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能公开往来。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却身在海外,心系大陆。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

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这首《乡愁》。

艺术特色

她的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这是她的诗的最显著的特点。她的诗空灵,奇幻,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又深沉,豪放,旷达,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富有哲理性,很耐读。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的极美,清新,易懂。

诗歌赏析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

1、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2、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3、第三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4、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

一、独具匠心的意象组合,大同小异的乡愁主题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表达主题相同,均寄托了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那种挥之不去的对故土和家人深深的思念和依恋之情。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作者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的时间变化为线索,在四个不同的时期,各选取了四个不同的表示乡愁的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的组合,化抽象为具体,含蓄而富有张力,构成一部动人的“乡愁系列片”,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缠绕心间、难以言尽的乡愁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小时候”的乡愁,由“小小的邮票”牵系,那是母子分离后,儿子对母亲浓烈的思念之情,邮票虽小,但母子情绵长;“长大后”的乡愁,由“窄窄的船票”寄托,那是夫妻分离后,丈夫对妻子强烈的相思和挚爱之情,船票虽窄,但夫妻情深。“后来的”乡愁由“矮矮的坟墓”体现,那是悲痛的生离死别后,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现在的”乡愁由“浅浅的海峡”承载,那是深沉的思乡念国情怀,它饱含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沧桑,是诗人心灵的呼唤和对祖国统一的无限期盼之情。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祖国之爱、民族之爱交融为一体,给予了乡愁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

二、别出心裁的结构形式,各显其妙的构思之美

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这两首诗的结构形式可谓各领风骚,各显其妙,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别出心裁。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句式整齐,结构严谨。全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且句数相同,字数相同,节与节、句与句之间均衡对称,富有统一美与和谐美。但每节内部又流动活泼,灵活多变,长短句相互交错,体现了句式的参差美。此外,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又采用了复沓手法,“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句式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加之叠词的巧妙运用,给整首诗营造了如怨如诉,低回怅惘的氛围,好似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充满了旋律美和音韵美。席慕蓉的《乡愁》一共三节七行,第一节“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写出了乡音的清新缭绕;第二节“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写出了乡情的怅惘迷蒙;第三节“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写出了乡愁的永恒不变。全诗句式长短交错,灵活有致,浓淡叠加,富有跳跃感,形散而神聚,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参差美。

三、精妙绝伦的比喻手法,异曲同工的创作之妙

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这两首诗,均运用准确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可谓精妙绝伦、逼真传神。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作者化抽象、无形的乡愁为有形、可感的四个具体事物,揭示了四种不同的心态,生动地突出了乡愁之深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比喻成“邮票”,这是因为作者少小离家求学,与母亲书信往来,邮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长大后,作者将乡愁比喻成“船票”,这是由于生活的奔波,作者离乡背井,与爱人聚聚离离,于是乡愁寄托在来来往往的“船票”中。后来,作者将乡愁比喻成“坟墓”,这是因为生死离别,天隔一方,一方矮矮的坟墓,隔断了作者与母亲的相见,这样的离情别绪不得不令人断肠。现在,作者又将乡愁比喻成了“海峡”,由小到大,化“个人的故乡之思”为“台湾海峡人民的家国之思”,浓浓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席慕蓉的《乡愁》一诗,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将“故乡的歌”比喻成“一支清远的笛”,笛声清扬悠远,常被用于抒发幽思之情,由歌而笛,使乡愁的欲说还休之感更加鲜明逼真。将“故乡的面貌”比作“模糊的怅惘”,又仿佛是“雾里的挥手别离”,光阴似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忆的淡忘,作者对故乡的“在”之世界是模糊而怅惘的,以比喻将抽象的主观感受化为可观的具体,生动而又传神。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中国人对日感情起伏波动强烈,从未沉静过。我试着从站在中日之间的角度,历史资料和自身的记忆相结合,回顾一番中国人对日感情的变迁。

