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吗?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吗?,第1张

情绪:是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情感:是内心自发引起的心理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基本概括: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4.艺术生产论: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章基本概念: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思考问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的认为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有的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劳动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第四章基本概念: 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3.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5.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思考问题: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现在通行的含义是 审美的语言作品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答: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社会本质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个重要位置现在人们把社会结构分为三大层次,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结构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文化结构中,各种意识形态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文化结构的整体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文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过能动创作的文学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第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4.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第五章基本概念: 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 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 3雅与俗: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4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纲和灵魂就是以最广大人展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5继承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思考问题: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2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价值趋向的认识 答: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艺术活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就是要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 3 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文学发展的意义 4 简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答: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就能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取得突破,在不断突破中得到提升 第六章基本概念: 1.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3.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 思考问题: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答: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马克思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575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