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始以为不和他们说话一起玩就是孤独,但是我发现这不是孤独的真正含义。这只是借口。我现在认为的孤独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可以不在意他人行动的思想才算的是孤独。在路上可能会孤立无助也可能是一路顺风。
接触到叔本华的作品纯粹只是我看到后来人,关于哲学体系划分上引述罗素评论之后,提到了一个我听到过但又很陌生的人名 哲学体系对我这个没有专业的学术背景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特别空泛的词语,听起来让人有那么一丝恐慌,而我出发点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好奇心,想知道能够引起众多后来人持续讨论并给后世带来诸多影响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当然空泛的原因究其根本我对其没有概念,缺乏必要的上下文,自然也不知道这样划分哲学体系的意义何在。但针对哲学体系划分这件事上,作为一个完全局外人的读者角度来看我其实有话要说。
说到哲学体系划分这件事,我原本不想提到,因为有点绕,在我看来一个普通读者知不知道这些,都不会有特别多的影响。我只是看了很多人在讨论这件事一些结论,有一些小的感触,想谈谈我的自己的想法。在哲学定义上罗素的版本是我最为认同的,引述如下:
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期望哲学能够给你解决什么特别现实的问题,我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从个人角度而言(只是感受,并不一定对),不要妄想哲学能够解决任何现实问题, 哲学真正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可以给予你最极致的思维训练,在最大程度上拓宽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简单来讲如果你现有思维只是一个圆圈,所有问题解决都只是在限定这个圆圈范围之内,哲学可以不断的让你扩展这个圆圈,这可以让你看到更多的细节,得出不同的结论, 也许 可以想到更多的方法。在这个层面上,哲学才是有用的,其他层面,比如如何利用一个扳手组装一个发动机,它也许帮不了你什么。而哲学体系划分上其实简单来讲,只是后来人为了吸收和整理前人的智慧,分别从时间、研究的对象、世界的本质和处在不同状态四个方向坐了划分。其实大多彼此之间存在内在关联。 那这种体系划分对想我这样普通读者重要吗? 结论很简单-不重要
这个领域在初开始了解时,我是心生畏惧的,也担心我这种好奇心在一开始尝试了解时就会受挫,可在读到罗素和叔本华作品之后,我突然无比释然了。也许对于大部分普通读者而言,我们没必要陷入那些学术角度一些归纳总结体系之中,原因很简单我们不需要这些。好奇心出发点只是为了解惑除疑。学术论调范畴其实和我们关注非理性点方向其实完全相反,且相对枯燥。当然这里也要得意与二位前人在自己作品中,表达自己思考角度时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我想对于 二位前人的思想的价值而言,它不是一种力求在阐述的文字上寻求形而上的故作高深,而总是能用最简单语言和最形象的比喻把握问题的本质,通过最直接方式清楚的说明白。思想的价值不会因为传播语言媒介而大打折扣 。 这也是二位令我非常敬佩的地方之一。
回来叔本华这个正题
叔本华对我来说是彻彻底底的陌生,其生平以及其哲学思想,在我接触其作品之前,都只是耳闻,也是一无所知的。他1788年出身于但泽(今属波兰格但斯克)一个异常显赫富商家庭 到其父这一代因其经商已经成为但泽颇为有名家族,其显赫到什么程度呢?彼得大帝及其皇后在1716年访问担泽时,就在叔本华曾祖父家里过夜。这也是他在其父自杀之后,能够完整继承庞大家产,而不必为生计奔忙,一生潜心著述一个成因之一。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后对哲学感兴趣,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听过费希特的课,1813年年仅25岁的叔本华以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这一著作至今认识论的名篇。而在5年后,他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时年才30岁,让人惊叹。这部著作从现在角度来,构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核心,在其以后著作中大部分都是围绕第一卷,坐着局部补述扩从的工作。而当年这不著作首版发行时,几乎是无人问津的,所印刷的500本也大多数停留在仓库中。而真正让其成名是在1850年最后一步巨作<<附录和补遗>>完成,而当时叔本华已经62岁,算是迎来自己著作荣誉的高峰。
叔本华从默默无名到晚年迎来自己声誉最高峰,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情,除了叔本华时来运转原因之外,这种受欢迎的现象多少也包含了一些大众追捧的成分。叔本华的哲学,一如世间任何事物一样,经过流行的巅峰之后,就重新归于相对的沉寂。这固然与当时世人普遍相对肤浅理解力有关-人们宁愿一劳永逸接受令人舒服的乐观世界观。其成名作<<附录和补遗>>前十四章是对其自己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提出,并已阐明的基本哲学观点从更细的不同方面做了补充阐述,十五章之后内容则跟多涉及更加广泛的话题,例如文体、女人、自杀等。正如叔本华所说,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从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阐述问题。从我目前阅读体验来看,哪怕那些对叔本华基本理论不太了解读者,仍然可以毫不费力的理解这些文章。