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的大众通俗文化进入中国,典型的就是影视剧,**《追捕》在中国红火程度超过日本,高仓健这个硬汉成为好男人的典范,其实更重要的是影片中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说成为“四个现代化”的参照标准。

那时的中国人,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都把日本当作目标,非常单纯地向往着日本。80年代初出现了歌唱中日友好的歌曲,有了中日合拍的**,中方男主角和日方女主角以亲密情侣的身姿登上了《大众**》的封面。

对当时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来说,日本意味着先端技术和美好的生活。记得80年代初,父亲因为在轮船公司工作,常去日本,带回了一台三洋黑白电视机,这几乎成为邻里们的共同宝贝。后来又有了四个喇叭的日立立体声收录机,用日本的高清收录机听邓丽君的歌,应是当时最美妙的精神享受。

1984年9月,日本三千名青年访问中国,当时中日青年不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抗日战争、对中日不愉快的历史不回避,但不去有意识地挑起争端,而是识时务,着眼现在,面向未来。当时中日双方的交流姿态是多么美好,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

80年代中日友好的感情如果能够持续到今天那该多好,可惜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政治因素总是无形中操纵了民众的感情。

80年代末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拐点,西方世界中,日本是第一个向中国伸出谅解之手的。 此外,据日本外务省统计,从1979年到2010年31年间,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发展援助36462亿日元,约合2900亿人民币,涉及200多个项目。日本始终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可以说,日本为中国经济成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民众对这些信息不甚了解。

1990年代以来,中国官员腐败、社会分配不均问题凸显,社会矛盾不时激化,这时候有个“外敌”就能很好地化解内部矛盾。日本这个战败国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佳的“候选人”。90年代中期,在中国掀起爱国主义教育高潮。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反日教育”,但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抗日”最密切相关的事莫过于抗日战争纪念馆了,那儿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抗战纪念馆被称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新品牌。

此外还有大量的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问世。

记得90年代家乡的一位女作家,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主题是“嫁人绝不能嫁日本人”,说的是日本人如何不地道,连历史都不承认,做人还好得了吗?!当时读过之后,我的内心里竟觉得这位女作家说得头头是道。可见当时老百姓是很相信媒体和权威人士意见的。90年代中期以后,国人对日本的态度遽然冷漠,甚至有些敌对了。对民众来说,有关日本在历史上的罪恶的记忆复苏,而且变得异常鲜明,不时与爱国的神经脉络连动。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日进入政冷经热的时代。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政治进入冰河期,但这也阻挡不了全球化趋势下的中日经济连动,两国之间人员、资金流动增快。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对日感情很复杂或者说很矛盾,随着网络的日渐发达,年轻人对于日本的时尚、动漫、明星充满憧憬,但是多数人心中的历史记忆的隔阂难消。于是在外界看来,中国人对日本的所作所为充满诡异:既羡慕日本又动不动对日本居高临下,既热衷买日货,又要砸日本车……

201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富裕阶层人数增加。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来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不大打工了,有留学生刚来日本就说:“我爸说了咱们中国人不给日本人打工。”这与八十、九十年代在日本拼命打工的中国老留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天囊之别,让人感叹变天了。日本媒体把中国有钱人成为“富豪”,而在中国,“土豪”一词有了新解。

21世纪初,也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几年,有一批对文物内行或者外行的中国商人来到日本淘宝,到民间收购过去年代散落在日本各地的中国文物,继而再高价卖给中国国内买家。其中一位熟人也靠这行发了财。他曾经这么说:“90年代第一次到东京时,觉得东京像天堂,但是过了十几年再看东京,建筑太旧不如中国大城市气派。”这种心态也许用“土豪”一词来概括恰如其分。也就是说,富起来的中国人觉得经济上扬眉吐气了,已经赶超日本。但是,生活品质似乎不单是城市建筑和GDP能够衡量的,你只看到了外貌而没有读懂内涵。

