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矩、剪力计算公式如何推导

弯矩、剪力计算公式如何推导,第1张

1、先求出节点弯矩,分配到节点上的每一个杆件的杆端(包括柱端),得到柱端弯矩;

2、根据柱端弯矩,设柱端剪力为未知数,列杆件力矩平衡方程,求出柱端剪力;

3、根据柱顶两侧梁传来的梁端剪力和柱顶的上柱柱底轴力之和,就是本柱上端轴力,本柱上端轴力加本柱自重就是本柱下端轴力。

弯矩公式:

(Mmax表示最大弯矩,F表示外力,L即为力臂)。

推导如下:

扩展资料

一般而言,在不同的学科中弯矩的正负有不同的规定。规定了弯矩的正负,就可以将弯矩进行代数计算。

在列弯矩计算时,应用“左上右下为正,左下右上为负”的判别方法。凡截面左侧梁上外力对截面形心之矩为顺时针转向,或截面右侧外力对截面形心之矩为逆时针转向,都将产生正的弯矩,故均取正号;反之为负,即左顺右逆,弯矩为正 。

-弯矩

-剪力

1、简支梁是将结构简化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移动的铰链连接的梁,其特点是:不管所受外力如何,固定铰支端受内力有两个,一个为垂直于支撑面(Y方向)的力,另一个位平行于支撑面(X方向)的力;而移动铰链端所受的内力只有垂直于支撑面(Y方向)的力。对哪一点列平衡方程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未知力的数量(一个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便于单独求解)。比如说简支梁中间受偏力(受力方向与X或Y方向成已知角度),如果对固定铰支端取矩列平衡方程,,只有一个移动端的未知力,可立即求得。再列X和Y两个方向的平衡方程,即可求得全部内力。如果对受力点取矩列平衡方程,就有三个未知力,无法求解。

2、工字钢做成的梁两端完全焊死,那就至少有一端成了固定端,另一端或为固定端或为固定铰支端。因为每个固定端有3个内力(XY方向受力和弯矩),因此至少有5个内力。按一般的方法只有3个方程,属于超静定问题,不能按简支梁计算。如果焊接时点焊一下(仅仅是为了设备定位),可以按简支梁计算。

3、校核许用应力时,截面系数与截面的几何形状(矩形,圆形还是工字型等)有关,计算方法可查相关手册。

这是个三杆机构,其自由度为0,

无论F是何方位都和实现静力平衡。

A是滑动铰支座,有一个支反力NA;E是滑动铰支座,有二个支反力NEX、NEY;CE是二力杆,NC方位沿C、E连线方向。(以上,各支反力的指向可任意设,若计算结果为负值,该力指向与所设反向)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静力平衡方程

∑FX=0

∑FY=0

∑ME(F)=0

可以求出三个支反力:NA、NEX、NEY

取AB(或CE)为研究对象:

同理可列出如上三个静力平衡方程,求出NC。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4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