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情绪之所以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是因为情绪的机能不仅可以来源于个体全部的先天机能,而且还来源于学习及认知活动。许多种情绪都具有调控群体间的互动功能。譬如,羞怯感可以加强个体与社会习俗的一致性;当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内疚感可激发社会公平重建。其他的情绪,诸如同情、喜欢、友爱等,也能起到构建和保持社会关系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而且有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二)动机功能 情绪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具有动机作用。 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三)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作用。 (四)信号功能 信号功能——个体以体验得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包括几层含义: 1、人的情绪或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记忆映象; 2、人一旦又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见到某类事物能够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作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动上的趋避动作; 3、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 情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心理学家研究了英语使用者的交往现象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难以直接向别人提出要求,也会耍一些操纵的小把戏,比如说:“哎呀,要是有人把窗子打开就好了。”而不是说:“能请你把窗子打开吗?”这些小把戏只要没给双方带来不适,其实也无伤大雅。
而从日常的操纵转变为极其有害的行为,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即:“以我们的意愿、健康和快乐为代价,不断地利用操纵的手段来迫使我们妥协,满足他们的要求,操纵就变成了情感勒索。”
因为情感勒索者深知我们有多珍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我们的弱点,甚至熟谙我们心底的秘密。一旦他们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就会利用掌握的隐私来威胁我们,以让我们妥协和让步。所以你会观察到,情感勒索有6大典型症状:
要求:勒索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勒索者提出要求。
抗拒:被勒索者认为要求不合理,感觉不舒服和抗拒。
压力:勒索者对被勒索者施加压力。让被勒索者感到恐惧、内疚或者认为按照勒索者说的做,是自己的义务。
威胁:在遭到被勒索者拒绝后,勒索者威胁对方。如:分手。
屈服: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灼(可能是恐惧、内疚和义务感带来的压力),被勒索者压抑自己的需求,屈服于勒索者。
重复:需求、施压、屈服的关系模式奠定下来,并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不过,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勒索,要比保罗对待弗雷迪的伎俩来的更加隐晦,不易察觉。这是因为“情感勒索者会释放出厚厚的迷雾(FOG),来掩盖他们的行为,因而几乎不可能看出他们是如何摆布我们的”。FOG就是情感勒索者的勒索工具。
02 情感勒索者的工具:FOG
FOG代表的是:恐惧(Fear)、责任(Obligation)、内疚(Guilt)。勒索者很擅长通过巧妙的方式唤起我们的这些内在感受,让我们焦虑难耐、压力山大,最终迫使我们屈服于他们的要求。
Fear:恐惧
你可以尝试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反对我?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生气?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不再喜欢我、爱我,甚至会离开我?
如果有肯定的答案,那么勒索者正是利用我们最深的恐惧作为威胁手段,让我们臣服于他。其实这些恐惧早在婴儿期就存在了,早期的无助感给婴儿带来被抛弃的恐惧。当成年人遇到情感勒索时,原初的婴儿式的恐惧就容易被唤醒,让我们在压力之下不得不屈服。这是我们童年恐惧的成人版在上演。
这类勒索者常以惩罚者或者自我惩罚者的面孔示人。他们告知我们,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可能会要承担何种后果,或者他们就会对自己做出什么。比如,“要是你想和我离婚,就再也别想看到孩子。”“你要是离开我,我就去死。”
有时,他们也会带上诱惑者的面具:“我可以给你帮助/金钱/事业/爱情……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做……否则……”诱惑者给予我们奖赏,但很明显奖赏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对他们唯命是从,否则就别想得到奖赏。
Obligation:义务/责任
勒索者强调自己因为他人而放弃和牺牲了多少,还会利用社会传统、宗教信仰等的信条,强调别人应该感到对他们有亏欠。这一招也常常被全身心扑在子女身上(而疏忽自我成长)的父母所利用,他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向子女灌输:一个好孩子应该陪伴在家人身边;我为这个家做出了这么多牺牲,你应该服从我。
勒索者把他们对我们的要求,转换成了我们应尽的义务。这是一种乔装打扮的勒索,是一种强迫之下的责任感,等同于道德绑架。
而那些被责任和义务操纵的人,苏珊形容他们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阿特拉斯神,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整个天穹。他们模糊了自己对他人所承担责任的边界,只记得要对他人尽心尽力,却忽略了自己,他们的内心OS常常是:
这是我欠他们的。
他们为我做了那么多,我不能拒绝他们的请求。
这是我的责任。
Guilt:内疚
内疚,是对伤害、欺骗、虐待等行为的一种自然的恰当的心理反应。但过度的错误的内疚感,会让我们误读自己的行为。有一个例子揭示了“错误内疚心理”的形成过程:
我打电话告诉妈妈晚上不能陪她一起吃饭了。(我的行为)
妈妈不高兴了。(别人因为我的行为而感到难过)
我应该为妈妈的不高兴负责。(迷雾出现了:我为此负全责,不管和我的行为有没有关系)
我感到内疚,因为我的行为让她感觉到了被忽视。(迷雾出现了:我感到内疚)
我推掉了所有其他安排,陪妈妈一起吃晚饭。(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补偿,以让我感觉到好受一些)
这个例子中的逻辑一推便倒:为什么仅仅因为一顿饭没有女儿陪伴吃,妈妈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而不高兴?这应该是妈妈自身未解决的关系议题,而非女儿应全权承担的责任。
但是勒索者释放出的FOG太厚重,常常让我们看不见这样的逻辑漏洞,尤其当勒索者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时,我们内心的OS自动切换为: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感到内疚。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觉得自己很自私、没有爱心、贪婪、小气。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不是一个好人。
