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故事(3):动物电、伏特、电池

电的故事(3):动物电、伏特、电池,第1张

如果大家喜欢,欢迎大家关注“十维物理”微信公众号。

在科学史上,往往有质疑才会发展,有争论才会进步。一场关于电的本质的争论,也代表了保守与科学的一场争论,促使电气研究进一步的发展。

这场争论发生在意大利。

18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在罗马教皇的统治下,以这所城市命名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这所大学始建立于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在当时,这所大学地位很高。当此时这所大学在教皇的统治下,思想保守,只接受传统基督教教义,认为上帝统治凡间,但其方式却不为凡人所知,我们的使命不是理解他,而是服从。

当时作为解剖学家的路易吉·加尔瓦尼,是这所大学最耀眼的明星教授之一。加尔瓦尼尝试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电的本质。

路易吉·加尔瓦尼,1737年9月9日诞生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他从小接受正规教育,1756年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学习医学和哲学。1759年从医,开展解剖学研究,还在大学开设医学讲座。1766年任大学解剖学陈列室示教教师。1782年任博洛尼亚大学教授。1791年他把自己长期从事蛙腿痉挛的研究成果发表,这个新奇发现,引起科学界大为震惊。

加尔瓦尼一心想把电用于医学治疗,1759年在博洛尼亚的一次治疗中,他们用电来治疗一个瘫痪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看到乳突骨转动,二头肌弯曲肘部,每一块瘫痪的肌肉,在受到电击时地产生了动作,出现了力量和活力。

加尔瓦尼最著名实验要属对青蛙神经做的实验了。他先准备一只青蛙,将青蛙剥皮开膛,只留连接在一起的下肢和里面的神经。实验中要让青蛙尽可能完整,但蛙腿上的神经必须暴露出来,然后他用霍克斯比起电机产生静电,静电沿着导线传导并通过这根铜线。他将带电的导线,放在蛙身上,另一根接触蛙腿上的神经,发现刚刚接触一瞬间,蛙腿就抽搐了。

加尔瓦尼通过总结这些例子认为,动物的肌肉中有一种特殊物质,他称其为动物电。动物电从大脑流出来,通过神经进入肌肉,在那里转化成动作。动物电和其他电的电都不一样,是生物体所独有的。

而在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下的伏特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动物电是迷信,他不能容忍迷信在理性和进步的科学中留有一席之地。伏特认为它揭示了全新的规律,蛙腿的抽搐不是因为机体在释放动物电,而是因为外界的人工电,蛙腿只是个指示器,抽搐是因为霍克斯比起电机的电。

加尔瓦尼对伏特的想法极为气愤,他认为伏特已经跨越了基本的底线,从电学实验进入上帝的领域,这无异于异端邪说。人类制造出电,并声称这种活力,这种力量和上帝创出来,放进人或者青蛙的体内某种东西一样,这种想法对这些保守派来说就是亵渎神灵,因为他消除了上帝的神圣王国,与世俗凡尘的界限。

加尔瓦尼在愤怒中,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实验结果,证明伏特是错误的。在一个实验中,他把青蛙挂在铁丝上,观察到了出乎意料的结果,他用铜线的一端,触碰挂青蛙的铁丝,另一端触碰蛙的神经,蛙腿也再抽动,而且完全没有外界的电流,加尔瓦尼得出的结论是青蛙体内一定有某种东西即使青蛙死了也会持续产生一段时间的电,金属导线释放了这种电。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加尔瓦尼一直想分离这种动物电,他把青蛙,金属,莱顿瓶和起电机组合起来,加尔瓦尼认为这些实验证明电来源于青蛙本身,青蛙的肌肉就是莱顿瓶,存储了电液,然后突然放电。1786年10月30日,他将他研究结果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动物电》。

加尔瓦尼对自己的结论非常自信,甚至送了一本书给伏特,但伏特根本无法接受加尔瓦尼所谓动物电的想法,他认为电一定是来自其他地方,但到底是哪里呢?

亚历山德罗·伏特出生在距博洛尼亚只有240公里的帕维亚,属于奥地利帝国。在当时,帕维亚位于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位置,这里人们思想自由,政治激进,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在研究新的电气科学。

1745年2月18日出生于意大利科莫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里,1792年开始去国外作长途游历,这次并不限于邻近的瑞士,而是到了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他访问了一些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例如拉普拉斯和拉瓦锡,有时还和他们共同做实验。

正是这些经历和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使得伏特更相信科学,不受宗教教条的约束,认为迷信是敌人,理性的科学才是未来。

18世纪90年代,在帕维亚大学,伏特开始了寻找外界电源的工作,来彻底击败加尔瓦尼的理论。他仔细琢磨加尔瓦尼蛙腿抽搐的实验,怀疑加尔瓦尼所使用金属是否特殊,这个奇怪的现象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心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把金属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味道呢?

伏特发现如果取两种不同金属硬币,放在舌尖,然后把银勺放在两个硬币上,舌头会有一种刺痛感,很像莱顿瓶放电时人被电到的刺痛,伏特觉得他尝到了电的味道,不同金属的硬币和勺子接触,就会产生电。

他的理论和加尔瓦尼的完全不同,认为蛙腿的抽动不是因为自身的动物电,而是蛙腿对来自金属的电做出反应。但一枚硬币产生的电极为微弱,怎么才能让它变强,他重读了伟大的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的科学论文,尤其是关于电鳐的研究结果,由此产生了一个想法。

他仔细观察电鳐,特别是它背部相同的腔室,这些腔室就是电鳐放电的关键,或许每个腔室就像硬币和勺子,每个腔室产生一点微弱的电,一点又一点微弱的电汇聚在一起形成较为强大的电流,伏特对自己的新想法很有信心,决定建造人工电鳐,捍卫自己的观点。

于是他模仿建造了电鳐的多个腔室,只不过用的是金属。他取来一块铜板,在上面放一张浸泡了稀酸的纸片,然后在上面放另一种金属板,这和加尔瓦尼的两根金属线差不多,但伏特重复了这个过程。伏特亲自试验电堆,把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电堆的两边,用导线的另一端碰触舌头,他能尝到电的味道,这一次电流比平时要强而且很稳定。

