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鼠精曾受恩于托塔李天王父子,所以在无底洞中供奉他们的牌位,同时,托塔天王父子一来,她就受降伏罪,显出了重义报恩的一面。 |
1 善良 善良,是人的一种同情、慈爱、友善之心以及欲对别人进行帮助、与人和睦相处的愿望。
在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不会轻易地去伤害周围的人或物, 而且会尽其所能地提供帮助和爱抚。当我们涉足那些民风纯朴的偏远山区, 这些远离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的人们, 对外来陌生人的热情、好客和友善, 仿佛使人感到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在大都市有时连问路都无人愿意给你指说(受外在因素影响) , 而这里贫困的山民却乐于免费为你提供食宿, 使我们感受到人原始的、本能的善良。人们爱兽、鸟、鱼、虫及花、木、草藤, 并常自觉地予以保护和饲养, 说明人们不仅对自身是善良的, 而且对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善良的,甚至包括无生命的物体。人只有在自身的生存或利益受到威胁或影响时,才会伤及他人或他物。人善良的本性表现在生命的各个方面。比如,当遇到乞丐时, 有施舍的本能; 当得知他人受灾时,有无偿捐赠钱物的自愿; 当看到别人遭遇不幸时,常禁不住流下同情的泪水。正常条件下, 人都愿意与别人友好相处, 不愿轻易伤害别人, 这是由善良的本性决定的。现实中的冲突, 一般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误会; 二是善的本性与另一本性发生矛盾,且另一本性战胜了善的本性。
2 权欲 权欲就是想获得权力的一种欲望;
而权力是对人或事的一种支配资格, 支配是主动和自主的行为,而被支配总是被动的。在人的潜意识中,总是渴望支配别人, 而不希望被人支配。所以权欲是人的一种天性。某些权力所能带来的名利, 更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权力的贪欲。官场的尔虞我诈、古代皇权的血雨腥风, 便是权欲的生动写照。有些人为了权力, 不惜用金钱去买官, 甚至失去人格与尊严去求官, 并把权力作为一生的追求和精神支柱。权力的运用本来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决断能力,但强烈的权欲, 已使人们很少顾及个人的能力, 而一味地追求权力。人们对权力的嗜好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小学生在班里被任命为班长,甚至一个小组长, 孩子一定会高兴地向家长汇报,并且好几天精神兴奋。再比如夫妻之间, 经常难免要争吵, 虽然更多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但互不相让, 甚至拳脚相加, 其实质是权力之争, 都想按自己的意图去办。西方国家许多官员收入并不高, 而且基本上也无灰色收入, 但许多人仍趋之若鹜, 主要因为他们喜欢处于支配地位的那种感受。无疑,权欲是人的又一本性。
3 赌博 是人的又一天性。
其诱人之处在于能以小利获取大利, 尽管获大利的机率很小, 但总有希望, 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要好, 所以人们一试再试。诱使人们好赌的还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是利用赌搏发财所需的时间短, 尽管发财的途径很多, 但赌搏是速度最快的途径之一。二是尽管获取财富的方法很多, 但赌搏是最简单易学的方法。三是赌搏的公平性, 其它获取财富的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大, 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因素。目前全国城乡到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在玩麻将、扑克等进行赌搏。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原是一片沙漠, 后因法律允许在此赌搏, 便吸引了众多赌徒来此赌搏, 从而使其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在我国赌搏是被禁止的, 但许多人仍冒着被法律制裁的风险到地下赌搏场所赌搏, 更多的人乐于在亲朋熟人之间进行“小赌”, 足见赌博诱惑力之大。
4 贪财 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它精辟地勾勒出人聚敛财富的本能。财富是有限的, 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无穷的欲望面对有限的财富,就难免不贪婪。人们起初谋求财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 但当生活基本满足后, 累积的巨额财富会带来社会地位, 而且财富的多少与社会地位的高低息息相关, 所以当改善生活的敛财动力刚刚减缓、尚未熄灭之时, 谋求地位的敛财动力便已启动,而且此动力将人对财富的欲望推向无穷, 从而使人将短暂的一生投置于无休止地追求财富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 给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物质和服务享受, 从而也强化了人们已有的物质欲望; 同时商品经济社会使人们更加感受到巨额财富的魅力和地位,也更增强了人们谋求巨富的贪欲。所以,商品经济是人类对财富贪欲的强化器。这样, 就不难理解许多老板有了百万、千万, 甚至上亿的资产, 但仍不懈地追求财富。清朝著名的贪官和, 其贪污和受贿的银两最后竟达国库的9 倍, 但其贪欲仍未停止。近年来,我国政府挖出的一系列贪官,其聚敛的财富动辄百万、千万, 然而没有一个因为已有了巨额的钱财,而缩回贪婪之手。事实说明了“高薪不能养廉”,只有规范有效的制度才是廉洁之本。