让人欣慰的是,中国游客自由行来日本的越来越多,旅游也越来越有深度。通俗的“爆买”很快过渡到掀开都市的内壳。不久前,有个国内旅游网站的编辑给笔者出了一道很有挑战性的题目:设计一个六小时游东京的路线,突出文化氛围,感受都市韵味。“东京六小时游”当然不是看城市外观那么简单,笔者的脑海里一下子跳出好几个“六小时”组成的东京,不一定到新宿、秋叶原等游客耳熟能详的地方,我想把自己的日常告诉旅游者,带他们漫步到小巷深处,感知都市色彩和味道……

回顾几十年的中日关系,中日双方民众的感情往往被政府或被媒体所左右。其实人民没有必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政府的喜怒也不必让人民来承担,人民应该有自己的呼吸方式,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判断是非。富裕起来的最大意义难道不是如此么。(黄文炜)

1993年,中国 “首届十大影视明星” 奖项出炉,获奖者是中国80年代最红的演员,其中就包括李羚。

而同届获奖的演员有: 巩俐,刘晓庆,李雪健,姜文,陈道明,吕丽萍,葛优,申军谊,和张丰毅。

即便30年过去了,这些演员依旧是内娱演艺界的实力派中流砥柱,但唯独宋庆龄扮演者李羚,整个人就像是 “销声匿迹” ,息影将近20年。

娱乐 圈中扮演宋庆龄的演员有很多, 许晴,蒋勤勤,邬君梅,俞飞鸿,张曼玉,刘涛 等等,尽管其中有一些也得到不少观众的认可,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依旧是李羚。

电视剧 《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 中,李羚扮演的宋庆龄无论从气质还是形象,都十分传神,因此她还获得了第1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

当年为了爱情,嫁给普通教师,把10平米车库当婚房,隐退将近20年,恩爱了将近40年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李羚祖籍是河北省永年县,1958年出生在上海重庆南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

10岁以前,李羚跟着父母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

1970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 李羚的父母插队到一个渺远的屯子里,李羚也开始跟随父母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烈日下李羚跟着父母和当地农民一起下地干活,这个上海小姑娘还学会了喂猪、养鸡,用柴火煮饭。

脸蛋上有了兰州姑娘特有的高原红,梳着两根辫子,穿着粗布衣服,活脱脱就像个农村小姑娘。

从上海辗转到兰州,沈阳,最后到了大连才算稳定下来。到大连后,李羚进入大连重子弟学校后,奔波多年,才算开始了真正的读书生活。

1975年中学毕业后,李羚进入大连金县 汽车 配件厂,当了一名划线工。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内向谦卑又温和的李羚,干起活来从不偷懒,因此深得师傅和同事们的喜爱。

转眼到了次年春天,全国高考开放,在食堂吃饭时,李羚意外从一张皱皱巴巴的报纸上,看到了北京**学院的招生信息。

从小就热爱文艺的李羚十分看中这次机会,尤其是作为厂里的文艺骨干,李羚觉得不能错失这次机会,于是向单位请假后,独自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到北京后,李羚先后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学院的考试,但遗憾都被淘汰了,李羚备受打击,但想到一旦放弃就只能回到老路做工人,于是又开始报考了北京几家话剧团。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羚最终通过了北京实验话剧院(后并入国家话剧院)的考试,但当考官提到接下来要检查家庭成分时,李羚觉得自己的愿望要再一次落空了。

多年的生存履历告诉她,但凡涉及家庭履历,被刷下来是必然的结果。

日子一天天过着,原本已经不抱希望的李羚,突然接到了 北京试验话剧团的登科关照书,就这样李羚从一名技术工人,正式成为了一名文艺工作者。

即便成为一名正式的话剧演员,也并不意味着李羚就此高枕无忧,毕竟她是个“半路出家”的演员,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1979年,团里准备筹办一台 未来在召唤 的新剧目,李羚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参演者, 饰演女主角“于敏敏”。