实际上伏特做的是一个金属堆,后来他的发明就被称为电堆。广义上说,伏特发明了第一个电池,这个装置不再是电和机械的组合,它是纯粹的电气设备,电堆的发明可谓是科学上的里程碑。他认为在和加尔瓦尼的争论中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伏特的电堆证明,用不着动物就可以制造动物电的所有现象,所以从伏特的观点来看,加尔瓦尼是错的,动物体内的电没有什么特别,它就是纯粹的电,而且可以用电堆模仿,但是伏特最大的惊喜是它所产生的电时持续的。

电像水一样流出,在小溪中流过的水叫水流,从电堆中流出的电就被称为电流,在伏特之后200年,我们终于明白电到底是什么,金属中的原子像所有原子一样,有带电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但在金属中,原子以独特的方式共享外层电子,电子可以从一个原子移动到另一个原子,如果在同一时间沿同一方向移动,累积的效果就是电荷的运动,电子的流动就是我们所说的电流。

伏特公开电堆实验几个星期之后,科学家就发现了电堆不可思议的作用,它对水的反应出乎人的意料,连续电荷流动到水中,将水分解为构成成分,氧气和氢气。

电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它将不再是新奇的事物,而有了实际用途,持续的电流可以轻松分解出新的化学元素,这奠定了化学、物理和现代工业的基础,伏特的电堆改变了一切。

电堆使伏特成为国际名人,受到权贵和富人的追捧,为表示对他的认可,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电压单位,V。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蜡烛和油灯照明,接下来发生的事将改变这昏暗的世界,开启电的时代。

未完待续

就是做蹲起、青蛙跳等腿部肌肉的锻炼,还要多实践,掌握球感。

我还给你说说射门技巧,有兴趣就看看。希望在遥远的未来,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喜欢中国足球队!

足球射门是足球运动的技术术语之一,主要是指用踢球、头顶球、铲球等技术将球射向对方球门。在足球运动中,射门是进攻的最终目的,是得分的手段,也是比赛胜负的关键。同时,射门的方法很多,比如对射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直线球、弧线球;可直接射、带射、接射等等。队员在射门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机智、果断、有信心、动作快速、准确、有力,并能随机应变。

射门的分类:

⑴ 里脚背射门:

里脚背射门力量大,多用于转身射门。当球在身体侧前方或离身体稍远时,都可用里脚背射门。它可以突然改变射门角度,如斜线插入时,守门员必然会移动位置,以封住近角,此时进行半转身射门,易使球射入远角。

⑵ 外脚背射门:

外脚背射门威胁力大,突然性强,具有隐蔽性,能射各种方向来球,如射正面、小角度、横侧、前后斜侧、凌空球等,并能射出直线球和弧线球。

⑶ 脚弓射门:

脚弓射门准确性高,但力量小,宜做各种近距离射门和罚球点球等。

⑷ 正脚背射门:

正脚背射门力量大、准确性高,运用最广,是射门脚法的基础脚法。如射正面、斜侧、转身等地滚球;又如横扫、摆、弹、抽、倒勾等射凌空球。

⑸ 脚尖射门:

脚尖射门快速、突然,在门前争夺激烈时,没有起脚摆腿的时间,用脚尖“捅球”射门能出奇制胜。但有时准确性差。

射门的选择:

⑴ 正脚背射门〔冲力射球〕:

优点:力度大,球速快,射程远。

弱点:对手较易捉摸射球去向,另外准确度较难 掌握。

要点:起跑点,皮球和目标应成一直线,膝向目标轻松助跑,立足脚站在皮球侧近,自然向后提起小腿,眼望皮球顶部,锁紧脚眼挥动小腿抽向皮球中央点,击球后身体势追前完成整个射门动作。

秘诀:脚尖向下,球速快慢取决于小腿挥动速而非来大腿力量,射球前宜预先选定击球部位,射球后收紧大腿前部肌肉可避免不慎弄伤半月板。

⑵ 脚外侧弯射〔外弯香蕉球〕:

适用范围:绕过对手封堵的中至较远距离的射门。

技术要点:斜线碎步跑向皮球,当立足脚站在皮球侧近的时候,提腿扭摆身体锁紧脚眼,利用脚外侧抽击皮球偏外三分一处,射球后顺势收膝完成射门动作。

射门秘诀:脚尖向下,利用脚背偏外平面拉击皮球,较易形成皮球外弯去势,射球力度越大弧度越大,力度弱则难以绕越对手。

⑶ 脚内侧弯射〔内弯香蕉球〕:

适用范围:绕过对手封堵的中距离射门。

技术要点:斜线跑向皮球,立足脚站在皮球侧近,提腿锁紧脚眼,利用脚内侧抽击皮球偏外三分一处,击球过程顺势扭动身体,射球自然弯出。

射门秘诀:脚尖向前偏上,善用球靴内侧商标位触球,较易掌握皮球去向,射球力度过大会导致皮球高飞而去,力度弱又较难绕越对手。

⑷ 脚内侧撞射〔扫把脚射门〕:

优点:射门准绳易掌握,起脚后较易改变方向。

弱点:射球力度偏弱,对手较易捉摸皮球去向。

要点:轻松跑向皮球,射球前平衡身体,膝向皮球顺势提腿,当立足脚站在皮球侧的时候,轻扭身体膝转向外,锁紧脚眼撞击皮球中央将球射出。

秘诀:射球时脚尖保持向上,用球靴内侧商标位撞击皮球,较易掌握皮球去向 。平时可练习用脚内侧拍墙,练至仅得一下撞击声为佳,如有两下声响表示脚内侧和皮球的接触面尚未掌握。

射门主要有助跑、支撑、摆腿、击球、随前动作、踢球准确性、踢球力量7个步骤:

⑴ 助跑:是指运动员在踢球前的几步跑动。它的作用是使身体获得一定的前移速度并能调整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以利于支持脚处于正确的位置和增加击球力量。助跑最后一步,步幅应适当加大。为增大踢球的摆幅、制动身体前冲和提高踢球的准确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助跑分直线和斜线两种,助跑方向和出球方向相同的称直线助跑;助跑方向和出球方向成交叉的称斜线助跑。

