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不是必须,尽量避免在夏季早上10点—下午2点出去,因为一天当中,这段时间的阳光最强、紫外线最具威力,对肌肤的伤害最大。
2、外出时尽可能戴帽子、撑阳伞、戴太阳眼镜、穿长袖衣裤,以保护肌肤。
3、每次晴天外出时,都应涂防晒品,而且应每隔2—3小时擦一次。而游泳时也应涂防晒品,并且还应使用防水且防晒指数较高的防晒品。
4、只要从事过户外活动,无论日晒程度如何,回家后都应先洗澡,并以按摩的方式轻轻擦拭全身,先用温水,再用冷水冲淋,并全身抹些护肤露。
5、暴晒后,如有条件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来冰镇发红的被灼伤皮肤以减缓局部燥热,并尽量少用手抓,否则将会加剧晒后斑的产生。
6、晒后还可取用家中鲜芦荟,刮出中间的芦荟物质敷在肌肤上,有镇定和美白的作用。
7、手在外出时也要搽防晒露,而手臂、脚、膝裸外露时也应涂防晒品,这样既可以防晒又可以有效减少斑点,特别是中年以后过早生成“老年斑”。
8、水是美容圣物,早晨醒来应及早空腹喝凉白开,如在水中加片柠檬,则美容效果更明显。晚上睡前30分钟也请喝一小杯水,让细胞充分吸收,可有效防止皱纹生成。
9、多吃黄瓜、草莓、西红柿、桔子等,因为其含有大量VC,能有效帮助黑色素还原,协助美白,增进免疫力。
10、充足睡眠,有效缓解生活压力,多听音乐,也是美白的好帮手。
11、少抽烟、少喝刺激性饮料,保证睡眠,可保持肌肤柔嫩光润。
12、远离人工添加剂,少吃油炸食品,慎用激素和避孕药,这些都会直接导致黑色素沉着和雀斑生成。收起
真是太轻太轻。这样是练不出肌肉的,必须要10公斤以上才有用,而且不能停,起码是30分钟练习。别听所谓教练说的从轻的慢慢练,没有用的,现在城市小孩都不知道干嘛,要想有肌肉又有力量必须坚持,而且从大的开始,臂力棒一定要最重的,60公斤以上,双截棍一定自己买无缝钢管加厚的自己定做,千万别买轻的,俯卧撑,倒立,仰卧起坐,跑步,游泳,随便一样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加强练习,直到身体酸痛为止。当兵的前三个月都是这样,个个都是肌肉人,全能人,要是你能坚持半年,你的肌肉会保持到60岁。听我的准没错。相信我的才是真理,今天你走运了遇见我的回答!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如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尖点按穴位,称为“指针法”。当然,您得保持指甲不宜过长,甲缘光滑。或者将食、中指屈曲,用突出的指间关节作点穴工具。为了加强刺激,在点按时可以小幅度的上下震颤用力,如果有酸、麻、沉、胀的感觉,那就对了。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每天上午的9~11点,如果你可以拿出点时间来,那么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百会: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当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之功效。当您在办公室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时;不妨用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片刻,会令你神清气爽。
曲池:曲肘90度,桡侧肘横纹消失处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经常点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对皮肤病、肘臂挛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合谷穴的取穴是这样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按摩合谷穴有什么作用呢?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足三里:足三里穴的取穴是这样的: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凡脾胃失调等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按摩足三里都会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长和健康的维持与脾胃的消化营养功能密切相关,而胃经又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必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
民间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犹如吃只老母鸡的说法。
那么,怎样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起你?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推拿与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侧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胫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频率和前面谈的两个穴位一样,但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较为丰富,有时按摩可能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时也可以运用一些辅助器械和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容易达到得气的效果。
后溪: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后方。微握拳,小鱼际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可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在刺激穴位的同时,腰或颈部配合向患侧扭转,以打通经脉,松解粘连。
睛明:内眼角稍内上方凹陷处。近视、用眼疲劳可闭目点按此穴,按摩眼周,可养眼明目,缓解视疲劳。
委中:腿窝正中凹陷处。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点按几分钟,可感到腰背轻松,腿脚活动自如。流鼻血时,用蘸了凉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红,可止血。
涌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强刺激急救。也可用于头晕、目眩、失眠。此穴亦为保健穴位。
内关: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关元:脐下三寸。对男性遗精、阳痿、早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水沟:即老百姓常说的“人中”。在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可抢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须用大拇指尖强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实际为身体上的疼痛点,无固定位置。痛则不通,点按阿是穴并按揉其附近肌肉组织,可舒筋活络,达到通则不痛。
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肝血不足,眼睛就酸涩,视物不清。肝火太旺,眼睛就胀痛发红。夜里总做噩梦,两三点钟便会醒来,再难入睡。
太冲穴可以伸出援手,帮你解决这如此众多的问题。还可以在你发烧的时候帮你发汗,可以在你紧张的时候帮你舒缓,可以在你昏厥的时候将你唤醒,可以在您抽搐的时候帮你解痉。
什么人用太冲穴好呢?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的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但如果你是那种随时可以发火、不加压抑、发完马上又可谈笑风生的人,那么太冲穴对你就意义不大了。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每天按摩太冲穴,会另你的心情放松许多!!!
