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淋巴结肿大只是一个症状,并不是病因,最常见的原因是肢体的炎症导致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这种情况消除了肢体的炎症,淋巴结自然会好转。其次由于狗狗年龄较大,也不能排除淋巴瘤或肿瘤转移至淋巴结的情况。 狗狗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狗狗的淋巴结属于身体的免疫器官,分布全身。
1当身体的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者炎性反应, 靠近它的淋巴结都会肿大。
2如果是炎性肿大,此时的淋巴结是柔软的,
3如果是癌性肿大,此时的淋巴结是坚硬的。
所以淋巴结的肿大仅仅象征着某个疾病的发生,要找出原发病因,对症治疗。
狗狗淋巴结肿大表现位置 1下巴淋巴结位于下颌角的后外侧皮下,每侧有2-3个。
2颈浅淋巴结位于冈上肌前缘,在臂头肌和扁胛横突肌的深面。
3胴淋巴结位于膝关节后方,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比较浅在,体表4触及。腹股沟浅淋巴结公犬位于阴茎背外侧,梢索的前方,一般至少有1个,母犬有1-2个,位于耻骨前缘乳房的背外侧。
狗狗淋巴结肿大治疗办法 狗狗一旦出现淋巴结肿大,说明狗狗身体有传染源,建议主人最好带狗狗到医院进行检查,查明是局部感染还是全身感染,不要随便用药,以免错误用药起到相反效果。
狗狗淋巴结肿大防治方法 狗狗在患病初期可用成年狗血清10毫升皮下注射,隔日一次,共2—3次。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250毫克)20—40毫升,或ATP连用3天。每日口服肝太乐三次,每次2—3片。
1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
(1)脊髓震荡 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脊髓休克 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儿童一般持续3~4天,成人多为3~6周。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24小时。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记。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2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
从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1)颈脊髓损伤
1)第一、二脊髓损伤 患者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①运动改变 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②感觉改变 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患者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
2)第三颈脊髓损伤 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
3)第四颈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患者为完全性四肢瘫痪。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颈神经支配,第四颈脊髓节段损伤后,创伤性反应也往往波及到第三颈神经,故患者的自主呼吸丧失。创伤性反应消退后,膈肌机能可望恢复而行自主呼吸,但呼吸仍较微弱。②感觉改变 锁骨平面以下的感觉消失,其他如括约肌功能、性机能、血管运动、体温调节机能等均消失。
4)第五颈脊髓损伤 损伤早期因第四至五颈脊髓受到创伤性水肿的影响,患者膈肌功能很差,加之创伤后患者发生肠胀气等更会加重呼吸困难。①运动改变 双上肢完全无自主活动而放置于身体两侧;肩部则因有提肩胛肌、斜方肌的牵拉而能耸肩。②感觉改变 患者除颈部及上臂前方一个三角区以外,所有感觉全部消失。③反射改变 患者除肱二头肌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外,其余腱反射全部消失。
5)第六颈脊髓损伤 患者由于脊髓创伤性反应及肠胀气的影响,呼吸功能可受到明显干扰。①运动改变 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三头肌瘫痪,肘部失去伸展功能。提肩胛肌、斜方肌、三角肌及肱二头肌仍可收缩,因而患者的肩部可抬高,上臂可外展90度,前臂屈曲,手放在头部附近。桡侧伸腕长肌呈下远动单位性损害,而第六颈脊髓节段以下的神经所支配的手指、躯干及下肢肌肉均呈瘫痪状态。②感觉感变 上肢的感觉,除上臂外侧、前臂背外侧的一部分以外,上肢其余部分均有感觉缺失现象。③反射改变 肱二头肌、肱桡肌反射均正常,肱三头肌反射消失。
6)第七颈脊髓损伤 伤后膈神经机能正常,患者腹式呼吸。①远动改变 上肢轻度外展,前臂屈曲于胸前,腕可向桡侧偏位。伸指总肌肌力减弱,其中以伸示指肌的肌力减弱尤为明显;旋前圆肌、桡侧屈腕肌、屈指深肌、屈指浅肌、屈拇长肌均显力弱,故手呈半握状态。肱二头肌肌力正常。②感觉改变 躯干、下肢、上臂、前臂内侧、手的尺侧3个手指、有时示指有感觉障碍。③反射改变 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均存在,三头肌反射消失或减退。
7)第八颈脊髓损伤 患者可见有单侧的或双侧Horner氏征;由卧位改为直立位时,可出现血管运动障碍,即位置性低血压,经过锻炼以后,此种现象可消失。①运动改变 屈拇长肌、伸拇短肌、骨间肌、蚓状肌、对掌肌、对指肌肌力减弱或消失;外展拇短肌完全瘫痪而呈爪形手。②感觉改变 感觉障碍范围包括4—5指、小鱼际及前臂内侧、躯干及下肢。③反射改变 三头肌反射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碍。
8)第一胸脊髓损伤 Horner氏征阳性,面部、颈部、上臂不出汗。①远动改变 拇收肌、骨间肌、蚓状肌部分瘫痪,拇展短肌完全无功能,肋间肌及下肢瘫痪。②感觉改变 感觉障碍发生在上臂远端内侧、前臂之内侧、躯干及下肢。③反射改变 上肢无反射改变,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碍。
(2)胸髓损伤 仅影响部分肋间肌,对呼吸功能影响不大,交感神经障碍的平面也相应下降,体温失调也较轻微。主要表现为躯干下半部与两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以及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紊乱。
1)上胸段(第二至第五)脊髓损伤 患者仍可呈腹式呼吸。损伤平面越低,对肋间肌的影响越小,呼吸功能就越好,除有截瘫及括约肌失控症状以外,尚有血管运动障碍,患者坐起时常因位置性低血压而出现晕厥。①运动改变 损伤平面以下的肋间肌、腹肌、躯干及下肢麻痹,呈截瘫状。②感觉改变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③反射改变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发生障碍。
2)下胸段(第六至第十二)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在第六至第九胸脊髓受伤时,上段腹直肌的神经支配未受损害,具有收缩功能,而中段的和下段的腹直肌则丧失收缩功能。在第十胸脊髓节段以下损伤时,由于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下部的肌纤维瘫痪,患者咳嗽时腹压增高,下腹部向外膨出。下肢呈截瘫状态。②感觉改变 第六胸脊髓受伤时为剑突水平,第七、第八胸脊髓为肋下,第九胸脊髓为上腹部,第十胸脊髓平脐,第十一胸脊髓为下腹部,第十二胸脊髓为腹股沟。③反射改变 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枢分别为胸7-8、胸9-10、胸11-12节段。
(3)腰髓及腰膨大损伤
1)第一腰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下肢肌肉瘫痪,其中包括提睾肌、髂腰肌、缝匠肌以及髋关节的外展肌;膀胱、直肠的括约肌不能自主控制。②感觉改变 整个下肢、腹股沟、臀部及会阴部均有感觉障碍。③反射改变 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均消失。
2)第二腰脊髓损伤①运动改变 髂腰肌及缝匠肌肌力减弱,股薄肌隐约可见有收缩,下肢其余肌肉瘫痪。肛门、直肠括约肌失控。②感觉改变 除大腿上1/3感觉改变以外,整个下肢及会阴部鞍区均有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提睾反射、腹壁反射阳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障碍。
3)第三腰脊髓损伤①运动改变 下肢呈外旋畸形;股直肌力弱导致伸膝力量弱,膝关节以下肌肉瘫痪。②感觉改变 大腿中下1/3交界处平面以下及鞍区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消失或明显减退,跟腱反射及跖屈反射阴性,提睾反射可引出.