如脚背正面踢球的助跑,大多数是在要求出球力量大的情况下使用的。那么要想使踢出的球获得最大的运动速度,就必须在比赛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在踢球前有尽可能快的助跑,使运动员的身体获得一个较快的前移速度,并把这个速度尽量多地传递给踢球脚的摆动上,从而增加击球的速度和力量。助跑最后一步要加大,就是要使踢球腿的摆幅增大,同时又使髋、膝关节前移的距离加长,从而为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在激烈地对抗比赛中来球的情况是复杂的,运动员能否把助跑以及加快摆腿所获得的速度都作用在球上,它的关键是踢球时的支持脚必须能够处于所需要的正确位置。而这个正确位置的取得也需要通过助跑来调整,才能达到踢球脚准确地触到球,并且充分发挥前面已经获得的全部力量。

⑵ 支撑:是指在踢球过程中支持脚的力量、踏地方法、足尖方向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动作。它的作用主要是移动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使踢球腿得以协调发力。

① 支持脚的位置:

是指支持脚与球的距离而言。支持脚的位置对踢球运作的协调性、脚触球部位的准确性和踢出去球的高度、性能和力量有很大关系。

支持脚踏地的前后距离直接关系到球踢出去的高度。当要踢出低平球(包括地滚球)时,为能有效地控制出球高度和加大踢球力量,支持脚在踏地时,足尖一般落在球的后沿延长线上。 左右的距离,原则上应使踏地支撑点和球的中心点连线的长度等于运动员骨盆横轴的宽度,这样便于踢球腿在快速摆动中,能够保证踢球时所运用的部位准确地击在球上。但有时由于运用踢球部位和用力方向的改变,其距离又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在大腿外展踢球时离球距离应适当近一些;在大腿内收踢球时应稍靠近球远一些。

② 踏地方法:

支持脚踏地的方法与运动员踢球前所处的状态有直接关系。一般在助跑踢球时,为能抵制身体向前的自然惯性,最后一步的步幅要适当加大,并要积极踏地。支持脚踏地的顺序应是先以脚跟撑地,随着展腹,在送髋的同时,迅速地过渡的全脚掌,变斜撑为直撑,特别是在小范围内直接跨步踢球时,更需要用积极快速有力的踏地来带动踢球的摆动。为了减小撑地时的反作用力,膝关节可适当弯屈,以保证身体重心能够较稳定地落在支持脚上。

③ 足尖方向:

支持脚踏地时,足尖方向原则上应与出球方向保持一致。以便在踢球的刹那使身体正对出球方向;使踢球腿自然地前后摆动。同时对于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击球力量的大小、击球方向的准确和身体的平衡等都有着直接影响。

④ 维持身体平衡:

是完成踢球动作的先决条件,它应贯穿在踢球动作的始终。支撑腿不仅要能够平稳地支持住身体的重量,同时还必须能够在完成踢球动作过程中与踢球腿协调配合,以维持身体平衡。支撑腿的膝、踝关节的屈伸动作在控制身体平衡中作用极大。

其屈伸必须在撑、摆、击球的过程中协调地进行,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身体平衡都能保持稳定。如脚背正面踢球时支撑腿的支撑任务就是让踢球腿在摆动踢球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支撑点,使踢球腿绕着这个前移的额状轴摆动,以达到自如的摆动和踢球脚的脚背正面准确地击球。支撑脚着地应是积极而迅速地以脚跟着地,同时膝关节微屈,随着身体前移支撑脚成滚动式地由脚跟过渡到脚前掌。

从而在完成支撑的同时又尽量减少制动;同时使身体重心起伏波动不大的“平行”前移。这样就能把助跑时人体所获得的速度保持下来,并把这个速度加到踢球腿的摆动上,发挥最大的摆速,以增加击球力量。

踢球时,支撑脚应踏在球的侧面,其距离应接近两髋关节间的髋度,并且稍小于这个宽度,这是因为在身体重心移至支持腿时,踢球腿的髋关节上提,骨盆必须倾斜来调节身体重心的变化,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踢活动球时,还要考虑到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踢球腿才开始由后向前摆,而球却仍在运行中,因此在选择支撑脚的位置时,必须把摆腿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在内,也就是有一定的提前量,才能确保踢球时支撑脚与球能够处于所需要的正确位置,以达到自如地摆腿和发挥最大摆速的目的。根据测定证明,踢球的刹那支持脚处在球的侧面10~12厘米是比较理想的位置。

⑶ 摆腿:是指踢球腿的动作而言。击球力量的大小是由多方向因素所决定,但主要是取决于踢球腿的摆动。踢球腿的摆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跨步支撑的同时,大腿后引,小腿后屈前摆时以髋关节作轴,大腿带动小腿的摆动击球;一种是在跨步支撑时积极送髋;大腿前顶,小腿后屈,以膝关节作轴快速前摆小腿击球。

按照力学V=Rμ的公式(V=线速度、R=半径、μ=角速度)分析:大腿后引,小腿后屈,以髋关节作轴,用大腿带动小腿摆动击球,其主要特点是尽量增加摆腿的击球力量。因为V的大小取决于R与μ的大小,而μ的大小又与R成反比例。所以这种摆法首先是缩短摆动半径,并在逐渐加大μ的过程中,再最大限度地加长摆动半径来增大击球力量。若从外部表现看则是踢球腿的摆动幅度大、距离长、速度快,在前后摆动时,参加屈伸的肌肉群数量多、幅度大,再加上腰腹肌的协调作用,故击在球上的力量就大。

此法在比赛中多用于长距离的传球和强有力的射门。其缺点是准备击球动作的时间长,在对手紧逼的情况下较难完成快速出球的任务。小腿后屈,以膝作轴,前摆小腿的摆动方法是以缩短半径,加快摆腿击球动作为出发点。其动作外部表现是准准备踢球动作时间短,出球快而突然。在比赛中适于在紧逼防守的情况下完成传球或射门动作。由于这种摆法的并径有意缩短,亦在减小,击球力量较第一种摆法相对地要小。踢球的摆动是踢球力量的主要来源。踢球腿的摆动分为后摆与前摆两个阶段。后摆是为了给踢球腿的前摆加大摆幅和加快摆速创造条件。

