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艺术真实: 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真实。
艺术概括: 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人文关怀: 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怀。它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独立人格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它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
形式创造: 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形式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它是文学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它的基本内涵是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二者是一体化过程或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有意味的形式”: 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一书中提出,他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总起来说,形式之所以是“有意味”的,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诗意的裁判”: 是指对文学创造的评价,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在1883年12月致劳拉·拉法 格的信中评价巴尔扎克时提出的,他说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二、简答题
1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的不同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生活真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事实,或者说,生活真实就是历史的或现实的生活。生活真实是无限广大的,无限丰富的,也正因此,它才成为艺术真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真实虽然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另外,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文学既然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抄照搬,作家就必然会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出发,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予以重组、变形及再塑。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科学真实是指用逻辑抽象的思维方式致力于研究对象的本质揭示与规律把握的科学意义上的事实,它是一种抽象的真实、逻辑的真实,具有客观性、真理性、普遍性。就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然而文学反映客体世界的审美特征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这就使它与科学真实区别开来。从这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科学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客观性。文学创造则不然,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主体性或主观性。文学创造对自然界如此,在描绘社会生活时也是这样,它所提供的“真实”都是主观化、心灵化的真实,是体验的真实。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综上所述,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也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2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诚然真的并非都是善的和美的,然而善的和美的却一定是真的,没有“真”,“善”和“美”就失去了根据和依凭。实践证明,作家对对象世界的理解、反映和阐释,只要合情合理,他的作品就会具有“真实性”的品格;而具有“真实性”品格的作品,才能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及认同感,并因其与“善”、“美”相统一而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一句话,“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其次,文学创造还是情感地评价对象世界的审美活动。其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因为“美”不仅根植于“真”,它还源于“善”。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向“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最后,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当艺术真实的创造及其蕴含的情感评价成为“真”与“善”的统一时,这统一便构成文学创造追求的审美价值。然而这个“美”尚处于内容状态,还需要相应的形式创造予以外化与体现,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因此,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但在实质上,形式创造是贯穿于文学创造活动的始终的,即是说,从艺术构思到作品诞生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一个“文体升华”或“形式美”的问题。所以,“美”是与“真”、“善”一体化的,它附丽于“真”、“善”,又使“真”、“善”得以升华。
总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美学,就其内在机制的主要方面而言,“艺术真实”主要与真相关,“情感评价”主要与善相关,“形式创造”主要与美相关。
观察生活 提高审美感受
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是一个共同的趋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美术教育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为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新教材的特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教学过程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当我们阅读《走进秋季》,课前先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秋天,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走入了大自然,走进了秋季。当我在课堂上询问:“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秋天?”时,学生们情绪高涨,他们惊喜地发现秋天就在自己身边。“我在田野找到了秋天,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我在果园里找到了秋天,那鲜美的水果真诱人哪!”“我在大树上找到了秋天,瞧,那一片片树叶都变黄了,变红了,有的还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呢?”“我在花园里找到了秋天,那盛开的菊花真让人赏心悦目!”……站立在瑟瑟的秋风中,嗅着花香与果实的芳甜,欣赏着黄的谷、红的叶、蓝的天,什么样美妙的秋季描绘不出来呢?
