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什么意思?

h什么意思?,第1张

h的意思:在化学中,H表示氢元素;在几何学中,小写h代表高度。

H(大写);h(小写),是拉丁字母中的第8个字母,H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一个栅栏的符号,并很早出现在闪族的书面当中——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的西奈半岛。

历史发展:

在现代英语中,h位于元音前用于拼写清喉擦音/h/,位于元音后则不发音(只表示历史词源,例如Sarah)。

h位于辅音字母之后,则与前面的辅音字母构成字母组合,用于表示改变发音方式或发音位置,例如:th用于拼写齿间擦音/θ/和/ð/,ch用于拼写齿龈塞擦音/tʃ/,sh用于拼写清齿龈后擦音/ʃ/,zh用于拼写浊齿龈后擦音/ʒ/。

另外,“辅音字母+ h”经常用于拼写源自希腊语的借词,例如:ph表示古希腊语的φ(读/f/,例如physics),th表示古希腊语的θ(读/θ/,例如theory),ch表示古希腊语的χ(读/k/,例如chaos),rh表示古希腊语词头的ρ(读/r/,例如rhythm)。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糖类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m(H2O )n表示。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m(H2O )n 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甲醛、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Cm(H2O )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在沿用。[6] (另外像碳酸(H2CO3)、碳酸盐(XXCO3)、碳单质(C)、碳的氧化物(CO2、CO)、水(H2O)都不属于有机物,也就是不属于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的功能与体内酶的活性密切相关,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的调节。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泛酸)、B6(吡哆醇)、B12(钴胺素)、烟酸、叶酸、生物素和胆碱。鸭体内不能合成脂溶性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得;鸭盲肠内的微生物能合成一定量的水溶性维生素,但合成量不能满足鸭的需要,必须在日粮中补加。

鸭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其微小,但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作用巨大。当缺乏维生素时,鸭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紊乱;正常生长发育速度降低;产蛋量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严重缺乏时,可导致死亡。在应激条件(转群、密度过大、高温、接种疫苗、运输)下,鸭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成倍增长,补充维生素能提高鸭的抗应激能力。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和需要量如下:

(1)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具有抗氧化性,主要功能是保护组织细胞膜的完整性;维持视觉器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黏膜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种鸭的产蛋性能、受精率和孵化率。当维生素A缺乏时,鸭精神不振,运动失调,羽毛蓬松、无光泽,眼睛流泪、红肿,患夜盲症或干眼炎,生长发育不良,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雏鸭和青年鸭的维生素A最低需要量为1500国际单位/千克日粮,种鸭和蛋鸭维生素A最低需要量为3000国际单位/千克日粮。

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以鱼肝油和蛋黄中含量最丰富。在玉米、豆粕中,在青饲料如胡萝卜、苜蓿、青菜、青草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鸭体内能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采食玉米—豆粕型日粮,或放牧鸭群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由于饲料中的维生素A易被氧化而失去生物活性,造成工厂化养殖的鸭群常常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因此,在鸭日粮中应添加高于需要量的维生素A。在实际生产中,维生素A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一般在6000国际单位/千克以上。

在动物营养中,10 国际单位维生素A相当于03微克维生素A醇或0344微克维生素A醋酸酯或06微克β-胡萝卜素。

(2)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钙、磷吸收,促进骨骼和蛋壳的形成;调节体内的钙、磷代谢,维持骨骼正常发育和正常功能。天然维生素D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维生素D3的生物活性比维生素D2高40倍。在维生素D缺乏时,骨骼发育受阻,雏鸭生长发育不良,鸭喙、腿骨、鸭掌变软弯曲,发生佝偻病;种鸭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及蛋壳品质降低。雏鸭和青年鸭对维生素D3的需要量为200~500 国际单位/千克日粮,产蛋鸭为1000~2000国际单位/千克日粮。

鱼油、蛋黄和动物肝脏中维生素D含量丰富。鸭表皮组织和羽毛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以转变为维生素D2。所以,放牧鸭群一般不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在舍饲饲养条件下,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酚,其功能是维持生殖器官的正常机能;消除体内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防止脑软化发生;与微量元素硒有协同作用,加强肌肉组织的代谢和功能;维持体内多种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酶的活性。当维生素E缺乏时,可能引起脑组织细胞软化、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渗出性素质病、肌肉营养不良;公鸭睾丸退化,配种能力下降;母鸭产蛋量、受精率和种蛋孵化率降低。肉鸭维生素E的需要量约为10~20毫克/千克日粮。种鸭维生素E的需要量约为20毫克/千克日粮。