但因为角色要求,需要在舞台上展现芭蕾舞,但李羚却从未涉足过这个领域,为了能够速成芭蕾舞,李羚开始了没日没夜地练习。

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没有正确的练习方法,李羚在练习过程中不慎把脚扭伤了。

因为害怕导演临时换人,李玲一直没有声张,偷偷用布条将脚包住,继续咬牙排练。

导演知道后,感动地对李羚说: “你这么敬业,即便脚受伤了,我们也不会换你。”

这部话剧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后,立马引起不少著名导演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导演王君正。

1979年,北京**制片厂准备筹拍一部儿童片《苗苗》,是为演员张瑜量身定做的一部剧,但当时的张瑜太红了,根本没有档期,因此只能另选演员。

导演王君正挑选了数百名演员,但唯独单纯质朴的李羚最符合教师 “韩苗苗” 的形象。

这时候的李羚22岁,凭借该部影片,李羚还获得了第一届中国**金鸡奖特别奖,处女座就起点甚高,李羚的未来不可估量。

当然除了在事业上有所收获,李羚在这部**中,还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中出演韩苗苗哥哥的是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李克己,比李羚大13岁,是个重庆人。

李克己毕业于北京**学院,是长春**制片厂的演员,出演过《车轮滚滚》《无枪的枪手》《沙漠的春天》等多部影片。

但李克己志不在演戏,而是喜欢教书育人,于是在1978年重回母校北京**学院任教,后来还升级为表演系副教授。

李克己很少出来演戏,但在《苗苗》这部剧中,李克己和李羚因戏生情,感情迅速升温,对李羚来说,初恋李克己就像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

李领从未上过大学,对她来说这一直是心中的遗憾,而李羚是一位大学老师,两人每天的日常就是排小品,练话剧,在男友的指导下,李羚的艺术素养有了质一般的飞跃。

为了饰演《陌生的朋友》中会抽烟喝酒的坏女孩,李羚还专门买了几包金凤凰烟,有时候练习抽烟,甚至呛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部片子的精彩之处在于,前30分钟,李羚没有一句台词,所有的 情感 全靠眼神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这部剧过后,李羚的演技让人眼前一亮,很快又有《十六号病房》《黄山来的姑娘》等等,好几部戏都找上门来。

几部戏过后,李羚获得了中国**“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尤其是她在剧中朴实的标志性动作: 双手叉腰,随时处于待命干活的状态,让人记忆犹新。

很快李羚就成了当时的当红实力派小花,爆红后,李羚的“桃花运”蜂拥而来,身边有不少朋友给她介绍对象,其中不乏高干子弟和富二代。

但每次面对朋友的介绍,李羚都会认真地说: “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当对方得知当红炸子鸡李羚的男友是一位普通的教师时,几乎每个人都十分诧异,但对李羚来说这就是她的爱情。

在李羚看来,李克己就是她的爱情的全部,他们的爱情就是冲着结婚去的。

1984年,李羚和李克己在北京举办了一个低调的婚礼,婚房不过是一个10平米的小平房,而这小平房还是用一个废旧车库改造的。

里面除了一张床和个桌子,几乎什么都没有,但李羚丝毫没有嫌弃丈夫简陋的婚房。

他们一直在这座婚房里生活了十几年,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北京**学院建了教工宿舍楼,他们才搬家。

某次李羚坐着火车去重庆参加颁奖典礼,路上有人认出了她,打趣地问道: “李羚,你的每个月工资多少?”

旁边还有人起哄: “七十多,八十多?”。

李羚笑着摇头说: 四十二

一位工厂里的朋友说,他们厂里的主任工资都三十多了,你怎么才这么多?

“生活过得去就行”。 李羚笑着说。

有影迷对她说:“ 王馥荔当年拿了最佳女配后,听说她丈夫给她送了一条金链,你呢,你丈夫给你送了什么?”