审美是一种精神需要,它是人的主观状态,是对美的事物的期望和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审美的欲求,也就无所谓去欣赏美,感受美,再美的对象也就难以将之储存到头脑中去了。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美、渴望美的人,才会在心理上产生驱动性和紧张性,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强烈地去感受美。所以说,对美的欲求是审美活动的源泉和动因。
但是,仅有审美的期待和激情是不够的,要想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还必须善于观察美。所谓审美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审美知觉活动。审美观察在人们的审美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可以将注意力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得到丰富的感性材料,为联想、想象和形象思维的展开提供更充实、更生动、更具体的内容。审美观察能力越强,那么所获得的审美感受才会越深。
无论是美的欣赏还是美的创造,都离不开审美观察。大凡杰出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具有令人钦羡的高度发达的审美观察力和感受力。他们不但善于敏捷地捕捉美,而且善于准确地把握住对象美的感性特征和细节。例如朱自清在散文《绿》中对梅雨潭的绿就有如下精彩的描绘: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女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层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里,作者先从整个潭面的角度写出梅雨潭的绿意之厚,再从水上的涟漪、水光、水色等角度写出它的秀丽、晶莹和澄洁,然后用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以及西湖、秦淮河做比较,赞美它的色彩浓淡适宜和波光明暗适度,刻画得如此细腻而生动,简直到了巧妙入神的地步。作者之所以能够捕捉到梅雨潭美的奇异、醉人、与众不同的精细内容,勾画出令人惊诧的独特的优美境界,不就在于他具有极高水平的审美观察力,能够发现并感知美的对象富有特征的感性细节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审美观察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和审美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发展起来的。传说,有人请诗人王维观赏一幅《按乐图》。王维看了一下就指出:“这里画的是演奏《霓裳曲》第三节第一拍时的情景。”那人不信,于是特意请来乐工演奏这首曲子,当演奏到第三节第一拍时,乐工的动作和表情果然与《按乐图》完全一样,此人不禁大为惊讶,极为钦佩王维的眼力。王维为什么能有这般准确的判断力呢?主要是他不仅诗的造诣很深,而且精通音乐和绘画,平时养成了善于观察的良好心理品质,留意乐工的演奏,熟悉各种乐调,具有艺术实践的经验。这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审美观察能力的提高,只有靠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才能实现。
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品质,训练、提高审美观察能力呢?
第一,要明确观察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无论观察哪一类美,都要制定计划,即确定观察什么,从哪几方面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要充分调动各种审美感官的能动性。
第二,要掌握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自然美,就应把握住时间性,选择好最佳时期和观景点。要确定观察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由轮廓到细节,或由细节到轮廓;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显到微,或由微到显等等,注意观察的条理性。
第三,要开动脑筋,将感知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注意对象美的感性特征和细节,边观察边思考,提高观察的迅速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加深对美的体验。
第四,要认真做好观察的总结,积累观察经验。
只要我们反复实践,不断努力,那么审美观察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审美感受力相应地也就会得到增强。
首先,艺术接受为艺术价值创造提供目的。有人曾问阿·托尔斯泰,如果让他一个人在一个荒岛上,他的作品将永远不会有人读到,他还会不会写作,他的回答是:不会。艺术作品是为了被欣赏、被理解,是为接受者的接受才进行的,这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如萨特所说:“文学客体是一个只存在于运动中的特殊尖峰,要使它显现出来,就需要一个叫作阅读的具体行为,而这个行为能够持续多久,他也只能持续多久。超过这些,存在的只是白纸上的黑色符号而已。”(注:萨特《为何写作》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P96任蠡甫、胡经之编,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被接受了,作为文学活动的作品才存在,接受的行为有多久,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与作品的存在就有多久,这就决定了艺术活动的双重建构,决定了艺术审美接受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远古时代的艺术活动是创作者与接受者一同参与的活动,艺术的创作者也就是艺术的接受者。《吕氏春秋·古乐》中有“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注:《吕氏春秋·古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论语·阳货》见《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册)P3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会1979年版。)这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因而分不出这种古老艺术活动的创作者与接受者。如今创作过程与接受过程、创作者与接受者大都区别开来,但它们的密切相关性,却应是古老艺术的起源和本质所决定的。创作与接受是不能孤立的。