(4)第四腰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患者可勉强站立、行走,但由于臀中肌力弱,患者步态不稳,极似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鸭步,上楼困难;足的跖屈和外翻功能消失,但背屈和内翻功能存在;膀胱括约肌和直肠括约肌没有功能。②感觉改变 鞍区及小腿以下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消失或减弱。
(5)第五腰脊髓损伤①运动改变 因髂腰肌及内收肌没有拮抗肌,故患者髋关节呈屈曲内收畸形,严重者可脱位。又由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肌力弱或瘫痪,可出现膝过伸畸形或者膝反弓弯曲畸形。此外,由于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力弱,患者行走时呈摇摆步态。胫前肌及胫后肌力量较强而腓骨肌、小腿三头肌瘫痪,可导致马蹄内翻足。括约肌失控。②感觉改变 足背、小腿外侧及偏后方、鞍区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消失。
(6)第一骶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小腿三头肌及屈趾肌瘫痪而伸肌有力;大腿的股二头肌瘫痪或有少许肌力;半腱肌、半膜肌肌力减弱;膀胱括约肌及直肠括约肌仍无功能。②感觉改变 跖面、足外侧、小腿外侧、大腿后侧及鞍区感觉减退。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存在,跟腱反射消失。
(7)第二骶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屈趾长肌及足部小肌肉瘫痪,患者不能用足尖站立。由于足之内在小肌肉瘫痪,足趾呈爪状。括约肌失控。②感觉改变 小腿后上方及大路后外侧,足之跖面及鞍区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跟腱反射可能减弱。
(8)脊髓圆锥损伤 骶髓3-5和尾节称脊髓圆锥。损伤后,会阴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呈马鞍状分布。由于膀胱逼尿肌受骶2-4支配,可引起逼尿肌麻痹而成无张力性膀胱,形成充盈性尿失禁。大便也失去控制。有性机能障碍。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消失。腰膨大在圆锥以上,故下肢功能无影响。
3横向定位(脊髓不全性损伤)
(1)中央性脊髓损伤综合征 这是最常见的不全损伤,症状特点为:上肢与下肢的瘫痪程度不一,上肢重下肢轻,或者单有上肢损伤。在损伤节段平面以下,可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也可能人触觉障碍及深感觉障碍。有的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其恢复过程是:下肢运动功能首先恢复,膀胱功能次之,最后为上肢运动功能,而以手指功能恢复最慢。感觉的恢复则没有一定顺序。
(2)脊髓半切综合征 也称Brown-Sequard综合征,损伤水平以下,同侧肢体运动瘫痪和深感觉障碍,而对侧痛觉和温度觉障碍,但触觉功能无影响。由于一侧骶神经尚完整,故大小便功能仍正常。如第一至第二胸脊髓节段受伤,同侧颜面、头颈部可有血管运动失调征象和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睑裂变窄和眼球内陷。此种单侧脊髓的横贯性损害综合征好发于胸段,而腰段及骶段则很少见。
(3)前侧脊髓综合征 可由脊髓前侧被骨片或椎间盘压迫所致,也可由中央动脉分支的损伤或被压所致。脊髓灰质对缺血比白质敏感,在损伤、压迫或缺血条件下,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较易发生选择性损伤。它好发于颈髓下段和胸髓上段。在颈髓,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在损伤节段平面以下的痛觉、温觉减退而位置觉、震动觉正常,会阴部和下肢仍保留深感觉和位置觉。在不全损伤中,其预后最坏。
(4)脊髓后方损伤综合征 多见于颈椎于过伸位受伤者,系脊髓的后部结构受到轻度挫伤所致。脊髓的后角与脊神经的后根亦可受累,其临床症状以感觉丧失为主,亦可表现为神经刺激症状,即在损伤节段平面以下有对称性颈部、上肢与躯干的疼痛和烧灼感。
(5)马尾—圆锥损伤综合征 由马尾神经或脊髓圆锥损伤所致,主要病因是胸腰结合段或其下方脊柱的严重损伤。临床特点:①支配区肌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弛缓性瘫痪;②因神经纤维排列紧密,故损伤后其支配区所有感觉丧失;③骶部反射部分或全部丧失,膀胱和直肠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因括约肌张力降低,出现大小便失禁。马尾损伤程度轻时可和其他周围神经一样再生,甚至完全恢复.但损伤重或完全断裂则不易自愈。
4神经功能分级
(1)Frankel分级 1969年由Frankel提出将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存留情况分为五个级别,该方法对脊髓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粗略的分级,对脊髓损伤的评定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对脊髓圆椎和马尾损伤的评定有其一定缺陷,缺乏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判断,尤其是对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状况表达不够清楚。
(2)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 1982年美同脊髓损伤协会(ASIA)提出了新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评分标准,将脊髓损伤量化,便于统计和比较。1997年ASIA对此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使之更加完善。该方法包括损伤水平和损伤程度。
1)脊髓损伤水平 ①感觉水平检查及评定 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的关键点,在每个关键点上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为缺失;1为障碍;2为正常。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检查结果每个皮区感觉有四种状况,即右侧针刺觉、右侧轻触觉、左侧针刺觉、左侧轻触觉。把身体每侧的皮区评分相加,即产生两个总的感觉评分,即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用感觉评分表示感觉功能的变化。正常感觉功能总评分为224分。②运动水平的检查评定 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运动功能(肌力3级以上)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节中的关键肌。检查顺序为从上向下,各肌肉的肌力均使用0-5临床分级法。这些肌肉与相应节段的神经支配相一致,并且便于临床做仰卧位检查(在脊髓损伤时其他体位常常禁忌)。按检查结果将两侧肌节的评分集中,得出总的运动评分,用这一评分表示运动功能的变化。正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③括约肌功能及反射检查 包括肛门指检、肛门反射、尿道球海绵体反射,测试肛门外括约肌。该检查用于判定脊髓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损伤。
2)脊髓损伤程度 鞍区皮肤感觉的检查应环绕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区各个方向均仔细检查,任何触觉或痛觉的残存均应诊断为不完全性损伤。临床医生需行肛门指检后才能作出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诊断,肛门指检应注意肛门深感觉有无和外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脊髓休克期确定完全性脊髓损伤是不可能的。即使说脊髓休克期已结束,仍须对骶区功能仔细检查后才能确定脊髓损伤完全与否。
