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缘分

奇妙的缘分,第1张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很多时候都是源于偶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都会觉得缘分是一件很奇妙也很难把握的事。你会遇到谁,会爱上谁,会跟谁一起过一辈子,都是无法提前预知的。

可是缘分的奇妙之处,又不全在于它的难以预知和把握,还在于它似乎冥冥之中的注定。两个人相知相爱,最终走到一起,是需要许多的因缘际会方能促成的,这其中若差了一点儿,可能就会是另一番结局。

而你们就这样分毫不差地在一起了,这难道不奇妙吗?

小颖和李鸣的结合,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小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她是家里的独生女,而她从小到大又一直是学校的校花。可以说,她就是那种被高高捧在云端的女孩。所有人都觉得,她的丈夫,也该如她一样优秀耀眼才对。

然而李鸣却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男人。虽然他的外貌也算得上英俊,但是他家境普通,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他自己工作也一般,毕业五年只混到了一个部门经理的级别。更关键的是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是属于那种在人堆里很容易被忽略的类型。

不难想象,小颖这一路走来是有众多的追求者的,但是她似乎一直很挑剔,从不接受男生送的礼物和邀约。而她跟李鸣的相遇,仅仅是因为公司的一场年会。他们俩同属于一个总公司的不同子公司。

那次年会上,小颖唱了一首歌,李鸣深深为之吸引。恰巧年会结束,李鸣在路边看到了步行的小颖,以为她打不到车,就说要送她一程。让他有点惊讶的是,小颖真的毫无半点儿戒心地上了他的车。

当他发现小颖家离上车的地只有不到五分钟距离时,他才明白原来小颖不是打不到车,而只是想自己走回去。他为他的冒失觉得尴尬,并且笨拙地加了小颖的好友,说改天向她请罪。

他们就这样熟悉了起来,直到最后,小颖嫁给了他。李鸣一直觉得他们的这场缘分太有戏剧性,甚至有些不敢相信是真的,毕竟,小颖跟他相比,优秀太多。

席绢在《相思不曾闲》中写道:“生命中的缘分,向来是由许多的不经意拼凑而成,也让模糊的印象逐渐镌镂上心头,鲜明得不能忽视。”这句话,用来形容小颖和李鸣是最合适不过了。

李鸣一直认为,他和小颖的相遇就是一次偶然,他们的相爱也是因为他不经意的阴差阳错。可是当他们就快要结婚的时候,李鸣问了小颖这样一个问题:“追求你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会选择我?”

小颖的回答却是:“因为我早就认识你。”

原来,小颖和李鸣不仅是同事,还曾经是校友。李鸣比小颖高一级。在小颖新生报到那天,她曾看到李鸣满头大汗地帮新生搬行李,当时就心想这个男生可真朴实。

后来一次在校外,她看到李鸣把一个在路边乞讨的抱着孩子的女人搀扶到树荫下面,给她买了食物和水。旁边很多同学都在笑李鸣傻,说那女人明显就是骗人的,只有他信。可小颖却觉得,不管那女人是不是骗人的,而李鸣的善良却是真的。

这些事,原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在小颖的心里日渐模糊。可是当她重新遇到李鸣的那一刻,便又都鲜明了起来。所以那一天,她才毫无戒心地让他送自己回家。 她不是没有戒心,而是早在几年前就信任了他。

你还能觉得,缘分不奇妙吗?可你有没有想过,这奇妙的背后,是什么?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刚巧赶上的千万人之中,为什么偏偏是他?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可能够吸引我们,打动我们的,其实并不多。你爱上一个人,总是要因为他的某方面是吸引你的,比如长得好看,比如善良,比如上进。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凶神恶煞冷漠无情的人,小颖之所以能够记住李鸣,是因为他曾经的朴实和善良。正是因为这份记住,才造就了他们后来相遇之后的另一番缘分。

这之前的每一个环节,若少了一步,这份缘分也是无法达成的。你看上去所有的天凑地合,只不过是因为你本身具备了这份品质,不是吗?

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听到有些人在抱怨,说为什么别人轻而易举就能收获想要的爱情,而自己历尽曲折却无法达成所愿。那是因为,缘分这件事,也是存在着偶然之中的必然的。

缘分总在看似最不经意的时刻到来,然而能够把握住它的,是在这之前已经具备了跟它相匹配的品质的人。

那么,在缘分没有来之前,你不妨先好好升华自己。当你的美好足以吸引了另一个人的目光,你的缘分,自然也就到了。

爱上有妇之夫你能怎么办呢?爱上了就爱着呗,难道你想去拆散别人的家庭么?

感情的事情真的不好说,理性上来讲,你爱上有妇之夫是不对的,但是爱没有对与错之分,只要你的爱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和破坏。

我觉得你需要做的就一件事,那就是克制自己的情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感情会变浓也会变淡,只要你不沉溺于这一段感情,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你就会渐渐的走出来。

我建议你可以尝试做以下几件事:1、出去旅游

如果你走不出来的话,就出去旅游吧,去外面的大千世界看看,你会到很多美景,吃到很多美食,见到很多美男子,当你再回到原本的生活之后,你会发现,曾经爱的那个人也不过如此。

2、去谈一场恋爱

或许你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你需要开启自己的幸福人生。不要拒绝别人对你的爱慕,有合适的对象可以在一起相处一下,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3、把自己变得更优秀

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遇到更优秀的人,打开更大的世界。当你宥于自己的小圈子,你眼中的世界也是有限的。你需要不断扩张自己的世界,当你的世界足够大的时候,你会发现更美的风景和更有趣的人。

总而言之,爱上谁是你的自由,但是不要因为自私去伤害其他的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和底线。