这类勒索者像受害者一样,常唤起我们的错误内疚心理。让我们觉得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会受到伤害,而这是我们的错。
大学生心理异常调试应掌握的方法如下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独立性强,但自制力弱;情感丰富,但控制力差,追求新事物,但缺乏远大理想。因此,大学生应随时随地加强自我心理的调节,以确保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在进行心理调节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自我意识调节
自我意识使人能够认识和体验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可控制情绪的变化。如一个人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公民意识以及角色意识等均可对情绪起到调节作用。
因此,当自我意识失去控制时,就需要借助夕力进行调节,使自我意识水平保持最佳状态,只有提高自我意识的支配能力,才能保证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从而发挥正常的自我意识的功能。
2、情感调节
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常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难以释放出,就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
因此,要学会情感调节,使不良情感得到转化,即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如把大学生充沛的精力与丰富的情感引导上升为自我教育的动力,多组织大型集体活动,以此调节他们的情感。
3、语言暗示调节
语言是人们用来彼此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大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不断丰富,他们具有独立思维、独立意识能力,因而通过科学的运用语言暗示,可解决一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在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4、注意转移调节
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是必不可少的,当你心绪不佳,有烦恼时,可以外出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因为新异刺激可以忘却不良的情绪。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对于调节情绪有特殊的意义。
例如,考完一门课,就不要再想它考得如何不好、有什么问题,而应尽快将自己的注意转移,调节心理状态,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下一门课考试,否则哪一门课都考不好。
5、合理渲泄调节
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也不一定有必要升华,在适当的场合下,台理的渲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因此要学会合理渲泄情绪,首先要注意情感渲泄的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渲泄,无端迁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6、交往心理调节
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它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当你心情不愉快时,不妨向同学和朋友交谈倾诉一番,特别是向异性朋友倾诉,会产生良好的心理调节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调查研究表明,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同异性倾诉中获得比同性倾诉中高的解决抑郁的功效
7、群体阶段性的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校四年或五年,各年级时的心理特点不同,情况有别,因此,要注重不同年级大学生群体心理的调节。
例如,一年级新生刚进入大学,应注意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调节,而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应引导他们对未来目标的选定,个人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舍弃与服从等方面的调适,以保证大学生在各阶段均有良好的心理。
情感危机老师是靠的是自己心理学、社会学的等广泛的知识和丰厚积累的经验知道结果,而不是靠什么工具;
扩充资料:
情感出现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尤其现在的复杂社会。遇见一些小问题,或者我们本身心理抗压能力较强的便能够轻松度过,但也会有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当我们想要借助外力来解决时,选择情感挽回公司或者心理咨询机构,成了当前最好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情感挽回公司都是靠谱的,
第一种:满口承诺,能解决你所有问题的机构。
第二种:价格有违市场常规价的,比如极高,极低。
第三种:不要相信玄学,迷信,只有科学和事实才能解决你的实际问题。
但当你选择这方面机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查看对方的资质和证件是最基本的操作,再有就是要相信科学,只要你做到这几点就能够更好保障自己该有的权益。
情感式沟通是一种关注人们情感和需求的交流方式。它强调在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人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关注,并试图建立情感联系。情感式沟通通常使用非语言行为,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音调等,来传达情感和增强交流的效果。
在情感式沟通中,沟通者试图理解另一个人的情感和需求,并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关注来建立联系。这种沟通方式通常涉及到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敏锐感知和积极倾听,以及试图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情感式沟通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和客户等。
情感式沟通的优点包括增强情感联系、提高交流效果、促进理解和解决问题,以及提高个人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缺点包括可能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有时可能不太适合某些特定情境,以及可能会因为过度关注情感而忽略实际问题的解决。
因此,情感式沟通并不是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境的沟通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并将情感式沟通作为其中的一种工具来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