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讲座《 中西方文化差异渊源 》部分内容整理出来的,顺序跟视频的内容不同。
文章主要从三个点来展开:契约;理性;逻辑
在哲学之前就有宗教,叫原始宗教,希腊的神话很发达,希腊还发展出神谱学,哲学的前身。那么希腊的原始宗教、希腊的神话,它已经构造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奥林匹亚山上是吧?最高的时候叫宙斯,还有诸神。诸神之间的关系有他的道德法则、道德秩序,那么希腊人用这样一种原始的宗教和神话,构造出一个人世间不一样的世界——神的世界,那么构造神的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为了让人间的秩序有神圣的保证,有神圣性,为什么需要这一点?
古希腊的文明是爱琴海文明,多岛屿的地理区域,不断发生一个部落,为了寻找到更好的自然环境,就到殖民到另外一个岛屿上去。海上殖民的运动频繁的发生,于是不同的部落会在同一个岛屿上相遇。那么他们如何和平共处呢?他们无法像中国人那样按照血缘关系亲族制度来建构社会秩序,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叫 契约 。如果三个部落共居一个岛屿,这三个部落不可能用血缘做基础是吧?因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能建立契约,但契约是人定的,也可以被破坏。所以一定要把契约神圣,其方法是什么?构造一个神的世界,用神与神之间的秩序、道德来规定人间的秩序,让人间的秩序有了它的 神圣 性,这就是西方哲学之前的宗教的基本任务。
那么这一点告诉我们,在西方哲学起步之前西方的宗教思想已经区分出两个世界了,一个是 现实世界 ,一个是 神的世界 ,一个 此岸 ,一个 彼岸 。它是来自当时的地理环境的特征。然后哲学起步后不久遇到了这样的人物,苏格拉底,后来又有他的学生柏拉图,那么柏拉图建立起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哲学概括的说叫理念论,他不再用宗教的语言说话,不再用原始宗教的语言说话,他用理性的语言,那么理性的语言也要构造出一个彼岸的世界来,这个世界叫 理念世界 。
比方说什么叫一把锤子?我们说看到这把锤子的特殊的形态,比如这样一个锤子的柄,上面锤子的这个头,那我说这是把锤子。不,锤子不在于它的这样外部特征。我们认识到这是把锤子,因为我们心中本有锤子的理念,那么每一把具体的感性的锤子,其实是对锤子理念拙劣的模仿。
那么大家听到柏拉图这种理念觉得很奇怪——每一个感性的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
比如说这匹白马,那匹黑马,都是对马这个理念的模仿,当然模仿出来一定不完善,有缺陷。
什么叫柏拉图的理念论?他产生一个重要的结论,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因为现实世界都是由感性事物构成的,而这些感性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天下没有一把具体的锤子,可以宣称为锤子之理想。假如一个丹麦人举起他们所造的锤子向全世界各民族宣布,这是唯一真正的锤子,说话很荒唐对吧?
感性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摹仿,而且不完善。于是一个重要的结论来了,现实世界的缺陷都来自什么?它跟理念之间的差距。
所以世界应当被改造,我们中国人没想到过改造世界,各位,西方人自从柏拉图思想成为传统以后,改造世界的要求不断地提出来,为什么?现实世界被发现有缺陷,怎么会发现的?因为心中有理念,拿理念来对比现实,现实不就有缺陷了吗?有了缺陷怎么办?改造它,让它更接近于理念,这叫进步。
我们今天的锤子跟原始的锤子形态差别很大是吧?我们有了碎压机,叫现在的锤子,形态上跟最初的锤子差别很大,但是我们要知道现代的蒸汽机也罢,碎压机也罢,代表着从原始的锤子直到今天锤子的进步是吧?这个进步谁带来的?我们心中的理念比照出现实的缺陷,然后纠正这个缺陷,克服这个缺陷带来的。所以西方一定提出,历史进步了。
世界应当被改造,因为它是不完善的模仿,要求克服它的缺陷,每一次克服就带来一次进步。理念让西方文明跟中华文明有根本的差异。我们中国人可曾想过要改造世界,今天想了是因为受西方影响,以前只想到天人合一。
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改造这个社会,包括自己的人生有许多缺陷,许多缺点怎么办?改造它。改造论、改造的观念来自柏拉图主义——理念论,那么中国人也像西方人一样不断改造,改造自然,也改造社会,包括改造自己个人的生活,不可能,各位你后来才知道不需要改造,改造是很荒唐的事情。
由于西方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西方,愿意发展出资本的要求,愿意发展出技术的改造自然的要求。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什么体现呢?它可以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
比方说泡泡糖,自然界中本无此东西,所以你在吃泡泡糖时一定要注意的,你咀嚼完了之后不能咽下去的,因为它不可代谢,你必须把它吐出来。
很多事物追溯渊源要追溯到理念论的。因为它构造出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一旦造出来,它无法进入自然界的循环中。今天叫白色污染,对吧?白色污染只可能产生于西方文明,怎么可能在中国产生呢?这是不可能,因为他的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
我相信今天当我们看到父亲父母亲把孩子告到法庭上去,或者孩子把父母亲告到法庭上去,或者兄弟姐妹彼此对簿公堂,无论哪一方胜诉了,胜诉的一方绝不会有幸福感,各位同意吧? 法的理性不可能成为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基础。
中国是未来所谓法治的国家,不要把它想象成所有的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都是用法律的原则来处理的,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假如我到一个饮食店里边喝一碗豆浆我都在担心这个豆浆里边有没有危害我身体健康的要素,或者我发现了我怎么我告。如果是这样的生活,日常生活的问题都要用法律的诉讼来解决的话,想想看比方说一个上海要多少个法庭。
日常生活的危机不是靠法的理性,也不是靠资本的逻辑,靠一个民族的伦理精神。
绝对安全使用核能,那么它有一个前提——人不会犯错误,但人是会犯错误的动物。
人不能以为自己在理性的武装之下就可以不犯任何错误,达到完美和无限,这不可能。人归根到底是有限的,他被虚无包围着。
所以这样来看,哲学的命题和宗教的命题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共同承认人是会犯错误的。而在核能的运用上一旦犯了错误,其后果是无法收拾的。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站在大地上的绝不是我们头脑的理性,而是生命情感。西方的哲学把人类心灵当中的情感放得很低——第一等级理性,第二等级意志,第三等级才叫情感,放得太低了。他们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罗格斯中心主义,中国哲学恰好是相反的,把生命情感提到根本的位置上来,我们想想这个道理对不对?
