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在一个月内练出腹肌和二头肌

怎么样才能在一个月内练出腹肌和二头肌,第1张

新手如何快速的练出腹肌相信大家在看到有些人说自己通过一个月练出腹肌的时候会非常不相信,但是实际上通过一个月合理的运动饮食,完全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下面赛普健身教练培训基地和大家讲讲怎样在一个月内锻炼出来六块腹肌!

部分1:制定锻炼计划

1找出你的体脂肪率。一般而言,当体脂肪率下降至13%(男性)或17%(女性)时,你将开始看见六块腹肌。当然总会有些例外状况。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想要练出明显的六块腹肌,就必须降低体脂肪率。确定身体成分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使用健身房里的人体成分分析仪。你也可以在网上寻找其它方法计算自己的身体成分。

例如,假设你是76公斤重的男性,体脂肪率为18%。你的目标体脂肪率是12%,因此你必须减掉6%。用要减掉的体脂肪率乘以你原本的体重,就能算出你需要减掉的重量。在这个例子中,006%乘以76公斤等于456公斤,也即是你必须减掉的重量。

2进行针对腹肌的运动。每周锻炼腹肌5天。每项运动应进行3或4组,每组运动尽量多重复。如果每组重复次数超过30,你可以增加重量(例如使用健身球),让它们更具挑战性,每组运动的重复次数也会因此减少。你应该:躺在健身凳上,伸直及抬高双腿。这个运动锻炼下腹肌肉

躺在地上,抬起双脚(也可以放在健身球或板凳上),然后进行仰卧起坐。这个运动锻炼上腹肌肉。

平躺在地上,屈膝,其中一只脚叠放在另一只脚上,上半身保持不动,以锻炼斜纹肌。

3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包括所有有氧运动。大部分人认为只要多做仰卧起坐,就能练出六块腹肌。但是事实上,你需要减掉大量身体脂肪,才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六块腹肌。因此,你需要高强度间歇训练。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出一身汗的好方法。高强度间歇训练例子如下:

全速奔跑100米,然后步行100米,重复10次。这意味着你必须全速奔跑100米,然后快步走回起点。重复这个过程10次,整个运动历时约30分钟,目的是让心跳持续加速30分钟。你可以每周进行5次间歇训练,再配合针对腹肌的锻炼。

4制定及遵循锻炼计划。你应该尝试在早晨进行有氧运动,下午或傍晚锻炼腹部肌肉。一旦找出最适合你的锻炼计划,再加上适当的饮食计划,坚持进行一个月。 部分2:改变饮食

1制定“干净饮食计划”(cleandiet,意指吃新鲜、天然的食物)。干净饮食由全天然、未经加工的食物组成,提供均衡的主要营养素,并避免吃加工食物。加工食物范围很广泛,你需要避开的是经过深度加工的食物。例如:

薯片、快餐汉堡和预先做好的冷冻速食均属于深度加工范畴。

2饮食均衡。想要促进六块腹肌生长,你需要遵循涵盖精瘦蛋白质、水果、蔬菜、脱脂乳制品和健康碳水化合物的均衡饮食。主要摄取蛋白质、水果和蔬菜,外加小量的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蛋白质。但是,在早餐和进行有氧运动后,你应该摄取更多碳水化合物。

3每天吃分量小的六餐。你其实不需要节食减肥,可以一天吃分量小的六餐。每餐热量应该少于400。如上所述,饮食必须均衡,所以尝试摄取适量的蛋白质、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杂粮(碳水化合物)。如果你不想要每一餐都亲自下厨,可以把蛋白质奶昔当作点心。锻炼六块腹肌的餐单应当如下:

早餐:一个鸡蛋和脱脂奶酪炒菠菜(如果你比较喜欢中式早餐,可以准备番茄炒蛋、苹果或燕麦),配上两片烤全麦面包。

点心一:两勺低脂冷冻酸奶(无配料)。

午餐:虾仁番茄意面(意面、蘑菇、橄榄、虾仁、调味料、蔬菜)。

点心二:一杯(约250毫升)番茄汤。

晚餐:蔬菜炖鸡肉。

点心三:蛋白质奶昔。

4多喝水。在进行高强度锻炼期间,身体必须保持水分充足。此外,喝水也帮助防止腹胀。脱水时,身体会保留水分,导致腹胀。全天候多喝新鲜冷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健康及避免腹胀。

备注:想要一个月内出现腹肌不仅仅是合理的锻炼和饮食,最关键的是动力,制定了一个计划就要每天的坚持去执行,这样一个月后你就可以去炫耀你的腹肌了。

(一)加强跑的训练,做到跑得快

要求:起动快,起动及时,并做到具有一定的耐久力。例如:30M,加速跑,1000M耐久跑等。

(二)加强跳的训练,做到跳得高

要求:队员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拼抢能力,加强抢篮板球和抢断高空传球的训练。例如:蹲跳,单脚跳,摸高跳,抢篮板球的练习。

(三)加强投篮的训练,要投得准

要求:在训练时特别加强队员投篮的训练,每人至少有二、三个投篮点,后卫队员加强外围3分球的投篮,前锋队员突破到篮下投篮及中锋背对篮板转身投篮的练习,在训练时队员均有不同程度的记录,检测,不断提高队员的投篮命中率。

(四)加强防守的训练,要防得住

积极的防守,是为了更好地进攻。我们力戒重攻轻守,消极防守,只攻不守的偏向。

四、重视战术训练

平时要重视对队员进行战术理论知识的讲解,在现场布置战术方案,同队员进行战术讨论,在实战中进行战术指导,来启发队员的战术意识。

(一)观看技、战术教学录像,明确技术的战术作用和战术处理,丰富战术知识。例如:观看《篮球基础训练》录像等。

(二)观看对手的比赛,了解对手的技术、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对付的方法。

(三)善于发现自己的技术、战术弱点,从自身着手,修改技、战术训练的方案,提高技、战术水平。

(四)要加强队员运动竞赛中的心理训练。

体能训练方案

1、准备活动:15分钟

2、体能训练:3小时(田径场进行)

2、1速度弹跳类

●速度组合计时跑:30米40米60米各×4组

●60米计时左右脚单足跳:各×4-6组

●全、半蹲垂直向上计时跳:30-45秒=次数,4-6组

●计时蛙跳:40米×6-8组

2、2力量速度类

●引体向上=次数(根据运动员能力可负重):4-6组

●俯卧撑=次数(根据运动员能力可负重):4-6组

●两人对抛重物20-30次:4-6组

●计时45秒负沙枕深蹲跳:4-6组

●15秒计时负大栏架静力半蹲:4-6组

2、3速耐类

●150米加速跑接50米慢跑组合跑:每组6次×2组

●300米匀速接100米慢跑组合跑:每组6个×2组

●3分钟跳长绳(12人-14人):2-4组

2、4躯干保护肌群类

●计时抛接球仰卧起坐=次数(1分30秒=次数,实心球2或3公斤):两人一组轮换4-6组

●计时负沙枕交叉背肌=次数(1分30秒=次数):两人一组轮换4-6组

●负重山羊挺身45秒=次数:4-6组

2、5耐力类

●耐力跑30-40分钟:(校园跑、越野跑、跑绿瓦大楼楼梯1-4层,可选择其中一项进行练习)

●8-10分钟长绳跳:每组12人-14人,2-3组,每组间歇3分钟

3、放松练习:15分钟

每个队分块进行循环体能训练,练完一项就进行交换。

咋觉得上面那个“健身教练”说了等于没说?

在自己家怎样锻炼胸肌,腹肌和手臂上的肌肉

正确的锻炼+充分的休息+合理的饮食=肌肉增长(胖一点、壮一点)!!!!

