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正中脊柱两侧是什么穴位

背部正中脊柱两侧是什么穴位,第1张

1、背部正中脊柱两侧是什么穴位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2、按摩督脉有什么功效

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3、督脉有哪些分支

31、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32、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33、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1、大椎穴。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2、陶道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3、身柱穴。位于人体身柱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身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癫狂痫证,腰脊强痛,疔疮发背。

4、神道穴。人体神道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心痛,惊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风不语,癫痫,腰脊强,肩背痛,咳嗽,气喘。

5、灵台穴。灵台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咳嗽,气喘,项强,脊痛,身热,疔疮。

1、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

2、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

3、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4、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髂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5、脊椎上及旁边的人体穴位是非常丰富的,且布满了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的穴道,对于任何想致力于人体穴位疗法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好“脊柱旁取穴窍门”都是大有裨益的。

6、脊柱穴位的定位技巧:一椎大抒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七隔俞;八椎胰俞紧相跟;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三气海腰四大(肠);腰五椎下关元镇;小肠膀胱骶骨找;中膂白环椎尾沉。

怎么按摩后背的经络

 怎么按摩后背的经络,背部的经络连接身体各个部位,经常背部按摩能打通全身气血、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可缓解全身疲惫和肌肉疼痛。怎么按摩后背的经络,快来看看吧

怎么按摩后背的经络1

  一、要学会放松你的双手

 想要按摩的时候,一步步进行得顺利,不出现卡壳的问题,就需要放松你的双手。若是在双手没有放松的情况下,帮别人按摩背部的话,身体会因为被僵硬的手部肌肉摩擦,而感到稍许的不适。

 所以说,进行背部按摩之前,要先放松你的双手,比如说可以做一做手指操,或者是多做几次握拳,放开的动作。

  二、要通过摇动方式进行按摩

 双手放松好了之后,先将你的右手放在另一半臀部左侧边的位置,再用的左手压住另一半的背部。之后用力用手掌慢慢地摇晃另一半身上的肌肉,双手分别不断地摇动,同时活动双手,从左边臀部的位置慢慢摩擦到肩背位置,再从右边臀部的位置慢慢摩擦到肩背的位置。在摩擦的过程中,手掌要记得用力,同时轻轻摇动肌肉,这个步骤必须要做全面,这样是为了让身体肌肉放松。

  三、对背部进行按压

 身体肌肉放松好了之后,用你的双手分别压住另一半肩背位置,再用你的大拇指用力以从上到下的顺序一步步按摩肩背。注意力度要慢慢调节,要以对方能承受的力度为最佳,千万不要过重,不然很容易造成淤青的哟。

  四、通过敲打的方式放松背部肌肉

 当你的肩背位置按摩完成之后,为了让背部肌肉恢复活力,你需要为另一半做最后的按摩,也就是帮另一半敲打背部。也就是将双手握成空拳,然后轻轻沿着脊椎两侧的位置,有规律的做敲打动作,攻击敲打三四个来回,按摩就结束了。

 这样坚持做下来,对背部有益处的按摩手法就完成了。我提醒,当你在为另一半按摩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尤其是男方给妻子按摩的时候,力度要控制好,太过大力的话,会导致女人娇嫩的背部皮肤受伤,造成背部淤青,反而不利血液流动哟。因此,建议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再为另一半按摩的时候,要用不同的力度去按摩,之后选择一种能够让另一半感到舒适的力度进行按摩才好。

怎么按摩后背的经络2

 1、准备一个软垫子,双手抱膝,把重心放在臀部下面,抬起双脚,大腿贴近小腹,感觉自己像个摇篮一样前后摇摆,直到背部发热。

 2、经常按揉或拍打膝窝,这里有个委中穴是膀胱经的重要穴位,如果弯腰拍打不方便,可以坐在垫子上,双腿伸直交替颤动,用膝窝去拍打地面使双腿发热,疏通气血。

 3、双手扶住门框,双腿一前一后呈弓箭步,后腿尽量伸直,双臂尽量伸展,两条腿交替做这个拉筋的动作能有效打通背部经络

 4、双手十指交叉,紧贴在后颈部来回摩擦,使颈部发热可以有效预防颈椎於阻。

 5、每天随时随地的用双手把后腰搓热,这是刺激命门穴和肾俞穴的最直接的方法。

 6、打通背部经络对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椎,腰椎等不适,促进睡眠等都有很好的作用,以上动作长期坚持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怎么按摩后背的经络3

  1、简单按摩背部手法

 仰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的两侧,然后弯曲双腿,脚后跟紧紧地贴着大腿的后侧,双手移至头的两侧,掌心贴着地面,接着吸气,拱起背部,也就是说,双脚膝盖跪在地面上,双手用力地撑着向上拱起身体,同时髋部与腹部是向上升起的。或者哑铃法,双腿分开站立,膝盖弯曲。胸部向前倾,但是背部始终保持挺直。双手持哑铃,向两边水平提起,感觉到背部肌肉在用力。此动作重复2组,每组20次。

