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在朋友圈很火:《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我看到有朋友转发,点进去看完觉得挺感动,于是也转发了这篇文章。转发的第二天就被告知,这篇文章是拿来圈钱的营销文章,作者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缺钱。当时听完,我很愤怒,既有对作者这种做法的愤怒,还有对自己轻易相信这种信息的愤怒,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每天通过手机和电脑主动或者被迫接受很多信息。好的是,你获取有利信息的渠道多了,也更加便利了,比如说你想学习一门技术,以前也许你需要到处找师傅,但现在网上搜经验贴,然后可以开始自学。坏的是,信息太多,如果不知如何判断和筛选,那你便很容易变成被信息吃掉的盲听盲信的人。
正因为我们接触的信息多了,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判断:这个看法是不是正确的?为什么?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身边,有太多人给我们灌输各种想法,广告商想让我们相信他们的产品是最好的,老板想让我们相信呆在这家公司有大饼吃,亲戚想让我们相信某种人生是最幸福的。世界的声音太多,只有当我们自己能够清醒判断,我们才能变成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的人。
而《学会提问》便是达成这个目标的一张地图。正如标题所言,这本书由一系列问题组成,包括:
我按照逻辑关系,把这些关键问题重新梳理了下,画了一个结构图
我们在遇到一个有争论的论题,或者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论题时,会接受到不同的看法和理由。我们不妨把每个人或每一派的看法想成一个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理由(包含证据)和论点,这是我们能够看见的表层结构。
但是除了表层结构,冰山还有一部分藏在水面下,包括假设、推理和意思不明的词语,同样是你是否接受对方观点的关键。等把整座冰山水上和水下都检查完毕后,还要经过两大关卡: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这里其实有些内容和前面是重复的,所以就当是再细致地检查下)能得到哪些合理的结论(如果验证了证据和理由都没问题,再想想是否可以推导出其他的结论)
所以说,看清整座冰山,再经过两座关卡,最后你做出的判断便是比较靠谱的了。
接下来就按照这个逻辑框架再细分下
不管对方说多说少,理由是否充足,他的最终目的都是想让你接受他的论点。
结论可分为描述性论题(家庭暴力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和规定性论题(学校应不应该提供性教育?),一般在开头和结尾可以找到,伴随着因此、表明、由此得出等等关键词。有时候,和我们交流的人并不直截了当地说出他们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依靠推理来得出结论。比如说,你问对方那家理发店怎么样?他说服务态度很好,剪出的发型也很接近自己想要的。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你是可以推出“这家理发店不错,推荐去”这样的结论的。
我自己做了些练习,感觉结论还是较容易找到的,就不细说了。需要记住的是, 这是判断的第一步!!一定要找到结论,才能判断。
做个小练习:你能找到论题和结论么?
同样是先找再判断。
所以说,当对方抛给你一堆论点,却没有任何理由时,你是有权利拒绝接受的,因为你无从判断。这样的人要么是在混淆视听,要么是缺乏批判性思维,人云亦云,自己亦无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一般来讲,除了论点,剩下的部分都是用来支撑论点的理由,至于它们是否可靠那是后话。但为了一眼明了,可圈出指示词、给不同的理由标序号、画下划线,如下图
红色的是论题和论点,蓝色的是理由,用序号标出,有两条理由。
如上文所说,证据是理由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包括:
接下来挨个分析每一种的效力如何。
直觉 :有时直觉其实也依赖于一些其他类型的证据,比如大量相关的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是无法根据这样的直觉进行判断的。所以说这类证据,一般直接忽略。
个人经历 :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合,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地经历样本,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 以偏概全谬误 。所以下次听到“以我的经验来看……”就一定要当心。
典型案例 :引人入胜地描绘一个或多个人物或事件来证实某个结论,这类描述通常都是基于观察或者访谈。例如,支持禁止在开车时使用手机的一种论辩方法就是说一些让人肝肠寸断的故事,都是因为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而出了车祸,结果导致一众年轻人死于非命。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用典型案例,因为它常常很有说服力,是那样具体生动而又细致感人。但正因为生动具体的案例诉诸于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不再搜寻其他更为相关的研究证据,反而要更加当心。下次碰到典型案例,不妨问一问, 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强有力的相反的例子?这个例子被提及的方式中有没有偏见存在?