其次,在艺术审美价值创造中艺术家充当第一读者。在艺术审美创作中,艺术家首先检阅自己的心理历程,体味寓于作品中的情感。艺术家的创造是自由的,但又不是漫无目的的,毫无边际的创造,而是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去评判作品是否能够被理解与接受。在接受美学看来,作家创作中存在着“隐含的读者”,艺术家首先是为“隐含的读者”创造。艺术审美价值要得到实现,艺术家就要确定“隐含的读者”是什么人,要揣摸他们的心理。如路遥所说:“写作过程中与当代广大的读者群保持心灵的息息相通是我一贯所珍视的,这样写或那样写,顾及的不是专家们会怎样看怎样说,而是全心全意地揣摸普通读者的感应。”(注:路遥《生活的大树万古常青》载《文艺报》1991413。 )为读者的创造,揣摸读者的心理,在艺术家心里孕育一个接受自己作品的读者群,并使作家成为其中的一员,成为自己作品的第一读者。因而,为了被接受才促使艺术家去创造并充当第一任读者,从而艺术接受为艺术创造确立地位。
在生机蓬勃的自然界,在热烈沸腾的社会生活中,在绚丽多姿的艺术领域里,无处不存在着美。然而,是否所有的人都能敏锐地发现美,深刻地感受着呢?并不一定。有的人就善于发现美,不但能够迅速地捕捉住它,而且还能够洞察到一般人所忽略的美的精细内容,而有的人却反应迟钝,目睹到美的事物时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甚至视若未见,无动于衷。这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性格情绪等等的制约,美感肯定会出现个性差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审美观察能力的不同,导致了审美感受的差别。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位艺术家的见解极为正确。生活中存在着美,要想发现它,找到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察力和感受力。
在美术课中要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使其审美情趣得以熏陶,创作素材得以丰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给你附两篇老师写的关于提高学生审美的文章
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初探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陈 伟
自高中开设了美术欣赏课的几年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这是在小学、初中美术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高中美术教学只有进一步加强学生审美认识的全面性,丰富充实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一、学生审美认识的全面性
审美认识,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外在认识:美术作品的类别、特点,作品的内容、主题,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它是建立在中小学美术基本知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上的。(二)–––内在认识: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形象,作品的内涵、美感等,这两个方面的认识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审美认识的全面性主要体现这两个方面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作品的内容、主题、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的分析讲解,不谈作品的艺术语言、形式美感等表现形式对作品的作用。有次和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偶然谈起凡高的作品,他说:“凡高的作品看不懂,乱七八糟,丑死了,听我的美术教师讲,凡高是个精神病患者、竟把自己耳朵割下来……”看来,这位教师对凡高的生平了解颇多,而对凡高作品的色彩美、力度美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却无法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导致了大多数人对美术作品认识的局限和片面。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经常停留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上,对美术作品及其视觉现象不能进行形态分析,感兴趣的作品往往带有一定情节且刻划十分逼真的作品,如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一画,由于小学语文课中学过,初中美术课中又学过,再到高中欣赏课中,多数同学能讲解作品的内容,分析人物的表情、动作;但问及作品的明暗、色彩、空间、构图、形式法则等艺术语言对作品的作用时,学生无语以答。另外,有的教师在分析美术作品时,追求生动的艺术趣闻、画家的生平轶事和作品本身情节的讲解,忽略作品的表现形式对作品所起的重要作用,长期以往,将导致教学的片面性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在欣赏凡高的作品《星夜》时,我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
学 生 分 析
教师帮助
作品内容
主题
星夜、奇特的童话世界;倾述画家强烈的主观情感;表明了作者对艺术的强烈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无限向往。
主题风格
着重表现画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感受,可以任意改变客观对象的形体和色彩,代表西方现代绘画风格之一。
后印象主义
美术语言
形体
月亮、星星、云雾、山脉、小村庄、植物。
画面上出现了哪些形体?
独特、儿童手法、夸张变形
表现形体的手法?
明
暗
亮的地方亮,暗的地方暗,亮少、暗多
大面积的暗和小部分的亮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
色
彩
兰紫色主调
主要的色调?
兰、紫、绿、黑、橙、红、白
构成的颜色?
色彩丰富 对比强烈 强烈光感
效果:强烈的情感,主观的色彩
空
间
运用明暗、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空间感
画面中前后层次如何表现?
