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具体的你见过的最美的事物加以说明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具体的你见过的最美的事物加以说明,第1张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社会与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体与客观上的认识理解和感知、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在这个词组中,“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一定有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审美现象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审美主体,是审美关系构成要素,能够在一定活动实践中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与“审美客体”相对。认识、欣赏、评判审美对象和创造美的社会的人,一般认为,主要由四种人组成,即创作者、欣赏者、表演者和评论者。由于年龄、心理、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差异,不同的审美主体有不同的审美需要,面对同一审美对象时,会做出不同的审美判断。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应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心理特征的审美主体的水平和审美需要。艺术家作为审美主体,其审美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着他创作的发展倾向及其艺术品的价值。

审美客体,是审美关系构成要素。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相对,和审美主体处于审美关系中,是被审美主体欣赏的客观对象,与“审美主体”相对,能与主体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从而引起主体审美活动的客观存在。在审美活动中,一切被审美主体审视感知、体验的,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社会、艺术作品,科学现象等都可成为审美客体。从形态方面讲,包括崇高、优美、悲剧以及戏剧等。在哲学意义上,它是审美活动这一矛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方,客观事物一旦成为审美客体,便寄寓着审美主体的思想、情感、性格、理想等,成为了审美主体内在品质的形象体现。

审美发生标志着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作为审美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使得人和自然区分开来,从而有了主体与客体之分。伴随着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历史进程,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自然界)之间,才逐渐形成了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等在内的各种现实关系,审美关系为是主客体价值关系的一种。

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审美意识。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对象,也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与人为敌或与人无关的自然转变成的“人化的自然”。所谓人的对象化,则是指人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体现出来。因此说,审美客体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

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创造了人的对象世界,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为审美客体。实践又创造了对象的主体,主体的五官感觉也相应地被人化而产生审美感受。与此同时,也是实践使得主客体之间发生了关系,并进而形成了审美关系。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积淀在审美关系中,体现在客体便是审美价值的产生,体现在主体便是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形成。

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不仅是客体的自然属性;审美价值不是主观的产物,但它又并不是与主体无关。审美价值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的统一,因此,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客观世界的美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

百度一下就有这些词汇O(∩_∩)O

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 审美主体(人)对审美对象(现实中和艺术

中的美)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具有正面价值的审

美情感表现为精神上的快感,具有负面价值的审美情感

则表现为精神上的厌恶。审美情感是人所固有的一种高

级情感或社会情感。审美情感具有生物学的前提,离不开

审美主体的生理条件,但其本质或实质不能在生物学中

得到解释。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某些动物如鸟、鱼、狒狒

等也有审美情感,当代生物学美学的代表勒南和莫里斯

认为,猿猴已有审美情感的萌芽,但事实上这些都还没有

超出动物本能和低级感知的范围,不能与人的审美情感

混为一谈。审美情感是在人对外界对象的对象性关系和

评价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既需要有第一信号系统,

又需要有第二信号系统,既包含审美感知,又包含审美享

受。动物没能建立与外界对象的对象性关系和评价关系,

不具备产生审美情感的条件,根本不可能有审美情感。当

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或放弃生物学和生理学对于审美

情感的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

审美情感是极其复杂的精神现象,它涉及人的各种

心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它的本质和实质只能在人的社会

存在和实践方面得到彻底的揭示。审美情感是在社会实

践基础上产生,并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的。人并非天生就有审美情感。普列汉诺夫认为,劳动先

于艺术和审美,“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

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离开社

会实践不可能有审美情感。例如被狼喂养的所谓“狼孩”,

必定丧失人的一切情感,其中也包括审美情感。审美情感

以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生动直观和感受为基础,但单有感

知还不能产生审美情感,它还要求主体的精神能力、联想

能力和中介能力。中国古典美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对主体的

精神能力在产生审美情感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的深刻

而生动的揭示。

审美情感以日常的情感为基础,但比日常的情感要

高级,具有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日常情感往往

带有个人的狭隘的功利性,是对客观对象的直接的心理

反应,具有强烈的满足个人爱憎和需要的特点。审美情感

则是日常情感的升华,从本质上说,它不是孤立的个人的

情感,它不单纯是个人需要的满足,同时也是社会的审美

需要和审美理想的满足,其中包含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

理性的和社会性的评价,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间接

地体现着社会的功利。因此,审美情感是富有理性的情

感,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阶级性的。毛泽东指出:“马克

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

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从表现

形式上的特点说,审美情感不象日常情感那样过分热烈

和锋芒毕露。历史上不少美学家和艺术家都曾谈到感情

过分强烈的时候不宜作诗和从事艺术创作。例如,鲁迅说

过:“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

能将‘诗美’杀掉。”

