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五行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第六行对应王弼本第六章最后一行。本章文本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对底本作了校订。
上一章,老子从道与物的关系出发,阐明道虽不是物,但万物及其变化都是道的体现,道与万物融为一体,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中都有道的影子,谓之“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特别强调了,道不仅与万物同在,而且与万事同在。传统老学因为将“情”误读为“精”,因而完全忽略了道与万事的同在。
本章老子引进了“道冲”的概念,将道对万事万物能无限渗透这一属性命名为“道冲”。本章就是老子对“道冲”的定义,“道冲”代表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无限渗透”具有双重内涵:一、道不仅存在于万事万物,而且充满了万事万物,绝对没有道缺席的地方;二、道不仅存在于万事万物,而且始终在作用于万事万物,绝对没有道不起作用的时候。特别是第二点,传统老学对此的认识恰恰与老子思想背道而驰,是两千年来老学领域根深蒂固的一大误区。
老子思想自问世以来一直在被后人误读误传,涉及本章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对“无为”的误读,将“无为”解读为“顺其自然”,自王弼为《道德经》作注开始流行,讹传至今;二、无中生有地引入了“虚静”的概念,是对老子思想不折不扣的篡改,其中“静”字源自后人对老子原文中两个字的误读,分别是“清”和“争”字。还原版《道德经》将在后续章节对这两点逐一加以详细论证。基于此两大原因,传统老学错误地认为道的作用几乎就是平躺,任万物自化,误以为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起列荒谬的理论。
“道冲”的本质是“道的绝对性”,而对此传统老学并无清醒认识。“绝对”体现在空间上就是“大就是小”,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体现在时间上就是“过去就是将来”,道自身永远不变,没有“古道”“今道”之别;体现在存在性就是“无就是有”,道虚而不空,虚而愈作,无中充满了有;体现在运动性就是“静就是动”,道永远没有运动,但始终都在作用。所谓“周行而不殆”完全是后人妄自添加的谬论,所谓“道尚虚静”根本就是后人无端的臆想和凭空捏造。“无就是有”、“静就是动”是解读“道冲”的基本出发点,其结论便是道无处不在,又无所不作,且作而不息。
“道”始终在不停地忙乎,这是传统老学中没有道概念,但这恰恰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贯穿整个道论。“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植若屈”、“大器曼成”,这些都是老子对道在不停忙乎的具体描述,但老子相关的“论道”都被传统老学改头换面成了“品人”,将道的属性说成了是人的品性。比如“大器曼成”是说道成就了一切,花儿的绽放、鸟儿的歌唱、泉水的叮咚、还有举手投足、男欢女爱、爱恨情仇,所有这一切都是道的杰作,但道却躲在它们的背后,一点不让你察觉。后人却来了一句“大器晚成”,宣称只要君子自强不息,便必有出人头地之时,与老子所言八杆子打不到一块。本章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也同样被后人将“论道”说成了“品人”,人、道混为一谈。
传统老学未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辩证逻辑,视虚为无,视不见为不为;而老子思想的精髓则是,虚中充满了有,不见中满是忙碌。万事万物,看似自化,实为道化。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然而这一切变化无不是道的作用所至。道不仅决定了万物的生死,而且决定了万事的成败。只可惜道无形无象,无声无状,道的所作所为完全不为人知,人们竟将道化误以为是自化,冒名顶替了道的所有功绩。因此,“道冲”不是在说道“虚空”,而是在强调道始终在忙忙碌碌,忙前忙后,忙得不亦乐乎。道对宇宙无限渗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宇宙生态的运转不出丝毫差错,道既是监督员,又是修理工,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这叫作“道冲”。
通过老子本章对“道冲”的定义,从此“道冲”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动词,而成了一个哲学概念,表达了道的一种属性。老子后续的论述“至虚,亘也。守冲,笃也”、“多闻数穷,不如守冲”、以及“玄同”、“玄德”和“三宝”等论述,都是直接建立在“道冲”这个概念之上的。
还原版《道德经》将“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一句纳入本章作为结尾,完善了老子对“道冲”的定义。道对万事万物的无限渗透不仅表现为道的存在,而且表现为道的作用,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就是为了发挥作用,发挥作用才是道存在的正真意义。“挫其锐,解其纷”就是在讲述道的作用,“用之不堇”正是在强调这种作用的无穷无尽,永不停息。“绵绵乎其若存”表达的是道的存在,似有非有,似在非在,但却没有起始,没有终结,延绵不断;而“用之不堇”则明确了道的作用,表明道无时无刻,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永远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发挥着无穷无尽的作用。“无处不在”与“无处不用”为“道冲”的定义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在王弼本《道德经》中属于第六章,但王弼本第六章实际上是由老子原本的两个章节残片拼凑而成。另一段文字是在阐述“道生万物”这一主题,与本章的主题“道冲”分属不同范畴,还原版将两者各就各位,“本章勘正说明”对此有进一步说明。
