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其具体内涵是,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上看,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须假定性又须真实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则是文学区别与其它意识形态的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作为独特的思想系统,并非现在某些人所说的“纯审美主义”或“审美中心主义”。与文学情感表现论也不相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有丰富的完整的内涵的,总的说它是一种复合结构。这大致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说明:
第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确表现出集团的、群体的倾向性,这是无须讳言的。这里所说的集团、群体,包括了阶级但又不止阶级。例如,工人、农民、商人、官吏、知识分子等,都是社会的不同集团与群体。不同集团、群体的作家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这样他们必然会把他们的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渗透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从而表现出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和思想感情的倾向性。如一个商业社会,老板与雇工的地位不同,他们之间也各有自己的利益,作家若是描写他们的生活和关系,那么作家的意识自然也会有一个倾向于谁的问题,如果在文学描写中表现出来,自然也就会有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
但是,无论属于哪个集团和群体的作家,其思想感情也不会总是被束缚在集团或群体的倾向上面。作家也是人,必然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相通的人性,必然会有人人都有的生命意识,必然会关注人类共同的生存问题。如果体现在文学的审美描写中,那就必然会表现出人类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和愿望,从而超越一定的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例如描写男女之情、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朋友之情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大量的描写山水花鸟的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普遍之情。这些道理是明显的,无须多讲。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既含有某个集团和群体的意识,同时又渗透了人类共通的意识。就是说,某个集团或群体的意识与人类的共通的意识并不总是不相容的。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意识,常常是与人类的普遍的意识相通的。下层人民的善良、美好的情感常常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表现。例如下面这首《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下层人民的歌谣,但那种表达恋人对爱情的忠贞这种感情,则不但属于下层的百姓,而且也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美好感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功能上看,它既是认识又是情感。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文学有认识的因素。即使是那些自称是“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了对现实的认识,只是其认识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而已。当然有的作品,其认识表现为对现实的批判解析,如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就表现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不合道义的弊端的评价与认识;有的作品则表现为对现实发展的预测和期待的认识,许多浪漫主义的作品都是如此。有的作品看似十分客观、冷静、精确,似乎作者完全不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其实不然。这些作品不过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鲁迅的话说“热到发冷的热情”,不包含对现实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说文学的反映包含了认识,却又不能等同于哲学认识论上或科学上的认识。文学的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一起。例如,我们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它深刻揭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法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他的这种规律性的揭示,不是在发议论,不是在写论文,他是通过对法国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命运的描写,通过各种社会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暗中透露出来的。或者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评价渗透在具体的艺术描写中,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认识与情感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那么,这样的认识与情感结合的形态,究竟是什么呢?黑格尔把它称为Pathos,朱光潜先生译为“情致”。黑格尔说:
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对于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弦子,每一个人都知道一种真正的情致所含蕴的价值和理性,而且容易把它认识出来。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的力量。[2]
黑格尔的意思是,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可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视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俄国的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发挥黑格尔的“情致”说时也说:
艺术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这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因此,在抽象思想和诗的思想之间,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理性的果实,后者是作为热情的爱情的果实。[3]
这应该是别林斯基在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把握到的真理性的东西。事实的确如此,文学的审美意识作为认识与情感的结合,它的形态是“诗的思想”。因此文学史上一些优秀作品的审美意识,就往往是难于说明的。例如《红楼梦》的意识是什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今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仍没有满意的“解味人”(曹雪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因为《红楼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可以逐渐领会它,但无法用抽象的言辞来限定它。有人问歌德,他的《浮士德》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歌德不予回答,他认为人们不能将《浮士德》所写的复杂、丰富、灿烂的生活缩小起来,用一根细小的思想导线来加以说明。这些都说明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由于是情致,是认识与情感的交融,认识就像盐那样溶解于情感之水,无痕有味,所以是很难用抽象的词语来说明的。
第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文学是审美的,那么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游戏,就是娱乐,就是消闲,似乎没有什么实用目的,仔细一想,它似乎又有功利性,而且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就是说它是无功利的(Disinterested),但又是有功利的(Interested),是这两者的交织。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创作还是欣赏,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在创作和欣赏的瞬间一般都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如果一个作家正在描写一处美景,却在想入非非地动心思要“占有”这处美景,那么他的创作就会因这种“走神”而不能艺术地描写,使创作归于失败。一个正在剧场欣赏《奥赛罗》的男子,若因剧情的刺激而想起自己的妻子有外遇的苦恼,那么他就会因这一考虑而愤然离开剧场。在创作和欣赏的时刻,必须排除功利得失的考虑,才能进入文学的世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狄德罗(Diderur 1713-1784)说:
你是否在你的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就作哀悼诗呢?不会的。谁在这个当儿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只有当剧烈的痛苦已经过去,感受的极端灵敏程度有所下降,灾祸已经远离,只有到这个时候当事人才能够回想起他失去的幸福,才能够估量他蒙受的损失,记忆才和想象结合起来,去回味和放大过去的甜蜜的时光。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控制自己,才能作出好文章。他说他伤心痛哭,其实当他用心安排他的诗句的声韵的时候,他顾不上流泪。如果眼睛还在流泪,笔就会从手里落下,当事人就会受感情的驱谴,写不下去。[4]
狄德罗的意思是,当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满心是得失利害的考虑,同时还要处理实际的丧事等,这个时候功利性最强,是不可能进行写作的。只有在与朋友或情人的死拉开了一段距离之后,功利得失的考虑大大减弱,这时候才能唤起记忆,才能发挥想象力,创作才有可能。这个说法是完全符合创作实际的。的确,只有在无功利的审美活动中,才会发现事物的美,才会发现诗情画意,从而进入文学的世界。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GBrandes,1842-1927)举过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5]
商人关心的是金钱,所以他要算木材的价值;植物学家关心的是科学,所以他关心植物的生命;惟有艺术家是无功利的,这样他关心的是风景的美。正如康德所说那样:“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6]康德的理论可能有片面性,但是就审美意识形态在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角度而言,他是对的。其实中国古代文论讲究文学创作和欣赏时的“虚静”说,也是审美无功利的理论。
但是,我们说文学审美意识在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并不是说就绝对无功利了。实际上,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读者的欣赏在无功利的背后都潜伏着功利性,在间接上看,创作是为人生的,为社会的,就是所谓的“无功利”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态度,更不必说,文学创作往往有很强的现实性的一面,或批判社会,或揭示人生的意义,或表达人民的愿望,或展望人类的理想等等,其功利性是很明显的。就是那些社会性比较淡的作品,也能陶冶人的性情,“陶冶性情”也是一种功利。所以鲁迅说:文学“给人的愉快与休息。是劳作和战斗前的准备”[7]鲁迅还说过,文学是“无用之用”。这意思就是说,文学意识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正是为了实现间接的有功利性。
第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方式上看,是假定性但有是真实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与科学意识是不同的。虽然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所钟爱的两姐妹,都是创造,都是对真理的追求,但他们创造的成果是不同的。科学所承认的意识,是不允许虚构的,科学结论是实实在在的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文学意识是审美意识,它虽然也追求真实,但它是在艺术假定性中所显露的真实。这里,科学与文学分道扬镳了。
文学虽然有不同的对现实的把握方式,有的作品运用了神话、传奇、荒诞、幻想等(如《西游记》)来反映生活,有的作品则“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如《红楼梦》)描写来再现生活,但不论把握方式有何不同,文学按其本性是假定性的。所谓假定性就是指文学的虚拟的性质。所以文学的真实是在假定性中透露出来的。可以说是“假中求真”。一方面,它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纯粹是子虚乌有;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的还真。文学作品所显示的审美意识就是这种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体。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与读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读者允许作者去假定去虚拟,他们却津津有味地去看作品中的故事,并为它欢喜或落泪,可并不认为它是实有其事。作者却也“宽宏大量”,允许读者不把他的作品中的故事当作事实看待,允许读者把他的作品当作“谎话”(或者如巴尔扎克所说的“庄严的谎话”)。正是在这种默契中,文学放心大胆走到了艺术假定的这一极。文学之所以不是生活本身的实录,不是科学论文,不是通讯报告,不是外交协议,不是电脑说明,不是私人日记……,就在于它的假定虚拟性质。或者说文学作为审美意识的前提,就是它不是事实的记录,是假定的虚构。如果谁违反了文学的假定性的前提,把文学变成事实经过的流水帐,那么文学就要变成非文学。俄国著名戏剧导演曾说明戏剧的假定性:
在生活中太阳从上边射来,在剧场里则是相反,是从下边射来的。在大自然中不存在均匀工整的线条,在剧场里却设置了各个景次,树木被排成笔直的间隔相同的行列。在生活中一个人无法把手伸到巨大石屋的二层楼,在舞台上却是可能的。在生活中房屋、石柱、墙壁等始终屹然不动,在剧场里却由于最轻微的风吹而抖动起来。在舞台上房间的设置始终不像生活中那样,整个房屋建筑也完全不同。例如,我们在生活中,从来没有看见到过几乎在所有剧本中作者们都这样指示的房间:在前景上左边和右边都有门;后墙中间又有门;在后景上左右两边都是窗户,你就试来建筑这样的房间看看……在生活中这简直不可能的,然而为了艺术的、假定的真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可以自由地加以解决。[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这里谈的是剧场的假定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对所有的艺术都是相同的。著名画家毕加索也说过: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但是真实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实现,因为它所实现的是作品和现实之间发生的联系而已。[9]
毕加索是从艺术本性的角度来谈艺术的假定性的,实际上把生活转移到书本上去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假定。这两位艺术家的论点同样蓍适用于文学。文学的假定性不但表现在那些描神画鬼、神奇幻想的作品上面,就是那些以反映生活本来面貌的完全写实的作品里假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艺术的假定性,也就没有文学。
文学的审美意识是假定的,但也是真实的。就是说,这假定是具有真实性的。鲁迅说: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需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着,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象豫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10]
鲁迅这里所说的创作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意思就是文学是假定的,但这假定如果“加以推断”,那么就像预言一样准确,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了。
这就说明假定性如果不同真实性结合,那就成为虚假的谎言,那就没有价值了。艺术真实性是文学意识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艺术真实性呢?
艺术真实性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又不止是认识。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有了这种合理的逻辑,也就可以被读者理解,大家也就会觉得他真实。作家完全可以虚构,虚构是作家的权力,这是不容怀疑的。因此作家可以不写真人真事,关键是要写得合理,写得合乎逻辑。换句话说,一件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由于作家揭示了它在假定情境中的内部发展逻辑,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性,也完全可以是真实的。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不在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真实存在过,而在于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的联系。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对真实性的看法,就很有意味。大家知道,稻香村是大观园的一景,若孤立起来看,那茅舍,那青篱,那土井,那菜园,都与真农舍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逼真极了。贾政看了此处后,说:“倒是此处有些道理”。但贾宝玉则不以为然。他说:“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立,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巧而终不相宜。”贾宝玉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在他看来,“天然”不“天然”(即真实不真实),不在事物布局的逼真,而在符合不符合事物的内在联系。稻香村作为一个农舍,放在大观园中,与那些雕梁画栋、楼台庭榭连在一起是不自然的,因而是不合理的。倒是“怡红院”、“潇湘观”等与大观园的景观有一种内在的整体的联系,所以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贾宝玉的话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对于文学,当然是可以假定和虚构的,但在假定和虚构的情境中,则不可人为地编造,不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要充分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整体的天然的联系,即要“合理”,这样才能创造出艺术真实来。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按文学的审美要求,“合情”是更重要的。因为文学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是主要以情感作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真实性。所谓“合情”就是指作品必须表现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把假定的虚构的升华为真实的。
真切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把看起来不真实的描写提升为艺术的真实。例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按事实来考察,这个诗句所描写的是不真实的。因为黄河之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上只下雨,而不下“河”。但是大家都觉得李白这句诗很真实,原来李白在这里写的是自己的真切的感受:黄河之水从高原奔腾而来,水流湍急,巨浪涛天,一泻千里,使人觉得这河水从天而降。黄河的雄伟气魄被这诗句淋漓尽致描写出来了。一个并不符合事实的描写,由于写出了作者的真切的感受而变得真实了。在文学审美描写中,真挚的感情更为重要。真挚的感情可以把虚幻的提升为真实的。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痴情,生而死,死而复生,这在生活中是完全不可能的,但由于作者在描写中灌注了浓浓的感情,虚幻之笔竟然也成为可以接受的艺术真实。在文学审美描写中,作者的真诚的意向,也十分重要。一旦这个真诚的意向成为作品的艺术逻辑,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达成了默契,那么十分怪诞之笔,也可以令人信服。如鲁迅的小说《药》,在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若隐若现。表面看是不可理解的,不真实的。但是由于作家的真诚的意向(同情革命者),得到了读者的认同,于是怪诞的描写也成为真实的描写了。