下面是哑铃锻炼身体各部位的方法:

单独用哑铃来训练的动作(主要是以下部位的训练动作1>胸 2>背 3〉肩 4〉肱三 5〉肱二 6〉腿):

一、胸部

1平卧推举:主要练胸大肌的厚度和胸沟。

动作:两手持哑铃仰卧凳上,哑铃置于肩部,掌心朝上,上推哑铃至臂伸直,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上推和下降呈弧线,使胸大肌得到充分收缩和彻底伸展。

2上斜推举:主要练上胸肌。

动作:动作要领与平卧推举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凳面调到30~40度倾角,斜躺在上面做。

3平卧飞鸟:主要练胸部中间沟。

动作:仰卧凳上,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两臂自然伸直于胸部上方,两臂微屈肘向两侧弧形下放哑铃至最低点,胸肌充分伸展,胸肌用力收缩将两臂弧形上举还原。

4仰卧直臂上拉:扩展胸腔,练胸大肌、前锯肌的最佳动作。

动作:肩部仰卧横凳上,两脚着地,双手握紧哑铃一端于胸部上方,以肩为轴将哑铃缓慢放至(下降)头后方(感觉胸肌和胸廓伸展),放到极限时再提拉哑铃还原。

注意:为防止损伤,下放过程速度不宜太快。

二、肩部

1推举:主要练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

动作:坐姿,两手持哑铃于体侧,两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线推哑铃至最高点,稍停,缓慢控制哑铃按原路线(弧线)还原。提示:亦可站姿做,双臂同时做,也可单臂轮换做。

2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中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腿前,身体稍前倾,双肘微屈, 向两侧举起哑铃至肩高,使三角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肩肌控制缓慢还原。也可单臂做,两臂轮换。

3俯身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后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俯身屈膝,身体稳定,两臂向两侧上举,然后控制缓慢还原。

4耸肩:主要练斜方肌。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三、背部

1俯身双臂划船:主要练背阔肌。

动作:俯身微屈膝,两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拉哑铃至肘与肩高或略

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还原。注意:划船时主要是背阔肌收缩伸展,上体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2俯身单臂划船:主要练背部外侧和下背。

动作:手持哑铃,掌心朝内,另一手撑同侧腿膝盖位置的固定物以稳定身体。将哑铃提到腰部位置(背肌充分收缩),稍停,然后控制性缓慢还原(充分伸展背肌),做完一侧换另一侧做。

3直腿硬拉:主要练下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

动作: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直腿,腰背挺直,身体前屈,抬头,直到上体约与地面平行。然后下背肌收缩用力使上体还原。注意:为保持张紧力,身体前屈时哑铃不要触及地面。动作不宜太快。

四、肱二头肌

1交替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分离肱二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靠身体两侧。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然后控制还原。轮换做。

2意念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肌峰。

动作:站立,上体自然前屈,一手持哑铃垂于体前,上臂贴靠同侧膝或腿上。另一手屈臂置于同侧膝或腿上,稳定身体。持哑铃的臂向上弯举至最高点,使肱二头肌收缩至极限,稍停,然后缓慢还原。

3侧弯举:主要练肱肌和前臂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上臂紧贴体侧,肘关节为支点,用力向上弯举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五、肱三头肌

1颈后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握哑铃一端于颈后上方,掌心朝前,上臂固定,以肘为支点做屈臂伸。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2俯身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上部。

动作:俯身,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一手撑前腿膝盖稳定身体,另一手持哑铃,上臂紧贴体侧。肱三头肌用力向后上方伸臂至前臂与地面平行,使肱三头肌极限收缩,稍停,再缓慢还原

练弹跳力我们都是背手站直然后脚尖用力能把身体抬多高就抬多高 不要太快一下一下来每一下都要保证质量

  腹肌 就靠练仰卧起坐吗?

  不然,看看吧:

  空中蹬车: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将腿抬起,缓慢进行登自行车的动作。呼气,抬起上体,用右肘关节触碰左膝,保持姿势2秒钟,然后还原。再用左肘关节触碰右膝,同样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健身球卷腹: 平躺在健身球上,双脚平放地上,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下颏向胸前微收,呼气,收缩腹肌抬起上身约45度,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为了保持平衡,两脚可以多分开些。如果增加难度,可以将双脚并起来做。

  举腿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双腿抬起与上身呈90度,双腿交,膝关节微屈。呼气,收缩腹肌,抬起上身,下背部不能离地,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要注意保持下颏向胸前微收。

  反向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身躯两侧,双腿抬起与上身呈90度,双腿交,膝关节微屈。收紧腹部肌肉,然后呼气略微抬起臀部,下背部略微离地,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传统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双腿平放在地上并屈膝。下颏向胸前微收,收缩腹肌,呼气抬起上身,下背部不能离地,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通过肌电图仪(EMG)测试发现,空中登车是锻炼腹直肌最有效的练习。排名第二是举腿卷腹,第三是健身球卷腹。研究表明,当一种训练需要腹肌持续的稳定性和身体旋转时,腹肌能够产生最大的活动。由于需要在不稳定的环境下控制平衡,所以在进行卷腹训练时,健身球卷腹要比传统卷腹需要更多的肌肉收缩和控制。

  事实上为达到最佳效果,建议尝试有规律地进行多种不同锻炼,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到不同的肌肉并且不容易产生厌倦。不论选择哪种练习方式,训练和强化腹肌都需要时间和耐心。请记住,腹肌的训练目标是肌耐力,而非增大肌肉和力量。最后切记锻炼后进行肌肉伸展。

  肱二头肌如何练习呢?继续看:

  高训练量

  在肱二头肌训练中,很少有人练到足够的组数。害怕艰苦训练的人常说,肪二头肌是个小部位,每次训练不能超过9组。实际上即使做20组你都无法“震撼”它,而仅仅是在“挠痒痒”。一个高效的震撼训练至少要做20组,而且这20组都必须是正式组,每组都得做到力竭。

  超级组训练法则

  超级组训练法则对增大肱二头肌特别有效,它能刺激更多的肌纤维,创造更好的充血。我在每次训练中都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每个练习都做超级组,仅是每组的最后两个练习采用。

  2.杠铃弯举不要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因为这个复合练习需要强大的能量和充分的恢复。

  3.除了肱二头肌之外,不要把肱二头肌与其它部位联合在一起做超级组。二头肌与三头肌功能相反,轮流训练可保证充足的恢复时间。二头肌训练的最后一个练习与三头肌训练的第一个练习联合做超级组,正好能过渡到三头肌训练中去。

  4在用超级组法则联合练二头肌和三头肌时,应尽量选择相同用力水平的练习,如哑铃斜板弯举与单臂哑铃屈伸,或坐姿哑铃交替弯举与站姿颈后臂屈伸的组合。

  5.能用于超级组训练的肱二头肌练习只有哑铃弯举、斜板哑铃弯举、坐姿杠铃弯举和拉索弯举。相比之下,站姿杠铃弯举太重了、哑铃集中弯举太轻了,机器弯举又太孤立了。

  每组都练到力竭 每一组都应练到力竭,不论使用多大重量或做多少次,只有练到力竭才能确保对肱二头肌震撼性刺激的要求。

  采用较低的次数 只统计那些在68次范围内达到力竭的训练组。如果每组超过8次,则附属肌肉可能在肱二头肌完全力竭之前就疲劳了。如果无法做到6次,则表明二头肌没有在附属肌肉取代用力之前达到力竭。

  经常打乱训练次序 假定最大的力量应该分派给最重的练习,那么结论就是每次肱二头肌训练都应以杠铃弯举开始。但是,人体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适应过程是如此微妙,以至于几乎察觉不到附属肌肉已经暗中分担了不少本应由肱二头肌完成的工作。

  通过每次以不同的练习开始,附属肌肉就没有机会去适应,肱二头肌就会被迫做所有的工作。例如,如果你经常以斜板哑铃弯举或哑铃交替弯举代替杠铃弯举开始训练,即使用的重量减小了,但训练却会更有效,因为一切工作都是在附属肌肉还在考虑如何帮忙时由二头肌单独完成的。

  一定要运用器械,例如:哑铃、杠铃否则 即使练出肌肉,肌肉和你的手臂也不和谐,显得很难看,还不如不练呢。用器械练就好多了,才能达到你的目标!加油啊,哥们,祝你早日成功!!!

哑铃能练什么部位的肌肉

对于肌肉锻炼而言,不同的动作可以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哑铃的作用就是给予锻炼时增加负重。所以,哑铃可以到锻炼全身所有的大肌肉群,有些锻炼姿势甚至可以自己发明。比如,哑铃能练到的肌肉部位包括:胸部的胸大肌、腹部的腹直肌、手臂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大腿的肱三头肌、背部的背阔肌、还有小腿肌肉和肩部三角肌等等。

哑铃锻炼注意事项:

锻炼前要小跑10分钟热身,热身可以避免拉伤;

运动后不宜立马蹲下或者躺下。

哑铃可以锻炼身体什么部位的肌肉?