总有一天你也会结婚生子,你也不希望有人来破坏你的家庭,将心比心,共建和谐社会。

同事小颖在朋友圈晒了一张证书,是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的证书。

她配的标题是:爱,是一辈子坚持的善行。

她其实,向很多的慈善机构捐款过的,这次向联合国,是又有新动作了。

我立刻打电话向她表示致敬。

我说,你的格局、眼光变高、变宽了,爱到联合国了。

她欣然一笑,说,她是刷抖音刷到的,立刻就行动了,她说这个是月捐,想到自己力所能及,既能助人,心里也开心。

小颖,个子高挑,大大的眼睛,眉眼俊俏,一眼能就看出,她是一个飒爽英姿,干练洒脱的大女人。我的这个同事小颖,是单位的团委书记,年龄最轻的中层干部。就像目前流行的一档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一样,她是个性格直爽,又飒又彪的,好学进劲的女孩子。

她是家中独女,工作后,自己凭的能力买了车,又买了200多平的大平层。无奈,情感却总是波折起伏,阴差阳错的。这个女孩子小颖转眼已超过30又加了。可惜,她还是名花无主。

也许波折后,她把感情转移了,由个人转为博大了。

达则兼济天下,现在的她,放眼全球了,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了。

我感觉小颖就像是亦舒作品中的精英女主,有能力有担当,有经济来源,自己赚钱买花戴。

真是个大格局的大女人。

不过,这样一来,谁跟她相配了呢。我又隐隐担心了。

这个小颖,工作以后,每年都会出国旅行一次,她说:我认为旅行不是炫耀,旅行也不是说我有了钱去到哪儿,更不是说你的护照上又盖过哪里的章,以此留念,我感觉我是在旅行中觉得成长了,感悟了,开拓了。

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理解,让她有了更大的进步与成长。

她说:旅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是心大了,或者心胸宽广了,有些事情自然就很顺,这就是旅行的价值所在。

确实,小颖的视野已远远超越了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了。

我问小颖,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她淡淡一笑,我能力有限,这样做也是力所能力,我所求的,也不要说什么回报。我只有一个希望,希望全世界的儿童幸福、美好,就够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更彰显出她工作多年后的积累和修为。她虽然比我年轻许多,但,沉淀的气质和修为却是远远超过我们普通人了。

爱,是一辈子坚持的善行,她确实在努力地一步步地践行着。

她说的,做好事,不在于你捐多少钱,而在于你的心。虽然我们生活在小城镇,但不能以小城镇的方式去思维,去工作。

做好自己,不徐不疾,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在她的面前,感觉有一种润物无声的美,拂面而来,冲洗万物,埋没喧嚣,自成一道绝美的风景,让人清爽舒适。

这样的女孩子,我除了点赞,赞美她的优秀,还能说什么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广大青年才俊们,冲啊。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发现这部分试题各学校好像没有什么参考书目,复习的过程中也容易忽视对于这部分的复习。所以找了一个案例借鉴一下它是怎样将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专业课程的知识与材料结合,且条理清晰的。

  特此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受用。

  1.引言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会继续坚持本民族文化,还是会迁就他人?显然主要还是会保持固有文化而根据情况适当迁就他人。这样就使学习和生活中,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难免发生小摩擦。既然矛盾和摩擦难免会发生。那关键在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和怎样的方式来处理。是逃避?是搁置?还是积极的面对寻求解决?请看下面的案例分析。

  2.案例分析

  为方便起见,案例中本人用小李表示,留学生用苏菲表示,留学生的中国同学用小颖表示。

  2.1 案例陈述

  背景介绍 小李每周四上午常在二体二楼打球,直到中午12:30才离开。因为那时是苏菲和小颖上排球课的时间。他们因此经常碰面,并有几次目光的接触。

  案例1 初次印象

  小李在打球时,十分积极的救球、组织进攻并常喊“好球”、“我的错”等等。另外也是场上主要的得分手。因此,常是场内外观众的关注焦点。小李得分时,苏菲在场外有时会鼓掌。这次,苏菲在场外练球不小心把球打到场内,小李帮忙捡起并面带微笑递给她。苏菲也微笑且眼神流露歉意并用中文说了句“谢谢你!”。

  案例2 苏菲生气

  小李打完球,到场边铁衣架上取风衣外套。大家风衣挂同一支架上,小李的风衣在最里面。他问了一句,“有人吗?麻烦让小李拿下小李的衣服好吗?” 然后又开玩笑的说,“有人吗?谁躲在里面?”因为那么多外套全挂在一个地方,看着很大,所以让人感觉里面藏着一个人。小李边问边在衣服四周打量。由于没人反应,所以小李就把衣服抱起来。准备取自己的衣服。这时,苏菲和小颖连忙从不远处小跑过来。小李向苏菲微笑示意,她没有回礼,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的表情。小李一不留神,将自己风衣掉在了地上,却没察觉,苏菲眉头皱了起来。小李见苏菲的表情,再之没找到自己的外套,有点不知所措,急忙想把满手的衣服都挂回原位。但是没成功。接连试了几次都不行。苏菲这时伸手帮忙,嘴里一边还咕哝着。小李只听出苏菲说的是法语。而且声音中含有不满和抱怨的情绪。小李更加的慌神了,怎么也没有办法把外套都挂上。这次,苏菲用了非常重的语气说了一句话,是不太标准的中文,“拿过来吧你!”她把衣服用力拽走了,眉头紧皱,表情非常生气,而且侧脸对着小李。由于苏菲的身材很好,拽的过程中,小李的右臂碰到了苏菲的胸前,条件反射似地连忙把手缩回来,而且一脸尴尬的表情。这一举动使苏菲转过头来直瞪着小李,小李感觉脸很烫,不敢直视对方。这时小李的同学汤宁把地上的风衣捡起来,并准备拍两下灰被小李顺势拦住并接过。小李说,“不用拍,没关系的,外套就是让它脏的。”之后,苏菲把衣服挂好了,小李对她说了声sorry。苏菲没有理会。在一旁的小颖说,“没关系,没关系。”苏菲又斜视了小颖一下。小李做了个深呼吸调整了一下心态。用很谦卑的神态和可爱调皮的语气对苏菲说,“You are so beautiful like la lune!”,“沙律”,“沙哇滴卡”,“欧呵哇呵”。一旁准备上课的学生们都被逗笑了,但是这些招数对于苏菲似乎没能奏效,小李只好用很无奈很歉意的手势表达了此刻的心情。刚准备离开时,灵机一动,先微微鞠个躬,然后一边膝盖微微触地,手势做照相状,微笑着用英语问了一句,“Could you say 'cheese' to me?”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苏菲,苏菲没有理会,转身背对小李,小李只好离去。

