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瘦的男孩,该如何通过健身增肌?

很瘦的男孩,该如何通过健身增肌?,第1张

偏瘦体质的人该如何科学健身增肌?偏瘦体质的人增肌,应多做无氧运动,多增加饮食营养。

偏瘦体质的人,体型看起来消瘦纤细,虽然体脂率低,肌肉群也较小且不明显,而且肌力较差。偏瘦体质健身,应多刺激肌肉和力量的增长,就长期而言,应多做以各种器械为主的无氧运动。

由于先天因素,后天锻炼的少,对于偏瘦体质的人来说,健身增肌是一个持久战。前期应多做适应性的无氧训练,尤其是胸肌,肩背,臀腿等大肌肉群的训练,熟悉各种器械的同时,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

熟悉各种器械和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之后,应长期以大重量、少次数的训练为主,并根据身体的承受能力,逐渐增加负重和训练次数。训练过程中,应适时以小重量、多次数的训练和有氧运动作为调整和促进训练的方式。

偏瘦体质的人增肌,坚持有效训练同时,还应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休息。就饮食而言,应少食多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者的比例,可大致按照60%/20%/20%的比例摄取。

男人健身增肌食谱

 事实证明,如果吃跟不上的话,练的再苦再累,在很多时候也只是无用功。可见“吃”对于健身者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要想让健身事半功倍,首先要把握最基本的原则——少食多餐,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每顿不吃太多,但一天需要吃六顿或者五顿。

 瘦身食谱

 7:00 早餐

 吃什么:粥、牛奶、鸡蛋。

 理由:谷物提供必需的碳水化合物,稀饭或粥易于消化;牛奶鸡蛋是对蛋白质的补充,牛奶亦可替换为橙汁,补充维C令早晨的精神更好。

 9:00 加餐

 吃什么:半个苹果。

 理由:苹果属于低热量粗纤维的水果,帮助消除饥饿感。因为接近午餐时间,半个苹果足矣。

 11:30 午餐

 吃什么:米饭(70g)、鱼肉(100g)、虾(80g)、蔬菜(100g)。

 理由:鱼、虾均属于高蛋白低热量食物,蔬菜提供饱腹感的同时,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在进行至第4周时,需要去掉米饭。

 15:00 加餐

 吃什么:黑咖啡(350ml)+全麦面包(2片)或一根香蕉

 理由:黑咖啡对心脏功能有益,也并不含脂肪,算是急速减肥训练中不可多得的饮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全麦面包配咖啡,就应该避免进食香蕉。咖啡和香蕉的搭配对消化系统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17:30 晚餐

 什锦清脂沙拉

 材料:生菜、黄瓜、花椰菜/西蓝花、三文鱼、水煮鸡胸肉、少量豌豆。

 做法:加入醋或油醋汁拌在一起即可,千万别用沙拉酱,热量太高。

 理由:一份什锦清脂沙拉可以完全满足一顿晚餐的营养摄取,可作为调节口味的'晚餐选择。注意每餐摄入的量以七分饱为宜。所有食材都不要加食用油烹饪,煮、蒸、炖是最好的方式。

 21:00 夜宵

 吃什么:低热量水果。

 理由:习惯晚睡的朋友切勿在睡前给肠胃增加负担,而低热量水果是营养和饱腹感的最佳保证。

 增肌食谱

 第一餐 7点-8点左右早餐

 碳水化合物:一个馒头、面包、花圈或米饭、面条均可(量稍大点)

 蛋白质:蛋白的粉一杯、2个蛋清

 蔬菜水果:一个香蕉或一个苹果

 脂类坚果:2个核桃

 营养补剂:善存片一片

 第二餐 10点左右 加餐

 碳水化合物:一片面包或一个蒸土豆

 蛋白质:一个蛋清、蛋白奶

 蔬菜水果:一个香蕉或猕猴桃

 第三餐:12点左右,午餐

 碳水化合物:一大碗米饭、面条或饺子、米粉均可

 蛋白质:肝脏、牛肉、鱼肉、鸡肉、豆腐、海鲜均可(红烧、清炖、清蒸任选)

