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为何仅用五天就输掉了直皖战争?

段祺瑞为何仅用五天就输掉了直皖战争?,第1张

段祺瑞为何仅用五天就输掉了直皖战争?

1920年7月上旬,京津地区山雨欲来风满楼,直皖战争爆发。有人总结为双方冷战长达两三年之久,互相攻讦的电报也有一个月,而实际大战只有五天。的确,直皖战争是民国最短的大战。仅仅五天的时间呢,就使北洋的主要派系皖系一败涂地。这场战争呢,主要是分为东西两路,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7月14日晚,战争在西路打响。西路皖军呢是由曲同丰指挥,率先向直军发动进攻,并于当晚攻下了涿州,迫使直军退回了高碑店。西路直军呢由吴佩孚指挥,则将计就计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就在皖军孤军深入的16日的当天呢,天降大雨,雷电交加,皖军的边防军依仗强大的炮火向直军攻击,因为天气的缘故炮弹落到了友军刘询的15师阵地上,刘询气愤回击。而吴佩孚是趁乱亲率左翼直军突入皖军的前敌总部,生擒了曲同丰。据说,吴佩孚策马出现在曲同丰面前向他敬了个礼说,“老师,您已经被俘了”。两人曾在武备学堂有过师生之谊,后来曲同丰表示是自动投降献刀给了曹锟,还举行了一个仪式,把段祺瑞气得不轻。曲同丰等高级将领被俘,西路皖军自然就兵败如山倒了。在东路,徐树铮率部进攻曹鍈率领的直军,眼看直军占了上风,正准备大炮攻击时,一队日军赶来,宣布铁路沿线两公里内不得开炮,否则将诉诸武力。直军被迫后退,而皖军则趁势撕开了直军的防线,把直军逼到了北仓一代。这时候张作霖的奉军及时支援,稳定了战局。17日,统帅徐树铮听说西线皖军战败,便匆匆赶返北京,后来不知去向。边防军无帅,有的溃败,有的不战而降了。同样跑路的还有在后方指挥的前敌总司令段芝贵。他把司令部设在火车上,一边打麻将一边听战况汇报,当听说吴佩孚的军队正向长辛店扑来,他急令火车启动,撤回北京。到了北京之后还说“好险,好险”。仅仅五日,皖系便兵败如山倒,将领们无一可以担当大任,马良残杀抗日的爱国分子,傅良佐、吴光新都非将才,倪嗣冲则在重病中,最糟糕的是张敬尧祸湘激起了湘人共愤驱逐。皖系失败得如此彻底,后人对此评价,段祺瑞手下无大将。

北洋时期四大军阀为:吴佩孚,段祺瑞,孙传芳,张作霖

直系军阀

主要控制地域:直隶,江苏,湖北,江西等。

后期领袖:吴佩孚

分支首领:孙传芳(五省联军)

皖系军阀

主要控制地域:京兆,陕西,安徽,山东,浙江,福建,淞沪等。

领袖:段祺瑞。

奉系军阀

主要控制地域:奉天,吉林,黑龙江等。

领袖:张作霖、张学良。

要单单说谁实力最大,也不一定说得清,当然谁打仗厉害谁就是实力强。

但是段祺瑞被张作霖讨伐过,被迫下野;吴佩孚也和张作霖打过,输过后又东山再起;第二次拜把兄弟孙传芳与张作霖;张作霖也被黎元洪罢免过东三省总司令。

综上总的来说,奉系张作霖的实力强一点,原因:东三省地势辽阔,有其特殊的地理优势,进可南下入关,退可稳守奉天;张作霖善用人才(王永江);张作霖奸诈狡猾;

段祺瑞借邻国日本五亿,日本派使者来要账而后面催债的竟然直接自杀了的原因在于使者要不到账。段祺瑞找日本人借款,其中有一个担保人他就是张作霖,因为长期找段祺瑞要钱要不到,他们就打算去找这个担保人,不过等他们找到的时候担保人张作霖已经死去。使者因此灰溜溜的回到日本,因为没有完成国家交给他的任务,选择了自杀谢罪。