驱使我们去行动的,并且让我们的行动是合适的,让我们的行动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带来的不是破坏和灾难,而是带来的是和谐和幸福的话,肯定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运用是正的。
我们不要以为我们可以用冷冰冰的理智思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是无时无刻不在情感之中的,我们不是恰好拥有了一份欢乐或者拥有那份悲哀,而是当我欢乐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欢乐,当我悲哀的是我就是这份悲哀,而不是我有一个冷冰冰的与情感无关的心灵的实体,此刻恰好处于悲哀的状态,然后把这个状态排除掉。没这种事情的,生命情感是方方面面,构成了我们的心,他就是我们的心。
我们知道西方的逻辑要推理是吧?那么推理里面比较典型的就亚里士多德讲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好,那么大前提和小前提所用的概念当中要有一个中间性的概念,然后推出的结论在形式上肯定正确。
那么你的每一个推论的前提,这个大前提来自哪里?来自前面另外一个推论,好,那么另外一个推论的结论成了你这个推论的前提,那么另外一个推论的前提又来自哪里呢?再往前走,还有一个推论,还有一个推论是这个前提的来历,你往前走,你终于会找到什么?有这样一个推论,它的前提不是推论的结果。
假如每一个推论的前提都是另外一个推论的结果,我们将无穷追溯,到后来你总会找到这样一个推论,它的前提不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他一定是哲学。中国哲学典籍给出的是什么?全是这些东西,就是你可以拿它来做前提的那些真理,然后再来推理。他给的是什么?他之所说及他之所见,这个见是什么?心灵的见到。
一句话很简单,比方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讲的两句话你已经老早就知道了,懂了还是没懂?你就问老子为什么反者道之动,你推给我看看。老子说我看到的就是反者道之动。他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他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直观的判断,然后你再推就可以推出很多东西。
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就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走向他自己的反面。
由于这一点让中国中华民族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跟我们比的,什么智慧?在最黑暗的时候,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对未来保持住它的信心,为什么?——黑暗即将过去。他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伟大,同时它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的时候,最得意的时候保持着必要的警觉,为什么?事情正在走向反面。
各位读过黑格尔逻辑学吧?那是一个一个范畴推演的,每一步的推演在逻辑上是严密的,无可指责的。但是读者一定理性的思考,一环一环地跟上去,出不得半点差错。面对着黑格尔的逻辑学,如果你失眠,打开逻辑学,很快昏昏欲睡。
为什么?因为你无法段在长时间里保持理性的清晰,你不可能激动起来,你就在那里推理,推到后来你受不了了,受不了眼皮就重了,睡着了。这就是西方哲学的著作,锻炼我们的头脑,把我们的理性思考训练得十分彻底和周密,其效果跟学数学差不多。
中国哲学的典籍滋养我们心灵的,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心灵本身的种种生命情感。你读得懂这一段是因为你有过这一份生命感受,你读不懂那一段,你的人生还没有这份感受在,那么你把它背出来就可以了,以后会懂的,怕在你什么都没有,这叫童子功。
所以我们中国的国学的教育传统就是从小孩抓的,抓的时候不是让他理解,就让他背。我们觉得这个方法太机械,太不好,不像西方这个学习教育一套方法都是以理解做前提的,你怎么可能在小时候理解儒道佛的经典,它里边没有严密的推理。严密的推理、范畴的演绎小孩子也能学,是吧?有的人数学天赋好,可以很小的年纪就能懂高等数学了,这事情也没什么奇怪,智商比较高。
所以中国哲学的著作,它的文字表达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充满了形象、比喻、例证,暗喻,有文学的价值,并不是把它推理出来的,是直接告诉你的,你不接受你慢慢去体会,跟我没关系。中国古代的圣人把它直接所见就说出来了,这叫直觉的真理,西方哲学是推理的真理。
听了王老师对资本论的讲解之后,对比以前老师上课所讲,真是极大的颠覆。一举改变了我的资本主义的看法。对资本论这本书的看法。
由于受到教科书的影响,以前一直以为资本主义就是剥削人民血汗钱的坏主义但是随着渐渐长大,见的世面增多,却发现资本主义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固然有其不好的一面但是更有其积极的一面,至少改革开放30年来的社会生活进步是做不了假的
资本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又提高了生产力,人们创造的财富大大增加
以前的农民伯伯只能靠天吃饭,遇到灾年,颗粒无收,便是人间惨剧现在至少大家不用为粮食发愁国家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
以前遇到一点小病,无法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现在有了医疗保险,生命基本有了保障
所以资本主义不是猛兽,善加利用,也能造福于民
但同时又不可全靠资本主义资本逐利而生,没有利润的事情它从不会干,比如全民脱贫,比如基础建设,再比如九年义务教育,这些事情就需要我们的国家机构担起重任
#以书之名#
周国平的书总是能启迪心灵,其中书中有段话: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就好像两个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人,虽然最终的目的地不一定相同,但都能深深体会到彼此感受,并希望与对方结伴而行。
我不禁想到了罗翔提到的的圆圈正义,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圆,这个世界上亦并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正是因为每个人在内心世界里都是孤独的,追求被他人的理解与认同便变得更有意义。
很多人把消除这种孤独感寄托于爱情,拿爱情带来的慰藉来对抗内心的孤独,哪怕拼的头破血流也要找到全世界里那份独属于我的荣宠。这谈不上对错,更像一种悲壮,就像大话西游中的紫霞,骗就骗吧!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会受伤,还是会扑到火上。
爱情到底是什么?它为何有如此的魔力?
