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告诉我们:摆脱无聊最好的办法

叔本华告诉我们:摆脱无聊最好的办法,第1张

“下班回到家好无聊啊”“周末没地方去好无聊”这是我最常听到的来自身边人的抱怨。

我发现无聊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上班无聊,带娃无聊,没事干更无聊,无聊已经完全霸占了我们的生活。

上周加班太晚,公司离一个闺蜜家比较近,她邀请我去她家住一晚,考虑到闺蜜已婚,我婉言拒绝了,她再三让我去,“儿子跟他奶奶回老家了,我跟老公大眼瞪小眼,两个人在家太无聊了,你过来陪我聊聊天。”

到了她家,我很快明白了她为什么觉得无聊。她老公跟我打完招呼后,一直躺在客厅沙发上刷抖音,我俩在书房聊天,不时能听到客厅传来的大笑声,后来又转战卧室继续刷抖音。

结婚没几年就已步入老夫老妻的相处模式,无话可说各自玩手机,成了现在很多夫妻的日常状态。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如果哪天来一场深度对话,反而让人觉得不习惯。

恕我孤陋寡闻,因为写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竟然存在一个“ 世界无聊日 ”,无聊的人为无聊的人发明的无聊节日。每年的7月5日,网友们分享他们做过的最无聊的事,五花八门的视频和照片,让我们见识到人类可以无聊到什么地步:

给石榴剔籽,解剖式吃蟹,用火龙果籽搞艺术创作……还有个网红博主埋头6小时数完一碗米的粒数为16250颗,与网友争做全世界最无聊的人。嗯,他赢了!无聊仿佛成了我们体内的一股洪荒之力,爆发的威力连我们自己都害怕!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无聊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娱乐方式太多了,追剧,看综艺,刷抖音,玩游戏……无论哪一个,都新鲜刺激,好像每天都有大事发生,吸引着我们的关注。我们忙着冲浪吃瓜,想利用网络充实我们的灵魂,当几个社交app逛一圈,同样的新闻和段子看了好几遍,每一秒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可还是忍不住会感叹,真是好无聊啊!

在心理学上,无聊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

无聊总是来得那么汹涌,让人逃无可逃。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无聊感?

其实,无聊早已上升为哲学命题。叔本华是研究无聊的鼻祖,他是第一个把无聊进行透彻剖析的权威选手,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 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处于两种状态,要么痛苦,要么无聊,没有第三种选择。

叔本华还进一步解释了二者的关系——你强我弱的对立,也就是说,我们感受痛苦的能力越强,无聊就相应地减少,我们每天的时间,不是被痛苦占据,就是被无聊包围。

无聊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感受,人的无聊程度是由精神思想决定的。思想能力越强大,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智力超群、感知力敏锐的人(比如哲学家),很少处于无聊的状态,因为他们总是处于另一种强烈的情绪中——痛苦,没有人比他们更痛苦!!按这个理论,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作家、诗人、哲学家会选择自杀了……

有钱人和穷人的无聊,性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不知道怎么打发大把的空闲时间。有钱人还可以沉迷社交,环球旅行(现在去太空都可以实现了),疯狂购物,任性消费、大把花钱就能把时间填满,心底的欲望得到释放,延迟无聊感的到来。

经济条件差的话,可选择性要少很多。网络成了最低成本的消费场域,无聊的情绪在虚拟的世界得到缓解,在信息的刺激下多巴胺给我们带来快乐,但一旦停下来,空虚无聊就会袭击我们,“人间不值得”,“生活太无趣”,每一天都只是复制粘贴,日子平淡单调得不值一提。

享受独处,过睿智的生活

作为这个世界最有智慧的一个群体,哲学家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要追问“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作为“鸡汤作者“中最悲观的人,叔本华还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无聊:听音乐,读书。在他看来,经典的音乐和书籍是治愈无聊的两大解药。

从本质上来说,无聊是一种不快乐的情绪。只有精神得到满足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感到幸福。我们要过一种 “睿智的生活”:

睿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而私人生活不过是达到睿智生活的一种手段而已。

但是一般人遇到的只是肤浅、空洞而又多烦扰的日子,无法变换为另一种模样的存在状态。然而心智强大的人,却始终坚守着睿智的生活胜于其他行业这一看法,随着学问和见识的日益增长,这种睿智生活好像一个渐渐成形的艺术品,日臻坚实,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固定性,生命的内在调和也更趋于一体。

睿智的生活不但可以防御“厌倦”的侵袭,还可以避免厌倦的各种恶果的产生。它使我们远离不幸、危险、恶友、损失与浪费。

只有无趣的人,才会一直抱怨生活无聊。一个有趣的人,拥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他把独处的时间都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一项固定的爱好并能长期坚持下去,从中享受独处的快乐。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达到心灵的平静。

叔本华告诉我们,“谁要是不热爱独处,他也就不热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胡适也说过,“ 一个人的精神财富越丰富,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 。”

那些有趣的灵魂,往往生活目标明确,能从柴米油盐的日常发现生活的情趣,在意生活的仪式感,追求精致人生,眼里既有三餐四季的温暖,又装得下山川湖海的浪漫,一草一木皆有灵性,一蔬一菜都有禅意。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他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叔本华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这是痛苦的。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是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

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欲望,满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满足不了。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因此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扩展资料 

亚瑟·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生活却并非完全隐遁,并且有些被常人所认为的自私。他谈过恋爱,也曾被称赞为一个诙谐且能侃侃而谈的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等。

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

-叔本华

中国新闻网-怎样才能超越“叔本华钟摆”?

1 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一方面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在充满变化,我们的运气随时都会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判定事情对自己是好是坏之时,我们易于受到欺骗。——叔本华

2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叔本华

3 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像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叔本华

4 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我们愿意而且有能力做到两点:放眼前途,容忍异己,我们会受益良多。前者让我们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可以使我们免于争论和口角。——叔本华

5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叔本华

6 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在作怪。——叔本华

7 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叔本华

8 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叔本华

9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没有再多的选择了。——叔本华

10 一般来说,假如我们拒绝借钱给一个朋友,那我们不会失去这个朋友;但如果借钱给他,那我们反倒很容易失去了他。同样,如果我们对朋友保持一定的傲气和疏忽、大咧的态度,那我们不会轻易失去他们;但如果我们表现出太多的礼貌和周到,我们反而有可能失去这些朋友,因为我们的礼貌和殷勤会使朋友变得傲慢、令人难以容忍。——叔本华

11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12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务必持续适当的距离过活。——叔本华

13 在这样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如若你能遇到真挚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时候,我们连对自己真诚都做不到。所以,无需苛责别人,人性本就复杂奇怪。——叔本华

14 拒绝现在的欢乐时刻,或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时光,就是极大的愚蠢。但对于现在,让我们记住塞尼加的话:“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唯一时间。——叔本华

15 如果我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我们的生命就是可悲的。——叔本华

16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叔本华

17 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叔本华

18 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叔本华

19 任何危险只要还留有怀疑的余地,只要仍有可能加以挽救,我们就不该战栗,不该只作抵抗不抱其他想法——正如对待天气一样,只要见到一丝蓝天,就不该对天气失望。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即使全世界坍塌成为废墟,我们仍要保持泰然心情。——叔本华

20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叔本华

叔本华的著述活动是在十九世纪上半期,但他的影响却发生在归属于现代思潮的、兴起于十九世纪末的新浪漫派。

叔本华与德国古典哲学那几位大师是同时代人。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注意力意与古典大师们截然不同。他关心的不是思辨唯心主义那一套东西,而是生命、生存、人生。像克尔凯戈尔所想的那样,就生命来说重要的不在于遭遇过多少奇特的经历,遭遇过多少悲苦的磨难,而在于要发掘生命的内在深度。有了这一深度,最平凡的事也能变得富有意义。叔本华正是从生命的内在意义出发去思考哲学问题的。但他与克尔凯戈尔不一样的是,后者走向了诗意的神学,他却走向了诗意的悲观主义。

