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浴快速止痒 当归白芷方
配方:当归30g、白芷、紫草、荆芥、防风各15g、蝉蜕10g、羌活、独活、白癣皮、苦参各15g。
用法:将上药加水1000ml,熏洗瘙痒部位,用清水洗浴后再瘙痒部位涂抹凡士林油。每次治疗20-30分钟,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即可。
功效:此方适用于全身皮肤瘙痒的患者。
蛇床子地肤子方配方:蛇床子、地肤子各30g,五倍子、苦参、苍术、薏米、黄柏各15g。
用法:上药加水3000-4000ml浸泡,用纱布包裹,浸泡1个小时,文火煮30分钟,过滤后再煮一次,两次药液混合备用,熏洗患处。每天1次,每次20-30次,熏洗后用清水冲洗,没剂连用2天,5剂为1个疗程。
功效:此方适用于全身皮肤瘙痒的患者。
2 刮痧快速止痒
选穴:大椎至身柱、百会穴,双侧曲池至手三里,双侧止痒穴,双侧漏谷穴至商丘穴
操作手法:以刮痧板的薄缘刮拭双侧曲池至手三里、止痒穴,以皮肤变成紫红色或出现痧痕为度。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百会穴: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手三里:此腧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漏谷穴: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止痒穴:血海、风市穴、曲池穴、蠡沟血。
3 按摩止痒穴快速止痒 血海穴
功效:(脾经)专治痒症,艾灸止痒效果更好。还可活血化瘀,提高免疫力。
取穴法: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手掌按住病人膝盖,手心对准膝盖骨,拇指向内侧,指尖。
风市穴功效:(胆经)治皮肤瘙痒,失眠,风寒,点按拔罐拍打皆可。
取穴法:站立,手臂下垂,大腿外侧,中指指处
蠡沟穴功效:(肝经)虫窝之意,治痒症,荨麻疹,调和肝胆,治月经病。按·拔·灸皆可。
取穴法:小腿内侧,裸骨头上三寸(约四横指)是三阴交穴,再向上前二寸(约三横指)
是此穴。
曲池穴功效:(小肠经)治皮肤病的要穴,看治皮肤瘙痒,还可降血压,祛痘,明目,退烧。
取穴法:肘关节弯曲成90度,横纹尽头高点处。
4 拔罐快速止痒 穴位选择
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第13个穴位,为背俞穴。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体质虚弱加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操作手法:选用大小适度的火罐在穴位用闪火法拔罐,并留罐10-15分钟,隔日进行一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神堂 41 出处 42 穴名解 43 所属部位 44 神堂穴的定位 45 神堂穴的取法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 461 层次解剖 462 穴区神经、血管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492 灸法 410 神堂穴的配伍 411 特效 412 文献摘要 5 经穴别名·神堂 51 上星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上星穴的定位 56 上星穴的取法 57 上星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上星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上星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堂 1 拼音
shén táng
2 英文参考Shéntáng BL 4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神堂: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神堂穴位 神堂 汉语拼音 Shentang 罗马拼音 Shentang 美国英译名 God's Templ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44 日本 44 法
国 莫兰特氏 V39 富耶氏 德国 B39 英国 B39 美国 BI44
神堂为经穴名(Shéntáng BL 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41 出处《针灸甲乙经》: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42 穴名解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
神,意指心神。堂,是高大明敞的居室,指其犹如心君用事的明堂。心为藏神之地,此穴在第5胸椎棘突下两旁,与心俞穴平,为心神所居之堂舍,是治心病的重要腧穴,心藏神,故名神堂。[2]
43 所属部位背部[3]
44 神堂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神堂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5]。
神堂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神堂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神堂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5 神堂穴的取法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第5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神堂穴[7]。
46 神堂穴穴位解剖神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五肋间隙。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皮肤由第、四、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在第五、六肋间隙后方,由肩胛骨的脊柱缘、背阔肌上缘和斜方肌下缘之间围成三角区,该区为听诊最清楚部位,故命外为听诊三角。但它又是胸后壁较薄弱部位,其胸腹腔内,相对应有胸膜腔、肺、膈、肝(右侧)、胃(左侧)等器官,因此,不应深刺。
46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46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膈神经、肩胛背神经和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5]。
47 神堂穴的功效与作用神堂穴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1]。
神堂穴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9]。
神堂穴在心俞之旁,故可治疗心脏病[9]。
神堂穴临近于肺,可治疗肺病[9]。
神堂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第2侧线上,故能治腰背部的经脉病[9]。
神堂穴有清肺宁心、理气安神作用。主治气喘,心痛,惊悸,胸闷,咳嗽,脊背强痛。[2]
48 神堂穴主治病证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等。
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等[1]。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背痛[8]。
神堂穴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痛[6]。
神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等[5]。
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等[1]。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 运动系统疾病:背肌痉挛,肩臂疼痛;
3 其它:心绞痛,肋间神经痛。
49 刺灸法 491 刺法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本穴体内对应心脏,故不能深刺,以免引起气胸。
492 灸法可灸[1][8][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410 神堂穴的配伍神堂配内关、神门,有宁心神,调心气的作用,主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神堂配厥阴俞、内关、心俞,治心脏病[6]。
神堂配尺泽、肺俞,治肺脏病[6]。
神堂配心俞、内关、神门、三阴交,治失眠[6]。
411 特效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神堂穴,可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经常用 槌敲打神堂,可畅通气血,调理肺、胃功能[7]。