也没送什么,那天我们俩自己动手做了一桌菜,比平常丰盛些,一人一杯葡萄酒,他送我两句话,祝贺你得奖,但不是你的顶峰。

这次获奖的奖金有1500元,影迷朋友笑着说,可以拿着钱去上海一趟,添置几件新衣服,李羚笑笑没说话,她明白,这1500元用来买衣服实在是奢侈。

得奖那年,李羚的父亲瘫痪在床,不光丧失了语言功能,而且把周围的人全都忘记了,再加上公婆都住在北京郊区,因此把瘫痪父亲接到北京后,他们的生活开支就更多了。

光两人的每天出行的车费,每人每天往返就得2元,也就是说光每个月的通勤费用,两个人一个月就得120元。

荧幕上光彩夺目的影后,生活中还是要持家,买衣服,过日子,和普通老百姓一样。

李羚工作忙碌,还要顾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因此李克己经常工作之余去医院帮岳母去照顾岳父。

给岳父擦脸,翻身,漱口,倒屎擦尿毫无怨言,对待李羚的父亲,就像是亲儿子。

母亲经常在李羚面前夸赞李克己,虽说李克己比李羚大了13岁,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 社会 地位并不匹配,但在李羚看来自己和丈夫李克己结婚是最正确的选择。

1991年,李羚主演的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一举夺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

第二年,又因主演《上海一家人》,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也正是因为这两部剧,还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影视明星,和刘晓庆,陈道明齐名。

2000年之后,李羚开始逐渐退出影视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幕后。

退居二线后,2004年李羚被相关部门担任行政工作,在工作期间,李羚还促成了香港一家集团与山东省滨州市达成11亿元大桥投资项目,对促进山东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除此之外,李羚还引进了不少海外企业,给贫困地区捐助了3所希望小学。

当然幕后工作之余,李羚也会参加一些重要的主持工作,比如说香港回归庆祝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等等。

如今的李羚已经61岁,和丈夫李克己过起了像普通老百姓一样额退休日子,从艺几十年,一直生活简朴,粗茶淡饭,从不接广告和综艺,是真正德艺双馨老戏骨的代表。

虽说没有像陈道明和刘晓庆巩俐等人一样活跃在荧幕前,但对 社会 的贡献一点都不亚于拍戏带来的影响。

每个人对于幸福的标准和定义都不尽相同,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一个顶级流量嫁给一个连房子都没有的普通教师,简直是离谱和任性,但对李羚来说,她的婚姻是丈夫对她和对她父母扎扎实实的爱。

他们的是扎扎实实地浸在柴米油盐中,但风风雨雨几十年,从未被磨灭。

其实无论是带着多大光环的女性,他们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温暖真实的家,比起那些嫁豪门的女星,她的选择无疑是最正确的。

  摘 要: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人向来对粮食有着复杂感情,这种感情成为新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与来源,刘恒、余华成为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家,透过他们的视角展示了中国人民对粮食独特的爱恨情仇。

 关键词:刘恒 余华 粮食情结

 刘恒与余华作为新时期文学作家的代表,虽有着不同的创作个性,但创作视角都关注了一个共同的命题,即人的生存。这一范畴之下,两位作家都触及到了人生存必须的物质基础,以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人与粮食的关系。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对中国人而言,粮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情感,而这一情感在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始受到关注,围绕着粮食这一主题,作家以不同的叙述手段、讲述方式展示独特的粮食文学。

 粮食看似普通,却凝聚了祖祖辈辈不同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在经历过文革的痛苦和新时期的繁荣后,人们对比过往的饥馑年代,开始反思过去的种种经历与情感,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描写生存体验、食性与欲望的作品。以刘恒、余华为例,来探讨其笔下人与粮食的关系,展现特殊年代下人们的生活境遇。

 直接以粮食命名的作品并不多见,《狗日的粮食》无疑是最典型的一部。作品一开头就点名了粮食对主人公的重要性,农民杨天宽的婚姻就是从二百斤谷子开始的,之后的儿女们也是以粮食为名,大儿子叫做大谷,四个女儿分别是大豆、小豆、红豆、绿豆,煞尾的儿子叫二谷,即便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依然是与饥饿、贫困为伴,遇到自然灾害的年份,甚至要从驴粪中淘玉米粒,最后因为妻子弄丢了粮证而丧命。

