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它将公元816年那个秋天的夜晚,浔阳江边一位遭贬谪的官员和一位漂泊异乡的艺女的故事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出来,不但展示了“枫叶荻花秋瑟瑟”“惟见江心秋月白”的自然环境,还深入刻画了人物的心灵历程和内心世界,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历史上的那一刻。这种描写普通人生命状态的文学作品让我们可以更加真实的走进历史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作为私人间的书信,往往能够自由地抒写情性、深入地表达内心情感。白居易的《与微之书》一信在平实的语言文字里将自己饱满的情感诉诸笔端,让我们清晰地触摸到了他丰富而细腻的内心感情世界。该文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文风,它言淡而意丰,语简而情浓,意蕴丰富。它不只是抒情文体中的感人篇章,也是贬谪文学中的心灵小品。鉴于本课文言浅近的特点,拟着重引导学生品读对话文本,课堂教学以品“情”为主线,挖掘理解其丰富的意蕴,领悟其情感意蕴之美。
教学目标:
1、文言诵读目标: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文学鉴赏目标:品读文本,感受抒情艺术,领悟本文丰富的情感意蕴。
3文化探究目标:了解贬官文化,探究贬官文学折射的情怀及抒情方式。
重点难点:
品读文本,感受抒情艺术及其浅近语言蕴含的丰富情感意蕴。
方法策略:
对话探究教学,诵读品味法,梳理归纳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文本,对照注释或查找工具书,理解疑难字词句,扫清字词障碍,读懂文本,并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疑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元白友情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白居易和元稹却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千古佳话。二人志同道合,感情深厚,交往密切,诗文唱和:得意时,以诗相诫;失意时,以诗相勉;同处时,以诗相娱;索居时,以诗相慰。在人生最艰难的日子里,两人的'友谊愈发迸溅出绚丽的火花,他们相互关心、相互慰藉,终于走出了于他们人生的沼泽之地。二人在宦海沉浮、患难与共中让世人看到了友情的高贵、圣洁和伟大!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全班齐读全文,思考问题:
①信尾说“此夕我心,君知之乎?”白居易在信中向元稹主要倾诉了什么?
②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书信中每段的大致内容。
本文主旨:抒写对远方故人久别的殷切思念之情。
大致内容:久别思念——读信感怀——奉报三泰(江州生活)——题书感慨
三、品读鉴赏:发现意蕴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自己写诗作文就善于以情动人。元稹收信后就禁不住泪流满面,有元稹所作诗《得乐天书》为证: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交流探讨:
①白居易与元稹之间友情深厚,在这封书信中何以见得?白居易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请结合书信的具体语句内容予以分析。
②除了思念之情,行文中还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你对白居易所言“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中的“我心”是如何理解的?
引导品读、体味情感,扣住文本语言,以学生为主体,相机引导品味,注意渗透诵读
1、书信开头——直接抒情,离别之苦和思念之切。研读开头
体会文中数次直呼“微之微之”的情感。
开头两次连呼“微之微之”:
直呼其字:关系亲密,情谊深厚;
反复呼告:久别思切,缠绵多情;
再呼微之:直抒胸臆,凄婉无奈。
(二呼:对未来之不可预测、命运之无力改变、会面之遥不可及等的无奈之情)
人生几何?离阔如此——时间映衬
胶漆之心,置于胡越——空间映衬
开头“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与后文的哪些字句相呼应?
(呼应句为第四段:“平生故人,去我万里”。)
开头抒离别思念之情,信末也清晰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2、书信结尾——借景抒情,思念绵绵又哀愁万重。研读结尾
信手把笔
随意乱书
窗外山僧,或坐或睡——向往山僧之优游闲适
山猿谷鸟,哀鸣啾啾——烘托分隔两地之感伤
金銮殿后,庐山庵里——映衬宦海沉浮抒哀叹
笼鸟槛猿,相见何年——自喻迁谪苦期待重逢
开头结尾在抒发对老友的思念之情的同时,流露出哀伤之情,还有哪里的内容也呈现伤感色彩?
3、读信抒怀——叙事言情,感念深情又愁苦悲凉。品第二段
危惙之际,唯惦老友——感念信任,交情深厚,令人感叹
惊闻友贬,垂死赋诗——震惊担忧,同病相怜,愁苦悲凉
以上三段内容在叙友情表思念的同时都给人以浓郁的伤感气息,而信中“三泰”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流露出欢欣愉悦的心情。
4、三泰告慰——叙事蕴情,体贴关爱而恬然自安。品读三泰
①信中所写“三泰”是哪三件事?请以简要文字概括。
身心健康,家人团聚;
生活自足,免于求人;
庐山建庵,风景怡人。
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也曾描写自己被贬江州后的生活环境和境况,其具体诗句有哪些?其心情处境感受是怎样的?
诗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写贬后江州的生活环境:住宅杂草丛生,禽兽哀鸣,苦无知音。
心境:谪居卧病的失意寂寞、孤苦无聊,心情郁闷、伤感凄凉。
③对比之下,在这封信中白居易却似乎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环境,说“不唯忘归,可以终老”,为何作者这样告诉朋友?谈谈你对其“奉报三泰”的看法。
宽慰老友,体贴关爱,以免友人牵挂担忧;
鼓励故人,保重身体,乐观心态面对挫折;
安处逆境,襟怀旷达,寄情山水恬然自安;
掩藏苦痛,心怀抑郁,以豁达语言凄凉情。
鲁迅: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二人在患难之中互相关心、互相慰藉,真可谓一对知心知己!料想乐天所言“此夕我心”微之当深明其心,颇有共鸣,以致微之收信后泪流满面,情不能已。
联系其他被贬文人,如柳宗元、苏轼、欧阳修等。古代被贬文人,具有独特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他们多寄情山水,以文显情。既排遣了心中忧愤,也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大业。
四、课堂小结:意蕴丰富
“此夕我心,君知之乎?”
