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的隐喻观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第1张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下面带来的语言哲学的隐喻观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1

 摘要: 隐喻是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大多数理论家认为隐喻是以某种方式揭示事物或事态之间的相似性的现象。

 然而对于隐喻,还是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在这些观点中,主要的有戴维森的隐喻因果理论、朴素的明喻理论、语用理论和隐喻类比理论。

 无论是哪种理论,都有自己的论据,但也都不能避免被其他理论反驳。

 本文通过不同角度对主流的隐喻观进行多方位的对比,从而加深了对隐喻机制的理解。

 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隐喻一直受到各界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20世纪语言学转向,越来越多的国外隐喻研究也开始从语义学转向语言哲学。

 通过研究,哲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发现隐喻是通过某一事物去认知另一事物的强大认知工具。

 戴维森的因果理论

 戴维森反对隐喻意义,认为人们绝不会错误的解释一个隐喻。

 就算对同一隐喻的解释不同,也只是说明听话者的心智结构因果的不同于其他听话者。

 他同时否认存在着传达隐喻意谓的语言机制。

 在他看来,无论多么奇特,一切隐喻句子的意义也都仅仅是他们的字面意义。

 “隐喻的含义就是其所涉及的那些语词的最严格的字面上的解释,别无其他”(Davidson 1978,p30)

 例:朱丽叶是太阳。

 按照戴维森的解释,当罗密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虽然他并不是要表达一个荒谬的假论断,但他所说的仅仅是“朱丽叶是太阳”这样一个字面意义。

 这句话没有隐喻意义,也没有逻辑可言。

 所表达的隐喻效果是心理机制的不同,与语言机制毫无关系。

 然而戴维森的观点却遭到了质疑。

 首先,很明显,隐喻性意义并非不存在,隐喻的效果也并不是随机的,否则,诗歌和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就不会表达出他们所具有的那种特殊意义,更不用说震撼读着心灵,取得显著成功了。

 其次,面对隐喻句子,人们往往不仅可以理解它们,而且能够把它们表述成更为直白的方式。

 读者或听者可以从隐喻句中推导出隐喻意义。

 有时候,隐喻句是可以使我们获悉新的经验事实的,很明显,这种认知价值的获取并不是从隐喻句的字面意义中得来的。

 否则,按照因果理论的观点,人们就不可能错误的解释一个隐喻,因为无论怎样解释,在因果理论看来都是源自于不同的因果关系,这样的话,一个隐喻句就无法被理解和达成共识,也就会失去了意义。

 朴素的明喻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隐喻只不过是明喻的缩写。

 也就是说,一个隐喻是从相应的明喻通过省略推理得出来的,隐喻和明喻都表达或引出了把它们的题材有点出乎意料地比作某种东西。

 像上面的例句“朱丽叶是太阳”就是“朱丽叶类似于太阳”的缩写。

 明喻观点容纳了为隐喻所特有的“概念紧张”(人在类型上不同于太阳),并且解释了隐喻的可理解性。

 但是这种理论也面临许多的反驳。

 首先,比尔兹利认为明喻理论对隐喻的概念紧张所做的解释十分肤浅。

 如果一个隐喻仅仅是相应明喻的简写,那么它就简单地与该明喻同义,最初听起来就不应该是反常的。

 紧张不应仅仅是表面现象,一个隐喻是通过包含一个内在的、具有实质性的紧张而起作用。

 正如“朱丽叶像太阳”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紧张,因为他并没有将朱丽叶和太阳归为一类。

 而“朱丽叶是太阳”这个隐喻句子却是有概念紧张的存在的。

 其次,赛尔认为明喻自身几乎是完全不提供信息的。

 “类似性是一个空洞的谓词:任何两个事物都在某个方面或另外的方面类似”(Searle 1979,p106)。

 根据塞尔的观点,每个事物都有许多种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属性,然而另一被认为与本事物相似的事物不可能在所有的属性上都与之重合。

 那么到底哪种属性在一个特定的比喻句中起作用,朴素明喻理论并没有说明。

 如“朱丽叶是太阳”被朴素明喻观点认为与“朱丽叶像太阳”是一致的。

 然而朱丽叶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假定为像太阳为什么仅仅选择太阳的某一特定属性来描述朱丽叶,朴素理论没有提供任解释。

 语用理论

 赛尔提出了关于隐喻的一种说明。

 认为隐喻性话语是真正的语言交流,而不是纯粹的因果关系,并且,它设定了一个认知机制,去计算值得称之为隐喻意义的东西。

 赛尔把隐喻意义看作也是被传达意义的说话者意义,并且用格莱斯装置去解释它,其方式与他解释间接语力的方式差不多。

 在塞尔看来,去解释隐喻如何起作用的问题,是下面这个一般性问题的一个特例,即去解释说话者意义何如与句子或词语意义相分离……在建构一个隐喻理论时,我们的任务是试图陈述这样的原则,他们把字面的句子意义与隐喻的[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关联起来。