审美情感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具有十分重大的

意义。古印度人说,艺术产生于难以控制的激情。艺术家

的创作欲望和冲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艺术家对现实

事物的情感态度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情感,也就不可能进

行艺术创作,更不能创造出感人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审美

情感不但推动艺术家进入创作过程,而且贯串在整个创

作过程中,成为艺术创作得以展开和进行的动力。中国古

典美学所谓“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揭示了审美情

感与艺术创造活动的相互关系。审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

的评价态度,更决定着艺术家在艺术作品反映现实生活

时的爱憎,制约着艺术家歌颂什么、反对什么,任何艺术

作品都不可能不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在艺术欣赏

中,审美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作为欣赏对象的艺

术作品要以审美情感激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另方面欣

赏者也要通过形成审美情感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

艺术欣赏是培养欣赏者的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欣赏者

的审美情感反过来又积极地参与审美欣赏,使欣赏者潜

移默化,获得精神上的丰富和提高。

审美情感和其它各种高级情感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

分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审美情感和理智情感、道德情

感有着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审美情感包括理

智情感和道德情感的成分,不应当把审美情感看作纯然

孤立的。没有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这些基本的理智情感,

没有一定的道德评价,也不会有审美情感。当然,这并不

排除审美情感的特性。但这是审美情感具有教育功能的

依据,在审美教育中应当注意各种高级情感的相互联系,

把美育同德育和智育联系起来。

审美理想——

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 审美理想产生于社会实践中,人的全部社会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地认识现实、产生理想,并实现理想的过程。人的审美理想就产生于这个过程中。作为审美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审美理想与一般的社会理想、观念又有所不同,而且有经验性的形象特征,非逻辑概念所能函盖或替代,但是,要充分表现审美理想,使审美理想“物质化”,变成任何其他人都可以接受的东西,那就只有借助于透视审美理想的棱镜来反映现实的艺术才能做到。艺术作品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以审美理想为媒介的认识,因此,它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倾向性和艺术方法、内容与形式。 审美理想是相对的,具有可变性。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审美理想表现的不仅是个别人的直觉趣味,而且是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阶级的审美关系的实践,因而它所概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经验比审美趣味来得更为深刻、自觉、广泛,更鲜明地显示着一定时代、阶级的历史必然的理性要求。这使审美理想与一定的世界观、社会制度和实践要求密切相关,并在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而最终被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在阶级社会里,审美理想尤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各时代、各阶级有其自身的审美理想,从而形成一定时代的审美趣味与风尚。审美理想还同时有历史继承性和共同性。每个时代的审美理想都是从漫长的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由于历史地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形成了一个民族共有的而区别于别的民族的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但同时各民族的审美理想又不可避免地有着客观的共同的要求,具有全人类的共同内容。审美理想渗透于审美感受之中,主宰着一个民族、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审美趣味、风尚和趋向。 审美理想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把实现理想的目的与手段统一起来,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可以用来衡量和评价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引导人的正视并揭露现实中的矛盾,鼓舞人的不畏艰难,为光明的未来奋斗、拼搏。

审美情感学 又称“审美情绪学”。主要研究审美创造美中情感情绪机制、功能、特征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审美创造美中情感、情绪、感情发生发展的生理机制、心理基础、类型、结构、性质、功能和变化规律;情感介入、体验、情绪激活、强度、转换、释放、逻辑和共鸣、距离、逆反等情感情绪反应;审美意象创造和艺术形象、意境创造中的动力机制;文艺作品中的情感符号、情感表现、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情绪流动、情感张力和感染力等。

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

有些人的审美观是建立在电视偶像的基础上,所以,和偶像不一样的就不美。

有些人的审美观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和他家人,朋友等不一样,或是超出他认知的,就是不美。