爱情是卿卿我我的思念,“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爱情是心照不宣的甜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爱情是情有独钟的坚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的美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忽略了一条客观规律:哪有什么一成不变,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难道爱情也会变?这听起来有些悲伤。它不是永不变的,那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爱情不仅仅是为了美好而存在,关于爱情的意义,王德峰曾讲述过:人情冷暖之极致无非男女爱情。爱情是人生中一座伟大的学校,它让失恋的男孩子强大,让失恋的女孩子聪慧。爱情是慧之引,把人从动物性转化为 社会 性,转色为慧。
我认为爱情虽然会变,但它并没有消散,而是转化为另外一种生命 情感 ,以另一种方式存在,那便是亲情与责任,温暖与守护着那个曾经爱的人。我们既不能因为爱情的美好过分执着,也不能因为爱情而改变,心有不甘。对于爱情,让它在内心自然而然的转化就可以了。
难道用爱情来对抗内心的孤独感是完全没用?
亦不尽然,孤独其实是一种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中来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孤独无法摆脱,会伴随着我们一生,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爱情虽不能消除孤独,但能让孤独的内心体验到人情冷暖。毕竟在白雪皑皑的寒冬里,没有人比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心里更暖和。
身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都是纷涌而来。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身为大学生,如果你现在没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学历和学校,可以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多看看这些名校公开课,不断地内化自己,提升自己的水平。下面给大家分享的都是可以免费学到的名校公开课,进行深入化系统性的学习,让那些思想泰斗,学术大牛不再触不可及。
1中国政法大学罗翔老师——《罗翔讲刑法》
罗翔老师用其深切的人文关怀,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把严肃冰冷的刑法讲得通俗易懂,硬生生的打破了人们对刑法的刻板印象。罗翔老师独具的人格魅力,让人们始于段子,陷于专业,忠于人品,是一位有温度的刑法老师。很多人都是从“张三的传奇一生”开始了解到罗翔老师的,却因为专业而有趣的刑法科普对罗翔老师“上头”,最后被罗翔老师深切的人文关怀而感动。罗翔老师对客观主义刑法观和功利主义法益观进行解析,结合人的尊严和社会公益加以阐释,强调法律要尊重人们的意见但要超越人们的偏见。
2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中国文学史》
我在大二学年了解到了欧丽娟老师的这一系列公开网课。该课程的知识内容不仅能帮助建构相应文学史时段的知识框架、厘清知识脉络,也能够在老师深入浅出地引导、教学中体悟人生道理,引入哲思。欧老师学养深厚,视角广阔,往往能够旁征博引,融贯中西,部分观点尤能令人耳目一新,不免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她对于古典文献和当代巨著的信手拈来以及融会贯通的清晰表达,和对人对物自然温暖的包容和关怀都是我们喜爱她的理由。
3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
复旦大学讲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由王德峰教授主讲,这个课堂是王老师上课的实景录像。内容更多侧重于对“中国儒释道文化”的讲解,重在阐明国学的重要,以及当代年轻人学习国学的必要性。在复旦大学,师生都称他为“哲学王子”,在校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深受学生的欢迎。
4耶鲁大学公共课——《博弈论》
本课以案例分析为线索,用通俗易懂的思维角度去分析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博弈,教会你“寻求最优策略”的核心思路,期待可以通过博弈的智慧,提升自身的思维高度,实现更美好的人生。学习博弈论最大的益处就是用科学的分析来辨别生活中的“迷惑行为”,在游戏规则中,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减少拍脑袋下结论的次数。
5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走进大诗人》
戴老师的有趣源于其扎实的学识,更源于其对于古代诗词的热爱与坚持。内在学术修养的充盈,促成了戴老师达成“有趣”的境界。戴老师讲授的内容,没有故作高深、难以理解的殿堂之学,对于大多听众来说,都是便于理解、可亲可感的。在课堂上,戴老师更是金句频出,讲的课生动有趣。戴老师运用其扎实的文学功底,打破了我们对这些大诗人们的固有印象,这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走进大诗人,看到这些大诗人们的多样面貌。
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王德峰:阳明心学何以成为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出路?》和最近的体验,让我考虑一个问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中国人敬佩两种人,一种是至情至性的人,一种是无动于衷的人。
孟子当初说“不动心”,张载当初问程氏兄弟,怎么做到定性?都是怕人心随外物而动,不得自主,如被操控的玩偶。
但是,我们真正敬佩的倒不是天上永远无动于衷的神仙,而是敬佩和欣赏下凡的七仙女。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或许自我意识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就像自我意识和思考也不可分割一样。
以本人内向探索的经验,自我意识绝少做到零情感。
用饱含感情的触觉去触碰事物,是我们的文化特征?是我们的独特发明?
这是将死的原始文化还是一种在将来还有生命力的文化?和西方那种理性的文化有何区别?
一时间,让我茫然。
不过,那种特殊的味道也更清晰的凸显出来。
所谓生命的体验难道不就是乘坐情感的过山车吗?
我们享受成功的狂喜,爱情的甜蜜,失意的痛苦,沮丧的如坠深渊。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啊!
当人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唯一,带着欣赏的眼光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一切都产生不同的意义。
其实,我们也用不着修“不动心”,也用不着苦苦坐禅念经,也用不着苦读哲学书,我们只要知道自我意识的短暂存在和独立性,像看戏似的看自己的喜怒哀乐,像体验极限运动似的体验情绪的跌宕起伏,就可以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方式竟然让人有一种极深的兴奋感。是的,但是用情绪去碰触世界,为何会产生兴奋感呢?
接着上面说,是不是真的像阳明等学者说的,人的内核中,有个天生的机关,能识别是非,有自己的好恶,对善如饥似渴,对恶嫉恶如仇(哈)?