  案例3 苏菲say“Hi”

  过完周末,星期一,小李去一教上专业课的途中,有个女生相向走来,小李没有认出是苏菲。走到跟前时,苏菲主动微笑着说,“你好!”小李这才认出是苏菲,连忙回礼,“沙律”。

  案例4 两人默契

  星期四,又是体育课,这时苏菲在场外,当小李回头看她时,她用手示意了一下。小李也向她挥了挥手。接着,她用手指了指小李挂在支架上的风衣,又指了指她自己的风衣,然后做了个对调的手势。小李明白了她的意思,微笑着用力地点了点头,给了个OK手势,并大声说,“OK!OK!”

  2.2 案例分析

  2.2.1 跨文化交流阶段分析

  小李与留学生的上述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即友好的开始、风波的引发、积极的补救和重归于友好。下面来逐一分析。

  第一阶段——友好的开始

  首先,小李和苏菲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具备较高的素质且都有与人为善的意愿;其次,苏菲来中国求学也是对此怀有美好的憧憬;再者,小李也是个爱交朋友的人;最后是体育课给了他们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触机会。通过初步接触,双方都展现了各自的闪光点。小李的闪光点有俊朗、健康、活力、热情等,这可以从案例1中小李的外貌神情和打球时的表现看出。如:积极救球、喊好球、帮人捡球等。苏菲的闪光点有美丽、聪明、善良、良好素养等。这可以从苏菲的外貌神情以及案例1中苏菲在场外鼓掌以及将球打到场内时歉意的表情中看出。由于双方在对方面前都只传递了正面的信息,因此,他们很自然是种友好的开始。

  第二阶段——风波的引发

  首先,小李犯了“己所欲施于人”的错误。他不介意别人打量和触碰自己的衣服,就想当然别人也不会介意自己这么做。尽管事先问了一下,可由于没考虑到对方的情况是个留学生,可能对我们的话反应不够迅速。更何况打玩球手是比较脏的。接着碰到女性身体比较敏感的部位后,又流露出猥琐的神情。最后的一串逗人笑的举动更是哗众取宠。上述行为使苏菲的反感逐步升级,先是严肃,接着皱眉,进而咕哝,愤怒地说“拿过来吧你!”,双眼直瞪,以至于到最后,背对着我。

  其次,小颖说,“没关系,没关系!”显然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上,认为我不是有意的,可以原谅。另外,小颖是苏菲的同学,她对苏菲可能比较了解,知道苏菲不是个心胸狭窄的人,所以肯定会原谅我,因此大胆断言或代言。但是,毕竟小颖不是苏菲,她没有权力代表苏菲说没关系。所以苏菲斜视了小颖一下。

  最后,小李觉得自己该认的错认了,可是对方仍丝毫没有谅解的信号。只好无奈离去。暂时的结局就是,谁也不理谁了。

  第三阶段——积极的补救

  这个风波的诱因主要是小李。因此,小李开动脑筋进行了补救。首先是怀着愧疚的神情说sorry,进而是一串搞怪逗笑的礼貌用语来缓和气氛,最后十分机智创造性的半跪装作照相乞求原谅,既给了对方最高的尊重,毕竟给你跪下了;同时也给了自己回旋的余地,因为这个姿势也可以是照相,不至于太低贱。最后说,“Could you say 'cheese' to me”一方面是照相用语,即请对方笑一笑;另一方面在此时此刻又是请求对方微笑以表示对小李所犯的错的原谅;可谓非常经典。但是显然当时在气头上的苏菲不吃这一套。

  小颖这里扮演了和事佬的角色。可惜文化背景上是站在小李的一方,因此很容易谅解小李的行为。相信之后,她平时私下和苏菲交流时也在向她解释中国人的一些行为,可能也包括了小李的这次行为,使苏菲适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生活、学习等习惯。

  苏菲事后冷静下来也回顾了整个过程。苏菲是很聪明和善良的留学生。当她明白小李并非有意侵犯隐私,意欲轻薄,哗众取宠等等。且积极道歉和传递友好信号后,且从意义上说,小李并未给苏菲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哪怕是损害。当然,苏菲是个宽容豁达有很高修养的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总之,她的素养,使其通过价值判断,觉得这是件小事。于是当她四天后,见到小李,就主动打招呼传递友好信号。