肌
理
斑驳、短线条(笔触)、动感,干稠的颜料堆积,富有肌理美感。
画面的肌理效果
学生通过对作品内容和美术语言两方面知识的认识,达到对作品认识的全面性。
教师
作品
分析
主题
美术语言
学生
分析
新的作品
主题
美术语言
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所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审美认识全面性的教学是首要任务,既要重视对作品内容,题材、画家生平等知识的教学,还要大大加强对美术语言、形式法则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综合起来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分析作品是为学生提供解读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分析作品是教学目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审美认识的全面性。
二、学生审美情感的充实
所谓审美情感,它是伴随审美认识所出现的主观性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过程只有通过认识作用才能产生: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积极的调节和推动作用,作为人的高级社会情感–––美感,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而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所以充实、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高中欣赏课教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受和体验艺术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产生美感的源泉,是教师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
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是自发的,与以前看到的某一作品形象再接触时,便自觉地表露出来,在讲《清明上河图》一画时,由于学生在初中美术课中学习过,所以情绪较为活跃,表现出主动的地寻找桥上的骑马者,担车者,坐轿者……我当时曾听到学生这样评价:“这幅画画的太好了。”“这幅画共画了五百多人,张择端了不起。”并且,把这种情感体验传递给课堂中的其他同学。另外,这种审美情感的自发性,还突出表现在对作品的选择,在欣赏到安格尔《泉》、米开朗基罗《大卫》、拉斐尔《椅中圣母》、陈之佛《樱花小鸟》,由于作品的写实性、形象的完美性,美感的外在性,学生表露出钦佩、赞美的情感,认识过程也趋向积极、主动,所以让学生多看优秀的作品(包括多次接触同一作品),多接触富有美感的作品,是充实学生审美情感的首要方法。而教师,则要解决学生在欣赏时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因为解决了问题情感自然而充实起来,如在九七年我校举办的中国著名版画家,校友赵宗藻先生的画展中,许多同学对赵先生的一幅版画《乡干集会》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告诉我们:画面给人愉悦感,但不懂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从形式和主题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会有愉悦感?因为作者构图巧妙,并运用的构成的方法,撑开的伞姿态各异,由近到远,由大到小,黑白到比由强到弱,体现了统一与变化的形式法则,并符合人的视觉原理,同时,赵先生表现了五十年代、乡村干部对党组织的高度信任,冒雪集会的主题,反映当时农村干部艰苦朴素的作风和集体主义思想。解决学生认识上的具体问题,情感的障碍就扫除了,审美情感也丰富、充实了。
但是,这种自发的情感体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或满足于作品外在愉悦感,或选择写实、工细而精致的作品,选择有一定内容情节的作品,如果作品形式内容与学生原有的审美认识差距较大时,许多学生表现出无法适应,甚至产生强烈的排斥,认为是“脏、乱、差”。经过观察,这种排斥某作品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蒙克的《呐喊》、黄宾虹的《峨嵋山洗池》等作品,学生普遍拒绝“审美”,教师的作用就必须先创设课堂情境,特别是教师本人对作品的情感,如表情的变化,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中,去体验接受作品深层次的思想情感。记得我在中学时代,美术老师就和我们谈黄宾虹的画:他说他看了黄宾虹的车就要想哭出来,太有力度……。当时他的表情、动作、声音那深映脑海。这种情感体验特别是来自教师方面,往往能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感,正如美国现代美术教育家艾斯略所说的:“没有什么比教师在学生面前赞美作品更能影响学生。”当然,教师要避免主观、武断的对美术作品下定义,以教师自身的喜恶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更多地是引导、帮助学生。
教学中,还要发挥教材本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如郑板桥的兰竹、徐悲鸿的奔马,北京的故宫,敦煌莫高窟等这些代表作品,无一不是民族的骄傲,充分利用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爱憎分明、明辨是非的情感和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情感的充实,来自于审美认识的全面。
第二篇
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常熟市虞山镇花溪小学 杨慧
[前言]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美术教师可通过转变评价标准 ,教学生学会美术作品欣赏,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提高 美术审美能力
正文:
美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战略、提高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美育氛围,让他们自觉掌握正确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主动地多思、多练、学会创造美,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转变评价标准 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治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要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如儿童 往往有这样几个特点:(1)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2)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3)用色、用线大胆、单纯,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自己要有这种审美意识,也要把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大胆创作,画出自己的感受,画出自己的想法,转变一贯的美术评价标准,提高审美意识。