这个机关比自我意识的出现更早吗?或许。小孩子也有喜怒哀乐,但小孩子未必有意识和思考判断的能力。
好像有美国的学者说过,人有三个大脑,最初的蜥蜴似的大脑,管吃喝拉撒睡等本能行为,还有个情绪大脑,是哺乳动物大脑,最后是皮质层大脑,管计划理性思考。
但对复杂的道德情景做出情绪反应,可不是原始大脑所能。就像有学者说,人是会对思想的美产生情绪反应的。或者说,人在长期的学习当中,会对知识产生情绪性反应,这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了。
那怎么解释这个东西呢?
第一个解释,恐怕和阳明先生他们的初衷相反,他们想象的那个道德本心,不是人本有的,而恰恰是长期修炼的结果。
第二个解释,是本有的,但要经过长期的修养挖掘出来。
总之无论如何,都要长期修炼。
但造成的结果却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本有,那么关键就在于挖掘出来。就像王学后来的一种观点,良知出来后,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好的。如果是后修得的,那就要时时刻刻警惕小心,持续自律,不能放松。
总的来说,本人更倾向于是后天修炼的结果,跟知识情感相似。
上面所说的,对善的如饥似渴,和人的其他需求,意欲,是类似的。也就是阳明先生讲的“自慊”,注意不是自谦,是自惬,自我满足。顺从内心深处,不可解释的需要,一直就是深层快乐的源泉。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是我们的苦难,还是我们的幸运?
当我们来到大学,生命中就有了一段宝贵的时光叫大学生涯。比起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四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怎么来看待这四年的大学生涯?这本来不是一个问
题,我们都会很珍惜这段时光,但在今天,它却成了问题。因为今天,人们似乎把四年的大学生活看成是谋取好职业的途径和手段,大学俨然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
所。这样一种大学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到处蔓延,以至于遗失了大学教育的初衷。
倘若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如
果高等教育仅仅提供应对未来工作的技能培训,仅仅是人们成为专业人才之前的预演和训练,那么大学就不需要了,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职业培训所。在我看
来,"Universi
ty(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科学共同体,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心。这里有一批人,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推动科学进步的使命。一句话,这里是追求真理的
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人生的青年阶段,能够有四年的时间来到这样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应当是非常幸运的。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有一段暂时
与现实社会的利益体系相脱离的平静时光。这一点在今天这个时代格外宝贵。我们应当拿这一段跟现实社会"脱节"的平静时光来做什么?来求学、问学、求真,来
追求真理。倘若人在知识领域中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追求实际的利益,那么天下也就不会有学问和真理了。真理与公理无关,真理从来不是达到利益的手段和工
具,真理是人心灵本质上的需要。
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
“我们往往不得不在大学毕业之后暂时服从某种职业;服从这种职业是没
错的,因为这是谋生的需要,谋生总是第一位的事情。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自由固然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却往往会因为钱而被卖掉。问题在于,当我们终于可
以不需要为谋生而出卖自己的自由的时候,是否还能有理想,还能因为那理想再把自由赎回来。”
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中国社会吧。年轻人会看到许多成功者,他们也许会在富豪榜上留下名字。而我认为,按照当今社会的成功标准,许多成功者其实不一定有生命的幸福感。因此,我们讨论学问与人生的问题,其实关系到每一个年轻人的人生理想。
我很想了解今天的年轻人是怎么看待人生理想的。大家可能会犯一个错误,不知不觉就混淆了两个概念:一个是职业理想,一个是人生理想,错把职业理想当成人
生理想。在古典时代,这两个概念经常可以重合:一个人实现了职业理想的同时,也就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比如,一辈子做医生的人,医生就是他的职业,在这个
职业中,他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个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能够跟人生理想重合,是一种幸运,将来还会由此衍生出敬业精神。但在今天,这种重合出现
的概率很小。之所以不能树立起敬业精神,就是因为我们从事的职业跟人生理想无关。当我们在比较目前的职业和将来更好的职业的时候,“更好”的标准是什么?
是外在的成功、某种社会地位的提高或者薪水的提高吗有的人不断跳槽或者被“炒鱿鱼”,终无止日,每走一步,他都认为自己在前进,就这么度过了一生。我无
法想像在这样的一个生命历程中,生命的意义会有多大的光辉。我曾经遇见一位上海重点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当我问他对自己将来的期望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成为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当我问及这是否是他的人生理想时,他回答正是。我默然。
爱因斯坦的智慧让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来
到世界上,不是希望能够得到什么,而是希望能够做到什么。我在少年时期就听说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一直以此激励自己。从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什么这一点出
发,才可能树立起人生理想,人生理想和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没有关系,与我们能够做到什么才有关系。以爱因斯坦本人为例,像他这样一个人物,按照今天的标准可
能并不属于英雄或者成功的典范,他不是世界首富,给予他英雄地位的也不是他所拥有的资本的数量。在大学毕业以后,爱因斯坦去了专利局,做一个普通的工作人
员,这是他的职业。这个职业当然不是他的人生理想,继续思考物理学所面对的危机,实现一场物理学的革命来克服物理学的危机,这才是他的人生理想。他坚持了
这个理想,所以他能够在专利局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继续他的科学探索。我相信,不管今天的时代跟以往的时代有多么不同,人生的基本真理是亘古不变的。大家既然
来到了大学,获得了追求真理、推动学问事业进步的机会,那么至少应当在大学四年的生涯中,追逐我刚才讲的那个意义上的人生理想,也就是真正发现自己能够做
到什么。我们往往不得不在大学毕业之后暂时服从某种职业;服从这种职业是没错的,因为这是谋生的需要,谋生总是第一位的事情。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自
由固然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却往往会因为钱而被卖掉。问题在于,当我们终于可以不需要为谋生而出卖自由的时候,是否还能有理想,还能因为那理想再把自由赎回
来。倘若根本没有人生理想,那么就永远不再可能把那个卖掉的自由赎回来了。
学术之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灵魂
大家一定知道著名
的“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未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钱老问的并不是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英雄。今天的高等教育究竟缺失了什
么?我认为是缺失了灵魂。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我认为是学术之精神。倘若学术不能和社会保持足够距离,反而沦落为社会一部分利益阶层、利益体系的博弈工
具的话,学术就不可能发展,甚至会发生变质。蔡元培先生做北大校长时,曾经提出“为学术而学术”的理念。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是象牙塔里才会有的说法。其
实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学术不用为人类的进步而奋斗,但是学术能够为人类进步作贡献,或者为中华民族作贡献,前提就是与社会的利益体系保持足够的距离。学
术之独立,也就是蔡元培先生讲的“为学术而学术”的含义。
我们在大学四年当中就要养成这种学术之精神。不管每个人攻读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多么
紧密或者不够紧密,这并不重要。在大学里学习,并不仅仅为了培训谋职的能力,而是一种探索。哪怕大家对自己的专业很反感,从来没想到会喜欢上它,甚至是没
办法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我们还是要用四年的时间去研究它。因为研究这门科学,跟老师同学一起探讨该领域里最基本也是很困难的问题时,可以获得这一辈子以