  第四阶段——重归于友好

  对于小李和苏菲相互传递友好信号,双方都做出了积极回应。促使双方最终重归于友好。但是,正如伤口愈合,伤疤仍在;绳断了,接起来也会有个结。因此,两人仍然面临一个尴尬的结。聪明的苏菲,通过一个手势向小李示意要把小李的风衣取下,先放自己的风衣,然后再把小李的风衣套在她的外面。这样,小李打完球取衣服就比较方便了。小李也心领神会。于是,两人就有了这种默契。

  2.2.2 跨文化交流现象分析

  案例涉及了跨文化的对焦、沟通障碍、忌讳、文化休克、非言语语言等等的相关现象。下面来给予总结。

  跨文化对焦:跨文化对焦,指的是正确解读异文化。对于欠焦的异文化,我们要过焦解读;对于过焦的异文化,我们要欠焦解读。

  小李是个乐观积极的人,同时也很自信。但是,自信的度没把握好,于是造成常常把过焦解读他人的信号。比如,苏菲表示友好的微笑信号,小李解读成苏菲在喜欢自己;苏菲有一点喜欢小李,小李解读成她非常喜欢自己;苏菲出于礼貌的感谢,小李解读成苏菲感动。总之,最终小李把自己定位整个过焦了。也就是大大超过了苏菲价值观中的真实地位。因此,把对好朋友才能开的玩笑,能说的话,对普通朋友开和说,就显得放肆了。以至于到后来,小李把苏菲一步步地激怒。

  苏菲觉得自己的隐私权和女性尊严受到侵犯。因此,消极情绪因素占据主导。当人的情绪因素占据主导时,也容易出现认知的过焦,进而产生过激的行为。苏菲生气后,小李后续做的任何事情,苏菲都往消极的一面解读,最终造成过焦。这也正是为什么小李当时做了那么多的事来表达歉意都没有得到效果的原因。

  小颖对苏菲的解读就属于欠焦。她在没有真正了解苏菲的情况下,贸然替苏菲说了没关系,最后致使苏菲斜视她。

  沟通障碍: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语言存在差异性,因此双方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小李不懂法语,英语也不流利,加之当时的紧张。因此,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歉意,只能多说些相关的话,来表达自己的重视,讨好对方的心态,以及想化解矛盾的心情。但是外在形式、陈述内容都是些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言辞。因此,苏菲很难在当时领悟到小李内心所谓的重视、心态和心情。

  苏菲中文不流畅,发音也不标准。她的第一反应还是法语,因此,当她不满时,嘴里就在咕哝法语。而小李听不懂,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回应。当然,皱眉、咕哝、大声说话、甚至抱怨、怒骂等等总算是传递了比较丰富的情感信息。小李的回应就比较宽泛没有针对性,只能围绕表达歉意,和做些让对方开心的事来弥补。

  跨文化忌讳: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忌讳就是逆鳞,通常是不可触碰的。一旦触碰,后果很严重。之前打下的友好印象的基础几乎是要被颠覆的。

  小李和苏菲本来见面会互相打招呼和微笑的。这样的关系是健康的良性的。可是后来被打破。就是因为小李触碰了苏菲的忌讳。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

  这里,对于苏菲来说,小李触碰了两个比较严重的忌讳。第一是打量她的衣物并伸手抱到身上,这侵犯了她的隐私权。第二,RF对于像法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来说,是值得赞美的事物。在他们的文化里,是怀着开放健康泰然的心态来看待RF。而在中国,大部分人还是受传统影响,对待RF还是比较忌讳。这就就造成了小李的尴尬表情。在中国文化看来,一个男士不小心触碰,表达了尴尬,是种礼貌的表现。而在西方人看来,小李的行为相当于是得了便宜卖乖。而且是对女性的极为不尊重。

  文化休克:苏菲经历了小文化休克过程。

  蜜月期——小李和其他同学们给她的好印象,以及她自身对中国的憧憬,对体育课的喜爱。这些都使她感觉到北大的美好和甜蜜。这个时期就是蜜月期。

  沮丧期——小李连续触碰了苏菲的忌讳,并说了些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话。使得她非常的反感。如此生气的情况下,身边的中国朋友居然还帮着中国人说话,自作主张说没关系。这些都使得苏菲情绪消极。这个时期就是沮丧期。

  调整期——苏菲在事后冷静时,回顾并思考了整个过程。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看法,逐渐理解并原谅了小李的行为。这个时期就是调整期。

  适应期——由于经过了这次事件,相当于使苏菲产生了抗体。以后对类似事件就会有一定的免疫力了。以后对小李或其他中国人的行为就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以后的时期就是适应期。在该篇论文的几个案例中并无明显迹象表明苏菲到达了适应期。本人只是根据后来苏菲主动和小李打招呼,以及替小李把外衣挂在最外层,使他好拿。从这些信息,可以推断苏菲已经调整好自己。因此很自然地进入了适应期。

  非言语语言:案例中有许多非言语语言。

  对于小李来说,涉及的非言语语言有:在场上打球、帮苏菲捡球、冲苏菲微笑、打量苏菲的外套、碰到苏菲敏感部位后,不敢直视苏菲、在苏菲面前半跪、给苏菲一个OK手势。小李的这些动作,显然不是用言语传递信息。而是用表情、肢体语言来传递的。这些语言传递的信息有的是种礼貌,有的在人看来却是侵犯,还有的则像是小丑。

  对于苏菲来说,涉及的非言语语言有:歉意的表情、微笑、严肃、皱眉、瞪眼、斜视、转身背对、挥手示意、对调衣服的手势。苏菲的这些动作,显然不是用言语传递信息。而是用表情、肢体语言来传递的。这些语言传递的信息有的是种礼貌,有的则是不满、生气、甚至怨怒和敌意,还有的则传递了宽容和谅解。