1917年,段祺瑞成为中国总理之后,因为国家资金紧张而国家又急需要钱,所以无能为力的段祺瑞在没有办法的条件下选择向日本借钱。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向日本借了5亿日元,其中包含的借款包括矿、交通、电信等8项借款,就有145亿日元,这1亿多的借款也就是史上闻名的西原借款。但是,日本人一借钱给他之后,段祺瑞就开始装傻,开始和日本人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日本政府已经要求还债务两年了,但还没有收到一分钱。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不少于20名公务员专门负责解决段祺瑞的贷款问题以监督段祺瑞政府的还款。日本人在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要回贷款的条件下,只能够选择另谋出路,只能够选择利用合同里的附加条件,也就是抵押变现。日本人要回不了钱,他们也并不打算就此罢休,所以他们希望段祺瑞帮助他们获取附加条件里的抵押变现,也就是吉会铁路、黑龙江两省的森林和金矿等。但段祺瑞还是一直推脱,最后日本人再一次派出使者来中国的时候,段祺瑞已经下台,而且担保人也已经去世,日本人也因此不得不选择了放弃。

中国人民当他英雄的原因也在于不仅没有使中国损失钱财而且保护了中国的铁路、森林和矿产资源。而日本作为侵略中国的一份子包括日后发动了中日战争所以中国人民对日本以及其他侵略国家没有好感所以才会对段祺瑞这种拿了对家钱财也维护了本国资源的行为而感到好感度上升,而正是因为不用偿还这笔借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所以大家才会对这一举动拍手称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地方割据分裂。西方列强为了获得在华利益的最大化,纷纷寻求代理人,张作霖就是日本在中国寻找的代理人。随着羽翼丰满,张作霖不愿意听从日本政府的指挥,恼羞成怒的日本人想要灭掉张作霖,本来张作霖有两次逃跑的机会,但是都失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张作霖成为日本的代理人

辛亥革命以后,我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想要恢复帝制,资产阶级《临时约法》被破坏,责任内阁制最终被总统制所取代。

袁世凯之所以能取得大总统之位,实际上是由于获得日本的支持。后来日本知道袁世凯想要当皇帝,就威逼利诱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显示了日本的侵略野心,试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袁世凯去世以后,北洋政府失去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北洋军阀各个心怀鬼胎,割据地方。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军阀有直系军阀冯国璋,皖系军阀段祺瑞,奉系军阀张作霖。这三家军阀你方唱罢我方登台,轮流掌管北京政权。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为了解决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的问题,确立了先侵占朝鲜,在侵略满洲地区,在侵占全中国,最后争霸世界的大陆计划。因此,在袁世凯去世以后,日本就选择张作霖作为自己新的代理人。

在日本的支持下,张作霖在东北地区称王称霸。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自己实力并不雄厚,所以还听命于日本,比如允许日本在东北地区投资设厂,允许日本政府干预东北地区的内政,也允许日本在东北地区驻兵,此时张作霖和日本的关系比较融洽。

但是,随着奉系实力的增强,并且取得了两次直奉战争胜利以后,张作霖的势力范围得到空前的强大,不仅仅占据了东北地区,也占据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张作霖成为了北洋军阀新的代表人物。

随着经济危机的严重,日本想要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试图来转嫁国内危机,所以加紧了对张作霖的控制。但是张作霖并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小鸟,开始越来越不听日本人的,于是日本政府就动了杀机,打算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

张作霖错过了齐恩铭的汇报

张作霖在回到东北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知道日本人对自己很不满了,于是他不打算坐汽车回到东北,因为那一条路非常崎岖,特别容易埋伏。而是坐了慈禧曾经坐过的火车,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开袭击,但是还是发生了意外,那么张作霖真的没有一线生机吗?