二、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充分利用课堂作品欣赏,展览作品欣赏等手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欣赏美术作品,必须先学会欣赏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让学生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美术分类,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 大类。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块,绘画又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学生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人类文明的关系,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作品的比较与评价,把学生的欣赏引向深入。平时学生欣赏作品,只用“好”“漂亮”“美”来评价作品,但要问好在哪里,学生很难说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时,要帮助学生运用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议。如同一作品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给人的感受有什么变化?作品在线条、色彩、比例、构思技巧等技法上有何差异?对表现主题上有何效果等,然后谈出欣赏作品的心得体会。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时,教师要因势利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的欣赏量和欣赏面,不仅要搜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还要组织学生参观画展,为学生打开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树立为发展我国艺术事业建设强大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三、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
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类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仅让学生开阔心灵,陶冶美的情操,还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卉,观察房屋造型,观察来往车辆、人群等,例如花卉写生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的花,然后引导他们分析、理解花的生长、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观察能力的发展,学生用美术方法反映和描绘大自然中的一切,各种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事物、自然跃于纸上。
四、在美术创作中,提高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是单一 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类组织转换,敏锐的想象,推测与创新,根据已有的各种信息果断地选择最佳方案。成功的创新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这些因素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创造性的基础,可以说创造性是对已有知识重新加工和组织,创造内容上说是制约知识的,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在我们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 ,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告诉学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创作中要去粗取精,要学会提炼有用的东西。让自己的作品有亮点,有动人之处。
康德说:自然的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的美是一个事物的美的表现。要教会学生表现美,必定要教会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因此,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发表于常熟市中小学艺术教学年会论文专辑)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既体现出来基础文化教育的作用,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未必全面,但也触及了美育的本质,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我们不能将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单纯的理解为“艺术教育”,艺术是表现生活、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的,但其界面和层次内容也较为狭窄,笔者认为,美术审美教育应该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综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术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塑造人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使其更加热爱生命。
依据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审美教育也为美术教育填充了丰富的内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具体说来,中学美术课教育中审美教育要施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形式美感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1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
可以说美术是一门培养审美情趣的艺术学科,“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梁启超)。艺术教育即情感教育,这句话虽有点偏颇,但从其功能上讲,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则无可非议,如一次野外写生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捕捉没、感悟美,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则尽收眼底,可感悟在心,可谓美不胜收,那种对祖国及其山川的感情油然而生,美也真的在其心了。
不仅如此,美术作品也常常给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并将其内在美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美情感的感染,是他们的身心徜徉于作品之间,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知曾经征服了多少人,那神秘的梦幻般的微笑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和畅想。罗中立的着名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布满皱纹的面容,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见证着生活的操劳艰辛,一副烟袋更让人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忧郁而又深邃的眼神里饱含着多少的思索、企盼和平凡的愿望追求。此时人们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父亲形象。心中感悟出的也便是那深沉的父爱,内心里所涌动的是无以名状的感恩与回报。
由此我还想到我和一幅油画之间的故事。记得当自己的孩子拿着很不理想的成绩单走到我面前的时候,说句实话,我的火气就不打一处来,但孩子眼圈红红的泪水和那羞愧的表情使我突然想到舍克特尼科夫绘画的《又是一个两分》这幅作品。我的心立即平静下来,从资料堆中找到这幅画,摆在了孩子的面前,画上的孩子再又得了一个两分的成绩之后那羞愧的神态、沮丧的表情,当时,我的孩子虽然只是瞄了一眼,但我已清晰的发现她的表情的变化。“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知道我的孩子已经被那幅画深深的触动了心灵,这便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所以美术教学要时刻绷紧感情这根弦,善于把握课程内容所表现出的感情因素,将其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就要加强情感教育,可以让他们走出课堂,到广阔的外界空间,置身于真实的美境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会更真切,感情也会更强烈。同时,要多参观、欣赏、解读和临摹作品,从作品中感受生活、自然和人生,真正领略艺术之美,心之所向,美之所在。