当事人证词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词无须过多关注,直到我们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等。《十二怒汉》中有关于当事人证词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男孩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楼下的老人和对面的中年妇女分别提供了证词,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对证词深信不疑,只有一个人对此抱有怀疑,随着剧情的进一步深入,最后竟发现两人的证词都有漏洞,他们都因为私心而撒了谎,而男孩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但是,在当事人证词中有一类特别有说服力,那就是 专家意见 。专家们因为其专业背景,更有可能接触到我们无法接触的信息,也更有可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所以他们金口一开,很多人都会相信。但你应该记住的是, 专家也会常常犯错误 。我们应该继续追问:
如果你遇到一个专家引用一个专家的观点时,你又很难确定原始断言的出处和可信度时,那便要加倍提防了。
个人观察 :最可信的报道往往是基于最近得来的观察,而且是几个人处在最佳环境里同时得来的观察,他们没有和观察的事件有关的明显而又强烈的期望值,同时也不带有任何偏见。比如说当你很专注地在看一部**,旁边两个人发生了矛盾,事后让你回忆他们谁对谁错,你并不一定能客观地说出来。
研究报告 :通常是由训练有素地科研人员来系统地收集观察数据。 科学研究,如果进行得比较理想的话,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 那么如何评价科学研究是否理想呢?有下面几个线索:
类比: 具有人们熟知的某些特征的事物被用来帮助解释和它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要评价一个类比的质量,你需要判断所比较的两件事物是否具有相关的共同点而缺乏相关的不同点。例如下面这个例子,在这个问题上把狗和女儿进行类比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女儿是人,有认知能力,能分辨出对错。
总结来讲,在所有的理由中,直觉和个人经历一般不可靠,其他类型的理由经过仔细核查后,可以成为靠谱的理由,而其中研究报告是效力最高的。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可能看起来非常动人,因为数字让证据非常科学性,非常精确。但是统计数据经常会撒谎。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检测数据:
1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信息。不知来历的统计数据最常见的一个用处就是用大量的数字给人加深印象或让别人肃然起敬,这些呈现出来的数字的精确性常常会让人怀疑。
2当你见到平均值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一下: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选择的平均值不同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比如有段时间疯传人均工资8000以上,网友纷纷吐槽自己拉低了后腿。这样的人均工资应该是平均数,而在中国贫富差距严重,平均数要远远大于中位数,并不能代表普通人的收入水平。
3了解全距,即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之间的差距。了解全距和数值分布的一个总体好处就是这样做会提醒你大多数人或事并不正好符合平均值,与平均值差异极大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比如,医生对20岁的癌症患者说,患同样癌症的病人存活时间的中位数是十个月。但是我们不知道全值和数值分布,可能有些人甚至很多人活得远远超过了十个月,甚至可能活到80岁以上呢!知道这些数据可能会改变这名癌症患者对未来的看法。
4检查数据是否能推出结论。可以问自己“什么样的统计数据作为证据在证明他的结论方面会有帮助?”或者“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合适的结论?”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从数据到推论有问题么?
5有没有省略的数据?问问自己“绝对数值和百分比是不是都提供了?”,“这是……相比较?”
6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动人。比如上面显示最喜欢食物的柱状图,同样的数据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到现在,冰山的水上部分我们就全部检查完毕了。简单总结下,就是找到论点和理由,并从理由中筛选出真正可靠的。理由错误,不管推论多么严密,结论都是错误的。
下一个部分,是冰山下的部分及两个关卡。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有什么问题,只要上网一搜,各种答案汹涌而来。面对各种各样的答案,到底我们该相信什么呢?听专家的?朋友的?研究报告的?No! 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倾听不同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评估、做出取舍,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而这些思考的过程,就是批评性思考的过程。
面对别人的建议,我们怎么判断适不适合自己?面对别人的观点和文章,我们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理由是什么?