张作霖也是一个有名的政客,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他也做出过周密的计划。让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兄弟驻扎在北京到沈阳的铁路沿线。而且他们都是过命之交,因此,张作霖是非常放心的。

但是在马上要出发之前,张作霖的一个手下齐恩铭向他汇报说,自己在巡逻的过程中,发现日本军队经常在皇姑屯车站附近活动,而且他们的活动是秘密行动,都是在晚上的时候进行,而且也不让老百姓从这里经过。

张作霖听了这样的汇报,心里也有怀疑,但是他并没有取消回到沈阳的行程。只是更改了具体的出行时间,从原来的6月1号改到了第二天,到了第二天自己也没有出发,而是让自己的家人们先走了。

张作霖看到自己的家人没有发生意外,于是在6月3号的凌晨决定自己坐火车从北京回到沈阳。但是在出发的时候,他并没有低调进行,很多北京官员都来护送他,因此,他秘密出行的效果并没有达到。

如果张作霖听从了他手下的汇报,选择不在近期出行的话,或者是出行时能够保证秘密进行,或许就可以躲过一劫,但这次机会他失去了。

张作霖没有深思町野武马的嘱托

张作霖并不是一个人坐火车离开,除了国务院总理和参谋总长以外,还有两个日本顾问和他一起出行。其中一个日本顾问叫做町野武马,他实际上就是替日本人监视中张作霖的一举一动。

当列车行走到天津的时候,町野武马就在这里下车了,在下车的时候,他还特意叮嘱了张作霖,告诉他你出了天津以后就不要下车了,争取能够准时准点的到达沈阳。

张作霖实际上知道町野武马的身份,知道他是日本人派来的间谍。可是他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还是继续往前走。如果按照正常思维,张作霖是应该考虑一下的,因为他都知道日本人想要把他除掉了,但是这一次机会他也错过了。

当张作霖的列车走到皇姑屯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爆炸,54岁的张作霖受了很严重的伤,在当天晚上就去世了,之后,张学良回来奔丧,成为了下一任东北王。

张学良一直把日本人当作自己的杀父仇人,所以他一上台立马和日本切断联系,不再做日本人的傀儡。1928年的时候,张学良在东北改弦易至,承认老蒋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小结

在皇姑屯张作霖被炸死,实际上他是有两次逃脱机会的,但是全部以失败而告终。我认为张作霖之所以失去这两次机会,第一方面是由于自己非常相信自己的部下,特别是在自己羽翼丰满以后,过度的自信导致了判断的失误。

第二方面是由于不相信身边的人,也不相信自己的政治敏感度,过度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过度的高估了自己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万万没有想到日本人会对自己下毒手。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这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之一。从此以后日本开始大规模的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凝固,中华民族真正地站了起来。

张学良后来评价父亲和蒋介石的从政能力时,认为张作霖是“有雄才无大略”,而蒋介石则是“有大略无雄才”,基本符合事实。

张作霖统一东北军政后,拥兵30万虎踞关外,袁世凯死后,开始觊觎北洋政府的所谓“中央权力” 。他首先联合直系在1920年“直皖战争”中搞垮了段祺瑞、徐树铮的皖系,皖系军队土崩瓦解, 段祺瑞下野去天津做了寓公。

搞掉皖系后,张作霖随即与直系翻脸,1922年爆发第一次直奉大战, 张作霖大败;两年后奉系卷土重来,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用50万大洋收买直系第三路军司令冯玉祥倒戈,成功击溃直系。但首先回师北京的冯玉祥软禁曹锟,驱逐溥仪,组建临时内阁,已经事实上控制了北京。

吴佩孚仅带2000人南逃,冯玉祥的“国民军”则通过大量收编直系残部,发展到近10万人马,与奉军入关主力部队的兵力已经不相上下,在北京政权谁当老大的问题上,冯玉祥和张作霖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张作霖深知自己并非北洋系统出身,为避免一次性树敌过多,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就狡猾地公开声称:只对直系复仇作战,绝不染指北京政权,同时承诺赶走直系后与广州方面联合组建新政府,公推孙中山主政,段祺瑞主军。

于是1924年11月,张作霖和冯玉祥共同赶到天津段祺瑞寓所,讨论战后利益划分问题,史称“天津会议”。张大帅失口否认由段祺瑞主军的承诺,坚持奉军大举入关直逼长江流域,以扫荡直系残部,遭到段祺瑞和冯玉祥的联合抵制,这两位清楚,张作霖是要用武力做后盾,建立他来控制的傀儡政权。

