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使用表情包的人一般都是情感比较细腻的人,生活中也是比较有趣活泼的人,他们大多乐观向上,情绪丰富。
1、表情包有时候真的很搞笑,很有趣啊,聊天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才更有意思不是吗?
2、避免聊天尴尬,聊天聊多了,总是会碰上尴尬的事情,这时候最好的缓解办法就是尬表情包啦。
3、有时候,语言是很难将人的心情表达出来的,有了表情包,丰富的语言,形象的表情,更能情真意切的表达感情。
4、表达幽默,展现品味。现在的表情包比以前丰富多了,有很多人用旧的资源,做出非常有创意的表情包。比如葛优躺,比如尔康系列表情包。
其实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人类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就会用表情,用最简单直白的哭和笑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情包可以让平面文字的交流生动起来;表情包模仿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丰富想要表达的内容。
不过,发表情也要看对象。日常工作对话中根据同事性格合理的使用表情,会对工作有很多帮助。与领导之间交流的时候,你需要清楚这位领导是不是能使用表情包交流的领导。比如发邮件的时候,对同事可以加上一些励志可爱的表情,但对领导就不一定合适。还有一点,年龄较大的人可能不太习惯使用表情符号,甚至完全不知道它们的意思。
这两天,有一个人借着圣诞节,在微博和朋友圈又火了一遍。
你以为我要说的是圣诞老人吗?不,他是徐锦江。
就是这样一个既不是高颜值的流量小生也没有什么新戏上线中年男演员,因为一个长着白胡子戴着红帽子的影视造型而火遍了全网。不得不说徐锦江是深谙传播心理的人, 他并没有因网友的恶搞而生气,反而在个人微博上以该表情包作为配图,给网友们送上了圣诞祝福,顺势收割了一大波粉丝!
除了徐锦江,我们更为熟悉的明星表情包,恐怕就是张学友了。为什么表情包会如此受欢迎呢?我们先得从表情包的产生开始说起。
在表情包之前,人们使用的更多的是字符表情。人类最早的字符表情“:-)”是1982年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授斯科特·法尔曼在早期的电子公告板上使用的,含义是“微笑”。此后,便陆续出现了表示惊讶的“:-o”,表示伤心的“:-( ”,还有一些颜文字,如:(ง •̀_•́)ง (•̀ᴗ•́)و ̑̑。
1999年,在栗田穣崇创作emoji表情符号后,得益于苹果IOS 5输入法的助推,表情符号开始风靡全球。此后,各大社交平台也在自己的软件内设计了表情,例如 QQ 表情出现后,我们的开心和愤怒都被一个黄脸表达了出来。
随着网络的普及,移动通讯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于是,表情包的种类和数量也开始成倍地增长。有人甚至做过一个实验,在聊天中全程使用表情包而不使用一个文字,大家都能毫无障碍地交流。
现在,如果一个人在网络聊天中不使用表情包,那他恐怕很难融入到群组聊天中,大家都会觉得他是个“老古董”。
为什么表情包会如此易于传播呢?因为, 它符合了舆论世界的传播规则。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的物质世界,另一个就是传播的舆论世界。关于现实的物质世界的研究,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科学门类;而研究舆论世界的传播学,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或许,你和我一样,认为舆论、传播都是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的工作,舆论涉及的也都是公共事件、明星热点,和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事实上,传播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最近,厦门大学“网红教授”邹振东博士就推出了一本被称之为“ 舆论世界的哲学 ”的书籍——《弱传播》。在书的开篇,他就指出:
邹振东教授来自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厦大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担任中国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顾问。2016年夏季,邹振东教授在厦门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致辞,该视频被放到网络上后迅速走红,全网累计播放量超过一亿次,他也被称为厦大的“网红教授”。
而这场演讲之所以能够走红,邹振东教授也在他的著作《弱传播》中用“弱传播理论”做了详细分析。
你肯定很好奇,“弱传播理论”是个什么理论呢?