《学会提问》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丹尼·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撰写的,以上的疑问,将会在本书中为你一一揭晓。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包含以下三个维度:
海绵式思维:吸取尽量多的外界信息,为你今后展开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它相对比较被动,容易陷入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困境。强调的是知识获取的结果。
淘金式思维:自己掌握主动权,自己选择该吸收什么和忽略什么,在阅读时,随时准备好与作者反驳,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与它展开互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 互动性参与。 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互补。
因为只有你吸收足够多的外界信息,才能从中挑出哪些是值得保留,哪些是需要舍弃的。
根据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用途,我们可以把批判性思维分为: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弱势批判性思维 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其目的是坚决抵制和驳倒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当你使用弱势批评性思维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根本不关心自己是否接近真理和美德,只是想驳倒对方而已。
强势批判性思维 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以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书中价值观是指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念。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据此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简单来说,价值观就是为我们自己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并且希望他人的言行能与之相一致。
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大多是追求共识。作为批判性思考者,拥有哪些价值观呢?
(1) 自主决断 。我们要从众多意见中作出自己的决断,而不是仅听一家之言。
(2) 好奇心 。平时要多听多看,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
(3) 谦恭有礼 。要尊重别人,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
(4) 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 。并不是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有价值,我们要从中择优录取。但是一旦遇到说理透彻、论证严密的人,一定要不偏不倚地信赖他的观点,直到更加透彻严谨的论证出现为止。
有些人不喜欢被提问,不喜欢被质疑的感觉,因为那样会让他觉得自己像是在法庭上被审问一样。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根据不同的人调整提问策略。
如果我们只是根据手边既有的一些信息,不作任何深刻、全面地思考就仓促做出判断,那么我们犯错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在你思考重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慢“。
比如我们认为女孩子的数学一定会比男孩子差,山东人都很豪放等等,这些都是刻板印象。
1、 晕轮效应 。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2、 信念固着 。就是说我们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形成的信念来进行思考。我们常常会对自身能力过分自信。要抵制信念固着的倾向,只要我们记住,强势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认识到所有的判断都是临时性的,或者与情景有关。
3、 可得性启发 。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与之紧密相连的另外一个有害的思维习惯是近因效应。作为我们思维基础思维最容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我们最新看到的那部分信息。比如发生空难之后,人们会不敢坐飞机。
4、 答非所问 。比如明星采访中经常遇到的问两个艺人之间是否有矛盾的问题。
5、 自我中心 。是指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相对照,我们赋予自我世界中心地位。我们在论证的时候,常常会忘记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知识世界里。知识诅咒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知识诅咒是指如果我们不具备现在所知道的知识,那我们根本就说不清这这是到底是什么。专家经常用专业术语,行外人听不懂,这也是一种知识诅咒。
6、 一厢情愿 。也就是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干脆就直截宣布它是真的。这样一来,事实就必须得符合我们的信念,而不是将我们的信念与事实相印证。
有种一厢情愿思维方式叫做奇迹式思维,奇迹式的因果关系会给人带来希望,就像许多广告所展示的一样:只要你买了XX东西,你就会变成XX样的人。
要评论一个人的文章或者论证,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 是针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句式是经常包含有“是什么?”或者是“是不是······”
规定性论题 是指针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社会争论通常都属于规定性论题。通常涉及价值观判断。
然后找出结论,所谓结论,就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只有找到结论,我们才能客观评价。我们可以在开头或者结尾找,还可以通过这些提示词,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知、证明、告诉我们、问题的实质是······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构建结论可信度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或根据。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结论的各种理由以后,你才能批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论证的基本结构是“ 甲之成立是因为乙 ”。
理由提示词:由于;因为这个原因;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撑;因为证据显示;研究显示;第一,第二,第三;
理由(证据)的类型 :事实、研究成果、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言以及类比等。
立论者想要说服我们相信某些信念,而这些信念,支撑它的证据越多、质量越高,其可信度就越高。那么,都有哪些证据类型呢?
1、 直觉 。直觉具有私密性,比较难证伪,而且往往会带有个人偏见。可信度比较低。
2、 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往往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多数人的看法,会导致“以偏概全谬误”。
3、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多数会诉诸情感,分数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
4、 当事人证言 。人们的经历各不同,许多人展示的或许是他想要你看到的,当中可能会掺杂个人利益,会适当省略一些信息。就像**宣传、产品代言、产品推广等等。
5、 权威和专家意见 。在面对权威和专家意见的时候,我们不妨问下自己三个问题:
(1)对于所谈论的这个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
(2)这个专家是否拥有第一手资料?