后未必能获得的学术经历——体验学术冒险,解决现在所有人都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许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比结果本身多得多的东西。
我一直强调,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可以谈恋爱,可能被偷自行车,会抱怨食堂伙食不好,还会渐渐感到囊中羞涩,买不起淮海路高档
商店里的任何一件豪华商品……这一切都没问题,关键是这四年的主题是什么?我想起当初我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前校长谢希德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她一共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祝贺你们考入复旦;第二句话是从现在开始,每一个理科的学生,都要以实验室为家,每一个文科的学
生,都要以图书馆为家,珍惜这难得的三年的光阴;第三句话就是谢谢大家。如此简短的开学典礼演讲,我却铭记了一生。复旦的传统、复旦的精神是由一百多年的
历史,以及那么多把一生的光阴投入到复旦的学术研究中的老师积累起来的,大家汇聚在一起,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里就是“知识分子的圣所”。大家来到这里,
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有光环的文凭。如果能够这样看待问题,我们就要对当下时代的种种功利主义采取抵制和拒绝的态度。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终于获得了一种机
会,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以心静观宇宙,静观真际,可以对真际有理智的和同情的了解。真际就是真理的境界,要用心去静观,可以作为通往圣贤境界之门路。
学术精神与人生的关系
学问不仅是智力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它同时是人生境界和生命信念的基础。在我看来,学问与人生之间的关系分七个不同方面。
第一,学术的精神让我们能够真实地形成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只要投入过一段时间去探索生命真理,去求学问真,就一定会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知识越多,就
会察觉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所以从学术体验中形成起来的学术精神,让我们一生都能够保持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它不是礼貌,不是客气,而是真实的。我永远不
会自以为是,好像真理在握;我也许已经知道了很多东西,对学术的某一个领域做出过一点贡献,但我自知不知道的更多。这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在不做
学问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这样去思考问题,这是学者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在大学四年里养成。
第二,学术精神让我们拥有了开放的头脑和善于倾
听不同意见的习惯。大家来到大学,跟老师同学一起研究这个学科领域里的重要问题,一定会有很多讨论。在这种讨论的场合,我们不仅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更要聆
听别人的见解,尤其是自己的观点遭到反对的时候,能否继续用心倾听?能否打开心扉接受不同的意见?不要认为自己获得的东西就是唯一正确的,很多时候可能只
是因为我们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已。所以,经过四年的学术探索和学术体验,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开放的头脑。
第三,学
术精神让我们拥有了自我批判的勇气。一个人要自我批判是很难的,尤其是在成熟了,经历许多人和事之后,会慢慢地失去自我批评的能力。从这一点而言,我非常
佩服梁启超先生,他总是“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总是在自我批判中前进。他本来追随康有为先生时,是推崇君主立宪制的,后来他接受了“共和”的观念。
“以今日之我批昨日之我”,是需要勇气的,这就是自我批判的勇气。在学术研究中,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会让我们受用的。哪怕将来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走
上社会实践岗位,在取得一些成绩以后,也千万别忘了,还是要保持这种自我批评的勇气。这是四年大学生活带来的一个重要收获。
第四,学术探索的
体验让我们总是能够把一个要处理的具体问题,放到学问的意义系统当中去,重新认识和评价它。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碰到我们研究的问题,但他们不会学术地去思
考,往往只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发问: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摆脱困境?当然大家都有这个目标,但是理解问题的性质、来龙去脉,就需要把它放到学问的意义体系
中去思考。所以,在大学毕业前完成一篇学位论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就要求我们把学术问题放在一个意义的背景中去重新考量。有一个学问体系作为基础,把
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问题维度来思考,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第五,我们永远不是就事论事地讨论一个问题,这是学术体验也是学术精神对我们将来人
生的一个重大意义:系统地谈论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放在一个意义中去严谨地思考,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哪怕日后做的事情和大学里学的
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在面对要处理的现实事情时,我们仍旧保持这种思考习惯,这就是我们将来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
商人和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明朝的李梦阳有一句话说得好,“诗与商,异术而同心”,就是说他们做的事情不一样——“异术”,但“同心”;企业家也
是把做企业当做是完成一篇很大的论文,用学问来提炼和提升它的。
第六,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们
心学不是心脏学,不是心理学,无法用英语中的heart或mind来表达。
我们指出了这个心的存在,但是每每被我们丢失,再把它求回来,孟子说这叫学问之道。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这个心的亡失,实际上是很容易发生,也比较自然。比方说,我们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 最初是孩提时代,那叫童心 ,本来在我们身上,后来会丢失的,丢失之后你慢慢成长,慢慢泯灭, 知道这个世界上要趋利避害,学会了趋利避害就进入了人生的所谓功利境界,这就是心之亡失。 心之丢失,然后人生也就不自在起来,中国老百姓的那句话说的真好,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我们现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的方式是让他们早早的不自在,越早越好。在幼儿园起就要设置学算术了,还要学点英语,到小学的奥数,这个幼儿园最好是双语幼儿园,汉语英语一起来,然后早早的把我们的孩子推上了人生竞争的舞台。就让他们知道利害得失,知道自己的前程如何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济手段。让他们更好的丢失那个心,然后再把它们求回来,很难。
我是80后的父母,凡是80后都是50后生出来的,所以50后对80后有一个不可推卸的债务,叫精神上的债务。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点。现在我和我儿子之间可以进行哲学上的交流了,因为他们需要这一点。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最近在求回来,人要安心立命。 我们下一代最缺失的不是知识、技巧、不是运用逻辑和符号的能力,而是缺乏人生的基本信念,最缺少这个。
“此獦獠根器大利”。根器就是慧根。不懂敬畏生命的人,成长中没有读过伟大的悲剧、灵魂没有得到过洗礼、心灵没有受到过震撼。我们追求卓越,我们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我们的基础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怎么好不读一点心学呢,《传习录》最起码,然后《六祖坛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不大好懂。我们平心不都有心吗?还要生干嘛?平时我们都有心,但此心是假的,支配着我们的,让 我们形成了种种的欲望、期待、焦虑、恐惧、绝望等等的这个心,业力造成的,因此叫业识。这个业识由五个方面构成叫五蕴 。色受想行识。构成了我们平时那个心,业力所成,所以叫业识。我们就在此心之中,我们就在业识之中了。
如何把它破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本心就来了,本心就是我们的心,也就是宇宙,是大其心。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就是守护和滋养我们的心。它不是针对头脑的。西方哲学针对头脑,中国哲学养心,要把我们的心养的和天一样大。那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你相信这句话吗?
