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 王羲之
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
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代表作: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太宗独爱之,《快雪时晴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的最爱。
2、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颜体”在书坛巍然屹立。
代表作: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3、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欧阳询
欧阳询为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代表作: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楷书的楷模,亦是历代书法初学者临摹最多的作品。
4、唐代书法家、“草圣” 张旭
张旭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
张旭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5、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 米芾他是“宋四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颠”之称。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
-欧阳询
-颜真卿
-王羲之
和大多数人一样,认识桂相文先生,是从他的书法开始的。记得第一次是在二十年前我县某次廉政文化书展上,工整秀丽的中楷立轴吸引了我的眼球,书写的内容早已忘了,但扎实而灵动的书风面貌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见面也是在本县的一次书法交流会上。活动其间,总有一些书法交流节目,那时我们都不敢动笔,于是你谦我让,桂相文先生在众拥下挥毫而就,无论书写什么内容,他一边书写,我一边轻声念词,每次都是这样,仅凭一个眼神,便慢慢习惯了彼此的默契。几个来回交往,我们成了好友。
桂相文先生的书法扎根传统,兼长众体,尤擅行楷。以二王书风为本,兼以魏碑用笔,碑帖结合,形成自家的独特面貌。几年前,我有一诗寄赠相文先生。
法古求新识墨趣,平留圆实处处开。
茂朴风姿存魏面,秀挺神色自晋胎。
唯情书家后王笔,始信人间大苏才。
悬知日后成新宠,巧将紫云割砚台。
诗虽俚句,却是我对桂先生书法的基本认识。也基本概括了他的书法特点及个性情怀。平留圆实本是绘画用语,放在此处,也恰好说明其书法的多体兼备,技法全面。一段时间,临写魏碑甚是刻苦,探索出方笔的书写技巧与线条的质感劲道,与二王书风秀逸多姿相融合,形成一种碑中有帖,方圆兼济,刚中带柔,雄雅多姿的全新书法面貌。在线条、结体、章法、气韵乃至书格等多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一书风,也直接影响了他的篆刻,换句话说,他的篆刻是其书法的延续与发展,大大丰富了其书法的内涵与外延。还有一段经历,也非常有意思,那是多年前,我们每周都在一起讨论制作砚台,对挖掘与弘扬传统文化,从砚台的设计与刻制,到铭文的撰写与书刻,及书法家的学养与滋润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在学书这条道路上,桂先生是从不拒涓涓细流的。
众所周知,学书之人各有不同,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必须经历三个阶段:渐进期、稳定期、升华期。第一是临习阶段,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一般进步都会很快。待进入稳定期后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停滞不前,有的甚至倒退,要么成为一辈子的书奴、字匠,要么寻奇猎怪,走入歧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在这一阶段败下阵来。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但此时已经不是技法和手段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与底蕴,没有足够的生命经历与情感沉淀,是不可能达到的。而真正登峰达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的道理,学书的功夫也是在书外。
在具体学习与取法上,桂先生对“二王"一路的书法都有细较,除“二王"外,智永、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二蔡",尤其对晚明王铎用力尤勤,王铎的书学路数了然于心。“只是守定一家,又时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写到熟极之处,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迸出天机来变动挥洒。回头视初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自成一家矣。”正是因为执着的探求,加上天资后慧,且取法乎上,因而不出几年便腕底春风,笔下波澜。
时下学书的人可谓是千军万马,洋洋可观,这确实是件好事,但也带来另一种现象,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一些别有心者,以书法为名,行走江湖,丑书,怪书,奴书,更有甚者,猎奇走怪,喷墨嚎张,以博人眼珠。什么才是真正的书法?书法究竟怎么走?书法的目的是什么?时下真正思考的人并不多,大多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一时之间,书法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什么是好的书法?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桂先生。对此,他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肯定不能满足于几次书展的入展与获奖,更不能满足于时下几个评委的评述。书法如何穿透时间的迷雾,追寻古人的步履,真正做到畅意书写与深情表达?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要做到这两点谈何容易,倘没有人性的深度,感情的纯度及人文担当,一切都无从谈起。