避开哪些事情可以防止老年人膝盖总是疼痛呢? 1、挑食或者偏食 老年人如果总是存在膝盖疼痛的表现,应该避开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部分老年人膝盖部位的疼痛和骨质疏松有关,而该病变出现和身体缺乏钙质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平时老年人总存在挑食、偏食的行为,身体需要的钙质无法及时提供,可能就会引发这种表现,受到骨质疏松 影响可能会产生疼痛感。 因此,需要改掉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这样才能维持骨骼健康状态,减轻局部的疼痛感。 2、长时间站立 老年人长时间受到膝盖疼痛的折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应该改掉长时间站立这个坏习惯,因为膝关节是人体承受重力最明显的一个关节部位,如果长时间站立,容易导致膝关节的磨损更加明显。因此,平时老年人应该控制好站立的时间,不要长时间走路。 另外,站立的时间要合理控制,一般站立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坐下来休息一下,这样才能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状态,同时减轻局部骨骼受到的磨损,这样才能防止膝盖部位总是疼痛。 3、经常吃高嘌呤食物 老年人感觉到膝盖部位总是疼痛,有可能是痛风这种疾病引起。痛风出现时患者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如果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应该避免经常进食高嘌呤的食物,高嘌呤食物摄入过量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这样多余的尿酸盐对关节腔造成刺激,膝盖部位疼痛的表现会十分明显。
腘绳肌在大腿后侧。
腘绳肌,就是大腿后侧的肌群,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腘绳肌与强有力的股四头肌相对应。
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股二头肌短头起于股骨粗线。股二头肌长头和短头止于胫骨外面于腓骨,半腱肌,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
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收缩动作是髋伸展和膝屈曲,股二头肌短头收缩动作是膝屈曲。它收缩的主要功能就是屈膝和后伸髋关节,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尤其是防止胫骨过度前向错动的重要动力性稳定结构,运动员易发生腘绳肌的扭伤、撕裂等形式的损伤。
扩展资料:
腘绳肌是一组肌群而不是单独一块肌肉,通常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三块肌肉组成。这些肌肉共同的起点位骨盆的坐骨结节。
其中股二头肌由两部分组成,从名字上来看知道它有两个头,除起自坐骨结节的一个头外,另一个头起点在股骨上,位置偏外下方向。
有时候大收肌后方的部分肌肉也被认为是腘绳肌一部分,原因是它同其它几块腘绳肌常联合在一起。所有的这些肌肉均跨越膝关节,半腱肌和半膜肌向下止于胫骨内侧,而股二头肌止于膝关节外侧的腓骨头。
--腘绳肌
内旋:参与小腿内旋运动的肌肉是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和腘肌。
外旋:参与小腿外旋的肌肉是股二头肌。
屈曲: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腘肌和腓肠肌。
伸展:膝关节伸肌主要是股四头肌。
保护膝关节主要依靠我们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肉力量强大了,才能在膝关节的活动中,起到保护,缓冲的作用,所以要锻炼腿部的肌肉。
扩展资料
日常保养
1、多给关节保保暖: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周边的血管必然老化,气温下降使得关节周边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量更少,引起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疼痛发生。因此,平时可以戴一个保暖型护膝,这是老年人保护膝关节简便有效的方法。
2、多给关节加加力:坚持关节锻炼,增强局部肌肉的力量。
3、多给关节减减负: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多的关节,人越胖,膝关节承重越多,磨损速度也会加快,所以尽量保持正常体重,或者减少身体负重,少背重物。
人民网-远离膝关节炎,你得尽早做双腿肌肉锻炼
按照损伤部位或程度分析,脊髓损伤有以下几个原因:
1、脊髓震荡
与脑震荡相似,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因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无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2、脊髓挫伤与出血
为脊髓的实质性破坏,外观虽完整,但脊髓内部可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导纤维束的中断。脊髓挫伤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轻的为少量的水肿和点状出血,重者则有成片挫伤、出血,可有脊髓软化及瘢痕的形成,因此预后极不相同。
3、脊髓断裂
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不完全性常伴有挫伤,又称挫裂伤。脊髓断裂后恢复无望,预后恶劣。
4、脊髓受压
骨折移位,碎骨片与破碎的椎间盘挤入椎管内可以直接压迫脊髓,而皱褶的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亦可以压迫脊髓,使脊髓产生一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及时去除压迫物后脊髓的功能可望部分或全部恢复;如果压迫时间过久,脊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软化、萎缩或瘢痕形成,则瘫痪难以恢复。
5、马尾神经损伤
第2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产生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马尾神经完全断裂者少见。此外,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这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称之为脊髓休克。2~4周后这一现象可根据脊髓实质性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因此,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6、中医病因病机
该病属中医外伤性病证范畴,由于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导致脑气震激,髓窍壅塞不通,阳气不能上达于脑,神明失用,而致肢体失司;或血脉损伤,血溢于脉外,阻塞髓窍,日久筋脉失养而致病。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脊髓损伤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脊髓损伤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针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课题。
1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
(1)脊髓震荡 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脊髓休克 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儿童一般持续3~4天,成人多为3~6周。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24小时。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记。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2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