“道冲”就是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
“道冲”旨在表达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重点在解释什么叫“无限渗透”,有哪些具体内涵。所谓“无限渗透”,就是道不仅在万物中,还在万事中,不仅存在,而且始终在起作用。这四大要素是“道冲”的完整内涵。传统老学因为没有认识到道是宇宙的反面,从而不能充分认识“道冲”具有这四大要素,对“道冲”的种种解读也因此与老子思想相去甚远。
传统老注往往将“冲”解读为“虚”。如范应元注:“冲,虚也,和也。”又如朱谦之案:“‘冲’,傅奕本作‘盅’。《说文皿部》:‘盅,器虚也。’”诸家或以“冲”为“虚”,或以“冲”为“盅”之假借,又以盅言虚。这是传统老学根深蒂固的误区,认为道就是“虚空”且“无为”,并将“无为”理解为躺平、任万物自化。实际上老子的论断恰恰相反,道虚而不空,无而忙碌,只有穿透茫茫虚无,才能领略道的绚丽风采。“道冲”就是跨入道的圣境的第一个里程碑。而传统老学都被挡在了这个里程碑之外。
道冲,好比往被子里倒水,道能将自己注入万事万物之中,无论多小的地方,道都能钻进去,而且想装多少就能装进多少,绝不会满出来。
“道冲”就是在阐述“道”对宇宙万物的无限渗透。“冲”,本义将水或气注入体内,今天的“冲茶”、或给气球“冲气”就是这个用法。“道冲”表达了“道”注入万事万物这样一个动作,“而用之又弗盈也”则是在强调“道”没有进不去的地方,只要“道”想钻进去,就一定挡不住,无论多小的地方,“道”想装多少进去,就能装多少进去,绝不会满出来。这里,“用”的主语是“道”;“之”代指“冲”这个动作;“又”是转折副词,相当于“却”,“又弗盈”是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在用否定的修辞来表达可以无限地往里注入。这种修辞手法将“道”的无穷无尽渲染的淋漓尽致。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彼”就是道,“非彼无我”指出,道创造了一切,因此没有道便没有我、便没有我的爱与恨、便没有我的成与败。“取”通“娶”,表示匹配,“非我无所取”强调,整个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道的体现,你我的每一回顾盼、每一份喜悦、每一丝忧虑,都是道作用的显现,折射出道的取舍,体现了道的主宰。这便是庄子视角下的“道冲”,与老子的定义互为印证,相得益彰。
“道”无孔不入,又能无限浓缩这一神奇的属性,只有在“道”与“物”的互动中存在,只适用于“虚”对“实”的渗透,本质上是“超物”对“物”的降维操控。而“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哪怕是空气往气球里装也有装满的时候。这就是“绝对”与“相对”的本质差异。道的这种绝对属性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从未被人们正确认识。
“冲”,始见于甲骨文,象形地下有个暗洞,四周的水不断往里注入,所以,“冲”的本意表示“注入”,作动词。‘冲’,古作“冲”,反义词是“浧”。“浧”为楚字,从口从土从水,表示地面上有个洞,水从洞里满了出来,也是动词。“冲浧”対举是楚人的用法,用作灌进去与满出来的对比。“盈”为秦字,从夃(gū)从皿,表示器皿中装满了东西。因此,“盈”表示充满、满足,最初并没有淌出来的意思,反义词是空虚。“盈虚”対举是秦人的用法,用作满足与空虚的对比。李斯统一文字后弃“浧”从“盈”,混淆了“浧”与“盈”的区别。后人以“盈”倒推“冲”为“虚”的说法,忽略了春秋时期秦楚两国文字的差异,从而误读了“冲”的确切内涵。
“冲”,老子本字当作“中”,是以“中”假借为“冲”,这可以从楚简《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写法得到推断。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义词“冲”。后人将“中”作了不同解读,分别是“冲(冲)”、“盅”和本字“中”,导致出现了傅奕本的“道盅”和“多闻数穷,不如守中”的讹传。实际上,“盅”和“中”都应读作“冲”,为“道冲”和“多闻数穷,不如守冲”。
“道冲”的双重内涵——道“无处不在”和“无处不用”
道充斥宇宙,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仿佛世间万物都成了道的身影,道又好似化作了世间万物。道与万事万物同在,不仅存在于有形的物质中,也存在于无形的物质中;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也存在于精神世界;光与热、尘与烟、智慧与力量、希望与梦想,林林总总,无不见道的身影。
这里特别强调“宗”读作“踪”,不是“祖宗”的意思。
传统老注将“宗”作“祖宗”解,犯了个明显的逻辑错误。老子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嫡传祖宗,没有半点含糊,又哪来的“好似”呢?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什么叫好像是万物的祖宗?那到底是“是”还是“不是”呢?显然,老子决不会忘了“道生万物”!