在早年完成人生著作之后,到62岁这30年间,他一直坚持自己完善自己论述,从叔本华手稿中看到,他认为天才的人生使命必然会造成孤独的结果,他是个无神论者,避开任何超自然的慰藉。一再强调自己是天才的事实,使自己得以平静。叔本华一生都把自己视为向人类传递真理的使者。事实上,我们也无法否认叔本华的天份,叔本华是康德之后,在十九世纪使哲学转向的伟大哲学家。他在其著作中从各种最冷酷的视角呈现人类的处境:死亡、孤独、人生缺乏意义,以及固有存在的痛苦。
许多学者相信,除了柏拉图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哲学家提出的重要观点能够多于叔本华的著作。托马斯曼描述叔本华的思想「 激昂、震撼,在极端的对比中摆动,在本能与理性、激情与救赎间跳跃。 」尼采说:「 但愿那个活跃、阴郁的天才,在我内心运行。 」其哲学思想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的智慧地图,如果没有他,恐怕就没有如此伟大的弗洛伊德、尼采、哈代、维根斯坦、贝克特等等。在1860年的那个早晨,法拉克福的郊外叔本华的坟墓上放着一块沉重的比利时花岗石,遗嘱要求墓碑只刻上他的名字,亚瑟叔本华,「 不要加上其他东西,没有日期,没有年份,没有只字片语。 」当时葬礼致辞的开场白是:「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这个人一生住在我们之间,然而他一直是我们中间的陌生人,很少表现自己的感受。站在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他的血亲,他孤独地生活,孤独地老去。 」躺在这个平凡墓碑下的人,与他的自负、厌世与孤独为伴一起被埋葬。这个人预言了自己的天赋,终将对未来世代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点,他说对了,从他辞世一个多世纪之后来看,他所预言的一切确实已经实现。
最后提一下我阅读的叔本华版本是德国Alfred Kroner出版社的Kroner袖珍本,中文译者韦启昌
Date:2016年04月27日16:50:29 &Beijing
读过两三本叔本华的作品,对他的哲学思想十分敬佩和喜爱,每一次的阅读,都受益匪浅。
昨晚读完他的《人生的智慧》,比较好理解的一本书,整本读下来,我个人觉得是在讨论人的幸福感问题。
叔本华认为,人的命运的根本差异大体在于人的自身,也就是本性,第二是人所拥有的东西,也就是财产和占有的东西,最后就是人向外界所展现的样子,也就是名誉权位等等。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内在素质,也就是人的自身,外在环境只能发挥间接作用, 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和个性如何。
人自身的美好品性和素质,例如高尚的品格,精明的头脑,乐观的心境,愉悦的精神,健壮的体格都是幸福的首要因素。
对于物质和财富,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带来的幸福感要重要,要持久。比如一个健康的乞丐,他的幸福感一定不会比疾病缠身的国王要低。 物质和财富往往代表着欲望,欲望和满足感都是无底洞,是永远没办法得到满足的。一个永远只会追求外在事物的人,他的幸福感其实很低的 ,因为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他还会有无数个,这种人最大的特征就是闲下来充满了寂寞空虚和无聊,即使他拥有足够的财富,但是他的精神财富十分匮乏,所以每一秒的闲暇时间,对于这种人来说都是折磨,幸福感自然要低于常人。为了躲避现实中的无聊情绪,他们不断追求现实中的物质,来弥补空虚的心灵。
叔本华还认为,人生总是在痛苦和无聊两者之间徘徊,生活的贫困和不顺会让人痛苦,而太过惬意和安逸,又使人无聊,也就是说一个人离痛苦越近,就离无聊越远,离无聊越近则离痛苦就越远。看到这一观点,我就大概能知道为什么有人评价叔本华的哲学是悲观的,但我又蛮认同的,很真实。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避免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
影响人的幸福和快乐,除了过于追求物质和财富,其次就是名誉和权位,虚荣和骄傲。
精神富有才是真的富有,没有精神需求就没有精神幸福。
通过成本很低的方式获取快乐,得到的也只是质量非常低的快乐,然后这份快乐持续的时效非常的短,它是没有核心的,是很空虚的快乐,它没有思想在里面,你的快乐应该是由你的精神世界建立起来的。
所有的真正有价值的快乐,它建构在我原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有能力的,是有意义的,我是能做出事情来的,并且有我所热爱追求的东西,所以我感觉到快乐,而不是我为了快乐而快乐。现在的人为什么活得不快乐,因为他觉得他活得不踏实,要让自己精神世界充实,才能感到踏实,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1850年,叔本华一生中最后一部巨著《附录和补遗》终于完成。叔本华封笔之作《附录与补遗》之前的,所有住著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叔本华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一文获得博士学位,该文于1813年问世,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理论根据。这篇论文,从物理、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立场,分析因果律原则。叔本华这部杰作的第一版,知道的人相当少。1819《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出版一年多后,仅仅售出一百多本,其余都被当作废纸处理。而直到1920年,学术界才有了该书的第一篇书评;1836年的《自然界中的意志》,1841年的《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1846年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这些都没有引起任何轰动。1850年,叔本华一生中最后一部巨著《附录和补遗》终于完成。在费尽周折、耽误和失望以后,叔本华的密友和崇拜者弗劳恩斯塔德终于成功说服柏林一家出版商,出版了这两册著作,印数只有750本,叔本华获赠10本,却没有稿酬。
