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标准站姿的要点?

简述标准站姿的要点?,第1张

1、两脚跟相靠,脚尖展开45°~60°,身体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脚弓之上。

2、两腿并拢直立,腿部肌肉收紧,大腿内侧夹紧,髋部上提。

3、腹部、臀大肌微收缩并上提,臀、腹部前后相夹,髋部两侧略向中间用力。

4、脊柱、后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提起,两肩放松下沉,气沉于胸腹之间,自然呼吸,两手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脖颈挺直,头向上顶,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前方。

扩展资料:

站姿礼仪:

一、站姿变化

为了维持较长时间的站立或稍事休息,标准站姿的脚姿可作变化:

1、两脚分开,两脚外沿宽度以不超过两肩的宽度为宜。

2、以一只脚为重心支撑站立,另一只脚稍曲以休息,然后轮换。

二、正式场合的站姿

1、肃立:身体直立,双手置于大腿外侧,双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行。

2、直立:身体直立,双手置于腹部。

—站姿

护士礼仪站姿

护士礼仪站姿,护士作为没有翅膀的天使,应该端庄大方、举止优雅。护士在工作中展现好的体态不仅是为了美观,抬头挺胸时胸口变得开阔,呼吸顺畅,身体得到足够的氧气,注意力容易集中。也是为了健康和工作的效率。下面一起了解以下护士礼仪站姿。

护士礼仪站姿1

一、护士的`基本站姿

挺胸,收颌,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或相握于腹前,

双腿或腿跟并拢而脚尖稍分开,头、颈、腰成直线。

站立时,可以将重心置于某一脚上,即一腿伸直,另一条腿略为前伸或弯曲,也就是说双腿一直一斜。

还有一种方法,即双脚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张开的脚尖之间大致相距10 cm,其张角约为45°,呈现为“v”字形。

二、不雅的护士站姿

1、全身不够端正

站立时头歪、肩斜、臂曲、胸凹、腹凸、背弓、臀撅、膝屈,或双手插在口袋里,懒洋洋地倚靠在墙上或椅子上。

2、双腿叉开过大

在他人面前双腿叉开过大或双腿交叉,即别腿,都不美观。

3、手脚随意乱动

人在站立时,双手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如玩弄衣服、

医疗器械(听诊器),咬手指甲,用脚尖乱点乱划,双脚踢来踢去,蹦蹦跳跳,用脚去钩东西、蹭痒痒,脱下鞋子把脚“解放”出来,或是半脱不脱,脚后跟踩在鞋帮上,一半在鞋外一半在鞋里等等。

4、表现自由散漫

站没站样,站立时随意扶、拉、倚、靠、趴、蹬、跨,显得无精打采,自由散漫。

护士礼仪站姿2

站姿基本要领:

正确的站姿给人以挺拔壁纸,舒展俊美,庄重大方,经士充沛,信心十足,积极向上的印象。

1、头正,双目平视,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部平和自然。

2、双肩放松,稍向下沉,身体有向上的感觉,呼吸自然。

3、躯干挺直,收腹,挺胸,立腰。

4、双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手指自然弯曲。

5、双腿并拢立直,两脚跟靠紧,脚尖分开呈60度,男子站立时,双脚可分开,但不能超过肩宽。

错误站姿:

①两脚分叉分得太开;

②交叉两腿而站;

③一个肩高一个肩低;

④松腹含胸;

⑤一支脚在地下不停地划弧线;

⑥交腿斜靠在马路旁的树干、招牌、墙壁、栏杆上;

⑦不停地摇摆身子,扭捏作态;

⑧与他人勾肩搭背地站着;

⑨膝盖伸不直。

站姿杠铃推举是很常见的一个锻炼肩部的动作,这个动作一般在健身房男生会练的比较多,不过在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作的规范,不然很容易受伤。

站姿杠铃推举正确姿势

1、身体立正,挺胸收腹,两手握住杠铃,握距比肩稍宽。

2、提起杠铃至肩上,掌心向出;把杠铃贴脸前向上推起,直至两臂伸直在头顶上方;然后,慢慢按原路放下至肩上。重复。

站姿杠铃推举动作要领

1手握与肩同宽,手肘维持在杠铃前下方,而非正下方。

2背部、臀部肌肉收紧,保护脊椎。

3手肘直直往上推。

4杠铃走向应为微微弧线(朝头顶推,擦过面部),要注意是否有往前推出的错误动作。

站姿杠铃推举注意事项

1动作开始后,只能手臂在动,身体的其他部位均要保持固定姿势。上推时,上体不要后仰、憋气。

2在动作过程中,手腕用力并保持固定,手腕的前后摆动会增加受伤的危险性。

3为了减少其他肌群参与程度,杠铃推肩时,杠铃下落到下巴处,这样对叁角肌前束刺激的比较深,如果再往下直至贴近锁骨处,锁骨到下巴这个过程叁头肌参与发力的比重会大一些。

4此外,要注意肘关节的位置,不要向后,小臂应垂直地面,当上举到最高点时注意不要锁定关节,过头顶后就可以下落,这样肩部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站姿杠铃推举效果好吗

站姿杠铃推举是上肢训练的王牌的动作!不仅能训练出不亚于卧推的强壮发达的肩部,而且能强壮很多你平常想不到的肌肉。相比卧推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更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动作模式!