 与刘恒叙写粮食不同,在余华的作品《许三观记》中主题虽是主人公的经历,但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一段关于粮食的记忆,因为水灾的缘故,粮食的收成极少,越来越多的人靠着要饭生活,全家靠着平日节俭攒下的少许粮食和钱艰难度日,由原来的干饭变成稀粥,由一天三顿变成两顿,许三观甚至规定家人喝了玉米稀粥后就上床躺着不许动,并告诫儿子们一动就饿,当全家被饥饿折磨得生活难以为继之时,一家人躺在床上听许三观用嘴炒菜。这些丝丝入扣的描写是建立在对粮食的深刻依赖情感和饥饿的生存体验的基础之上的。当主人公所表现出面对饥饿时的各种怪异行为时,正是体现了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强烈的求生欲望。

 从以上两位作家的创作中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去发现80年代文学中的粮食情结:

 1、对粮食的描述地域往往发生在农村,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土地上劳作是农民们生存下去的主要方式,而农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人物的性格等成为了粮食情结的重要烘托。

 《狗日的粮食》发生在中国北方农村,洪水峪的小山沟,杨天宽靠着借来的谷子就换来了妻子瘿袋,而这样的情节在城市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无疑是为整个文章奠定了粗犷的乡土基调。

 全篇以种粮争粮吃粮为内容,围绕着这一主题在叙述语言、人物性格等方面强化了农村的特殊环境,使“粮食”这一要素得以深刻凸显,构成了文章的乡土氛围。

 《许三观记》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天空是从很远处的泥土里升起来的,天空红彤彤的越来越高,把远处的田野也映亮了,使庄稼变得像西红柿那样通红一片,还有横在那里的河流和爬过去的小路,那些树木,那些茅屋和池塘,那些从屋顶歪歪曲曲升上去的炊烟”,随作者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地域,但环境的描写很明显的指出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农村。全篇以许三观的经历为主线,深刻再现了贫困农民生活的艰难,而灾荒之年的到来,无疑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面临生存的困境,粮食的缺乏让许三观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2、人物思想与性格因粮食而展现出来。

 曹杏花作为《狗日的粮食》中重要的代表,其性格的展示始终离不开“粮食”这一因素,她嫁给杨天宽靠的就是他从山里背来的二百斤谷子,婚后的生活也是为了获得食物而不停奔波,带着丈夫在山上劳作,硬是将别人不要的囫囵坨变成了丰收的山药地;随后六个孩子的出生让家里的粮食越发显得珍贵,舔碗甚至成为全家最专心、最积极做的事情,生怕浪费了一丁点的粮食。在瘿袋看来,生存的幸福不在于个人的感受,全家吃饱才是最迫切、最渴求的事情,曹杏花最终的离开也是因为丢了全家的购粮证。这个肩上顶着瘿袋尖酸刻薄又很精明持家的丑女人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粮食。

 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也是与粮食紧密相连。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女人的到来与离去,二者前后形成照应关系,既是一种巧妙的安排,又是一种隐含的讽刺。粮食这东西,给人喜亦让人忧。

 《许三观记》中许玉兰在嫁给许三观的十年时间中,精打细算过日子,每次煮饭的时候总会把锅里的米抓一把放到床底下的小米缸里,以备不时之需,正是靠着平日里苦心积攒下来的粮钱才使全家在灾荒之年有饭吃,许玉兰或许远没有曹杏花那般泼辣,但却是勤俭持家的能手,从每天攒米到灾荒之年采野菜、买玉米中便能发现。

 3、通过粮食这一视角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刘恒小说中因为粮食而叙写了农民的一生,曹杏芳一辈子都在种粮、偷粮、敛粮,却落得为购粮证而丢了性命。而生活在洪水峪的其他人们似乎一直都处在饥饿的状态,都以不同的方式为生存奔波。在杨天宽的记忆里都无法想象自己一辈子能吃几次白饭,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匮乏年代人民生活的困窘,也体现了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纪实性。

