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评价内容

劳动教育评价内容,第1张

由于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2015年7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就必然要考虑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问题,即教育成效。所谓教育成效,就是教育者开展教育行为活动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与其主观所期望的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或吻合程度,是发生在客体(行为结果)与主体(愿望、目的)的价值关系之中的。 《意见》指出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但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教育成效的评价维度与标准。建立教育评价体系的共识很容易达到,而确立何种评价维度和标准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一、劳动教育成效评价的维度

衡量和评价劳动教育成效的根本依据是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由此,可以把青少年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分解为以下四个具体维度:对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一)对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

当代青少年成长于科技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再加上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女,从小劳动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导致他们对劳动缺乏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因此,劳动教育首先要让青少年对基本的劳动常识有认知,这是正向劳动观和良好劳动习惯形成的基础,也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知晓度反映的是青少年获得劳动基本常识信息的刺激程度。知晓和理解是行动的前提,因此测试青少年对劳动常识的知晓度是评价教育成效的一个必要指标。我们需要了解青少年是否能够自觉体认劳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如对于劳动的本质、历史地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劳动与幸福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

(二)劳动情感的认同度

青少年劳动教育的成效如果仅仅停留在认知程度是不够的,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其勤于劳动、自觉劳动、勇于进行劳动创造,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是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而由认知到行为,离不开情感认同这个中介。劳动教育的目的不止是要让青少年知道、理解什么是劳动,还是一个以劳动事实、知识为载体,传播劳动观念、情感、态度、价值的过程,主要目标是要引起青少年对教育者所主张和传授的劳动思想予以赞同、信服并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态度。为此,评价劳动教育的成效还要衡量青少年对劳动的情感认同度。

(三)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

这是指青少年将劳动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内在信念、态度、品质的程度。它是以对正向的劳动观念知晓和认同为前提的,是对教育者所传递的劳动观念、情感、态度、价值的进一步认同和接受,是青少年对教育信息最高程度的同化反应。有成效的劳动教育活动应该能够促进青少年劳动思想观念的内化。当然,也要认识到这种最高程度的同化反应不是靠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能够实现的,但内化度必须要作为劳动教育成效评价的一个指标提出来。这是劳动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也是青少年劳动品质和行为形成的起点。内化度的测试可以通过劳动认知、情感、态度表现出来,还表现为能够克服劳动困难、努力磨炼劳动意志,以及对劳动的信念和信仰。对内化度的测试一方面可以依据青少年的自我评价和自我陈述,另外一方面还要靠对青少年劳动态度和劳动行为选择倾向的观察。

(四)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上文所阐述的三个维度都是内化层面的,而劳动行为是外显的,也是教育成效的外化阶段,更多地依赖对劳动行为的观察与分析。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观察青少年在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社会公益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一个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青少年,不仅能在学校和家里积极劳动、勤勉学习,还会热心参与社会公益劳动,这样的行为表现一般能反映教育的成效,说明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二、劳动教育成效评价的标准

评价标准集中体现了评价活动所依据的价值准则。依据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目标,劳动教育成效最基本的标准应该是看其是否能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做心力相符的劳动之事。这个行为不是偶然的、被迫的、处于应付的目的,而应当是自觉并尽力为之。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劳动的频率、行为水平和成果会有个体差异,即便是同一年龄阶段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依据参加劳动次数的多少、劳动行为水平高低、劳动成果多少来评价劳动教育的成效,还要看个体是否愿意投入恰当的劳动活动中。不能对青少年提出超出他们年龄水平的劳动要求,否则就是违背教育目标,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谓的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可视为是劳动热情的激发、劳动自觉程度的提升和劳动行为稳定一贯的体现。具体可从如下三方面进行评价。

1、是否形成系统、自觉、自洽的劳动观念

有成效的劳动教育不但可以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使青少年在对劳动的认知上能够达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更理解教师和家长要求自己从小培养劳动习惯的价值所在。简而言之,有了这样理性的认知,青少年对待劳动的态度和观念就会系统、自觉而自洽,这也是评价劳动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2、是否能让青少年获得积极、愉悦的劳动情感体验

