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禁忌有哪些

清明节的禁忌有哪些,第1张

在我们中国,清明节是我们流传已久的节日,它有着许多的由来传说与禁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民间习俗

1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2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3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_,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5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禁忌

一、清明节忌讳探视朋友亲人吗

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二、选择清明时期结婚好吗

同上理,结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开选择清明节时期结婚。

三、清明节可以出去旅游吗

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就是去踏青,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无可厚非。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因此清明节休假出去旅游不能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四、清明节能穿红内衣吗

通常来说,清明节期间要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即使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上素色的服饰为宜。当然,也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但是,特别提醒,如果你是本命年,则红内衣可穿。

五、为何清明期间忌买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期间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提醒你留意鞋店为何清明节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这天买鞋了,如何请这些朋友用红纸包好鞋子,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

六、清明节忌过生日吗

有些朋友恰巧是清明节生日,提醒你要提前过生日。如果恰巧是老寿星在清明节过生日,那么禁忌会更多。比如当日不要接受鲜花,同时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当天吃。坊间认为,这样老寿星一定会过一个平安吉祥的年,会更加长命百岁。

七、清明节当天为何少些娱乐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清明节去祭祖、扫墓的朋友,清明节当天尽量少些娱乐活动,更不能吵架、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否则,日后恐生麻烦。

八、为何不能因头发而盖住额头

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LZ要的话网上多得是,我说几个我在书上或听别人说的。

(纯手打,觉没复制)

1差四百五十分上北大!

(我的淘宝名就是这个,嘿嘿 网上的是:差四百分上北大,但是我觉得太少了,就改成差四百五十分上北大!)

2服务员!来一份西红柿炒番茄。

3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也可能会生个失败的儿子撒~

(这个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嘿嘿 有意思吧)

4 谁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叫雷锋?

(貌似是电视剧《蜗居》里面的台词)

5今天我请你吃饭,前提是菜钱你必须自己解决!哈哈

(这个可以平时和朋友开开玩笑)

6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

(这个是我以前在网上看到的)

7给我一个女人,我可以创造56个名族!

(同上)

8如果高考时不出意外,我应该可以进个北大是没问题的!补充下,我说的是考试时抄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

(这个是我高考时,和同学在聊天的时候开玩笑时,说到的)

9(脏话) 我和别人吵架时,他忒口就是一句:你妈的B,我气愤极了,就随口一句:你爸的B,

引起全场爆笑!

(此笑话是事实,稍有改编)

推荐楼主可以看看电视剧《爱情公寓》

里面有许多经典搞笑的语录,并且内容也笑死你哦~

《望楼主采纳!》

刘备率领四万兵马伐吴,孙权派陆逊带领五万大军迎战。夷陵之战,东吴属于优势兵力以逸待劳,通过持久战拖垮了劳师远征的刘备。可不是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书生大将陆逊以弱胜强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歼灭蜀军七十多万——这一点在《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一》中有明确的记载。

《资治通鉴》中的原文是这样的:“汉主(司马光以曹魏为正统,称曹丕为帝,称刘备为汉主)进军秭归,兵四万余人。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咱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夷陵之战双方有多少兵马,也不是曹魏蜀汉谁是正统,咱们要聊的话题是:当刘备伐吴吓得孙权手足无措的时候,有人向曹操献上灭吴疲蜀之计,为何被贾诩和司马懿否决?如果贾诩司马懿不反对,刘晔的联刘灭吴之计,能否结束三国乱局?