哑铃可以锻炼身体什么部位的肌肉?全身都可以训练到!练哑铃,让你更协调

在做哑铃练习的时候,两只哑铃是完全独立的,如果你训练时间不长,很可能在做动作的时候摇摇晃晃。所以,在所有哑铃训练中,身体为了保持平衡和稳定性会动用一切可能参与的肌肉,包括所有细小的协助肌和稳定肌,而这对我们身体的锻炼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协调性和控制力,也会使你在生活中看起来动作更优雅、身材更挺拔。如果你的身体肌肉出现两边不对称的情况,还可以做一些单侧训练。

充分热身

由于哑铃训练中关节活动幅度很大,所以在训练前要注意充分的热身,包括5~10分钟的有氧训练热身和身体主要肌肉的伸拉。在重量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尤其是在训练的前十几分钟,要选择最大负荷55%~70%的哑铃。动作的速度不要过快,要有控制性,尤其是腰腹的稳定性很重要。训练中发力的时候吐气,回落吸气。训练动作要避免单一,全身均衡是最重要的。

哑铃全身回圈训练

(哑铃重量3~5公斤)

训练方法

主要锻炼部位

半蹲 20~25次

大腿、臀部

手臂弯举 30~35次

手臂前侧的肱二头肌

背部划船 20~25次

背部

箭步蹲 15~20次

大腿、臀部

颈后臂屈伸 20~25次

手臂后侧的肱三头肌

硬拉 25~30次

腰部

侧平举 20~25次

肩部

每个动作之间休息15秒种,共做3个回圈。每周做3次。5周之后可以增加到4个回圈。

如果实在找不到哑铃也可以用字典、水瓶甚至两个木瓜来代替。

塑身效果

哑铃操对全身各部位都有减脂塑型的效果,特别是手臂、双肩、背部,还可以拉长肌肉,让身体变得纤细。大概2个月,效果就出来了。

适应人群

哑铃操的适合人群很广,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试试。

练习攻略

充分热身:做这样的器械运动,要是没做好热身,损伤机率就会加大。

动作标准:拿着哑铃,自然不可能“乱挥乱舞”。动作虽然不难,但一定要标准,如果不到位,很可能练错了肌肉,不该练的那块拼命练,该练的反而没练到。

适度弯曲:肘关节要略弯曲,要是“绷”得太直,很容易受伤。

学会放松:最后的放松也很重要,这有利于肌肉向长线条、流线型发展。刚做哑铃操,肌肉和关节会有点疼痛,运动后要注意休息。

(附图)细谈哑铃卧推

卧推是训练胸肌最好的动作,同时也是许多健美爱好者最喜欢练的动作,大部分的训练者以杠铃卧推为主——的确其是训练上半身最好的动作,对80%训练者的来说很有效。那20%的人呢?答案是哑铃卧推。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杠铃卧推之后也可试着练习哑铃卧推,你会有不同的感觉的。

起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肘弯曲,握住哑铃,拳眼相对,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哑铃的轴线位于 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抵住胸部。

动作过程:向上推起,两肘内收,夹肘的同时夹胸。哑铃向上的同时略向前偏,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两臂伸直时,哑铃重心接近处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但不要正好位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这样会使骨骼支撑住哑铃的重量(这种由骨骼而不是肌肉支撑重量的情况称为“锁定”),使得胸肌放松,影响锻炼效果。然后,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重复。

呼吸方法: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训练要点:

1、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2、在练胸大肌的同时,应加强上臂肱三头肌的锻炼。没有发达的三头肌,就不可能卧推起大重量的杠铃,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

3、起始时,要把哑铃的轴线置于 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才能让胸大肌发力。如果哑铃举在肩膀上,只能锻炼肩部肌肉。

4、一定要注意将两肘展开,做卧推时双臂在体侧张开,因而能基本上只靠胸肌用力来完成动作。宽间距时主要锻炼胸大肌,窄间距时主要锻炼三角肌。

5、胸部肌肉练习效果不理想。可试试上斜推举,躺在有一定的倾角(约 20—25度)的斜板上,再以同样重量的杠铃或哑铃进行练习。由于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肌肉一个新的 ,你很快就会看到新的效果。

组数与次数:

1、 在6—8次范围内达到极限次数。多于8次,身体其它部位将进入有氧运动状态;如果少于6次,说明辅助肌已参与了运动,而主肌还没有完全疲劳。

2、 多组数:无论哪个身体部位都必须一组接一组练到神经突触发不出冲动为止。如果你轻信了训练过度的说法,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训练过度,不过是些懦夫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借口。真正的冲击式锻炼不光要做到20组以上,还要把每组都做到极限次数。算组数时不要把热身组计算在内,尽管它们是必需的。

3、 训练的多样性。要经常变化训练的组数与次数,以及动作的安排,以打破身体的适应,获得肌肉的突破性增长。

相关动作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的补充力量。 握力棒可以锻炼身体什么部位的肌肉?握力棒主要锻炼的目标肌肉是手掌,手指,手腕,肱三头肌

这些部位都属于小肌群肌肉,按健身理论来说,小肌群的锻炼,需要的是高次数,中快速,低组数的结合。举例,你可以把锻炼安排成三组,每组以中快等速度做尽可能多的次数。

还有,不同的速度和组数,决定了肌肉发展的方向:如果你以慢速来完成动作,这会使你锻炼肌肉的绝对力量增长偏快;如果你以快速完成动作,则对耐力增长有益处。

最后,是锻炼的频率,小肌群肌肉恢复得很快,一般只需要12到24个小时,所以,你可以安排一天练一次甚至一天两次锻炼。

注意,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莫操之过急。 拉力器可以锻炼身体什么部位的肌肉?胸肌,肱二头肌等,运用好可以练很多肌肉拉力器的9种锻炼方法:(1) 双手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运动使你在举臂的同时做弯举这样可以使你的肱肌得到更有效地锻炼

开始姿势:将两个把手挂在两侧高位滑轮上人站在中间每只手各握一滑轮掌心向上双臂向两侧滑轮伸出并与地面平行

动作:肘部弯屈以平稳的动作将两侧把手拉向你的头部保持上臂稳定掌心向上,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尽力向中间拉然后慢慢地回到开始位置

补充:也可以在两滑轮中间放一90度直椅以座姿完成这项练习

(2) 站立双手拉力器弯举

这是最基本的弯举动作但也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用铁栓调整拉力器重量比不断调整杠铃或哑铃片重量简单得多这样可以节省间隔时间使锻炼更紧凑更有效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是可转动的那种挂在低拉滑轮上面对滑轮站立膝部略屈下背部稍弯双手掌心向上握住横杠握距与肩同宽

(3) 站立单手拉力器弯举

单手的锻炼能使效果更集中同时也可以让你有机会运用翻掌动作(掌心向内转至掌心向上)以充分 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单拉把手挂在一低位滑轮上单臂前伸握把手身体略偏于轴线一侧使你所要锻炼的手臂接近拉力器

动作:肘关节弯屈(保持肩部稳定)将把手向上拉的同时平滑地翻腕,当拉到最高点时掌心向上然后反向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4) 拉力器托臂弯举

用拉力器进行托臂弯举锻炼可以在开始和结束时仍保持肌肉的紧张度这是在自由举重时无法做到的

开始姿势:将托臂凳放在拉力器前使你坐在凳上时正好面对拉力器将一个有可转动外套的直杠或曲杠挂于低位滑轮上将上臂靠在托臂凳的靠垫上

动作:保持你的上臂和肘部位置不动屈臂将横杠上举至最高点在最高点处停顿片刻后再慢慢地将横杠放低至开始位置

(5) 反式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不寻常但又极有效的运动可以使你的下背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又让你避免靠冲劲和身体摇摆来发力的错误使屈肘肌群发挥到极致

开始姿势:垂直于拉力器放置一条长凳将一短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高位滑轮上身体仰卧长凳上头部靠近拉力器两臂上伸与身体垂直双手以一手之宽握住横杠

动作:保持上臂稳定平缓地屈肘将横杠拉向你的前额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仍尽力下拉然后慢慢回复至开始姿势

(6) 仰卧拉力器弯举

在这项运动中你很难借助别的部位的运动来投机取巧你可以尝试着变换一下握距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仰卧在地双臂伸直两手握住横杠屈膝双脚蹬住拉力器的底座双手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绳束从两腿间经过(但不接触)

动作:控制你的上臂位于身体两侧不动肩部紧贴地面屈肘以二头肌之力将横杠上拉至肩部上方在回复开始姿势的过程中保持下背部自然弯屈

(7) 拉力器侧弯举

这个动作与哑铃侧弯举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着重锻炼前臂的一块重要肌肉--肱挠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站于拉力器前略侧向一边单手握住绳束的一端掌心向内手臂在身体一侧充分伸展

动作: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你的肩部保持手腕姿势不变(不要翻腕保持掌心向内)当拉到最高点时你的拇指应最靠近你的肩部肘部紧靠在身体一侧以固定然后慢慢地放至原位两臂交替进行

(8) 拉力器绳束弯举

这一动作综合了杠铃运动和哑铃运动的一些优点锻炼范围包括屈臂的三块肌肉但重点是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双臂伸直双手各握绳的一端掌心向内

动作:上臂保持固定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肩部在上拉的过程中平滑地翻腕使你的掌心向上当动作结束时掌心应正好对着你

(9) 俯姿拉力器弯举

这一动作保留了传统的俯姿弯举的优点同时改变了拉的线路使得整个动作过程阻力都存在

开始姿势:站在拉力器前身体与拉力器垂直要锻炼的手臂靠近拉力器约45-60厘米握住一个挂于低位滑轮的把手膝部稍屈身体略前倾

动作:尽量保持你的上臂固定不动肘关节弯屈以二头肌之力将把手经胸前拉向肩部当你达到肌肉最大收缩位置时肘部应正好指向低位滑轮然后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哑铃能练哪些部位肌肉?哑铃能不能练腹肌和背肌?