段祺瑞是老牌政客,在自己没有军事实力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冯张二人的矛盾与所图,提出了以京汉铁路为奉军和国民军势力分界线的方案,在互相的军事实力还不能一口吃掉对方的情况下, 张作霖和冯玉祥只能暂时接受这一提案,同时一起推举北洋元老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概括来说,就是张冯相争,老段得利。

这是个暂时妥协的解决方案,张作霖和冯玉祥一方面都自认资历不足,一方面又可以接受第三方组阁,反正段祺瑞没有部队,对他们双方都构不成威胁。就这样,段祺瑞第三次出山,组织北京政府,电邀孙中山北上。

当然,没过多久,冯玉祥就忽悠郭松龄反奉;再没有多久,恼羞成怒的张作霖所部奉军就与国民军兵戎相见。

1916年,冯德麟和张作霖两兄弟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通力合作赶走了段芝贵,此后张作霖极力掌控奉天,握军政大权。当然,此事的结果让冯德麟非常不满,而后多次与张作霖为难。只可惜,天公作美,冯德麟因为参与复辟受到牵连,很快就败下阵来,这样张作霖顺势就获得了28师的掌控权,再加上自己的27师,终于完全掌握了奉天。

作为绿林出身的张作霖,一身匪气的同时野心从未消失,他虽然手握奉天,但是对黑龙江和吉林也想觊觎,于是开始着手对两地的掠夺。

当时,黑龙江将军叫朱庆澜,驻军第一师师长叫做许兰州,二人都是袁世凯的亲信。张作霖分析,如果强行挤走二人,不但得不到好处,而且还会得罪袁世凯。所以,张作霖转变策略,采取曲线做法,先从许兰州下手。

也是时机巧合,1916年3月,许兰州到奉天办事。张作霖受到消息后立刻热情相见,并且与其称兄道弟,极力与其相交。虽然许兰州不是“绿林”出身,但是也是军旅历练多年,张作霖又坦诚相见,二人立刻熟络起来。

临走时,张作霖暗示许兰州:自己既然已经一手掌控奉天,所以黑龙江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张作霖这个兄弟一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不论是钱还是兵,鼎力相助。

许兰州当然不想一直干一个师长,在朱庆澜手下时间久了,自然生出不满来。当他听见张作霖的保证后,立刻心中蠢蠢欲动,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后立刻安排人进京告朱庆澜的黑龙江状。朱庆澜一头雾水,摸不清楚状况,只好与袁世凯商量。袁世凯整日忙的焦头烂额,为了减少矛盾,直接把朱庆澜调走,免得是非多,又调毕桂芳到黑龙江任将军。

毕桂芳这个人与朱庆澜有很大不同,他能力欠缺,庸碌无为,这就给许兰州一次大好机会。趁着将军更换,许兰州迅速完成夺取兵权的行动,等到毕桂芳发现时什么都晚了,只好空挂一个将军官职,实则手下没有一兵一卒。

1917年5月,发生“府院之争”,张作霖公开支持段祺瑞并且宣布独立。为了响应张作霖的做法,许兰州也要让他的地区独立,可是毕桂芳却不同意。许兰州一下子火了,立刻武装驱逐毕桂芳,并且限时离境。

眼看着夺权顺利,许兰州正在高兴之时却有发生了变化,呼兰的骑兵旅旅长英顺和在海伦的第一旅旅长巴英额二人因为与许兰州又利益冲突,起身开始反抗许兰州,一面声讨,一面为毕桂芳主持公道。毕桂芳眼看着双方要刀兵相向,自己管不了那么多,只好委托英顺和巴英额替自己说话,自己则迅速跑回北京。

就这样,黑龙江虽然没有了毕桂芳将军,却又引起各方势力剑拔弩张,他们调兵遣将,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火拼的势头。此时,在奉天的张作霖却一直坐山观虎斗,他默不作声的看他们相互声讨,待火候差不多了,才派自己的旅长孙烈臣前去“调停”。

