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骗术大揭秘:看尼姑是怎样骗倒了皇帝的
一经讯问,才说出了真相:原来这个女人是个尼姑,偶然认识了开封的一个宫女,宫女跟她聊了不少宫中的事,还说她长得挺像柔福帝姬。尼姑灵光一闪,一个冒充帝姬公主行骗的计划就出现了。
考察古代的骗术,让人大开眼界,有的叫人目瞪口呆,有的甚至骗到了皇帝头上。
小贩有一只火红的猫咪
南宋年间,都城临安有一对做小买卖的孙三夫妻。俩人还是爱猫人士,养了只猫。爱猫到什么程度呢?在买卖最忙人最多手忙脚乱的时候,孙三会突然说:“哎呀,到了该喂猫的时间了。 ”说完也不管人多,立刻放下生意,回家喂猫去了。
什么猫这么重要啊?孙三跟人解释:“我这猫,临安再没有了,金贵。 ”至于怎么金贵法,他也不说,惹得人人好奇,都说孙三有只特别的猫,重要到生意都不做。
有一天,孙三在门口和邻居聊天,突然猫从屋子里蹿出来了。大家一瞧,那猫全身火红的毛——别说临安没有,全国都没有第二只了。孙三的老婆追出来,把猫抱住,可还是没拦住孙三发了脾气,说她没看好猫,把老婆打了一顿。这回人们印象深刻了,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到了大内中。皇宫里就来人找孙三,商量把猫买走,孙三不肯卖,最后连哄带吓唬加出重金,这猫还是卖了。
进了皇宫没几天,这猫就掉色了——露出了原来的颜色。原来红色是染的,宫人立马派人去抓孙三,却发现人家早跑了。
豪侠栽在猪头上
明朝进士张祜,没做官,好喝酒,往往以侠士自居,性格也特别豪爽。别人老张大侠张大侠地叫他,他还认真了。张祜家有点钱,就被人惦记上了。有天晚上,突然门被敲响,外面站了一大汉,穿着十分英武,腰中带剑,一看就是江湖中人,手里还拎着个血淋淋的大包袱,开口就问:“是张大侠吗? ”
张祜就吃这一套,赶紧请他进来,摆酒。那人边喝边诉说原委:他有个仇人,找了十多年,今天总算找到了,一剑杀之,快意恩仇,包袱里就是仇人的脑袋。另外,他还有个恩人,就在三里之外,他想报答恩人,需要问张大侠借点钱,报恩完毕,将尽快还钱,以后为张大侠做牛做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一席话说得张祜热血贲张,立刻倾尽所有,交予壮士,壮士拱手而去——人头就暂时寄存在张家了。
三里地来回能走多久啊?再磨蹭,一晚上也回来了。张祜在家枯坐到天亮,也没等到壮士回来,这才想起,自己家有个人头,还说不清楚了,赶紧叫仆人把人头埋到后花园里去。结果包袱打开,张祜目瞪口呆,这哪是人头啊,分明是个猪头。
集资卷款,大孝子原是大骗子
南宋景定年间,有个沿街乞讨的老太太,被天上掉下来的好事砸中了。她正在街边要饭呢,突然俩小伙子咣当跪在她面前,纳头就拜,嘴里还连声喊妈。老太太就蒙了,哪儿来的俩儿子啊?
小伙子们解释,哥俩自幼和母亲走散,这几年连年拜佛,终于得到了母亲的线索。不管怎么说,我们认定你是妈了,你就是亲妈。不由分说,把老太太带到客栈里,租了上好的房子,买了上好的衣服,好吃好喝,嘘寒问暖,还买了个丫鬟供老太太使唤。老太太也晕了,不管自己生没生过这俩儿子,有人供养总是好的。
兄弟俩出手大方,在老太太身上花钱不手软,街坊邻里都夸他们是大孝子。隔壁呢,住着一位大款,姓皮,也和哥俩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哥俩找到皮大款,说自己要出外做生意,托皮大款帮着照顾下娘亲,(稗官野史 )另外手头周转也不够,问能不能借点钱。皮大款本来不想借,可一想他们的娘在自己这儿,有啥可怕的?借吧,三百贯。半年之后,哥俩还真回来了,连本带利还了钱,皮大款乐开了花,这还有什么不信任的啊?