 余华在文章中写道,许三观生日当天,妻子许玉兰在玉米稀粥里加了点只有过年才敢用的糖,可孩子们因为过惯了苦日子,竟然尝不出糖的味道来,难怪许三观会抱怨这苦日子何时能过去。无奈的现实被作者融化在细腻的情节中,即使是描绘贫困的生活,余华也写出了不同的风格。

 4、该类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粮食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恨感情。 《狗日的粮食》中最具深意,最具影响力的一句话,就是曹杏花临死前的那句“狗日的粮食!”是爱是恨还是骂,字里行间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或者说既有爱也有恨吧,粮食这个生存的必须品承载了人们特别是农民千头万绪的复杂情感,成为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记忆。

 许三观在生日当天用嘴炒菜来庆祝,无疑是给予灾荒之年的一大讽刺,也实属无奈之举,本来日子就因为缺粮而异常艰难,只能以想象的满足来弥补现实的苦难了。

 为何粮食这一生活中及其平凡、普通的食物引起了不少作家的兴趣,让人不免想要一探究竟。

 中国人对粮食的深厚感情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代著名的农民战争,从李自成欲“均田免粮”,到太平天国时期追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可以感受到粮食对农民群体的重要性;进入近代社会,中国人也时刻面临着灾荒、饥荒;进入现代,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等人为因素,人们更是对粮食极度渴求。长期的粮食匮乏形成了使祖祖辈辈的人们对粮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可见,粮食情结是有着历史渊源并被继承发展至今的。

 除此以外,粮食情结的产生也是有迹可循的。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的逐渐增多使粮食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即使粮食的产量不断增加,可人一旦多起来,这“饥”便长期解决不了,这情结就几乎要成为一种民族性格。撇开这些历史、人为的原因,天灾也是导致粮食缺乏的关键因素,就拿20世纪60年代的那次自然灾害来说,其带来的深刻记忆几乎成为所有新时期粮食文学的大背景。无止尽的饥饿感,遍地的饿殍,加之无情的洪荒,这些实实在在的记忆永远烙印在经受者心中永不磨灭。

 刘恒、余华作为80年代新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从取材与叙述手法中能感受到作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最底层人们的关注,细致发掘普通人与物背后蕴含的深意,给人以警醒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恒刘恒文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2]余华余华文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3]余华许三观记[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要办理离婚手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换亲也是双方自愿的,而且毕竟已经这么多年了,所以,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应该是有效的。因此,要离婚的话,应该办理离婚手续。如果双方能够达成离婚协议,可以向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领取离婚证,如果不能协议离婚,那就只能向法院起诉离婚了。

2021十大必看国剧排行榜1、《女心理师》2、《理想之城》3、《幸福到万家》4、《学区房》5、《小舍得》6、《北辙南辕》7、《紧急公关》8、《输赢》9、《落花时节》10、《八零九零》爱奇艺2021十大好剧排行榜1、《叛逆者》2、《人生若如初见》3、《王牌部队》4、《理想之城》5、《小舍得》6、《流金岁月》7、《亲爱的戎装》8、《亲爱的,挚爱的》9、《风起洛阳》10、《谁是凶手》

2021十大必看电视剧排行榜:1周迅主演的功勋2周迅主演的小敏家3杨幂主演的古装玄幻电视剧斛珠夫人4倪妮主演的流金岁月5蒋欣主演的家庭情感剧小舍得6于和伟主演的觉醒年代7闫妮主演的突围8辣木杨紫主演的玉楼春9杨紫和刘昊然主演的青春偶像剧女心理师

八十年代电视剧推荐经典排行榜?提到八十年代的经典电视剧排行榜,仿佛又把我们带回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特别想推荐的电视剧经典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西游记,红楼梦,渴望,血疑,排球女将,聪明的一休,敌营十八年等等,在我们这代人感觉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好像每部都是经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38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