不论是许兰州还是英顺,他们见到孙烈臣后都十分亲切,双方都想得到张作霖的支持,从而获得最大的好处。张作霖则是老狐狸一只,他的意见一只含含糊糊,谁也不得罪,谁也不支持,就这样走了一个“过场”。

其实张作霖也有自己的算盘,他分析,黑龙江不论双方谁掌控,自己都很难再进行插手,即使得到一个大人情,可是最终不是自己的。他冥思苦想,转身就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张作霖立刻派人进京,他通过曾支持段祺瑞的关系,争取了陆军讲武堂鲍贵卿担任黑龙江督军。

这个外援请的是非常好,可谓是“一箭三雕”,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鲍贵卿是段祺瑞的老部下,深受其信任,张作霖让鲍贵卿入主黑龙江,可以取得段祺瑞好感。其次,鲍贵卿既然是从上面派来,这样“无奈”的举措让他表面上不得罪现在水火不容的两个势力。最后,鲍贵卿其实是张作霖的儿时好友,二人感情深厚。要问感情有多深?张作霖把女儿已经嫁给了鲍贵卿的儿子,两人早已成为“亲家”。

鲍贵卿到达黑龙江上任后,仍然面临两个势力矛盾,他先是按照张作霖的指示,劝许兰州去北京上任参军,远离是非之地,自己则许诺一定好好收拾英顺和巴英额。许兰州眼见自己掌权无望,又不愿意去上任什么参军,就向日本人求助。此时的日本人早就和张作霖站在一起,结果也是碰壁。无奈之下,许兰州带兵前往奉天投靠张作霖。

张作霖当然乐于许兰州的来到,表面上好言相劝,安抚许兰州,背地里接收了他带来的军队,心里开心极了。

当时东北一共四个师,驻奉天的两个师中,27师是张作霖自己的,28师冯德麟出事以后他顺利接手。接着黑龙江一个师,许兰州整个带过来进了奉天,转交张作霖,再就是吉林孟恩远还有一个师。不出一年,张作霖已经手握东北4分之3的兵力。

许兰州是被逼无奈才投奔张作霖的,所以当他住进张作霖安排好的住处时才醒悟:没开枪就丢了一个师,整个事情好像都是张作霖从背后搞的鬼,自己不但平白无故的丢了实权的师长,还不得已出走外乡,到头来给这“无赖”做了嫁衣。不过好在张作霖没有把事情做绝,后来一直对许兰州照顾有加,把其当作亲信对待,这才没有让许兰州做出其他举动来。

许兰州走后,英顺和巴英额仍然不服,他们想起兵逼走鲍贵卿,自己掌控一省军政大权。只可惜,此时的鲍贵卿可不是朱庆澜,也不是软弱的毕桂芳,他可是张作霖的“亲家”。

张作霖在许兰州出来以后,立刻就派吴俊升带着整整一个师开赴黑龙江,强力支持鲍贵卿坐稳督军之职。英顺和巴英额也明白,自己完全不是张作霖的对手,不论士兵数量还是武器装备,在奉军面前,自己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完全不禁打。况且,在名义上,二人也一点不占理。

1917年11月7日,在双重压力下,英顺和巴英额被吴俊升和鲍贵卿撤职卸下兵权,而张作霖的这场蓄谋已久的夺权计划终于成功。

张作霖插手黑龙江可谓是煞费苦心,这比他赶走段芝贵还困难一些。虽然后期拿到奉天的大权张作霖也是费了一番气力,可是凭着手段,在远隔千里之外,张作霖还可以夺取黑龙江的大权,真可谓“高明”。

张作霖可以插手黑龙江首先就分析了内在斗争,通过两极分化的方式让许兰州可以一直有“不臣之心”。在把这江水搞“混”以后,张作霖才可以坐山观虎斗,背后又让自己人“光明正大”的进场,最后大兵压境,顺利夺权。