“宗”,通“踪”,表示踪影。“踪”字出现相当晚,老子时代应该还没有这个字。“宗”最早代表宗庙里的牌位,由一个牌位慢慢增加到一长串的牌位,追溯了祖先的发展轨迹,于是,“宗”也就有了“踪迹”的含义,进而又引申出“踪影”的含义。这就成了一字多意,后人为了区分不同的含义,于是添加了不同的边旁部首,这才有了后来的“踪”字。
“渊”,原指水潭深不见底,强调的是无底,这里则引申为无边无际,指茫茫宇宙无处不是道,哪儿都是道,哪儿都是道的影子。“渊”就是老子在自序中所描述的“恍乎其未央哉,惚乎其若海”,两者表达的是同样的意境。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是说道在一切光亮之中。无论是日月照亮了天地,还是德光照亮了心灵,你都能看见道的影子,与日月同辉,与神明共舞,让你豁然开朗。
“同其尘”,是说道在一切尘埃之中。尘代表最细小的物质,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单元,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可以化作一粒尘埃,于是“在尘埃”就是在万物,就是在蝼蚁,在稻草,在瓦砾,在屎尿!
老子的“和光同尘”就是庄子的“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极为精彩地讲述了道的无处不在:
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而且要言之有据,于是庄子开出了一串清单:在蚂蚁里,在稻草里,在砖瓦里。东郭子越听越不是滋味,不断地犯嘀咕,怎么越说道越下贱了呢?没料到庄子最后居然说“道就在大小便里!”东郭子终于无语。
“挫其锐”,是说道能够挫败一切锐气。而挫败一切锐气,就必然有力量,也就是说,道在一切力量之中。道就是人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这是老子把无形的道形象化了。
“解其纷”,是说道能够化解一切纷争。化解纷争就是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智慧和方法,也就是说道在一切智慧之中。化解一切危机,解决一切问题,无论多高明的方法,你都能见到道的影子,这是老子把无形的道再次形象化了。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在“论道”,而非“品人”。老子采取了他惯用的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以“尘”代指一切有形的物质,以“光”代指一切无形的物质,以“力量”代指一切事物变化的动力,以“智慧”代指万物的思想及灵魂。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展现无余,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将道的无处不在从有形拓展到无形,从物质世界拓展到了非物质世界,精神、智慧、情感、追求都在与道共舞,都是道作用的结果。道不仅赋予万物以生命,还驾御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失与成败,光荣与梦想,归根结蒂居然都是道的杰作,这便是道的无处不用——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道作用的结果。
而传统老学则完全迷失了方向,将老子这十二个字扯上了个人修养,如范应元注:“人能用道以挫情欲之锐,解事物之纷,莹心鉴而不炫其明,混浊世而不污其真。”范氏注解颇具代表性,反映了自王弼以来传统老学对此的主流认知,常常在论道与喻人之间来回跳跃,时而论道,时而又说人,无视逻辑混乱,实则望文生义,以偏概全,没有领会老子的思想体系以及本章的主旨。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诸本均作“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被提到了句前,这与老子在上一章先论物再论情的顺序不符,也与本章逻辑发展的顺序不符,故还原版将顺序作了调整。
“和光同尘”今天已成为成语,但其释义却已面目全非,被说成是收敛起你的锋芒而混同于尘世,宣扬的是儒家低调做人、谦卑行事的做人之道,与老子的道论完全风马牛而不相及。老子的“和光同尘”就是庄子的“道在屎溺”,表达的是道无处不在,体现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
“道冲”——道不仅能无限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永不衰竭
道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但定下神来,事还是事,物还是物,道又好像躲进了万事万物,变得无影无踪了。物有生死,事有始终,但任凭世事轮回,万物更替,道却始终如一,与万物相伴,为万物所用。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道悉心呵护,不离不弃,永无止境。
“湛”,本义沉没,指消失在水中,这里引申为道隐没在万物之中。“似又存”,隐隐约约好像又存在。“又”,表示转折,“却”。道无处不在,万事万物之中似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定下神来,事是事,物是物,道就像躲进了万事万物之中,变得无影无踪了,剩下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挥之不去,求之又不得——“湛乎又或存”!