叔本华是研究康德、柏拉图出身的,他的思想的逻辑构架仍然带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但他提出了一个在后来令人震慑的观点:本体不是绝对的实在,不是上帝,而是生命意志。它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是超出人类认识范围以外的、不受充足理由律支配的非理性的存在。意志,成为他的整个理论赖以确立的核心,这里的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本体论的对象变了。

叔本华讲:“‘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⑴他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呢?实际上是说,他的哲学所涉及的是生命的世界,而不是单纯的实在界。如果排除开人的主体去谈实在,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就生活的世界、人生的世界来看,就当然是一幅人的表象的世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而人生的世界的最终根源就是欲求、冲动(意志)。

叔本华的所谓世界不是指传统认识论所要把握的那个经验实在界,而是人生世界,这一本体论上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他的论断经常是:人生如梦,万事皆空,这个世界只受着意志的偶然性的支配,而意志又是盲目的、非理性的,因此,这个世界没有价值可言。他攻击黑格尔的学说是一种粗俗的实在论,是愚昧无知的中心,可见他如何仇恨实在论了。叔本华后来所引出的悲观主义结论,更充分证明他简直就是从价值论角度在讨论本体论问题。思辨难心主义那一套被抛开了。

“世界是我的表象”的命题近似于后来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它与科学世界相对立。一如胡塞尔要回溯到一个先验的自我,或如印度专门讨论人生价值论的吠陀哲学要回溯到一个“我”(atman),叔本华回溯到意志。意志与表象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与科学的实在世界完全不同的一个人生世界。所以他讲,世界上的一切都要以主体为条件,它们只为了主体而存在。人生世界中的人作为主体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这就是作为人的世界的特征。因此,叔本华要把意识设定为理解存在的最高范畴。没有人所意识着的对象,也就没有世界可言。

但在叔本华的理论的逻辑上,还明显地带有传统形而上学的痕迹,这就是把意志本体设定为一种实体性的东西。他是依据斯宾诺莎的神学传统的推论实体来确立意志和表象的关系的。这就是说,意志对于表象来说,是最终的实体,一如上帝是世界的形而上学的最终的实体。意志具有形而上学的给予性,悲哀、凄凉、无意义的世界经验都是它给出的。于是,他又把意志本体推进到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使它也成为客观的自然实在的根据。

但本体论毕竟转换了,存在本体论转换为生存本体论。这在认识论上引起了极大的偏转。

既然世界是人生的世界,本体是有如弗洛伊德的本我那样的原始的、无目的的冲动,那么,人的认识就不应是指向实在的存在,而应是指向人生世界本身,指向意志本体自身。

叔本华提出,认识不过是一种人为设施,一种保存个体和种族的手段。认识必须要为意志服务,它实现着意志的目的。理智的任务不是要深入事物和现象,认识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生的需要。他进而提出一种超逻辑的直观认识方式。所谓超逻辑,就是不像认识经验自然那样把因果关系、主客体关系、本质、偶然性等知性的认识法则应用到这种直观认识上来。这种超逻辑的直观是理性的根据,是一切真理之源,因为直观与意志更为靠近一些。超逻辑的直观的最高形式就是审美直观,它不像科学认识论的那种观察事物的方式,遵循充足理由律,在时间、空间、因果关系中考察事物,而是超时空、超逻辑地直观本体。

正如叔本华在本体论上还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的痕迹一样,在认识论问题上,他也仍然带有传统认识论的尾巴。例如,他不但肯定了康德在涉及经验构成时提出的时间、空间和因果性等范畴,还补充了一条充分根据律,而充分根据律仍然没有摆脱时空形式的感知、知性和因果以及认识的根据和逻辑的问题。