综合《资治通鉴》《三国志》和《晋书·宣帝纪》的记载,我们可以还原黄初二年在曹魏朝廷发生了怎样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双方三个人,分别是太尉、魏寿乡侯贾诩,侍中、尚书仆射、安国乡侯司马懿,侍中、关内侯刘晔。

主公吓得六神无主,东吴重臣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并没有被孙权派去求和,而是给刘备写了一封咋理解都行的书信:“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矣。”

诸葛瑾称汉献帝刘协为先帝,等于已经承认了刘备的正统地位,暗示刘备应该有先有后,也就是先灭魏,然后再琢磨咋处理孙权。

诸葛瑾这封信被人举报,孙权还把举报信密封后送给诸葛瑾:“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知卿(指陆逊,此人力保诸葛瑾没有二心)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东吴君臣互相猜忌的时候,曹丕的朝廷上也在吵架,收到孙权求救的鸡毛信大家就开始吵,吵得曹丕一个头两个大。

毒士贾诩率先开口唱衰曹魏诸将,认为眼前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是刘备和孙权的对手。即使你曹丕御驾亲征,也是白搭,还是老老实实地趴着为好:“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即陆逊)见兵势,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

人老精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贾诩这个人越老越圆滑,他才不想再动干戈打破自己的安逸生活——位列三公,位极人臣,打赢了对贾诩没什么好处,打输了他这个太尉就要负责任。

曹丕沉吟不语,曾经预言刘备必然替关羽报仇伐吴的侍中、关内侯刘晔站了出来,提出了连刘灭吴之计:“现在虽然说是天下三分,但是咱们占据着十分之八的土地,刘备孙权不过是割据一州 的小军阀而已,现在他们起了内讧,正是我们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刘晔为曹丕描绘了一幅美好图画:“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据刘晔分析,刘备是一定会愿意与曹魏联合灭吴的:“今备已怒,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也。”

刘晔的计谋,说白了就是灭吴疲蜀,曹魏坐收卞庄刺虎之利:刘备即使灭了吴国,自己也会折损大半,这时候给不给他一半地盘都行。如果条件允许,咱们可以一鼓作气把刘备也吞掉。

刘晔分析得头头是道,毒士贾诩也无话可说,但是号称三国城府最深的司马懿站了出来,他支持贾诩而反对刘晔:“咱们应该接受孙权的投降,因为这时候孙权已经走投无路,只好真心归附(此其欲自结之时也),而且孙权绝对不敢表里不一忽悠咱们(必不敢为患)。如果我们乘人之危攻打东吴,恐怕其他军阀就不敢纳款输诚了。”

看了刘晔贾诩司马懿三人的争论,让人不禁有些纳闷:精致利己主义者毒士贾诩,鹰视狼顾的冢虎司马懿,咋忽然变得这么大义凛然了?

咱们前面说过,争论的时候,刘晔是侍中、关内侯,而他的对手,贾诩是太尉、魏寿乡侯,司马懿是侍中、尚书仆射、安国乡侯,官大一级压死人,刘晔跟这二位相比,可谓人微言轻。

于是事情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曹丕按兵不动,口头上答应支援孙权,给孙权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才敢把五万主力部队拉到前线跟刘备死磕——事实上刘备伐吴也不是一场胜利都没有,他也曾打得陆逊抱头鼠窜:“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

刘备把陆逊从秭归赶走,并在那里建立了指挥中心,准备一鼓作气拿下东吴。

得知曹魏不会自己抄后路的孙权,大举增兵驰援陆逊,使原本兵力占优(五万对四万)的陆逊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吴蜀双方在夷陵展开了长达半年的拉锯战:“自正月与吴相拒,至六月不决。”

劳师远征的刘备只有四万多人,粮草运输也很困难,最终被陆逊拖垮——刘备后来都拉肚子了,可见士卒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

夷陵之战后,刘备元气大伤,孙权也挺不好受,曹丕这时候才想起来趁火打劫,但是为时已晚:孙权听说曹军有异动,马上再次向刘备求和并达成了休战协议,曹丕也丧失了灭吴的最佳时机。

复述完曹魏朝廷上的争论,咱们就该提出问题了:以贾诩之目光毒辣,以司马懿之老谋深算,他们就看不出孙刘死磕,正是灭掉吴国的大好时机吗?他们反对连刘灭吴,到底是何居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95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