通过以上说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具有艺术真实的品格。艺术真实性是客观的真理和主观的感情的统一,也就是艺术描写的合情合理性质。当然,在文学中,经常遇到的是情与理不一致,甚至发生矛盾,那么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应该牵情就理呢,还是应该牵理就情?一般来说,由于文学的意识的审美特性,十分重视感情的评价,如果遇到上面所说的情与理矛盾的情况,就应该牵理就情。上面所举的《牡丹亭》和《药》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既着眼与文学的对象的审美特性,也重视把握生对象的审美方式,既重内容,也重形式。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不是所谓的“纯审美”论。
这种情感美主要包括五种情感:即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执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
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伟大的情感美,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幸福、繁荣、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巴金说:“我不是用文学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精神世界打动读者,鼓舞他前进。”爱憎分明、感情丰富、有感而发、缘情而发、以情为重、以情感人,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大致这样不知道有用没
情感 是生活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也是虚构小说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 情感 是决定性的,他是事情终级的关联。我们写作时必须要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身份认同感,并把自己化身为他,从而找到人物的感觉。
我们写作时要意识到的第一件事情是: 这个世界是由情感决定的,推动事情发生的动因是激情,而非理性。 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情感都要支配思想。在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身边,情感都是最强大的力量,无论是善还是恶。
为什么情感如此重要? 因为情感决定了我们。 比别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感觉,给我们感觉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爱的方式、我们恨的人、我们恨的方式,还有落在爱与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东西,这一切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哲学家笛卡尔为了证明自己存在,说的“我思,故我在。“可以说成 “我感觉,故我在。”
我们该如何刻画他们,才能让情感直通读者,打通读者和人物的情感,进而使两者形成一模一样的情感效果呢?
其实,我们生来就拥有一整套的情绪,不过我们没有用语言来表达他们。学会向自己和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是成长为有个性人的必修课之一。
情感 是脑子里一种非语言的图画,但是写作是依靠语言的,百分之百要依靠语言。我们该如何找到他呢?
最佳的向导之一就是现实生活,因为创作的目标是把现实生活的本质和真相在纸面上打开揭示出来,一切虚构的故事都可能是活生生的现实,但并非所有的现实生活都是虚构的故事。
请仔细想一下: 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最近有什么情绪吗?怎么知道有没有某种情绪呢?情绪具备什么样的形式?在自己的肉体里面,它是通过什么办法把自己表现出来的呢?
夜深人静,停车场里空无一人,你正朝自己的轿车走去,正当你拿出车钥匙的时候,有人用枪顶住你的腰,说:“把钱给我,不然就打死你。”
体会一下,在这个时候你的情感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这个时候我们的情感、思想、肉体的反应都迅如闪电,我们感觉他们似乎是同时发生的,实际上思想还是跑了个第一名,因为事情必须首先印在人的脑海里,识别了眼下的事态,初步估计一下,然后才会害怕。在小说中,我们要把这个过程用慢镜头呈现出来,一步一步地捕捉到人物,对于那种经验有什么感觉。
书面故事是唯一能够把脑海里的情况很好地描述出来的故事形式,他可以描述人物脑海里的事情,它的精确度很高,可以做到逐字逐句的一一对应,精确到分分秒秒,这是影视或者戏剧舞台难以企及的。
所以,在书面故事中思想活动是可以预期而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书面故事里直通思想世界的大门总是敞开的。既然我们可以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我那么我们就必须走进它。
在书面故事里,我们可以探索主人公内心里不可告人的隐私,通过这种私密的想法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人物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三者的关系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因素。在书面故事中,我们可以直达思想活动的最深层次,而不用顾虑怎样才能让它变得真实。
所有伟大的故事都涉及人物内心世界的 冲突, 这是人物与自己大脑之间的斗争。冲突是一种表现,途径他们说明人物与它自身之间的关系。我们都有不止一个身份,因为当我们想把自身不同的身份捋清头绪团结起来,然后采取一致行动的时候,这些不同的身份就会相互对抗打起架来。当我们面临一个危机的时候,这种事情总是会出现。
纯文学小说往往更加注重人物的思想内涵。而动作小说,探险小说往往不太注重人物的思想活动,比起惊险刺激的普通侦探小说,文学性的玄幻小说则更多关注人物的内涵。
当我们深深沉浸于人物的思想世界的时候,才能和人物建立起最强烈的关联或者认同。要把人物内心种种思想活动和盘托出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它的要求最为苛刻不过他的回报也最为丰厚。越是潜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越能深刻的剖析自己。正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样,最困难的工作通常也是最能够带来成就感的工作。
现在来分析一下,当那支枪顶在腰上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有哪些思想变化?现在是什么样的情感体现?
