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较高的审美能力,能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多种美感要素的运作中,迅速发现、区分美丑及其程度,通过审美对象领悟社会人生的真谛。在美的世界里徜徉,能让人领略新的人生乐趣的画卷,产生更高的人生追求。
(2)开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欲。审美活动能够激发人在进行思维时所不可缺少的激情和想象精密的思维能力。马克思早年就是位浪漫主义诗人,恩克思也对音乐,对艺术,对自然美有特殊的爱好。良好的审美素质为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取得的非凡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据说爱因斯坦常常一面奏小提琴,一面产生一些“奇妙的想法”,被誉为“艺术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有体会说过:“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因为受了这些艺术的熏陶,所以我才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点,活一点。”
(3)完善道德情操。培养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学会爱自然,爱社会,爱生活。在审美活动中,能使人们了解美好的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懂得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从而产生珍惜和爱的情感。
(4)融入团队寻求美的真谛。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与人为善,顾全大局,敬业乐群的团队精神也是当代社会道德人格的重要内容,培养较高的审美素质,可以使情感和理智得以协调,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与人为善,细微小事不斤斤计较,便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美感共鸣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学校教师在平常激烈的竞争中,个体之间容易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而产生互不合作,各自为政的“一盘散沙”式的局面。在共同的审美的活动中,人们体会到共同的审美情感,势必增强相互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增强凝聚力,促使人们为了集体的事业而努力拼搏,有利于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等宝贵品德的形成与强化。
由此可见,增强审美的素质对于道德人格的塑造能够起到多方面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是心灵的体操,它能使人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而道德人格的最终完善,其根本标志正是审美人格的实现。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国内外名著,这些作品都是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的集合,在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方面讲,这都是理想的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是一种美的结晶,为美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语文课程有着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义务,语文因为其艺术性和人文性成为了美的载体。语文课本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场景,但是要做到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得需要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及丰富的教师资源。
一、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原则
审美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历程。审美的历程是审美的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时,可以促进审美主体的审美感觉,审美主体被客体所吸引,然后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让主体不由自主地去接受这种事物,对这种事物产生很大兴趣。这一过程具体包括三个步骤,分别为对事物的感知,感受事物的美,对事物的感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对事物的认识、深入和理解三个步骤。
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美的能力。文学是用通过语言来表达其内在内容的一种艺术,学生们往往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印象,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将事物的想象呈现在自己的大脑里,从而获得对事物的知觉。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着手的,事物美的方面也是经过人的视觉和听觉来深入事物的内部,从而对事物的内在美产生感觉。语文教材中包括了很多内容优美的佳作,对这些文章的阅读是一种享受,认真深入思考,人们就会体验到它们的内在美。当一个人深入到一篇文章里时,他就会全神贯注,将自己放在了文章的内容里,想象自己就是文章中的一个角色,只有达到了这种高境界,才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作品,这就是很高审美能力的体现。
二、通过诵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途径有很多,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但是不同的学生都必然会有适合他的教育方法。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自己亲自体验的机会。在朗读文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语言美。朗诵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语文的语言能力。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诵读,不仅要让他们体验语言的文字美,而且还要让他们体验语言文化的高深。学生通过诵读进而和文章以及文章的作者达成共鸣,情感得到升华,从中体验到语言文学的深奥。诵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的重要步骤,树立美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通过对比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只有深入地理解了作品,才能够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前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指导学生去如何发现文中的美与丑,并且不断揣摩文中美的形象。语文的审美力培养,是需要教师做很多工作的。此外,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文章所阐述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写人和写事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重要内容,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生动的人物故事,很容易让学生触景生情,进而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增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对课本知识了如指掌后,让学生将故事重复出来,给所有人听。这些文章里的典型故事和人物情节,都可以作为对学生的警告和提升,这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时机。例如讲到《愚公移山》的寓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出来。一些学生就认为愚公移山本就是一件困难到不可及的事情,愚公的行为和自己的名字很匹配。这是一种做事情不坚持的学生的观点,所以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让他们充满责任感。试想如果没有愚公,他的子孙后代可能永远也不能够走出大山,也就永远不能开阔眼界,所以愚公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下定决心,去将大山移开。这些道理,教师一旦给学生讲述清楚后,学生就会意识到责任重大,而且要通过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学生也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形象能力,来拓展自己对美的欣赏能力。中学生由于学校教育的缘故,生活阅历非常少,这就造成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都非常肤浅,所以对美的鉴赏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的同时,也要让他们适当的去接触社会实践。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大脑,来形成对事物的一种轮廓。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真正将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提高。这也是新课标和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性化教学的模式。
劳动与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的关系如下:
劳动和审美活动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两种重要活动,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的关系。从生理角度来看,劳动和审美活动都需要人体的感官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
劳动需要人体的肌肉、骨骼、心肺等系统的协同作用,而审美活动则需要人体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系统的协同作用。这些系统的协同作用,为人们的劳动和审美活动提供了生理保障。
从心理角度来看,劳动和审美活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可以提高人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而审美活动则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思维,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人们的心理发展和成长。
心理是人类在情感世界里流动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
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这一切都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即心理过程。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即知、情、意。
审美的心理要素主要包含感知、注意、联想和想象、情感、理解。
感知: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欣赏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官去接触对象,感知对象,既用眼睛去观赏它的形状和色彩,用耳朵去倾听它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就是说凭借自己的感知去获得关于这个对象的比较完整的第一印象。
想象: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题想象的参与。
情感:审美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审美的过程,也就是情感的激发演讲的过程,因此研究审美心理就离不开对这一情感对心理现象的剖析。
领悟:审美是在感性形式中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摘 要: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因此,音乐课必须以情感引导为基点,努力提高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引导;审美;能力培养
音乐是善于表现人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蕴含了大量的审美教育因素。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课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情感引导,培养审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审美感知,加强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
音乐美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
音乐美感的获得和强化还需反复听赏,更需动画结合,利用视听媒体最为直观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对音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体验和参与,用心感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在反复听唱、观赏画面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通过画面,配以生动的语言,每当听到它那优美的旋律时,就仿佛有一幅气韵生动、笔触秀丽的山水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中,使学生从视觉上和听觉上产生美感,情不自禁地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河山,并在这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景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有声有色的教学能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注重审美表现,深化内心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而审美与情感又是那样地密不可分。对音乐的处理,就是对音乐情感和演唱(奏)技巧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各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曲式风格,各类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歌曲的体裁总是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歌曲的结构,大至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歌曲的调式、凋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给人的情绪的影响也就不同;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表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做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深化,这样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欲立刻体验为快,产生愉悦情感。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以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当的速度和力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并与他人沟通进行艺术评价。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使学生经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三、引导审美创造,升华健康情感
高尔基说:“美,是人自己从它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事业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创造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升华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意境中,通过自制节奏乐器,探索、发现、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通过即兴动作表现歌、乐曲,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感情;通过即兴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即兴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最终让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想象的圣境。
总之,音乐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运用生动灵活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以促进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