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道德情感

什么是职业道德情感,第1张

职业道德情感是指人们通过对社会职业行为善恶的是非的判断而形成的一种爱与憎、好与恶的情绪体验。它是道德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任,为实现职业上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2、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诚实就是实事求是地待人做事,不弄虚作假。守信就是讲信用、重信誉、信守诺言,不搞坑蒙欺诈,不搞假冒伪劣。

  3、办事公道:是指处理各种职业事务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公平公开。

  4、服务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当社会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教师的职业情感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体现为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对待工作职责的情感。

教师的职业情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核心,它不仅是教师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对其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支配作用,即能使教师从自己的工作中体验到较高的成就感, 执著地追求教育理想, 自觉自愿地投入工作, 并从中获得精神满足和身心的愉悦。

(二)教师职业情感的构成

教师职业情感从总体上由对教师职业认识、热爱学生和自身发展三部分构成。

1、神圣的职业使命感。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没有那个职业能像教师一样获得这样多的赞誉。古往今来,人们曾把教师比喻成“圣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辛勤的园丁”、“春蚕”“蜡烛”“托起太阳的人”等等。这些称谓表达了人们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也反映了对教师职业理想道德人格的期待,并在实际中逐渐变成人们对教师职业实际的角色期望。教师不仅在学校中要“为人师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被期望成为“道德的象征”,“行为的楷模”。因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一般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成为了一种职业与生活合一的高度人格化的职业道德。这种人格化职业道德要求也是由教育的内在需要决定的。正如乌申斯基所指出的,“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每位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崇高职业使命与重大职业责任,具备高度的道德感和深刻的理智感,始终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性,倾注自己毕生的职业情感和操守。

2、热爱学生。

美国学者傅雷曼等认为,教师人格特质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它比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技术设备等都重要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无数教师取得教育实践成功,赢得学生爱戴的前提,它是教师最具光辉的人格趋向和职业情感的本质体现,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陶养职业情感时,要将“热爱学生”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应当以一颗饱含热情的关爱之心,尊重、理解、包容和信任学生。教师只有真正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切实地关心和爱护学生,担负起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责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才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升。

情感型人格,它又分为3种亚型:

  一是抑郁型人格,又称情感低落型人格。表现特点为情绪持续低落、压抑、多愁善感。林黛玉就是抑郁型人格的典型代表。

  二是躁狂型人格,或称情感高涨型人格。它与抑郁型人格相反,特点是情绪愉快、精神振奋,人异常热情、好交往、不知疲倦,给人一种精力充沛的印象,好管闲事,但做事有始无终。

  三是情感循环型人格,又称环性人格或躁郁型人格。在这种人格者身上,抑郁型人格与躁狂型人格的特点反复交替出现,情感循环变化,时高时低。其症状常随年龄的增长加重,多见于女性。

情感既然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它就包含了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特征。它是人类所共有,表现为一定形式,并且是持续化了的心理活动。

1、职业情感是一种简单化的主观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职业情感就是从事某行职业的人对其工作的心理感应或者体验。这种体验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个人对职业这个客观事物的独特感受。它既有强度上的差异,也有快感度上的分别,同时也遵循着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趋势。主观体验是原始的、来自内心的、人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最基本的一种职业情感。

2、职业情感是一种外在化的情绪表现。深藏于内心的、萌发一切创造动力的人的情感,往往会引起人的躯体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这种反应会引起人类丰富的情感“表演”,如一个人在讲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停顿时间变化来反映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喜好,或者通过脸部肌肉活动、四肢动作和身体姿势来反映个人情感喜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情感是看得见、摸得着。这种现象就是职业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

3、职业情感是一种内省化的心情心境。职业情感通过“先天所传”与“后天习得”共同作用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终它潜伏于人的内心深处,表现出内隐、含蓄的特点,使个体较稳固地处于一种心理状态之中,影响个体行为方式,并使之习惯化,这就是心情心境。这种职业情感是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它对支配个体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加强职业指导,进行就业分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历程。首先,从新生入学起,就应对其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尽量加快完成从接受基础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转换,通过开设相关的职业教育课程、主题班会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当前就业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和一些优秀毕业生的事迹,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其次,指导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校学习期间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他们多掌握一门技能在社会上就多一分就业的机会,多一分竞争力,技能证书是他们就业征途上有力的敲门砖。与此同时,要更新学生的观念,改变社会偏见,消除“灰暗情绪”,能掌握熟练的技术且具有良好的心态的中职生在企业是很受欢迎的;第三,针对学生即将迈入社会的实际及其特殊心理需求,以就业教育为重点,强化学生"应岗、竞岗、适岗、择岗、转岗"意识,帮办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材观、就业择业看法。

职业道德情感是人的职业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渗透在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行为之中,深刻影响职业能力的发挥。职业道德情感是职业态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职业道德情感培育是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情感培育,以此促进职业人才能力的全面提高。职业道德情感培育的内容以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为代表创立的情感智力学说,是上世纪末产生的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机构以此来培训员工,使员工在敬业、爱业和促进工作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65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