(3)有没有其他更好的理由让人相信?
6、 个人观察 。很多情况下,会有各种障碍阻止我们看清楚发生的一切,眼见不一定为实,个人观察所得的证据并不是很让人信赖。
7、 研究报告 。相信很多人会信赖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因为科学研究具有可证伪性、可控性和精确性。但是研究的质量有高有底,差别很大,而且研究结果常常会相互矛盾,另外,有些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因为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会夹杂一些偏见,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更有甚的,演说者和写作者常常会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
所以,我们在面对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的时候,需要多看看研究报告本身,多问几个问题,再判断其是否可信。
8、 类比 。类比论证就是我们用两件事物之间熟悉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的一个未知特征的结论。在面对类比论证时,我们要警惕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并不代表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在论证中常出现的13个谬误:
1、人身攻击谬误
2、滑坡谬误
3、追求完美谬误
4、诉诸公众谬误
5、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6、诉诸情感谬误
7、稻草人谬误
8、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9、乱扣帽子谬误
10、计划谬误
11、光环谬误
12、转移话题谬误
13、循环论证谬误
有时候很多结论不仅仅是非黑即白的,也有可能是多面的。我们要考虑多种可能的结论。我们可以把备选的解决方法作为结论,用条件句“如果······,那么······”来得出结论。
批评性思维需要不断练习,以后看到别人的文章或观点的时候,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想表达什么?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理由(证据)是什么?
他讲得有道理吗?
这样,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和决策时就能得出自己的见解,不至于人云亦云了。
24个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如下:
1、张三说国家应该投入大量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李四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谬误在于张三用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自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
2、张三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谬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它们的共存有可能只是巧合。
3、张三在饭店看到李四吃鱼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小鱼,小鱼多么可爱,就像小精灵一样,你忍心伤害小精灵吗?”。谬误在于张三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4、张三看到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推广健康饮食理念,觉得健康饮食就是骗人的,于是开始每天暴饮暴食。谬误在于张三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5、张三反对同性婚姻,因为她认为如果我们允许同性结婚,那么就会有人想要和桌子、椅子结婚。谬误在于没能给出任何证据来证明A事件的发生一定会造成极端事件的发生,所以这是一种诉诸恐惧的谬误。
6、张三是一个国产手机测评博主,经常发一些测评视频。李四看到说张三不爱国,经常指出国产手机的缺点。谬误在于张三针对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等,而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当作提出了理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或去支持自己的论点。
7、张三和李四争论的时候后李四指出了张三犯了一个逻辑谬误,张三不正面捍卫自己,反而回应:“你之前也犯了逻辑谬误。”。谬误在于张三通过这种方法来暗示对方是个虚伪的人,但是不管别人虚伪与否,你都只是在回避别人对你的批评。
8、张三指着块石头说:“你说进化论是真的,那你让这块石头进化人给我看看。”谬误在于生物进化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识,有些人因为不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觉得这些东西是错误的。
9、张三说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猜出李四明天会中奖,但是第二天李四并没有中奖,于是他说是因为磁场干扰了自己的判断。谬误在于张三的猜测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用特例来给自己开脱。
10、张三怀疑李四拿了他的鞋,于是就问他:“我的鞋上面是不是有个红色的标记?”。谬误在于张三提问加入诱导的成分,让对方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回答。
11、张三说他相信宇宙是神创造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神不存在,所以神是存在的。谬误在于张三举证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于质疑观点的人。
12、地上一个猴子,树上有七只猴,一共几个猴。谬误在于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来歪曲事实。