412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背脊强急不可俯仰,洒淅寒热,胸满气逆上攻,时噎。
《循经考穴编》:一法刺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主腰背脊强,洒淅寒热,逆气喘噎哮嗽痰涎。
5 经穴别名·神堂神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1][5]。出《针灸聚英》。
穴位 上星 汉语拼音 Shangxing 罗马拼音 Shanghsing 美国英译名 Super Sta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2 富耶氏 德国 LG22 英国 Gv23 美国 Go23
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 GV23,DU23)[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10]。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0]。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51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
52 出处《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
53 穴名解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10]。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2]
54 所属部位前头[11]
55 上星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4]。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0]。
上星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12]。
上星穴在督脉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56 上星穴的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10]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取穴[13]。
57 上星穴穴位解剖上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10]。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4]。
5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14]。
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12]。
5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上星穴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鼻的功效。
上星穴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作用。[10]
上星穴为督脉之气所发,泻之可清督脉之气,以达通窍止血、清利头目之目的,临床以治疗鼻衄、鼻渊等鼻疾为主。[15]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2]
59 上星穴主治病证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等[10]。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14]。
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疟疾;痫证,癫狂;呕吐,烦满[13]。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12]。
治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鼽,鼻痔,鼻痈,热病汗不出,疟疾,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一般沿皮刺0 5~08寸[10][12];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13]。
平刺05~1寸[14]。
注意: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时慎用[10]。
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13]。
5102 灸法可灸[10][13][14]。
艾条灸5~10分钟[12]。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13]。
511 上星穴的配伍上星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风[10]。
上星穴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10]。
上星穴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痒等[10]。
上星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上星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上星配风府、禾髂、风池、水沟、百会、百劳、风门,治鼻渊、鼻痔[13]。
上星配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风池、合谷,治眼目风热[13]。
上星配风池、天柱,治头眩[13]。
上星配大椎,治痃疟[13]。
上星配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治头风[13]。
512 文献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类经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肝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肝念穴的定位 10 肝念穴的取法 11 肝念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肝念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肝念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肝念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肝念穴研究进展 171 对消化道的影响 172 对血液的影响 173 对胆囊的影响 174 对血糖的影响 17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17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77 对垂体的影响 178 治疗肝炎 179 治疗麦粒肿 17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711 治疗胆石症 1712 治疗胃脘痛 1713 治疗淋巴结核 1714 治疗眼睑下垂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肝念 1 拼音
gān niàn
2 英文参考Gānshū BL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肝念为经穴别名,即肝俞[1]。见《灸法图残卷》。
穴位 肝俞 汉语拼音 Ganshu 罗马拼音 Kanshu 美国英译名 Liver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V18 富耶氏 V18 德国 B18 英国 B18 美国 BI18
肝俞为经穴名[1](Gānshù[2]BL18)。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肝俞是肝的背俞穴[1][2]。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4 肝俞穴的别名肝念(《灸法残卷图》)。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肝俞在九焦(椎)之间。
6 特异性肝俞穴为肝之背俞穴。
7 穴名解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消化腺,五脏之一。《说文》:“肝,木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木喜畅顺,此可顺其气而达之也。此穴内应肝脏,是肝气转输、输注之所,为治肝要穴,故名之。[3]
8 所属部位背部[4]