如腿背正面踢球时踢球腿的后摆应在支撑脚前跨与助跑最后一步蹬离地面时,顺势向后摆起,伸大腿屈小腿。由于小腿的曲屈,使大小腿成折叠。腿的整个质量重心靠近髋关节,这样一方面前摆时转动半径缩短;另一方面小腿与地面的角度却增大,从而为踢球腿前摆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伸大腿屈小腿,此时臀大肌和大腿伸肌如: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腹肌参加收缩,使前摆的大腿屈肌的初长度被拉长。从而为增大踢球腿的摆幅,加快摆速积蓄了能量。

然而,这时小腿的曲屈还达不到理想的限度,这是由于在伸大腿的同时屈小腿,股后的多关节肌同时作用于两个关节,而产生张力不足,也就是主动不足,与此同时,大腿前肌群的多关节肌则产生了被动不足。但是当大腿开始前摆之后,股后肌只做小腿曲,股前的对抗肌就能充分在膝关节处被拉长。因而股四头肌能集中发力于伸膝动作,这就为小腿做爆发式摆动创造了高速有力量的条件。为了增大踢球腿摆动的加速度,小腿要随着大腿前摆直到垂直于地面时应继续加深曲屈,以增大摆动角,这是必须注意的重要的动作。

踢球腿的前摆应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以大腿带动曲屈的小腿绕前移的髋关节的额状轴,由后向前快速摆动,当膝盖摆到接近球的正上方时小腿则绕快速前移的膝关节的横轴(同时大腿绕髋关节的横轴)做爆发式的前摆,从而达到膝盖处在球的正上方时击球。

由于力量强大的大腿屈肌群在后摆时初长度被极度拉长后开始了功能性的收缩前摆,小腿的曲屈使摆动半径缩到而摆动角增大,前摆的加速度要自然增大和小腿绕着快速前移的膝关节轴做爆发式的摆动以及助跑时给身体快速前移惯性,推动髋关节在额状轴上前移等,所有这些能量此时都汇集到踢球腿的摆动上,到此踢球腿的摆动已达到运动员自身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用这样速度冲击在球上,球则必然以很快速度飞进。当然它必须是在脚与球接触的部位都正确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⑷ 击球:是踢球动作的核心。助跑、支撑和摆腿等动作的完成都是为了保证准确的击球。它包括击球时间、击球点和在击球刹那的动作表现。

脚触球包括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两个因素,但并不是它的全部含义。脚触球还包含击球刹那踝关节的动作。脚触球是决定出球准确性的重要球节,也是影响出球力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踢球时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都是正确的,并且踢球的作用力通过球心,球就会依照作用给球的力量飞向预定的目标。

用脚背正面踢球时,脚的部位应是第一、二、三楔骨和跖骨末端部分,球的部位应是球的后中部,这是脚背正面踢球时,脚触球的理想部位。因为楔骨是脚背突起部分,与圆形的球体碰撞、接触面比较小,因而力量集中(脚特大者多是跖骨底和跖骨背部)。

还因为楔骨和跖骨末端离踝关节最近,只要在踢球的刹那踝关节做紧张的跖骨屈固定踝关节,就能使小腿与足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使之集中发力于膝关节,同时也延长了击球刹那的转动产径,自然地加快了击球的线速度,所以不仅力量增大准确性也随之提高。

击球动作是指踢球脚运用部位在击球的一刹那的动作表现而言。击球动作随着足球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实践中概括有以下几种:

① 摆击:摆击动作的突出表现是在摆腿击球过程中有明显的随摆动作,踢球腿的摆动幅度大,距离长,这种击球动作出球力量大、平稳,多适于中远距离的传球和射门。

② 弹击:弹击动作的突出表现是摆腿击球时,以膝关节作轴,充分利用小腿的快速前摆击球,击球后随摆动作自然。这种击球动作摆动幅度较小,起脚快,动作小而突然。这适于踢地滚球和反射弹球的中、近距离射门。

③ 轴击:抽击动作的突出表现是在摆腿击球的刹那具有明显的提拉动作。提拉的时间是在运用脚踢球部位即将触脚的刹那,大腿积极上提,小腿前摆突停顺势上拉。抽击的击球点一般选在球的后中部稍偏下部,以有助于提拉动作的完成:抽击动作完成的关键在于提拉时间。这种击球动作出球急并带有强烈上旋、前冲力大,故适于向空档传球、落地反弹球和空中球射门。

④ 敲击:敲击动作的突出表现是后摆小、前摆快,击球动作急而快速,击球后具有较明显的突停和自然后撤动作。这种击球动作出球平直而急多用于直接传球和近距离射门。

⑤ 推击:推击动作的突出表现是踢球腿没有明显的后摆,前摆击球动作类似弹击。当脚触球后,运用支撑腿的后蹬所产生身体重心向前平移的速度平稳推球。推击多是在支持脚离球较远,为能控制球高度,保证出球方向的准确,一般在冲刺切入射门时,由于步法不易调整,为做到不失时机地快速完成射门动作而采用之。

⑸ 随前动作:踢球的随前动作,是要求脚与球接触时踢球腿仍以触球时的同样摆动速度继续前摆和送髋。球是弹性体,用脚踢球时脚与球并不是触到即离开,而是经过一个时间,尽管其时间极短。如果用30米/秒的摆腿速度踢球(标准气压的比赛用球)时,脚楔入球体约6~7厘米,球由静止状态转入运动状态,与此同时踢球脚仍以触球时同样的速度继续前摆,此时脚面紧贴球体,由于弹性体的球凹陷时内压增大,球又以极快的速度从凹隐恢复原状给紧贴球体的脚面以反作用力,虽然这个反作用力不会对击球刹那以同样速度继续前摆的脚发生降低摆速的影响,然而却对尚未达到最高速度的球自身运动速度起着进一步加快的作用,同时还影响出球的准确性。