蛋黄、植物油和谷物胚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青绿饲料和饼粕类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在种鸭日粮中添加适宜的维生素E有利于提高种鸭的生产性能,提高种鸭的抗病力。

(4)维生素K 维生素K参与凝血作用,能促进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促进血液凝固。维生素K缺乏时,鸭子易患出血病,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组织出血,诱发贫血症。雏鸭盲肠微生物活动欠发达,合成维生素K的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因此,在雏鸭和种鸭日粮中应添加维生素K,适宜添加量为2毫克/千克日粮。

(5)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正常代谢;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传导机能;促进胃肠蠕动;提高食欲,促进生长。硫胺素缺乏时,鸭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羽毛失去光泽;发生多发性神经炎,腿、翅、颈痉挛,头向后上方极度弯曲呈“望星空”症状。肉鸭和青年鸭对硫胺素的需要量一般为2毫克/千克。种鸭对硫胺素的需要量一般为3~4毫克/千克。

维生素B1在糠麸、草粉、饼粕、酵母中含量丰富。肉鸭日粮中含有一定量的糠麸和豆粕时,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

(6)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它对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过程有重要作用。饲料中的核黄素结构相对不稳定,易被光、热、氧气等破坏,是导致肉鸭维生素B2缺乏的原因之一。核黄素缺乏时,鸭脚趾向内侧弯曲,腿软弱无力,以膝关节触地行走;肉鸭生长不良。

核黄素在玉米、大麦、麦麸、米糠、豆粕、青干草、酒糟、酵母等饲料中含量丰富,但稳定性差、易破坏。因而,在日粮中应适当补充核黄素。维生素B2在肉鸭、青年鸭、蛋鸭、种鸭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不应低于10毫克/千克。

(7)维生素B3 维生素B3又名泛酸,是细胞内辅酶A的组成部分,直接参与糖、脂肪、蛋白质和能量的代谢。维生素B3缺乏时,雏鸭生长缓慢,羽毛粗乱,皮下出血、水肿,发生皮肤炎。泛酸与维生素B12的互作关系显著,相互作用,互相加强。

泛酸在麦麸、花生粕、豆粕、青草、苜蓿、干草、谷物籽实中含量较多,但玉米中含量较少。泛酸稳定性差,易受热破坏。肉鸭和蛋鸭饲料中泛酸的适宜添加量不低于10毫克/千克。

(8)维生素B6 维生素B6有3种不同的化学结构,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吡哆醇、醛、胺3种结构可以互相转化。在分子结构转化过程中,维生素B6作为氨基转移酶的辅酶完成转氨基作用。同时,维生素B6具有脱羧作用和脱硫作用。因此,维生素B6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辅酶。维生素B6缺乏时,肉鸭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或停滞;发生神经性运动失调和痉挛;皮肤发炎、羽毛粗糙。

苜蓿、草粉、青草、谷物、糠麸和酵母中维生素B6的含量较高,肉鸭一般不易发生维生素B6缺乏症。肉鸭和蛋鸭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约为50毫克/千克。

(9)烟酸 烟酸又名尼克酸,是辅酶1(NAD)和辅酶2(NADP)的组成成分,在糖、脂肪、蛋白质和生物氧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鸭能量代谢旺盛,对烟酸的需要量较高。缺乏烟酸时,鸭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停滞;羽毛蓬乱、缺乏光泽;腿严重弯曲,关节肿大。

烟酸与色氨酸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肉鸭的烟酸需要量与日粮色氨酸含量有关。日粮色氨酸含量高时,烟酸需要量较低;色氨酸含量低时,烟酸需要量较高。鸭对烟酸的需要量相对较高,商品肉鸭的需要量达到50毫克/千克,种鸭达到60毫克/千克。

烟酸在谷物饲料、糠麸、饼粕、酵母、苜蓿和青草中含量丰富。

(10)维生素B12 在维生素B12的结构中含有微量元素钴,又称钴胺素。在体内合成代谢中,钴胺素的主要功能是转移甲基。维生素B12参与核酸的生物合成;参与糖、脂肪、氨基酸和能量代谢;参与机体的造血过程,促红细胞形成;维生素B12与叶酸、泛酸、胆碱和蛋氨酸等营养素有协同作用。在全植物性日粮中添加钴胺素能提高饲料报酬,促进肉鸭生长。当缺乏维生素B12时,雏鸭表现为食欲不振、贫血、消瘦、生长停滞或死亡。鸭对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与日粮叶酸、泛酸、蛋氨酸和能量含量有关,最低需要量约为10微克/千克。

