:在八纲辨证,里、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表里的辨证从原始点的按推及用药的概念,根本就无需分辨,而虚就是寒,实就是热,故阴阳等同于寒热。阴阳既同寒热,何必再用阴阳这个多余的抽象概念困惑人心呢?

◎ 气血:中医有很多种说法来说明气血间的关系,如气为血之帅,气足则能生血,气行则血行等,可是气血在体内是不可见的,所谓物不能自知,如眼不自见,指不自触,因此谁又能证明到底是气生血,或是血生气?对于体内不可知的事,硬要说明彼此间的关系,就容易把人为的推测加入其中,最后流于各说各话。

进一步分析,气若等同于血,就无需分别是气、是血;反过来说,若气异于血,气则为气,血则为血,两者是不相干。既不相干,就不能说气足则能生血,否则补气的同时也在补气。这样补气与补血又有什么分别呢?如此一来,不管气不足或血不足,只要用补气药就可以了,那么为何还要有补血药的存在呢?反之亦然。

再说气血如果是实有的、具体的、不变的,就可以分清是同是异,可是气为血之帅,气足则能生血,就已经说明气不异于血了。而气既不同于血,又不异于血,可见气血不是实有的、具体的、不变的,而是因缘和合的,是刹那生灭变化的一种抽象概念罢了。

药无补气补血的功能,只能改善体质的寒热而达到各种功能(包括气血)的恢复,故从临床用药的观点来看,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到气血的问题。又以原始点的按推及外热源的使用,从不谈及气血就可达到治病的目的,可见气血这一抽象概念实属多余。

四诊—望、闻、问、切

中医主要是透过望、闻、问、切四诊,来了解病人的体质属寒或属热,再依患者的寒热体质然后开立处方。

寒性体质的辨证

一、望证:辨证最为容易、最为准确、最为重要。

1、看颜色:颧骨以上到额头面色青白、黄,黑眼圈。(注:**是中性偏寒,故脸黄、苔黄、涕黄、带黄、尿黄仍属偏寒体质。)

2、看舌头:舌质淡白,舌胖有齿痕,舌润、白苔。

3、看形态:无神、倦怠、嗜睡、懒言、少气。

二、闻诊、问诊:他处筋伤会使患者的感觉错乱,如怕冷或怕热、口渴喜饮、喜热饮或喜冷饮等,以此作为寒热辨证的依据,有时也会不准的。故用闻诊或问诊的准确度就不如望诊。

1、鼻子过敏,早晚症状较严重,怕冷,冬天四肢冰冷,肌肉僵硬,受风寒及食凉症状即加重。

2、口淡,口甘甜,流口水,不喜欢喝水,就算想喝也喜欢热的,痰多,大小便频繁。

三、切诊:脉紧、细微、无力。

热性体质的辨证

一、望诊:

1、舌质干红、舌体瘦、苔燥。

2、面赤、有神、目张、亢奋。

二、闻、问诊:

1、怕热不怕寒。

2、口渴喜冷饮、饮多,吃热补即口渴。

3、四肢温暖。

三、切诊:脉洪大有力。

● 中性体质:在任何时间及环境下,都处于一种平和、宁静、舒适的状态,既不怕冷也不怕热。

● 体质没有虚火、上热下寒、表热里寒或寒热交杂的问题,以上寒热,都违反了性相违,不能同时并存的原则。除中性体质外,不是偏寒就是偏热。

生病后才产生的症状或讯号,通通是影子,不可与体质混为一谈,也就是症不等同於证。(症是指因生病而产生的症状,又称讯号、影子;症则是指未病前平常身体就会有的状态,又称体质、本尊。)

寒性体质生病后亦会出现热症。如以下:

1、口干、口破、口苦、口臭、红肿热痛。

2、烦燥、谵语、出血、发红斑、抽筋、大小便不利、晚上盗汗。

3、红的部位:目、舌、面、唇、全身。

4、肿的部位:牙龈、嘴唇、全身。

5、热(发烧、潮热、灼热)的部位:脸、四肢、全身。

6、痛(发炎)的部位:咽痛、目痛、头痛、关节痛、全身痛、胃痛、肺炎、盲肠炎。

◎ 以上寒性体质生病后所产生的热症,这些热症全是影子而非真热,故不能用退火药或冰敷。

药物学

药只能调整体质的寒热,体质改善后,身体各种功能才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病的目的。故不可说某药可直接治疗某类病症,也不可说药具有理气化湿、化痰、止咳喘、活血化瘀、泻火、解暑、凉血、燥湿、清化热痰、解毒、固涩、安神、利水渗湿、芳香开窍、祛风湿、熄风镇痉、消导、止血、驱虫等的功效。以此类推,所谓药有补气、补血、补阳、补阴之说,也是不能成立的。气血阴阳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可不必理会,只要分清药性的寒热即可。