13、张三抛硬币连续五次都是正面朝上,他认为下次硬币一定反面朝上。谬误在于认为随机事物的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相关性的。
14、看到《货币战争》怎么那么畅销,张三相信一定是罗斯柴尔德和共济会在背后操纵着整个世界。谬误在于一个事物或观点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没有关系。
15、张三不知道怎么反驳进化论,于是就说,“我朋友李四是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错的。”谬误在于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或机构的观点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16、张三买了辆汽车,当他发现车座是人造皮革的时候,他就认为这辆车其他部位也都是人造皮革。谬误在于很多时候,对于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合理性的事物,对于其它组成部分并不具有合理性。
17、张三说A城市的人都喜欢和胡辣汤,李四说他是A城市的人但不喜欢喝胡辣汤,张三反驳说只有真正的A城人都喜欢胡辣汤。谬误在于张三试图通过马后炮和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那有缺陷的观点。
18、张三说李四不喜欢喝胡辣汤,王麻子却说李四是是A城人,一定喜欢喝胡辣汤。谬误在于王麻子通过一个事物的出身来判断它的好坏。
19、张三说要支持他的观点,如果不支持那就是反对他。谬论在于张三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20、张三说这本书里写的内容都是真的,因为第一章里面提到了作者所述都是真理。谬误在于张三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一个被包含在前提里面的观点。
21、张三认为中药比西药更有效,因为中药更“自然”。谬误在于张三认为一个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的。一个事物是自然的并不一定代表它就更好。
22、张三认为爷爷是个老烟民,现在80岁身体还是很健康,由此说明吸烟对身体无害的结论。谬误在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化衡量的科学数据或确凿证据比个人经验或轶事要更加可信。
23、张三明明做错了一道数学题,他到处说是因为这道题设计的不合理。谬误在于张三先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才开始找证据,并且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性忽略。
24、张三认为运动会造成A病症,李四研究后发现运动不会造成A病症,王麻子对两者观点进行统一认为运动会造成A病症,但不是全部的人都会患A症。谬误在于不能轻易的认为只要是处于中间立场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谎言和实话的中间地带依然是谎言。
一本讲述方法论的书,这个类型的书没有太多主观性的感受可以讲,就直接给出我的笔记整理,下面的整理会把全书分成三个大部分分别展开。(本书每章最后都有阅读练习来印证这一章的内容,很值得一试)
第一部分讨论的是论证的结构,包括:论题、理由和结论,只有清晰地了解了一个论证的具体结构,我们才能针对性地发现其中的问题。
学会提问其实就是 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问题 ,所谓批判性思维包括:
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海绵式和淘金式。前者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后者这种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要真正实践批判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应该互相补充。要想在知识的河流里真掏出智慧的金子,你的淘金盘里首先得有点东西供你掂量才行,而同时你还得真有点在沙子里挑金子的本领才行。
对于批判性思维又可以分为强弱两种,而显然我们应该更强调和应用强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取长补短,而「价值观」和「情感」则会称为这个听取过程最大的阻碍。
价值观 。这个社会的重要纽带还是建立在价值观的相似性上。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们会不自觉地和那些价值观形似的人为伴,这样才觉得放心自在。因此,我们许多社会交往和学习经历都始于和那些拥有类似价值观的人之间的交流。在这方面,想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自己尽力理解那些话我们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价值观相左,并不妨碍两方都是讲道理的人,但常见的情况是人们只愿意挺那些价值取向相似的观点,党同伐异,而我们必须与这种倾向做斗阵。
情感 。我们对自己的观点有感情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观点或者论题过于感情投入的最大危险,就是你可能会把其他立场当成当成针对你自己的攻击,而忽略了他们的正当性——尤其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观点和立场并不是特别有理有据不容辩驳。
论题 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论。两种有代表性的论题:「是什么」和「应不应该」。
学习音乐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家庭暴力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服用帕罗西汀是不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
以上的问题有个共同点:对他们的解答无一例外都要描述世界万物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存在方式。这些论题属于描述性论题。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公立学校应不应该教授智能设计?对医疗补助欺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我们应该立法禁止使用运动型轿车吗?