从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1)颈脊髓损伤
1)第一、二脊髓损伤 患者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①运动改变 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②感觉改变 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患者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
2)第三颈脊髓损伤 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
3)第四颈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患者为完全性四肢瘫痪。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颈神经支配,第四颈脊髓节段损伤后,创伤性反应也往往波及到第三颈神经,故患者的自主呼吸丧失。创伤性反应消退后,膈肌机能可望恢复而行自主呼吸,但呼吸仍较微弱。②感觉改变 锁骨平面以下的感觉消失,其他如括约肌功能、性机能、血管运动、体温调节机能等均消失。
4)第五颈脊髓损伤 损伤早期因第四至五颈脊髓受到创伤性水肿的影响,患者膈肌功能很差,加之创伤后患者发生肠胀气等更会加重呼吸困难。①运动改变 双上肢完全无自主活动而放置于身体两侧;肩部则因有提肩胛肌、斜方肌的牵拉而能耸肩。②感觉改变 患者除颈部及上臂前方一个三角区以外,所有感觉全部消失。③反射改变 患者除肱二头肌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外,其余腱反射全部消失。
5)第六颈脊髓损伤 患者由于脊髓创伤性反应及肠胀气的影响,呼吸功能可受到明显干扰。①运动改变 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三头肌瘫痪,肘部失去伸展功能。提肩胛肌、斜方肌、三角肌及肱二头肌仍可收缩,因而患者的肩部可抬高,上臂可外展90度,前臂屈曲,手放在头部附近。桡侧伸腕长肌呈下远动单位性损害,而第六颈脊髓节段以下的神经所支配的手指、躯干及下肢肌肉均呈瘫痪状态。②感觉感变 上肢的感觉,除上臂外侧、前臂背外侧的一部分以外,上肢其余部分均有感觉缺失现象。③反射改变 肱二头肌、肱桡肌反射均正常,肱三头肌反射消失。
6)第七颈脊髓损伤 伤后膈神经机能正常,患者腹式呼吸。①远动改变 上肢轻度外展,前臂屈曲于胸前,腕可向桡侧偏位。伸指总肌肌力减弱,其中以伸示指肌的肌力减弱尤为明显;旋前圆肌、桡侧屈腕肌、屈指深肌、屈指浅肌、屈拇长肌均显力弱,故手呈半握状态。肱二头肌肌力正常。②感觉改变 躯干、下肢、上臂、前臂内侧、手的尺侧3个手指、有时示指有感觉障碍。③反射改变 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均存在,三头肌反射消失或减退。
7)第八颈脊髓损伤 患者可见有单侧的或双侧Horner氏征;由卧位改为直立位时,可出现血管运动障碍,即位置性低血压,经过锻炼以后,此种现象可消失。①运动改变 屈拇长肌、伸拇短肌、骨间肌、蚓状肌、对掌肌、对指肌肌力减弱或消失;外展拇短肌完全瘫痪而呈爪形手。②感觉改变 感觉障碍范围包括4—5指、小鱼际及前臂内侧、躯干及下肢。③反射改变 三头肌反射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碍。
8)第一胸脊髓损伤 Horner氏征阳性,面部、颈部、上臂不出汗。①远动改变 拇收肌、骨间肌、蚓状肌部分瘫痪,拇展短肌完全无功能,肋间肌及下肢瘫痪。②感觉改变 感觉障碍发生在上臂远端内侧、前臂之内侧、躯干及下肢。③反射改变 上肢无反射改变,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碍。
(2)胸髓损伤 仅影响部分肋间肌,对呼吸功能影响不大,交感神经障碍的平面也相应下降,体温失调也较轻微。主要表现为躯干下半部与两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以及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紊乱。
1)上胸段(第二至第五)脊髓损伤 患者仍可呈腹式呼吸。损伤平面越低,对肋间肌的影响越小,呼吸功能就越好,除有截瘫及括约肌失控症状以外,尚有血管运动障碍,患者坐起时常因位置性低血压而出现晕厥。①运动改变 损伤平面以下的肋间肌、腹肌、躯干及下肢麻痹,呈截瘫状。②感觉改变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③反射改变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发生障碍。
2)下胸段(第六至第十二)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在第六至第九胸脊髓受伤时,上段腹直肌的神经支配未受损害,具有收缩功能,而中段的和下段的腹直肌则丧失收缩功能。在第十胸脊髓节段以下损伤时,由于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下部的肌纤维瘫痪,患者咳嗽时腹压增高,下腹部向外膨出。下肢呈截瘫状态。②感觉改变 第六胸脊髓受伤时为剑突水平,第七、第八胸脊髓为肋下,第九胸脊髓为上腹部,第十胸脊髓平脐,第十一胸脊髓为下腹部,第十二胸脊髓为腹股沟。③反射改变 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枢分别为胸7-8、胸9-10、胸11-12节段。
(3)腰髓及腰膨大损伤
1)第一腰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下肢肌肉瘫痪,其中包括提睾肌、髂腰肌、缝匠肌以及髋关节的外展肌;膀胱、直肠的括约肌不能自主控制。②感觉改变 整个下肢、腹股沟、臀部及会阴部均有感觉障碍。③反射改变 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均消失。
2)第二腰脊髓损伤①运动改变 髂腰肌及缝匠肌肌力减弱,股薄肌隐约可见有收缩,下肢其余肌肉瘫痪。肛门、直肠括约肌失控。②感觉改变 除大腿上1/3感觉改变以外,整个下肢及会阴部鞍区均有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提睾反射、腹壁反射阳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障碍。
3)第三腰脊髓损伤①运动改变 下肢呈外旋畸形;股直肌力弱导致伸膝力量弱,膝关节以下肌肉瘫痪。②感觉改变 大腿中下1/3交界处平面以下及鞍区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消失或明显减退,跟腱反射及跖屈反射阴性,提睾反射可引出.
(4)第四腰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患者可勉强站立、行走,但由于臀中肌力弱,患者步态不稳,极似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鸭步,上楼困难;足的跖屈和外翻功能消失,但背屈和内翻功能存在;膀胱括约肌和直肠括约肌没有功能。②感觉改变 鞍区及小腿以下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消失或减弱。
(5)第五腰脊髓损伤①运动改变 因髂腰肌及内收肌没有拮抗肌,故患者髋关节呈屈曲内收畸形,严重者可脱位。又由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肌力弱或瘫痪,可出现膝过伸畸形或者膝反弓弯曲畸形。此外,由于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力弱,患者行走时呈摇摆步态。胫前肌及胫后肌力量较强而腓骨肌、小腿三头肌瘫痪,可导致马蹄内翻足。括约肌失控。②感觉改变 足背、小腿外侧及偏后方、鞍区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消失。
(6)第一骶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小腿三头肌及屈趾肌瘫痪而伸肌有力;大腿的股二头肌瘫痪或有少许肌力;半腱肌、半膜肌肌力减弱;膀胱括约肌及直肠括约肌仍无功能。②感觉改变 跖面、足外侧、小腿外侧、大腿后侧及鞍区感觉减退。③反射改变 膝腱反射存在,跟腱反射消失。
(7)第二骶脊髓损伤 ①运动改变 屈趾长肌及足部小肌肉瘫痪,患者不能用足尖站立。由于足之内在小肌肉瘫痪,足趾呈爪状。括约肌失控。②感觉改变 小腿后上方及大路后外侧,足之跖面及鞍区感觉缺失。③反射改变 跟腱反射可能减弱。