 塞尔和戴维森在隐喻问题上一致处比较多。

 他们都否认语言表达式有特殊的隐喻意义;两个人都承认利用语言哲学主流中手边已有的工具就能够解释隐喻。

 但是,他们最大的不一致在于规则、原则和认知机制。

 戴维森坚决否认,而塞尔热衷提出。

 塞尔的理论有某些合理性,克服了戴维森所提出的对隐喻意义的主要反驳,但也引出了其他的`反驳。

 第一,如果隐喻意义简单的就是说话者意义,那么它就由说话者的意图所决定,并局限于后者。

 第二,塞尔自己的观点,即支撑隐喻的类似性本身通常是隐喻的。

 同时他又认为解释隐喻必须使用不同于生成一个可能的说话者意义范围所使用的原则或策略,而使用另一组原则或策略从那个范围中识别出哪个或哪些意义最有可能在当下场合起作用。

 这两点基本上相互矛盾。

 第三,有一种类比性的隐喻现象无可争议地涉及意义和意义转换,但塞尔的观点却没有触及它。

 类比性隐喻

 将隐喻作为类比的学说主要是关注词汇意义,即单词和短语的意义,而不是整个句子的意义。

 任何词,只要假定在它们出现其中的句子内部环境的适当变异,也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陌生的且截然有别的词汇意义。

 就像“in”和“on”这样的介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没有恒定的意义。

 总结

 总而言之,在哲学界对于隐喻普遍存在一种偏见。

 哲学家们倾向于认为,字面言语是默认的,隐喻性话语是偶尔的畸变,然而,事实上在日常语境中,语句很经常地被用在不同于其字面意义的意义上。

 几乎每一个句子都包含比喻性元素,各种理论都应突破自身的局限,得到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Davidson (1978) “What Metaphor Mean” In S Sacks (ed) On Metaph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Searle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P Cole and JL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Searle (1979) “Metaphor”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爱的宗教哲学2

 关键词:宗教精神泛爱精神万能的神神人合一

 摘要: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是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万能的神、神人合一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的共同主题。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是现代文学史上无须回避的事实,但是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诗歌外表结构的模仿上,更为重要的是,冰心的诗歌创作在宗教精神和宗教理想方面更多地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发展。

 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这是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的共同主题。

 一、泛爱精神

 以颂神的形式来作为诗歌创作的外形结构,以泛爱主题来完成诗歌的情感表达,这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特点。

 “献歌”是泰戈尔常用的诗体形式,《吉檀迦利》的标题在印度孟加拉文和印地文中都具有“献歌”的含义。

 泰戈尔诗中的宗教情感主要是对神的依赖、崇敬和对泛爱哲学的肯定。

 在泰戈尔的诗歌中,“上帝”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全能符号,是把人的本能转移到其身上的神,是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对立的抽象物,是赐爱于人类的主体。

 同时泰戈尔是一个“爱”的宗教的崇奉者,他认为真正增强文明的力量、使人类进步的是协作和爱、是互信和互助。

 爱的思想始终是他诗歌统一的宗教基调,是其诗歌精神价值的主要取向,在他的诗中宇宙万物因为爱而融为一体,体现着宗教关怀的终极意义。

 《新月集》中的“新月”象征人类宁静美好而纯真的童真,孩子们静谧地生活在圣灵的上帝赐予的至善至美的爱的环境中。

 《飞鸟集》中,诗人多次呼唤上帝给人类以关爱,祈求无所不能的神灵把爱洒向人间。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飞鸟集》,第56节)这是宗教式的殉道精神,他坚信上天对人类的关爱是无私的、公平的,因而作为神的使者的人,理应按照神的旨意而无条件地献出生命。

 冰心诗歌中的泛爱主义少了对神的依赖和崇拜,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其爱的宗教情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献身精神。

 冰心认为,爱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欲望的自然发展,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这种爱涵盖了自然之爱、母爱、儿童之爱和人类之爱。

 《“无限之生”的界限》中,冰心借助宛因的谈话,几乎作了一篇“爱”的宣言:“不但我和你是结合的,我们和宇宙间的万物,也是结合的”;“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太空:是不可分析,不容分析的。

 这样――人和人中间的爱,人和万物,和太空中间的爱,是昙花么是泡影么……我们要奔赴到那‘完全结合’的那个事业,难道也是虚空的么”从此,冰心就成了一位爱的哲学的自觉的歌者。