有些人的审美观是建立在精神层面,所以,没有思想的就不美。

所以有些人会觉得他很丑,但有的人说他有点帅。

有些人是主观的,有些人是客观的。

所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很重要。

那需要,多学习,多磨练。

所以,你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就能区分他到底是丑还是帅了。

有些美,一瞬间就可以发现,有些美,则需要时间来检验。

所以,不要着急,慢慢发现,

他到底是丑还是帅。

呵呵。

审美观,可以这样去理解,给你一件物品只要你感觉这是美的,使你心境舒畅的,就是一种美。可能这么说比较模糊,但是不要紧,审美观,是依人不同的。所以不必要去追求别人这么说。同时审美观也富有时代气息,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制度有这密切的关系。

最通俗的理解就是看待美丽的观点

摘要

美的体验的作用在于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知因素、情感因素、理解因素和行为因素的介入,以及审美的深度性、共鸣性和创造性,达到对美的体验。 关键词 审美体验 介入性 美是客观的,它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对美的感受正是来自于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这种对美的感受的全部活动的综合体就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对认识美、创造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体验与别的一般性的体验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一、审美体验的重要意义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美,总是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形式,但如果把美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形式,看成一种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现象,那是不正确的。它应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有机统一。如果我们对美的认识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就只能处于远距离的旁观者位置,很难把握对象的内容,只能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毛泽东说过:“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 是没法子解决的。”

① 那么,我们要想获得深刻的美感,就需要进入对象或其所处的环境中去 体验、领悟对象美的蕴含。因此说美的体验对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 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有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在对象世界中的不断展开,美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起来。拿自然界来说,在人类的蛮荒时代,它是与人们完全对立的,是完全异己的,无所谓美丑。而只有当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自然界成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时,人们才获得了自然的美。

而且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经验的感性的认识上,而应当经过实践,切身体验,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同时由于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性,这样就使得在对美的以往经验、理论认同的同时,使美的新的认识成为可能,这对美的创造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切实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容易停留在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美的体验越深,对美的认识就越深。著名画家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他自己谈到:“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作过深入的观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 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所得。”②正是画家对绘画对象的 “美”的一次次的体验,使他获得了这一形象的美的深刻认识,从而创造出令人难忘的“美”。因此,可以说,美的体验是认识美、创造美的关键。 — 8 3—

我们强调美的体验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抹煞美的纯哲学理论,恰恰相反,

美的体验应是美的理论与美的实践的结合体。在美的实践中检验和形成对美的理论认识,反过来这种理论又推动和指导着美的实践的有效进行,如此循环不已,每一次循环都是对美的认识的又一次提高。 二、审美体验的介入性特点 人类最初对美的体验是跟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但绝不能把人的美感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实用感混为一体,后者只是美感的起源,这样,美的体验固然包括日常生活的一般性体验,但它具有更为深刻和独特的内涵。有些人把美的体验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生活体验,在艺术创作中极力渲染,

其结果只能是自然主义的代名词,与美的认识与创造是大相径庭的。美的体验是以美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没有美的客观存在,无论怎样体验,也感受不到美。但美之所以令人感到兴味无穷,却不在于审美主体———人被动地接受了什么,而在于他主动地发现了什么,补充了什么,设身处地,切身体验,才是认识美的正确途径,这就是美的体验的“介入性”。这种“介入”是全身心地置于对美的体验中。它包括审美感知因素、审美情感因素、审美理解因素和审美行为因素。通过这些因素的介入,从而达到对美的体验。 审美感知包括审美感觉与知觉。人必须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才能同周围世界发生关系,这是整个人类认识过程的共同特点。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 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③ 强调了审美感觉的重要性。审美感知的特点是侧重于对美的对象的形式感受的认识和对事物面貌的整体把握,由于孕涵着人们已有的审美经验、审美知识、审美兴趣和审美态度,因此感知的内容便在感性形式本身附着了特定的观念和情绪意义。所以,这种感知是自觉的,而非被动的,而且必须具备健全的社会化的审美器官。当我们望着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会油然而生“曾经沧海”的感叹;当听到小提琴曲《梁祝》,我们不禁陶醉其中,随着旋律的起伏,而感受到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 审美情感因素在美的体验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广泛地渗入整个审美过程,另一方面又是触发其它因素的诱因,起着动力作用。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充分肯定了情感的重要作用。