(8)脊髓圆锥损伤 骶髓3-5和尾节称脊髓圆锥。损伤后,会阴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呈马鞍状分布。由于膀胱逼尿肌受骶2-4支配,可引起逼尿肌麻痹而成无张力性膀胱,形成充盈性尿失禁。大便也失去控制。有性机能障碍。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消失。腰膨大在圆锥以上,故下肢功能无影响。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身体、精神、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
2 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3 运动性昏厥
运动中,由于脑部血液突然供给不足导致暂时知觉丧失现象。
4 运动处方
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锻炼的一种方法。
5 心理健康
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
二、填空题(30分):每个空格1分
1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 亚健康 ”。
2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个性化原则 , 动态性原则 , 体质的基础性原则 , 安全和有效性原则 。
3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为了保持有价值的负荷量而不间断地在连续进行运动的方法叫 持续锻炼法 。
4 处置运动中挫伤的“RICE”步骤是指:Rest(休息)Ice(冷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和Elevation(抬高肢体)。
5 健康包括身体、 心理 、 道德 、和 社会适应良好 四个层面的健康。
6 我国第一位奥运金牌获得者是 许海峰 。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马术 比赛项目在香港举行。
8 锻炼开始时,应作准备活动;锻炼结束后,应作 放松整理活动 。
9 中国的国球是 乒乓球 。
10田径项目中,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 田赛 ;
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 径赛 。
11 促进大学生健康的行为应包括以下内容: 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 积极的休息与睡眠 , 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 科学地锻炼身体 , 及时调控情绪问题 , 学会幽默和解嘲 ,及时寻求心理咨询 。
12 我校体质健康检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 台阶试验、 肺活量 、 立定跳远 、 握力 6大项。
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5 DDCCB 6-10 BDDAA
四、是非题(10分):每题1分
1台阶试验不及格则体质测试总分不及格。(V )
2通常认为3分钟为耐力运动锻炼的最少持续时间。( × )
3健康是指身体无疾病的状态。( × )
4运动中关节脱位时需需先用夹板或其它方法固定伤肢。( √ )
5营养过剩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 )
6运动中心率越高说明体能越好。( × )
7发展有氧耐力通常而言指提高心肺功能水平。( √ )
8《国家学生体质测试》中肺活量所占分值比重为20%。( √ )
9肥胖者适宜采用哑铃等力量训练方法来控制体重。( x)
10速度素质练习应在身体处于疲劳时进行,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
五、论述题(20分):
论述在大学期间如何制定自己的运动健身计划?(500字以上)
六、专项问答题(20分):根据自己的选修课项目,回答2道题目,每道10分
1简述正手平击球的要领。(网球)
2简要介绍四大满贯公开赛的特点。(网球)
1何为合法发球?(羽毛球)
2羽毛球技术有哪些?(请说出5个以上)(羽毛球)
1乒乓球推档技术动作要领。(乒乓球)
2乒乓球比赛中合法发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乒乓球)
1 原地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是什么?(篮球)
2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是什么?(篮球)
1 简述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
2 请您谈谈对浙江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排球教学的看法和建议。(排球)
1 什么是越位位置,如何判罚是否越位?(足球)
2 简答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动作要领。(足球)
1何为定向运动?试述你对定向运动的认识与理解。(定向运动)
2何为标定地图,简述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的过程。(定向运动)
1 学习抖空竹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它的身法、手法、步法。(空竹)
2 空竹的种类以及它的健身价值。(空竹)
1 本学期学习的太极拳套路名称叫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太极拳)
2.太极步法的运行步骤有那几个?其技术特点是什么 (太极拳)
1 简述跆拳道运动的作用?(跆拳道)
2请写出竞技跆拳道五种腿法技术的名称和五种晋级考核的腰带名称。(跆拳道)
1 简述毽球运动的健身价值?(毽球)
2简述毽球运动的四种基本踢法的动作要领及易犯错误动作?(毽球)
1 背部肌群有哪些?写出三个发展背部肌群练习的名称。(健美)
2 股二头肌在身体哪个部位,做什么动作可以发展股二头肌?举一例子。(健美)
1 什么是形体训练?(形体训练)
2 形体训练的特点。(形体训练)
1 体育舞蹈的特点。(体育舞蹈)
2 你对本学期所学舞蹈的教学有何建议?(500字以上)(体育舞蹈)
1 健身街舞的动作特点有哪些?(健身街舞)
2 街舞如何引领时尚潮流?(健身街舞)
1 健美操的特点。(健美操)
2 健美操锻炼的意义。(健美操)
血液离开心脏后,通过一个单方向的血流循环,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返流至心脏,在此过程中,静脉瓣膜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下肢,血液回流需抵抗血柱产生的重力,瓣膜的协调开合使血柱被逐级截断,以保证胸腔负压足以吸引回心血流。而一旦下肢深静脉瓣膜发生病变,则将引发一系列血液逆流的临床病症,这类病症即称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一、瓣膜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瓣膜在静脉全长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但主要位于进入主干前的分支静脉远端。如果瓣膜位置与静脉分叉部位无关,则称为游离瓣膜。瓣膜最常见呈双瓣形,偶尔也可能发现单瓣、三瓣或呈四瓣的形态。如图所示由两个瓣叶分隔成的圆形瓣窦是瓣膜的基本结构,包含有瓣叶、游离缘、附着缘和交会点。瓣膜的组织结构非常精细。在光镜下瓣窦壁和瓣叶仅被覆一层内皮细胞,其下依次是菲薄的弹力层、纤维组织和胶原结缔组织。电镜检查发现,在瓣叶交会处有数量较多的平滑肌细胞,这提示可能与瓣膜的开合有关。虽然瓣膜组织结构非常精细,但其机械性能优良。Ackroyad等实验发现,瓣叶组织的抗张强度达到9N/mm2,而相对瓣窦周围组织和静脉壁的抗张强度仅分别为5N/mm2和25N/mm2。
除足底静脉窦外,肢体位置越低,其静脉瓣膜出现的频率越高。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有两处的瓣膜位置较恒定。90%的肢体在股浅和股深静脉交会的远端存有瓣膜,而96%的肢体在腘静脉进入内收肌管处会有瓣膜。与心脏瓣膜不同,静脉瓣膜活动没有一定的周期,当人体处于站立或坐位时,静脉血流较为恒定,此时瓣膜开放,静脉压由血柱压力、流体静压和中心静脉压迭加而成。而当小腿肌肉泵收缩时,肌间内静脉血液被挤空,静脉压跌至零,此时瓣膜的作用就是保持降低的静脉压力,防止血液逆流。在行走时,瓣膜与肌肉节律运动的协调配合就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瓣膜也有保持静脉系统内血压稳定的作用。当改变体位或剧烈咳嗽时,静脉瓣膜立即关闭,以降低突然增加的压力向远处静脉传播。在一个运动周期末,肌肉泵停止收缩时,瓣膜仍将关闭一些时间,避免肢体被累积的流体静压突然冲击。缓慢增加的静脉压反映了瓣膜对流体静压的屏蔽作用,也使毛细血管床内的血液得以缓慢回流入静脉系统。瓣膜对静脉压力变化的迟滞作用,也能防止突然的容量变化,以减少快速站立时血液在下肢的积聚。