 早上醒来,先揉揉眼睛、搓搓脸,用手向后梳头发,然后双手手臂从肩上伸出来,向后震震手臂,向后仰仰头部,接着躺在被窝里伸个懒腰或者向上挺几挺腹部,再翻身趴下,像猫“长身”一样用力地拱拱腰,尽量伸展腰背以及四肢的肌肉。或者双手放在背后相握,尽量伸直手臂,同时尽力向上抬至极限,如此进行50下,这时候会感觉肩胛骨上面部位被挤压,同时也有助于锻炼胸部的肌肉。

  2、背部酸痛的原因

 一些人出现背部胀痛的问题是伴随有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的,一些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引起肩背疼痛,一般多发生在后背、侧背部位,常见的引起肩背疼痛的呼吸系统疾病有结核、肺癌等等。背部受凉也是引起背部胀痛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椎间盘老化引起的背部胀痛问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众,对于腰椎部位的冲击便失去了保护的作用,在生活中很多错误的姿势是会引起腰背部病变的,会造成背部的胀痛,如长时间的盯着电视、电脑,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办公,驼背及不正确的站姿都会带来腰背部疼痛。肌肉力量不足会使背部肌肉力量减小。

  3、背部常见的疾病

 腰椎病因脊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脊椎病脊椎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脊髓损伤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这个是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上面的。

穴位在经络图上密密麻麻,就像是夜晚的星星,似乎是很难找准。其实,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路径和轨道,那就是十二条经络的位置。您只需找到与自己有关的那条经络就行了。

其实,在学习经络的过程中,找穴可以说是最不重要的一环。穴位是什么?是路标,是参照物。很多人专找路标,却不看路,连要去哪里都不知道,您找到路标又有什么用呢?比如说,胃痛时应该按摩胃经的足三里,书上说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膝眼是什么?就是膝盖的眼睛嘛!在膝盖骨下凹陷处。三寸到底有多长?这里的寸也叫同身寸,三寸是自己四指并拢的距离,那就在膝眼下7~8厘米胃经的那条线上去找,上按一下,下按一下,循胃经去找最敏感的点就是了。如果您此时正在胃痛,最敏感的那个点就是您自己的足三里。按对了,它会回应您的。那个点会持续地疼痛或酸胀一会儿,与按其他地方的感觉迥然不同。

要熟练,就要多按多找,要有探宝的兴趣和细心才行。您要记住,准与不准,没有死标准,每个人的身长不同、胖瘦不同、气血强弱不同、按压的力度不同,找不准很正常。穴位都在较为深层的位置,有些人把皮肤都揉破了,也不见得真揉到那个穴位了。比如,最重要的太冲穴,位置很好找,但很多人却没有揉到。这个穴一定要用手指掐进足大趾与二趾的凹陷中,才会真正起效,所以要把指甲铰平,不然脚肯定要被掐破的。以这种深度从太冲揉到行间,效果才真正显出来呢!还有像足三里这样在肌肉深层的穴,就要用指节来点揉。若用拇指肚轻轻地揉,像抚摸一样,根本就没把电路接通,经络自然也不会传导疗效。

古代的医家都提倡“离穴不离经”,就是说穴位可以找不准,但经络找对就行了。按不准穴的,就用敲打法,一敲打,就把那个宝贝穴位从身体深层敲出来了。因为通常穴位要比其他的地方敏感许多。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感觉背部酸痛、经络不通,想要告别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经络按摩。以下分享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快来看看吧。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1

1、身体十二条经脉功效

十二经脉的名字各自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光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联络五脏六腑、沟通交流内外

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和肉骨筋等组织人体 器官,往往能维持相对性的融洽与统一,进行一切正常的生理学活动,是借助经脉系统的联系沟通交流而完成的。表皮体会病邪和各种各样刺激性,可传输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的生理作用紊乱,也可以体现于表皮。

3、运作血气、营养成分全身

经脉是身体血气运作的安全通道,能将营养元素输布到全身各组织内脏器官,使五脏六腑组织足以营养成分,骨筋足以濡润,骨节足以通利。

4、抵抗病邪、护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卫气丰富于络脉,络脉散播于全身而满布于皮部,当风邪侵害机体时,卫气当仁不让充分发挥其抵抗风邪、护卫机体的天然屏障功效。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2

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

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

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

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

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

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

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 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

会阳穴的作用: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3

一、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二、风门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常用于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三、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胛骨内缘,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于咳嗽、气短、健忘、遗 精、阳痿、盗汗及诸虚百损的治疗。

四、至阳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五 、灵台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六、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 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84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