原始点中药药性分类

热 药:制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川椒、丁香、小茴香、胡椒、仙茅。

温 药:生姜、桂枝、麻黄、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稾本、白芷、葱白、香薷、芫荽、辛夷花、独活、苍耳子、秦艽、威灵仙、五加皮、松节、砂仁、藿香、佩兰、厚朴、苍术、白豆蔻、半夏、天南星、白附子、旋复花、白芥子、皂角、陈皮、青皮、大腹皮、香附、木香、乌药、沈香、檀香、薤白、佛手、荔枝核、柿蒂、*羊藿、补骨脂、菟丝子、胡桃仁、巴戟天、鹿茸、肉苁蓉、锁阳、益智仁、杜仲、狗脊、续断、骨碎补、沙苑蒺藜、紫河车、麝香、蜈蚣、白蒺藜、石菖蒲、远志、杏仁、紫菀、款冬花、苏子、百部、川芎、鸡血藤、延胡索、姜黄、泽兰、红花、莪术、乳香、没药、刘寄奴、五灵脂、人参、党参、白术、太子参、西洋参、当归、三七、艾叶、熟地黄、炒白芍、龙眼肉、赤石脂、禹余粮、桑螵蛸、复盆子、山萸肉、五味子、乌梅、山楂、神曲。

平 药:桔梗、蛤蚧、冬虫夏草、桃仁、丝瓜络、三稜、王不留行、路路通、血竭、苏木、水蛭、牛膝、茯苓、甘草、黄芪、山药、大枣、枸杞子、何首乌、阿胶、桑椹、桑寄生、黑芝麻、乌豆(黑豆)、莲子、芡实、龙骨、火麻仁、郁李仁、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赤小豆、桑枝、全蝎、天麻、蒲黄、血余炭、猪苓、落得打、自然铜、瓦楞子。

凉 药:枳实、川楝子、玫瑰花、罗汉果、前胡、桑白皮、枇杷叶、丹参、郁金、益母草、赤芍、穿山甲、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葛根、柴胡、升麻、木贼、川贝母、浙贝母、括蒌仁、天花粉、天竺黄、竹沥、竹茹、昆布、海藻、海蜇、荸荠、胖大海、木蝴蝶、礞石、女贞子、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旱莲草、龟板、鳖甲、生地黄、白芍、薏苡仁、冬瓜仁、玉米须、金钱草、牛黄、冰片、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地龙、白僵蚕、仙鹤草、白芨。

寒 药:石膏、知母、栀子、淡竹叶、夏枯草、寒水石、莲心、芦苇根、决明子、青葙子、蜜蒙花、夜明砂、犀角、玄参、牡丹皮、地骨皮、紫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白头翁、射干、荷叶、绿豆、西瓜、青蒿、大黄、芒硝、芦荟、牡蛎、磁石、朱砂、珍珠、紫石英、代赭石、泽泻、滑石、车前子、木通、茵陈蒿、海金沙、防己、土鳖虫。

蔬食寒热表

甜属寒、酸属凉、水属凉,任何含水的东西都偏凉。酒虽是温性,但挥发力大,因此;来得急去得也快,故于人体无益,甚至喝多体质反而变得更寒。

分类

谷类

大麦、荞麦、绿豆、苡米、黄豆、西谷米、小麦(全麦面)[平凉]

大米、小米、玉米、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豆、燕麦、小麦(精白面、富强粉)[平温]

黑米、糯米(江米)、高梁、炒芝麻

菜类

蕹菜(空心菜)、竹笋、瓢瓜(葫芦)、苦瓜、冬瓜、番茄、银耳、海带、紫菜、海藻、金针菇、鲜蘑菇、草菇、荸荠、慈菇(茨菰)、罗卜、小麦草、龙葵、西葫芦、马齿苋、莼菜、苦菊菜、生莲藕、蕨菜、蕨根粉、芦笋

苋菜、菠菜、莴苣、青江菜、A菜、茄子、丝瓜、黄瓜、茭白笋、油菜、白花菜、苤蓝(甘蓝)、芥蓝菜、金针花(黄花菜)、黑木耳、竹荪(竹笙)、腐竹、豆腐(含皮、干、乳)、白菜、紫菜薹、黄心菜、生菜、油麦菜、芹菜、豆芽菜、猴头菇、香菇、菱角

胡罗卜、豇豆、豆角、豆豉、芋头、包心菜(圆白菜、高丽菜)、青椒(柿子椒)、绿花菜(西兰花)、盖菜(芥菜)、雪里红、青菜头(榨菜头、鲜榨菜)、蕃薯(红薯)、马铃薯、地瓜叶、干蘑菇、烤麸、面筋(油面筋、水面筋)、茼蒿、蒿子秆、南瓜、山药