随着球速增大,脚速降低,球、脚分离。这时继续做随前动作对球的运动已不再发生任何作用,但是却能加长脚落地时的步幅,因而必能产生制动效果。从而达到逐渐缓和前惯性的作用。

相反,如果踢球脚触球就立即集止前摆和送髋,那就必然是在击球之前就开始减小用力。这样不仅踢球腿的摆速会降低,同时还会对快速前移的整个身体起着减速的影响,导致影响球速。总之,踢球的随前动作是影响踢球力量和出球准确性的完整踢球动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训练中必须给予应有的应视。

⑹ 踢球准确性:

① 对踢球准确性的分析:

足球是一个圆型的弹性体。当击球的作用力通过球心时,球只产生平动并沿着作用力的方向直线运行。由于空气的阻力和球的重量,运行速度逐渐减弱。出球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击球点(击球的部位)作用力的方向(摆腿的方向),击球作用力的大小(摆腿的幅度和速度)。 击球点的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过球心,作用力方向是朝着正前方,踢出的球则向前平直运行。

击球点在球的后下部,作用力通过球心,作用力方向朝着斜上方,踢出的球则偏高。

击球点在球的右手侧,作用力通过球心,作用力方向是由右后上方向左前方踢出的球则向左前方运行。

击球点在球的后上方,作用力通过球心,作用力方向是由后上方向前下方,球则会“卡壳”或出球无力。

如果击球的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则会产生旋转并且绕自身的旋转轴沿弧线运行,这就是弧线球。

所谓的弧线球,就是踢出的球既有一定程度的旋转还有一定距离的位移。

在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沿弧线运行的弧线球有:前旋球,回旋球和侧旋球(侧内旋和侧外旋)以及侧回旋和侧前旋球等。

前旋球:击出的球绕自身的横轴的上沿向前旋转为前旋球。如脚前正面的抽踢。

回旋球:击出的球绕自身的横轴的上沿向后旋转为回旋球。如脚背内侧的搓踢。

内旋球:击出的球绕自身的竖轴的前沿向支撑脚一侧旋转为内旋球。如脚背外侧踢向踢球脚外侧旋转的弧线球。

外旋球:击出的球绕自身的竖轴的前沿向踢球脚外侧旋转的球为外旋球。如脚背外侧踢向踢球脚外侧旋转的弧线球。

这些弧线球是由于踢球的作用力(合力)没有通过球心,使球发生旋转,而旋转着的球在空气的作用下运行轨迹发生变化的结果。

踢球的作用力不通过球心,就是指踢球的作用力与法线形成一定的角度。不通过球心的作用下,就是法向分力F1与切向分力F2的合力F,法向分力F1决定出球方向和远度;切向分力F2产生力矩作用。

根据力学原理:旋转力矩等于作用力乘力臂(即M=F×L),球旋转的强弱主要取决力(F)的大小和力臂(L)的长短。所谓力臂就是旋转的轴心(球心)与作用力线(作用力的方向线)的垂直距离。在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力臂越长(指在最佳角度的限度内),则旋转力也越强,反之则越弱。

踢出不旋转的空中球(或旋转很弱的球)是沿着一定抛物线式的弧线运行。这种弧线是由于球本身的重量和空气阻力使球的行进力量逐渐减弱而形成的。如守门员的抛踢球,球在前进达到一定高度时逐渐下降,形成一定的弧线。 踢出空中旋转球时,由于球在运行过程中处在旋转状态,带动球体周围的空气也随着球的表面而转动,因而形成环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快压力越小;流速越慢压力越大”的规律运动。

由于球旋转的性质不同,因而引起空气的压力也有所差异。如踢出的前旋球。由于球向前运行时,球体上沿旋转着的气体受到迎面空气的阻力,而降低流速;而球体下沿的气流与迎面空气阻力的方向相同,而加快了流速。所以踢出的前旋球,球体上沿空气压力大,球体下沿的空气流速快。然而,由于踢球时法向分力大于切向分力。因而球的旋转和压力差的效果不明显,表现为球的运行轨迹前半弧度甚小;随着球的运行过程中受到与球运行方向的相反阻力的作用,法向分力逐渐受到削弱,而切向分力几乎不变,使球旋转而产生的压力差充分发挥作用,表现为球的运行轨迹后半程弧线明显弯曲,出现高速地向前下方坠落。缩短了球向前运行的距离。

踢出的回旋球与踢出的前旋球相反,球体上沿的空气流速快,球体下沿的空气压力大,空气给予球体一个浮举力,因而使球缓缓下落。 内旋球、外旋球同前旋球、回旋球的道理一样,由于球体左右侧空气流速慢不同而球体左右侧的压力出现大小的差异,使球沿左或右侧弧线运行。

上述道理告诉我们在踢球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使踢球动作符合要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预想用脚背正面踢出沿平直路线运行到达预定目标的球。击球的刹那,踢球腿的膝盖应处在球的正上方,踢球脚背要绷直与地面垂直。摆腿方向朝着正前方这样能保证击在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过球心,对这个技术动作来讲,击球点和作用力方向是关键,脚背和膝盖的动作是技术要求。

踢球时,支持脚所站立位置也会影响脚背能否垂直于地面。如支持脚踏车球后方,身体重心在支持脚上,踢球脚膝盖就难于处在球的正上方,脚背就不可能击球的后中部,而往往是击在球的后下部,击球偏高。但是支持脚的位置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做送髋动作把身体重心前移击球,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击球力量减弱,在要求出球有一定高度时,支持脚就应稍后些,以调整脚背与击球点形成的角度。

如预想踢出回旋过顶球,踢球腿的膝盖应在球的后上方,踢球脚的脚背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要大于直角,以使能接触球的后下部位,踢球的作用力通过球的横轴的下沿,用力方向朝前。

② 无论用任何踢球方法直接踢运行中的球时,球是以与踢球力量正比的速度沿新的作用力方向开始运行。直接踢由不同角度运行来球,作用力通过球心时,由于球运行的方向、速度要与踢球时沿作用力的方向所产生的速度之间形成一定的余速,再加风向、风速的作用等就会直接影响出球方向。

例如:

1、球从正前方滚来,用脚内侧朝球滚来的方向将球踢出,球就会根据踢球力量的大小以不同速度按原来的方向返回。

2、球由侧面滚来,预定将球挡向正前方使球的运行路线改变成90°角。根据力学分析,理想的钢体以某种角度作用于某钢体平面上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道理,踢球脚应按45°角放脚。但由于球的弹性形变,球与脚的摩擦、球与地面的摩擦等因素影响,反射过程中,球的能将会有一定损失,因此实际放脚的角度应稍做调整。

⑺ 踢球力量:

加大踢球力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取决于踢球腿摆动幅度的大小和摆动速度的快慢以及击球时踢球脚腕的紧张程度。踢球腿的摆幅大,摆速快,击球时脚腕绷得紧,出球力量就大。另外,助跑速度、身体和支持脚的方向和踢球的随前动作对于增大踢球力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踢球前的助跑是使运动员的身体获得较快前移惯性,使踢球腿绕着前移着的关节轴摆动,为增大击球力量创造了条件。

踢球时,身体正对出现方向,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充分后摆,小腿曲屈,这样髋关节屈肌初长度被拉长,一方面肌肉张力增加,另一方面摆幅增大有利于大腿带动小腿快速前摆和小腿爆发或摆动击球。因此作用于球的力量就增大。相反,如果身体不对着出球方向,踢球脚则向着出球方向摆动,就会影响脚的摆幅和摆速。

支持脚的位置和方向也能直接影响作用力发挥。由于支持脚的稳固支持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使踢球脚能够自如地摆动。如支持脚的位置和方向不正确,不但难于维持身体平衡,影响踢球腿的摆动,而且影响脚击球接触部位的准确性,作用力就不能通过球心,击球力量就减弱。例如:球由正前方滚来,俗将球射向左侧前方时,可用左脚的脚背内侧踢球,支持脚应自然地指向出现的方向。这样身体就能很自然转向出球的方向,踢球腿的摆动也就能顺身体的前后而摆动,从而发挥最大的速度与力量。相反,如果支持脚不是朝着出球方向,那只能用转动髋关节的办法,带动上体转向出球的方向。支撑脚以髋关节为轴,带动上体转向出球的方向。这时支撑脚的髋关节和肌肉则处于旋扭的状态,它既难维持身体平衡,又影响摆动腿的动作,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力,并减弱了踢出球的力量。

在上述诸因素中,加快摆速的现代足球比赛中对争夺时间和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踢球腿的摆动速度是影响踢球力的主要因素,并且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踢球技术会不断提高,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必然发展变化,随着摆速的提高则踢球力量就会增大。

一、胸部

1平卧推举:主要练胸大肌的厚度和胸沟。

动作:两手持哑铃仰卧凳上,哑铃置于肩部,掌心朝上,上推哑铃至臂伸直,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上推和下降呈弧线,使胸大肌得到充分收缩和彻底伸展。

2上斜推举:主要练上胸肌。

动作:动作要领与平卧推举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凳面调到30~40度倾角,斜躺在上面做。

3平卧飞鸟:主要练胸部中间沟。

动作:仰卧凳上,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两臂自然伸直于胸部上方,两臂微屈肘向两侧弧形下放哑铃至最低点,胸肌充分伸展,胸肌用力收缩将两臂弧形上举还原。

4仰卧直臂上拉:扩展胸腔,练胸大肌、前锯肌的最佳动作。

动作:肩部仰卧横凳上,两脚着地,双手握紧哑铃一端于胸部上方,以肩为轴将哑铃缓慢放至(下降)头后方(感觉胸肌和胸廓伸展),放到极限时再提拉哑铃还原。

注意:为防止损伤,下放过程速度不宜太快。

二、肩部

1推举:主要练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

动作:坐姿,两手持哑铃于体侧,两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线推哑铃至最高点,稍停,缓慢控制哑铃按原路线(弧线)还原。提示:亦可站姿做,双臂同时做,也可单臂轮换做。

2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中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腿前,身体稍前倾,双肘微屈, 向两侧举起哑铃至肩高,使三角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肩肌控制缓慢还原。也可单臂做,两臂轮换。

3俯身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后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俯身屈膝,身体稳定,两臂向两侧上举,然后控制缓慢还原。

4耸肩:主要练斜方肌。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三、背部

1俯身双臂划船:主要练背阔肌。

动作:俯身微屈膝,两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拉哑铃至肘与肩高或略

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还原。注意:划船时主要是背阔肌收缩伸展,上体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2俯身单臂划船:主要练背部外侧和下背。

动作:手持哑铃,掌心朝内,另一手撑同侧腿膝盖位置的固定物以稳定身体。将哑铃提到腰部位置(背肌充分收缩),稍停,然后控制性缓慢还原(充分伸展背肌),做完一侧换另一侧做。

3直腿硬拉:主要练下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

动作: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直腿,腰背挺直,身体前屈,抬头,直到上体约与地面平行。然后下背肌收缩用力使上体还原。注意:为保持张紧力,身体前屈时哑铃不要触及地面。动作不宜太快。

四、肱二头肌

1交替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分离肱二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靠身体两侧。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然后控制还原。轮换做。

2意念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肌峰。

动作:站立,上体自然前屈,一手持哑铃垂于体前,上臂贴靠同侧膝或腿上。另一手屈臂置于同侧膝或腿上,稳定身体。持哑铃的臂向上弯举至最高点,使肱二头肌收缩至极限,稍停,然后缓慢还原。

3侧弯举:主要练肱肌和前臂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上臂紧贴体侧,肘关节为支点,用力向上弯举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五、肱三头肌

1颈后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握哑铃一端于颈后上方,掌心朝前,上臂固定,以肘为支点做屈臂伸。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2俯身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上部。

动作:俯身,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一手撑前腿膝盖稳定身体,另一手持哑铃,上臂紧贴体侧。肱三头肌用力向后上方伸臂至前臂与地面平行,使肱三头肌极限收缩,稍停,再缓慢还原。