真正强有力地把认识论的对象从自然实在转向人生世界的,是狄尔泰。犹尔泰也从认识的主体出发,像传统认识论那样,追究认知的主体的能力究竟是什么。但他否弃了从纯粹思辨意识出发的偏见,认为传统认识论是以没有感性血肉之躯的阴影来取代感性血肉之躯。他提出,人们总是通过情感、欲求、感受和思虑去认识世界的。真实的认识主体是感性个体的整个存在。认识主体绝不仅只是认知对象,他还不可避免地要评价、说明对象。他甚至像康德那样,也设定了一套认识范畴,但却是与康德那些认识物理世界的范畴截然不同的生活范畴。这就是:a)部分与整体范畴,b)意义与目的范畴,c)力量范畴(表达人与环境交互影响的意识),d)内外范畴(它与人们用躯体活动表达精神状态的能力相应,即内外一致性),e)价值范畴(以表示人对环境作出的赞同或不赞同的反应)。狄尔泰指出,他的生活范畴就是要使人们去把握住生活的意义。(详见第三章第二节)

这种认识论上的转换,经由海德格尔,在加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那里巩固下来,而且在哈贝马斯那里还有余响。加达默尔讲,哲学解释学以揭开一切范围的解释学之维度为己任,揭示人类对世界的整个领会的解释学上的基本意义,从而揭示人的领会展开自身的所有不同形式:从人与人间的交往到社会操作,从社会中的个体的亲身体验到个体与社会遭遇的方式,从宗教、艺术、法律、哲学等这样一些传统的思想构造到通过解放的反思去摆脱传统的革命意识。领会与解释并不仅是科学的要求,它们显然完全属于人的整个世界经验。“我们作为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历史传统和自然的生活秩序构成的统一体,这就是说,一如我们经验着历史的传统和我们的生存以及我们的世界,我们与这世界的统一体相互构成了一个真正的解释学的天地,在这世界中,我们并非被封闭在一个不可跨越的疆界里了,相反,我们与世界相互敞开着”。⑵在这里,生活的世界充分展开来,认识的首要问题就是人如何领会自身,也即是如何领会自己所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问题。从生命哲学到解释学表现出了强烈的重建认识论的意图。

尽管叔本华在认识论的转换上拖泥带水,但他极其突出审美直观,这在浪漫美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审美直观上,他否弃了根据律的作用,指出,审美直观必须用观审法,而不能用按根据律进行的一般的认识方式。审美直观的目的直接是服务于感性个体的生存价值的超越。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体系中,这种生存价值的超越就是要摆脱意志的束缚。因而,审美直观必须是超时空的。具有了审美直观的主体“已不再按根据律来推敲那些关系了,而是栖息于、沉浸于眼前对象的亲切观审中,超然于该对象和任何其他对象的关系之外。”⑶

与浪漫派诗哲的见解相似,审美直观是直接指向终极的实在,指向绝对的本源的。在叔本华,这一绝对的本源当然只能是意志,而不是浪漫派所讲的具有实体意义的上帝。但更关紧要的是,审美直观直接指向作为终极实在的意志,不是去认识它,不是把它作为涉及实在的真理之源未理解,而是像神学中的信仰和启示那样,达到一种彻悟,进而摆脱意志的束缚,使自己成为纯粹的、无意志的、无痛苦的、无时间的认识主体。这就是叔本华的本体论的诗化。意志本体被抛出于时间之外,被抛出于一切实在的关系之外,主体澄化了内在盲目的冲动,沉浸于超越了主客体对立的无我之境,这就是诗,就是本体的浪漫化,就是本体的诗的显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审美直观不过是人获得自身的价值超越的绝对中介,达到有限与无限的同一(通过无我来进入超时空的无限)的绝对中介,是感性个体诗化人生的绝对中介。另一方面,审美直观又是感性个体认识世界真正的方式,把握这个世界的意义的认识方式。由审美直观所把握到的,不是如科学遵循充足理由律,在时间、空间、因果关系中观察事物时得来的个别物相,而是某类事物的持久的形式——理念,是纯客观地在一切关系之外去把握到的意志的客观化的外观。这与席勒讲的人从自然状态到自由状态的审美生成就是形式感的获得,在实质上是相通的。更为重要的是,认识论与本体论在审美直观的中介作用中竟达到了一种与黑格尔的路子截然不同的神奇般的统一。超越客观的外在关系的认识,超越时空、因果联系的认识,对事物的理念形式的把握,也就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意志的澄化。认识论与人生论(生存论)紧密地交溶统一了。⑷