小臂肌群,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胸肌……

哑铃有很多锻炼专案,基本上全身都可以练到

腹肌可以试试负重卷腹

背阔肌可以哑铃划船和负重引体

投实心球要用到哪些部位的肌肉,用哑铃可以训练

投实心球主要的发力部位是腰腹,其次是腿和臂。

实心球投不远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个:

一是出手的角度太小,正确的出手角度应38-42度之间;

二是不会全身协呼叫力,只用膊胳的力量投,正确的用力应该是腿、腰、腹、臂、手腕、手指等全身的力量协调发力;

三是没有超越器械或是超越不够。所谓超越器械是指投掷前,实心球应尽量向后(身体向后背弓),实心球越向后,用力的距离就越长,正所谓武术中的“一寸长一寸强”是一个道理。

关于如何提高,提供几个练习方法供你参考:

一是练习投掷实心球时,可以在你前面3-5米处放置一个高度2-25高的障碍物,练习投掷时,投过这个阻碍物;或是距主席台(1-15米高)一定距离(以刚好能投上去为准)练习,练习时有意提高出手角度;

二是提高腰腹肌力量(核心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悬垂、两头起、俯卧背弓等。

三是注意用力顺序:腿蹬地——腰腹发力——臂用力——手指、手腕用力。

如何只用一对哑铃锻炼各个部位的肌肉?

楼主您好

我是用的哑铃。我每天晚上做。做10组,每组40,左20,右20。

下面是哑铃锻炼手臂的方法,楼主:

一、肱二头肌

1交替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分离肱二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靠身体两侧。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然后控制还原。轮换做。

2交替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肌峰。

动作:站立,上体自然前屈,一手持哑铃垂于体前,上臂贴靠同侧膝或腿上。另一手屈臂置于同侧膝或腿上,稳定身体。持哑铃的臂向上弯举至最高点,使肱二头肌收缩至极限,稍停,然后缓慢还原。

3侧弯举:主要练肱肌和前臂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上臂紧贴体侧,肘关节为支点,用力向上弯举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一) 巨集二头肌训练法:

“我通常用哑铃交替弯举当作训练的开始,我用坐姿或站姿来实施.这是我喜爱的二头肌的训练动作。我用一副适当重量的哑铃做1—2组每组10次当做暖身,然后用渐增的金字塔式加重多做3组。我站立著,哑铃拿在身体两侧,手掌向内,然后慢慢弯起一边的哑铃至肩高的水平井把手腕内旋。在此位置时,我的小指实际上比拇指要高,此时我会尽力地挤压和收缩二头肌,我慢慢地放下重量然后做另一边的手臂。”

“第二个二头肌动作为单臂哑铃集中弯举,而且是靠在弯举架上。这是一个可以隔离二头肌并且使它达到高峰的极佳动作严格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太理会重量,感觉肌肉是否真正地得到训练才最最主要的目的。”

“做这个动作,我的手臂是垂直的悬著、我慢慢地放下重量,至完全伸直、然后将重量往上举起并且完全地挤压和收缩二头肌。当我做一边的手臂一组后。便做另一边的手臂。有时我也喜欢做立姿杠铃弯举。’

“我的最后动作是立姿哑铃锤式弯举。这个动作可以训练到肱肌。许多健美运动员忽视了肱肌的训练,以致于错过了一个可以增大手臂发展的重要因素。肱肌位于二头肌之下。只要肱肌成长。其它的肌肉也跟着成长。所以为了手臂更粗更强、你最好要训练肱肌。”

“这个动作开始时和做哑铃交替弯举一样、不过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在动作的最上端处、这时手腕不能内旋。而是保持不变。(译音注:这个动作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如同铁匠以单手执铁锤打铁状)。这是直接对肱肌加以 的最好方法、在两手同时到达顶端后、我使缓缓放下然后再重做。

哑铃怎样练胸部的肌肉?

坐姿单臂颈后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B.开始位置:正坐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右手持铃,掌

心向前,伸直在头顶上方。左手托于左侧腰间。C.动作过程:右上臂紧贴右侧耳旁,不准移

动。持铃以半园弧落下至左肩上方,持铃下落越低越好。然后,以右臂肱三头肌的收缩力,

持铃向上举起还原。重复做。左、右手交替做时,要完成同样次数。D.训练要点:持铃向头

后对角线落下要比直接向后方落下的训练效果要好。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06gif

俯立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在凳的一端,上体前屈至背部与地面平

行,左手以手掌支撑在凳上,右手持哑铃,屈肘,使右上臂紧贴体侧与背部平行,前臂下垂

。 C动作过程:手持铃,上臂贴身,固定肘部位置,持铃向后上方举起至臂伸直,再慢慢放

下还原。只有前臂上下活动。 D:训练要点:采用“孤立训练原则”,持铃至全臂伸直时,使肱三头肌彻底收缩,保持静止并默数1、2、3,然后再放下还原。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08gif

哑铃俯立划船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背肌群,特别是背阔肌以及上臂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一腿屈膝跪在

长凳上,一手扶在凳面上。另一手拳眼向前握住哑铃,下垂体侧。另一腿伸直站立,以及上体

前屈至背部与地面平行。 C动作过程:持铃贴近腿侧向上提起至肩前或更高些,提铃上拉时

,集中用背阔肌肉的收缩用力。然后循原路慢漫放下还原。重复做。一手 练完,再换另一只

手。 D:训练要点:当哑铃提起至最高点(肩前高度)时,同时使上体稍稍 向另一侧转体,

这样会更有利于背部肌群的彻底收缩。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31gif

肱二头肌的锻炼

俯坐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坐或俯立,上体稍向前倾,一手握哑铃下垂于一腿

内侧,另一手臂自然地屈肘,以手掌或肘部搁在一侧大腿上。 C动作过程:持铃慢慢屈肘向

上弯起至胸前,上臂不准移动,紧贴大腿内侧。 D训练要点:当持铃弯起时,腰背部不要放

松。当持铃弯起至胸前时,使肱二头肌尽量收紧,并保持静止3秒钟。然后,再慢慢放下。也

可以立姿进行。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37gif

站姿哑铃锤式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肌和肱二头肌肌群。B开始位置:直立或坐姿,两手臂伸直自

然下垂,手握哑铃,虎口朝前。C动作过程:两上臂同时以肘为轴经体侧弯起带哑铃,上、

前臂用力收紧,稍停2-3秒,然后呼气,持铃缓慢放下还原至体侧,重复练习。D训练要点:

对握弯举时,两上臂固定不动,直腕握铃,不得借助上体摆动的惯性力。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50gif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正坐在凳的一端,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侧。 C

动作过程:把一手持铃弯起至肩前然后慢慢放下,同时另一手持铃 弯起两手交替做弯举。

D:训练要点:有些健美冠军喜欢在开始时掌心向下,弯起时,使手腕 向外转至肩前。放下时再转回还原,他们认为这样练更有效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59gif

哑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伸直握住哑铃。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

动作,上推时呼气。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坐。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67gif

上斜哑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

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

的补充力量。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78gif

平卧哑铃飞鸟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支撑在胸部上方。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

的拉伸感,并使上臂落下至低于肩部水平线。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

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

感觉。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83gif

上斜哑铃飞鸟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胸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斜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

的拉伸感。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

感觉。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84gif

哑铃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这个动作是锻炼躯干上部的大肌肉群。例如:三角肌、斜方肌、上胸肌、

肱三头肌、和上背肌群。 B开始位置:双手持铃握于头部两侧 C动作过程:两手垂直方向

把哑铃推起至两臂伸直。然后再慢慢放下至起始位置。D训练要点:哑铃握法比杠铃有很大

的自由度。

:i49photobucket/albums/f289/hhh1988/8BtU_j8gif

俯立侧平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和上背肌群。B.开始位置:两脚分开站立同肩宽,两手掌心

