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建议每天运动30-60分钟为宜,不要超过15小时。可以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慢跑、瑜伽、跳绳等,不仅能有效减脂塑形,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机能和抵抗力,可以强身健体。对于新手或身体偏虚弱的人群,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即可。或每周运动3-5次,每次1小时以内,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延长运动时间,调整运动强度。
你这句话说的也对,也不对。
想要保持好身材,肯定首先就是要每天要锻炼,一般认为每天运动量超过30分钟才能有效的燃烧脂肪。像你说的,每天至少锻炼一个小时,那肯定能起到燃烧脂肪的作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身体是一个消耗系统,不能控制由脂肪还是糖原供能,否则大家都能成为肌肉男,马甲女,身体的消耗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在慢跑的前30分钟消耗更多的是糖原,当这部分糖原消耗完毕后,脂肪才能占主导消耗地位,因此并不存在跑步多久才有效。反倒是减肥是否有效,需要靠的是心率的速度。当心率较高时,表明需要大量的摄氧量,从而增强呼吸作用,分解脂肪,排出二氧化碳。运动学上建议减肥最佳心率在60%到70%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的计算方法:220-年龄,所以一个20岁的年轻人减肥的心率在120-140每分钟。
所以说达到燃脂的效果最重要的其实,是你要达到你的心率,在一个水平一直持续,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燃脂的作用。
按照此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缩短时间,增大心率的训练方式去减肥,首选就是hitt运动,这是为运动员减脂而发明的运动模式,主要是让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拔高心率,以大量消耗脂肪,锁住肌肉量。
然而我们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在这边我们锻炼,然后以达到燃脂的效果,在那边我们也要在食物能量的摄取方面也要控制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迈开腿,管住嘴。只有我们在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小于每天的卡路里消耗量,这样就能达到保持好身材的目的了。
减肥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体的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从而通过能量“亏欠”强制消耗人体多余皮下脂肪。简单讲就是少吃饭,多运动。
而运动时长是有关减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人认为,运动减肥,不能少于一小时。这种观点成为了那些坚持不到一小时运动者的借口,“既然我坚持不到一小时,那就干脆放弃训练”的借口。
身体热量来源于三大供能物质,分别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主要的人体燃料,少部分蛋白质也被作为燃料供能,但更多的蛋白质在运动后作为肌肉组织的修补材料。这些物质的消耗比例依赖于你的训练方式。短时间高强度训练,爆发力项目,举重训练等大负荷短时间训练项目更倾向于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供能物质,这其中以消耗肝糖原和肌糖原为主。低负荷长时间连续的项目,其脂肪供能比例将大于碳水化合物。
有个极端的情形,就是考虑人在睡觉和闲呆着打电脑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是什么?睡觉和打电脑都是低负荷长时间连续的“活动”,其供能物质中,脂肪占据的比例大于碳水化合物。但是注意,这并不能得出睡觉和打电脑可以减肥的结论。因为这些静息性活动消耗的热量总值太小,所以基本起不到减肥的作用,倒可以有增加肥胖几率的作用。
下一个错误常识就是“要减肥,不能少于一小时”。虽然一小时这样较长的运动时长会使脂肪消耗比例保持高位。但是还有两个运动因素影响减肥效果,第一个是单位时间热量消耗值,第二个是运动后“后燃”效应。
通过改变后两个因素并在少于一小时的运动时长内同样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方法是高强度间歇训练,比如进行400米冲刺跑,训练5组,组间间隔2至3分钟;训练后加1组慢跑5至10分钟。高强度训练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更多的热量,虽然糖原消耗占据比例较高,但高强度训练会对机体的糖原产生“排空”效应,排空糖原后,机体会被迫以消耗脂肪作为能量补充。单位时间的热量消耗值乘以训练时间得出总热量消耗值,科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大于等于长时有氧训练的总热量消耗。
与此同时,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后燃效应比简单的长时间有氧训练高很多。即:机体在运动训练后,不能马上回归静息时的低代谢率状态,而需要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代谢率状态,该状态主要是修补运动时受损的机体微细结构,糖原恢复以及产生运动后超量恢复效应。研究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后燃效果更强,即训练后,即使人处于静息状态,也将继续消耗大量机体脂肪。
结论:减肥有两种途径。可以选择长时间的有氧训练,比如慢跑、自行车、连续游泳、跳操等低强度长时间连续训练,每次时长至少大于20分钟,一般要大于40分钟。如果你的时间有限,减肥计划也可以采取高强度间歇训练,该训练一般小于40分钟。
还有一个要素,就是训练的升级效应。不要被一小时的训练时长吓到,你可以从每次训练5分钟练起;下一次训练加30秒,不知不觉就能加到半小时,40分钟,乃至超过一小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