 在小说《超人》《悟》,诗歌《繁星》《春水》,散文《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中,冰心将爱看作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欲望的自然发展,是人类进步、社会前进、世界发展的原动力。

 首先,冰心歌颂人类之爱――母爱。

 对母亲的讴歌涉及到泰戈尔哲学中的第三种实在:个我与人类。

 在泰戈尔那里,人类之爱是终极地指向神的。

 而在冰心的笔下,“母亲”是大写的宗教式的人,是生的安慰,是爱的典范,是最崇高的、最无私的“上帝”。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繁星》,第159节)诗中“母亲”的意义远离了神秘莫测的神而更近乎于普济众生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冰心是把神的特质移位到人的理想世界。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道出了作者对和平、宁静、幸福和充满爱的终极人生境界的向往。

 冰心把“母爱”看作是万能的,灵魂的幸与不幸都取决于母爱的有无。

 “母爱”不仅是生命的庇护者,更是灵魂的拯救者;不仅是肉体的给予者,更是性灵的授予者。

 冰心诗中的泛爱主义搀杂了人道主义精神,她满心希望人类真切相爱,“人类呵!/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归宿。”只要人类真诚相爱,就能够共同抵达宗教世界的美好彼岸。

 第二,冰心作品所讴歌的自然和泰戈尔哲学中的第二种实在――现象世界是息息相通的。

 冰心一九二一年写过一篇散文《宇宙的爱》,说“只有自然的爱是无限的,何用劳苦工夫,来区分这和爱的世界”,并把“自然的爱”称为“宇宙的爱”。

 因此,冰心对自然的讴歌,是爱宇宙的表现,表达了人和自然相和谐的愿望,这其实就是泰戈尔借助“爱”来“维护我们同这个大世界的关系”的思想。

 泰戈尔和冰心都把爱看成是拯救人类的精神宗教,只不过冰心更关注宗教与人的情感意义,希望通过爱来唤起人类的理智行为,从而达到世界的永生和谐。

 因此,爱的宗教哲学虽然是泰戈尔和冰心诗歌主题的基本色调,但是在宗教精神价值的取向上,两位诗人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万能的神

 在泰戈尔的诗中,宇宙是万能的,“梵”则是宇宙万能的统一体。

 泰戈尔认为“梵”是无限的,而现象世界和人是有限的存在,在“有限”中证悟“无限”的欢乐,是他宗教诗歌创作的又一母题。

 泰戈尔诗中的“梵”与基督教中的“上帝”是相通的,都是宗教万能的体现者,都是人的有限生命的主宰,而人类要依赖于神,人只有把自己的灵魂交给神,与神融为一体,人的价值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在泰戈尔看来,神也是有生命的,而且人的生命与神的生命是统一的,即无限生命与有限生命是融会贯通的,而人的有限生命只有统一于“梵”,人的灵魂才具有人格价值。

 泰戈尔的《鸿鹄集》中飞翔的“鸿鹄”是一个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符号,“昼夜飞翔,/穿越光明和黑暗,/从不知道的海岸到不知道的海岸。

 /宇宙的虚空正回响着翅膀的音乐;/‘不是这儿,不是这儿,而是遥远的天外’”(《鸿鹄集》,第 l节)。

 “遥远的天外”,就是“梵”的最高境界,而人的灵魂无论经历多少光明与黑暗的磨难,都应向着“梵”的世界飞奔,只有这样,人的灵魂才会超于躯体而富有神的宗教意义,人的信仰就能够实现。

 泰戈尔在诗歌中,对代表神的“上帝”与“梵”充满了真挚的热爱与庄严的敬畏,人只有向“上帝”靠近,飞抵神的境界与“梵”合为一体,人才能够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意义。

 冰心也深受东西方宗教方化的影响,她的许多诗歌都透露出神的万能论思想,如《迎神曲》《送神曲》《冰神》《诗的女神》《向往》《晚祷》等作品,都把“上帝”看成是拯救人类的力量源泉,是包容万物的宗教客体。

 在《向往》中诗人写道:“万有都蕴藏着上帝,/万有都表现着上帝;/你浓红的信仰之华,/可能容她采撷么”诗中的“上帝”不是一种体验的假设,而是通过人性幻想寻求安慰的客体。

 不难看出,冰心诗歌中的“上帝”虽然也有包容万物的思想,但与泰戈尔的人和“梵”相统一的宗教的万能论思想不同,冰心对“上帝”的理解是一种内心自悟的解脱,希望通过“上帝”的启示而得到一种宁静澄澈的心境,“我深深叩拜――/万能的上帝!求你丝丝的织了明月的光辉,/作我智慧的衣裳,/庄严的冠冕,/我要穿着他/温柔地沉静地酬应众生。”(《晚祷〈一〉》)冰心更期望从万能的“上帝”的那里得到一种神圣光明而又充满智慧的力量,以便达到解救“众生”的目的,而最终回到现实生活的和谐状态。