相对持哑铃,上体向前屈体至与地面平行,两腿稍屈,使下背部没有拉紧感。C.动作过程:

两手持铃向两侧举起,直至上臂与背部平行(或略为超过),稍停,然后放下哑铃还原。重

复做。D.训练要点:如果在持铃向两侧举起时,使肘和腕部稍微弯屈,你会感到能使三角肌

群获到更好的收缩。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思想要集中在收缩的肌肉群上。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199997gif

侧平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外侧中束部位。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前

,两肘部稍弯屈,拳眼向前。C.动作过程:两手持铃同时向两侧举起,直到举起至与头部齐

高位置。然后,慢慢地循原路落下回原位,再重复做。D.训练要点:在持铃提起和放下过程

中,使肘和腕部始终稍微弯屈,对三角肌的收缩更为有效。当哑铃向两侧提起时,同时使手

腕向上转起至比大姆指稍高些,直到提起至 最高位置。哑铃落下时,手腕再转回。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200000gif

前平举”用哑铃或杠铃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胸部和三角肌前束。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各持亚铃或持杠铃

下垂于腿前。C.动作过程:把哑铃或杠铃向前上方举起(肘部稍屈),直至与视线平行高度

。然后,慢慢放下还原,重复做。D.训练要点:如果采用哑铃时,以拳眼向前,持铃于体前

上举。这种方法是单独集中锻炼三角肌前束。

:imgpcpop/upimg3/2005/11/17/0000200003gif

俯卧撑能练什么部位的肌肉?

俯卧撑 push-up 按身体姿势可分为高姿、中姿、低姿、三种姿势。

1.高姿俯卧撑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姿势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2.中姿俯卧撑 (又称标准俯卧撑或水平俯卧撑)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一个水平面上。

3.低姿俯卧撑 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脚高手低,手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俯卧撑是常见的健身运动,主要锻炼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

俯卧撑 push-up 是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练习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个人锻炼中经常运用。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上肢、胸部、腰背和腹部肌肉力量。这种练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效性,而且因其所需空间小,又无需任何器械,所以是很简单易行却十分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

哑铃练的肌肉没用吗?

我不这么认为的!要知道哑铃锻炼肌肉就是在负重锻炼当然不是样子啦!你手臂力量都会有很大发展的,个人认为这种原因是锻炼后补充蛋白质让肌肉更发达,而没有补充蛋白质和有补充蛋白质的肌肉力气是大一些的!所以才会有这样说法,肌肉大不一定力量大!但不一定力气小

电动跑步机

电动跑步机

交流变频电动跑步机

交流变频电动跑步机

交流变频电动跑步机

动感赛车

超强动感赛车

商用动感赛车

商用动感赛车

自发电健身车

自发电椭圆机

自发电卧式健身车

迷你健身车

手摇健身车

坐式椭圆机

迷你X车

磁控划船器

磁控立式健身车

椭圆机

卧式健身车

磁控车

椭圆机

磁控车

划船器

自发电豪华专业立式健身车

交流变频调速豪华(商用)跑台

自发电豪华专业卧式健身车

自发电豪华专业椭圆机

自发电豪华专业登山训练跑步机

插电式豪华专业T字把手划船器

带扶手踏步机

超强踏步机

迷你踏步机

弧形俯卧板

卧举床

卧举床

豪华卧举床

单站(含100磅配重)

单站

超强双人站

超强豪华训练机

超强豪华单站

加强型单站(带罩壳)

超强豪华五站综合训练器

超强豪华五人站

美体机

电动肌肉放松机

迷你按摩垫

按摩垫

温玉理疗床

温玉理疗床

电动按摩办公椅

电动按摩办公椅

电动按摩椅

电动按摩椅

豪华音乐智能按摩椅

音乐智能按摩椅

豪华音乐智能按摩椅

坐式屈腿训练器

下背伸展训练器

腹部前屈训练器

二头肌训练器

三头肌下压训练器

腿部推蹬训练器

肩部推举训练器

三头肌训练器

胸部推举器

坐姿划船训练器

蝴蝶机训练器

高拉背训练器

屈臂伸引体向上训练器

大腿外展内收训练器

伸腿训练器

肩部训练器

坐姿平拉训练器

小飞鸟

哑铃平凳

可调式腹肌板

哑铃椅

可调式AB板

可调式哑铃椅

45°背肌训练器

二头肌训练器

卧式划船器

奥林匹克平躺卧举床

下斜卧推器

奥林匹克上斜卧举床

深蹲架

史密斯机

上斜蹬腿训练器

单双杠训练器

拉筋机

卧式腹肌训练器

三层包胶哑铃架

哑铃架

健腹过山车

铃片架

杠铃架

六档铃片架

七档铃片架

哑铃架

海绵握手器

塑料握手器

透明塑料握手器

塑料计数握手器

鸡蛋型握手器

圆形塑料握手器

塑料跳绳

海绵跳绳

海绵跳绳

塑料牛皮跳绳

木柄塑料跳绳

木柄牛皮跳绳

塑料计数跳绳

电子计数跳绳

塑料跳绳

塑料电子计数跳绳

带拉绳电子扭腰盘

电子扭腰盘

踏板

踏板

踏板

报警式计步器

计步器式收音机

脉冲压缩计时手表

跳床

跳床

拉力器

拉力器

拉力器

四合一家用健身组合

门杆

臂力棒

电镀俯卧撑架

塑料俯卧撑架

臂力器

护腕

桑拿服

健美小件(4件套)

健身棒

普拉提气垫

海绵哑铃

海绵哑铃

海绵哑铃

普拉提圈

O型拉手器

IR97605

8字型拉手器

拉手器

拉手器

瑜伽块

弹力带

瑜伽带

瑜伽垫

瑜伽垫

训练垫

可折叠健身垫

黑色EVA垫

彩色EVA垫

护腕

护腕

牛皮腰带

呼啦圈

举重手套

手套

手套

手套

手套

健身球

健身球

健身球

黑喷漆铃片

手抓孔铃片

包胶铃片

包胶铃片

彩胶铃片

浸塑哑铃

浸塑哑铃

灌沙哑铃

浸塑哑铃

镀铬哑铃

电镀铃片

电镀铃片

电镀铃片

黑色包胶哑铃

黑色包胶哑铃

喷漆组合哑铃

包胶组合哑铃

镀铬组合哑铃

镀铬组合哑铃

镀铬哑铃

镀铬哑铃

10kgs 黑色喷漆哑铃套件

15kg 组合电镀哑铃套件

10kgs 电镀哑铃套件

10kgs 电镀(带胶片)哑铃套件

25LB灌沙组合哑铃

可调5kg组合哑铃

30kg组合杠铃

50kg组合杠铃

PE环保OP铃片

彩色PE环保OP铃片

哑铃架

包胶哑铃

电镀哑铃

杠铃杆

弯型杠铃杆

哑铃

灰烤哑铃

黑喷哑铃

电镀包胶哑铃

可调节哑铃套件

可调节电镀哑铃

复合包胶哑铃

哑铃组合

跳舞杆

160LB组合杠、哑铃

300LB包胶组合杠铃

彩色橡胶杠铃

彩胶杠铃

奥林匹克杆

奥林匹克杆

72″ 奥林匹克杆

60″ 奥林匹克杆

47″ 奥林匹克杆

奥林匹克方框器

86″/2200mm杠铃杆

66″/1700mm杠铃杆

72″/1800mm杠铃杆

47″/1200mm杠铃弯杆

60″/1500mm杠铃杆

16″/400mm杠铃杆

14″/350mm杠铃杆

14″/350mm杠铃杆

14″/350mm杠铃杆

把手

把手

把手

把手

把手

把手

38″拉杆

38″拉杆

26″拉杆

20″拉杆

尼龙拉绳

机械零件架

只有多练才是硬道理,相信自己能行的!+U

练习篮球的基本带球方法

1持球

使用五根手指持球,并将手指向内紧缩。在球落地的一刻使用手掌接住。

2躯干盘球

将球放在腰际盘旋,这个动作的关键在於脸面朝前,同时眼睛不要看着球,然后做顺时钟、逆时钟的盘球练习。

3颈部盘球

将球沿着颈部环绕练习,这个练习同样脸面朝前,颈部切忌不可移动,并且做正、反时针方向的交替练习。

4单脚盘球

两脚分开并且重心放低,持球在单脚一侧做盘球练习。眼睛不要看球,并利用左、右脚做正、反时针方向的交替练习。

5跨下前后抛球

两脚分开同时重心放低。将球从前方轻抛到后方,两手迅速由后方接住球,并将球轻抛回前方,如此反覆记时练习,试试看叁十秒内能完成几次。

6膝部盘球

两脚稍微靠拢同时身体重心放低 ,将球沿着两膝做盘球练习。眼睛不要看球,并按正、反时针方向交替练习。

7跨下八字盘球

这是单脚盘球的应用,将球沿着双脚在跨下做“8”字形的盘球,同时眼睛不要看着球,并按正、反时针方向交替练习

练习方法

1�翻腕压手

方法:单手持球于头上做投篮准备姿势,另一手帮助向下压球、压手腕、手指。

要求:五指张大分开,指根以上触球。

2�挤球(双手挤球)