审美情感比日常情感往往包含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

有着寓热于冷的情感再体验特点。这个“热”就是对美的体验的“激情”,这个“冷”就是对美的体验的“理智”。单有激情,只能演为一种锋芒外露的情绪冲动,影响美的体验的正常进行。因此有理智的激情才能真正成为美的体验的动力。当我们站在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前时,莫不感动,以至落泪。这是因为我们从这个满面苍桑的老农身上看到了父辈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当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们忍不住心潮起伏,那充满激情的乐章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悲愤、乐观奋进。 美的体验中理解因素的意义,就是借助于感知、情感、想象等诸因素,将具体表象的“美”直接转化为对“美”的理性认识,而无需通过中间阶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谈到“妙悟”,其实就是审美理解的最好诠释,即通过认识和实践直接理解把握对象,而不必中断自己的感受。它有着“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特点,是人的感性经验积累的结果。理解可以是表象之外的意象、“弦外之音”。我们读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首先映出的是主人公惜春、怨春的儿女情长心态,“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读完此篇,我们感觉到的却是 — 9 3—

一个具有远大抱负、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爱国者不平之音。这是因为我们综合了辛弃疾的生平、艺术创作特点、作品的独特意象,才会得到这种理解。主人公的惜春、怨春,

正表现了辛弃疾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斜阳、烟柳则是对昏暗王朝的讽刺。整首词借儿女之情露不平之气。由此,我们达到了对这首词的深刻理解。 我们在美的体验中,有时感到体验过程本身就具有一种美,这种感觉似乎不单纯是感知、情感、理解上的,而是一种情感、理智、意志和筋肉运动的结合的流动的状态,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行为因素。杜甫《望岳》一诗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一种对美的“行为”体验。杜甫称赞泰山是“造化钟神秀”,由登临泰山而有“荡胸生层云”之快意,更生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所有感受均由“登”泰山而生

。有人热衷足球运动,并不单

单为进几个球,更是为了在这种拼搏的行为过程中展示人的本质力量,达到一种美的体验。在学雷锋活动中,我们通过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行动而体验到了一种深刻的美;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许多人积极投身于建设大潮,并以此为美的追求与实践。由此可见美的体验不单是感知、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的活动,也是包括心理活动在内的全身心的行为过程。 三、影响审美体验的其它因素影响审美体验的其它因素还有审美体验深度性、共鸣性和创造性。 审美体验的深度性是指对同样的美,不同主体、不同时间的体会程度经常会不一致,有时深刻,有时肤浅,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与体验的深入程度不同有密切关系。美的体验的这种深入程度我们简称为“深度性”。茅盾对路边的白杨树高声赞美,刘白羽由观日出浮想联翩,而这些在有的人看来可能觉得平淡无奇。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一次在荆州看到梁代画家张僧繇的作品,初看时还不能理解张画的好处,认为张“虚有其名”,可是第二天再去看时,发现了画的一些好处,就说“这样的画家在现代也应该算是好手!”第三天去,越看越觉得好,不禁说道:“真是大画家,名不虚传!”最后他简直不愿离去,竟住在画下,专心观摩了十天。阎立本所以前后态度不一,就是体验深度造成的。具体地说影响审美体验深度的

因素有个人的审美感官因素和个人的审美修养因素以及情感投入不同和行为过程影响等因素。一个具有健康感觉器官的人与有感官残疾的人在审美体验上是大不相同的。而人们审美修养则是由于对美的观点、知识储备、生活经历等的不同而异

。鲁迅所说的

:“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④说的就是个人审美修养的差异。审美情感还在于审美的心境。对于任何事都无动于衷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美的。为了提高美的体验的深度,通过美育的手段提高审美修养。这样我们既通过美的体验逐渐达到对美的深刻认识,同时自觉地接受美的教育以获得美认识和一定的理论水平,在美的体验中自觉地加以融汇贯通,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美的认识。 审美的共鸣性是说美具有社会性。审美感受具有分享性,它本身就要求社会的普遍赞同。虽然人对美的感受首先表现为个人直觉性,但因其中蕴涵着普遍的社会性内容,因而能产生广泛的共鸣。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形象。这一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概括性。在阿Q身上,透过盲目自大、自轻自践、自欺欺人、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法,我们看到了在民主革命时期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阿Q这一典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或某一人的形象,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它超越了作品本身,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强烈抨击的真实用意,因此引起广泛共鸣。当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同样处在一种美的体验的共鸣之中。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 0 4—