 从这个层面理解,冰心诗歌中关于神的万能论的宗教精神,比之泰戈尔的神人合一论更具有宗教生活的现实意义。

 三、神人和一

 在“神人合一”的宗教思想上,泰戈尔倾向“梵”我合一、我与非我合一的宇宙和谐论。

 他的诗歌中最刻骨铭心的是那些赞美人向神飞奔的殉道精神。

 在泰戈尔看来,要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使灵魂获得抚慰,就必须首先将自己视为坠入深渊的负罪者,肯定自己与“上帝”和“梵”的距离,然后怀着一种卑微的心理,寻求灵魂与神融汇相交。

 人生的正路就在于以爱的精神牺牲自己去为人类服务,这才是对抗假恶丑的利器、走向天国的通衢。

 这就使得泰戈尔把对于终极、完美、神圣的人生精神体验全部系于一个具有人格与神格的“梵”的身上。

 “梵期望我参加他的盛宴,/我已经考虑摒弃我的名望,/令人诧异地抹去额上的吉祥痣,/该动身的时候决不迟疑。”(《最后的星期集――年轻的朋友》)一旦作为神的代言者――“梵”有所召唤,便毫不犹豫地回到神的世界,以一种庄严的态度保持与“梵”的合一,使自我获得圣灵的新生,而世俗心灵的沉沦负疚终于得到轻松的解脱,并被提升到神的崇高境界。

 冰心的诗歌中也有神人合一的宗教思想,但是与泰戈尔不同的是,冰心更多地借助个人心灵的感受与经验,祈求与期待中的神礻氏、神界相沟通,让神从外在偶像的祭坛上走下来。

 冰心认为,象征终极价值与神圣意味的“上帝”不应该只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也不是冥冥中的主宰,而是人性与神性合二为一的人类宗教精神的拯救者。

 “上帝啊!/即或是天阴阴地,/人寂寂地,/只要有一个灵魂,/守着你严静的清夜,/寂静的悲哀,/便从宇宙中消灭了”(《春水》,第149节)“上帝”是万能的,同时也是孤独的,但是“只要有一个灵魂”与“上帝”一起在心灵深处共同“守着你严静的清夜”,“上帝”便能把所有的人生苦难“从宇宙中全部消灭”。

 如果说泰戈尔追求神人合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灵魂的神圣崇高,使灵与肉在追踪“梵”的品格境界时得以羽化登天,那么冰心却是通过人性的幻想体验,与“上帝”在灵魂上保持一致,并依凭于神灵的帮助达到解救人类苦难的目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泰戈尔是把“梵”我合一看成是宗教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人性的最后圣化;而冰心则把人与“上帝”的融洽当作一种超于社会的宗教力量,是人类实现自救的神圣理想。

隐喻技术讲解

——透过隐喻找到真实的自己

晓馨是一个初三女生,因为厌食前来求助。

她前段时间因为长期厌食致体重严重下降,被迫住进北京某著名精神科医院,接受厌食症住院治疗。她告诉咨询师说,她特别不喜欢这个环境,不愿意呆在那里,想早日离开这个环境。但她知道,只有体重增加到正常,医生和家人才会同意她走出了这个地方,于是她在护士监督下进食。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体重恢复到正常,医生同意她出院了。出院回家后,她和从前一样没有食欲,不想吃东西,依然厌食。家里人还想把她送医院住院治疗,但她死活不愿意。目前体重并没有严重下降,家长接受了孩子的意见,给她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不回到医院。

经过第一阶段的认知治疗,在患者和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歪曲的自动思维得到了纠正,厌食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心理咨询师发现导致她出现厌食症的核心原因是她存在负性的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在厌食症状得到缓解的情况下,针对患者和家长的同意,心理咨询进入第二个阶段——深度认知治疗,处理患者的负性核心信念,将负性核心信念纠正为正性的核心信念。晓馨是一个青少年学生,自我概念尚处于未完全定型的阶段,认知治疗师除了采用核心信念作业表之外,还应用了隐喻技术。

1 文学修辞中的隐喻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

比喻是一个文学修辞方式,它是借用熟悉的事物了描述或说明不熟悉事物的特征和形状。比喻的构成有三个成分,本体、喻体和喻词。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事物,喻体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是我们借用来说明的事物,喻词是用来表达比喻关系的词语。

明喻是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形式。比如,”他动也不动,彷如石像。'又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在这两句中,喻词分为是”彷如“和”像“。