9 肝念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肝俞穴“除背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肝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肝念穴的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9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11 肝念穴穴位解剖肝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9、第10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9和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7]。
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2 肝念穴的功效与作用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功效。
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的作用[1]。
本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9胸椎旁,是肝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可治疗肝脏疾病[8]。
肝为阴脏,体阴用阳,易升,易动,最易化火生风,因此又可治疗神志病[8]。
肝开窍于目,主筋,藏血,同时也是治疗眼病、血证和筋脉病的常用穴[8]。
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故本穴与胆俞配伍为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腧穴,同时也是治疗眼目疾病的腧穴之一[8]。
有清泻肝胆、养血明目之功,如诸风掉眩、满闷多怒,咳引两胁,目翳生泪、疝气,挛筋、转筋引腹、小儿惊风,以及黄疸、积气等症,皆可取此[3]。
13 肝念穴主治病证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等[1]。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证、背痛[7]。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目赤,目痛,目视不明,雀目;眩晕,癫狂痫;吐血,衄血;脊背痛[6]。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证,脊背痛;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5]。
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 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 其它:月经不调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3~05寸[1]。
斜刺03~05寸[5]。
斜刺05~08寸[7][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 肝俞穴右侧穴下深部为肝脏,故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脏[6]。
142 灸法可灸[1][7][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肝念穴的配伍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肝俞配百会、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眩晕。
肝俞配肾俞、太溪,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
肝俞配大椎、曲池,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肝俞配睛明、风池、光明,治青光眼[6]。
肝俞配胆俞、阳纲、期门、阳陵泉,治肝炎、黄疸[6]。
肝俞配大椎、风池、太阳、肾俞,治视网膜出血[6]。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针灸甲乙经》:咳而胁满急、不得息、不得反侧,腋胁下与脐相引,筋急而痛……唾血短气、鼻酸,肝俞主之。癫疾,膈俞及肝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吐血,灸肝俞百壮。
《针灸大成》:肝俞,主热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相距一寸五分……咳引两胁急痛,不得息,转侧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生白翳。
17 肝念穴研究进展 171 对消化道的影响肠功能障碍患者,针刺肝俞可使肠功能正常化;针刺肝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能使溃疡逐渐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液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向正常化。有人用皮内针刺入胆俞、肝俞等,在胆囊X线片上可见胆囊影像缩小,表现为胆囊收缩,也可见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72 对血液的影响针刺肝俞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对血液成分也有影响。如针刺肝俞,可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症状好转[6]。
173 对胆囊的影响针刺肝俞后,即刻见到胆囊、胆总管均呈现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74 对血糖的影响针刺肝俞使耐糖曲线高者下降,低者升高[6]。
17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针刺肝俞可使高胆固醇含量下降明显,对正常机体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6]。
17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针刺家兔的“肝俞”、“足三里”、“肾俞”1次,针后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但连续7d,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显效果[6]。
177 对垂体的影响针刺足三里、肝俞、脾俞能引起垂体肾上腺的功能增强,肾上腺重量增加,束状带变宽,皮质增厚,细胞体积增大,球状带和束状带界限不清[6]。
178 治疗肝炎以肝俞、足三里为主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配穴取阳陵泉、内关,常规针刺,留针15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氨基转移酶864%转为正常[6]。
179 治疗麦粒肿针刺肝俞治疗复发性麦粒肿15例,针后强 捻转,并行开阖泻法,使之出血,每周1次,结果全部在1~3次内治愈[6]。
17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针刺肝俞配心俞埋线为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40例。结果:近期有效率为922%,远期有效率为893%[6]。
1711 治疗胆石症取肝俞、胆俞、脾俞等,用推按运经仪治疗63例,配合服用硫酸镁、稀盐酸、油煎鸡蛋,结果均有较好疗效。
1712 治疗胃脘痛针灸肝俞、胆俞、脾俞等,治疗50例,有很好疗效。
1713 治疗淋巴结核割治肝俞、膈俞,治疗211例,有较好疗效。
1714 治疗眼睑下垂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肝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肝俞穴的定位 10 肝俞穴的取法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肝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 182 对血液的影响 183 对胆囊的影响 184 对血糖的影响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87 对垂体的影响 188 治疗肝炎 189 治疗麦粒肿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811 治疗胆石症 1812 治疗胃脘痛 1813 治疗淋巴结核 1814 治疗眼睑下垂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肝俞 1 拼音
gān shù
2 英文参考Gānshū BL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gā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肝俞 汉语拼音 Ganshu 罗马拼音 Kanshu 美国英译名 Liver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V18 富耶氏 V18 德国 B18 英国 B18 美国 BI18
