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息六大穴, 五分钟全身慢病祛除常用法

中医全息六大穴, 五分钟全身慢病祛除常用法,第1张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胸心内关谋,

肚腹三里留;血盆 三阴交 ,腰背委中求。

歌诀之全息解读:根据全息对应,我们发现这六个穴位在不同全息元里面的对应是:1:列缺在上肢的一级全息元里面正对应人体的颈部;手太阴经络穴; 八脉交会穴 之一,通于任脉。2合谷在上肢的一级全息元里面正对应人体的面部;(l)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 神应经 》: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合谷穴

3内关在上肢的一级全息元里面正对应人体的胸部(心肺区);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4 足三里 在下肢的二级全息元里面对应人体的腹部;(l)足阳明经所人为“合”。

足三里

(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5三阴交在下肢的二级全息元里面对应人体的盆腔(反极全息对应,而在足的三级全息元里面对应人体的盆腔,又为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6委中在下肢的一级全息元里面正对应人体的腰背部(足 太阳 经经贯穿人体躯干背面);足太阳经所入为“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惊奇的发现:如果我们把这6个穴位(头项+面口+胸心+肚腹+盆+腰背)和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体!最大的一级全息元!!!简直是太妙了,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把一个人体进行了有机的完美的组合与分割!而依据却是内经里面最简单的一句:中间治病四肢治!同时闪耀着全息思想的精华!可是,几千年来,我们在费力于6个穴位及其经络的研究,却忽略了最为简单最为直接的人体!就是一个人嘛,我们却把它复杂化了,迷茫于经络和穴位,与大道至简相去甚远,不亦悲乎?下面是对六总歌诀的6个经典穴位的正经解读:1LU 7列缺 Lìeqūe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解剖]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主治] 伤风 ,头痛,项强, 咳嗽 ,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配伍]配合谷治 伤风 头痛项强;配肺俞治 咳嗽 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附注]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2 LI 4合谷 Hégǔ[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耳聋 ,痄腮,咽喉肿痛, 热病 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配伍]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刺灸法]直刺0.5一l寸。[附注] (l)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 神应经 》: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3 PC 6内关 Nèiguān[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 中风 ,偏瘫, 哮喘 ,偏头痛, 热病 ,产后血晕,肘臂挛痛。[配伍]配公孙治 肚痛 ;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 胸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附注]心包经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阴维脉。4 ST 36足三里 Zúsānlǐ[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解剖]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配伍]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内关治呕吐;配气海治腹胀;配膻中、乳根治乳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刺灸法]直刺1—2寸。[附注]

(l)足阳明经所人为“合”。(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3)

参考资料:

1、据报道,针刺 健康 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 痉挛 。2、据报道,针刺单纯性 消化不良 和中毒性 消化不良 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 脂肪 酶活性迅速升高。3、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足三里,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4、据报道:针刺家兔的“ 足三里 ’、“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 免疫 能力。5 SP 6 三阴交 Sānyīnjiāo[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解剖]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主治]肠鸣腹胀,泄泻, 月经不调 ,带下,阴挺, 不孕 ,滞产, 遗精 ,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配伍]配足三理治肠鸣泄泻;配中极治 月经不调 ;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刺灸法]直刺 l一1.5寸。[附注] (I)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6 BL 40委中 Wěizhōng[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解剖]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主治] 腰痛 ,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配伍]配大肠俞治 腰痛 。[ 刺灸法 ]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附注]足 太阳 经所入为“合”

以上内容来源博主 中医 乌梅 ,以上仅供学习和参考,具体患病请及时预约医生。更多医案资讯名医预约“明日医疗”

腰部和背部的绝大多数疼痛,比如腰痛、背痛、腰酸、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都出在膀胱经上,都是由于膀胱经气血不通。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最旺盛的一条经脉,在人体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间的一条督脉,其余就全是膀胱经了,脊椎左右各两条。我认为,只要打通膀胱经,绝大多数腰部和背部的疼痛都能解决。

说到打通膀胱经,马上有人跃跃欲试,说:“这容易,在腰部和背部沿着膀胱经刮痧就可以啦。刮出紫斑来,气血就通了。”这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有没有更好、更简单、更易于我们自己独立操作的方法呢?