所以,站姿杠铃推举的意义不再是一个小小的肩部训练动作了。它完全可以作为反映上肢甚至是全身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站姿推举的优点在于我们的核心肌肉群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或多或少的强化。 而缺点是会让自己借助身体的力量去举起杠铃,肩部三角肌会处于疲怠。 坐姿推举的优点是:屁股跟背部有一个很好的稳定支撑作用,从而使肩背三角肌有一个更好的训练效果。缺点则是:核心肌肉群是无法得到强化,所以这两种推举呈互补优缺点状态。

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

你知道关于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有什么吗?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运动的人都不太了解,这样是运动的错误,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1

错误1:动作中手肘角度改变

侧平举时,正确姿势为:手肘角度固定,不随动作位置变化而改变。如果手肘角度发生改变,就会让你的肱三头肌用力,导致肩部的锻炼效果降低。

错误2:下降动作太快

为了锻炼你的肩部肌肉,在做下降部分动作时(离心动作),你应该有意识去控制放下重量的速度,让肌肉保持紧张。

另外,如果你手臂降到最低点,那么在上抬动作时,最初的受力将转移到肩袖上,而后才使三角肌受力(增加了肩袖受伤的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不要让手臂降到贴身,留几厘米空隙作为动作的最低点。

错误3:手肘没有到位

新手在做侧平举时很容易犯下这个错误,既在将重量抬至最高时,手肘却没有完全抬起。这个错误会导致上臂没有完成整个动作,达到应有的动作幅度,结果降低肌肉的锻炼效果。

错误4:动作顶峰与肩膀平行

做侧平举时,很多人总结经验就是一个词:高度。侧平举动作虽然重量无法高于头部,但高于肩部是可以做到的。在重量超过肩膀水平线后继续上抬45度可以让你的三角肌中束得到更好的收缩。要注意的是,采用这个方法,你应当适当降低所用重量,而且在肩膀受伤时请不要这样锻炼。

错误5:手臂完全伸直锁死

有的时候,健身者会误以为,锁定关节就是让关节伸展到最大范围,这样关节就不会继续“移动”。实际上这样做会让你的关节受到很大的压力,无法缓冲,而且反而无法让肌肉受力。在侧平举时,你应该保持手肘适当弯曲并锁定。

错误6:手肘90度侧平举

有的人在做侧平举时,会选用很重的哑铃,但是却将手肘弯到90度。

号称这样既能提高动作强度,又能让上臂达到最大的动作幅度,一箭双雕。然而并不是这样……其实,根据杠杆原理,你的肌肉受力并不完全取决于重量,还取决于力臂。提高重量,降低动作的力臂,其结果只是让你事倍功半,同时由于重量更高,受伤的风险也会更大。

关于肩部的训练,有几个方面需要明确一下:

1、肩部训练小重量,很多肩部示范动作,都是健身模特/教练亲身示范,他们所拿的哑铃重量并不适合新手。

2、多角度练习,肩部是羽状肌,分前束,中束,后束三部分,需要多角度针对性练习,所以你的计划里,不应该只有一两个动作,多动作配合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3、动作细节,肩部训练动作看似简单,但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很多人的站姿/坐姿本身就不正确,还有的耸肩,在这样的基本动作前提下去运动,整个运动轨迹都不对了。更别谈健身效果了。

4、对照镜子练习,做训练不是数数,练了多少下,还差多少下就完成了,而是没一个动作,都去对比镜子参照,看自己是否是高标准的完成,那些地方不足,发力是否正确,而不是简单的数数!

5、科学的训练计划,计划很重要,特别是健身作为一个长期的事情,有规划的完成,才能让你更轻松。

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2

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有人属前者,而有人属后者――与遗传有关。因此不能用出汗来判断运动是否有效。

肌肉疼痛说明锻炼得好

肌肉疼痛只能说明你锻炼过度或训练不当。由于肌肉运动过快,有氧酵解不足,无氧酵解代之,使肌肉组织中的乳酸浓度增加,产生堆积,从而引起肌肉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疼痛。当停止运动后,疼痛自然逐渐消失。

大运动量有助于迅速减肥

只有坚持长期训练,消耗大量的热量,对肌肉产生很强的作用,才能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

每天20分钟锻炼绝对必要不一定。一般说来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就够了。请记住这句话:坚持、经常。

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后肌肉就不会萎缩

运动停止后几个月,就会长出脂肪。所以,运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两次运动间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健康运动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益

运动医生认为,18岁前的年轻人进行健美运动要谨慎。应由健美运动教练员为他们设计一套有利于青少年关节生长的动作。

不管从事哪项运动,穿什么鞋都无关紧要

应根据不同标准挑选运动鞋。什么运动项目、如何进行运动,身体哪部分受力在挑选运动鞋时都要被考虑到。

运动员饮料能使肌肉发达

普通饮用水已经含有身体所需的营养。那些每天运动不少于90分钟的人可喝含有盐分和矿物质的水,但这种水并不能促进肌肉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437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