肝俞为经穴名[1](Gānshù[2]BL18)。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肝俞是肝的背俞穴[1][2]。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4 肝俞穴的别名肝念(《灸法残卷图》)。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肝俞在九焦(椎)之间。
6 特异性肝俞穴为肝之背俞穴。
7 穴名解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消化腺,五脏之一。《说文》:“肝,木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木喜畅顺,此可顺其气而达之也。此穴内应肝脏,是肝气转输、输注之所,为治肝要穴,故名之。[3]
8 所属部位背部[4]
9 肝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肝俞穴“除背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肝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肝俞穴的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9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肝俞穴[7]。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肝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9、第10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9和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功效。
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的作用[1]。
本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9胸椎旁,是肝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可治疗肝脏疾病[9]。
肝为阴脏,体阴用阳,易升,易动,最易化火生风,因此又可治疗神志病[9]。
肝开窍于目,主筋,藏血,同时也是治疗眼病、血证和筋脉病的常用穴[9]。
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故本穴与胆俞配伍为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腧穴,同时也是治疗眼目疾病的腧穴之一[9]。
有清泻肝胆、养血明目之功,如诸风掉眩、满闷多怒,咳引两胁,目翳生泪、疝气,挛筋、转筋引腹、小儿惊风,以及黄疸、积气等症,皆可取此[3]。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等[1]。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证、背痛[8]。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目赤,目痛,目视不明,雀目;眩晕,癫狂痫;吐血,衄血;脊背痛[6]。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证,脊背痛;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5]。
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 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 其它:月经不调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3~05寸[1]。
斜刺03~05寸[5]。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 肝俞穴右侧穴下深部为肝脏,故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脏[6]。
142 灸法可灸[1][8][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肝俞穴的配伍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肝俞配百会、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眩晕。
肝俞配肾俞、太溪,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
肝俞配大椎、曲池,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肝俞配睛明、风池、光明,治青光眼[6]。
肝俞配胆俞、阳纲、期门、阳陵泉,治肝炎、黄疸[6]。
肝俞配大椎、风池、太阳、肾俞,治视网膜出血[6]。
16 特效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肝俞穴上做旋转运动,由轻到重至不能承受为止,每次10~30分钟,可缓解眼红、眼痛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针灸甲乙经》:咳而胁满急、不得息、不得反侧,腋胁下与脐相引,筋急而痛……唾血短气、鼻酸,肝俞主之。癫疾,膈俞及肝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吐血,灸肝俞百壮。
《针灸大成》:肝俞,主热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相距一寸五分……咳引两胁急痛,不得息,转侧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生白翳。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肠功能障碍患者,针刺肝俞可使肠功能正常化;针刺肝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能使溃疡逐渐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液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向正常化。有人用皮内针刺入胆俞、肝俞等,在胆囊X线片上可见胆囊影像缩小,表现为胆囊收缩,也可见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2 对血液的影响针刺肝俞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对血液成分也有影响。如针刺肝俞,可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症状好转[6]。
183 对胆囊的影响针刺肝俞后,即刻见到胆囊、胆总管均呈现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4 对血糖的影响针刺肝俞使耐糖曲线高者下降,低者升高[6]。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针刺肝俞可使高胆固醇含量下降明显,对正常机体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6]。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针刺家兔的“肝俞”、“足三里”、“肾俞”1次,针后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但连续7d,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显效果[6]。
187 对垂体的影响针刺足三里、肝俞、脾俞能引起垂体肾上腺的功能增强,肾上腺重量增加,束状带变宽,皮质增厚,细胞体积增大,球状带和束状带界限不清[6]。
188 治疗肝炎以肝俞、足三里为主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配穴取阳陵泉、内关,常规针刺,留针15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氨基转移酶864%转为正常[6]。
189 治疗麦粒肿针刺肝俞治疗复发性麦粒肿15例,针后强 捻转,并行开阖泻法,使之出血,每周1次,结果全部在1~3次内治愈[6]。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针刺肝俞配心俞埋线为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40例。结果:近期有效率为922%,远期有效率为893%[6]。
1811 治疗胆石症取肝俞、胆俞、脾俞等,用推按运经仪治疗63例,配合服用硫酸镁、稀盐酸、油煎鸡蛋,结果均有较好疗效。
1812 治疗胃脘痛针灸肝俞、胆俞、脾俞等,治疗50例,有很好疗效。
1813 治疗淋巴结核割治肝俞、膈俞,治疗211例,有较好疗效。
1814 治疗眼睑下垂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