  2.3 案例总结

  在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小摩擦。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不是有意的。而是由双方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而造成的一些误会。如果我们把自己称作主人,把留学生称为客人的话。那么——

  作为主人的一方,当自己无意伤害到对方,且对方已经表露出明显不快的信号时。应立即停止同类伤害行为。同时及时道歉。不能再以本国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的道德标准,更不能碍于面子而不去请求对方原谅。当向对方道歉请求原谅时,也不应急求客方立即原谅。毕竟客方受到伤害后,会有情绪期。我们应该给客方时间思考,耐心等待他们的原谅。当主人的一方被客方伤害时,首先感情上会不快,这是很自然的。但是事后冷静下来,应该换位思考一下,本着宽容的态度,最终去试着理解对方。如若不然,会使小误会演变为大冲突。我们从新闻中看到不少国内外留学生与当地人的冲突甚至流血丧命事件。我们实在应该引以为戒。

  作为客人的一方,首先应该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同时要对文化休克有所了解,清楚知道自己目前处在文化休克的哪个时期,及时的调整自己。

  本文的4个案例演绎了跨文化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解决。交流是双方的,因此问题的解决也必然是双方互动才能完成。问题形成过程,常常分不清谁更对谁更错。原则上说,谁是风波的引发者,谁就应该首先积极寻求解决。本篇案例中,显然小李是整个事件的引发者。因此,他必然要负责。哪怕行为有可能显得像小丑,甚至在他人看来有点像神经病。但从最后结果两人和好来看,是值得的。

  3.结束语

  通过案例,我们了解到,在与留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是会遇到诸多问题。语言沟通的困难、生活习惯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等等。但是,我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就是都怀有寻求友好的心,有可以相互理解的手势、面部表情等等。只要当双方遇到问题时,都能克制和理性并采取积极的心态进行补救。最终双方是能够重归于友好。也就是说,尽管会出现问题,但是,我们和留学生还是完全有可能实现友好相处的。

---------------------------------------------------------------------------------------------------

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在那个初中学生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晓雨觉得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接受甚至看到过老师亲吻学生的,然而在这里她发现效果真的很好,那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在那个教师的鼓励下,她也开始尝试亲吻学生的脸颊,她发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晓雨并成为了她的朋友。她慢慢体会了到冰在融化的感觉。有一次一个老教师来问她是否要去参加学校的升国旗活动,她爽快地回答说:“好啊!”那位老教师有些惊讶地说:“你们中国来的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国旗仪式吗?你是真的愿意还是假的?”她坚定地说:“我愿意!”从那之后,她每周都很早来到升泰国国旗的地方集合。老师们和同学们对她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升旗成了一个分水岭。

  解答:

案例中的李晓雨同学只身一人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她刚刚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前来接他的当地学校人员态度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热情,反而十分冷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照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晓雨发现,学校里其他泰国老师对她的态度也并不热情。不仅没有帮助她适应教学工作,甚至连主动的招呼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和她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问题还影响到了汉语的教学。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晓雨与当地人之间交际的问题并不是由语言障碍所引起的,文化障碍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蜜月期,挫折,调整和适应四个阶段。李晓雨在一开始对泰国人抱有一种思维定式,即原有的“文化成见”。在她的想象中,泰国人是“热情好客”的。而当她受到接待人员的冷漠对待时,想象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她很难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适应这一状况,甚至不断地质疑自己的行为。这使得李晓雨在同泰国人的跨文化交际中迅速从蜜月期进入到了挫折阶段。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李晓雨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直到她看到一位泰国教师在批改了学生的作业后亲吻了学生的脸颊。这件事给李晓雨带来的触动很大,因为她以前从未有过教师亲吻学生的经历。这部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尊师重道”,教师常常是高高在上不容冒犯的对象,泰国教师与学生间亲吻脸颊这样的动作在中国是绝少会发生的。部分也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传统有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对异文化的不了解,很容易将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带入跨文化交际中,以致于加深双方的隔阂。在李晓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她也开始尝试按照当地人的方式来进行交际,并尝试亲吻了学生的脸颊,效果出乎她意料的好,她与当地人的交际也开始融洽起来。这时的李晓雨已能够逐步克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并逐步进入到调整阶段。

  案例中提及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升旗事件。李晓雨热情爽快地同意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使当地教师十分惊讶,从此其他泰国老师和学生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事件是一个分水岭,李晓雨开始进入适应阶段,这与她坚持不懈地融入异文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泰国老师表现出的惊讶看出,之前学校里的中国教师在与当地人的跨文化交际中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文化策略,也没有积极尝试与异文化的沟通,因此给对方造成了中国人不尊重泰国文化的负面印象,这也是最初的接待人员对李晓宇态度冷漠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文化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到自身交际的正常进行,还会对本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影响。

  对于一名李晓雨这样的汉语教师来说,在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之前,先要实现同当地人,特别是同学生的和谐交际。通过上文对案例中提及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要尊重当地文化,应当多了解,多吸收异文化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语用文化知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做到理解和适应。其次应注意分析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多关注二者之间的差异部分,提高文化敏感度,多与当地人交流,求同存异。通过多理解、多接触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推动交际顺利进行。第三,我们还应当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性的进行适当的文化依附。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比如李晓雨每周都按时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就是选择性文化依附的一种很适当的体现。它减少了李晓雨同当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感,也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友好和亲密度。另外,还应当注意提高移情能力。移情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设身处地的领会对方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避免误会和交际偏差。除了语言交际之外,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李晓雨亲吻学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来看,适当的非语言交际有时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最后,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及时调整个体心态尤为重要。李晓雨只身一人来到泰国,这就使她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思乡等消极情绪,在交际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加应该注意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避免消极回避、甚至敌对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克服“文化休克”。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动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

可以看看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方面的书。

爱情和友情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关系,却可能在你心里有着不相上下的分量。当两者之间产生冲突,你会选择爱情,还是选择友情?