没多久,哥俩又要出门了,这回生意做得格外大。周边的邻居们踊跃提供本钱,皮大款还帮着做宣传,他们集资了整整两千多贯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找不到哥俩,人们把老太太告了官,问题是,老太太也不知道自己这俩儿子的来历,丫鬟就更别提了。打开他们的箱子,大家全明白了,那些箱子里,全是大石头。
厨娘和家庭教师竟然是“伪娘”
在宋朝,厨娘是女孩子们最好的职业之一。有钱人家愿意出大价钱雇厨娘,就像现在家里有个英式管家一样体面。于是,有些男人也想混成厨娘了。
训练要从小就开始——学女人做派、学女人说话,扎耳朵眼儿、裹小脚、学化妆、学女工。等伪娘长成,就去找中介,冒充成厨娘介绍到富贵人家。宝庆年间,有个王千一就是这么混进了别人的后宅,他能伪到什么程度呢?人家的女眷都分辨不出来“她”是男的。
王千一可没满足于挣钱,“她”还利用和富人家眷共寝的机会,把人家女眷给奸*了。第一次事发,后果还不算严重,只是遣还给父母。后来他又到另一家找工作。倒霉的是,那家主人是个色鬼,见王千一“颇有姿色”,欲行不轨。伪娘当然誓死不从,结果被发现是个男的,告到官衙。结局很惨,斩首弃市,父母和中介全被发配。
无独有偶,明朝成化年间,又出了类似的案件。山西榆次有个叫桑冲的,为了骗色,去大同府拜谷才为师。谷才教他描剪花样、刺绣荷包、缝帽纳鞋、烹调菜羹,还教他如何混进闺房、挑逗哄骗、自制蒙药。等他学得熟了,便将他脸上汗毛须髭剃干净,眉毛也修剪了,戴上假发,穿上妇人衣装,走在路上,活脱脱一个风韵 。
桑冲专门打听良家有姿色的女子,然后去人家投靠,说是能教做女工,然后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厮混得烂熟,先拿*词艳话挑逗,又假装不小心做出亲昵动作,总之撩拨得人家情欲难忍,就得手了。若有家教严的,死活不从,这桑冲就给人家下 。
桑冲用了十年,游历大同、太原、真定、保定、顺天等40多个府县,奸 性182人,还收了7个徒弟。每睡一个女人,他都把姓名记下来。
桑冲失手与王千一类似。他混进了晋州聂村一个高员外家里,想接近人家的女儿。万没料到,高员外的女婿也住在高员外家,见新来了一个妇人,竟潜进房中,要 桑冲。轰动朝野的大案,就这么浮出水面了。
行骗的最高境界——骗皇帝
北宋靖康之难后,宋高宗偏安江南。有一天,突然有个女人求见,自称是被金兵抓走的柔福帝姬(北宋末年称公主为帝姬),从北方逃回来了。
当时皇帝家也是亲朋飘零,又分别了那么多年,宋高宗对柔福帝姬长什么样全无印象。便叫来几个汴梁宫中的老人来辨认。大家有说像的,有说不像的,谁都没把握。再问她宫中旧事,也能说出一些来。最后,疑点集中在她的脚上——她没裹脚。然而,这个女人也有自己的理由:在金国,被像牛羊一样驱赶着干重活,脚根本裹不了,再加上长途奔波回南方,脚又重新长大了。
宋高宗听了,心下惨然,便打消了疑虑,改授她福国公主,还让她嫁了人,光嫁妆就给了18000贯。
十几年后,宋徽宗的妃子韦氏回来了。韦氏告诉皇帝,柔福帝姬死在了北方。这么一来,这位早年归来的帝姬就是假的了。一经讯问,才说出了真相:原来这个女人是个尼姑,偶然认识了开封的一个宫女,宫女跟她聊了不少宫中的事,还说她长得挺像柔福帝姬。尼姑灵光一闪,一个冒充帝姬行骗的计划就出现了。
冒充的帝姬终于被揭穿、处死。前前后后,宋高宗一共赏给她将近18万贯钱。看来骗子不止骗老百姓,胆子大起来,什么达官贵人都不在话下。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出家七次;
问:为什么女众出家因缘只有一次?男众可以七次?