香椿、九层塔、香菜(芫荽)、洋葱、葱、大蒜、蒜苗(蒜苔)、韭菜(薹花)、莲藕(熟吃)

茴香菜、姜、辣椒、芥末、五香粉、咖哩粉、胡椒粉、小茴香、花椒、肉桂(桂皮)、丁香、八角(大料)

※ 体寒者熟吃并加生姜等热性调味料

果类

柿子、饼、香蕉、杨桃、奇异果(猕猴桃)、西瓜、香瓜、哈密瓜、梨、凤梨(菠罗)、甘蔗、椰子汁、莲子心、槟榔、柠檬、柚子、桔子、脐橙、柳丁(橙子)

金桔、枇杷、无花果、芒果、火龙果、百合、桑甚、菠罗蜜、草莓、石榴、龙眼、荔枝、释迦、葡萄、木瓜、樱桃、酪梨、苹果、冬枣、李子、番石榴、桃

南瓜子、葵花子、芡实、莲子、花生、榛子、栗子、腰果、香榧子、杨梅、山楂、橄榄、杏、葡萄干、佛手柑

大枣、龙眼干、乌梅、榴莲、坚果类(松子仁、核桃仁、杏仁、开心果)、炒干果(炒栗子、炒花生、炒瓜子)

※ 体寒者忌食、少食,可加热或开水汤后食用

其它

冰品、绿茶、糖精、味精(味素)、人工饮料、人工添加剂、化学药品、化学品、生水(纯净水、矿泉水)、菊花、决明子

红茶、胖大海、罗汉果、薄荷、荷叶、桑叶、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白糖、冰糖、巧克力、豆浆、玉米须、醋、酱油、盐、沙拉酱、牛奶、优酪乳(酸奶)、啤酒、甜果酒(如葡萄酒等)、茶油、菜籽油、豆油、咖啡

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皮蛋)、灵芝、燕窝 [平凉]、葵花子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黄酱、醪糟(糯米酒酿、甜米酒)饴糖(麦芽糖)、红糖、枸杞子、黑咖啡

麻油、纯芝麻酱、黄酒(料酒)、面酱、白酒、高粱酒、(台湾)米酒

治疗原则:寒性体质服温热性食物或药,而有不适症状,是因他处筋伤所致,需立即改以按推原始点为主。

中医的药物学

以药性来区分寒热的程度

热药

药性最热的是温里祛寒药,再依序为辛温药、理气药、补阳药、活血药、补气药、补血药。(就如同电热毯的分段)。

寒药

由凉到寒:辛凉药、凉药、补阴药、清热药(寒)、攻下药(猛)。

热药:

温里袪寒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川椒、丁香、小茴香、胡椒。

温药可分:

一、辛温药:

生姜、桂枝、麻黄、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稾本、白芷、葱白、香薷、芫荽、辛夷花。

二、理气药:

性温:陈皮、青皮、大腹皮、香附、木香、乌药、沈香、檀香、薤白、佛手、荔枝核、柿蒂。

性凉:枳实、川楝子、玫瑰花。

1、芳香化湿药(辛温):砂仁、藿香、佩兰、厚朴、苍术、白豆蔻。

2、温化寒痰药(辛温):半夏、天南星、白附子、旋复花、白芥子、皂角。

3、止咳平喘药:性温:杏仁、紫菀、款冬花、苏子、百部。

性平:桔梗。

性凉:罗汉果、前胡、桑白皮、枇杷叶。

三、补阳药:

性热:仙茅。

性温:*羊藿、补骨脂、菟丝子、胡桃、巴戟天、鹿茸、肉苁蓉、锁阳、益智仁、杜仲、狗脊、续断、骨碎补、沙苑蒺藜、紫河车。

性平:蛤蚧、冬虫夏草。

四、活血药:

性温:川芎、鸡血藤、延胡索、姜黄、泽兰、红花、莪术、乳香、没药、刘寄奴、五灵脂。

性平:落得打、自然铜、瓦楞子、桃仁、丝瓜络、三稜、王不留行、路路通、血竭、苏木、水蛭、牛膝。

性凉:丹参、郁金、益母草、赤芍、穿山甲。

性寒:土鳖虫。

五、补气药:

性温:人参、党参、白术、太子参、大枣、<西洋参>。

性平:甘草、黄耆、<山药、茯苓>。

六、补血药:

性温:当归、熟地黄、炒白芍、五味子、龙眼肉、山萸肉。

性平:枸杞子、何首乌、阿胶、桑椹、桑寄生、黑芝麻、乌豆(黑豆)。

凉药及寒药可分:

一、辛凉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葛根、柴胡、升麻、木贼。

二、凉 药:川贝母、浙贝母、括蒌仁、天花粉、天竺黄、竹沥、竹茹、昆布、海藻、海蜇、荸荠、胖大海、木蝴蝶、礞石、<罗汉果、前胡、桑白皮>。

三、补阴药:女贞子、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旱莲草、龟板、鳖甲、<西洋参属补气药>、<生地黄、白芍>。

四、清热药(寒药),可分:

1、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淡竹叶、夏枯草、寒水石、莲子心、芦苇根、决明子、青葙子、蜜蒙花、夜明砂。

2、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生地黄属补阴药>。

3、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

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兰根、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白头翁、射干。

5、清热解暑药:荷叶、绿豆、西瓜、青蒿。

五、特殊用药:泻下药(利大便)~

(1)攻下药(性寒):大黄、芒硝、芦荟。

(2)润下药(性平):火麻仁、郁李仁。

◎ 虽然大黄、芒硝具有强烈的泻下功能,但仍须分辨寒热体质。否则寒证,一味攻下,身体也会被攻垮,疾病因此随之而来。

◎ 以下全是在影子上开药,是不能成立的,可就其药性之寒热而适当的加以应用:

一、固涩药:治疗滑脱证候,指大小便、汗液、精液、内脏脱垂:

性温:赤石脂、禹余粮、桑螵蛸、<复盆子、山萸肉、五味子、乌梅属补血药>。

性平:莲子、芡实。

二、安神药:

(1)重镇安神(矿石、介壳)性寒:牡蛎、磁石、朱砂、珍珠、紫石英、代赭石、龙骨(平)。

(2)养心安神(植物)性平: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远志(温)。

三、利水渗湿药:

性寒:泽泻、滑石、车前子、木通、茵陈蒿、海金沙、防己。

性凉:薏苡仁、冬瓜仁、玉米须、金钱草。

性平:茯苓、猪苓、赤小豆。

四、芳香开窍药(急救用):

性温:麝香、石菖蒲。

性凉:牛黄、冰片。

五、袪风湿药(辛温药):

独活、苍耳子、秦艽、威灵仙、五加皮、松节、桑枝(平)。

六、熄风镇痉药:

性温:蜈蚣、白蒺藜。

性平:全蝎、天麻。

性凉: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地龙、白僵蚕。

七、消导药:

性温:山楂、神曲。

性平:麦芽、谷芽、鸡内金、来菔子。

八、止血药:

性温:三七、艾叶。

性平:蒲黄、血余炭。

性凉:仙鹤草、白芨。

九、驱虫药。

十、外用药。

临床用药:

以下挑选的药,不见得每个人都需如此,亦可因个人的用药习惯而有所增减。但切记用药勿太多,药多则杂、杂则乱矣,故用药在精不在多。以下药味虽然不多,但只要详加辨证、巧妙应用,透过改善体质,就足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一、热药类:

◎ 热药:

一、温里袪寒药:制附子、干姜、肉桂,(仙茅、高良姜、丁香、小茴香)。

二、辛温药:生姜、桂枝、麻黄,(紫苏叶、防风、羌活、白芷、辛夷花)。

◎ 温热药:

1、理气药:<半夏、砂仁>、陈皮,(青皮、香附、木香、佛手)。

2、温阳药:*羊藿,(巴戟天、锁阳、沙苑蒺藜、续断、杜仲、狗脊、益智仁、补骨脂、胡桃仁、<鹿茸、蛤蚧、冬虫夏草>)。

◎ 温药:

1、补气药:人参、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甘草、大枣(山药、孩儿参、白扁豆、黄精)。

2、补血药:<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炒白芍、桂圆肉)。

3、补阴药:黑芝麻、小黑豆。

二、寒凉药类:

1、补阴药:(生)白芍、<生地黄>、麦门冬,(北沙参、天门冬、女贞子、旱莲草、)。

2-1、清热药:石膏、知母,(芦根、山栀子、天花粉、淡竹叶)。

2-2、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紫花地丁、板蓝根)。

3、攻下药:大黄、芒硝。

结论

现在因经济发达,大量栽培,很多药物的种植已经加入人工的肥料及化学品,能否保存旧有药物的品质,不无疑问。长期使用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确实必须要加以正视及追踪。尤其附子虽然是绝佳的热药,但在炮制过程,胆巴的问题一直都还没有解决。服后的副作用,时有所闻,也对中药的长期发展造成伤害,值得大家一起来关心。所以在当今药物仍有许多疑虑下,最自然、最环保、最省钱就非原始点莫属了。

吴毅实 于20111116译编,谨为学习原始点作参考之用,不保证完全准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295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