 蔬菜水果:金针菜、海带、蘑菇、菜花、豆芽、柿子椒、菠菜

 脂类坚果:腰果一把

 第四餐 15点 加餐

 碳水化合物:一片面包或一个玉米棒

 蛋白质:一个蛋清、蛋白奶

 蔬菜水果:一个香蕉或橘子

 第五餐 18点 晚餐

 碳水化合物:一大碗米饭、面条均可

 蛋白质:牛肉、鱼肉、鸡肉、豆腐、海鲜均可(最好清炖、清蒸)蔬菜水果:同午餐

 脂类坚果:2个核桃

 第六餐 21点 加餐

 碳水化合物:一片面包或一个蒸土豆

 蛋白质:一个蛋清、蛋白奶

 蔬菜水果:一个香蕉或猕猴桃

 最后给大家补充一些常用增肌食物:

 西兰花、煮鸡蛋、三文鱼、牛肉、牛油果、芹菜、芦笋、鸡胸肉、糙米。

 最后希望大家能积极运动,合理饮食,让自己健身更加事半功倍!早日练出好身材!

;

增肌锻炼计划你需要知道的几点:

1、锻炼时间最好固定

男性健身每次锻炼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可以使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身体内脏器官形成条件反射。饭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不能锻炼,否则会影响消化和睡眠。

体力最佳时间一般在15:00-20:00之间,可以考虑作为主要锻炼时间。

2、负荷量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而定

一般说来,发达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数是8次-12次,最少不低于8次,这一数量应该是竭尽全力。因而负荷量应掌握在个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这一负荷量最有效的次数是用大负荷做,不超过5次。男性健身发展耐力和减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数是小负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减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动为止。

3、锻炼时间要适宜

男性健身初学者和平时劳动量较大者以每周三次为宜,每次1-15小时,但每次锻炼应包括肌肉各个部分肌肉群。每天坚持锻炼者,可将肌肉群分为两个部分,隔天练习,保证肌肉能有效恢复。如:今天练习肩、腹、胸,明天就练习背、臂、腿等部分。

4、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帮助你集中意念,使动作协调而有节奏,在锻炼中能举起更多的重量。一般动作和小重量试举,都是用力、肌肉收缩时吸气,放松还原时呼气。

男性健身举大重量或最后几次试举时,则先深呼气,再憋住气的情况下做举放动作,然后再深呼吸。锻炼时要用嘴呼吸,锻炼前做伸展运动,以预防肌肉韧带拉伤,训练后要做放松运动,帮助消除肌肉紧张,恢复疲劳。

增肌锻炼的法则

1循序渐进(Progressiveoverload)

具体计划建议渐进性地提高重量与密度,千万别让肌肉停滞不前。比如说如果你今天能用70公斤做10次卧推,那么你下次可加大重量或增加次数以确保肌肉得到充分刺激,一段时期后,你的胸肌将会有明显的增长。增加重量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训练过度,甚至会因负荷过大而受伤。

2多组训练(HighVolume)

建议增肌期间对每个动作要进行多组训练,以使每一肌肉群及纤维都能彻底的锻炼。为了能充分刺激肌肉,增肌期间可把同一群(或一块)肌肉的相似动作,采用不同动作来依次练习,一般选取三四种动作。

比如说练胸大肌时,把各种不同体位的卧推,仰卧飞鸟,拉力器夹胸,双杠臂伸曲组合起来进行锻炼。建议每次锻炼要感觉到肌肉充血饱和,“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记住“NoPainNoGain”。

3短的间隔时间(Shortresttime)

多组训练也是建立在短的间隔时间的基础上。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在锻炼期,频繁地刺激肌肉。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另外,增肌期间,每次训练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在无氧训练40分钟后,一些影响训练的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就会大幅度减少,直到基本停止,以致造成肌肉损耗。所以短的间隔时间能提高效率。

4锻炼动作到位(Correctform)

增肌期间除了要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也要注意锻炼动作是否到位。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完全刺激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容易出意外。

5充分的休息(Enoughrecovery)

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为了让肌肉恢复,建议增肌期间补充足够的睡眠,一天至少保持8小时。记住,休息是为了让自己走更长远的路。