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手臂相对用力挤压球。

要求:五指尽量分开,用力适当。

3�双手头上抛接球练习

方法:双手持球于头上,运用抖腕的力量将球垂直向上弹出,连续作(如图1)。

要求:只用抖腕的发力,前臂微有上伸动作。球要垂直弹出。

4�双手胸前向上抛球后击掌

方法:两腿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胸股前。练习时全身协调用力将球向上抛起,抛球时足踵提起,接球时顺势屈膝。抛球后击掌。在球落地前将球接住(图2)。

要求:击掌次数15次以上为好,球要抛直接稳。

5�双手向上抛球后做转身

方法:抛球方法同上。球抛出后原地转身360度或720度,然后接住。

要求:抛球垂直,转身平稳。

6�双手向上抛球后做俯卧撑

方法:抛球方法同上,球适当抛高后即做俯卧撑一次再站起将球接住(图3)。

要求:球抛稍高,动作标准,忙而不乱。

7�身前抛接球,身后击掌

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腹前,将球向上抛起,球起后立即入移向背后击掌1~3次。

要求:球不高于头(图4)。

�体前击掌,背后接球

方法:双手持球置于头后,练习开时,放手使球顺背自然滚落,两手在体前快速击掌1~3次,再迅速在背后接球,不使球落地(图5)。

要求:手快速移动。

9�身前抛球身后接,身后抛球身前接

方法:队员左右分腿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双手持球于腹前,将球抛向身后,然后向身后摆动双臂,用两手把球接住。再把球抛向身前,双臂又快摆身前将球接住(图6)。

要求:球抛得不能高,过头即可,移动双臂要快。

10�自抛自接地面反弹球

方法: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持球于体前,双手向上抛球,当球落地反弹时,两手迅速前伸,将球握住(图7)。

要求:球抛的高度由低逐渐升高。接球的高度在膝以下。

11�单手直臂托球于头上连续向上跳

方法:单手持球于头上托起,连续跳,跳起时球不离手。

要求:向上跳的同时,手控制住球,使球不离手。

12�单手头上抛接球,控制球能力练习

方法:单手托球于头上,另一手扶球,托球手快速屈腕将球向上抛起,连续多次后换手练习(图8)。

要求:手腕抖动力量均匀,球要抛直。

13�背后两手近距离抛接球

方法:直立两脚与肩宽,直臂两手于背后,开始右手持球,近距离抛向左手,左手接住再抛向右手,如此反复进行。

要求:开始两手近,抛球慢,熟练后两手逐渐拉大距离,球速也要加快。

14�双手交替转腕抄球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手托球于下部,右手扶球后部于胸前。开始练习,两手迅速将球向前旋转,旋转后,两手扶球的位置相反(图9)。

要求:抄好球,不落地。

15�单手向上挑球

方法:两脚开立单手直臂持球向前伸出,利用手腕的上屈抖动和手指的屈伸的力量将球挑起,球回手中,反复练习。

要求:直臂、身体和肩臂不动。

16�双手向上挑球

方法:两脚开立,双手直臂持球向前伸出,模仿双手低手投篮的最后出手动作。球下落再挑起。

要求:直臂、屈腕。

17�在篮圈下投篮

方法:站在篮圈正下方,进行旋转球碰板投篮。

要求:不允许上体侧屈。

18�体前和头上抛接球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右手持球于体侧,抖腕将球从体前或头上传给左手,左手再抖腕传给右手,反复练习(图10)。

要求:抖腕,单手接好抄好球。

19�背后斜后方单手抛接球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或斗蹲。左手单手持球于背后,利用抖腕的力量将球挑起,右手接住,然后,右手持球背后重复左手抖腔动作,反复左手挑右手接,右手挑,左手接,连续做(图11)。

要求:可屈膝协助手腕发力进行。

20�单手侧对墙传球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侧对墙,右手持球或背后或勾手传球于墙上,左手单手接回,做一定次数后换手进行练习,换站立方向进行(图12)。

要求:脚可移动,但身体一定侧对。

21�双手身前身后接裆下反弹传球 s

方法:双手持球于腹前。先将球双手向裆下地面掷球,使球从裆下反弹至身后,然后向身后摆动双臂,用两手把反弹的球接住;再从身后,把球反弹至身后,在身前用两手把球接住(图13)。

22�身后接裆下重击球

方法:双手持球手腹前。先提两臂,接着用力向下挥臂抖腕,使球重击地,穿过裆下反弹至身后,并迅速后摆双臂,在身后用两手把球接住(图14)。

要求:击地球要重,后摆臂极快,身后接球时,手掌对着来球,当两手触及球时,即将球按于臂部。

23�前后手左右交替裆下接放球

方法:分腿站立,两脚比肩稍宽,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含胸收腹,两眼前视。左右臂分 别放于身体一前一后,自然下垂。持球于裆下。(以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为例)先两手稍上提后放球,并立即前后换手接住球。照此左右交替反复进行(图15)。

要求:重心要稳,左右交替接放球要快,球下落地面前把球接住。

24�双手裆前裆后接放球

方法:分腿站立,两脚比肩稍宽,屈膝近90,上体稍前倾,含胸收腹,两眼前视,两臂放在身前,自然下垂,双手持球置于裆下方,两手指先短促用力将球向上挑拨,使球离手弹起。这时身前两手迅速移至身后裆下接球。并同样用手指的力量使球弹起身后两手又转至身前把球接住。照此,前后重复地进行。(图16)。

要求:重心要稳,双手前后交替接球要快,不让球落地。

25-1原地胯下8字换手交接球

方法:原地站立,两脚左右分开张大,弓身抬头,目视前方。如球在左手,左臂由体前向右腿胯下直臂摆动,于右小腿后方交于右手。右手得球后,右臂绕过右腿前方向左腿胯下摆动,于左小腿后方交于左手。如是左右往返连续地做。

要求:摆臂时肘关节不能弯曲。交接球时要一手送,一手引,熟练逐渐加快。

25-2原地胯下8字换手交接球(同25-1交接方向相反)

方法:身体姿势相同于25-1,只是交接方式不同。练习开始右手持球腹前,经右小腿外侧引至右小腿后,从裆下交于身前裆下的左手。左手接球后经左小腿外侧引至左小腿后经裆下,交于右手。如是连续从后面交。

要求:同25-1。

26�踢腿交接球

方法:两腿自然开立,双手持球于胸前。练习时如(图17),两腿交替向前踢起,当一腿前踢时,一手将球于大腿下交于右手。反复练习。

要求:踢腿尽量高,交接球要快。

27�两手体前相互拨球

方法:两脚开立,双手持球,手臂向前伸直,如(图18)用两手的手指向前拨传球。练习时可按口令节奏,由慢到快,由快到慢,亦可由伸臂到屈臂,再由屈臂到伸臂。

28�环绕头、颈、胸、腿交接球

方法:两脚并立,双手持球置于面前,围绕头、颈、胸、腰、腹、腿围绕交接球,从上到下,再从下环绕到上做数次后换方向(图19)。

要求:直腿,逐渐提高交接的速度。

29�行进间胯下交接球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持球于膝前(图20)。 练习时,向前迈出右腿,同时左手持球在两腿中间将球交右手,左腿继续前进,右手持球于右小腿外侧再将球在两腿间将球交左手。依次前进做胯下8字交接球。

要求:抬头、屈体,速度由慢到快,方向亦可不断变换。

30�单手体前向侧挥摆球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体前。练习时左手将球推交右手,右手顺势将球摆至体侧,然后再将球拉回在体前交左手,向左挥摆。

要求:挥摆球的高度,开始要求摆至侧平举的位置,熟练后,再摆至极限

身体素质训练

1长跑:距离在3000米左右的长跑,对心肺功能的锻炼和腿部肌肉群的耐力提高很有好处,普通锻炼者需要的适应时间也短,大概在跑过4-5次的全程后(时间1周到2周)就可以基本适应。此后可以采用每周3-4次的间隔强度进行锻炼。

