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总会有许多特殊的时期,可能不方便和家人联系。但是家人又是不能不联系的。那么,我们在特殊的时期怎么和家人联络感情呢?现在科技发展的很快,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视频等等方式来和家人们保持联系。
一,书信联系尽管这是一个很复古的方式,尽管现在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是纸笔所传达的感情还是网络所不能比拟的。俗话说见字如吾也是有道理的。一个人通过纸笔写下自己当时的感情,然后跨越千万里。把它寄送出去。这种书信所包含的感情是几条信息比不了的。
二,信息联系
现在qq,微信的使用频率都很高。大部分人也都是通过这些软件来和家人保持联系的。时不时的发发消息,发发语音,了解一下对方的情况。可以联络感情。特殊的时期,如果不能见面,或者没有办法见面,或者离得太远,没有办法见面,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联络感情都是非常方便的。也符合现在流行的发展趋势,也更方便快捷。特别是在特殊时期,比如说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的联络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三,视频联系
能够面对面的聊天方式和只能发语音文字的聊天方式还是不一样的。两个人能够看见彼此的脸,也就大概能了解对方的状况。能见面,其实比能听见声音或者只有文字更有感染力。所以视频联系是一个联络感情的比较好的方式。在你想念对方的时候,即使不能去真实地见面,但是也可以在视频中见到对方的样子,也可以缓解了思念之情。视频聊天也比文字语音更有亲和力,更有诚意的去表达对对方的思念,可以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
婴儿一出生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
一,婴儿的气质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1按活动特征划分
研究者巴斯等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
二,按三种类型划分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
1容易抚养型。生活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新经验;主动探索环境、对新异刺激反应积极;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
2抚养困难型。
3 发展缓慢型。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相同。
2早期教育婴儿气质的影响
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取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相符合相适应。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一岁前后)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自发性微笑阶段、无条件的社会性微笑、有条件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指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会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指不适宜的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抚养者表达个体某种需要的信号,是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指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的经验,惧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婴儿的种种需求是通过情绪信息在母婴之间传递的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性,婴儿具有自生长、自发展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本能性的驱动力和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
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接,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一)依恋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
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
(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反应性。 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2)情绪性。 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3)社会性刺激。 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学者哈特总结了各种有关研究,提出了婴儿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
其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2 客体我的自我意识。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知,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2)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
依恋是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这两天眼睛不舒服,脑子也不想动,就着重学习下。
一、依恋的含义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社会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或者重要关系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二、依恋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即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应,喜欢所有的人,他们能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他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即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地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即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4、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即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婴儿一出生从生物个体想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发展心理学家重点关注婴儿的气质,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婴儿的社会性依恋、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点型结合。近年来,许多学者都提出对婴儿气质类型的划分,这里仅选择两种。
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
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有的主导情绪是愤怒,有的则是悲伤;
活动性: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其中,有些婴儿活动性很强,较多攻击性行为;另一些则喜欢从事富有刺激和探索性的活动,很少有攻击性;
冲动性:他们的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不稳定而又多变,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社交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地狱他人接触和交流。与人交往很容易变得自来熟。
2、按三种类型划分。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通过一项“纽约纵向追中研究”结果,最后把多种划分气质类型的维度归纳为五中,即节律性、适应性、趋避性(积极探索或消极被动)、典型心境(情绪状态)与反应强度。这五个维度与亲子关系、社会化、行为问题密切相关。按这几种维度的不同组合,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在出生后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随着婴儿机体的迅速发育,气质的生物学基础不断加强和巩固,从而增强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某些气质特征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那些具有极端气质特征的人则很难改变。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教养的关系
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是指婴儿的气质在它道德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诚然,这里强调的气质的可变性主要是指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防止和纠正,也是可以利用环境的影响促进良好气质的发展倾向。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相同。儿童从来都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总是以个人的独特方式作用于环境,以自己的特有的气质吸引父母的注意,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从而激起人们对婴儿做出不同而又与婴儿的需求相适应的反应。