  当然是有的。我们记住一句口诀就够了:“腰背委中求。”有腰椎病以及一部分颈椎病时,主要用这个委中穴就够了。委中穴很好找,就是在窝里面,这个穴在一个岔路口上,在背部分为两支的膀胱经在这里汇合为一支,继续下行。因此,刺激这个穴位,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尤其是疏通腰背部的气血。我在平时嘱咐病人自己调养的时候,常常建议他们“以指代针”,用按压的方法。而通常我用这个穴,一用就有疗效,病人的痛苦即使不会马上消失,也会大为减轻。

  但有很多人在使用这个穴位的时候,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他们经常问我:“您是不是运用了功夫啊?”其实,这点小手法哪里需要什么功夫?我的功夫不是手上或者针下的功夫,而是理解古人传下来的口诀的功夫。“腰背委中求”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将其理解为:腰背上的病痛就要取委中穴。这就未免有点粗枝大叶了,还有一个“求”字,被他们给丢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腰背上的病痛,要到委中穴那里去求。求什么呢?我们看一个健康的小孩,或者是腰很正常的人,你让他趴下来的时候,摸他那个委中的部位,会发现它是凹陷的,这是正常状态。如果这个部位有一个凸起的,或者有条索状物,或者有一个小包,或者有一处压痛点,这才是你所要“求”的东西。用针把这个凸起或小包扎下去,或者用手指揉它,让它自行消失,这样委中才能治你的腰背。

  有很多朋友的委中穴上没有这个东西,那就说明委中不起作用了,那就别用啦,任何穴位起作用都是要有它的物质基础的。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在委中这里能“求”到凸起或小包的,绝大多数腰椎都存在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为了观察委中穴,就特意到公共浴室去看,看到委中鼓起的,我就走过去搭讪,说了没几句就问:“您是不是有点腰疼啊?”结果很神奇,问一个准一个。

  治疗由膀胱经气血不通所产生的腰痛、背痛、腰扭伤,还有两个小偏方:一是拿点硼砂点内眼角的睛明穴,或者不用硼砂,直接用手指按压睛明。当然,用硼砂效果更好一些,因为硼砂能给睛明穴一个更强烈的刺激;二是掐双脚小趾外侧的至阴穴,一般来说,掐各穴5~8分钟,腰痛就会减轻。

  这两个方法为什么如此有用呢?因为睛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而至阴穴是膀胱经的终止穴。每一条经脉的起止穴都有不同寻常的功效,它们能调动整条经脉的气血。好比一条蛇,无论是刺激它的头部还是刺激它的尾部,只需要轻轻的一个刺激,它全身就能剧烈地动起来。不但膀胱经,其他经脉也可以用这个思路来取穴,以疏通其气血。

  一般说来,对于十二条经脉以及任督二脉,我们都可以根据这个思路,用它的起始穴和终止穴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如果能再在这条经的其他部位取1~2个穴,那就更加得心应手了。好比用膀胱经治疗腰背病痛,我们用睛明、至阴和委中3个穴,就足够了。

  当然,治疗膀胱经最重要的还是委中穴。委中在窝藏得很深,我们稍微把腿一弯就把它埋藏起来了,可能是因为它用途大,所以才被人体保护得如此严密吧。也正是因为它藏得最深,所以非常娇弱,也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刺激,反应就会最强烈,最能波及整条经络。可惜的是,因为埋藏得深,所以它受到的刺激最少。

列缺穴的定位

问题分析:列缺穴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5寸处。

列缺穴的定位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叫做列缺交叉食指尽,我们将两手进行交叉,当交叉的时候食指自然放松,在桡骨这个位置,靠近大拇指的骨头叫桡骨,靠近小拇指骨头前臂的叫耻骨,两手交叉,食指自然放松,食指指到的这个点。

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列缺穴,肺经络穴,肺主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而咳喘,故列缺穴治疗风寒性咳嗽、气喘等症。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列缺穴位的简单寻找方法,详细介绍如下:寻找方法:将两手进行交叉,当交叉的时候食指自然放松,在桡骨这个位置,靠近大拇指的骨头叫桡骨,靠近小拇指骨头前臂的叫耻骨,两手交叉,食指自然放松,食指指到的这个点。

列缺的定位是什么

有个四总穴歌方便记忆的面口合谷收,头项行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头颈肩部可以用列缺穴,面部的疾病大都会用到合谷。腰背部的疾病用委中,腹部消化方面的则是足三里。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孔嘬定位:位于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舯痛、肘臂挛痛等。列缺定位: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5寸处。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等。

马丹阳十二穴之12——列缺(头面问题优先选择、护卫表阳)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并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列缺《疾病歌》“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去如拿。”列缺属手太阳肺经,为本经“络”穴,该穴位于桡骨茎突的缺列外,手太阴脉从这里别走手阳明脉,故名。

.列缺: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51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