1平卧推举:主要练胸大肌的厚度和胸沟。

动作:两手持哑铃仰卧凳上,哑铃置于肩部,掌心朝上,上推哑铃至臂伸直,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上推和下降呈弧线,使胸大肌得到充分收缩和彻底伸展。

2上斜推举:主要练上胸肌。

动作:动作要领与平卧推举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凳面调到30~40度倾角,斜躺在上面做。

3平卧飞鸟:主要练胸部中间沟。

动作:仰卧凳上,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两臂自然伸直于胸部上方,两臂微屈肘向两侧弧形下放哑铃至最低点,胸肌充分伸展,胸肌用力收缩将两臂弧形上举还原。

4仰卧直臂上拉:扩展胸腔,练胸大肌、前锯肌的最佳动作。

动作:肩部仰卧横凳上,两脚着地,双手握紧哑铃一端于胸部上方,以肩为轴将哑铃缓慢放至(下降)头后方(感觉胸肌和胸廓伸展),放到极限时再提拉哑铃还原。

注意:为防止损伤,下放过程速度不宜太快。

首先要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

因为健身不管是增肌还是减脂,都是七分吃三分练;肌肉的恢复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如果休息都不规律那就不要期望太高。

增肌来说需要的营养

蛋白质15-2克,每公斤体重

脂肪13克,每公斤体重

碳水化合物6-8克,每公斤体重

如果不太会正确的动作,建议先学一下正确的动作标准,因为如果在错误动作模式下进行锻炼,会对关节和韧带造成严重损伤。

所以刚开始建议做自重训练,健身房器械建议用固定器械训练比如夹胸器、坐姿划船器这类。

训练前把对应肌肉激活,放松过于紧张的肌肉;训练完先用泡沫轴滚一下然后拉伸放松。

如果可以请采纳

国人有近30万人罹患肌少症,但据调查显示,2018年仅有不到两成的民众知道什么是「肌少症」!千禧之爱健康基金会董事长蔡克嵩指出,熟龄族群偏好「粗茶淡饭」和跑步、健走等有氧运动,恐无助增肌,长期肌少症的结果会增加失能卧床的危险。

简单的居家检测,看出肌力问题!

千禧之爱健康基金会董事暨台大医院竹东分院院长詹鼎正指出,民众平时在家可透过填写欧盟肌少症工作小组设计的SARC-F问卷或量测小腿围,初步了解自身肌少症风险。若问卷填写结果大于4分、50岁以上男性小腿围小于34公分、女性小于33公分,可能有肌少症,应前往医疗院所做进一步检测。

锻炼上下肢肌力 先从「靠墙深蹲」开始

熟龄、银发族最怕意外跌倒,进一步增加失能、卧床等风险,因此强健的下肢肌群成为稳固下半生的关键。BEING fit新世代健身房教练建议民众,应在日常加入阻抗型运动,每周三次,可有效锻炼、维持肌力。教练表示,人体大部分的肌肉都在下半身,因此「核心肌群」及「大腿肌肉」对熟龄族群来说,是更关键的训练部位。

初级靠墙深蹲- 刚开始锻炼的民众可利用家中既有角落,进行「靠墙深蹲」。将背部紧靠在墙上、身体慢慢往下蹲,膝盖弯不必一定要到90度,停留5秒再缓缓站起,重复8-12下,即可锻炼核心及大腿肌群。

进阶靠墙深蹲- 若是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视身体情况,将膝盖弯曲角度缩减至90度,可以有更好的增肌效果。

使用弹力带加强上身训练

若想提升训练成效,则可加上简单道具如弹力带,增加锻炼强度。除了可将弹力带环绕大腿,加强深蹲时的阻力外,弹力带也可以用于上肢肌肉训练。

将弹力带拉直、与肩同宽,双手平举向外拉,保留姿势5秒,重复12-15下每天四组,不仅可以锻炼核心,对于增强背部、双手的肌力也有帮助。

BEING fit教练也特别提醒,应依个人状况调整运动时长与强度,民众透过咨询医师、健身房教练适合运动项目,可避免运动伤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45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9
下一篇2023-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