海涛法师答:佛陀制定女众只能出家一次,是因为女众心灵比较脆弱,所以有男众比女众多修五百年的说法。女人跟男人的心性程度不一样,所以佛陀制定女众只可以出家一次,你如果要出家就要坚定才来,用这样来保护女众。
男众出家七次,男众虽然还俗了,但哪一天想要出家的时候,他的心性一样很坚定;女众还俗,大部分是感情的因素比较多,一执着感情以后,叫她放下不太容易,所以这不是佛陀对女众不公平,而是为了保护女众,让她的心坚定。像男众的戒条有两百五十条,女众有三百四十八条,你不能说佛陀对女众不好,是因为越多条的戒律保护越多,希望女众能够坚定不退转。
很容易的,对任何人声明一下,说自愿意舍戒还俗,不过只能还俗一次。
僧尼因为破戒,依律被逐出僧团而返回俗家,恢复世俗人士的身份,故称还俗。若因个人诸多因素,自愿舍戒离开僧团而返回俗家,恢复世俗人士的身份,则称为归俗,也称反俗。但到了后来,还俗也包含有归俗的意思在内了,不一定是指负面的意思。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历代的禁佛、废佛活动等政治因素,下令全国的僧尼还俗,例如三武灭佛。反之,也有因非自愿的情况下出家,直到获得准允后才得以还俗,例如后宫的嫔妃、随侍的奴婢,以及年幼的子女(送去佛寺当小沙弥)等。
佛教的比丘最多可以还俗七次;但比丘尼则仅能还俗一次。相对于男性,女人对家庭的依赖较重、情执也较重,意志没有男人坚定。所以佛陀特别针对女众的习气,规定只有一次出家机会,希望女众慎重决定三思而行,也能使女众珍惜出家的因缘。
扩展资料:
和尚和尼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尚与尼姑一起,被称作“出家人”——虽然道教全真派的道士也出家修行,但一般情况下,“出家人”就是专指佛教徒。
那么,“出家人”——也就是佛门弟子,出家、还俗有什么讲究呢?说起来可能很少有人相信,想要出家当和尚,困难重重,但如果出家了想舍戒还俗,那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和尚和尼姑是民间流行的称呼,不过相沿成习,也就这样叫下来了。不过,这称呼比较笼统,因为光是称呼和尚或者是尼姑,不知道他们受戒的情况。
如果信徒真的想要出家,首先要去寺庙里找一位比丘,请求比丘作自己的“依止师”。比丘是梵文音译,主要是乞食之意,是说出家人乞食以自生活,当然,“乞食”之外,同时也有怖魔、破恶、净命的意思。总之,想要出家的人,找一位比丘师傅,这是必经之路。
不过,别以为出家很容易,一般情况下,找到的这位比丘不能擅自做主,而需要向全寺僧人说明来人的情况,征求全体意见,在大家一致同意后,才可以同意信徒的请求,为之剃度,并授沙弥戒。
沙弥是梵文音译,有勤策之意,就是说,受戒之后的沙弥,该当勤勉受持比丘师傅的鞭策,努力修行;同时,“沙弥”又有息慈的意思,就是说,沙弥要息恶行慈。
很多人都听过“小沙弥”这个词,好像沙弥都是年纪很小的僧人,其实,沙弥戒与年龄无关,即使是80岁出家,理论上也是先受沙弥戒成为沙弥。同时,沙弥戒只不过是出家修行的第一步。
前面说,沙弥需要找一位比丘作自己的师傅,比丘师傅负有教导、赡养沙弥的责任。而沙弥要成为比丘,还有一道关卡。
寺庙里的很多沙弥年纪都小,甚至未满10岁的都有。但比丘不同,比丘必须年满二十,至少得是成年人才行。
年满二十岁的出家人,在寺里僧侣的同意下,可以请求召集十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之授比丘戒,受戒之后,才成为比丘。一般情况下,成为比丘之后五年,才可以离开“依止师”(授沙弥戒的师傅),单独修行。
比丘可以为想要出家的人授沙弥戒,这些比丘,便是具有单独修行资格的出家人,也就是,至少是受比丘戒五年之后的僧人。
至于女性出家人,刚出家时同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弥尼戒。到了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受式叉摩那戒,成为“式叉摩那尼”。式叉摩那是梵文音译,意为学法,也就是说从“式叉摩那戒”开始正式学习佛法。