“绵绵”,连续不断。《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绵瓜瓞(dié)。”指延绵不断的藤上结了大大小小的瓜,象征子孙昌盛,延绵不断。
“不堇”,“堇”,楚篆的写法是“上黄下土”,代表黄土,指生命的归宿;“不堇”,表示没有生命的归宿,意思是永生不灭。万物有轮回,故“天道圆圆,各复其堇”;但道没有轮回,故“用之不堇”。
“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指道看似不见,却又决定着万物的生死;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道则始终与之相伴;道之所以能始终守护着万物,是因为道没有轮回,永生不灭。
“不堇”,各传世本《道德经》作“不勤”。勤,王弼作“劳”解;高诱在《淮南子·道原》注中作“尽”解。高诱解实属望文生义,毫无依据,却被今人视作正解,以“勤”通“尽”收录进了现代汉语词典,不可不谓误人子弟。反之,楚人以“堇”喻“黄土”,意指生命的归宿,则因后人误读而从文献和词典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本章勘正说明
1 相关章节重组及其依据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与王弼本第六章最后一句重组而成。
王弼本第六章实际上是由老子原本的两个章节残片拼凑而成。上段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段文字是在阐述“道生万物”这一主题,逻辑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所承接的上文是“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盛若黜,大植若屈”,所启用的下文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整篇是在阐述道无所不能,无所不成,而道生万物是老子对道无所不能的举例说明。三段文字在逻辑上贯通一气。
而本章的主题是“道冲”,旨在阐述道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这两个属性是道无所不能的基础和保障,分属不同的范畴。无处不在和无处不用重点在讲道对万物的无限渗透,强调的是道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绵绵若存,用之不堇”恰恰是针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而“道生万物”一章的主旨则侧重于道究竟有哪些功能和作用,存在仅仅是个前提条件,而不是问题的焦点。
因此,还原版将王弼本第六章分拆为两段,按照各自代表的主题,各就各位,分别纳入了本章和“道生万物”章。
2 版本对勘及关键字考证
以下例举了还原版与十个主流版本的比较对照,并对还原版的校订及取舍作了说明。
(1)“冲”、“冲”、“盅”之辨,“又”、“有”、“或”之辨:
“冲”,老子本字当作“中”,是以“中”假借为“冲”,这可以从楚简《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写法得到推断。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义词“冲”。后人将“中”作了两种不同解读,分别是“冲”和“盅”。“冲”是“冲”的异体字。“盅”是对“中”的误读,上文已就此作了详细说明,这里不重复。
“又”,帛书甲乙本和汉简本均作“有”。“有”古假借为“又”。《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玄笺:“有,又也。”王弼本、河上公本和严遵本“又”作“或”。“或”或为老子本字,读作“又”,楚人“又”读作“有”,“有”读作“或”,“或”又读作“又”,是惯例,不赘述。
景龙碑本“又”作“久”,“久”当为“又”之讹误。
再者,“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一句,帛书甲乙本比其他版本句尾多了个“也”字。“也”在这里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有比没有文义更佳,故还原版保留了“也”字。
(2)“渊”、“潚”、“深”之辨,“似”、“始”、“佁”之辨:
“渊”当为老子本字。帛书甲本“渊”作“潚”,“潚”当为“渊”之讹误。景龙碑本“渊”作“深”,“深”为避唐高祖名讳而改。
“似”,楚简《老子》作“亻㠯”,“佁”当系误读“㠯”为“台”所至,“始”为“佁”之讹传。
又,语气词“乎”,诸本或作“呵”、或作“旖”、或作“兮”,皆非老子本字,老子本字当为“唬”,通“乎”。还原版取“乎”。
最后,想尔本“渊”后脱语气词“乎”,系抄漏。景龙碑本“似万物之宗”脱“似”和“之”二字,系后人删减。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的差异是将“和其光,同其尘”提到了句首,理由上文以作说明,这里不重复。
“和其光,同其尘”,帛书乙本“其”作“亓”,“亓”通“其”;汉简本作“和其光,同其袗”,“袗”或为“轸+土”之误,“轸+土”为“尘”的异体字。
“挫其锐,解其纷”,帛书甲本脱“锐”字,系抄漏;帛书乙本“纷”作“芬”,当系“纷”之讹;想尔本及景龙碑本“纷”作“忿”,疑系抄录中将此句与“玄同”一章的“剒(畜刂)其奰(尔+賏),解其忿”用字相混所至,“忿”用在此文义难通。
“湛乎似或存。”“乎”与诸本差异如上文所述。“似”,帛书乙本和汉简本作“佁”,“佁”为“似”之误。“又存”,帛书甲乙本等作“或存”,河上公本作“若存”,想尔本和景龙碑本作“常存”。“或”读作“又”,楚简中习见。“若存”是将“或”读作了“好像”,而非转折副词“又”,此种解读文义勉强能通,但“似”、“若”连用罕见,非老子本义。“常存”语义不确,“湛”义为“没”,与“存”相对,而“常”则与“暂”相对,故“湛”与“常”不能形成对文,由此判断“常”系“或”之讹误。景龙碑本此句又脱“似”字。
“绵绵”,多本作“緜緜”,两字古通用。“绵绵乎其若存”,帛书甲本脱“其”字,汉简本脱一“緜”字,皆系抄误。其他诸本皆无“乎其”二字,系被后人删减,以求对文工整。本章中,上文的“渊”、“湛”都是对道的状态的描述,是一种近似的类比,所以老子添加了“乎”字以表示在这种近似。此处的情形相同,“绵绵”也是一种近似的类比,故按同样的逻辑,下文当有“乎”字。“其”在这里用作下文“用”的主语,若无则语义不清,故有胜于无。
“堇”,当为老子本字,会意“黄土”,指生命的归宿。汉简本读“堇”为“墐”,各传世本读“堇”为“勤”。“墐”义为掩埋,在此文义不通。“勤”本义劳,但高诱在《淮南子·道原》注中将“勤”作“尽”解,实属无中生有,望文生义而已,但却被后人认可,传承至今,于是有了“勤”通“尽”的说法。但“尽”在此文义亦不十分贴切。“不堇”义为道永生不灭,“不尽”指道用之不尽,与上文“绵绵若存”并非直接的承接关系。故“墐”、“勤”二字皆系对“堇”的误读,“堇”用本字,读作“亡”。
附录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
附录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六章:
《道德经》:十条简洁有用的人生建议
第一条:不要让自己一览无余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六章:“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有句俗话叫“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把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底牌全亮出来,就相当于裸行于市,再无半分自己的隐私。被人一眼看穿,那么人人都会小看于你。
鱼为什么不可脱于渊?因为藏身深渊之中,隐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可以慢慢成长壮大;国之利器为什么不可以示人?因为“莫知其极,方可以有国”。
第二条:避免无谓的争与辩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四十五章:“大辩若讷。”