要领:刚开始锻炼,首先注意自己的手臂摆动幅度要大一些,特别是后摆要有力。

注意自己的呼吸节奏,不要刻意用力呼吸,保持均匀,同时保持自己奔跑速度的均匀

戴一块手表跑步,记一下自己的时间,争取每一次都比前次有一点点进步

习惯这个距离而又不希望加长距离了,可以在最后200-400米使用冲刺,以加大强度

2 跳绳:我最喜欢的方法,锻炼全身的协调性以及耐力

一、1分钟×5组,每组不要少于80次,使用双脚跳(双飞效果更好),组间间隔60秒,不要超过60秒哦,多给自己时间,效果会差不少。

二、一次性跳绳1000次,15分钟内完成,同样使用双脚跳。习惯后自己酌情增加强度吧,会让你变成体力超人哦。

要领:保持呼吸均匀,跳绳时前脚掌着地,收紧上臂,抖动手腕

3爬坡: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点老了,就爬爬吧,爬山或者爬楼梯都可以,每天一次完成200米左右的累计高度即可,会让你腿脚灵便呼吸强有力。很快就习惯了?那么就背上点负担,增加幅度以5kg为宜。

要领:中间可以用休息来平复呼吸,但是注意自己的时间,每次都尽量比上一次快那么一点就好了。

4 关于减肥: 其实体能训练方法都可以运用于减肥,不同的是减肥时要更加注意控制自己的饮食,如果你想减肥,那么糖果,饼干,肯德基卖当劳,油炸品(包括薯片的哦),烧烤这些东西就不要吃了。如果想吃肉,就吃点炖肉吧,吃饭时和饭后一小时减少饮水和汤品的摄入(注意是吃饭时,虽然不好受,但是这个很重要)。多吃蔬菜是肯定的,但是不要放弃吃米饭和馒头,每顿饭吃个六、七成饱,不要吃的太快,饭后4小时以内不要睡觉哦。女同志建议学学健美操,但是那个我就不太懂了。最后,记得千万不要饿到自己头昏眼花,那个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行为!!!!!

啊,对了,还有就是夏天减肥效果比较好。

感谢这么多筒子都相信我,下面我介绍一些自己一点一点使用过的力量和肌肉训练方法,有朋友要增肥的,如果不想通过吃睡法则增重的,可以参考下我的这些东东

1 力量测试:在开始制定锻炼计划前以及要修改训练计划时,先要进行力量测试了解自己的身体。首先选择要制定锻炼计划的项目,然后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极限,并以极限的40%-60%为单组强度,以一定组数为每次的锻炼总量。坚持有规律的锻炼,每个月都应该做力量测试以调整自己的计划。

2 胸肌:首先说明,如果你一次能做标准俯卧撑50次以上,建议你到健身房通过练习杠铃卧推及哑铃飞鸟来增加肌肉。如果你的极限在50次以下,那么俯卧撑暂时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做法:你的极限×40%-60%×5组每天,组间间隔120秒。

提示:严格遵守间隔时间是强度的保证,想尽量锻炼胸肌的话,可以慢慢缩短撑地时两手间的距离,需要每天锻炼。

3 三角肌:就是你的肩膀了,需要的东西是哑铃,或者,你可以用125-25升的注水饮料瓶。

做法:两手各拿一个哑铃(饮料瓶?),两臂尽量向身体两侧伸展,不必完全伸直,两臂与身体成45度角,将哑铃向上快速侧举至与身体方向成45度角左右,开始向下慢放回原位,动作单组次数固定为10个较好,选择自己的极限在20个左右的重量为锻炼的负荷,每次锻炼做8组,间隔时间120秒,两天为一个周期。

提示:同样需要严格遵守间隔时间,动作的要点是上台动作的快速和下放动作的慢速,不要为自己使用的重要较小而信心受挫,我自己在卧推可以推起90KG的时候,练这个用的哑铃才4KG不到哦。

4 三头肌:上臂外侧肌肉

做法:两手各拿一个哑铃,伸至脑后,向上提起哑铃,15个为一组,选择极限在25个左右的重量为锻炼负荷,每次锻炼做4-5组,每组间隔180秒,每天锻炼

提示:最好与其他的锻炼方法组合使用

5 二头肌:上臂内侧肌肉,练好了美感十足的地方

做法:两手各拿一个哑铃,手臂紧贴身体,上臂不动,小臂向上抬起,以10个为一组,选择极限20个左右的重量为锻炼负荷,每次锻炼6组,每组间隔90秒,每天锻炼。

提示:做动作时上臂要紧贴身体两侧,身体正直,不要晃动,手腕处尽量放松,以托着哑铃的感觉为好,而不要紧抓住哑铃。

6 腹肌: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肚子

做法1:仰卧,把小腿放在一张凳子上或小床上,使大腿和小腿基本成90度角眼睛平视,重复快速抬头看自己的膝盖部位。一天做3-4组,每组都做到自己的极限,组间休息120秒

做法2:平躺,两腿伸直快速向上抬起到与身体垂直,然后缓慢放下(10秒),每组做15个,从每天3组做起,习惯后再增加组数,到6组就很好了。

提示:用第2个动作锻炼,手最好往脑后抓住点什么(不是头发),腹肌不是骨骼肌,要练必须每天练

投篮技巧:

一、加强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投篮的动作有单手和双手,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严格地按规范化动作去做。培养和掌握投篮时的肌肉感觉是优先于一切的先决条件,这就应加大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最终达到动力定型。

二、提高身体的训练程度。身体训练程度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对投篮命中率有明显的影响。如身体训练较差的队员,运动量增大时,命中率就明显下降。因此,应把投篮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一定强度下限时限数投篮训练,以便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有足够的体力保证投篮命中率的稳定和提高。

三、选择良好的投篮时机、果断出手。良好的投篮时机,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关键,一次好的得分机会是靠个人和全队配合来创造的,要善于捕捉投篮的时机。投篮者要观察防守队员的重心、位置、防距,一旦防守者失掉了正常的防位,不能干扰投篮时,或投篮者利用假动作诱使防守者失掉重心、位置和防距时,投篮者创造了投篮机会,果断出手。利用全队战术创造出来的机会或利用攻防双方出现暂时的时间差和空间差立即投篮。

四、要有强烈的投篮欲望和自信心。强烈的投篮欲望和自信心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前提,对投篮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使投篮者得以全面锻炼,掌握各种投篮技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应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帮助,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培养投篮者的自信心。

五、加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的训练。比赛中,常看到有些投篮者,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体平衡时,仍能将球投进,这说明投篮者身体协调性好,在球出手的瞬间,身体和手是相对稳定的,投篮者的时空感强、手感好、自信心强,使整个投篮动作力量均匀、柔和,动作自然、连贯、流畅。

六、选择合适的投篮出手角度和球的飞行路线。据科学和实践证明,球的出手角度影响着球的飞行路线,球的飞行路线一般有低弧线、中弧线和高弧线三种,一般以中弧线为最佳。但由于投篮距离的远近,队员身材的高矮和弹跳素质的不同,因而在投篮时,球的飞行路线也就有所不同,在训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同时,稳定的心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心理暗示,不要受裁判、场地、观众、气氛和比分的影响,采取合理、果断的行动进行投篮

先说说高位防守:

曲膝,大腿与地夹角尽量保持在0度到30度之间(也就是重心压低),两脚比肩略宽,上身向前稍探,两臂张开,手掌面向对方,一只臂稍高,用来干扰对方传球,另一只臂稍低,用来干扰对方控球,具体用那只手臂根据你的习惯和对方具体进攻情况而定。

在对方移动时随移动方向滑步。滑步的脚步是向哪个方向就先迈哪只脚,另一只脚跟随(不要怪我罗嗦,常见一些初学者搞错)。除非是贴身防守,一般防守时站的位置是对方朝向篮筐的方向,并向你认为对方有可能传球的方向稍斜。

练防守最重要的是练脚步(主要是滑步),以便你能及时拦截对方的进攻和传球路线,并让对方假动作给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一种练习方法是用我最开始介绍的姿势,在球场沿Z字路线左右滑行,上肢一定要保持正确姿势。