今天有个为情所困的女生提问:“闺蜜的前男友向我表白,我该接受吗?”

咋一听,好像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既然对方和闺蜜已经成为过去,那么现在大家都是单身状态,就都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和权利。可当听了她的描述,才知道他们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暂且称呼这个女生为小颖吧。小颖和芳芳从大学时期就是无话不谈的闺蜜。俩人的家境都很一般,经常一起吃一份宵夜,轮流穿对方的裙子。毕业之后也是一起找的工作,如果面试只过一个人,就两个一起放弃重新继续找……

她们之间的感情,比起闺蜜,其实更像手足。后来她们终于在同一家公司把工作稳定了下来,芳芳在朋友的介绍下,谈了个男朋友。但即便有了爱情,她也从未冷落过小颖,约会十次,有4次带着她去,即使没去,她约会回到宿舍以后,也会特意给小颖打包小吃或者夜宵。

芳芳每次跟男朋友闹矛盾都会和小颖哭诉,男朋友很清楚她们俩的关系有多要好,只要芳芳跟他冷战,他就会偷偷求助小颖。

一来二去中,三个人都很相熟。男生也开始会背着芳芳跟小颖抱怨她的任性,身为闺蜜,小颖自然是站在芳芳的角度为她解释,希望能取得男生的谅解。久而久之,男生反而觉得小颖比芳芳更加温柔体贴,更加善解人意,不止一次地在微信上向小颖发出过约会邀请,譬如说:“我又和她吵架了,心情特别不好,你能出来陪我聊聊吗?”又或者说:“过几天她就生日了,想给她个惊喜,又不知道买什么礼物她会比较开心,你能陪我去挑下吗?”

小颖坦言,她当时就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每次都拒绝了没有去,最让她确定需要避嫌的时候,是有一次男生对她说:“如果芳芳有你一半的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是很危险的信号,证明男生已经开始拿她和芳芳做比较,如果再像以前走得那么近,三个人的关系迟早是要走向狗血偶像剧的剧情的。于是小颖开始有意疏远男生,不再轻易回他微信,也不再参与他们的情侣约会,更不参合他们之间的矛盾。

但最终芳芳还是和男生分手了,是对方提的,原因是觉得芳芳太喜欢无理取闹,他受不了了。对于这样的结局,小颖也觉得很遗憾,就在他们分手的第二天,小颖跟芳芳一起把男生删掉了,从此没了联系。

没想到一年多以后,男生重新添加了小颖为好友,并且毫不掩饰地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他给小颖看了自己爱上她的心里路程日记,小颖才得知,他还没有和芳芳分手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上了小颖了,但自己也觉得不应该,便拼命压抑自己的感情。

日记中还提到,和芳芳分手后,男生也试图忘记小颖,但尝试了很久都没能忘怀,于是他决定勇敢追求。日记中描写得非常细腻,小颖看着看着都不禁有些感动,或者应该说,小颖其实也有着和男生一样的感情,只是自己一直不肯承认。

因为这一次再联系,男生已经和芳芳不再是情侣关系,芳芳似乎也早就走出了失恋的阴影,所以小颖也没有那么抗拒,只是还有意无意地向芳芳瞒着一些事情。她只说了男生重新跟她取得了联系,却对男生的追求只字不提,但芳芳并不傻,前男友和自己再无瓜葛,却突然联系自己的闺蜜,而在联系上之后,闺蜜就经常收到一些鲜花快递,精致礼品,她稍微想想也能猜个大概,这是前男友转头来追自己的闺蜜了……

小颖在男生爱情攻势中愈发不能自拔,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他的,只是觉得这一次不想再这么放手了。可另一边,芳芳却主动摊牌:“如果在追你的那个男生是我前男友,恕我不能祝福你们,你要是接受他,我们以后就各走各的,就当作谁也不认识谁好了。”

这让小颖感到十分为难,一边是不愿错过的爱情,一边是不愿放弃的友情,那么这个闺蜜前男友的表白,她该接受吗?

我个人认为是不应该的!一个还在恋爱期间就垂涎女友闺蜜的男人,不值得信任。身为一个有对象的人,最起码的自律都做不到,怎么能保证换一个女朋友,就不会在看到比她更好的女生之后又移情别恋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个世界上没有最优秀的人,只有更优秀的人,但再优秀的人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既然你爱上一个人的优点,也得接受她的缺点,因为你在埋怨别人不完美的同时,也要记得你自己也是有缺点的。

情侣和夫妻之间,最重要不就是互相包容。如果因为对方一丁点不好,就吵闹着要分手,无非是本身就没有那么爱罢了。

花心多情的男人要不得,何必为了一个不靠谱的男人放弃一个多年推心置腹的闺蜜呢?她在爱情上走过失败的那条路,你更不应该去重蹈覆辙。

几年前,还在写博文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读者,她叫小颖,读研的时候,她交了一位非洲男朋友。