简而言之,它是邹振东教授通过长达二十年的酝酿和分析所构建出来的关于舆论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种理论体系,它包括“一个原理”、“四大规律”、“三律三论”和若干方法论。概括起来就是:
如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光看所谓的“公理”、“定理”、“规律”,我们是很难理解这个理论体系的,所以邹教授在书中列举了非常多的来自现实生活的案例,小到我们天天都在使用的表情包、网络随处可见的明星事件,大到影响社会的重大事件、商业公司的推广活动,甚至政党选战、国家之间的舆论战,手把手教你,如何在舆论世界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光说不练假把式”,那么我们就用邹教授提出的“弱传播理论”来简单分析一下, 表情包为什么能够火遍全网?
在此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舆论?简而言之, 舆论是关注的表达与聚集。 也就是说, 只有公开的、群体的关注与表达,才能被称之为舆论。 关注数量有多少,因此舆论也有大小,这就意味着 舆论世界有强弱之分。
邹教授认为, 舆论世界是在争夺关注、争取认同与争抢表层中构建的表面世界,它的最大特征是强肉弱食 。这是“弱传播理论”体系的核心。
在“弱原理”的基础上,邹教授提出了“舆论世界四大规律”:
表情是人类最原始的表达工具,也是人类最原始的传播工具。表情的核心是情绪的表达,而情绪恰恰代表了人们的态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发展,这个强大的工具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得以脱离人们的身体,以一种符号的方式传播,最终形成了表情包。
舆论世界是态度的世界,与态度如影随形的就是情绪。传统的报纸只能看到文字,电台只能听到声音,电视节目上出现的也多是新闻人物与演员,这些态度的表达都属于极少数群体,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强者。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的情绪才得以通过表情包最方便快捷地传播。这也说明了舆论世界的情感律,即 舆论世界是情感和情绪占主导地位的世界 。
一个表情包和一篇短文相比,哪个更容易传播?当然是表情包,因为它简单、灵活、轻便,这也符合了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懒的习性,既然一个简单的表情包就能表达出内心的千言万语,那我又何必辛辛苦苦去打字呢? “越是轻的东西,越好传播”,这就是舆论世界的轻规则。
前面提到,传统媒体中,无论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表达的都是“少数人的态度”,这些人都是现实生活中强者,普通大众的声音是很难被听见的。而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绪,无论你处于现实生活中的哪个阶层,只要你能进入舆论世界,都可以用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 一个人物,只有变成了表情包,才说明他被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网红只有从人物变成符号,才能真正称得上网红。 ”这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强势群体,是舆论世界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只有和现实世界中的弱势群体连接起来,才能在舆论世界中获得认同。
至于 “次理论” ,就更好理解了。翻翻你微信里储存的表情包,有没有哪一个是主旋律的?如果不是刻意去记忆,你能立即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以上关于“表情包”的分析不过是我的抛砖引玉。
事实上,这本著作的体量远不是我这篇文章所能阐述分明的,它之所以被称为“舆论世界的哲学”著作,是因为邹教授以专业学者的严谨态度,从构建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自然科学中为他的“舆论弱传播理论”找到了无数有力的支撑和验证。比如数学的集合、花粉的传播,甚至还涉及到量子力学理论,论证之严谨巧妙,让人忍不住为之击节赞叹。
在书的第一章,邹教授写道:
看完全书后,我想说的是, “幸运的不是邹教授,而是作为读者的我们。”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别样的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任何书中的理论,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印证。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学生、职员、老板还是公务员,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我希望你不要错过这本书。
聊天的时候用表情包应该成为了一种时尚。如果只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显得非常的单调。缺少了一些情趣。如果在文字当中穿插一些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表情包。那就会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的丰富多彩。
更重要的是,用表情包能够增加很多的乐趣。文字当中穿插着一些表情包。就好像红花和绿叶她们互相配合。既好看,又生动有趣。增添了表达的文章的含义。还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出意思。
其实很多的表情包。表达出来的比文字更加富有含义。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是思想情感。有一些东西是文字很难表达出来的。如果发出一些表情包。就好像看见对方在面对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显得更加的真实。也很容易能够产生共鸣。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表情包就好像在向对方展示自己此时此刻自己的表情。显得非常的生动形象。
不管怎么说,表情包的使用,是对文字的一种丰富和加深。聊天的时候使用,还能减少文字数量。这样既能表达自己此时此刻自己的面部表情。也能够深刻的传达一些含义。尤其是有一些语言很难表达的含义,通过表情包能够一目了然。这样看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