隐喻,又称暗喻,它的喻词常常用”是“,”成为“,”变成“等代替”像“之类的词汇。比如,”母亲啊!你是 荷叶, 我 是红莲“。又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仅就形式而言,明喻和隐喻只是在喻词上面有区别,但从用途和表达的内容来来看,明喻往往更多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描写和刻画。而隐喻则更多是两个事物之间内在结构和关系上面的类似,重在两个事物意涵的相似。

2什么是隐喻技术

心理学意义看,比喻是一个“看起来像”的意思,它往往指在某个侧面或者某种意义上讲的。如,'叶子像亭亭舞女的裙。'这里表达的叶子的外形看起来像裙子。隐喻关注的方面则更为深刻一些,表达了本体对于喻体认同。比如,“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这个隐喻中,用荷叶和红莲的关系,来表我和母亲的关系和情感,把母亲看做是荷叶,把自己看做是红莲,把自己对母亲的关系认同为红莲和荷叶的关系。

隐喻技术利用隐喻具有认同作用这个特点,通过隐喻的方式,引导患者认同某个隐喻,从而矫正患者的负性核心信念。应用隐喻认同,患者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就能够得到解释,也能产生正性核心信念,对个人的未来也由于隐喻认同而产生希望。比如灰姑娘的隐喻,当我们把某个女孩隐喻为灰姑娘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她成长经历中的默默无闻和遭受的不幸都整合到灰姑娘这个隐喻中了,一旦患者认同自己就是灰姑娘的时候,她就能发现自己是善良的、勤勉的,但同时会有神仙教母来帮助自己,也会有白马王子的出现,自己未来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其他如阿甘正传中的阿甘,龟兔赛跑中的乌龟等等。很多寓言故事、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都可以用来做隐喻。

3隐喻技术应用实例

我们以晓馨的案例为例来说明隐喻技术的应用。

从对晓馨成长经历的了解,发现龟兔赛跑故事中的兔子这个形象特别适合她。于是就让她告诉咨询师”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并且询问她,龟和兔那个能力强,那个动物取得了胜利,如果再来一次比赛,并且兔子吸取教训的话,谁会赢,为什么等等。后来咨询师问她:”你有没有发现你特别像故事中的兔子,能力特别强,但成绩却很糟糕,原因是别人努力的时候,你却干别的去了,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咨询师停了停,然后接着说:”我觉得你其实就是那只打盹的兔子,你觉得呢?“

对于我把她隐喻为打盹的兔子,她深以为然,也接受了”我就是那只打盹的兔子“的隐喻。

为什么她是那只打盹的兔子呢?

晓馨小学时候成绩特别好,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上初一的时候成绩还很棒。她的成绩在初二发生了转折。上初二的时候,妈妈由于工作变动原因,经常上班早下班晚,很少能够关心到她的学习,每天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在外面买饭吃。由于家长疏于辅导,晓馨也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初二的课程多作业也繁重,结果就是,她的作业经常没有完成,很自然地,考试成绩也就渐渐滑下去了。她发现其他同学和她聊天说话的时候变少了。于是她以为是自己成绩不好,其他同学也就不怎么理她了。她的负性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被激活了。

为了对抗负性核心信念,她希望自己能够赢得同学的认可和喜欢,她把注意力转移到“爱美”这个方面来。注意力的转移,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成绩下降,排名落后,再要回到初一时期的名列前茅,在晓馨看来已经没有希望。另一方面,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和性意识的觉醒,让她关注到女性魅力方面。她觉得自己身材不好,想要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有更多人喜欢自己,就需要减肥。于是,她开始控制饮食,尽管自己并不胖,但她觉得自己很胖,拼命减肥。减肥的失败再次触及她的负性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晓馨的厌食症根源在于负性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其实,它由最初的学习成绩下降转化而来。

解决她的厌食症的问题,需要重建她的核心信念,把”我是无能的“负性核心信念转化成为”我是有能力“的正性核心信念。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打盹的兔子“正好是”我是有能力的“正性核心信念的意象表达。这只打盹的兔子正好表达了她是有能力,她的成绩下滑是由自己疏于学习、没有很好地完成作业所致的。 这很好地解释了她过去经验,也纠正了她的负性核心信念。

基于”我是那只打盹的兔子“意象所隐含的”兔子醒来“的意涵,兔子是有能力的,一旦醒来,她就能够取得成功的想象。这也激发了她追求学习成功的积极性和热情。

当生活的焦点从”饮食减肥“回到”学习成功“后,厌食症的问题从根本上就解决了。

看到你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

隐喻,就是话中有话,就是需要对方去思考理解自己的暗示,那么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领域的朋友来掂量是该时常说的隐晦还是直白,是有什么影响。再一点,必须明白自己是否熟练于运用隐喻,否则得不偿失。