小颖当时35岁,她给我发的私信,讲述了她和非洲男友相恋,以及分手后去相亲被男方嫌弃的经历。

在信里,她表现得很后悔,说早知道国内的男人这么小气,当初真的不会找外国男朋友。

她说,自己研究生学历,长得那么漂亮,月薪高,工作好,这样标准的优质女,竟然没人敢娶,真的理解不了国内男人的穷酸思维。

话不多说,下面大致罗列一下小颖的经历吧,希望她的经历也给那些喜欢找外籍男朋友的女生提个醒,爱情有时是有国界的,别误了自己。

01

一位读者的来信

我叫小颖,是一位研究生,长得很漂亮。

对于婚恋观,我一直认为,国内的男生都太保守了,不会浪漫,很死板,一点冒险精神都没有。

所以,我希望找的男朋友,是那种会浪漫,敢于挑战和冒险的男人。这样的男人身上,不仅有男性勇猛的魅力,而且也有浪漫的情怀。

可能命运安排吧,读研的时候,某次在舞会认识了一个非洲男生。

他是留学生,个子高大,汉语说得很棒。他幽默健谈,很阳光,很果敢的样子,一下就吸引我了。

当时,我真的很欣慰,一是遇到了一个期待中的男生,二是感叹中国真的伟大,汉语现已快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了,了不起。

于是,我和这个外籍男生开始了交往。他经常夸我是最漂亮的姑娘,第一眼就喜欢上我了,这令我特别激动。

一切顺其自然,我答应了做这个非洲男生的女朋友,开始了热恋。

男友那时对我非常好,还说从小就想找个中国姑娘,说中国姑娘都很勤劳,品质优秀,善解人意。

我真的被他感动了,也越来越爱他,甚至在心里做好了嫁给他的思想准备。

就这样,和他相处了不到半年,我们同居了。

那时,他经常向我说他家乡的美景,广阔的草原,各种我没见过的动物和植物,还有很多连名字都没听过的水果,说得我心花怒放。

所以,当一年后,男友提出要带我回他家乡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立刻答应了。

就这样,我没告诉家人,就跟随男友去了他家乡。

我们到了之后,他弟弟开车接的,是一辆破皮卡,这让我有些失望。

这还不算,到了男友家后,我才知道,他家里太穷了,一间房子里,挤着许多人,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加上他父母,感觉特别拥挤。

刚开始两天,男友对我还挺好,可是到了第三天,他竟然带了一个女人回来。他还说,那个女人是他没过门的妻子,这真的让我的三观都颠覆了。

我感觉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可男友地说这在他们那儿非常普遍,要我接受。我当时就火了,然后就要回国,但男友将我护照片藏起来了。

后来,在他那儿住了一个星期,真的快气死了。他在家里特别懒,什么事都不做,就指挥那个女人做,有时还要我帮她。真是搞笑,这可能吗?

这时我才发现,非洲男人真的太随便了,也有很强的大男子主义,懒惰成性,品性很差。想想都心痛,我竟然爱上了这样一个渣男,好后悔。

一个星期后,我坚决要回国,整天找他闹,还找他家里人闹,最后他没办法,只好让我回来了。

回到自己的家乡,我像病了一场,就住在家里,我妈天天照顾我,一直过了大半个月,我才恢复过来。

那时,我年龄也很大了,我妈就催我去相亲,说女孩子过了30岁不好找对象。

我当时很矛盾,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恋爱,对爱情彻底失望了,也就抱着相亲找个合适的男人嫁了算了。

于是,我开始去相亲,只是没想到,一连相亲了好多个男的,都没看上我。

可能,老家那些男的都听说了我和非洲男人谈过恋爱的事吧,就对我各种挑刺,真的难以理解。

有几次,那些相亲的男人都问我:你和外国男友谈了多久,一起处过吗?

我也本着坦诚的态度告诉他们:处过,快两年的样子。

然后,他们就嫌弃说:和这样的男人处过,不能接受,况且,你现在还能不能生都是问题。

我就生气了,我才30多岁,怎么不能生了?再说,和外国男人处过对象有什么嘛,难道恋爱还分国界吗?这些男的真的好小心眼。

我就说:我这么好的条件,长得这么漂亮,你们有什么资格嫌弃?

那些男的就说:再漂亮的女人,和别人处过了也没价值了,感觉不合适,你还是再找吧。

我一听,就气极了,质问他们:你们凭什么不娶?我这样的女人肯委屈嫁,真是便宜你们了。

然后,那些相亲的男人就各种嘲讽我,接着都走了。

真的是欲哭无泪,我一个漂亮的研究生,竟然被这些一无事处的大龄剩男嫌弃,心里特别难受,当时就哭了。

就这样,一直到现在35岁,我还在单身,真的好难找对象。

经常看你写的情感文章,你能帮帮我忙吗?我该怎么做?

02

以上就是小颖的来信,看了她的经历,其实挺心疼她的。

原本,小颖的情感应该非常顺利才对,再不济也不可能成为大龄剩女。

可现实就是这样,她经历了一段不值得的恋爱,误交男友,结果弄得现在想找个男人嫁掉都很难。

从小颖的感情经历来看,我认为有这三个地方要提醒未婚的女生注意。

(1)恋爱不能太急

很多女生在恋爱时,都经不住男生几句好话哄,很轻易就答应做对方女朋友,这样真的不是很好。

恋爱不是用耳朵谈的,而要用眼睛看,你要确定追你的男生是真的爱你,他的人品优良,有责任,有担当,这样才可以开始一段感情。

爱情,真的不能太急,即便你很想要一段爱情,也不能太随意,一定要认真和谨慎。

有人追你,千万别急着幻想爱情的美好,而是要更加注意观察对方的人品和真心。

让恋爱慢下来,才能让自己看清别人是不是真心对你,这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爱情里遇人不淑。

(2)别轻易同居

希望恋爱中的姑娘们记得,感情再好,关系再浓烈,也不要轻易和对方住在一起。

如果一段感情中,彼此不能真心相爱,不能走入婚姻,最好不要住在一起。自尊自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才有感情里的主动权。

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年代,男人都会介意女人过往的恋爱经历,别真的什么都没了才后悔,那已经晚了。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建议在没结婚前,就轻易发生关系。