什么叫佛性?不是空、寂,这是对佛性的误解。佛性不是空寂,我们修佛做什么?把我们的生命情感统统丢掉,空寂其心,错了。你要坐禅是吗?怎么坐?心里什么东西都没有?那叫空心静坐。好,石头一定坐的比你好,你比得上石头吗?石头才叫空心静坐呢。千万不要误解了佛性,什么叫佛性。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它,我们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男男女女注定了要爱一次的,这件事情不是他们自己个人做出的决定。假如是个人主观上决定的,那么这世界会很奇怪,一部分人决定去爱,另一部分人决定不爱,没有这种事。每一个来到这个世间的男人和女人注定要爱一次,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这一点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东西等着我们了,其中有一个就叫做爱情。具体的一次恋爱,跟世界上任何具体的事物一样,生生灭灭。因为具体的爱就是某一个男人跟某一个女人那份情感联系。它跟一个苹果是一样的,苹果会成熟的,然后熟透了,然后开始腐烂,然后烂到最后什么影子都没了。这一点上爱情和苹果是一样的,这是具体的两个人之间的那份爱。但是具体的这一份爱消失了,不等于爱本身没了。爱是佛性的一个方面,它不朽。假如某人恋爱过五次,五次都失恋了,于是他将来会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他说这个世界上爱情本不存在。他这么想,对还是错,他一定错了。 具体的爱情的消失不是爱本身的消失,他说这样的话来,表明了他已结失去了爱的能力 。我们就拿这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佛性。 佛性是人生不朽之价值的总和 。不关什么时代的,其中一个方面叫爱情。
什么叫我们的心?本心就是宇宙。什么叫宇宙?人类生活不朽的价值。它不生不来,不增不减。我们来到这世间上做一次人,就是展开我们的人生,就是要进入这不朽的价值。佛学让我们活的更好,不是让我们拒绝生活。于是陆象山说了这样的话, “宇宙内事,就己分内事” 。王阳明心学的先驱人物就是陆象山。你以为你跟那个异性的个人相恋是仅仅属于你们个人的事吗?,不,它是宇宙内事。然后你失恋了,己份内事,就是宇宙内事,它也是属于宇宙内事,不是你个人的偶然的不幸。
如果没有慧能,即无后来的王阳明,陆象山。(为什么说当时慧能得法后,命若悬丝,因为在)衣钵的传承同时也是田产的继承,所以佛门就不清净了。“切不可轻视初学者,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的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志”。(慧能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就是从慧能的这句话里套出来的。
神秀的毛病出在哪里?他说我们有一个本来干净的心,然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可能要沾染上灰尘。 什么叫修行呢?就是不断的擦灰,就是我不断的把我们的心跟外部世界隔绝开来。要保持这种隔绝 。因为外部世界充满了烦恼。在这层意思里面,他把心跟烦恼对立起来了。这个对立错了。我们上午已经讲过, 烦恼就来自于我们的心,智慧也来自我们的心。智慧跟烦恼是对立的,但它们同出一源,根源还是那个心 ,你怎么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二元对立呢,这是其中一个错。
还有一个错。他把修行看作是对烦恼的拒绝,这意味着把 众生的烦恼拒之于门外,求个人的自了,是小乘佛教 ,只求自己的解脱问题。这不是释迦牟尼的智慧。大智慧就是大悲悯。 你没有悲悯你就没有智慧。我们怎么好把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呢?我们要拥抱众生的烦恼,把众生的烦恼也看成自己的烦恼,看众生的罪过也看成是自己的罪过。这才是大乘佛教。 所以毛病有二个方面。思考西游记唐僧取经从小乘佛法到大乘佛法
智慧就是悲悯,(有悲悯)这样的人慧根不浅, 悲悯和智慧是同一件事情 ,就是你的心大了,你打破了形骸之间隔,你的心就大了,心里小怎么会悲悯呢。“应无所住”,也别把自己本来干净的心当境相住在那里了,这叫著了净相。这也是住相,就是住净相。 世界上如果本无烦恼,要智慧干嘛,智慧是从烦恼中来的 。把空再空掉,叫空空,就是回到世间,再次入世修行。回到生活中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来。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见到的佛性之后,万事万物的真实意义才向你呈现。
(慧能说)自性就是佛心,人人都具备。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求乐莫大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自本心起来,就成了佛。即心即佛。
禅宗就是佛教中的心学,自本心也就是佛性,佛心人人都具备,但是平时看不到,因为心没起来你看不到,不是用眼睛看。佛教中讲观想,这个观不是眼睛看。是本心起来。这个本心大如天,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小我放下了,叫去除了人我别。人我别不是本来面目。
什么是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禅宗守什么戒?戒轻视他人。真正的根本的戒是平等,就是永不轻视任何人。禅宗第一次提出了众生平等,根据是人皆有佛性,众生是佛。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得众生。佛的意思是觉悟者,每个人都有佛性,这个佛性跟宇宙一样大。只是没见到,没见到的情况下叫凡夫,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所以永不可轻视任何人。
众生平等,众生之间差别很大,都不足让一个人比别人低,因为他佛性在。每个人都要堂堂正正,自做主张。 慧能说,不是我能够度你的,每一个人都是自性自度,我只是启发你。我们这些小根之人,需要上根之人,大善知识来开导我们。但是开导不等于他能让我们度了,我们还是自度。是在他的启发下我们自性自度,这样禅宗的思想就为宋明心学做了准备。中国人心中之贼要去破了,我们中国人如何树立起自己独立的人格,成为道德自觉的主体,彻底的打破主奴关系的奴化。王阳明后来这么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足,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作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不妨碍我们成为大英雄。 这是宋明心学的共同目标,“破心中之贼”,禅宗为它做了准备,因为禅宗告诉我们人人皆有佛性。
孟子的心学是开端,然后又讲了禅宗的心学,是佛教的语言讲的心学。然后我们现在看,心学在中国的最高成果,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我们现在做事情每每凭的是心外之理。
《大学》是中国人哲学修养第一本要看的书,叫初学入读之门。这篇文字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中庸》是曾子的学生子思所作。《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就是学做君子。跟小人区别。一般来说,孔子说15岁开始读这本书。孔子说15之后有志于学,是学做圣贤。到了15岁是要学习做君子。