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取决于环境教育的模式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符合、相适应。国外学者提出婴儿早期教育的“拟合优化模式”,用以描述环境因素与气质的互动作用。优化模式包括创设良好的抚养环境。区别并了解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已复核其气质发展需要得方式,鼓励并促进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这样,即使孩子先天具有不良个体心理特征和消极行为,只要父母能以优化的教育积极而又正面地引导孩子,为他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婴儿的适应障碍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如果教育与婴儿气质不一致,被称为拟合劣化,这回促使孩子产生抵抗性,增加他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教养和气质两种要求间冲突十分严重,会使婴儿陷入进退两难, 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entity和发展障碍。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婴儿早期情绪是生物——社会现象。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的,本能的反应,是由生理需要和机体内外某些适宜、不适宜的刺激引起。降生之后,进入人类社会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
一、婴儿的兴趣发展
初生婴儿的兴趣是一种先天的情绪,兴趣可以起到指导和组织婴儿的感知、动作和探究活动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将婴儿早期的兴趣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婴儿通过感知、动作接触外界事物,并由外界事物的吸引继续维持着反应性活动。这是最初的在兴趣——反应模型指导下,婴儿早期的感知活动;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后)。外界刺激的重复出现,会使婴儿产生相似性的再认,它引发婴儿对刺激物做出动作,由此婴儿的兴趣。婴儿的继续动作使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这样婴儿便对自己的动作活动产生快乐感、这一过程的再重复,婴儿又得到探索的满足。这是在兴趣——快乐相互作用中婴儿获得知觉能力的学习过程。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在这个阶段,婴儿对新异性事物反应敏感,他们很少去注意持续存在的物体,却主动地区感知新异物体,并不断地对其施加动作,还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影响他感兴趣的新事物。这就是婴儿的兴趣——认知倾向。他们通过兴趣——认知相互作用习得新知识、新经验。
在婴儿早期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兴趣在个体认知、技能和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婴儿的微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婴儿的微笑是一种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性意义转化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阶段:婴儿具有与生俱来的笑的发宁,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不不是社会性微笑;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容易引起其微笑,但是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所以称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应,对熟悉者褒义更多的微笑,因此称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时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泣时自出生就有的,且较早出现分化。
1、自发性的哭:指与生俱来的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会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指不适宜额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抚养者表达个体某种需要的信号,是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指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的经验。惧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婴儿啼哭的模式:婴儿啼哭具有共同的模式,不同特征的哭表达不同的缘由。一项实验历经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这是会出现恐惧警觉行为,痛苦、愤怒等情绪,以及求助、反抗、警惕、谨慎等行为。婴儿的分离焦虑会经历如下不同的发展过程。
1、最初阶段:啼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记忆痛苦的求助、愤怒地抵抗;
2、第二阶段:婴儿在无人理睬、无法摆脱陌生环境、无从改善困境的情况下, 苛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希望破灭、在悲戚中尝失望,便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3、第三阶段:婴儿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表现出似乎超脱分离焦虑困扰的状态,企图去适应新的环境。
婴儿处于分离焦虑阶段时,其身心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睡眠不好,易受惊扰,食欲不良,甚至出现行为问题。如果这种状态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的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额发展。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婴儿出生后,要在成人的抚养下,才能得以生存。婴儿的生存需要各种物质条件和安全环境。成人供给婴儿的需求要协调一致,需要双方之间的密切沟通。在婴儿早期,这种沟通的中介不可能是语言,而是感情性信息额应答。婴儿对环境需求通过相应的情绪发出信号,这种主动的情绪信号是先天的情绪感应能力,具有天然的沟通作用。婴儿的种种需求就是通过情绪信息在母婴之间传递的。
激发母婴之间互动,良好的应答和互动作用,使婴儿身体得以健康成长,心理得到发展,从而体现出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适应性价值。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型,因而具有自身长、自发展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本能性的驱动力。这是生理性需要趋势有机体摄取食物和回避危险。
心理社会性驱动力。对婴儿而言,单纯生理性驱动力的驱动作用,不足以实现和满足婴儿的要求,需要以情绪这种心理发应能力,把婴儿的内在需求以情绪为信号表现于外,传递给成人,才能更好滴满足其基本要求。在婴儿社会进程中,情绪的心理社会性驱动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婴儿的成长,情绪的作用进一步在社会意义上支配,控制并调节着婴儿的行为。所以,情绪对婴儿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是指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这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重要现象和过程,情绪的社会参照作用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离,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会毫不犹豫、迟疑不定。这时往往从母亲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以帮助自己确定应作出的反应或应采取的行动。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能力。研究表明,这种能力要经历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和渐进的发展水平。
这种情绪功能在婴儿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社会性参照能力对婴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婴儿能够通过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读他人的心理倾向,并据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探索活动;有助于亲子情感交流,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
三、婴儿的社会型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连结,它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亲密的承认之间,因此情感依恋最多的是发生在母婴之间。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1、依恋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安斯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映,喜欢所有的人。他们能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它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
第二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的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
第三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连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第四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2、婴儿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把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和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连结,被称为无依恋儿童,这类儿童占少数。
反抗型依恋。这类儿童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医疗,是不安全型依恋。
3、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年幼儿童的依恋可以确定个体内部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可见,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依恋是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衡量母亲对婴儿的教养方式好坏与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反应性,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二是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三是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