多数人的情感体现首先应该是“恐惧”,内心世界的恐惧可以有千千万万种表现途径,处于不同状况的人的恐惧是不同的。
接下来也许是下面的念头:冷静,再冷静,我必须冷静处理这件事情。我必须要想办法逃脱这种险境,一定会有办法的。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有种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念头。作者总结了如下的清单:
一 关联割裂 : 思考某种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以便保护自己,以免悲情伤身。
二 否认危险 : 比如他在想“他只是想要我的钱,并不想要我的命。”
三 面对现实 : 这是否认的对立面。
四 讨价还价 : 求饶,祈祷,祈求上帝或者神、佛,或者许一些善愿,希望自己得到某种神力或者魔力的帮助。
五 替代效应 : 脑子里冒出种种念头后悔或者埋怨自己。
六 正面思考 : 哲学家尼采的信条:“不能把我摧毁的东西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想办法克服自己的恐惧感,使自己变得坚强。
七 提问质询 : 为什么这件事情正在发生这意味着什么?我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摆脱这个困境?
八 谋略策划 : 如何行动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如何才能不受任何伤害的安全逃脱?
内心世界是一个戏剧性的地方,在我们真正用肢体实施行动之前,许多行动都已经在我们内心世界里发生过了。
直通人物内心的种种活动和人物隐秘的生活,这是作家一辈子的修行。情感是最为棘手最为复杂的东西。但这部分是在故事的最后时刻才写出来的,在早期的稿子中情感这部分内容往往很少。
情感 是创作过程中最为复杂,最难以琢磨的一环,但是这个环节的回报也是最高的。在你和笔下人物之间的关系,日益加深的同时,你与自己的关系也在加深。
作者设计了一个直接而简单易行的办法帮助我们发现人物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当通读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每逢那些可能会适用的地方,就来问自己:“ 人物的担心,害怕,希望分别是什么? ”
假如人物不担心和害怕就没有戏剧性冲突,故事就会彻底失败。荒诞的幻想也是一种希望,而且特别能够揭示人物的性格。
情感可以导致一个人变得非常复杂,人物的性格里可能包含自相矛盾的复调交响,导致既能做慷慨大方的事情,又可以做极端邪恶的事情。一个复杂的人物能够同时体现不同的品格,这些品格通常是相互对立的。
同一人物的脑海里可以容纳多少种情感或想法同时翩翩起舞呢?我们能够同时感觉到多少情感
在亲人去世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受到负罪,愤怒,悲伤后悔解脱,所有这些情感会一股脑地影响着你。我们可以让这些情感在一场戏里逐一的作用于人物的情感。让人物依次有一个悲伤的念头,一个负罪的念头,一个愤怒的念头等等。
我们在小说中寻觅的经验,是完整的经验,我们很少会在一个时间里,只有一种感觉。现实生活很少会如此单纯。危机一般都涉及在多个方面同时遭遇了紧张局势——内心世界的紧张状态,加上外部环境的紧张局势。所以当我们创作的时候要寻找的那种人物最好能同时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
NO,要写自己可以想象的东西。想象就是认知,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类型,想象所揭示的东西可以像现实经验揭示出的东西一样多,甚至更多。
把 “写你所熟悉的事物” ,这条箴言换成 “写你能够搞明白的事物。”
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由同样的材料和结构组成的,为人之初我们都有同一套完整的情感,同一种为善或者为恶的潜能,如此等等。当我们逐渐步入成人行列的时候,我们往往拥有相同的情感和相同的需要,唯一的差异只在于程度数量有别罢了。
由于生活的磨砺会把人们塑造成不同的模样,所以满足它们的手段会有区别。
比如特蕾莎修女喜欢关爱他人,唐纳德·特朗普喜欢赚钱,而职业杀手喜欢杀人。同样是 “喜欢” 这种情感,但是每个人获得这一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
实际上在我们所有人身上每种情感都会有那么一点儿。在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也都会有一点类似于虐待狂、色情狂、杀人狂、自杀者等那样的本能冲动,即便不是所有人,至少大多数人曾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动过杀人的念头。
塑造自己并不熟悉的人物的难点,在于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身于人物的处境中,把他们的情况搞清楚,我们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员,从而获得一些指导。
如果一个人情绪波动很大,心理出现异常,行为反常乃至发疯的时候,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情:
第一,无论这个人的行为有多么反常,在他自己眼里这些全都是明智之举。如果我们了解他的生活感受,我们也会认为这些是理智行为。在他们眼里这些反常行为一点也不疯狂。因此,我们要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中发现合乎逻辑的东西。
第二,这项任务没那么容易完成,所以我们还得问自己:“什么情况会让我做出那样的行为我的内心世界要有什么样的念头才能催迫我、驱使我做出那样的事情”解答了这些问题后,我们塑造的人物就会有更高的可信度。
我们的一切行为:理智的、古怪的、明智的、疯狂的都遵循一样的心理学原理,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于我们身上,每种心理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么一点。因此,我们要向自己求助,以找到答案。
一个人物的思想活动是一切活动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通常在前面几稿中极少触及这些活动,肉体反应一般是最早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当它浮出来之后,我们要把它按下水去,因为下面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们只管不停地写下去,在此后的每一稿中,我们会越来越多的沉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最后我们就能如愿以偿。一旦成功,就要考虑把肉体反应全部删掉,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保留肉体反应。
内心世界是戏剧性、的狂野的、热闹的,不过它也是模糊不清自相矛盾的,因此假如它成为作品里最生硬笨拙,最扎眼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
一定要牢记,不管我们创作什么故事,都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才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摆平,就像其他创作技巧一样,需要反复练习。
中国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1.肖像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3.动作描写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往往是最难把握与最能够出彩,触动人心的部分。作者杰利·克利弗向大家分享了人物情感部分的创作经验。
1、不管是什么情况下,你的情感都要支配你的思想,各种情感毫无预警地降临到你的身上,甚至把你压垮。
2、在书面故事里,直通思想世界的大门总是敞开的。既然我们可以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就必须走进它。假如我们不这样做,就会让人感觉似乎失落了什么东西。
3、 隐秘生活是主人公不可告人的隐私。这种私密的想法可能非常具有揭示作用,因为我们很少能够精确地说出自己的脑子和想法和内心的感受。
4、人物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他在做什么?三者的关系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因素。
5、所有伟大的故事都涉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这是人物与自己的大脑之间的斗争。
6、恐惧情景的心理活动:
关联割裂: 思考某种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以便保护自己,以免悲情伤身。
否认危险
面对现实: 你强迫自己介入。
讨价还价: 求饶、祈祷。你如何祈祷以及祈祷什么,能够表现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物的宗教信仰或者其他信仰(生活哲学、道德规范),以及他如何去理解这些东西,都可以揭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途径。
正面思考: 不能把我摧毁的东西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提出质询
谋划策略
7、你会明白,你的人物在特定时刻会拥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但是,你对于这种情感的认识仍然只是懵懵懂懂的。你需要注意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东西,然后继续写下去。每一稿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想法,然后你要一点一点地把这些想法融会贯通。
8、身份认同感来自我们自身的易受攻击性。它是一种把全人类团结起来的东西,它使我们情不自禁地与弱者产生认同感。
9、每一个场面都有一个场面的结局,但并非最终的结局,在场面的结局中,情况要比开始的时候更加糟糕。局势必须如此,
假如局势不如此,故事就是站在原地不动。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冲突和戏剧性要时时出现。
For:下一个好故事的缔造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