第一句话讲出了三纲领。“明明德”。明德就是心之德,德是一个事情的特征属性。我们心的德性叫明德。明明德该如何明,第二句话,是在亲民。 在体会人民生活。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到15岁你就要领会百姓的生活,人民的平常生活里面有道 。第三句,止于至善,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叫至善。此心存乎天理之极,极的意思就是标准。明明德的途径就是亲民,指向心与天理一致,这个心中任何想到的,无不是以天理为标准,不掺杂任何的小我的私欲。把个人的偏见清洗干净,个人的私欲清洗掉,叫存乎天理之一心。这种状态叫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
还有八条目,具体怎么来做呢?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少年时问都是,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是读书,作官。王阳明说,“不对。 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学作圣贤 ”。学做圣人是人生第一等事。儒家的格物致知其实我们自心具足,心外无物。王阳明悟后开始讲心学。南宋的陆象山也是顿悟的。明朝王阳明也顿悟了。朱熹破心中贼的方法是“存天理,灭人欲”。错在哪里? 天理如果脱离人心,在人心之上,就是僵死的教条,它没有力量,你认为它也一样,对你的生活行为,生命实践毫无影响。人难道不知道孝之理吗,有用吗?这个理在他的心之外 。
陆王发现,程朱理学走的路不对,天理应该在人心里,不是僵死的教条。 天理在人心里,就是良知 。心之德,明德即是良知。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心就是良知的呈现。良知当下呈现了。当下呈现。大思想家说话不随便说,不是头脑中的推理。他的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时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现了,这不是头脑的事,是心的事。 良知不是在我们的头脑里,是在我们的心里,这个心里面是生命情感 。头脑里面是概念判断推理。我们别误解了良知,良知不是康德所说的先天知识,良知是我们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生命情感在哪里,不在头脑里,在心中。头脑和心有区别,要说明头脑和心的区分太容易了。 心更根本,在头脑里面活动的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心里面活动的是生命体验,生命感受。试想一下,我们是否可能用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把我们心中的情感给消解掉,不可能的 。这就是王阳明所讲的心,不是西方学者所讲的理性。理性是头脑的工作,头脑的能力。心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平时你看不到,它在关键的场合突然爆发出来,那叫当下呈现。
一、心即理。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朱熹的理学与阳明的心学对立在哪里呢?朱熹的理学要我们用头脑去理解真理,然后再诉诸生命实践。试想一下,我们头脑中理解了一部分道理,它能不能成为我们生命实践的动力?不可能。 生命实践的动力来自于心,就是生命情感 。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去行动,去实践的动力绝不来自于头脑。趋使我们去行动的是情感的力量,而情感发自于心,这个发自于心的情感要在它的本真的真想里面,那叫天理。心即理。此理非概念判断推理,不是自然科学的定律,是生命情感的真相。你首先掌握这一点,你就掌握了王阳明心学的第一个命题。心即理。
在朱熹跟王阳明的学说中彼此对立在哪里?朱熹说,“天下要先有孝之理。人才会有孝亲之心”。孝的道理是不朽的,本来就存在的,我们没有去认识它,所以我们不会去孝敬我们的父母,那个孝亲之心就没有了。孝之理带来了孝亲之心,这是朱熹理学的出发点。所以先要把那些本来就在的理,不朽的理说清楚,我们去认识它,由于认识了这份天理,我们就有了生命实践的那个心。有孝之理,于是产生了孝亲之心。这个道理对不对呢?其实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时下中国社会有些丑恶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是我们对理没有了解,我们都了解,认识到比如孝之理,问题是我们没有孝亲之心啊。心是情感,是生命情感。我们讨论一点哲学,比如说几何学讲圆的道理,圆之理本身是不圆的、颜之理不颜、热之理不热、它没有温度,它就是那个理啊。爱之理不爱的,爱的道理不是爱。或者说爱之理不热。
王阳明把孝之理与孝亲之心的关系颠倒过来,说,“天下是因为有孝亲之心,才会有孝之理”。这个道理在哪里。你查一查论证就知道了。宰与问过孔子这样的问题。“心安与否”,所以仁并不是一个概念,是生命情感的真相。我们对父母的爱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过父母亲的关爱和恩典,我们在父母亲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亲身感受过,如果我们还不去回报,我们会心安吗。孝亲之心就是这么来的,它不是来自于我们的头脑对一份道理的认识,而来自于我们的父母亲对我们关爱的亲身感受。由于有这份亲身感受我们就需要去回报,而不回报心不安。安与不安不是头脑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个声音就是良知的呼声。良知是天理的灵觉,它才是真正的力量,头脑是压不过它的。
君臣关系中,现在没皇帝了,其实君还在,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所以叫这个民族的臣,这层关系永远在的。你走到天涯海角你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你不是世界公民,没有世界公民,这叫现代的君臣关系。 爱国是一种生命情感,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我们的心就是这么来,基本五个方面,小的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君臣之间。 在这种关系之间你还是个个体,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