静脉瓣膜活动与小腿肌肉泵运动周期有密切关系,但在同一个肌肉泵运动周期中,并非所有的瓣膜活动都相同。当小腿肌肉泵收缩时,交通静脉瓣膜和肌肉泵下游的静脉瓣膜均关闭,这些瓣膜的活动形态类似与二尖瓣。而轴向的静脉如腘静脉和股静脉,其依次排列的瓣膜在肌肉泵收缩时都会开放,这些瓣膜的活动类似与主动脉瓣。当小腿肌肉泵舒张时,瓣膜的活动与收缩时正好相反。
二、发病率及病因
国内目前尚无对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发病率的详细报道。根据Nicolaides1999年发表的流行病学报告显示,工业化国家中产业工人罹患此疾的比率约为4%,而整个人群的发病率接近2%。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逆流。以下各种因素造成的瓣膜病变均可导致静脉血液逆流。
1 年龄
瓣膜组织结构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生一些退行性改变。30岁以后,胶原组织逐渐替代瓣膜的间隙组织,而且由于瓣叶弹力层拉伸、增厚和扭曲,瓣膜缘会逐渐趋于平坦。40岁以后,在紧靠瓣窦的远端静脉管壁内皮下层普遍会发生增生肥厚,其确切的病因不明,但可能与层流的反复冲击有关。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静脉管壁内皮层会有一些多核细胞浸润。在左髂总静脉出现的多核细胞可能与右髂动脉的骑跨损伤有关,但瓣膜出现多核细胞浸润则极为少见。
2 瓣膜遗传性缺失
深静脉瓣膜遗传性缺失比较罕见,临床上如果遇到十几岁就发生双下肢溃疡的病人,就应该考虑有先天性瓣膜缺失可能。深静脉瓣膜缺失的病人有时还可伴有其他血管异常,如血管瘤和酒色痣等。深静脉瓣膜缺失主要是依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内有时可出现几代深静脉瓣膜缺失病人。
3 损伤
机械性损伤可导致静脉管壁内皮细胞脱落,同样的现象也会发生在静脉瓣叶。此外,酸性或碱性环境、低张或高张溶液,还有蛋白变性溶液都可能造成瓣膜内皮剥脱,引发瓣膜功能障碍。
4 炎症
心内膜炎病人有时可能发生静脉瓣膜炎,此时病理检查发现瓣膜有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同时瓣叶上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聚集,类似与赘生物生长,黏附的血栓也会对静脉瓣膜造成损害。
5 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
瓣膜游离缘长度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当瓣膜关闭时瓣膜游离缘应当挺直,并与相邻的瓣叶共同封闭整个静脉管腔,使瓣窦充满阻截的逆流血液。但如果瓣膜边缘过长,瓣膜就会出现反折不能合拢而造成瓣膜功能不全。Kistiner最早认识到这种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的现象,他认为瓣膜缘过长的原因可能与遗传、损伤和年龄等因素有关。也有一些作者认为,尽管近端瓣膜没有血栓损害的直接证据,但也可能是远端静脉血栓后遗症造成的瓣膜间接损害。事实上Kistner也曾指出,绝大多数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病人有腘静脉和胫腓静脉血栓形成过的痕迹,但目前还无法解释远端血栓形成造成瓣膜间接损害的原因。
6 瓣膜环扩张和相对瓣膜关闭功能不全
如果瓣膜环在瓣膜会合处的水平扩张,瓣叶就不能正常对合而造成瓣膜功能不全,这种类型在浅静脉系统静脉曲张中比较多见。由于静脉管壁薄弱或是因为持续的压力增高都会使静脉环,甚至是整条静脉扩张,临床上就表现为静脉增粗、扭曲和瓣膜功能不全。而在深静脉系统中,静脉周围有肌肉和神经血管等结缔组织的支持,出现这种类型瓣膜功能不全的机会较少。但是通过大量的静脉造影检查发现,瓣窦远侧静脉宽度与静脉瓣膜功能也存有密切的联系,远端静脉扩张也会导致瓣叶闭合不良,因而张柏根等在1986年提出了相对性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概念,并且在实践中通过静脉瓣窦环下2mm处环形缩窄静脉管腔1/3的环缝缩窄手术,使静脉逆流得到很好的改善。妇女怀孕期间,由于孕激素影响静脉管壁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通常情况下,在产后扩张的静脉管壁会重新得以恢复。
7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深静脉血液返流的一个最重要因素。静脉瓣膜是血栓易发部位,既使是在健康人中,瓣窦处也有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纤维蛋白聚集,这极有可能是最初的血栓核心。仰卧病人进行静脉造影时,造影剂在瓣窦处消除非常缓慢,持续聚集时间有时可长达27分钟,缓慢的血液流速和涡流是血栓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当静脉内膜因为缺氧而缺损时,更易促使血栓形成。血栓一旦形成将对瓣膜造成各种不同的损害,而且这种损害很难逆转。随着血栓的进展,瓣叶因为破碎、纤维化和毛细血管浸润而破坏。如果静脉血栓形成时瓣叶是开放的,则瓣叶将有可能和静脉管壁融合,静脉再通后留下的是一条没有瓣膜的管道。如果部份瓣叶与静脉管壁黏附,瓣叶的短缩和纤维化则会造成静脉管腔狭窄。无论血栓对瓣膜的损害是部份的或是完全的,只要血栓持续存在,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的比例可能达到40%~60%。因血栓形成造成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称为继发性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到继发性瓣膜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完全形成,其病程大约需要几年。
三、病生及临床表现
1975年Kistner即指出,股浅静脉内最高位置的一对瓣膜是下肢深静脉中最坚韧的瓣膜,能承受近侧静脉主干中血柱的重力作用,并且能阻挡由股深静脉汇入股总静脉内的血液倒流,在保持下肢深静脉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方面作用巨大。只要能够设法维持这一对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就能防止和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如果股浅静脉第一瓣膜损害,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损害后续的静脉瓣膜功能,最终导致腓肠肌泵功能障碍,肌间静脉血液排空延迟,血液淤滞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些病人虽然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正常,但腘静脉瓣膜却存有功能不全,这可能与静脉节段性返流或交通静脉返流有关,但确切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表现:
1 肿胀
肿胀通常是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主诉。肿胀开始于踝部,然后缓慢向小腿延伸,有时甚至可以波及大腿。肿胀在白天明显,晚间休息后逐渐缓解。肿胀主要是因为运动时缺少静脉低压,这提示与腓肠肌泵功能障碍有关。有些病人有严重的深静脉逆流,但活动时肿胀却不明显,这种现象揭示肿胀并非由单纯轴向逆流引起,更有可能是逆流间接作用于腓肠肌交通静脉而引起。
2 疼痛
疼痛并非常见,主要是因为白天活动时下肢蹦紧而造成的不适。很少有病人主诉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3 静脉性跛行
病人由于静脉流出道严重受阻,在活动时会产生肌肉疼痛,这种症状称为静脉性跛行。但有些病人虽然没有机械性静脉流出道阻塞,但仍可表现有静脉性跛行症状,可能的解释是由于静脉逆流极为严重,产生的后果与严重的静脉流出道阻塞相识。此外,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普遍有抽筋现象。
4 皮肤改变