(3)别迷恋外国男朋友

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都喜欢找外国男人当男朋友,觉得这样才高大上,这真的是不对的。

感情最主要的是真心,是合适,而不是去贪图那些虚荣的东西。你觉得找个外国男朋友就很了不起了,实际上,很多外国男朋友,根本就不是真心爱你。

正因为很多女生有虚荣心,觉得外国的月亮很圆,才会不断被外国男的欺负,在爱情里受到伤害。

所以,真的别迷恋那些所谓的优秀风趣的外国男人,他们可能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好,甚至更差。

在感情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误了自己。

03

结语:

有人说,爱情不分国界,这话也对也不对。

关键的因素,是看遇到什么样的人,如果真心爱你,当然可以相处,否则,爱情就是痛苦。

事实上,如今的跨国婚姻也很普遍了,外国女子嫁中国男人,以及中国女人嫁外国男人,这都很平常。

但是,恋爱中的女生一定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外国男人都值得嫁,一定要看清楚才行。

两个人相处,不光谈情说爱,更重要的是看对方的人品,责任,三观,能力等因素。

还有,他是不是真心爱你,这很重要,千万别被他的表象给迷住了,你应该要看清他的本质。

另外,奉劝年轻的女生,千万不要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事实上,很多风俗习惯,文化差异,三观等方面,都会有差距的,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对于那些想找外国男朋友的女生,真的要三思而行,别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否则,最后受伤的是你自己。

而且,一旦处过外国男朋友,再想回来找对象恋爱或相亲,是很难的,因为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恋爱关系。

所以,女生在感情里,一定要慎重,别误了自己。

好了,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提起艾滋,总有人觉得离自己很远。

不去夜店,不乱搞,哪里会得艾滋病?!

可是自己的自律,却架不住别人的恶意传播。

还记得前段时间疯传的一张朋友圈截图吗?

短短不到数百字,却字字令人不寒而栗。

百分百感染率,是什么概念?

艾滋病本来就是0和100%的概率:

艾滋病感染,要么是0%,要么是100%。

一旦感染,100%的死亡率。

虽然这张截图被证明是造谣,但仍让人惊心不已。

犹记得那个噩梦般的“艾滋村”。

河南省驻马店上蔡县的文楼村,就是一个艾滋病的重灾区。

因十多年前非法卖血,村民们多人共用一针头感染上了艾滋病。一家多人都感染了,特别是夫妻之间。

当时的文楼村,全村3211位村民中,被检测出的艾滋病携带者有678人。

截至目前, 文楼村已经有超过200名患者死亡。

现有3000多人的文楼村,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仍有300多人。

艾滋,像梦魇一样,在这个村子里盘踞,不知道哪一天,就成了拿着镰刀收割生命的死神。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明知道自己患了艾滋,还一心想要拉着更多无辜的人下地狱的恶魔。

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19岁女孩得了艾滋后,三个月狂睡324人:

事件的女主是肯尼亚的一名19岁女孩,在参加派对时与一名陌生男子发生了性关系,后来发现自己竟染上了艾滋。

女孩绝望地找到男人质问,可对方死不承认。女孩一度崩溃到想要自杀,但是后来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她决定报复更多的男人,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丧心病狂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

女孩之所以会感染艾滋,是源于酒后乱性,和不知名、不认识的男人发生关系。

得知自己患了艾滋以后,她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在男人身上。

“我发誓要让尽可能多的男人染上艾滋病”。

从此,她开始滥交, 把艾滋病传染给了324名男子 ,包括自己的同学和政客、教师、律师、名人等已婚男子。

这样真真切切的案例,不是发生在肮脏漆黑的地下室,也不是发生在毒瘤横贯的黑 社会 ,而是发现在青春活力的象牙塔。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动态:

我不敢想象,如果女方没有把自己是艾滋感染者这件事告诉男方,而是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和男方结婚,结果会怎么样……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到了:

2014年冬天,24岁的小鑫(化名)认识了与他同龄的小颖(化名),半年后两人就有了结婚的打算。

于是在2016年元旦期间,两个人就在家乡办了婚礼。可是在女儿出生之后一切都变了。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小鑫无意中发现小颖的手术记录:

小颖诊断内容中记载着她为HIV感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艾滋病。

原来妻子早在两个人结婚之前就隐瞒了自己患有艾滋的事情,并且还和丈夫过正常的性生活,还为此产下了女儿。

对于丈夫和女儿来说,他们是何其的无辜,前者上一秒还沉浸在女儿出生,家庭幸福的美好幻境里,下一秒,艾滋的恐慌就会笼罩他一生。

而他们的女儿,很可能一出生就是艾滋的携带者,这一生都将会在异样的眼神里,胆战心惊地度过,甚至所有的快乐都在她出生的瞬间切断了。

最可恶的就是那个妻子, 明知道自己有艾滋,明知道会通多“性”、“血液”、“哺乳”传染,可是她还是选择了隐瞒,毁了丈夫和女儿的一生。

做人,一定要有最起码的底线!

不欺人不骗人,尤其是那些自己深爱的人。

除了寄希望于别人的底线,自己也要学会洁身自好;

不纵欲不滥交,不仅是一个道德底线,更是保护我们自己的一个方式。

艾滋病从来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是只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绝症。

艾滋病,有时候就埋伏在我们身边。

当你们选择滥交,选择纵情声色的时候,艾滋病就已经将你们锁定为目标。

所以,我们对艾滋病能做的做大抵抗就是:不纵情不滥交,自尊自爱。

艾滋病感染,要么是0%,要么是100%。

所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别让一时的爽快,断送了你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868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