六、腿部

1深蹲:主要练大腿肌群和臀大肌。

动作:双手各持哑铃于体侧,或将哑铃置于稍高于肩的位置,控制稳,两脚自然开立约于肩宽,脚微呈八字形,挺胸,腰背收紧。屈膝下蹲至最低位,然后大腿用力收缩蹲起还原。

2箭步蹲:主要练臀大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

动作:两手持铃,两脚自然开立,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屈膝,后腿膝盖几乎接近地面,成箭步蹲。一腿完成规定次数后换另腿前跨做。

3俯卧腿弯举:主要练股二头肌。

动作:俯卧长凳上,双脚夹哑铃或将哑铃绑在脚踝上,小腿悬空,双手抱凳端,两腿伸直。然后股二头肌发力,弯起小腿,至最高点使股二头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以股二头肌的张紧力控制性缓慢还原。

七、小腿

站立单腿提踵:主要练小腿肌。

动作:一手持哑铃,一手扶固定物,一脚前脚掌站在踏板上,脚跟尽量下降至最低点,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小腿肌用力收缩提起脚跟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两腿交替做。

而之前所谓的有氧是指强度不大,达到热身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身体受伤。

刚开始的初学者可以运用两天一分化制,就是练两天休息一天

蛙泳的换气动作错误了:

要闷气(气吸入不要吐出)与吐气

水的压力远大于空气,在水中闷气与吐气都没有在陆上来的容易及自然,若先在陆上练习学员会先适应的比较好。闷气、吐气时间越长,对往后学习其他动作的帮助越大,但要慢慢练习。

(一)水中闷气:

手扶池边、同伴或教练的手蹲下,使头没入水中练习闷气,若干时间后站起,进而不需保护自行练习同行。闷气时间越长越好。若头部感到不适,既应终止练习,以免引起伤害

※胸闷是因水中有压力。读秒,在陆上学员一但受不了后“啪”一声,用口吸气调呼吸,以学员的秒数打折在水中用

※下水后请学员睁开眼睛,不要用力憋气

(二)水中吐气

手扶池壁或同伴的手蹲下,将头没入水中,在徐徐的以口(鼻)吐气,一段时间后缓缓站起。在水中吐气时间越长越好,注意吐气不可断断续续(容易呛到)的渐歇吐气。

※以口吸气适用腹部的力

(三)韵律呼吸

何谓韵律呼吸?我们可以解释为“有规律,有节奏的呼吸”基本上,与前面的水中吐气及相似:

在水中用口(鼻)吐气,出水面时嘴角“啪”的一声,在用口吸气,除了注意节奏外,可以配合双手压水的动作来进行。在幼儿教学中,因为常有站不到池底的想像,所以韵律呼吸的指导更加重要,教练们可以把呼吸视为换气的初步。(配合动作:1手伸直合并,下沉吐气 2手向两侧平压让头上升吸气)

我感觉学习游泳最主要的是练的时间要长,游的次数要多

还有就是姿势的原因

游泳是一种技术性运动,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能起大的作用。建议看些书或光盘,研究一下自己的动作还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推荐教材: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游泳技巧图解》,人民体育出版社的《游泳技法练习》都是不错的书。到图书馆或书店找游泳教学光盘看也很好。要注意动作的细节。例如我学蛙泳时,一开始蹬腿时没注意翻脚,一天突然注意到了就觉得快了不少;又一天注意到翻脚后脚尖往一起勾且绷紧,又快了一些。所以,不要怕自己游泳慢,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会快起来的。

蛙泳动作技巧提示

蛙泳技术中,臂腿配合是很重要的,较自由泳、仰泳复杂,如果配合不调,

将直接影响到臂、腿动作的效果,和快速前进的均匀性、协调性。

当前大多数运动员采用的腿臂配合技术臂划水时,腿保持放松或伸直姿势。特 别是在收手时腿放松并自然屈膝。当吸完气手前伸约2/3部位时,急速做收腿和快 速的蹬腿。即在伸手中做收蹬动作,这一配合技术能使手划水有效部分于腿蹬水有 效部分紧密的配合起来。 由于快速收腿动作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但却有利于臂、紧密的配合,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臂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进的速度。

蛙泳臂部动作深入解析

1、开始姿势:

两臂保持一定的紧张自然向前伸直,与水面平行,身体成一直线。

2、抓水:

手臂先前伸,肩关节略内旋,两手掌心略转向斜下方,稍勾手腕,两手分开向斜下

方压水。

3、划水:

两臂分成40-45度角,手腕开始弯曲,这时两臂两手逐渐积极地做向侧、下、后方屈 臂划水。 在划水中,前臂和上臂屈的角度,是不断变化的,一般优秀运动员划水主要阶段时关节都屈成接近90度角。因为这个角度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同时能很好地利用胸背部的大肌肉群。一般水平较低的运动员肘关节的角度较大划臂时,手臂划至两臂夹角约成120度角时,即应连续过渡到向里做收手动作,划水和收手时,手走的路线不应到肩的下后方,应在肩前下方。为了充分利用一切前进力量来提高速度,在进入划水部位时,运动员应以较大的力量做划水动作,以获得前进的最 大速度。因此,运动员在划水时,身体位置上升较高,这是合理现象。

4、收手:

收手是划水阶段的继续,收手过程也能产生较大的前进作用力和上升力。将手臂做向里、向上收到头前下方, 这时臂与肘几乎同时做动作,收手时不应降低划水速度,而是以更快速度来积极完成。收手时,不应强调两肘向里夹的动作,这会削弱划水力量。同时也应避免划水路线过大。收手动作应有利于做快速向前伸手动作,而又不影响臂腿

动作协调配合。当手收至头前下方时,两手掌心是由向后转向内、向上的姿势,这时大

臂不应超过两肩延长线为宜 在整个收手动作过程中,手的动作应积极的、快速的、圆

滑的来完成,收手结束时,肘关节低于手,大小臂成锐角。

5、伸臂:

从动作中可以看出,伸臂动作 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的。掌心由朝上逐渐

转向下 力,同时向前伸出。 快速伸臂动作是现代蛙泳技术的特点之一,它紧密配合 腿

的动作,因此在伸臂的同时,肩要向前。不少运动员头也 几乎同时向前有"压"的动作,

但必须注意向前伸臂动作中 不能有停顿现象。

总之,整个臂部动作的移动路线,无论是俯视或仰视都 是椭圆形的。侧视则为由浅

到深的,再由下向上 向前伸出,并且是一个连贯、有力、快速完整过程。

总观以上分析、蛙泳臂划水动作是一个完整的动作,划水轨迹是向侧-下-后-内-前

方向移动。划水力量开始时较小。到划水主要阶段时逐渐加大。划水的速度是由慢到快

最 后达到最快。目强调高肘划水,在划水过程的前部计.注 意以时关节为支点,发挥

前臂屈肌的作用,两肘不能超过两 肩侧的延长孩,主要是肱二头肌及肱肌的作用。在划

水最有效部分,应注意以肩关节为支点,动作的方向是两臂向后拉,并内收,要发挥肩

带肌肉群的作用(主要是胸大肌、背 阔肌等)。配合强有力的蹬水,使动作连贯而不间

断地产生 向前的牵引力。

--

蛙泳呼吸

蛙泳的换气,主要在于手部的动作,相对自由泳来说,蛙泳的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很

容易学。大家肯定都知道如何登腿,但上身却往往难以露出水面吸气,这主要是没有注意

到肘部的动作,蛙泳的手部动作是手臂并拢划出,分开向两侧后方划水,在用力完的时

手臂应该在身体两侧,这时应该有一个迅速有力的夹肘动作,依靠这个动作的力量会有

瞬间的向上浮力,上身随着这股浮力露出水面,完成嘴巴吸气动作,而呼气同自由泳一

是在水下用鼻子完成的。

蛙泳口诀

(1)蛙泳简介

蛙泳姿势像青蛙,两臂对称侧下划

两腿向后蹬夹水,臂腿伸直滑一会

(2)腿部动作

屈膝慢收靠臀边,两膝距离宽似肩,

边收边分慢收腿,两脚翻转向两边,

向后用力蹬夹水,两腿并拢浮一会

(3)臂部动作

两手向外侧压水,抬肘曲臂向后划,

划至肩下快收手,划水收手连起来

(4)呼吸动作

两臂胸前抱水时,微微抬头把水吸,

两臂前伸滑行时,鼻嘴慢慢来呼气

(5)呼吸与腿臂动作的配合

两臂分开一划水,抬头吸气紧相随,

两腿弧形蹬夹水,水中呼气用嘴鼻,

划水结合慢收腿,两臂前伸再蹬水,

此法名叫晚呼吸,减少阻力最完美

(6)完整配合动作

两臂划水不蹬腿,收手同时又收腿,

伸手一半蹬夹水,伸臂蹬腿划一会,

划水一半抬头吸,伸手慢呼不着急

蛙泳转身

竞赛规则规定,蛙泳转身时,两手应在水面、水上或水下

同时触壁,触壁前两肩应与水面平行。同时限制运动员在转身

后只能在水中做一次臂、一次腿的潜泳动作。由于规则要求严

格,所以蛙泳转身动作速度要比其它泳式稍慢些。转身方法通

常只用抬头吸气转身法。

1、蛙泳转身动作技术:以左转身为例将其动作技术简介

如下:

触壁:运动员在最后一次蹬腿结束、不减速地游近池壁,

两臂前伸,在正前方高于身体重心的地方,右手在上、左手在

下,两手相距15厘米左右,手指朝左斜上方触壁。

转身:触壁后,全手掌压池壁,随着惯性屈肘、屈膝团身

,同时身体沿纵轴向左侧转动,并抬头吸气,左手离开池壁在

水中随着身体向左侧转动并逐渐向左前伸。当身体转至侧对池

壁时,头向前进方向甩、并低头入水,右臂推离池壁,从空中

摆臂,同时提臀使两脚触臂,两手经颏下前伸,两腿弯曲准备

蹬壁。

蹬壁:两脚掌贴在水面下约40厘米处,两臂向前伸直,头

夹在两臂之间,然后用力蹬离池壁。

滑行和一次潜泳动作:蹬壁后,身体成流线型滑行,当速

度减慢到正常游泳速度时,两手开始长划臂至大腿两侧稍停,

滑行速度稍慢时,开始收腿和两手贴近腹、胸、颏下前伸,当

两臂伸直夹头时,蹬腿、滑行,两臂开始第二次划水时,头露

出水面。

蛙泳呼吸的常见错误及纠正

在普通院校的游泳课中,由于诸多干扰因素,如从小就没有下

过水,或偶然的一次水中危险事故,溺水事故的见闻等,引起心理

恐惧,使一些学生在游泳课上害怕下水,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教

学或练习取得好成绩,在此把一些常见错误动作、正确地练习方法

作一简介。

一、蛙式呼吸技术常见错误

1.蛙式的呼吸概念、技术动作模糊。头脑里没有正确的蛙式映

射,在蛙泳时表现为脸部不敢入水,抬着头游,在水面上呼吸,常常

会呛水或喝水。

2.蛙式呼吸不够充分,游水时虽然能把头部露出水面,但吸气

不足,在水里没有吐气,或抬头出水面后既吸气又呼气,造成蛙泳呼

吸节奏紊乱而不能充分完成呼吸任务。

3.心理过度紧张而造成身体整体动作不协调,害怕呛水。游泳时

表现为身体起伏动作特大,手臂来不及划水就急急忙忙地把头露出水

面吸气,常常被迫喝水。

4.呼吸与身体动作不协调。表现为游水时只能做单纯的呼吸,手臂

和尾却停止了动作,或闭着眼睛抬头,为了确定方向和跟前的水位而停

止游动;另外,身体动作协调,但不会换气,游水时表现为低头闭气或

头潜水过低,露不出水面做换气动作。

5.蛙式泳的动作概念错误,不能使身体水平俯卧于水面,单掌手臂

把身体提高于水面。表现为颈部僵硬,头怕潜水而一直强露出水面,使整

个身体呈斜竖卧状态。

6.手臂与腿的动作出现盲目性,失去了蛙式游泳的节奏感。潜水时的

表现是双腿已经蹬伸直,双手也已划至身体的两侧,但头部仍然不能露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552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