争的最好方式就是“不争”,辩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辩”,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对兵法的描写,“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用兵打仗的人,为什么如此小心,带兵直接刚啊!
正面相刚,赢了也是输,因为自己也受到了损失,给了敌方打击你的机会。“善战者不与”,善于作战的人,根本不会让敌方找到这样的机会。“善言者无瑕谪”,善于言说的人,根本不会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摆上台面来争来辩任人围观,本身就已经落了下乘,赢也是输。
第三条:永远保持小心谨慎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有道者小心到了什么地步呢?“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好像冬天走在冰面上一样,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好像周围的人都要来攻打自己一样。
因为小心,所以从来不敢轻敌,从来不敢看不起任何人,从来不敢非议他人,从来不敢肆无忌惮地放大话,出狂言。如此,就不会犯下大的过错了。
第四条:自律而不要放纵自己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首先不要放纵自己的思绪,不要吃饭时想着扫地,扫地时想着吃饭,而是能守得住自己的神思。然后不要放纵自己的情感,不要沉溺在欢喜、悲伤、哀怨、紧张等各种情绪之中难以自拔,黯自神伤。
最重要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些都是伤害自身本源的行为,要能把持得住自己。
而在把持自己这方面,别人是不可能帮得上你的。没人能帮你收心,能帮你内心安稳,能帮你心无挂碍甜美一觉,要实现这些,只能靠自己,靠自律。
第五条:注意养护自己的立身之本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安身,才能立命。我们在人间世安身,有两大根本,第一是身体健康,第二是有一技之长。把身体保养好,比什么都重要。庄子甚至说,要把道术中最精华的部分拿来治身,至于治国,用点糟粕就够了,国哪有身重要。所以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第一位的。
然后,要能培养发挥自己的长处,要有别人及不上你的地方。比如,专精一个行业进行深挖,成为专家,这便是吃饭的本钱。所以养护身体,培养专长,这是生活中的深根固柢。
第六条:不要总想着走捷径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没有人,能靠小聪明成大事,凡事都想着走捷径,是不能长久的,因为根基不稳。大路笔直平坦,却总有人想着走小路,抄近路,希望能更快的到达目标,但结果往往是掉进坑里,反而比那些老老实实走大道的人,更慢到达。
第七条:尊重事实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有很多人,喜欢在不了解事实情况的时候就下定论,进行预判。比如轻易给人归类贴标签,断言他的将来;比如忽略事实情况进行无端猜测。
而对于我们来说,要尊重事实,而不是轻信流言。轻易相信这些所谓的“先知”、“预测”,并依据它们行事,这便是步入愚昧的开始。
第八条:保持无知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
在很多时候,“知道”反而是一种障碍。比如“剧透”,让你先知道了情节,那么再看**,就很难有感觉了。相比儿童充满好奇的精彩世界,成人的世界为什么显得枯燥死寂,正是因为有太多“知道”,“知道”形成“成见”,成见阻碍着你去发现。
一遇事,“知道”的人就会先行“脑补”,脑补是事实吗?它只会妨碍你去了解事实。而如果能放下自己的成见,以未知的、全新的眼光去看问题,往往就会有新的发现。但是,认知很容易,让自己“无知”却很难,需要若“愚”的功夫。
第九条:防范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事物还很安稳的时候,就容易把持;在事情还没有显露出端倪的时候,就容易谋划。刚成长出来的东西,就容易破坏;还没有形成的局面,就容易消散。
中医有一个很出名的理论叫“治未病”:能治大病的,并不是良医,真正的良医,是在病还没有成长壮大的时候,就给治了,这样才不会伤筋动骨。做事也是一样,治理问题很重要,但是控制住问题不发生,更重要。
第十条:学会独处,享受孤独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多过自己的感受,因为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你,只是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影像而已,如果太过在意这个影像,就会失去了那个真正的自己。
所以,对于外来的信息,有时候我们需要掩上耳朵,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养成独处的习惯,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陪伴着你;学会享受孤独,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真正走进你的心门。独自孤独,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道德经》这本书的来历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在周朝任藏书的史官,眼见周朝日益衰落,便决定西出函谷关,从此隐居避世。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要一去不返,便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著书上下两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从此不知所终。
《道德经》篇幅很短,但意蕴深刻,可以说是一本无法穷尽的书。《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在中国文化史上,“道”的最初含义就是我们所走的路。《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后来含义逐渐扩大,自然与人事所遵循的途径(即规律)都称之为道,因此便又有“天道”、“人道”之说。至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自从老子赋予“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道”就成了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和无为。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以外力强加干涉。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状态的方法。老子希望人们以道为榜样,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处理一切事务。
道与德密不可分,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道落实到人身上,就是人的德性。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符合道的要求,就是有德。反之,就是无德。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的运动方式就是“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由此,老子总结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柔胜刚,弱胜强”等具有深刻辩证法思想的格言。
