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厉害两句话

王阳明最厉害两句话,第1张

王阳明最厉害两句话是:成圣,求人不如反求诸己。勤于求知,细于做事。

王阳明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曾这样说道:“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通过这句话,王阳明是想告诉学生,很多得道高人、圣人的思想固然精辟,但他们的东西不一定就完全适用于自己,而且,后来者也不一定能将其思想完全学到家。

所以,人要善于借助外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思考,只有通过自我思考得到的思想才是王道。完全依赖别人、遇事只等别人帮助,这些负能量的绵延,是对于“求人不如求己”的古训正能量的疏忘。这个时候,王阳明心学中的“成圣,求人不如反求诸己”的思想便有了更大的现实意义。

要知道,没有人能把你一脚踢到地狱,也没有人能把你一把拽到天堂,一个男人,要想获得成功,永远需要在自己心中立下志向,并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迈开脚步。

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

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所在。当我们剔除致良知的唯心主义成份后,其内涵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致是达到之意,即通过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感。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

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这一说法,与当今所强调的要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的提法是何等相似。

王阳明思想精髓十句话是:

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的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二、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释文: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三、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但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四、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心中照管不及者多矣。

释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在容貌上下太多的功夫,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

五、悔悟是祛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释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六、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释文: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七、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释文:操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儿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八、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释文:我们做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捷便易啊!

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文: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为不知道。

十、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释文: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要想培育一棵大树,要从树根培育;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生光明磊落,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一千个圣人也只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人生导师就是每人心中与生俱来的良知。

5、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你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

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做人重要的不是不犯错,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不足而改过。

7、谦虚其心,宏大其量。使他的内心要谦虚不自满,使他的胸怀要宽宏大度、能够容人。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没有志向,那么天下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好。

9、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怎么做,却不去实施以行动,就跟不知道一样。

10、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凡是求学不勤的人,定是他的志向未坚定。

第一句: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物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遍。

第二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王阳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大师,属于高高在上的大师,可以说是无所不能的思想家。

生而不凡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心想生老师解读 咏良知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阳明

    第一句话:个个人心有仲尼--就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仲尼,仲尼就是孔子,孔子是圣人啊。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是圣人。也就是佛陀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家人们,这个很重要,你就是上帝啊,你就是神啊,除你之外没有神了,你就是上帝,因为你就是觉啊,觉就是一切啊,觉是一切的根。你就是神,你就是那个无与伦比的存在,除你之外没有比你更高的存在。ok,只不过幻化成的你这个肉体好像把你造成了不是一切,但是你一旦觉醒,你就是一切,你就以一切的智慧来运作,就是以无与伦比的造物主的智慧来运作,但你首先你要肯定你是佛,你是圣人,这就是王阳明说的个个人心有仲尼。因为很多人会高推圣境,就是把所谓神、佛、上帝等等的境界尽量往高处去推,就觉的自己很矮,自己就显得特别的渺小,所以修行过程很可怕的是高推圣境,自处凡愚,觉得自己很平凡很愚痴,这就很难修出来了,所以佛谩不可无,我谩不可有。佛谩不可无就是:我就是佛,我就是圣人。但我谩不可有,就是不要有贪嗔痴慢疑。

第二句话:自将闻见苦遮迷--就是你的见闻、你的认知系统、你的信念系统、你的私欲,苦苦地把你给遮挡住,障碍住,你就是不知道你是神、你就是不知道你是佛、你就是不知道你是圣人、你就是不知道你是那个一切万有,无论怎么说你都不信,所以你的这个认知系统、你的信念系统,从小接触的集体意识、集体信念,它牢牢的把你给遮挡住、障碍住了,所以自将闻见苦遮迷,所以你过得很苦啊。

第三句话:而今指与真头面--今天我指给你看你的真正面目是谁。是谁呢?只是良知更莫疑

第四句话:只是良知更莫疑--你的真头面目就是良知,先不说良知是什么。更莫疑-就是别怀疑了,你的真面目就是那个良知,你别怀疑了。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本体、就是那个觉,良知就是那个心既理,王阳明用了不同的词而已,孔老夫子用的是中,中性,中天下之大本,不同的词表述的是一个,上帝、佛、道、心、觉、意识、本体、本源、无极等说的是一个东西,使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个东西,最后的宗教就是真相。你就是佛、你就是圣人、你就是觉。。。王阳明的话你就是良知,这个良知就是觉。