叔本华本应该像一个普通人,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他死后不会有人记得他,即使他继承了巨额的财富,游历过很多地方,拿到博士学位。叔本华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壮举,没有像其他伟人一样为人民、民族、社会、国家而奔走呼号,也没有可歌可泣的遭遇。说起叔本华人们只能讲一些鸡毛蒜皮的事。1832年,叔本华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定居,并且一住就是28年。直至去世,他都过着隐居的生活。 叔本华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称道的事迹,甚至很多人的一生都比他要过得精彩。
“ 我不会活着看到自己赢得世俗的声誉。 ”——叔本华
这句话是叔本华无数期待落空后的失望,是对世人有眼无珠的无奈,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叹。
是那个时代配不上他!
叔本华之所以籍籍无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所处的时代到处都是视荣誉重于生命的“荣誉人士”,所以必然产生许多靠荣誉生存的蛀虫,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也对他们进行了批判。荣誉的蛋糕就那么大,如果任由叔本华拿走一大块,“荣誉人士”分到手的就少得可怜,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叔本华的著作,绝口不提,甚至给他的学说贴上“悲观”的标签,让人敬而远之。
当然,读过叔本著作的都知道,不论是《论充足理由的四重根》还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都是非常深奥难懂的。叔本华的作品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世界上找不到相类似的作品。人们对此闻所未闻。世人粗浅的理解能力,根本无法触及叔本华的哲学。没读过叔本华的作品的人,只能用道听途说的词——即“悲观”,来形容叔本华。此外,电视剧里、小说里、学校里都在强烈地传递一个信息,世界是美好的,乐观才正确的态度。对“悲观”相关的东西,人们自动排斥,所以被贴上“悲观”标贴的叔本华的哲学永远不会成为主流。 当人开始独立生活时,才恍然大悟,乐观只是一层糖衣,为的是让我们把生活的苦吃下去。 而世人“趋利避害”的心态,是对叔本华“悲观”标贴的推波助澜。
这是两个问题,但人们往往将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除了对动物的仁慈之外,在叔本华一生中,很难找到任何美德的痕迹,他完全是自私的。
罗素当然可以这么评价叔本华。
两个人分别从村里去城里,几天后回来,别人问他们,去城里要怎么去,路上要注意些什么。
一个人说,要带足够的干粮和一双足够坚韧的鞋子,最好带把防身武器,要注意有些地方有强盗出没,有些地方有猛兽,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可能会有小偷盯上你……
另一个人说,不用带太多东西,只要几件衣服就够了,路上有旅馆、饭馆,经过一些地方的时候要注意看车窗外,观赏野生动物,此外还要多和车上的人交流,以便留下美好的记忆……
人们更乐意相信后一个人说的话,对于前者选择视而不见。
后一个人听到前一个人说的话时,觉得很荒唐。
当人们的鞋子磨烂,被强盗、猛兽盯上时,才想起,似乎有人提醒过他们,要做好防范。
前一个是穷人家的孩子,后一个是富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当然可以嘲笑穷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一辈子都用不上穷人家的孩子说的经验。
叔本华就是“穷人家的孩子”,罗素当然可以对叔本华的哲学嗤之以鼻。
要了解叔本华,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与他同时代,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对他的评价,比如歌德对叔本华的评价。某一天有一个聚会,大家围着一张茶几闲聊,唯独这位年轻的哲学博士,独自退到窗边,神情很肃穆地在沉思,几个女孩子便开叔本华的玩笑,歌德刚好走进来,问大家有什么好笑的事情,众人一齐指着叔本华,歌德责备道:“不要取笑这位少年,将来他会比我们都更了不起。”
歌德还曾请叔本华替他完成《论视觉与色彩》一书,一个作家放心的让另一个作家替他完成作品,这就是歌德对叔本华最大的肯定。受歌德委托,叔本华研究色彩问题,并在1816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论视觉与色彩》。
在《人生的智慧》里,叔本华说过“乐观的性格对幸福最有直接帮助”、“开朗的性格对健康的贡献是根本性的”,教导别人要乐观的人,怎会悲观?