5 好色 好色,乃人之天性。
然而,长期以来,好色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和思想, 至少是个贬义词。其实,好色是符合人的心理规律的。人们总希望自己所找的配偶能集异性的一切优点于一身, 但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异性, 异性总是只有某一部分优点。所以当一个男性沉迷于某一女性婀娜的身材时, 他常常又会被另一女性漂亮的脸蛋所吸引, 而第三位女性甜润的嗓音同样会使他流连忘返。尽管生活中没有完美, 但是人们渴望完善。所以自己配偶身上不具备的优点, 就希冀在别的异性身上得到体验。在众多的离婚者中,毫无疑问,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好色的本能而导致离异的; 尽管离异的表面原因是各不相同的。那些怕伤害对方和孩子, 或者畏惧于离婚的麻烦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在维持既有家庭的情况下去追求另外异性的人, 往往遭到道德的谴责, 乃至法律的干预。然而无论道德与法律是否允许, 好色的本能依然存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早就指出: 一夫一妻制是以通奸和卖*作为补充的婚姻形式。实际上, 这是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人好色的本性。人好色的本性可从许多事例中得到佐证。封建社会的皇帝, 其妻妾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有的甚至多达数百、上千。这显然不均是爱情使然, 更多的是单方面满足皇帝好色的本能。在中国长达2 000 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几乎代代皇帝都是如此。除了皇帝之外,那些豪绅贵族也是三妻四妾, 而且权势越高、财产越多,往往妻妾更多。新中国虽然实行一夫一妻制,但近年来色情场所和色情服务剧增, 以及“包二奶”现象的广泛存在,无不再次说明人好色的本性。
6 食欲 食欲, 既是人的本能, 也是人的本性。
人一出生, 就知道吃、会吃。显然, 吃是人的天性。凡是天性,都是难以违背和遏制的。若人的食欲不能得到满足,则愿冒杀头之危险去抢食、夺食。这便是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根源之一。“民以食为天”的格言,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们食欲的本性。
7 情感 情感, 是对人或事的一种感受。
追求美好的情感是人本能的需要, 也是人的本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人的社会性, 而社会性最显著的表现特征就是群体在物质和语言交流基础上产生的感情。某些动物虽然也有低级的情感, 但人的情感更加广泛、复杂, 也更加深刻和强烈。情感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人生命中的精神支撑。生活中常见到有人自杀, 自杀者之中绝大部分不是由于物质的缺乏, 而是情感需要得不到较好的满足。情感的范围是非常广范的, 如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等等。每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情乐共融。谁也不愿与世隔绝,或与他人感情僵化。有人认为,情感需要是生理需要得到较好满足以后的产物。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在许多还在生存线挣扎、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地区, 那里人与人的感情更加浓厚;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 其人情味反而要淡得多。这也许是由于物质的过于贫乏, 反而使人们需要更多的情感来慰籍。所以, 那些沿街乞讨的乞丐并非没有感情需要, 而是每天在做着发财梦的同时, 非常注重现实的情感交流。他们有自己的朋友, 而且很重情分。尽管经济能力极为有限, 他们还是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亲人和朋友。情感是与人生命同在的一种需要。古今中外许多殉情者以及众多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之士, 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证明了人对情感的强烈渴求。
8 爱美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直截了当地道出人爱美的本性。正因为爱美是人的本性,所以,人人都喜欢欣赏美,人人都希望自己美。凡是旅游过的人都知道, 其实旅游是一件既花钱又劳累的事情, 然而, 成千上万的人一批又一批地奔赴众多的旅游景点,“诱惑”他们不远千里地去旅游的内在动机,主要就是人爱美的本性。
9 好奇 好奇是人的又一本性。
周围有许多事情是与我们自己毫无关系的, 特别是别人的隐私,但人们往往按捺不住探寻的欲望笔者曾进行过一次关于人们好奇的测试: 让四五个人围蹲在繁华马路的一边, 似乎在观看地上的某一样东西, 3 分钟后,超过20 余人跑过来围观,其实地上什么也没有。足见人确实是有好奇心的。许多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探险, 以睹他人不能见到的奇观,说明好奇心之强烈。异性之间强大的吸引力, 不仅是由于性与情的需要, 而且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好奇心。由于对对方许多的不清楚、不了解,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如果双方了解得过于清楚, 往往就会缺乏吸引力, 从而导致分手。异性的引力来自既知又不知的朦胧之中。