腓肠肌泵功能正常时,既使有严重的静脉逆流,如4级静脉逆流,也很少会出现水肿、色素0沉着、脂质硬化性皮炎和溃疡等症状。而一旦逆流造成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并影响肌泵功能时,以上的症状会迅速出现或进一步恶化。足靴区的皮肤改变常常是腓肠肌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性表现。
四、检查和诊断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虽然有诸多临床表现可以为诊断提供参考,但其最主要的病理特征还是静脉血液逆流。因此为明确诊断,瓣膜功能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1 多谱勒超声
双向多谱勒超声血流诊断仪是检测深静脉血液逆流较简便的方法。将超声探头放在股总或股浅静脉上,吩咐病人做Valsalva运动,然后挤压病人大腿,在正常情况下病人静脉血液因胸腔压力增高而停滞,但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中,血液短暂停滞后即逆流。此时超声即可探测到一个双相信号(如图所示)。多谱勒检测腘静脉时应同时阻断小隐静脉,因为既使腘静脉瓣膜功能正常,如果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会造成腘静脉节段性血液逆流。多谱勒检测腘静脉时病人应站立,健侧足底垫一物体使患肢放松,探头放在腘窝中央,同时探头角度应控制在40~600 之间。腘静脉一般在同名动脉上或旁边,挤压腓肠肌后静脉血流加速,此时即可检测到血流信号。如果检测到逆流信号,即需再次检查,如用手指按压小隐静脉后仍能检测到逆流信号,则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断可以成立。
2 双功彩超
在近几年中,双功彩超已逐渐成为静脉系统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双功彩超融合了多谱勒超声和实时B超影像技术,可以提供血流速度和解剖/形态方面的信息。同时结合彩色显示可以观察到血流方向、湍流的影像,由于图像直观,可以大大缩短检查时间。与单纯多谱勒检查不同,双功彩超检测时病人既可站立也可平卧,通过绑在小腿的袖带充气即可诱导逆流产生。如果逆流时间超过05秒就有诊断意义。目前双功彩超已取代静脉逆行造影成为静脉逆流检查的首选方法。静脉顺行造影由于可以显示静脉病变特征性的形态资料,如血栓后遗症等损害,因而目前仍被用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断。详细的双功彩超检查技术参见本书第N章。
3 静脉压和静脉体积描记
下肢运动时,如果静脉压不能有效的下降即可定义为静脉功能不全。虽然静脉压检查不能特异地揭示哪个瓣膜病变,但可以通过止血带分别阻断大隐和小隐静脉,以此来定位发生逆流的静脉系统。静脉压检测时,将导管直接插入足背静脉,通过换能器在水压计上读出静脉压力。正常情况下,下肢运动后静脉压应降至20mmHg以下,运动结束后,静脉压回复到休息时压力的时间应不少于20秒。压力回复时间短于20秒,即应考虑静脉逆流可能。
静脉体积描记与静脉压两者的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由于后者需要进行静脉插管,因而前者更加容易被接受。空气静脉体积描记是较常的方法,此外还有用光量和同位素方法的静脉体积描记。这类方法都是探测足部或小腿运动时,静脉排空和再充盈的容量体积变化,其检测值可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如完全再充盈时间、50%和90%再充盈时间和最大再充盈速率等,所有这些指标都具有相同的诊断意义。当小腿浅静脉完全阻断以后,深静脉再充盈主要依赖动脉血液的流入。用容量计检测,正常情况下小腿每分钟灌注100ml动脉血液,静脉充盈量在20~25ml。但如果存有深静脉逆流情况时,再充盈率可升高至10~15ml/100ml。用同位素静脉体积描记方法,正常值约为5%/min,如仅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检测值可升至10%/min,如再合并有浅静脉功能不全,检测值可达到15%/min。
4 静脉造影
虽然最近几年双功彩超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静脉顺行造影对于静脉疾病的诊断仍然是一个金标准。静脉顺行造影可以明确显示静脉栓塞后的诸多改变,如管壁僵硬、造影剂显影不均匀、侧枝形成和瓣膜缺失破坏等,还可以明确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因此,对于严重静脉功能不全病人,应常规进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
静脉逆行造影由于无法显示静脉远端和节段性的静脉返流,其诊断价值已几乎完全被双功彩超所取代。但对于仅研究单一瓣膜功能状态,逆行造影还是有其独特的价值。静脉逆行造影检查时,病人体位一般采用头高足低位倾斜65度,注射造影剂后观察造影剂逆流的距离,用分级方法表示深静脉逆流的严重程度。详细检查方法见本书第N章。
0级: 没有深静脉逆流
1级: 在注射部位下第一个瓣膜出现逆流
2级: 逆流至大腿上1/3
3级: 逆流至膝关节,但未到膝下
4级: 逆流至膝下。
临床症状和造影结果相关性研究发现,0、1和2级逆流大致可以认为是正常表现,而3级和4级逆流一般都可诊断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且常伴有小腿肌肉泵功能衰竭。
五、治疗
1)保守治疗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最初症状主要是下肢肿胀不适,保守治疗可采用抬高患肢、局部按摩理疗和穿弹力袜等方法。治疗用的弹力袜是根据人体下肢压力梯度特制的,此种弹力袜在踝部的压力控制在30~40mmHg,一般选用膝下长度即能达到很好的减轻肿胀的效果。另外,应嘱咐病人避免长久站立,在休息时尽量搁腿而坐,睡眠时下肢也应适当抬高。定期轻柔按摩患肢也有减轻下肢肿胀和疼痛的作用。
2)手术治疗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原因很多,但导致的结果主要就是深静脉逆流。Kistener认为,股浅静脉内最高位置的一对瓣膜是下肢深静脉中最坚韧的瓣膜,能承受近侧静脉主干中血柱的重力作用,并且能阻挡由股深静脉汇入股总静脉内的血液倒流,在保持下肢深静脉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方面作用巨大。只要能够设法维持这一对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就能防止和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此外,犹如小腿静脉门户的腘静脉瓣膜,它担负着分段阻止血液逆流的作用。如果没有腘静脉瓣膜的屏障作用,大量的返流血液将直接导致腓肠肌细胞受损。因此,深静脉瓣膜成形手术的主要部位是股浅静脉的第一对瓣膜和腘静脉瓣膜,手术治疗目的就是恢复瓣膜功能,控制逆流。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直接瓣膜成形术、间接瓣膜成形术、瓣膜置换术和肌攀代瓣膜术等。
1 直接瓣膜成形术
直接瓣膜成形术于1968年由Kistiner首先提出。其理论基础在于修复过于冗长折叠的瓣叶游离缘,回复原有的挺直状态,重建瓣膜的关闭功能。直接瓣膜成形术需切开静脉,直视下修复瓣膜。术中阻断静脉前应注射肝素(1mg/kg),Harvey实验证实瓣膜功能存有逆流后,沿静脉纵轴切开瓣膜的会合部,避免损伤游离的瓣叶。用5-0 Prolene缝线在瓣膜会合部缝合脱垂的瓣叶游离缘,拉紧缝线后见瓣叶出现一定的张力,用肝素盐水冲洗后可见瓣叶张开呈现规则的弧形。术后Kistiner建议用肝素抗凝2周,然后口服抗凝药2个月。纵形切开静脉有时可能损伤瓣叶固着缘,为此Raju和Frederick推荐采用在瓣膜缘上横形切开的手术方法。而Sottiurai认为可以先横形切开静脉,在辨明瓣膜会合部后再纵形切开静脉管壁,整个切口呈“T”形,其优点在于可以更加方便进行瓣膜成形手术。
由于直视下瓣膜成形术需切开管壁暴露瓣膜,术中易致瓣叶损伤,术后也有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1990年,Kistner又提出并施行了非直视下静脉壁外瓣膜成形术。该术式在静脉瓣膜汇合部位处从静脉壁外缩缝瓣叶,矫正下垂瓣叶的松弛状态,因而可以避免切开静脉壁。但该手术操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难以保证理想的手术效果。1995年日本Hoshino用血管镜直视检查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根据瓣膜形态学改变将之归纳为三种不同类型,并分别采用针对性的血管壁外瓣膜成形术。 I型为瓣尖延长或萎缩,以5-O Prolene缝线围绕瓣窦,全周缝缩瓣窦的宽径;II型为瓣膜扩大并伴有瓣尖汇合部增宽,手术用大腿筋膜或静脉袖套包裹瓣膜一周,缩小静脉腔;III型为瓣尖破坏或畸形,以聚丙烯缝线,从静脉壁外缝合瓣尖缘和瓣膜汇合部。Hoshino 1997年报道145例血管镜下血管壁外瓣膜成形术,随访2-4年,91%得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直接瓣膜成形术固然可以获得比较确切的瓣膜重建效果,但是该手术方法需要比较高的手术技巧,体形肥胖者静脉瓣暴露可能较为困难,小口径静脉、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技术因素都可能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