在《道德经》中,老子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认为统治者应当顺应民意,体贴民情,他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充分反映了老子的民本思想。老子反对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合理现象,主张帮助弱势群体。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富于诗意的语言。《道德经》一书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其文章犹如一组语言洗练、意蕴深远的哲理诗。使用了大量的韵语和排比、对偶等句式,行文手法多样,变化多端,善于用平常的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
《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譬如,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以老子之道作为法家的理论依据。曹魏王弼通过注释《道德经》,开创了玄学,《道德经》与《庄子》、《周易》一起被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当中最重要的三部经典,同时,《道德经》又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基本典籍之一。《道德经》和《庄子》所发扬的“自然无为”等哲学思想,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士人,成为中国传统思想当中能够与儒学分庭抗礼的另一极,像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这些中国文化的巨人,都可以说是老庄精神的嗣裔。很多儒家学者,特别是革新派和改良派的政治家,如王安石、魏源、严复等人,也都对老子哲学有所借鉴。
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经过大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为了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统治者大多选择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实行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为史家所称道的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都是以老子之道治国的结果。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老子的影响却并未从此消逝,他的学说后来形成了道家学派。汉代被演变为宗教,这就是道教。老子被奉为教祖,由人变成了神。他写的《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的经典。到了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唐太宗李世民自认是老子的后裔。唐高宗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诏《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诏各州府广置玄元皇帝庙,建立玄学,令生徒诵习《道德经》。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一直和儒学及后来的佛学一起构建成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远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工程、艺术等领域。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派,无不从老子的思想里面汲取营养而加以利用。从积极方面看:他的天道观,经过庄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的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的理学;他的无为观,成功地应用于西汉的政治实践,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统治之术;他的玄德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主宰中国数千年德治的主要内容;他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子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他的雌柔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就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中华武术、内家武功及历代气功,也无不从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启发。
第四十三章 柔无之教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上一章,我们知道了“孤”、“寡”、“不谷”的妙用,本章老子又给我们送来了两件法宝——“柔”、“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却能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又回到咱们以前所讲过的“水”。水可以说是天下至柔之物了吧,它偏偏却能把最坚硬的岩石给穿透了——水滴石穿。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的光武帝刘秀。夺取天下时,他单人独骑进入军心不稳的铜马军营,宽宥了杀害哥哥的仇人朱鲔……登基后,他又减田租、并机构、优待奴婢,重赏功臣,罢兵戈,对闹瘟疫的匈奴不趁火打劫,“柔远以德”、“柔道治国”,终于迎来光武中兴。再说一下战国时的纵横家张仪。张仪在楚被诬盗玉,暴打一顿。受尽委屈的张仪回家后,问妻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后来,张仪就是凭借这至柔的舌头,游说当时天下最强的秦国,被任为相,与苏秦东西呼应,一对弱书生,为天下迎来了二十多年的太平。这也是非常典型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有效例证。
再看看不到、摸不到的空气,不管你把门关得再严密,他都能进得去。也许有朋友说真空状态下不就没空气嘛,可是真空状态只是先把空气赶出去了而已。这就是“无有入无间”的道理。晋献公死后,里克作乱,欲迎重耳回国为君,同时强大的秦国也想帮重耳成为晋公。内有拥护,外有支援,多好的“有”的机会,可重耳却拒绝了。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重耳挨过饿(在卫农夫献土、介子推割股献肉)、受过辱(曹共公偷窥他洗澡),颠沛流离十九年。后来,晋国又发生叛乱,秦穆公就又把重耳请回来做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当然,重耳不是一直没有称君的野心。可正是因为他一开始采取的“无”,使他在流亡的生涯中增长了阅历,不断地获得“有”,终成一世霸业。苏格拉底曾说过:“天上的月亮,你越是拼命地追,它越是让你赶不上;而当你一心一意地走路时,它却会紧紧跟着你”。人没有必要把自己疲惫的身影迷失在追逐虚妄的丛林里,悠然自得、随心所欲足以让许多忙碌的人们羡慕不已。
这便是“柔”“无”之教。
明白了“柔”“无”之道,我们就可以达到“不言之教”的效果。
阮籍见孙登,孙登虽然一言不发,但一声长啸,使阮籍心生顿悟,回家后,“裤裆里的虱子”将“图官图名图利”之徒讽刺的淋漓尽致;吴起并没有高唱“忠君子国、誓死杀敌”的誓歌,而是默默地给士兵吸毒疮,闻者无不称颂,其母却以血的事实证实了“这孩子回不来了”;当然,更不用提那个“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的王骀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在墙根放好椅子,想乘夜黑风高**溜出去。方丈发现了,便把椅子拿掉,自己弯腰蹲在那儿。小和尚不知道,以为椅子还在那儿,就爬上了墙头。可是翻完后他觉得不对劲,椅子怎么这么软。回头一看,于是就傻在那儿了。方丈抬起头,什么也没说,只说了一句:“晚上冷,多加几件衣服”。小和尚从此再也没有偷偷溜出过去。
孙登、吴起、方丈的这些做法是不是“无言之教”呢?这些“无言之教”是不是达到了“无有入无间”的效果呢?
当然,我们受教的对象是要有境界的,必须要懂得“柔”“无”之道的。否则,让那些下士们来闻此道恐怕又得笑上一阵子了。
《道德经》名言50句,句句经典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03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04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0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0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07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感悟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08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0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0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感悟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1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1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感悟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4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15 物壮则老。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16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1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1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19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20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2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2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2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感悟 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2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 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25 治大国若烹小鲜。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
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感悟 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26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27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28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2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30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感悟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3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3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3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34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35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36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3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
38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感悟弱可能转强,而强还会转向衰落。
39 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感悟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40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感悟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
42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感悟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43 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44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45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46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4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48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感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
49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50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感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翻译:
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其看来,万物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他眼里,百姓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而风越多。
话多有失,辞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
说实在的,别说是原文,有时连译文都难以理解!但这不能是不写(严格讲不是写,是学习后凑成)的理由,大家海涵!