往前数2000年,战国时秦国作战采取远交近攻策略,那是因为当时打仗粮草运输困难,军队行动缓慢,数十万人的粮草辎重决定这战争的走向。而张作霖所在的时期,这些已经不是问题,他先向黑龙江下手,为的就是“远攻近交”,减少邻居的怀疑,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掌握东北的重要一环,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看似顺利,也着实煞费苦心。张作霖虽然是“绿林”出身,却一直粗中有细,表面上大大咧咧,背地里思维敏捷,看事情头头是道,也不愧为最终成为了“东北王”。

张作霖一路成为东北王,离不开他的结拜兄弟的鼎力相助,其中大部分兄弟都对张作霖死心塌地,只有一人最终成了张作霖的死对头,这个人就是张作霖的三哥冯德麟。

冯德麟从小就名声在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侠盗,经常劫富济贫。后来他就成为绿林响当当的人物,因为他比张作霖大9岁,所以在结拜后,冯德麟就是张作霖的三哥。

能结拜成兄弟两人早年的关系自然不错,甚至还一起投入清军,不过这份情谊只维持到了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当上总统。当时袁世凯把东北的军队划分为27师与28师,张作霖和冯德麟各管一支,所以两人的实力也是旗鼓相当。但袁世凯害怕这两兄弟会造反,于是就先后派去了张锡銮和段芝贵前去监视冯张二人,这让两人非常不满,于是就设下一计。

张作霖对段芝贵说冯德麟28师即将进入奉天,就是要他段芝贵项上人头,说的段芝贵信以为真,立刻在张作霖的护送下坐上了火车,一路逃回了袁世凯身边。然后段芝贵就向袁世凯告状,把冯德麟说的一无是处,反倒对张作霖大夸特夸,视其为救命恩人。

袁世凯此时也无意再往东北派遣耳目,于是就让段芝贵挑出一个人来担任奉天督军,当时有实力胜任这一职务的只有张作霖和冯德麟,那段芝贵对冯德麟恨得那叫一个牙根痒痒,肯定说是张作霖合适,于是张作霖就当上了奉天督军。

这回气的七窍生烟的人变成了冯德麟,明明是两个人一起制定并执行的计策,到头来,张作霖当上了督军,自己却什么好处都没捞到,两人一下子就反目成仇,从兄弟变成了仇家。

此后冯德麟一有机会就找张作霖的麻烦,但张作霖一是念及兄弟之情,二是在他当上奉天督军这事上他确实理亏,所以对冯德麟一忍再忍,不论冯德麟如何胡闹造反,他都既往不咎。

但冯德麟变本加厉,甚至和张勋一起搞复辟,最终复辟失败,他本人也遭到段祺瑞扣押。张作霖不计前嫌,花足了银两才把冯德麟从大牢里救了出来。此事之后,冯德麟彻底心灰意冷,选择退出了军界,转而为工业建设出力。

1926年,冯德麟因病逝世,终年58岁。

段祺瑞,被称为“北洋之虎”,曾任国务总理、执政,有“三造共和”的美誉,是当时少有的廉洁官员。他一生做人信条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在物欲横流、无官不贪的民国时期,他是个官场的另类。

当时,达官贵人三妻六妾很时髦,段祺瑞也没有例外,讨了几房姨太太。他的第四位姨太太,貌美如花,知书达礼,段祺瑞很喜欢。但她一进门就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原来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段祺瑞便忍痛割爱,吩咐他妻子要像嫁女儿一样,置办嫁妆,吹吹打打,很热闹地成全她和意中人的婚事。段祺瑞让姨太出嫁的事,在当时传为佳话。

段祺瑞一生没有房产,这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政客中是绝无仅有的。段祺瑞在北京一直是租着房子生活,直到袁世凯以送套房子给他养女的名义(段在原配夫人过世后,娶了袁世凯的养女张氏为妻),给了段家一栋房子。这栋房产的原房主是与袁世凯打牌输了四十万大洋,才把房子抵押给袁世凯的,可没给房契。等老袁一死,房主的儿子拿着房契来找段祺瑞,要收回房子。段祺瑞见人家手中有房契,二话没说,带着一家人搬了家,这栋房子只住了两年。后来段祺瑞到天津、上海,都是租房而住。