再过两年,年满二十岁时,“式叉摩那尼”先从比丘尼、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至此,才算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出家人。
大乘佛教有菩萨戒的说法,修习大乘佛法的比丘/比丘尼,可以根据自身意愿,从师傅受菩萨戒。菩萨戒不是必须要受的,但菩萨戒一旦受戒,是没有舍戒与破戒的——菩萨,那是出家人的表率,自然修行精进,怎么能有花花肠子呢!
比丘、比丘尼理论上都是独身修行的,必须清心寡欲,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因此,在受比丘/比丘尼戒前会有很多质问,凡是不合条件的人,是不允许受戒的。这些质问,比如:父母是否允许、是否有未偿还的负债、是否身有痼疾、是否为现任官员、是否曾身为比丘而破戒,等等。
影视作品中经常有师傅对想出家的人说“施主,尘缘未了”,便是出家前的审慎态度。
但是,别看出家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出家之人想要舍戒还俗,却是容易得很,对任何人声明一下,说愿意舍戒还俗,就可以放弃比丘身份还俗了。
不过,如果不声明舍戒,却违反戒条,便是“破戒”,是要受惩罚的,这点,影视作品里渲染得想必足够多了。
参考资料:
尼姑,即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教徒。尼姑(Buddhist nun)佛教称谓。比丘尼的俗称。女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者。比丘尼为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
可参考以下关于比丘尼的解释:
比丘尼(梵bhiks!uni^,巴bhikkhuni^,藏dge-slon%-ma)
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众、七众之一。又作苾刍尼、■刍尼、备刍尼、比呼尼等。意译除馑女、乞士女、沙门尼、除女、薰女等。略称尼或尼僧。
尼姑庵一般不收俗家弟子,但会接受在家的佛教徒,比如女居士。不过,也有一些尼姑庵会收俗家弟子,但一般要求申请人具备某些条件,如女性、年龄限制、健康状况等。此外,不同尼姑庵的规定也可能不同,具体还需根据不同尼姑庵的规定而定。
夫妻吵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出家做尼姑了没有那么容易!
五台山做尼姑条件: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
2、年龄在17-50岁之间,而且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当然越高越好,但文化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过于注重文字往往对修行不利,成为所知障。
5、欲出家者可以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有认识人和介绍人最好。
6、到寺院后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间一切娱乐设施,进入考验阶段,
7、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
8、僧人的待遇:凡出家为僧者,寺院负责安置其日常起居、生活、饮食、医疗等所需,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并且根据寺院的收入情况,每个僧人每月有50到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用于外出乘车、购买自己学习所用经书等。有的寺院会更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