桂先生对传统文化、对家乡故土有着深厚情感。作为一个出生和成长于庐山的人,在学习和书写内容选择上,更喜欢书写一些关于庐山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陶渊明的为人风骨与散淡文风情有独钟。与一千六百年前的古圣先贤一样,踏着同一片土地,有着同样的深情,因而在“上京"这块古旧土地上有着同样的温情,仿佛后学正沿续着前贤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行。不久前,桂先生又在书写庐山乡贤的诗文书展,前言部分我是这样写的:
金风起,秋叶黄,东篱采菊,丹桂飘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陶渊明独好南山秋菊,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把南山变成一个酿诗的地方,把南山变成人人心中向往的桃花源。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出生于渊明故里“上京"的桂相文先生,以书法的形式又一次诠释了陶渊明的情怀,展开了隔空跨时的对话,从文字到形式,从内容到思想都是一场文化盛宴,一次恬淡从容的精神触碰与诗心溶解。
诗意各有表达,情怀同样真诚,精彩不容错过。
――《对话南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目前,桂先生也正行进在向第三阶段的过程中,因而更加砥砺前行,积极探索,既学习经典,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学习与沉淀上不断丰盈自己,夯实自己。广泛涉猎一些姊妹艺术与理论知识,走向社会,走向更加辽远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培养下一代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自担任九江市书协主席以来,工作更加繁忙,责任更加重大。仍不忘初心,不忘使命,不忘书法普及与教育,有求必应,有需必达。愿桂相文先生在这条传承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辽阔,越走越深远。
202011
[内容摘要]
如何做到畅意书写?前提条件就是扎实的临池功夫与多途径的书法面貌,桂先生通过勤奋好学与取法乎上,逐渐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尤其是走碑帖结合的路子,探索出方笔的书写技巧与线条的质感劲道,与二王书风秀逸多姿相融合,形成一种碑中有帖,方圆兼济,刚中带柔,雄雅多姿的全新书法面貌。在线条、结体、章法、气韵乃至书格等多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任何书法技巧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表达。能做到自由表达需要扎实的书写基础,同时兼备多方面的文学素养和姊妹艺术的熏陶。深情表达则是更高的艺术要求。带着情感,带着使命,带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桂先生走在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道路上。
个人简介
王辉,女,汉族,字子荷,书画笔名云竹,系当代著名书画大师王隽如之女,宁夏固原市人,祖籍太原,书画世家!毕业于宁夏美术学院,曾学生时代处女作作品,荣获过省区三等奖! 后于中国美术学院研修学习了绘画及书法本科的全部课程。
2018年有书法自作诗和绘画作品<公鸡图>被选入《世界美术家大词典》一书中!同年,经文化部艺术人才资料审核考核通过,已获取高级美术教师资格资质,同时被定级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资质!
从小就喜欢写字画画,自懂事以来,受父亲传统文化文化的熏陶和书画艺术的感染启迪,为后来选择了书画行业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个人爱好旅游,喜欢摄影及诗歌散文,偶尔随性写写,抒发一下内心深处的感怀和情愫!
擅长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及素描,书法以隶属、篆书以及草书大字见长!更擅长各种大型墙体壁画和艺术大字。
多年来,为政府及多家企事业单位,画墙体壁画,书写墙体艺术大字!
2011年下旬和年底,自己的工笔花鸟和工笔侍女图,分别被北京和天津书画爱好者收藏。
2011年9月10日,应邀参加了宁夏固原市《固原一中》校庆120周年校庆活动,届时大型书画展览中,自己工笔侍女图《笛韵》,被校史馆有偿收藏。
2012年8月12日,应邀参加了”宁夏固原市成立十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活动,届时大型书画展览中,自己的写意人物画《心远地自偏》,被宁夏固原市成立1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组委会”选入收藏。
2015年春节期间,应邀参加了当地文化局举办的大型书画展览,自己工笔花鸟《芳园春晖》被当地文化馆选入收藏!
2018年上旬,被浙江省杭州市一集团艺术机构聘任为<书画教师>
同年7月份,提出辞职!本月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花园凌波苑创办了自己的书画工作室《云竹书画室》
曾有业界权威艺术专业人士评论:写意花鸟构图简洁大气、空灵,富韵味;格调高雅轻松中不乏朴拙,用笔用墨胆大、肯定、厚重凝练!
工笔画评语: 业内专业书画艺术者评价:构图轻盈飘逸,线描功底扎实,画面清雅干净!
书法评语:字如其人,大字把控结构准确到位,气势有韵律,笔速流畅狂放且拙朴厚重!