另一种练习方法是在禁区内,左右滑步(一般两三步就够了)到禁区左右边线,俯身两手碰触禁区边线,然后再滑到另一端,同样动作。

前一种能够帮助你保持防守的正确姿势,后一种能帮助你加强在断球或干扰对方进攻时的身体协调性。

另一种就是碎步,身体仍旧保持正确的防守姿势,两脚原地上下不停的交替以小步跳动,或者让篮球在地上慢速滚动,然后以小碎步跟随篮球前进。这种锻炼方法能增强你的腿步力量以及你两腿的反应速度。

不管哪一种发法,你都必须投入大量的练习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每次练到你两腿不能动为止。

说点内线防守技巧

如俺的一些技战术贴中所说的,俺是防守起家的,进攻上专攻内线,而俺的身高只有175CM,体重60KG,身高不占优,体重平平,属于篮球场中内线的小个子。可是俺有自信站在内线,对位球员基本上都是185CM以上的,但俺基本上无论攻防还是篮板都不吃亏,所以就来谈点内线的防守技巧。

俺说的防守技巧的锻炼当然是指身高体重处于弱势的球员怎样去防守比较强大的对手,若是防守球员本身已经是身高2米体重90KG左右,那基本上站在内线已经不吃亏了,至少是业余水平的比赛中不吃亏了。

首先,内线的站位意识决定着防守球员是否有抑制对手的可能性。既然对手属于身高优势的内线球员,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内线球员的特征,充分的使用这些特征的弱点很重要。比如,大多数内线球员并不擅长中远投,这是球场身高者的一种通病,即便在NBA也屡试不爽,自从Olajuwan,Ewing,Smith这一批传统意义的优秀中锋的退役,大多数内线球员都缺少中远投能力,这也是目前的TD+Webber+KG这几个仅有的内外线均出众的内线球员称霸的原因之一。在业余水平的球场上,这个特性尤其明显,凡是身胚可以称雄内线或者自认为可以称雄内线的球员的大多忽视外线能力的锻炼,这就定了防守球员非常有必要在顶防内线球员时就尽可能的避免其在靠近篮筐的位置接球。一旦接球位置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内线位置,大多数内线球员不会选择投篮,即便是选择投篮,命中率也远低于其内线平均命中率;如果内线球员选择外线接球突破的话,也会留给防守方包夹的可能性,防守效果远比给其内线直接强打来的乐观。

其次,需要完成连进攻球员内线接球的机会都少的贴身防守,是对于防守球员心理的考验。防守球员绝对要有牺牲个人的技术统计的准备,比赛中无论对位球员处于任何位置都贴身干扰,并且尽可能的阻挡其一切向内线空切的路线。关键在于双眼始终保持同时可以看到对手控球球员和自己的对位球员,并且同时保证自己处于对位球员和篮筐之间,距离对位球员一步左右的位置,这是防守位置是否合理的一大标准。这个位置的界定,可以保障任何时候对位球员的启动都在自己的目光之中,并且及时阻挡在其移动路线上。(这一点关于防守位置的合理性判断看似简单,其实是对于防守球员的一个质的飞跃,当这个位置的占位达到本能地步的时候,防守意识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提升。)

再次,开始说点纯技术问题吧。再严密的防守也没有可能完全抑制内线球员在内线接球的机会,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尽可能的减少其而已。一旦,对位球员内线接球了怎样进行防守。

所有的内线进攻方法剥茧抽丝究其根本无非两种:一,前锋路线;二,中锋路线。

前锋路线的一大特征是背对篮接球的低位单打,通过速度和节奏摆脱防守球员很短的瞬间完成投篮;中锋路线的一大特征是背对篮的反侧转身投篮,更大程度的凭借体重和身高位置抑制防守球员的起跳完成得分。尽管近年来,即便是在NBA专业赛场这两个标志性特征都已经被慢慢混淆,很多前锋或者中锋都可以熟练的使用这两种基本方法,可是仅仅从技术层面分析,内线的进攻手段依旧是无法摆脱这两者的范畴。

防守内线球员的进攻,更多的关注底线是必要的,大多数内线球员走底线的速度非常的迅速,而且底线的移动受到包夹的可能性远远比走中路来的小。对位前锋球员,防守方的移动速度同样的重要,始终保持和进攻球员的身体接触,并且随着进攻球员的移动而相应移动脚步。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对的,当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对手的移动速度会由于该接触而有相应的减低。双脚的力量的锻炼将会在内线防守中占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进攻方的任何向内线挤入的行为,都应该用身体正面顶住,由于一切的双手向外推的动作都可以被视为防守犯规,双脚和腰部的力量更显得重要。使用身体成为真正的铜墙铁壁,即便是受到对手的侵略性冲撞也不应该有退让出给与对手投篮空间的机会。

“图穷匕现”,进攻方的所有移动和倚靠,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完成投篮。当进攻球员出手投篮时候,应该全力起跳干扰,干扰,而不是封盖。尽管封盖可以令对手胆战心惊,可并非所有的成功防守都必须以封盖告终,所有企图百分百完成封盖的防守球员最终都无法避免犯规过多的后果(当然,如果身高优势达到30CM以上不妨尝试)。防守的最好效果是降低对手的命中率,并且由于内线防守球员距离篮筐始终比进攻球员要近,可以以更理想的位置获得篮板。起跳干扰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是用手挡住投篮者的目光,从投篮者的发力手和辅助手中间的空间将手伸入干扰进攻方的瞄篮准头。一旦球从进攻者的手中投出,应立刻转身面对篮筐,半蹲姿态保持冲抢篮板的可能性,此刻半蹲依旧应该保持和进攻球员的适当身体接触,以自己的背部挡住进攻球员的篮板路线。

单兵的内线防守还有很多技巧,可是很多东西已经属于球场上现场分析远远比纸上谈兵来的容易和清晰,尽管现在的业余水平球场上专注于防守的球员已经越来越少,依旧希望能够对于大家提高防守水平有所借鉴。

篮球场上,成王败寇。犀利的进攻是必不可少得,然而没有固若金汤的防守,在整体的比分优势上也会逊色很多。“欣赏看进攻,赢球考防守”,NBA的经典成语历经多年的验证,证明是正确的。

然而,很多业余的篮球选手的软肋其实就是防守,或者说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软肋是防守。怎样的防守才算到位?练舞从事篮球7年,最早练习的是篮板,由于当时极度缺乏攻击力,曾经有整整2年,专职防守,因此想谈谈球场上的防守技巧,希望对于大家提高防守能力能够有所帮助。

防守可以分为单兵防守和整体防守,单兵防守指的主要是个人的防守能力,经过刻苦的练习,这点上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是可以提高的;而整体防守指的是全队防守在战术上的配合,这一点仅仅队中的某一个人领略是不够的,需要全队在实战中磨合。由于整体防守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仅仅列出一些单兵防守的技巧。

单兵防守涉及到的方面很多。

防守外线选手就是俗称的“盯人”。

外线攻击性选手大多能突善投,在速度上有着优势,也具有一定的投篮命中率和分球能力。在对手运球时候,应保持略略下蹲姿态,始终保持你的身体重心在和对方运球的手较近的支撑脚,这样有利于对方突然启动时候的跟进,跟进时候防守球员的身体应该始终保持和进攻方的正面对抗(如果对方的速度实在快你很多的话,当对方过了你的时候,侧身的跟进要注意步伐,很容易造成防守违例)。

外线的投手往往通过运球变线,制造1-2秒钟的投篮机会,采取这样的防守姿态进攻方将很少有机会能够完全摆脱你的控制范围,即使投篮出手的话,也会因为你的贴身干扰造成命中率的下降。所有的投手都有着一个无法避免的投篮前奏动作,就是将所运的球或者接到就准备出手的球,自身体前方上举过头瞄篮,如果进攻方这个动作速度并不是很快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举球经过胸口的时候出手拍掉,即使没有成功的将球拍出进攻球员控制范围,也将很大程度干扰其投篮的节奏感。

针对外线球员的假动作(佯装投篮吸引防守球员起跳以后突破),基本在盯防上有一点技巧,就是对方作假动作时候,低头看他的脚是否离地,离地的话应迅速全力起跳封盖,不管是否能够封盖掉,至少要做出封盖的姿势令对方球员投篮时候有所顾及,如果运球选手双脚没有离地的话,那就应该继续保持重心准备对方的运球突破。

外线球员除了一个控球的选手以外,还会有无球跑动准备接应的球员,防守这样的球员也应该使其在你的控制范围以内,离开他的距离至少要求一步以内可以触及,位置上保持你的双眼应该同时看到控球选手和你所防守的无球选手(这很重要,这点是确认防守球员位置的重要标准)。始终保持着你所防守的无球球员的动态,一旦发现他加速立刻相应加速阻挡在进攻方和篮筐之间的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99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