2培养审美理想,构建审美追求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的关键在于审美的结构。审美活动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对美感而产生出来的情感反应,但这种感受和感化又都受到审美理想的制约。如果将审美喻作大厦,而审美理想就是基石,中学美术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正是身心都在发育的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他们面对生活、面对艺术,往往是非难辨、美丑不分。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判的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美术教学的过程,教师可以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3培养形式美感,提高审美素质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纵使其内有万般内涵,都要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美术教学首先要进行的是审美形式的教育,也就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人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面对的是一个丰富多彩、无限变化的世界,高矮胖瘦、坐立行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形形色色的众生相,城市乡村、民俗风情尽收眼底。人置身于风光无限的自然界,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变曲流传,花卉的艳丽娇媚等。学生就是通过这些形式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发现的、锐利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形式美感,就要使学生在获得表象记忆的同时,用心去感受美,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这种潜在变为真实的存在,学生也会真正的感悟到形式美感,并自觉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唐代韩晃的《五牛图》就以概括简练的线条、生动地描绘出五头外形特征就迥然不同的牛及其不同的神态和不同的性情。元代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用笔简洁疏朗、线条柔淡舒畅、描绘出了形象孤傲、山水寄情、传达出清幽荒寂的意境,寄托着画家的情思。而清代朱耷《荷花水禽图》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层次。而那只水鸭画法,亦简直放逸,形象洗练,一副白眼向天的情景跃然纸上,意境空灵,余味无穷,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作为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指导学生去欣赏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描述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如对静物进行素描,可用线条将静物轮廓勾勒出来,看一看它的空间感。通过角度转换和明暗效果处理,最终完美表现出静物的形体结构和质感。形式美感的培养还在于对色彩感知能力的提高上,对色彩的感知因人而异,常人只能分辨诸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简单的色彩。而美术专业的人则会更清楚的对色彩的感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间的万事万物也不是单调一色,画家就是要通过绘画来表现事物的丰富多彩、明暗深浅、疏密变化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在美术课中,就要做到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的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4立足创新井绳,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天物、思想、美化是美术的三要素。“倘其无思,既无美术。”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要立足于创新精神,这不仅包括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观念更新,而且还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教育观。美术审美教育中的创新精神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实践、创新和创造三个方面。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其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以其学习艺术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涵盖了学生学习创作的独特创造力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进行创造美的实践。审美创造力教学要通过欣赏、观察和表现来实现。
可以说,美术审美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而激发审美兴趣、树立审美理想、培养形式美感和审美创造能力是其根本途径和方法。我们要将每一节美术课设计的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像一曲曲动听的歌,真正让学生能寻找美、感悟美,进而去创造美。更多精品来源自 3 e d u 海量教案
形式情感通过下列三个阶段来征服自然情感并形成审美情感的:第一阶段,题材情感作为一种刺激,引起人们情感的兴奋。第二阶段,形式在题材的吁求下出现,形式情感与题材反生“对抗”冲突,最终形式情感征服了题材情感。正是艺术形式的征服作用和分隔作用,使视点由有功利目的视点转换为超功利目的的视点。正是艺术形式的作用消解了直接的功利目的,而形成了无关功利的审美聚焦,使夹带着泥沙的不可控制的自然情感之流注入深潭,得到控制、回旋与缓解,进而变成审美情感的清流悠然倾泻出来。第三阶段,形式情感改造,征服题材情感的最终心理反应,是情感的舒泄与升华。通过上述说明了形式情感征服、消融题材情感,导致了我们的情感沿着兴奋--缓解,阻滞——舒泄、升华的路线前进,而这条路线的终点就是人们渴望的,能够给我们心灵以安慰的艺术中的审美情感。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是审美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通往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席勒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所以,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孩子能对美有感受能力。在语文学科中,美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于能否及时地、敏锐地感受它、发现它。如果学生缺乏审美感受能力,那么,即使是最动听的音乐和最美的绘画也不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审美感受能力主要是后天通过审美教育培养的结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很不一样。针对学生的感知心理,尽可能多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再现情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转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增加强感知强度,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通过视觉和听觉,发现美和感受美,从而提高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体验美,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