和国国旗,它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象征着自由、解放,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团结。正因为具有这些丰富感人的内容,正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就共同体验到了一种雄壮、自豪的美。有的人以丑为美,醉心其中,但由于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而走向美的反面;一些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旧俗陋习,在当时称其为美,但由于它们不符合美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趋于消失。相反,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这个形象看到了人自身的美,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美”的化身。 美来源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由于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总带有一定的创造性,人的本质力量又是积极向上的,因此美必须同人类的社会进步性相联系,是流动的、充满着生气和新颖性的。与此相应,

美的体验的过程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它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这种新要求、新问题、新材料,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美的体验促进了美的再认识、再创造,因而具有创造性。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它形象地说明了美的体验的创造性。郭沫若在日本时接触了惠特曼的《草叶集》,深深为其所感动,

开始做狂放不羁的自由诗,为《女神》的发表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苏轼曾途经赤壁,其时正在政治上受到挫折,不免有消极思想,但身临赤壁古战场,其雄奇壮丽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写下了名篇《赤壁怀古》。 综上所述,美的研究,古已有之,而其作为一门科学,却还很年轻,许多问题也还没有彻底地解决,审美体验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了解审美体验的重要性,了解审美体验的特点,对我们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美、掌握美、创造美具有重要意义,这将进一步使美的认识与实践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总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

审美观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审美,指的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它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等范畴。人体美的审美标准是复杂的,它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不存在永恒的、绝对不变的标准。从医学角度来看,评判人体美也要达到健康与美的和谐统一。

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础:人体生理功能健全和机体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础,任何一种美都离不开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正常规律,人体美也不例外。如果人体生理功能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容貌的审美,并有可能形成容貌的生理缺陷,而容貌的生理缺陷又会引发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人体美感。

人体比例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社会普遍审美要求:人体美是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自然美一般侧重于形式,而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式,它遵循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同时,人体的审美也要符合社会普遍的审美要求。

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原则:在人体健康状态和审美评价过程中都应遵循整体与局部并重的原则,既重视局部美化,也不可忽视整体的审美和健康。整体美和局部美相结合是实施美容操作不可忽视的原则。

审美共性与审美个性相结合原则:人体审美的共性要求是在美容技术实施中遵循人们普遍接受的人体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一般的人体形式美表现为左右对称、比例均衡、线条流畅、体形均匀,动作协调。由于年龄、性别、气质、种族与地理的差异,个性审美原则是各有个性、不相雷同。因此,任何审美都是审美共性和个性得到的统一,在医学美容技术实施中既要反映人体审美的共性要求,又要突出人体美的个性特征。

审美标准要不断发展:人体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对于自身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体审美标准也不断变化。一方面淘汰那些有害人体健康的审美标准,一方面又要对正确的审美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诚。

宇宙万物,真的未必都美,但凡美必真。这是一条美的原理。任何虚假的东西都与美无缘。虚伪的爱情,犹如阳光下的肥皂泡,虽绚丽多彩,可惜转瞬即逝;“口蜜腹剑”的人,虽貌似真诚,不过纸终归包不住火。

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

无美不善与凡美必真相对应,这是又一条美的原理。人世间,一切恶的东西都无资格跨进美的圣殿,而且还在美的排斥之列。诚然,花花世界,无奇不有,貌美心善的人有之,貌美心恶的人亦有之。然而,披着羊皮的狼与毒蛇化成的美女,只能骗得世人怜爱于一时,岂能迷惑世人于长久。

以纯朴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本色、尚自然。

“人之初”和“物之初”,未经人为的原始状态,就是人的本色、物的本色,质纯形朴,淡雅高洁。庄子赞美这样的本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众美从之”。庄子以为能体现纯朴的人,应尊为大千世界的“真人”。纯朴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传统美德。

以真为美、以善为美和以纯朴为美,三者完全协调一致,相得益彰。一切科学真理从来就是朴素无华,一切社会道德也从来就是朴素无华。熔真、善、纯朴于一炉,化真、善、纯朴于一体,晶莹圣洁,熠熠生辉,此乃人间的至美。

这些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以真为美、以善为美和以纯朴为美的审美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105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