什么叫自我价值的实现?于中国人而言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的成功或失败的价值落实在我们跟亲人的关系中,也落实在我们跟民族的关系中。你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了成功,你就感觉到我的自我价值实现了吗?中国人不这样的。要让父母知道,告慰父母,要让妻子或丈夫知道,让孩子知道,这是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落实处。我们这个民族因此而了不起,下一代是我们中国人的命根子,真正的中国人都为下一代而奋斗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什么是为下一代?就是为未来。我们这个民族是为未来而奋斗的民族,下一代就是未来,哪怕这辈子吃了再多的苦,只要下一代超过我们的生活就好了。为下一代开辟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我吃再多的苦都可以。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民族是这样的吗?没有,就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方式、人生价值、境界、在儒道佛里面,不在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学里面。王阳明所讲的心是良知所在的地方,而良知不是理性认识,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真相领会。因为有孝亲之心,才有了孝之理,而孝亲之心就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我们感受到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想要去回报。这个孝亲之心,“无此心,即无此理”。一个孝子在英语中找不到任何对应的词。孝不是概念,是生命情感的一个方面的真相。
二、知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全部学问,概括的话就是这三个字。致是什么意思?这个致不是获得,是我们本有,何需要去取它呢?致也不是创设,不是把良知创立起来。良知有声音的,在我看来,致良知就是听良知。根本的关键处就是听,怕的是你听不到。有时候受到干扰了,你就听不到。干扰来自于种种,一种叫私欲,还有一种叫逻辑,理性的逻辑,你很发达也让你听不到。 良知是超越逻辑的,放下你那个逻辑的心,逻辑的头脑,放下你的私欲的对你的支配,你才可能听 。这听是一种努力。
下面问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听呢?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这个听就是行。行就是生命实践,离开行,永不可能听。
三、知行合一 ,如何行的方法,致就是听,如何听,知行合一。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听到良知。知和行不能分作二件事,它本不是二件事,它是一件事。不能以为,在行之前先要有知,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朱熹理学了。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才完成了知。想想这个道理是什么?并不是在行之前有知,知就是行的开端,头脑中认识的道理叫作头脑中的知,它带来不了行动。
所谓知是行之始,这个知是对真理的领会,凡是真理一定是我们心向往之的。心向往之,这就是行之始。 你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你都要想过去,融入其中,因为你心向往之,所以心向往之,表明了知是我们行动的动力 。人知道这东西好,就心向往之,人知道那东西不好,叫避之唯恐不及。这个知是行之始,就是不由自主,心向往之。比如我们中国人曾经认为西方文明是真理所在,所以中国近代史开端上,一批又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当时西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心向往之。现代才终于发现它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终于西方文明不再是真理了,不再是东方人,阿拉伯人心向往之的了。 但是这里我们看到凡是我们确认为真理的东西,它同时一定是我们向往的。心来了。这就行之始。
那行为什么是知之诚呢?这真理你既然心向往之,你就想要跟它融为一体嘛。你要融入其中啊,你想做的事情就是你要跟这个向往的东西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行。不行如何融入一体呢?因为我们向往了,所以我们去行动, 行动就是让我们自身跟它们融为一体。这样我们的生命因此有了意义,有了精彩。让我们生活在真理中,这叫行是知之诚。 全部这一切都是实践的,而不是理论的。
心学,这个学是实践。学了就要习,合起来叫学习,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曰乎”。习的繁体字怎么写,羽就是鸟的翅膀,一只鸟它一天要数飞之,要飞好几次,然后就拿这个习字来说。我们学做圣贤,这个学就是不断实践,“ 一日数飞,如鸟一般。学而不习,非学也 ”。学的不是指科学,不是这件事,是学做人,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和精彩,让我们生命在真理中,叫学而时习之。叫知行合一。
整个心学绝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学者可以研究它,但王阳明心学是叫我们去身体力行。行有未到处,一定是知没到。要证明这一点。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实践之工夫,而不是单纯认识的活动。不然,此事不成知。 如果你不曾实践,就是你还没知呢 。一知就行动。就心向往之。不然只是不成知,此确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传习录》就是语录。王阳明的心学是实践的事情。比如如何练毛笔字,不要求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的工夫,你写书法,练字,不图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现在一练起书法就想,哦,自己最好成为书法家,写的字到处有人欣赏,那么你开始求了,错了。 你要做的事情,是浇灌你的树根,不要做花想,不要做叶想,不要做枝想 。这是王阳明原话。打一个比喻,我们种一颗树是想,它应该开灿烂的花,有茂盛的叶,但树不知。花、枝、叶也罢,树根只要扎的深,它自己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你求的。你如果练书法不图字好看,这是第一个前提。你如果办企业,不图晋升五百强,你办事情,认认真真做,用敬啊,这叫工夫。在根子上入手,那叫浇灌。只要树根浇灌的好,根扎的深,我们还怕什么。冬天一定会来,这颗树的花叶都要凋零,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没关系,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又花繁叶盛起来。如果那个树的根扎不深呢?很浅呢,它冻死了,就这个道理。举一个例子, 王阳明的心学用到我们生活中来了,它的实践叫知行合一,如何知行合一,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听,听什么?良知。良知乃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根本,因为它和天在一起的。那就是天理。 不要专门的去学这个,学那个。然后记下来一百多条,也记不完,要到处去应用自如。王阳明一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中国一部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无一不是王阳明的信徒。曾国藩,李鸿章,蒋介石,毛泽东没公开承认。因为你有止于至善的目标,就是你有人生目标了,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这些来自哪里。来自于知道目标,知道我最终要达到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