因此,审美直观能力的获得,在叔本华看来,也是感性个体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是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ance)的实现。因为,审美直观的能力并不是人原来就有的,只有在作为主体的人发生了一种变化之后,在澄化了意志之后,成为无我(非意志)的纯粹主体时,才能获得这种能力.所以,叔本华所推崇的那种审美的人格,是非意志的、陶然忘我的人格,超越了一切对待的纯粹主体,它只沉浸于一种由自己的审美直观所给定的那一片心境之中。审美的主体人格不但处于时间、空间之外,而且也不沾滞于感性和理性两边,于是达到超生死之境,因为,在这心境中,生命的本我被彻底否弃了。这种心境,是认识理念(即事物的本相形式)所要求的状况,“是纯粹的观审,是在直观中浸沉,是在客体中自失,是一切个体性的忘怀,是遵循根据律的和只把握关系的那种认识方式之取消,而这时直观中的个别事物已上升为其族类的理念,有认识作用的个体人已上升为不带意志的‘认识’的纯粹主体,双方是同时并举而不可分的,于是这两者[分别]作为理念和纯粹主体就不再在时间之流和一切其他关系之中了。这样,人们或是从狱室中,或是从王宫中观看日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⑸

从这一立场出发,叔本华进一步明确并发挥了康德的审美判断的无利害性的见解,把超功利、无利害进一步明确为超动机、无意志。“在外来因素或内在情调突然把我们从欲求的无尽之流中托出来,在认识用掉了为意志服务的枷锁时,在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欲求的动机,而是离开事物对意志的关系而把握事物时,所以也即是不关利害,没有主观性,纯粹客观地观察事物,只就它们是赤裸裸的表象而不是就它们是动机来看而完全委心于它们时,那么,在欲求的那第一条道路上永远寻求而又永远不可得的安宁就会在转眼之间自动的光临而我们也就得到十足的怡悦了”⑹。只有超越了动机,澄化了情绪,才能获得审美直观,进入陶然忘我之景,才能摆脱按根据律诸形态的线索去追究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功利态度,摆脱在考察事物的追究“何处”、“何时”、“何以”、“何用”的利害关系,否弃以抽象思维、理性概念为根据的思辨意识,进入审美心境,才能最终超越时间,因为“时间却是为意志服务的知识所有的一切客体的最普遍的形式,并且是这些客体的其他形式的原始基型”。⑺

审美的人格就是纯粹的主体,是非个体、非意志的纯粹自我性,是无时间、无痛苦的直观者,它与审美心境合二为一了,整个主体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审美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主体,与它完全浸沉于被直观的对象时,也就成为这对象的自身了,因为这时整个意识已只是对象的最鲜明的写照而不再是别的什么了”⑻。这种审美的主体人格与审美心境内合二为一,颇近似于当代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讲,高峰体验是人所具有的最高的整合、完善、同一的感觉,是与整个对象世界溶为一体的感觉,是我——你一元论的完成。富有高峰体验的人恬然自发,天然纯真,其认知和行为将以一种清静无为的道家方式来塑造自身,他摆脱了各种意义上的过去和未来,超越了欲望、畏惧、仇恨和希望,成为非驱动(unmotivated)、非需要的纯粹精神。高峰体验中的表现和交往是诗一般的、神话式的、迷狂的表现和交往,仿佛他们已近似于一种美的死亡。高峰体验表明个体获得了最大的同一和自律⑼。

叔本华的非意志论是值得注意的。他与后来尼采扩张意志力刚好相反。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实际上是非意志主义。许多人喜欢把庄子与尼采放在一起,实际上他们两人在思路上是截然相反的。庄子的无我、坐忘更与叔本华相同。

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叔本华的归宿是错误的。的确,人类的全部生活是在想望某种东西和获得某种东西之间继续下去的。愿望当然与痛苦、凄凉、空虚、烦闷紧密相关。但由此而推导出寂灭论,就成了不足取的反人生论。彻底的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肯定是不应赞同的,哪怕它披着审美的外衣。