10 逍遥 逍遥,就是如天上之浮云、水中之游舟, 任意飘泊, 自由自在, 溶于自然。
人的本性是不愿受约束的, 但是如果人人都不受约束, 整个社会将变得不可想象。所以人们要制定许多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自由, 以防止某个人的自由伤害了另一个无辜人的利益。为了众人的和睦共处, 规则是不可少的。但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条件下, 应给予尽可能多的自由,以满足人逍遥的本性。
11 嫉妒 嫉妒, 就是因为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别人。
别人之所以比自己好,一般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别人能力确实高于自己; 二是别人能力不如自己, 但由于机遇好, 或采取了不正当手段而比自己好。由于前者而产生的嫉妒比较少, 而由后者产生的嫉妒比较多,也比较普遍。人们渴望公平和公正,而且人类一直在为公平和公正而奋斗。然而,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 完全的公平和公正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由于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 就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才能和素质较低者获得了比才能和素质较高者更好的成就、地位或其它利益。这样,才能和素质较高的人就很难避免产生嫉妒。虽然由于每个人修养的不同, 所表现出来的嫉妒程度和方式有很大差异, 甚至在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任何嫉妒的痕迹,但在每一个人心灵的深处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嫉妒,甚至是不满。因为人人都期望公平和公正,面对命运的不公, 人们不可能熟视无睹。所以嫉妒成了人人都有的共性。
12 乐于 被人称赞不论一个人职位高低、贫富贵贱、成就大小、外貌美丑, 都爱听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辞。
民间很早就流传这样一句话:“二尺五是个假的, 人人都爱戴”, 意思是称赞的话也许不符其实,但人人都爱听。虽然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现实中又有几人乐于听逆耳之言?! 历代诸多天子之所以常常身不由己地近小人、远贤臣, 就是因为太爱听那些小人的献媚之言, 不知不觉间喜欢上这些小人,重用上这些小人。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和, 就是由此深得皇上重用的一个小人,而富有治国谋略的刘罗锅因少说了许多恭维和称赞之言,则屡屡被贬。
要有情节、形象,以及所具有的人的情感,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每个人都有怜悯心、同情心。孟子还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将要掉进井里去了,大家都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是因为想要去结交这孩子的父母,不是因为想在乡邻朋友中得到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的。
孟子以通俗的事例揭示出了人性中善的一点,就是富有同情心。广义的理解中,同情是一种普遍性的关怀情感反应。影视剧中演绎的不幸,一些敏感的人都会为之流泪,更别说同情现实中遭遇种种不易的人们了。没有同情心的人实属罕见。
但我觉得除却同情心外,我们还需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比如我们同情消防员救火的伤痛,换位思考下,那就在用电用火安全方面多操点心;比如我们同情巴黎圣母院毁于大火,换位思考下,那就要做好我们的文物安全防范工作;比如我们同情那个孩子跳了桥的母亲,换位思考下,那就在日常做好跟自己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我觉得我们我们现在还要补充说:现在的我们不仅要有同情心,还要有同理心,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生活才能更美好。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答:
东海龙王与孙悟空刚结识,孙悟空借走了定海神针,当知道定海神针是宝是又反悔,百般刁难他,可以看出龙王为人的虚伪,同时也显现出他的吝啬。
无底洞的耗子精拜托塔天王为义父,是找靠山。
还有西天迦叶、阿难向唐僧师徒要好处,巨龟精听到唐僧忘了替它向佛祖询寿限,就将他们载入河中之类是索贿以及徇私报复。
女儿国的蝎子精,狮驼岭的孔雀精,天竺的玉兔精都想嫁给唐僧,黄袍怪痴情于公主,犼怪爱恋朱紫国金圣娘娘,都是动凡心,有人情。
天庭二十八星宿中奎木狼在天庭的时候与百花仙子相爱,后来百花仙子投胎转世成百花国公主,奎木狼下凡化为妖怪,掳走因转世失去记忆百花国公主也是因为不变的爱。
牛魔王很花心,娶了铁扇公主还要娶玉面公主(狐狸)
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