在生活中,许多贫苦的亲朋、穷困的邻居找叔本华帮忙,他从不推辞,他还是德国“爱护动物”的提倡者。同时,叔本华的遗嘱中也指明,他的财产继承人是1848年革命后,组织救助“残废军人和孤儿寡妇”的协会。此外,用人和狗都得到一笔丰厚的财富。由此可见,叔本华宅心仁厚。
宇宙的意志是邪恶的,进而又说意志都是邪恶的,因此,无论如何变化,意志都是人类无穷无尽的苦难的源泉。意志的本性是恶性循环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而偏偏不如意事又十有八九,所以,人生大多数时候是痛苦的。其次,纵使欲望得到满足,满足感也无法长久维持,其结果不是产生新的欲望而带来新的痛苦,就是造成厌烦感。所以,人生永远在痛苦和厌烦之间徘徊,所谓快乐只是暂时现象,只是痛苦的间歇:因此,快乐是消极意义上的。
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挣脱金钱的束缚,只能四处奔波劳累;人的一生没有谁可以避开疾病的袭扰;很多人到老都无法遇到灵魂伴侣,即使遇到了,也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相爱相守;人生路上布满荆棘,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人们无法预料,更无力阻挡…… 生活就像是一位暴君,谁若轻视他的统治,必将引来血腥的报复。生存不易,众生皆苦。
叔本华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把这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化为平和虚幻的和谐,相反,他直面这种真切的感觉,建立他的哲学思想。叔本华对事物的本质比任何的哲学家都要执着,他只相信事物的原本样子。世界如果是悲观的,那它就是悲观的,不会抱有一丝幻想。叔本华执拗的探求世界的本源,而求知必先求真,“谎言”必须勒破,所以他对一些“吹牛者”深恶痛绝。把一生都献给真理的人,绝不会允许有人玷污他的真理,哪怕一丝一毫,而在世人眼中,只看到了一个偏激、不好相处的人。
叔本华始终以具有穿透力的目光把握现象,以揭示事物本质的基本观点解释现象,他的哲学是客观观察的结果。 世界是悲观的,这是一个客观的说法,叔本华是悲观的,却是一个主观的说法,两者很容易混为一谈 。
因“悲观”的标贴而拒绝叔本华的哲学是不妥当的,正如把报告前线不幸消息的士兵枪毙一样,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还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明白世界是悲观的,自然懂要获得幸福不是追求快乐,而是避免痛苦。叔本华的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叔本华说,谁要是完全承认了我的哲学的教导,并因此也就知道,我们的整个生存不会变得更好,并且,最伟大的智慧就是去否认、拒绝这种生存。这样,他就不会对任何事物或者状态抱有希望,也不会辛苦追求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更不会因一件事的过失而痛苦哀号。这段话的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注释。叔本华说过,我们绝不要以痛苦为代价去换取享乐,即使只是受制于招致痛苦的风险,也万万不可;否则,我们就以积极而实在的东西,去为消极并因此虚幻的东西埋单——这不正是提醒我们小心“乐极生悲”吗?