作品欣赏
王建平,字大夷,号乐石堂,珏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会员,沧浪书社会员,沧浪诗社会员。大夷先生,不善言辞,待人守真。书印、操琴、诗词是他最好的陪伴。夷,平坦的道路。大夷,指大平坦的道路。事实上,王大夷先生的人生之路,起起伏伏。悠悠世事,转眼一甲子。一位书法家,不同凡响的从艺之路,笑对人生,豁达与坚强,令人感慨。80年代,获得全国大奖,并赴日办展,作品获得高度好评。其书、其画、其印都有自己的见解和面目,独树一帜。吴待秋之子著名山水画家吴养木老先生赞曰:“神乎三绝。”书法家、诗人吴进贤赋诗赞曰:“右军三折笔,蔡邕八分书,今见陈惊座,老叟愧不如。”
幸遇良师废寝忘食喜攀登
大夷出道早,从艺更早,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办过多少次展览,也记不清了。大夷早年学习颜鲁公楷书,最早学书于高石丁老师门下。高石丁,是著名画家刘懋善的同学。高老见大夷悟性好,又用功,推荐他去好友沙曼翁那里学习。众所周知,沙曼翁老师,是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石学家。在高石丁老师悉心指点下,加之自己广泛的钻研,再经沙曼翁老师耳提面命,日夕亲见沙老对书法,对印章的设计和奏刀,很快,王大夷把沙老的书法和篆刻技艺构思熟记心中。奏刀之余,潜心钻研资料。沙老不断予以指点,启发。80年代,大夷的书法作品,呈现出,以隶书为创作主体,在飘逸的基础上,加入了汉碑的古雅。在学习书法,篆刻的同时,大夷还跟随徐源绍老师学习国画。名师的指点,让大夷见识增广,传统书学根柢日益增厚,加上早些年的艺术积累,开始形为滔滔流水,畅流起来。王大夷是最早加入沧浪书社的成员。书社成立于1987年,汇集了周持、 白煦 、刘恒、 白谦慎 、王镛、刘石开、 朱大霖 、 王歌之 、潘振元、 张少怡 、卫知立、张士东、 陆家衡 、包伟东、华人德、 周玛和 、 储云 、 胡伦光 、 穆棣 、 卞雪松 、 陈浩金 、 余国松 、曹宝麟、 郑必宽 、 恽建新 、 薛龙春 、 吴振立 、 黄惇 、 言恭达 、孙晓云、马士达等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史专家。沧浪书社及其成员,静水深流,真水无香。每一位成员,都是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学院进修登堂入室大格局
笔架砚池辞海,诗华墨雨书林。王大夷对书法和篆刻的钟情,显然与他在南艺学习的经历须臾不分。上世纪80年代末,而立之年的大夷老师,经过努力,来到南京艺术学院学习。他欣喜的展示着当年班上18个同学以及与南艺教授陈大羽,黄惇,徐利明等的合影。大夷老师谈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他的快乐从他的声音中传送过来,从他的眉眼中表达出来。他说,他当时深深的沉浸于艺术的海洋里。大家知道,陈大羽老师是白石老人的高足,以大写意花鸟知名。大写意,需要需要诗、书、画、印全面修养的支撑。在陈大羽老师,黄惇老师,徐利明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大夷进步非常快。大羽老师称赞他,既有大气磅礴的气概,又有清新雅致的书卷逸气。这种肯定,充分表明,无论是传统修养,还是现代探索,王大夷的书法艺术,业已获得一代大家的首肯和认定。这个阶段,对于书法、篆刻知识和技法都大为提高。用大夷自己的话说,“一下子像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书法,并不只是眼前的几种碑,几张帖。年轻的老师们,带着同样年轻的大夷,访碑,观展,走访名山大川。这气魄,大大的开拓了大夷老师的视野,也让他的从艺之路,有了更深的根基。在南艺求学,与书法艺术沟通无碍乃至零距离交融的世界里,大夷孜孜不倦,不断尝试,不断突破,用他如椽之笔,探求艺术的大美之境。书法,追随汉魏文字的足迹,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又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乐。篆刻,追溯到汉印古法,兼采各家文字、章法、刀法之妙,心追手摹,体会到正变融会变化的奥妙,在篆刻上自成体貌。时而秀雅恬静,轩朗恬和,时而雄浑大气,壮阔无比。
十年变故凤凰涅槃又重生
上世纪90年代,大夷生了一场重病,痛苦不堪,卧床不起。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夷的双亲,竟然在此期间匆匆先后亡故。遭受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打击,深深陷入了低谷。十年,他无心拿起笔。十年,他差点挺不过来了。江河悠悠,涕泗不绝。十年,他身心交瘁,恍生惚死,缠绵卧榻,刀笔尽辍。他思考人生,想起了颜真卿,泄情于祭侄文稿。人生的泪水竟凝结成艺术上的精华。他想起了,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东坡,第三年了,寒食节,穷困不堪,书写寒食帖,抒发人生之叹。通篇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朱耷亡国,寄意于湖林鱼鸟,笔下的鸟儿总是翻着白眼,不如意的现实仿佛砂石,可以像珍珠一样,深华成艺术世界的精华。更有王右军。千古奇书《兰亭集序》,开篇是愉快的,末了感慨人生之“死生”,因为人生今昔转化。悟透了,及时的珍惜当下的“乐”,不惧或许来的“苦”。乐的同时,蕴含哲学的沉思。这才是书家大境界。大夷悟到了,大夷说,我要在不完美的人生中,追求完美的艺术,虽不能像颜鲁公,东坡先生,八大山人那样的境界,但是,心向往之。大夷痊愈了。身体的痊愈,心灵的升华,艺术的绽放。他开始把对人生的领悟,对文字的理解,渗透进自己的篆刻创作中去。他仿佛春蚕,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把书法艺术的气息,通过篆刻,通过行草书,通过绘画,一一展现出来。他仿佛凤凰,经过一番生死的挣扎,涅槃重生。
不忘初心天马行空世事悠