对于刚认识的朋友或者一般的朋友,说话是常用隐喻是不利于你们的相处的,毕竟在对方的眼里没有你这个人的“存档”,也不会时常花时间去琢磨你的用意,所以很容易本能的在聊天中误解你的隐喻,并且将这种误解存入他对你的印象中,对你们以后的交际就不利了。

而个人认为,对于玩的很铁哥们或是很好的姐妹之间的交际,隐喻的影响不是很大,毕竟都了解,很多时候对方都明白你的意思,本能反应下一般都不会曲解,不当真而当玩笑咯。

要是对于是交往的异性的话,若处的不久,隐喻的影响较大,正如前面所说,正在了解存档的过程中,尽量的直白些,隐喻也最好简单无歧义;若相处已久,那么随便,都好理解。

真诚的的为你解答!大致能说的就这些,希望你能的到令您满意的部分!祝福你!

符号在时尚传播中的隐喻作用为:

1、品牌标志:品牌标志通常是一个特定的符号或图案,用于代表品牌的身份和价值观。例如,卡地亚的豹头图案、LV的花纹标志等,这些符号常常被人们与品牌的高贵、奢华、精致等特征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2、设计元素:时尚设计中的各种元素,如颜色、图案、材质等,都可以通过符号的运用产生意义和效果。例如,黑色被视为优雅、简洁、神秘的代表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经常被用来塑造时尚、成熟、高贵的形象;某个特定的图案则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英国国旗的“UnionJack”图案,代表着英伦风情和优雅气质。

3、情感表达:符号也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例如,一朵红玫瑰通常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在时尚设计和传播中经常被用来表达浪漫、感性、温馨等情感元素。

西方归纳出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有明喻隐喻等八种。这句话是正确的。

总体来说:英文诗歌大都表达热切,感情激烈,以求再现此情。而中国的古诗词则文字简洁,意境悠远。诗人将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七八分后,便会打住,留白出来以给人遐想的空间。细致来说:中西诗歌不同之处,比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

中西诗歌虽然在渊源上能找到一定的源头或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影响,但在比较之中我们还是不难地发现两者的差异。存在这种巨大的差异是由其本质不同、思维形式不同带来的。

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

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诗歌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中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隐喻,也称暗喻,是一种隐晦的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隐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常用比喻词“是”、“似”、“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而且必须要符合: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扩展资料

暗喻的种类

1、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

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4、本体和喻体是复指关系。

例如: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

--隐喻

--暗喻

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据此,我们可以把蒙太奇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一种是叙事手段,后两类主要用以表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第二级划分,具体如下:

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由美国**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1平行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如影片《南征北战》中,导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现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造成了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

2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 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如《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3颠倒蒙太奇

这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现在状态,然后再回去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它常借助叠印、划变、画外音、旁白等转入倒叙。运用颠倒式蒙太奇,打乱的是事件顺序,但时空关系仍需交代清楚,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以这种方式结构。

4连续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因此, 在一部影片中绝少单独使用,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辅相成。

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

1、抒情蒙太奇

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让·米特里指出:它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亦是绘声绘色的渲染,并且更偏重于后者。意义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事物的本质含义,渲染事物的特征。 最常见,最易被观众感受到的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叙事场面之后,恰当地切入象征情绪情感的空镜头。如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中,瓦尔瓦拉和马尔蒂诺夫相爱了,马尔蒂诺夫试探地问她是否永远等待他。她一往深情地答道:"永远!"紧接着画面中切入两个盛开的花枝的镜头。它本与剧情并无直接关系,但却恰当地抒发了作者与人物的情感。

2心理蒙太奇

是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这种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交叉穿插等手法,其特点是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断性、 叙述的不连贯性和节奏的跳跃性,声画形象带有剧中人强烈的主观性。

3隐喻蒙太奇

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这种手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如普多夫金在《母亲》一片中将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与春天冰河水解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用以比喻革命运动势不可挡。 隐喻蒙太奇将巨大的概括力和极度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不过,运用这种手法应当谨慎,隐喻与叙述应有机结合,避免生硬牵强。

4对比蒙太奇

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

理性蒙太奇

让·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义是: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坏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这类蒙本奇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创立,主要包含:

1、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给杂耍蒙太奇的定义是:杂耍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其间一切元素都是为了促使把导演打算传达给观众的思想灌输到他们的意识中,使观众进入引起这一思想的精神状况或心理状态中, 以造成情感的冲击。这种手法在内容上可以随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促使造成最终能说明主题的效果。 与表现蒙太奇相比,这是一种更注重理性、更抽象的蒙太奇形式。为了表达某种抽象的理性观念,往往硬摇进某些与剧情完全不相干的镜头,譬如,影片《十月》中表现孟什维克代表居心叵测的发言时,插入了弹竖琴的手的镜头,以说明其"老调重弹,迷惑听众"。 对于爱森斯坦来说,蒙太奇的重耍性无论如何不限于造成艺术效果的特殊方式,而是表达意图的风格,传输思想的方式:通过两个镜头的撞击确立一个思想,一系列思想造成一种情感状态,尔后,借助这种被激发起来的情感,使观众对导演打算传输给他们的思想产生共鸣。这样,观众不由自主地卷入这个过程中,甘心情愿 地去附和这一过程的总的倾向、总的含义。这就是这位伟大导演的原则。 1928年以后,爱森斯坦进一步把杂耍蒙太奇推进为"**辩证形式",以视觉形象的象征性和内在含义的逻辑性为根本,而忽略了被表现的内容,以至陷入纯理论的迷津,同时也带来创作的失误。后人吸取了他的教训,现代**中杂耍蒙太奇使用较为慎重。

2反射蒙太奇

它不象杂耍蒙太奇那样为表达抽象概念随意生硬地插入与剧情内容毫无相关的象征画面,而是所描述的事物和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同处一个空间,它们互为依存:或是为了与该事件形成对照, 或是为了确定组接在一起的事物之间的反应,或是为了通过反射联想揭示剧情中包含的类似事件,以此作用于观众的感宫和意识。譬如《十月》中,克伦斯基在部长们簇拥下来到冬宫,一个仰拍 镜头表现他头顶上方的一根画柱,柱头上有一个雕饰,它仿佛是罩在克伦斯基头上的光坏,使独裁者显得无上尊荣。这个镜头之所以不显生硬,是因为爱森斯坦利用的是实实在在的布景中的一个雕饰,存在于真实的戏剧空间中的一件实物,他进行了加工处理, 但没有把与剧情不相干的物像吸引人。

3思想蒙太奇

这是维尔托夫创造的,方法是利用新闻影片中的文献资料重加编排表达一个思想。这种蒙太奇形式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因为它只表现一系列思想和被理智所激发的情感。观众冷眼旁观,在银幕和他们之间造成一定的"间离效果",其参与完全是理性的。 罗姆所导演的《普通法西斯》是典型之作。

  摘 要:本文以隐喻和转喻作为研究重点,从横组合与纵聚合的区别切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并把这两组对照落实到文学欣赏和研究上以及英语教学的探讨中。 关键词:隐喻 转喻 横组合 纵聚合 文学

一、隐喻和转喻

1.隐喻 隐喻是什么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作为隐喻研究的先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它是一种以特殊方式用在特殊场合的特殊语义偏离现象,起装饰或是调味品的作用。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古希腊一直持续到现在,语言学界至今对隐喻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修辞学家说,隐喻是辞格,是修饰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认为,隐喻是范畴错位;哲学家说,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是隐喻性的;认知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

对隐喻定义的界定非常复杂,涉及到隐喻本质的方方面面,但也因此,隐喻有了非凡的吸引力。隐喻研究是当今语言学界的热点。隐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有四个特点:新颖性、一致性、不对称性和具体性。现代隐喻理论把隐喻定义为不同高级经验领域里两个概念的映射(Lakoff&Turner 1989)。即将源域的特征映射到靶域,或者说靶域的概念可以通过源域来理解。从源域到靶域的结构映射在三个不同概念层次上进行:本体映射,结构映射,逻辑知识映射。

利里曾说过:“所有的知识最终都根植在隐喻式的感知和思维中。”这就是说人们以隐喻的方式认知世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显,所以在语言中的隐喻最能反映人类的认知规律。而作为修辞格的隐喻,在语言中使用得非常普遍,它的实质是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某一事物。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或许我们可以做如此“类推”:因为人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隐喻式的,语言中的隐喻不过是隐喻思维的外在表现,所以隐喻性思维方式决定了隐喻性语言必然存在。

2.转喻 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 隐喻一直占据显赫地位, 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转喻(metonymy)就往往被忽视。Radden&Kovecses(1999)却强调说,转喻更具本原性,声称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转喻甚至比隐喻更普遍。Barcelona(2000)说在许多甚至所有情况下, 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

传统观点对转喻的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that consists in using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something else,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 use of one word for another that it may be expected to suggest(Webster’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关于转喻关系的图式表征,普遍接受的观点是A指代B,并把转喻分为九类:①用事物的特征代替所指事物, ②用工具代替动作的实施者,③用容器代替其中的内容,④用人名代替著作或产品,⑤用人体器官代替其功能,⑥用人或事物代替它的特征,⑦用具体代替抽象,用抽象代替具体,⑧用材料代替制成品,⑨用活动的场所代替事物和人。