尼采说:“读完叔本华著作的第一页以后,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他所有文字都要读完,他所说的每一个词我都要听。” 托尔斯泰说:“对叔本华著作的心醉神迷和连续不断的精神愉悦,是我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契诃夫也是叔本华的崇拜者,在他的一个剧本里,还出现了叔本华的名字。受叔本华哲学影响的人很多,读过他的著作的人,都受益匪浅。叔本华著作不会让人怨天尤人,对生活失去希望,他的著作是让人从虚幻的快乐中走出来,接受现实的悲观,更豁达大度地生活。盲目的乐观,就像一个空中花园,随时会被现实压垮。叔本华说过,年轻人草率地认为,这个世界是供我们享受的,它是一个肯定的幸福的乐园,只有那些不擅于去克服自身缺陷的人,才会失去它。对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必将招徕诸多失望,痛苦就在此间产生。叔本华的哲学,提出的观点是远离欲望,力求寂灭,这正是一条可以长久执行的中庸之道。
叔本华说过,倘若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他在别人眼中的样子,那么,他的一生甚为可怜。人有两种价值:一个是人们自身并为了自身的价值,另一个是人们纯粹在他人眼中的价值。人们往往轻易被别人决定自身的价值。你是什么学历?以前做过什么工作?你还会什么……简单的几个问题过后,人就像过过称的商品,明码标价,绝不轻易更改。别人的评价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个人说你悲观时,你可能不会在意,一群人说你悲观时,你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悲观。当某个标签贴上时,人就会按照别人设计的角色,塑造相应的自己。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出版后,叔本华回到魏玛,并送给母亲这本著作,他母亲不仅不感兴趣,反而讥诮说,他的书根本卖不出去。母亲对自己的书的评价,让叔本华很失望,但他明白自己的作品是优秀的。面对母亲的讥诮,叔本华说道:“你的著作,连堆破烂儿的屋子都不藏一本的时候,我的著作还会有人读它。”叔本华说的,如今都应验了,他的著作还有很多人在读,而她母亲的作品没有一本是可以流传下来的。
叔本华母亲可以讥诮叔本华的书卖不出去,世人也可以嘲笑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可以笑话叔本华在与黑格尔一较高下时的“凄惨”,可以笑话他神经质(他在睡觉时身边放着实弹手枪,他更不放心把自己的脑袋交给理发匠的剃刀。只要听到传染病的传言,他便吓得往外飞奔。在公共场所宴饮的时候,他都随身带着皮质杯子,以免被传染。他把票据藏在旧信封里,把金子藏在墨水瓶底下),笑他尖酸刻薄孤僻、与人为恶,笑他无妻无子…… 但是啊,没有人可以笑他一事无成,没有人可以笑他谎话连篇,没有人可以笑他人执迷不悟 !老子语:“不笑,不足为道!”
人们对别人的评价往往是带着利己的眼光,如果你对别人没有用,那么别人对你评价就会很低。叔本华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颠倒错乱、错误数不胜数,我们应该学会泰然处之。别人的评价是发生在其意识当中,影响的是别人对事物的判断,我们不必心怀芥蒂。人要做成一件事情,主要看他自身的价值有多大。当人清楚自身的价值,并努力发挥作用时,就会改变别人眼中自己的价值。
人如果不清楚自身的价值,往往会被别人的评价牵着走。叔本华说过,谁要是把别人的意见看得过高,他就太抬举他们了。叔本华一直清楚自身的价值,在叔本华奠定名声之前的长达六十多年不获承认的沉寂时期,他从来不曾怀疑过自己的天赋使命。即便如此,在六十多年的沉寂岁月里,仍然让他痛苦不堪,他自我激励到:
“ 不要忘记你是一个哲学家,上苍叫你从事这种工作,切不可心有旁骛,也不要走别人的路子。要保持高尚的心志,培养超俗的见地,痛苦和失败也是必要的,正像一艘船,必须要有压舱货一般,否则,船就成了风的玩具,很容易倾覆。
痛苦是天才灵感的泉源。假如在生活中处处都能随心所欲,过得舒坦,莎士比亚、歌德的诗剧又怎么会诞生?柏拉图还会有哲学思想、康德还会有《纯粹理性批判》传世吗?”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在自我肯定和别人否定,这场敌众我寡的斗争中胜出的强者;败了,只能淹没在平凡中。
叔本华的哲学之所以流传于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哲学是扎根于现实的,是客观观察的结果,实用性非常强。
最能体现现这一点的是叔本华独特的财富观。叔本华说过,人们应该把他们的现有财富视为各种可能灾祸与不幸的防护墙,而非一张借此花天酒地的许可证,一个荒*放荡的乐园。叔本华是一个受到命运眷顾的人,他的一生都不用为金钱发愁。叔本华也认为拥有一笔巨款财富是非常幸运的,金钱可以“解除人生穷困忧愁的特权,可以从人类宿命般的奴隶生活中求得解放。”遗产若是遇到品德高尚的人,便可发挥其最大作用。
拥有巨大财富的叔本华可以拥有许多的选择,他可以周游世界、可以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可以荒*奢靡地过完一生……但他选择了一个“富二代”最不可能做的选择——献身哲学。他深知自己使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流于世俗,也不要走别人的路子,拾人牙慧并非他的事业。叔本华没有许多文人“视金钱如粪土”的毛病,他对财富的态度不偏不倚,既清楚地知道金钱的重要性,也明白金钱不可能买到一切。他很善于经营他的财产,到临终时,财产几乎增加了一倍。虽然他认为挥霍比贪婪更可恶,但生活中的叔本华却并不吝啬。
叔本华的一生是幸福的,却不是因为他拥有巨额财富。我在某本译作中,看到译者序言写到:“除偶尔受点奚落之外(据传他在柏林大学上课时被黑格尔占了上风,以及打官司输给了一位女人),纵观其一生,有吃有喝,可谓完满。但就是他,却把人生描绘得那样灰暗,把幸福看得如此不值一钱!这也许说明了一个道理:过腻味了的人生即为痛苦!”如果那位译者愿意多翻几页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就会明白幸福为何物。译者认为不愁吃穿,就是完美,应该生活得很幸福。而叔本华说过,无论在任何年龄段,人自身所拥有的东西才是、并一直是幸福的真实而唯一的源泉。叔本华认为人类幸福的两个敌人:苦难与无聊。困境与贫穷产生痛苦,相反,安逸与富余产生无聊。在叔本华的幸福哲学里,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财富与幸福与否,并无绝对关系。穷人也可以过得幸福,富人不一定就会过得幸福。 钱财不是幸福的等价交换物,它只是人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的保障。 如今,在商业繁荣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要对别人销售些什么,对金钱有些狂热的追求。而叔本华对金钱的态度,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冷却剂。