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
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足跟痛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足跟痛呢罪魁祸首是肌腱端炎,它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人体肌腱端附着点分布广泛,不光局限于骶髂关节,四肢也存在肌腱端附着点,如上肢的肱二头肌腱处、肱三头肌腱处,肩胛冈上肌肌腱处,下肢股四头肌腱、足部跟腱等。
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以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等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病,反复发作性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晨僵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但肌腱端附着点确是其基本病理改变,肌腱端附着点往往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首发部位。
足跟痛的特点
很多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足跟痛。刚开始疼痛部位不红不肿,皮温、皮色多为正常,常反复发作或很长时间不缓解。反复发作后足跟部可慢慢开始增粗、变大、发红、肿胀,摸起来会觉得比较硬,像“筋包”一样。
这种足跟痛的表现可以出现在腰背痛之前,也可以出现在腰背痛之后,甚至以足跟痛为首发表现。足跟痛轻重表现不一,轻者仅表现为足跟不舒服,尤其是长时间走路后足跟有酸痛、胀痛感;而重者表现为足跟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无法行走。
出现足跟痛,应该怎么处理?
曾有研究报道,60%左右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出现过足跟部位的肌腱端炎。由于骶髂关节活动度小,即使已经出现病变但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如不通过CT、核磁等放射学检查,患者很容易忽视,大部分患者可能以为是劳累后造成的腰痛等症状。因而患者也常会将足跟痛等外周肌腱端附着点炎错误判定为运动损伤或肌肉劳损等,从而错失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时机。
因此,作为中青年,若出现长期不明原因的足跟痛时,尤其是伴随有长期的腰背痛病史,千万不要忽略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应该尽早到风湿免疫科就诊,以免延误诊治。
如果明确诊断是强直性脊柱炎了,那么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口服双氯芬酸片与柳氮磺胺吡啶片控制病情,不过,这两种药物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但是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症”范畴,治疗的关键在于通络除痹,可以服用益肾蠲痹丸进行治疗。组方中有:熟地、蜈蚣以及全蝎等。其中熟地具有通血脉,益气力等功效;全蝎、蜈蚣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等作用。另外,现代药理学已证明:益丸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效果确切,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还能够镇痛,修复关节软骨细胞缺损。同时,在使用西药双氯芬酸片或氮磺胺吡啶时,联合该中成药治疗,能够极大的提高治疗的正作用,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1 风寒型感冒拔罐部位 大椎
1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风门
1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患者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或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3功效:
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作用。
肺俞
1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曲池
1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2取穴方法:
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3功效:
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印堂
1位置:
印堂穴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连线中点。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印堂穴在人体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即是,印堂穴是经外奇穴。
3功效: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太阳穴
1位置: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2取穴方法:
正坐或侧伏位,丝竹空与瞳子髂连线中点向外约1横指处取穴。
3功效: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太阳穴是经外奇穴,按摩此穴位可以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合谷
1位置: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取穴方法:
拇、食指并拢,于最高点取之。
3功效:
合谷有疏风解表、清泄肺气、通降肠胃作用。
2 风寒感冒拔罐方法
用火罐采取闪火法,对穴位施连续闪罐,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或施以单纯火罐,留罐10~ 15分钟,每日1次。也可与储水罐、药罐配合使用,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走罐法将润滑剂或药液涂在背部,在督脉及膀胱经循行部位连续走罐,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日施罐1次。
3 风热型感冒拔罐部位
如果是风热型感冒,拔罐的穴位有:大椎、肺俞、凤池、尺泽穴
风池1位置:
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2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伏,在项后,与风府穴(督脉)相平,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3功效:
壮阳益气,风池穴有醒脑开窍、疏风清热、明目益聪、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
尺泽
1位置: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2取穴方法:
伸臂,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凹陷处即是。
3功效:
尺泽穴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清肺泻火,调理肠腑的作用。
4 风热感冒拔罐方法
用刺络罐法,首先以三棱针在穴位上进行点刺,至出血为度,然后用罐立即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留罐20分钟,起罐后将吸部的血液用消毒棉球擦净,每日1次。亦可用银翘散、桑菊饮药水煮罐,对穴位施以药罐。
此外,对久病体虚的感冒患者,除辨别风寒、风热选穴外,如兼气虚者加拔气海穴、足三里穴;血虚者加拔血海、三阴交穴; 阳虚者加拔关元、 命门穴。
问题一:咳嗽揉哪个穴位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 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 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 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3)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1食疗润肺
燥为秋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因此,秋季应注意食疗以润肺,莲子、芡实、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
2喝水益肺
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这样才能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度。
3 养肺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4运动健肺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体质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门球、练气功等。
5欢笑宣肺
笑口常开不仅是治疗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体内器官年轻的“灵丹”,对肺尤其有益。笑或唱歌时,胸肌伸展,>>
问题二:咳嗽按什么穴位 你好;你家孩子咳嗽,很可能是由于有炎症导致的,最好是给孩子吃消炎药治疗,再就是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诊治,如果给孩子 ,可以 肺腧,膈腧,脾腧,胃腧,大椎,合谷,曲池,影响,天突等穴位,而儿童咳嗽主要是腿天河,刮肺经,捏脊,,同时配合这些穴位治疗。
问题三:止咳嗽的穴位在哪 止咳 谨记3大专治咳嗽的养生穴位(图)。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通过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中医认为,可通过穴位 缓解咳嗽症状。
尺泽穴:此养生穴位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时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处即为尺泽穴。
列缺穴:此养生穴位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两手掌心向下,虎 叉;左手在上时,左手食指指尖处,为右手列缺穴;右手在上时,右手食指指尖处,为左手列缺穴。
肺俞穴:此养生穴位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处为第三胸椎,肺俞穴(双侧),在第三椎骨旁边开一指处。
另可参考:jingyanbaidu/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