大夷自己说,笔墨源自心性,道不远人,书道常新。他博通上下,雅趣古今。他砚池墨韵,神融笔畅。四十年究心思考,融汇成笔走龙蛇。四十年,诗书画印,从以心求道的谨慎自持,到道心相映的从容自得,投射出“无为无不为”的悟道觉证,散发出水击千里的艺术气息。王大夷先生说,刻印,需要转化书家笔下的气息,书从印出,印从书出,让观者感受到印面中的古朴,雄强,自然,大方之美。欣赏先生的作品,会让现代人的紧张感消除。阅读与欣赏的过程,大道自然的感觉,萦绕心间。大夷先生坚持载道于无心,作品充满了从容不迫的气度,神浸思从,物我两忘。一方大夷先生所制上品印章,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印法严度,又富于变化。字数多,能妥帖安排,呼应顾盼,神态安恬。字数少,也能布局典雅,清新生动。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既有倪元璐的沉静通脱,生辣苍老间,时有童稚趣穿插点缀,壅和、奇崛、宽博、雅丽、天马行空,云上蹄痕幻花,顿挫扬抑,目不暇赏。埋藏在刀痕斑驳下丰富的情感,呈现出文字沉淀下古意盎然的美。大夷诗词写的极佳,刻印之余,他写下了:
制印有感
刀下苍茫吐白虹,
星罗云布伴幽龙。
昂头天外看秦汉,
气合洪荒道未穷。
如果说,篆刻展现了大夷先生在书法、篆刻的综合造诣。那么欣赏大夷先生的诗词与音乐,则呈现了一个文人的综合学养。诗词最能体现文人风骨。其诗,题材多是身边事物,构思巧妙,造句新颖,风格劲捷,格律工整,有唐宋遗风。诗词源于生活,发乎内心。不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才富五车,难以为诗。昔少陵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家国情怀,可见一斑,大夷老师,有情有味,真情流露,无滞无碍,有自由腾耀的灵魂,更有荡气回肠的情怀。
遣兴
自煎茶水对炉烟,
静听清声当管弦。
每望浮岚惊岁月,
总将薪火煮诗篇。
先生的音乐素养也极高,是一个专业的弹词票友,一曲开篇,令人惊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从颜鲁公楷书,到魏晋自然风骨,溯源秦汉刻石,简帛书,砖瓦文。每见其作,总让人惊喜,回味绵长,诗书画印技艺,齐头并进,日臻完美,匠心独具,神完气足。艺术是心性的写照,笔墨是心迹的流露。进入人生的新的阶段,大夷先生,依然临池不辍,开始探索草书。草书若天马行空,从心而欲而不逾矩。尤以行草印,耳目一新,推陈出新,堪称绝伦。虽无疆,亦有度,乐哉乐哉。
大夷先生说,因为喜欢老庄,取《老子》“大道甚夷”,慕渊明,志在南山。君子若竹,淡泊明志,无日无月,卧山乐石。人生进入了花甲之年,大夷先生依然临池不辍,书法依然是他内心最深的眷恋。著名书法家华人德先生,与王大夷亦师亦友,大夷平时尊敬的称他,华老师。华人德先生欣然为王大夷题写书斋——珏庐。
书非书,诚惶诚恐,权作体悟文章,令人敬仰的书家,王大夷先生!
明纳于疏影斋
当代书画名家有:
1,石开,原名张佩华,山东人氏,人称鲁人石开,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爱好书法,并置身其中,十年磨一剑,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正是凭借着自己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他如今的名气。
现在已经是文化部评定的一级书法师、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同时还是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
2,李成连,男,1943年生,河南周口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行草字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创作的行草书法作品大气浑然,行云流水、苍劲有力、洒脱飘逸,独具一格,颇受书法界关注。被国际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书画艺坛名师。2000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海峡两岸艺术家荣誉称号。
3,石荣禄,当代少有的一位忠实的书法艺术追随者,自幼爱好书法,多年来临池不辍,遍临北碑,兼习南贴,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属于自己的元素,深得前人笔意而不泥古正是石荣禄的创作理念。
石荣禄于1959年出生于有着灿烂文化的中原古城,慈善书画家,字石峰,号天山居士,别署荣石斋主。现任中国榜书家协会河南分会常务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直文联委员、省直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南天山美术馆馆长、中原翰林书画院院长、慈善协会民营分会副会长。
4,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当代画家。
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 曾任全国文联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现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创作者、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5,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家、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通古今之变。
以上几位当今书法领域颇有影响的书画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书画的发展与创新,他们坚持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不仅书画风格各有千秋,更被誉为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书画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