以上问题需要的答案都显示出世间万物应该呈现的样子。这些论题都属于伦理或道德范畴,他们提出的都是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需要的是规定性的答案。我们将这些问题成为规定性论题,社会争论通常都属于规定性论题。
有说服力的交流或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甲是 结论 ,乙是结论的支撑材料。如果没有提供支撑断言的陈述,则该断言不能称为结论。我们将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在一段陈述中找到作者的结论很重要,这是通往批判性思维的必经之路,有时候作者并不直截了当地说出他的结论,这是我们就得依靠推理来得出,往往作者摆出种种观点来加以证明的就是他的结论。
在一个有效论证中,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得以成型和修改。
第二部分讨论在论证过程中的陷阱,包括:歧义、假设和谬论。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极为复杂,很多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只有准确理解这个词语到底表达了哪种含义,才能准备理解作者的意图。
为了确定哪些词语意思不明:1以论题为线索确定可能的关键词,例如高收入能否带来幸福感,其中高收入和幸福感的意思都是不清楚的。2找出哪些词语在确定作者的理由能否支撑其结论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3留意抽象的词语,一个词语越是抽象,人们越是可能对它做出多重解读,例如平等、责任、侵犯等等。4通过反串判断:如果你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你会不会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某些词语?如果是,那你就找到了可能存在的歧义。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很容易造成理想思维的短路,通过直接连接情感线路来绕过描述性的意义通道,从而欺骗人们的思想。例如牺牲和公平,其中的某些含义因为激发我们心中的特定感情而获得了附加的情感色彩。而这些词很可能会被利用来欺骗我们的感情和思维。
在所有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而这些想法有些时候很可能是错的,或者起码存在对立的观点。一个论证表面可见的部分常常最优可能穿上华丽的外衣,因为展示展示这个论证的人总希望能说服你,让你全心全意地接收这个论证。
当你试图理解一个论证的时候,你的任务很像是理解一个魔术的原理,你眼看着手帕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确实一只兔子,要理解这个魔术,你就得搞清楚魔术师暗地里的那些把戏,同样的,在论证中你也得找到那些暗藏的把戏。事实上,这些把戏就是没有名说出来的想法,我们把这些没有名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
假设有以下特征:
有两个地方可以寻找假设,寻找理由需要他们才能证明结论的假设,以及寻找理由需要他们才能成立的那些假设。前者称为价值观假设,后者称为描述性假设。
三张常见制造谬论的诡计花招:
绝大多数的谬论——循环论证、滑坡谬误、区群谬误、诉诸主观情感等等——都是基于这三点变换组合制造的。
第三部分讨论证据的有效性。
对于事实的断言,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相信他?第二个问题是,这个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加以证实。如果在论证中没有给出相关证据的话,那么这个断言就是孤立断言。
最主要的几种证据类型,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权威或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这些类型的证据有效性都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根据论断的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
而即便证据的正确性得到了保障,也要警惕是否有替代原因、数据是不是欺骗了我们、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被省略了以及还能得出那些结论。
是否有替代原因
替代原因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也就是把相关当成因果,在因果断言中普遍存在。
数据是不是欺骗了我们
利用正确的数据来说谎,是非常常见的欺骗招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平均值来掩盖中位数以达到欺骗目的(例如你和马老板的平均身价是百亿人民币来说明你们都是富豪)。其他的数据欺骗招数还包括:不知来历或带有偏见的数据、替换结论(数据和结论根本对不上)、省略数据(故意省略不利的数据)、换一个表达方式(把绝对值换成相对值更能打动人)
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被省略了
那些只想告诉我们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信息的人,就会告诉我们所有这些正面的特点,而且是不厌其详,活灵活现。但是他们会隐藏那些结论的负面因素。
不完备推论出现的理由:时空对论证产生了限制、犹豫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限制论证必须尽快完成、持论着的知识总是不全面的、论证常常是为了欺骗、持论着常常与你有不同的价值观。
还能得出那些结论
我们从相同的理由当中得出不同结论时因为我们的背景不同,目标千差万别,这样我们在决定将理由和结论连起来的时候必然会被不同的假设所吸引。
常见的思维方式是二分式思维方式:非黑即白。这会妨碍我们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这需要我们跳脱出这种局限性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当前的理由是否还能推出更多结论。
诉诸权威谬误的例子:
如有人说:“你不听我的,我就揍你。”在国与国的关系上,也常出现这种情况,执行所谓“强权即公理”的原则,例如,日本军国主义曾妄图灭亡中国,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21条要求,其实质就是要中国隶属于日本。袁世凯为了个人称帝的需要,竟派人与之谈判,在谈判期间,日本军国主义以“换防”为名,增兵东三省、山东、天津等地,进行武力威胁。5月7日提出最后通牒,限袁世凯于48小时内答复。后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才使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日本军国主义这种做法,从逻辑上说,就属于诉诸强力的谬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