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刍狗除了草就没有别的,但世人会亲手扎好,再配上美丽的绣品,放进精美的篮子作为祭祀法物,恭恭敬敬的奉献给天地神明。而祭祀过后,刍狗就被扔掉,任凭世人踩踏或者被拾去当柴火烧掉。
刍狗命运之坎坷就如人的命运由盛而衰一样。这是世人的真实情感,老子用刍狗来禅明妙理,让我们醒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
世人祭祀前把刍狗当神物,祭祀后把刍狗当废物。而圣人不这样看,圣人能看到万物的主宰,所以万物已经现原形,刍狗就是万物的原形。老子用刍狗来强调道是唯一的真和主宰。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儒家把仁义作为最高准则,不仁就是暴虐。为什么老子会这样说?因为语境不同!以道而言,天地是道所生(古老的常识)。
“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比较容易接受,但“以百姓为刍狗”就难以理解了。老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惊人的话?天地以万物为子民,圣人以百姓为子民。天地和圣人没有凡情,因为怀有无心之心。无心之心是最广大的心,是隐藏最深的情怀。
万物都是道所生,百姓也是,用凡情(仁)是看不到,只有用圣心(不仁)才能看到。无论眼前呈现什么象,都是道的化现,指示道的存在和真常不灭,即万物非物。
老子强调,人的感觉器官不过是生存竞争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不能用来见道。感觉器官只能感觉现象,不能感觉现象背后的本质(道),只有开启觉性才行,不然看到的一切都是刍狗而已。
天地之间的万物是自我生长和变化的,所以在天地看来,万物和刍狗一样,没有仁与不仁之分;让老百姓自我发展、自我变化、自我创造财富。在圣人看来,老百姓和刍狗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只可惜,现实……)
二、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老子再次指出虚空是为唤醒人们的深意识:觉性。
有形的万物背后隐藏着的秘密就是道,这不是浅意识所能见到的,只有靠深意识(觉性)才能见道。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把天地比喻为一个大熔炉。在古代制造业就已经很发达了,老子以冶炼青铜器的古老工艺为喻,能够让世人更好理解。
橐龠是熔炉鼓风的机构,有皮囊和排管。皮囊和排管是中空的,一刚一柔。中空有气,鼓动则熔炉炽热,可以化物。天地之间就是虚空,万物都是从虚空中产生的,虚空就是一个大熔炉。这样世人对万物的产生有了比较形象化的理解。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不屈就是无穷无尽。熔炉虽然中间是虚空的,但生生不息的能力不会穷尽,万物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大熔炉产生出来。这个大熔炉无穷无尽很不可思议,就像我们对“自己”几乎是不认识的,但我们却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可思议。
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以“不言之教”为最高深的教法,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见道,多言与不言之教是对立的,所以说“多言数穷”。
《庄子》用脚印与鞋设喻,告诫世人别把脚印误作鞋子,就是阐述语言文字和道要区别开来。
道能从虚空中产生万物,这是无中生有,是不可思议的造化力。领悟了道的不可思议的造化力,世人也获得了不可思议的造化力。
“不如守中”是“多言数穷”的另一条道路,常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多言是山穷水尽,守中是柳暗花明。
守中就是守住自己的真心,即严遵无心之心。守中必须有强大的定力,实修功夫达到极高的境界,对自己的意念完全能够掌控。一念不起,无念为念。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守中。
《庄子•天地》中最理想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会自动相爱,但不是出于仁的意识,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仁。父母爱孩子,甚至为孩子牺牲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爱,完全出于天性。有意识的爱和仁是不完美的,无意识的爱和仁才是完美的。这也许可以使我们看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语不那么痛苦了。
当我们离开对立面看待人和万物,回到天地之间,那对待万物就会一视同仁的,人也没有贵贱之分。我们如果能平等相处,不分级别,不分层次,不为外惑而纠结不清,我们的身心就变得轻松而自然。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抟(tuan二声)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xu四声)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载:句首语气助词,无意义,相当于夫。营魄:魂魄。抱一:合一。
抟:集结。玄览:玄,深黑色,这里指幽深玄妙;览,同鉴,镜子,这里作动词。
天门:一说为耳目口鼻等感官,一说为自然之道,此处依前说。耳目口鼻等生来就具有的感官,这些感官可以与外界接触,如同一扇门,故以“门”相称。
雌:阴柔之性别,这里指宁静。知:同智,心智,智慧机巧。
畜:同蓄,养育。玄德:玄妙幽深的德行。
身体与灵魂合二为一,就能够不偏离大道吗?
聚集精神,追求柔和温顺的形态,就能够像婴儿一样吗?
摒除内心的杂念,进而观照灵魂深处,就能够做到心中毫无瑕疵吗?
热爱百姓,将国家治理好,就能做到无为而治吗?
用天门(生来具有的感官)接触外界时,能够做到安静保守吗?
当自己的心智非常明白通达的时候,为人处世就能做到大智若愚吗?
(孕育万物、培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同时更不自恃有功而凌驾于万物之上,更不会因为自己是万物之长而主宰万物,这就是最奥妙深邃的大德行。)
原文中括号里的句子在第五十一章也出现了,特用括号标出。
老子用了六个反问句来强调,前半句是方法,后半句是目标。
这里老子说我们要像婴儿一样,很多人觉得奇怪,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因为婴儿是没有被尘世的杂气所沾染的,保持着一个纯净、柔软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老子认为非常重要的。
人之所以有痛苦、懊悔的情感体验,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迷惘和失落,这种情感获得的根源还在于人的肉体和灵魂的不统一。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不被凡事困扰呢?不被凡事困扰者,只有两种人,一是圣人,一是婴儿。圣人就不用说了,早已看透一切。而婴儿不谙世事,万事皆清,头脑混沌,不知何物为何物,不知何事为何事,只知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不会有烦恼和痛苦,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种状态,集结自己的精气神,保持灵肉合一,保持一份赤子般的好奇、投入和真我,善于审视自己,反观内心,强大内在的精神力量,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