叔本华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是个悲观的人,同时他还信奉禁欲主义,并且为此终身未娶。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叔本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叔本华的简介
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所开创的唯意志主义及生命哲学学派对近代的学术界、 文化 界影响极深。叔本华不同于他同时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并认为它是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的,且将其确定为意志。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它同时亦包括所有的理性与知识,人们只能透过沉思来摆脱它。叔本华把他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与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被意志所支配最终只会带来虚无和痛苦(这一个观点与佛教非常相似)。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启发了日后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叔本华对康德是充满赞美之情的。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他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叔本华认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他认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 经验 对象的理论。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一来 动物 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叔本华哲学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义: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1)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2)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3) 植物 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4)整个大 自然 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6)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
在康德那里,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而叔本华认为仅用直观就能获得经验对象。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它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
叔本华认为伦理学是很简单的一门 学科 ,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叔本华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叔本华认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 法律 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在叔本华看来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基于这个原因的庸俗情况就是常看到的,那些为了生理需求上的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适等等要求而发展出来的极端不道德行为。
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叔本华认为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叔本华认为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别人,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叔本华认为一切的非道德行为都能由以上两种动机中推导出来。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人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他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
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他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是从人类的普遍态度出发的。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再有本质的发挥,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 同情心应该是对自身遭遇痛苦的推己及人而并非从他人感受到痛苦的触发,也就是认为人,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的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万物间无差异-->人、我间无差异-->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叔本华的社会评价
关于叔本华评价有很多,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碎梦人,也有很多作品是为了纪念他而出现的,比如《作为 教育 家的叔本华》,还有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就是专门为他而诞生的。
同时叔本华的思想也影响了很多的人,不光是哲学家如尼采、萨特等人,还有科学家爱因斯坦等,甚至于还有作家托尔斯泰等等,总之,在他们的作品或者他们的言论中,都能够找到叔本华的影子。同时叔本华还开启了非理想的哲学主义学说,受他影响的尼采在这一方面对叔本华的评价是非常好的。
叔本华的思想是以悲观主义为主的,这是因为在他的思形成时,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当然还有印度教。在这些教派的影响下,他主张忘我,这一点现代人大多数人是无法理解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思想的传播。我国著名的 国学 大师在昆明跳湖,有一部分人就认为是受到了叔本华的思想的影响,当然,这是他思想的悲观主义造成的。
同时叔本华还是唯意志主义的哲学家,在他看来,人为了生存,也就是说,人有很强的求生意志,这样的意志支配着人认识事物,考虑事物,当然还有做出向东。人的一生是痛苦的,活着是痛苦的源泉,为了获得解脱,人类可以不择手段。
以上这些思想,基本上是叔本华的哲学思想里面非常极端的方面,所以,对于叔本华评价,我们要全面的看待,既不能忽略他对 西方哲学 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不能对他思想的消极方面视而不见。
叔本华的简介相关文章:
1 哲学家叔本华是谁
2 叔本华的名言名句大全
3 叔本华死亡原因有哪些
4 叔本华的人生名言
5 叔本华的名言
浅谈静安先生“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个贴子最后由阿凡提在 2003/08/12 08:31pm 编辑]
观静安先生于其审美静观、所标举之“境界”说及所提“以我观物”、“以物观物” 之概论,最早见于其《孔子之美育主义》(1) 。
美之为物,不关于吾人之利害也。吾人观美时亦不知有一己之利害。德意志之大哲人汗德以观美之快乐为不关利害之快乐 (disinterested pleasure ) 。至舒本华分析观美之二元 质:(一)被观之对象,非特别之物,而此物之物类之形式。(二)观者之意识,非特别之我,而纯粹无欲之我也。(2) 何则?由叔氏之说,人之根本在生活之欲,······然吾人一旦因它故,而脱此嗜欲之网,则吾人之知识则不为嗜欲之奴隶,於是得所谓“无欲之我”。······具视外物也,不以为与我有利害关系,而但视为纯粹之外物。此“境界”唯观美时有之。苏子瞻谓:“寓意于物”(《宝绘堂记》);·邵子曰:“圣人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能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即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期间哉?”(皇极经世·观物内篇)此之谓也。其咏之于诗者,则如陶渊明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谢灵运云:“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蟾忘情。” 或如白伊伦(按:拜伦) 云:
“I live not in myself,but I become portion of that around me;and to me high mountain are a feeling” 皆善咏此者也。”
-----《孔子之美育主义》
思之,静安先生所谓之“无我”,余认为并非指诗中无参杂着作者本身感情之意,而“有我”亦非特指作品中带强烈感情之境况。“无我”一词,早已有之,盖因读者于此词汇早有接触,固不免于此词汇含义上有先入为主之观念,静安先生不过沿用此固有词汇来阐述其于词学方面上所想述之一概念耳。所谓“无我”纯为其立论之方便说。静安先生亦曾云:“文学者,不外乎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文学小言》)。于《人间词话》里又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于此,静安先生固早知完全“无感情/无我”之境乃不存在之,至少就文学作品而言。然,静安先生所提之“有我”与“无我”所谓究竟?静安先生《人间词话》 中所提“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者有二则。
第三则词话: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避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使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第四则词话: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曰优美,一曰宏壮也。”
---------《人间词话》
分析此二则词话,大致将其主要论点整理如下:
有我之境:
(I)作者之审美对象乃‘宏壮’之物/境,故审美对象能使作者产生“宏壮” 之感(3) 。
(II)“宏壮”之审美对象促使作者于审美过程中,其心理活动为:由动之静。
(III)作者之审美方式为“以我观物” 。
(IV)因(III) ,故作者所观之物皆着作者之(感情) 色彩。
(V)经此审美过程而产生之文学作品,称“有我之境” 之作。
无我之境:
(I)作者之审美对象乃‘优美’之物/境,故审美对象能使作者产生“优美”之感。
(II)“优美”之审美对象促使作者于审美过程中,其心理活动为:由静中得之。
(III)作者之审美方式为“以物观物” 。