不过,叔本华的非意志论尽管带有浓烈的厌世色彩,但在素来强调意志力量的德国思想史上,却算是唱出了绝响。从康德、费希特到尼采、海德格尔,都有把意志本体论化的明显趋向。叔本华固然也是意志本体论的确立者,但他的思路却是相反的——否弃意志。在现当代,西方世界目睹意志狂肆所带来的灾难后,纷纷转向东方的无我、无为、非动机、非意志。这在心理学上尤其突出。⑽弗洛姆讲,只有当人克服了自己的自恋情绪,只有当人在坦率、有接受能力、敏感、清虚恬静的情况下,才谈得上健康。健康意味着,在情感上与人和自然完全结为一体,消除孤独和异化,感到自己与所有生存着的东西溶为一体,从而体会到自己是我本人这个独立自在的整体,一个众多个体中的一员,是不可分离的人。⑾

人是有意志的存在,人应该如何来把握自身的意志力,确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它与美学并不是不相干的,相反,倒恰恰具有着本质上的必然联系。

实在惭愧的很,不久之前,我对叔本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悲观主义”和他的一句名言“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我从未读过他的任何文字,但内心里却铁定地认为他写的东西我应该看不懂。这里面究竟啥逻辑,我也搞不清楚。这个无知与偏见的经历让我有点理解了书评应该起到的作用—— 书评不但应该给优秀的书以美誉,还要给他们以声望,而不是起到对时代的糟糕审美推波助澜之用,顺便对优秀的作品刻意保持沉默。

有理由相信,每个最初被叔本华打动的人,首先爱上的可能不是他的哲学建树,而是他犀利吐槽的功力,和思辨性极强的文笔。

以他62岁出版《附录和补遗》为例,它主要的内容并不是在论证上帝一类的宗教老大难问题,竟像是写给我们当下的每个人的,而且还是很暖心的“鸡汤”。

“鸡汤”本来应该是个好词,喝鸡汤对身体的确有好处嘛,叔本华的“鸡汤”还是“鸡汤”,现在的“鸡汤”之所以几乎沦为了贬义词,完全是鸡汤太稀、杂质太多、味道太差的缘故。

我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叔本华的几本薄书完全可以取代现今市场几百几千本打着关心年轻人旗号的平庸之作。当然,真要是完全取代了,书店里估计也没几本书了。

恐怕大家都不当“鸡汤文学”当作是保健品,开开心心顺顺当当的人生巅峰时刻没人会想要去温暖心灵,阅读温暖人心的文字的动机,是人遇到了苦恼。

叔本华认为人命运的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自身,身体健康、美貌、个性性格等;

身外之物:金钱、房产、家室;

表象:你所展现出的样子,别人对你的看法。

如果这三个方面多少得到改善,人的苦恼多少也会消失。

决定命运的三个方面,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自身,因为身外之物、表象人人都可能占用,但高贵的自身多少有点天生的味道。如果拥有一个卓越的自我,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去捍卫它的品格。

这里叔本华提出了著名的“要么平庸,要么孤独”理论。

卓越之人会万分珍惜自己的闲暇,想的是利用闲暇做事,他们从自身对于兴趣的研究、工作中得到乐趣,因而并不需要把自己寄托到别人身上,完全能把乐趣寄托到自己身上的人,就是天才了,在他们眼里,只有他热爱的艺术、工作能给他带来快乐,进而孜孜不倦地工作。

但平庸之人在闲暇时光里无聊的要命,想尽办法刺激自己消磨掉时间,他们无法忍受独处,因为那样的话,贫乏的自己就会完全展露出来,所以他们需要把自己的乐趣寄托到别人身上,例如参加聚会。

任何人参加聚会都意味着忍让、迁就,牺牲掉自己的个性,伪装成平庸之人,而不是发表能起到羞辱大多数人功效的高论。这种牺牲,卓越之人不愿意做,但平庸之人恨不得牺牲的更多些,因为他们没有个性。他们无法直视自己的个性。

但叔本华其实是以自己属于高贵的那一群人的前提来阐释自我的,他说了一个高贵的自我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高贵的自我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不沦为平庸,独处、维持自己的个性;既然自我都是天生的,我们如何妥善地处理自己呢?天生自我贫乏的人应该就活该一直苦恼了吗?