2 间接瓣膜成形术
1972年,Hallberg报道用涤纶补片环形包裹扩大的瓣窦,使瓣窦直径缩小,从而改善瓣膜对合关闭功能。该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病人溃疡愈合,肢体功能改善。1986年,国内张柏根等通过大量的静脉造影分析,认为瓣窦缘下的静脉管壁扩张亦可造成瓣膜关闭功能不全,这种因管壁扩张导致的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区分于瓣窦扩张引起的瓣膜关闭不全,称之为相对性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在此理论基础设计了股浅静脉瓣环下2mm处环形缩窄静脉管腔1/3的环缝缩窄手术,意在恢复瓣膜窦宽度明显大于瓣窦远心侧静脉宽度的正常解剖状态,从而使瓣膜功能得到恢复。1993年张柏根报道随访63例(67侧肢体),术后3年以上溃疡未愈或复发仅为45%。
自体静脉和阔筋膜作为环缩材料存在可能变性和疤痕挛缩的问题,由此可导致环包静脉狭窄甚至血栓形成。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从98年开始采用聚四氟乙烯膨体作为环缩材料,并在99年采用Gore公司的静脉外支撑(external venous support, EVS)进行瓣膜重建,两种手术方法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EVS作为一种新的瓣膜成形材料(其复合材料中包含有镍钛框架),能使包被的静脉变成椭圆形,从而恢复瓣膜的闭和功能。从已随访的10多位病人中发现,静脉都保持通畅,瓣膜活动良好没有返流。
间接瓣膜成形术具有合理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定,适合各级医院采用,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病人瓣膜成形术的首选方法。但是对于先天性瓣膜缺失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瓣膜严重破坏的病人,则需采用瓣膜置换或瓣膜替代等方法。
3 瓣膜置换术
瓣膜置换手术包括瓣膜移位术和瓣膜移植术。
腹股沟韧带下有三条主要的带瓣静脉:股浅、股深和大隐静脉。这三条静脉同时罹患瓣膜功能不全较为少见,因此可以将瓣膜功能不全的股浅静脉段转移至股深和大隐静脉瓣膜下,依靠后者良好的瓣膜来防止静脉逆流。1979年Kistiner和Sparkuhl最先描述了这一手术方法,他们认为瓣膜移位应首选股浅与股深静脉吻合,因为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人中,大隐静脉也绝大部份遭到破坏。1980年Queral报道12瓣膜移位手术,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运动后静脉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所有溃疡都愈合。但是在术后一年的随访中却发现,有9位病人溃疡复发,所有的复发病人都存有交通静脉。
1982年,Taheri等报道采用正常的肱静脉瓣膜移植于股浅静脉。83年后,Taheri更倾向于移植于腘静脉段,在股中段中央纵形切开,分开内收肌管暴露腘静脉上段,观察腘静脉管壁正常,然后紧贴腋下沿肱静脉做一个4cm长的切口,显露肱静脉后用Harvey手法证实瓣膜功能良好,切下2cm长带瓣的肱静脉,游离腘静脉后切除一段1cm长静脉,最后完成移植静脉的端端吻合。瓣膜移植无疑可以纠正静脉逆流、改善小腿肌肉泵功能及与此相联系的溃疡愈合和症状改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静脉功能及与之相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又有可能重新出现,这提示单纯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纠正所有的逆流系统。
4 肌攀代瓣膜术
1964年Psathakis首创股薄肌和二头肌结襻代瓣膜术,这种手术早年仅用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80年代初张培华等认为,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是一个泛称,既包括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也涉及血液由近侧向远侧的逆流。肌襻代瓣膜术是将屈肌肌襻置于静脉上,在肌襻收缩时能压迫静脉,起到制止深静脉内血液倒流的作用。而膝关节屈伸运动时肌襻不断按摩静脉,将血液源源推向近心侧,担当部份肌肉泵的作用。同一时期孙建民等将手术进行了改进,用半腱肌替代股薄肌与股二头肌结襻,使手术效果获得更大的改善,也使这类手术在国内获得推广。
肌襻代瓣膜术改变了维护膝关节稳定的正常解剖结构,可能导致以后的骨关节病变。另外,传统的肌襻代瓣膜术手术创面较大,在游离股二头肌腱时容易损伤腓总神经,而且还存在襻长较难掌握等缺点。Psathakis也曾尝试用硅胶管来替代传统的肌襻,虽然近期效果满意,但以后随访都发现有排异现象,最终只能将硅胶管取出。最近有许多作者在实验和临床两方面进行异体阔筋膜和自体带蒂阔筋膜代肌襻的研究,已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但是需要指出,代瓣的肌襻只有在行走时才与小腿肌肉交替发生作用。而直立静息状态时,肌襻松弛即不能制止血液倒流。因此肌襻代瓣膜术主要适用于严重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如瓣叶严重脱垂、过分纤薄或瓣膜有畸形不能满意修复;先天性深静脉主干瓣膜缺如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者。
六、影响深静脉瓣膜手术治疗的因素
1 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不同,如果静脉瓣膜因血栓形成而造成严重破坏,引起深静脉血液重度倒流,则瓣膜成形术的效果不很理想。因此术前静脉造影发现静脉管壁不光整、瓣膜短小不对称或瓣膜缺如就不适合做瓣膜成形术,此时可以采用瓣膜移位或瓣膜移植手术。
2 手术时机的选择
瓣膜手术多施行于有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表现的患者,如下肢静脉曲张、小腿肿胀、胀痛、色素沉着和慢性复发性溃疡等。但有些患者在术后其溃疡等症状并没有完全纠正。这主要因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存在,使腓肠肌长期承受逆向血流的冲击,导致肌泵功能的破坏。因而当临床诊断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在下肢静脉压升高不可逆转以前,即腓肠肌泵功能尚能恢复时,就应该积极手术介入。但目前对于下肢静脉压到何种程度才会导致腓肠肌泵不可逆损伤,这一判断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3浅静脉和交通静脉对深静脉瓣膜的影响
Kistner在早期进行瓣膜成形术就已经发现,如果不纠正浅静脉系统的静脉返流,单纯实施深静脉瓣膜成形则效果不佳。浅静脉系统置于肢体浅表部位,周围组织对瓣膜和管壁的支撑较弱,因而更易引起静脉功能不全,其发病率是深静脉系统的3-4倍。另外,在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中约有75%的交通静脉存在双向血流,由此形成了一个下肢静脉环流。下肢循环血量增加,深静脉瓣膜“前负荷”的持续增高可以诱发瓣膜疲劳和破坏,同时异常增加的血流冲击也可使静脉内膜遭到破坏,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浅静脉和交通静脉系统功能不全必然会影响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后者病变的发展又可加重浅静脉和交通静脉系统病变,产生一种“钟摆”效应。因此,针对这一病因模式,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