——平易切近中蕴涵深婉情思(深层挖掘,多元解读)
①对远方故人久别的殷切思念
②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感慨无奈
③对友人真挚情谊的深深感念
④对被贬遭谪失意的悲凉伤感
⑤对重病患难好友的关爱体贴
⑥对贬所江州生活的恬然自安
⑦对仕途显达富贵的怀念留恋
⑧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企慕
……
五、课后作业:探究表达
(以下作业选做一道即可)
1.《与微之书》不只是抒情文体中的感人篇章,也是贬谪文学中的心灵小品。古代有不少像白居易这样被贬谪的文人往往有感抒怀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贬官文学,试比较探究古代被贬文人在作品中不同的抒情方式。
2.古人云: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读完本文之后,请想一想你是否也有像元白一样的知心朋友,你怎样描述你们之间的友情?学习本文的写法,试写一封信给知心友人,述写自己的近况和问候之意。
六、附录:
(梳理指引,文言积累)
1、解释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
A.形骸且健,方寸甚安连词,表让步,尚且,还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副词,暂且,姑且
C.身衣口食,且免求人连词,尚且,还
D.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2、梳理“且”字的用法与意义:
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副词,暂且
②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副词,将要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副词,将近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连词,表让步,尚且,还
⑤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段太尉逸事状》连词,表并列,又,边……边……
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连词,表递进,而且,况且
溪 居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①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②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③[1]注释译文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②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③楚天:永州原属楚地[2]④束:束缚⑤南夷:这里指永州⑥谪:贬官流放⑦农圃:田园⑧偶似:有时好像⑨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⑩榜:划船⑾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⑿长歌:放歌[3]译文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3]韵译: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 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 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 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溪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诗作这首诗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字里行间隐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作品鉴赏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是地,并改名为愚溪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中来,解除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贞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后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卒于柳州任所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成就大于诗其作品由刘禹锡保存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中国的皇帝面南而坐,中国的贬官向南而行。脚步走向蛮荒,孤影背负苍天。由此,便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贬官文学”。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如下注释。
注释(一):山水之乐掩不住内心之忧。
柳宗元被贬永州,写有一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其中犹以《小石潭记》著名。“……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人相乐……”景物空灵秀澈,然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山水之乐掩不住内心之忧。永州十年,柳宗元又被移至柳州,余秋雨说:“朝廷像在给他做游戏,在大一统的版图上挪来移去。”在被贬柳州途中,他与同样被贬的刘禹锡拱手作别,发出“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的感慨。
白居易字乐天,名字中即含有恬然自适之义。然而“天涯沦落”的命运却使他发出了“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这泪缘何而流呢?
游戏人生、随缘自适如苏轼,在贬地黄州东坡种竹吃肉、养生谈禅、写诗作画之余,也并未忘记那深刻的内心之忧,面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风光,他不禁发出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无限感慨。
注释(二):忠君即爱国,爱国即忠君——贬官们的人生信条
中国古代绝少纯文人,上起屈原、贾谊、司马迁……中到李白、杜甫、白居易……下至苏轼、陆游、辛弃疾……一部中国文学史,不知含有多少官员的人生咏叹。
在封建社会,忠君即爱国,反过来,爱国即忠君。这是百分之百的真理。我们不可以“愚忠”简单地否定古人执著的爱国之情。
屈原被流放,尽管他也知道“荃不察余之衷情兮,反信谗而齐怒”,可是他仍发誓“指九天以为证兮,夫惟灵修之故也”,幻想着有朝一日为楚王尽力。幻想破灭,也只是发出“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的怨言,埋怨楚王不守信用。当然,更有最后那悲壮的一跳。览卷之余,我们只能唏嘘,难道你能忍心如某些人那样斥责“你这是愚忠,你为什么不反抗?”吗?
韩愈在被贬潮州途中写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悲愤?忠诚?感伤?五味杂陈。然而那耿耿之衷心却可以日月鉴之!
放浪如诗仙李白,也只是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针对权贵的呐喊。他甚而在《行路难》中委婉地表达了再度为朝廷出力的愿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传说姜尚闲来垂钓,后被周文王任用;伊尹将受商汤任用时,梦乘船过日边。这里连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李白对唐皇赤诚的衷心。
忠君即爱国,爱国即忠君。在贬官们或高昂或低沉的合唱中所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人生信条。
注释(三):悲愤出奇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在其著名的《报任安书》中,对困厄的人生境遇与伟大的文学成就之间的关系早有论述。但因个人的性格不同,又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奇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短短二十八字,却展现了诗人无比广阔的胸襟。萎靡之人看到也会精神一振。贬谪之下有此豪情,诗文自是不同常人。
这是刘禹锡的《秋词》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阕描写了清新明丽的春景,虽是“萧萧暮雨子规啼”,但并不给人悲切之感。下阕议论抒情,唱出自己积极向上的放旷豪情。
这是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以上二人个性偏于豪放,因而诗歌自然旷达。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全诗忧伤愤懑,借蝉抒怀,取譬贴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到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蝉诗中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是骆宾王身陷囹圄时所作的《咏蝉》。
《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人的合传。他们虽属不同时代,但却有诸多共同之处:政治失意,文名卓著,因忠被贬,孤傲抑郁。苏轼在其《贾谊论》中曾指出“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不善处穷者也。”生命宝贵,然二人都未加珍惜。“往事越千年”,感慨之余,更多的是遗憾。如果他们能够珍惜生命,会有更多的奇文在文学史上闪烁光芒吧。
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那个时代早已过去,留下的是吟咏无尽的和千古不断的评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