其实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理解为高贵的自我,我们应该做的是提升自我,保卫自我。尽管叔本华仅仅像是在称赞卓越之人、贬低平庸之人,但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维护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该为迁就别人做过多的牺牲,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自身丰富的人,而不是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孤独还是庸俗,追求真理时的痛苦还是消磨时间的无聊。

叔本华对金钱的论述并不多,因为显然一个过分追求金钱,只有依靠金钱才能得到快乐的人,仍然属于那种需要物质刺激才能得到乐趣的人,追逐的本身同样意味着牺牲。金钱并不和快乐划等号。

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有着病态般的敏感,这是我们多数的痛苦来源。

他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幸福并非至关重要,我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否真实便会伤心、幸福,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应该从真正的自我里得到快乐,而不是从别人关于自己的表象里得到快乐。

叔本华的文章,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像大多数哲学家的行文一样,他们为了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要经过漫长的逻辑论证,也就是要不停的讲道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真的可信服的。

就如叔本华所说,传达自己的所见较之于传达所想难度更小,更容易被理解,讲述见闻的作品比传达思想的著作拥有更多的读者。

这也是为什么故事类的鸡汤会一直畅销,一个50字的不经任何论证的道理塞进一个长达5000字的“老张”“老刘”故事里,是如今的畅销励志、暖心书的样子,绝大多数人能理解的只能是流俗的故事,而不是哲人的思辨,这不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是任何时代的特征,这是贯穿千古的事: 大多数人是平庸的,时代的主流永远是平庸的。

这个29岁已经建立自己哲学大厦的哲学家,直到65岁才出名,叔本华坦诚:自己已经无力承担这一切了,人们在他最后的日子才发现他的智慧和光彩。而如今,阅读故事鸡汤文和叔本华的人显然仍不在同一个量级。

叔本华的话,会让低能阅读者自惭形秽:

会让所谓的作家原地爆炸:

叔本华是悲观主义的,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比如《红楼梦》的林黛玉,不喜欢聚会的理由是: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这种主义整个透出一股悲凉,对于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它建议我们去放弃追逐幸福,而应该把精力放在逃避痛苦,勉强能过活的一生是没有太大痛苦的一生,而不是享受过诸多幸福的一生。

快乐总是短暂的,需要理由的,来自于释放;但痛苦却是永恒的,不需要理由的,每时每刻。

整个存在其实就是有不如无的东西,人的最好智慧就是否定和抗拒这一存在,他就不会对任何事情任何处境抱有巨大的期待,不会热烈地追求这尘世的一切。

如果你也认为这种悲观哲学能让你更好地生活,那些热烈地鼓励你追求幸福的书籍,真的不必再读了。

叔本华的书,竟唱了所有鸡汤文的反调。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原和人类的本质应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即从生存意志来解释世界,并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在此基础上,阐述其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主要包括人的内在生命性质及人生苦难的解脱虽然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带有悲观主义色彩,但他的理论思想使得我们重新思考在理性压迫下的非理性因素和人类主体性问题;以及我们对现世生活应持有的态度

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在我国早有流传。王国维在1904年左右写了《叔本华和尼采》一文。王国维后来跳湖自杀,与叔本华悲观主义不无关系。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人生观。

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得以广泛流行。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德国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他们要对内统治劳动人民、对外侵略扩张,就需要一种新的哲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被尼采的疯狂主义哲学所取代。

 通过悲观主义 我们可以 更多的认识 负面问题。树木能够成长 在于 它能吸收 “垃圾” 中的养分。。人也如此。。 悲观主义中 也可找到 吸收 良性的东西 。我认同你的感受 尊重你的选择。。并且 提出一个思路。。也许 我们 现在没有 能力 去 消化吸收 “悲观主义”里面的 营养 所以才会如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29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