所谓审美想象能力,是人们在直接关照对象的基础上,调动过去的表象积累,补充、展拓、丰富、完善对象和改造、重新组合、进而创造新对象的一种能力。它包括通感的能力,如宋代的《玉堂春》词:“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以杏花开放时的盛、繁、多、乱与可以造成声音的人群的盛、繁、多、乱之间进行类比联想,“闹”字将无声化为有声,将静态的美化为动态的美,将视觉形象的美感沟通为听觉形象的美感,因而格外生动、形象,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又如《秋天的雨》一课,既写了秋雨的美景,又写了秋天的情趣,我们可以播放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绚灿的秋景,配乐范读,让学生闭眼想象你闻到了什么香味等等,创设了一个美丽而又富有情趣的童话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要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使他们逐渐懂得什么叫做审美。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动心动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审美想象能力。《秋天的雨》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炼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致,通篇洋溢诗情画意。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得到我们教学目的。由于我不是孤立地去进行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而是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美,体会语言文字的表现美,所以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想象力的培养,而且得到了深刻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所谓鉴赏能力,指的是对美的事物的鉴别、鉴赏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鉴别和欣赏二者密不可分,有鉴别才有欣赏,鉴别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和主观上的原因,人们的鉴赏水平往往是不一样的。我国**导演谢晋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它少年时初读《红楼梦》,爱上了袭人,不理解林黛玉;年岁大了,就觉得晴雯、黛玉可爱。读《三国演义》,小时候与同学们议论,都愿投奔刘备;长大了,觉得曹操其人,实在了不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由于思想水平和审美经验有了提高和发展。一般来说,知识面愈广,审美经验愈丰富的人,审美鉴赏能力就愈高。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首先必须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美的修养。小学生由于知识还未积累到一定程度,还比较贫乏,知识面比较窄,因此审美鉴赏还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有时甚至是轻率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扩宽他们的知识面,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入。教师对孩子自身资料袋的关注,就会激励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热情,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知识面也不会局限于书本上的课文。随着知识面的扩宽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也会慢慢增强,如《赵州桥》一文课后并没有提供资料袋,但是如果学生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桥文化”,能体会到桥的结构精巧,外形的美,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体会到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所谓审美理解能力,指的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理性的思考、认识、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它既不能归结为直观的感性认识,又不能归结为简单的理性认识,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正如钱钟书所说的:“理之如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无味。现象无象,立说无说。”审美理解不着痕迹地交融于审美感受、想象、鉴赏等心理因素中,妙合无间,发挥综合的、整体的美感效应。审美教育不仅要求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理解美,而且要求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古人说得好:学以致用。发现了美,要能理解美,还要能表达美、创造美,才是真正完善、真正提高的美育。学生只有按照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法发现美、表达美、理解美,才是创新教育、主动精神的体现。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也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欣赏,而是要学生能理解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愿望,为美的对象所感动,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去创造美。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着美,而课本中的文章更是美的典范。
如,《望天门山》这首诗,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只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才会突出。这些用词巧妙的地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之中,然后让学生分组发言,把每个人理解到的美一一表达出来。学生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想象到理解,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毛泽东同志说过:“感受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教学活动中,为使学生审美认识不断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从而真正深入地把握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那就必须十分重视通过美育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