心想生老师解读王阳明咏良知二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王阳明

      第一句话:人人自有定盘针--定盘针就是指南针指南针一致指向南方,它不会让你的人生偏航,人人自有定盘针的意思就是你内在一直有一个罗盘,你内在一直有一个指引你人生方向的一个设置。

第二句话:万化根源总在心--意思就是这个罗盘就是你的心,人人自有定盘针,这个定盘针就是心,世界上千变万化的根在心,心就是良知,你听你的心的、听你的良知的你在茫茫大海上就不会迷失方向。

第三句话:却笑从前颠倒见--意思就是以前我自己错了我不知道,就是这个指南针在我内在,我总是向外找,颠倒就是错误,就是方向反了,就是之前的向外求是错误的。

第四句话: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外面寻找蛛丝马迹,在外面寻找线索、寻找你要走的方向。现在很多人在做企业、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会分析这个行业的趋势,研究各种的信息,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用头脑去分析,但你忘了你内在有一个指南针,不管外面千变万化,外面是事业这个指南针给你事业的方向,外面是情感,这个内在的指南针指给你情感的正确方向,千变万化变成了人际关系,这个指南针又指给你人际关系的正确方向,你只要听这个指南针的(良知),你永远不会错。也就是说你不要向外去找各种资源各种线索,分析各种情况各种策略,你只需要听你内心的,你内心在这个纷繁世界当中,它会告诉你如何正确的走向财富方向,如何正确地走向情感方向,如何正确地走向身体健康的方向、人际关系的、正确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向等等。就是我们说的良知,良知乃吾师。

心想生老师解读-王阳明咏良知三

问君何事日憧憧?

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

良知两字是参同。

~王阳明

        第一句话:问君何事日憧憧--憧憧这里意味着心神不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问你什么事情让你每天忧愁烦恼呢?

第二句话:烦恼场中错用功--就是你烦恼了你又不知道如何把这个烦恼去掉,这个烦恼包括: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很烦脑、赚不到钱很烦恼、家庭不美满很烦恼、领导不重视很烦恼、人际关系紧张很烦恼、总之很多烦恼,在这个烦恼场中你错用功,就是我不知道如何把这个烦恼的事情解决掉。错用功是什么呢?就是孩子不好好学习跟孩子干仗、赚不到钱拼命努力、老公对我不好拼命地教育他,这就是错用功了,用错地方了,力量使错了,方向错了。

第三句话:莫道圣门无口诀--不要以为你想解决这些问题,圣人们没有给到你秘诀。

第四句话:良知两字是参同--参同就像合同、契约书一样,就是说良知两个字就是你的合同书,就是你的契约书,你已被要遵照的是良知两字,口诀、秘诀就是良知,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觉、就是本体,你只需要致良知就可以了,而致良知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所以阳明心学就三条,第一条:心既理。第二条:致良知。第三条:知行合一。心既理就是般若智慧、真相,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所以你的任务就一个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就把一切的烦恼全部度了,就是佛陀说的度一切苦厄。

心想生老师解读-王阳明咏良知四

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王阳明

      第一句:无声无臭独知时--无声无臭是表示一种自性,就是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就是说它是无相、无形、无声、无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样一个存在。这个知就是良知,这个良知、这个本体它是无声无臭的。

第二句:此是乾坤万有基--当你处于这种无声无臭的良知的境界的时候,你就是乾坤万有的基础。本体、觉它孕育了天地万物,乾坤就是天地。基就是基础。觉、本体它衍生了一切,心外无物。你的一切关系都是心里的,没有哪个是在外面的。

第三句:抛却自家无尽藏--很多人不去在乎自己内在的这个良知,内在的良知是生发万有的跟,他不在乎。

第四句:沿门持钵效贫儿--到处去向外求,到处去想办法,包括我们修灵性的到处去拜老师,让老师加持能量、灌顶、开光、激活DNA,沿门持钵效贫儿--就是拿着破碗像乞丐一样乞讨,她忘了自家有无尽的宝藏,就是自己的良知。你自己的良知就是万有之基,就是无尽的宝藏,良知乃吾师,听它的就够了听良知的只需要做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两个功课,袁了凡其实也是这些,袁了凡的功课和我们讲的很类似,你就会更加明白,古圣先贤他教导我们的东西是你改命的秘诀,不要再跑偏了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得?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他的脸上掠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4,“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个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5,“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有一天,那个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

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我们应该注意,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

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8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