但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更是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是由相同经验或概念结构内的映射构成的。认知语言学家进一步推进自己的观点,还认为转喻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语言中大量的转喻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维模式。(Lakoff&Turner 1989)。Lakoff和Langacker都从认知角度对转喻进行了研究。Lakoff (1987)认为,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其他部分。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Langacker认为整体代表活跃区域是普遍的语言现象,因为整体是一个完形,具有易感知的特点。Lakoff和Langacker对转喻的研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他们分别强调了转喻的两个不同侧面,但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即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突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或提供了解该目标的心理通道。

二、横组合和纵聚合

1.横组合 在结构主义当中,横组合和纵聚合是两个相当重要的概念。语言具有线条性特点,也就是符号与符号是依次挨个出现的,不可能同时出现,因而具有时间性,不具有空间性。正因为符号是先后依次出现的,符号的组合顺序是有条件有限制的,顺序位置不同,组合起来的关系就不同,意义也不一样。所以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将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实际的生活中,也有这种关系的反映。

2.纵聚合 在语言上说,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几个词,一组词,性质相同,组合功能相同,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同样我们也可以用具体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样一种关系。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作出选择,例如你上哪所大学,在你的选项之间就有相互的纵聚合关系,你可以在构成你生活的“句子”中用一项来替代另外一项,而这个生活句子仍然正确。当然用在监狱呆四年来替换攻读本科学位不是一个好事,但谁能否定这也是生活的一个选项呢?

三、纵聚合与隐喻,横组合与转喻

隐喻和转喻之间的差别与纵组合关系与横组合关系之间的差别有相似之处。隐喻强调语言的纵向轴线,用一种意象来代替另一种意象,因为他们有相似之处。而转喻却基于可能被称作“横向替代”的东西。

四、两种比照的文学体现

当一个作家使用隐喻时,他暗示两种不同事物或事件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莎翁在《麦克白》中写到:麦克白说: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伶人,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去……

他用了三个隐喻来暗示下列类似或比较的关系:①人生可以像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一样突然结束。②生命如同影子一样并非实在的存在。③人一生就像演员在舞台上逗留的时间一样短暂。生命完结,或者戏剧结束后,人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这四句台词表现了隐喻的某种情感力量,因为这一手段能以高度浓缩的方式运用不同的意象(蜡烛、影子、演员职业)来表达麦克白对自己生命的感受。隐喻是以比喻的方式,而不是按字面的意思运用语言的一种方法,隐喻总是偏离真实情况以传达一个特殊的情感(生命不是真的行走的影子)。有些人批评隐喻认为它逻辑性不强(因为说生命是行走的影子,逻辑上是不对的),但对诗人来说往往传达情感要比符合逻辑或实际更为重要。诗歌(散文也是如此)创作的意义往往不仅仅是要对读者的思想,而且要对他们的情感产生影响,因此很容易证明使用隐喻是有道理的。

隐喻与转喻之间的差别非常有趣。在转喻中你用一个词(或思想)代替另一个代表某个在空间或时间上贴近的东西。比如“华盛顿决定反对自由贸易;渥太华极为愤怒”,这样的句子,实际上作者不是在指两个城市,而是用城市的名字表示位于这两个城市的政府。还经常遇见这样的表述:“十八世纪不相信热情”,这里的转喻是通过时间而不是空间的变化而起作用。实际上与之相符的真正表述应该是:“18世纪盛行的某些有影响的思想家和道德主义者不相信热情。”

有时转喻型和隐喻型作家对陷入困境时所表达的感受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来区分他们。转喻作家比隐喻作家更倾向于关注现实世界的细节,因此他可能更像一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俘虏。隐喻型作家似乎经常暗示你可以沿着纵向,纵组合的轴线逃脱特定世界。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描述了1904年的都柏林;但是他同时回想着古希腊和《奥德赛》。隐喻型作家似乎陷入了一套特定的对比当中,而读者却没有完全陷入。转喻型文学作品的作家在创作现实时,却可以运用随意的细节来打破心理痴迷的限制特性。

五、结语

从横组合和纵聚合的区别来看待常见的隐喻和转喻,能帮助我们更好区别它们。作为两个在文学语言中常被使用的修辞手段,隐喻和转喻也可以成为我们欣赏文学的辅助。对一些作家作品的修辞研究,或许能管窥其思维方式上的一些特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晓群,王丽莉译文学理论概论――寻找权威[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5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