作为一国军政首脑,给段祺瑞送礼的人自然会排成长队,但他从来不收礼,只是遇见最亲近的下属和友人送来礼物、却之不恭时,才会在礼物中挑选一两样最不值钱的东西留下,余者则悉数退还。江苏督军齐燮元曾送给段祺瑞一件几扇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屏风,五光十色,非常珍贵。段祺瑞的家里人都喜欢得不得了,盼望段能留下这件宝物。谁知第二天一早,段就派人将屏风归还给了齐燮元。张作霖给段送来一些东北特产,并不值钱,但段祺瑞死活不肯收,最后在张作霖副官一再恳求下,才勉强收下两条江鱼。只有一次例外,段祺瑞将别人送的礼物照单全收,那便是冯玉祥送来的一个大南瓜,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把南瓜再切一半还给冯玉祥。

中国数千年家天下和世袭传统的熏陶,使得位高权重的官员总想要荫及子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已是屡见不鲜,但是在段祺瑞这里却是个例外。段家家规很严,夫人和姨太太都不准干预公事。有一位姨太太想替老妈子的亲戚谋个差事,段祺瑞立即气歪了鼻子(段祺瑞在生气的情况下鼻子会歪),表示自己不会做出卖官鬻爵的事情。段祺瑞的儿子段宏业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十几岁才回到段祺瑞身边,小时候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所以文化水平不算高。不少人劝段祺瑞给儿子在政府部门安排个职位,段都没有答应,在他看来自己的子女们应该靠自己,从最底层做起,一步步上升,不能一下子就做官。胞弟段祺甫来京求大哥给自己找个官做,段祺瑞也是一口回绝,给了他一些钱回去做买卖。

最可称道的是,段祺瑞坚持武力收复外蒙古的行动曾被传为历史佳话。

这件事,还是从辛亥革命开始说起。1912年10月3日俄国前任驻华公使廓索维茨在库伦与“哲布尊丹巴政府”签订《俄库条约》。条约规定:“北洋政府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又规定,“外蒙古疆域为前清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与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区域”。后在袁世凯政府的强烈反对下,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与共戴年号”。袁遂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陷入内战,外蒙古再度独立。这引起了外蒙古上层的僧俗两派独立与反独立斗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派人毒死了亲华派大臣杭达多尔济与赛音诺颜部亲王那木囊苏伦。

1919年11月,由于俄国陷入本国内战,已无暇顾及外蒙古。而北洋“武装统一派”此时已挤走了冯国璋,中华民国政府首脑段祺瑞遂决定出兵外蒙,派直系大将徐树铮率兵直攻库伦,挟持“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不尊丹巴图克图,撕毁《中俄联合声明》。

是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11月27日以《中国大总统公告》正式下令取消外蒙自治,同时宣布“《中俄声明》和《恰克图协定》永久无效”。段祺瑞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并一举武力收复唐努乌梁海。蒙古全境归还中国 !遗憾的是随后不久内战爆发,徐树铮将军被害,段被迫下野,段组建的西北边防军也在内战中被毁灭,外蒙和唐努乌梁海再次被苏联霸占。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2月1日段祺瑞、冯国璋领衔十九省将军致电北洋政府表示反对,谓“有图破坏中国之完全者,必以死力拒之,中国虽弱,然国民将群起殉国”。3月19日袁世凯召开对日会议,段祺瑞主张强硬。5月2日,参谋总长黎元洪、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率三部之属员赴关岳庙宣誓,以示军人忠诚卫国。5月8日,内阁讨论日方关于要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最后通牒,段祺瑞独持异议,主张动员军队,对日采取强硬态度,但袁世凯决定屈从,30日段称病辞职。

段祺瑞晚年下野后,仍能保持气节,不与日寇合作。“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又多次到天津秘密拜访段祺瑞,想请段出面组织华北政府,并许愿只要段同意,日本将会全力支持,但遭到了段祺瑞的严词拒绝。为避免日本人的要挟,段祺瑞举家迁来上海,公开表明自己的抗日态度。他接受《申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爱国朝野一致,救国惟有自救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765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