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出我的动力,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需要扮演“自体客体”的角色,让婴儿觉得妈妈好像是自身的一部分,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妈妈。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善意的情感对象。
依恋是一个人的情感向情感对象打开,意味着一种情感表达,当你的情感表达得到一致的积极回应时,这时候就会形成 安全型依恋 。如果你的情感表达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那么就会形成 回避型依恋 。如果你的情感表达一会儿得到积极回应,一会儿得到冷漠回应,忽冷忽热,那么你就会形成 矛盾型依恋 。 紊乱型依恋 ,是没有稳定的表现,会在以上三种依恋类型中不断变换。
自体就是“我”,客体就是“你”,“我”表达了对“你”的渴望,而“你”积极回应了“我”,那么“你”和“我”就会通过这份动力建立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是自体对客体的情感表达得到了客体的积极回应,从而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情感链接,由自体向客体表达依恋。
当能量向内汇聚的时候就是自恋,当能量向外表达的时候就是依恋,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意味着这是能量的两种运行方式,向内即自恋,向外即依恋。
自恋产生的能量指向自体,是人的动力,适度的自恋可以发展自我的能力,而过度的自恋会让生命力憋在内部世界,失去与外界的链接。
依恋产生的能量指向客体,是人将自身的动力表达给外界,与外界建立链接,适度的依恋可以伸展自己的能量,过度的依恋会丧失自我。
想要让自恋者打开自己,将动力向外界表达,需要学会使用自体客体。
自体客体本质上其实是自体的延伸。自体客体确实是独立的客体,在自体之外,但从自体的角度而言,这个客体就像自身的一部分,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
就像电视是我们眼睛的延伸,汽车是我们手脚的延伸,虽然自体客体是独立的存在,但我们不认为这种客体存在自我,而是可以用于表达自体情感和需求的工具。
扮演自体客体,也就意味着需要放下头脑层面的自我,和自体建立情感链接,让自体可以使用你。自体客体的延伸定义是能够滋养自体的各种客体。
“我”就是自体,而“我”之外的一切都是客体。当“我”感觉“我可以自由使用这个世界”,那么我的动力就会指向外部世界。
而要培养这种“我可以自由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最好是从最初的抚养着开始,妈妈以及其他抚养着要允许儿童使用自己。
孩子没有足够的力量养活自己,需要依赖养育者,所以孩子更容易向比自己强大且怀有善意的个体低头,学会依恋。
成年人一般有足够的力量自恋,因为成年人有办法养活自己,不需要依赖他人。但也因此,成年人不容易向其他人低头。
但不容易做到的意思其实是可以做到,只是有难度,至于到底怎么做到,接下来的课程应该会有涉及。
参考资料: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1944年他进行了一项关于 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发了他研究母子关系的兴趣。
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和/或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
1969年,Bowlby的关于依恋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问世,它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该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扩展资料: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正如前面所说,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
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妈妈,这个妈妈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在孩提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索性不要妈妈,妈妈回来了,也会懒得理她,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智力活动,不太有情感反应(压抑了)。
他们表现得很矛盾,好像要靠近妈妈,但妈妈靠近了要拥抱他们了,又挣扎着要离开,对妈妈好像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获得安全基础,所以或者发展成一种强迫性的自我依靠,或者又想要母亲又不信任母亲。
(1)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2)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利用母婴分离反应设计“陌生情景”,测定婴儿的依恋类型,可将儿童的依恋行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表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依恋的儿童”。这种类型较少。
②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③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1、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
固有的信号——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视成人的眼睛——帮助婴儿开始与他人的亲密接触。一旦成人做出反应,婴儿鼓励她留在附近,因为亲密可便他们倍感舒适。这一年龄的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对她的依恋,因为他们不介意与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2、“形成中的依恋”阶段(6周至6-8个月)。在这一阶段婴儿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反应不同。随着婴儿与母亲交流,体验到忧伤可以缓解,他们得知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周围人的行为。他们开始发展信任感——当他们发出信号时照料者将做出反应的预期。但是,即使他们可以识别母亲,当与她分开时,婴儿仍然不会抗议。
3、“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2岁)。
现在,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婴儿表现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当他们开始依赖的成人离开时变得难过。焦虑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清楚理解,当照料者不在视野范围内时仍然存在。
除了抗议父母的离开,大一些的婴儿和学步儿还努力尝试维持他的在场。他们更愿意接近、跟随并爬到他身上。并且,他们把熟悉的照料者当作安全基地(secure base将照料者当做探索环境的基地,并能从中获得情感支持)
4、交互关系的形成(18个月至2岁和以后)。到第二年末,表征和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得学步儿能够理解母亲的来去,以及预测她的返回。结果是,分离抗拒下降。现在,儿童与照料者协商,使用请求和劝说来改变她的目的。
(这时,婴儿开始考虑母亲的愿望、需要和情感,认识到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并不是抛弃他,母亲是爱他的,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抚养者形成某种依恋关系。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