(IV)因(III),故在审美过程中,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V)经此审美过程而产生之文学作品,称“无我之境” 之作。
念及“优美”与“宏壮”与阐明“有我”与“无我”二者有着密切之关系,兹从“优美”与“宏壮”之处进而对“有我”与“无我”加以分析。静安先生曾于《古典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中提出了“优美”与“宏壮” 之别。
“美学上之区别美也,大率分为二种:曰优美,曰宏壮。自巴克(按:爱德蒙·巴克(Edmund Burke)及汗德之书出,学者殆视此为精明分类矣。至古今学者对优美与宏壮之解释,各由其哲学系统之差别而各不同。要而言之,则前者由一对象之形式,不关于吾人之利害,遂使吾人忘利害之念,而以精神之全力,沉浸于此对象之形式之中,自然及艺术中普通之美皆此类也。后者则由一对象之形式,越乎吾人知力所能驭之范围,或其形式大不利于吾人,而又觉其非人力所能抗,于是吾人保存自己之本能,遂超越乎利害之观念外,而达观其对象之形式,如自然中之高山大川、烈风雷雨,艺术中伟大之宫室、悲惨之雕刻像、历史画、戏曲小说等是也。此二者其可爱玩而不可利用也同 ” ----《古典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由此可知,所谓‘无我之境’乃指诗人所观之审美对象与“我”并无利害关系。而“我”在审美静观中乃纯粹的无意志之认识主体,所达观之对象非作为个别事物,而是作为事物全族类之永恒形式。(5) 而此审美时之状态乃“宁静”,审美主体将所有感情沉浸在对象之中。即“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其人)和直观(本身)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所以,客体如果是以这种方式走出了它对自身以外任何事物的一切关系,主体(也)摆脱了对意志的一切关系,那么,这所认识的就不再是如此这般的个别事物,而是理念,是永恒的形式,是意志在这一级别上的直接客体性。并且正是由于这一点,置身于这一直观中的同时也不再是个体的人了,因为个体的人已自失于这种直观之中了。他已是认识的主体,纯粹的、无意志的、无痛苦的、无时间的主体。”。(6) 舒本华称:“诗人之作品就在“再现人之理念”;在抒情诗中,诗人只需在情绪激动的刹那,生动的关照他自己的境界并把它描绘出来”。 故“澹澹”与“悠悠”虽乃作者当时主观感觉,但仍能称之为‘无我之境’之作。“无我”只不过是表示诗人在审美静观中,一开始就能超然于意志之驱使支配而能离开“欲之我”(现实中有意志之个体),达至“知之我”(纯粹的无意志之审美主体) 。
而所谓“有我之境”乃是指诗人所观之审美对象与“我”可能存在着某种利害关系(并非必然之存在,亦仅仅可能因审美对象之形式超越乎主体之想象、认知。)与对立关系,审美对象之形式超越乎“我”知力所能驭之范围,“我”无法完整把握审美对象之形式,因审美对象之形式使“我”感到形式大不利于(或谓之威胁、使之恐惧)“我”之意志。而此时“我”之心理状态处于“动之中”,因觉审美对象之形式非“我”所能抗拒,于是“我”保存吾之本能,遂超越利害之观念外,将“我”仅仅置于一个纯粹的无意志之主体上,审美情绪之产生而使情绪由“动”归于“静”,由动之静中(情绪由物我之间之对立,转化为和谐一致。)达观审美对象之形式。故壮美之审美对象所引起的主体心理感觉是由情绪之激动渐因审美情绪之产生而最终归于怡然之宁静,在情绪平复之中达至对美之欣赏。
兹以hermeneutic cycle(6) 理论为此篇总结。各人于思想、学识、理解、乃至
社会背景上之异同 ,致使于文学作品欣赏、诠释时,亦未始不免渗以本身之色彩 。静安先生推崇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避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而东坡赏其后二句,“__江幸自绕__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亦何有皮相之谓?余文言之功尚浅,阅静安先生之言时,或曾间有不达其意者,至释成歧意之处,在hermeneutic cycle中, 余亦不过乃逐前人吉光片羽者。
(1) 发表于1904年2月,载于《教育世界》1904年,第一期,总第69期,未署名,为佛雏考订此文乃确为王氏所作。详见佛雏《介绍王国维的美学佚文__孔子之美育主义》,载于《江海学刊》1987年第4期。此篇早于《人间词话》(发表于1908年)。
(2)舒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英译本,哈尔登。坎普,1907年,伦敦版,第一卷,253页。
(3)至宏壮之对象,汗德虽谓之无形式,然以此种无形式之形式能唤起宏壮之情故,谓之形式之一种,无不可也。《古典在美学上之位置》
(4)舒本华云:在审美的思考方式中,我们发现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是对主体之认知,此主体是作为柏拉图式理型(ideas),而非个别事物,换言之,作为整个事物种类的续存方式。二是认知者的自我意识,此认知者是作为纯粹且无意志之认识主体,而非个体。麦可.坦能(Michael Tanner),译者:陈雨航《叔本华Schopenhauer:Metaphysics and Art 》 (台湾:麦田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 ) 2000年1月1日,初版,84页。
(5)舒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英译本,哈尔登。坎普,1907年,伦敦版,第一卷,253页
(6)hermeneutic cycle: 你不懂个别的部分就不会懂得全体, 可是你不把全体都弄懂了也不会弄 懂别个部分,你通过文本所最终了解到的并不见得是作品的真正意思,你所得到的乃是你所了解的,你的目的是追求作者的原意,但是你转了一个圈仍然回到你的性格、思想、阅读背景出发所能了解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叔本华是一个特别有文化修养的作家思想家,他有许多知名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在我看来想要阅读叔本华的作品,一定要从他最经典的《论道德的基础》这本书进行观看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了解叔本华的一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