自然界中只有微生物(酵母例外)能够合成维生素B12,动、植物体内均不能合成维生素B12。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血粉、动物内脏粉(心、肝、肾)中维生素B12含量丰富。当肉鸭采食全植物性日粮时,必须添加维生素B12。

(11)生物素 生物素又称为维生素H。在鸭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过程中,生物素的主要功能是“羧化和脱羧”。当缺乏生物素时,鸭体内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表现为脂肪肝和肾综合征;鸭表皮肤干裂易患皮炎;脚掌干裂结痂;骨骼畸形,运动失调。鸭生物素的需要量为100~200微克/千克。生物素在玉米、豆粕、花生粕、棉粕中含量丰富。在小麦中生物素的利用率接近于零。生物素遇到高温、碱、氧化剂易失去活性。

(12)叶酸 叶酸以辅酶形式参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叶酸与维生素B12协同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与核酸的合成。肉鸭叶酸缺乏时,精神不振、生长缓慢,造血机能障碍、贫血,胃肠道损伤、腹泻、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胫骨弯曲、运动失调。肉鸭叶酸的需要量约为05毫克/千克。蛋鸭和种鸭叶酸的需要量较高,为10毫克/千克。

叶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类饲料中含量丰富。肉鸭一般很难出现叶酸缺乏症。

(13)胆碱 胆碱是季胺类化合物,呈碱性,有强的吸水性,其活性形式为乙酰胆碱。在鸭体内,胆碱是磷脂和卵磷脂的组成成分,促进肝脏中脂肪的转运;胆碱是一种神经介质,传递神经冲动;对维持神经、心血管、消化器官等的功能产生重要作用;胆碱是体内甲基的载体,为体内合成代谢提供甲基,参与核酸、蛋氨酸、肌酸等的合成。缺乏胆碱时,肉鸭生长缓慢,发生脂肪肝;胫骨短粗,关节肿大,运动失调,俗称滑腱症。

天然饲料中都含有胆碱。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小麦、鱼粉、酵母等饲料中胆碱含量丰富。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和高剂量的蛋氨酸可以降低胆碱的用量;高脂肪低蛋白日粮提高肉鸭胆碱的需要量。肉鸭胆碱的需要量为1000毫克/千克,蛋鸭和种鸭胆碱的需要量为1500毫克/千克。

(14)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具有抗氧化性,属于抗氧化剂,能够清除鸭体内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使细胞膜免受损伤。在热应激条件下,补加维生素C能够提高肉鸭和蛋鸭的体质和抵抗热应激的能力。发病鸭群补加维生素C能改善体况,提高抗病力。维生素C是常用的抗应激剂,适当补充能有效降低各种不良刺激带来的应激反应。鸭体内能够合成维生素C,不易发生缺乏症。

维生素H与酶结合参与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过程,与体内的重要代谢过程如丙酮酸羧化而转变成为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羰化成为丙二酰辅酶A等糖及脂肪代谢中的主要生化反应有关。它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极微量(0005微克)即可使试验的细菌生长。例如,链孢霉生长时需要极微量的生物素。

人体每天需要量约100~300微克。生鸡蛋清中有一种抗生物素的蛋白质能和生物素结合,结合后的生物素不能由消化道吸收;造成动物体生物素缺乏,此时出现食欲不振、舌炎、皮屑性皮炎、脱毛等。然而,尚未见人类生物素缺乏病例,可能是由于除了食物来源以外,肠道细菌也能合成生物素之故。

功效:维生素H对于糖原的异生,脂肪酸的综合作用以及某些氨基酸的新陈代谢,都是一个关键的调控元件,并且能够通过帮助能量的产生对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协助细胞生长、制造脂肪酸、代谢醣类、脂肪及蛋白质,且有助于维他命B群的利用;促进汗腺、神经组织,骨髓、男性性腺的健康;维护皮肤及毛发的正常运作和生长,减轻湿疹、皮炎症状;预防白发及脱发,有助于治疗秃顶; 缓和肌肉疼痛;对忧郁、失眠确有一定助益;还参与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的代谢;促进尿素合成与排泄;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501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