青少年劳动教育的成效不仅要关注外在的行为表现、参加劳动的频率、劳动成果等看得见的方面,还要关注青少年内在的情感体验。这关乎他们对待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态度,以及自身的劳动热情、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否提升。青少年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需要经历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有了自律才有日后的习惯成自然,这其中积极、愉悦的劳动情感体验是行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是否突出适应青少年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这是发展性的标准,主要反映的是对青少年的纵向比较。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青少年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因此,劳动教育还要培养他们未来成长发展的品行和能力,比如与人协作的精神、自力更生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创新能力等等,为他们未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劳动教育成效评价的实施

如何克服评价的主观性,使劳动教育成效评价做到尽量客观、准确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对评价的维度和标准进行审思。

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标准是相对于特定主体、目的、内容、方法、环境而言的,是在一定的参照和对比中进行衡量,没有绝对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在承认劳动教育成效评价的相对性的基础上,还是要尽可能注重其客观性与准确性,以便真正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有所助益。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1、坚持多主体评价结合的方式

劳动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家长和同伴的影响同样不能忽略。要想对青少年劳动教育成效有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应将相关的评价主体都考虑在内,评价的形式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伴之间互评以及青少年的自我评价。考虑到青少年还未成年,心智发展并不是特别成熟,准确、理性地评价他人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相比之下,作为成人的教师和家长在评价中更容易对其客观性有良好的把握,所以虽然是坚持多主体结合的评价方式,但在中小学,特别是低年级阶段,还应以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为主。

2、坚持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要将外在行为与内在体验相结合。现有的评价方式忽略了青少年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正向劳动观的形成和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教育引导,而青少年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劳动教育内化才是关键环节。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换过程中,青少年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内在动力的发挥起到了决定作用。因此,评价青少年劳动教育的效果,不能仅仅看外在劳动成果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关注青少年在劳动中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能负责任地进行劳动,劳动热情是否被激发,是否具备劳动的自觉性,等等。

3、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在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中,如果简单地用量化的方式来呈现,并不能准确地表现出青少年在劳动教育中的收获与成长,但是这不影响将量化评价作为对定性评价的必要补充,因为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容易得出千篇一律的结论。坚持将定性评价作为基础,定量评价作为补充,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则能够使评价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意见》中提到,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也就是说,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可以采用“劳动记录”的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自学生一进入小学就可以开始对其劳动教育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将记录一直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为学生建立一体化的劳动情况档案。这种记录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劳动教育情况的把握,同时也有助于开展劳动评价。至于劳动记录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有所侧重地使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可以把青少年分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位教师或者家长帮助记录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记录的内容分为个体和集体,既可以记录小组中每一位学生的劳动表现,同时还可以记录整个班级的劳动表现。从高年级阶段开始,就可以增加记录主体,安排青少年自行记录或同伴之间相互记录,再对自己和所在的小组在劳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取得的进步并找到仍然存在的问题,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前者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情境里对

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素养现状如下:

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大学生缺乏劳动意识的情况显著,其原因在于现代化教育更侧重于理论知识和文化成绩,忽略了劳动教育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本应自主完成的个人劳动事务,在当代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中变得十分薄弱。

大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很多事务都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甚至有些职位逐渐让机器代替人工,我们在追求更新、更快的高科技发展阶段时,反而削弱了对大学生最基本劳动教育意识的培养。导致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追求更感兴趣,更觉得新颖和刺激,忽略了自身本能最基础、最应该实践的劳动教育板块。

2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方面更注重应试教育,以分数为重,理论层面占比较大,而非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课程方面,没有单独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也没有系统的引导和完整的体系。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也很缺乏、上课时长不够、相关教材的供应也不充足。

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学生都没有在学校中进行系统全面的劳动教育意识形态与相关培训;在实际生活中也缺乏应有的实践机会和锻炼,这样“有育无劳”或者“有劳无育”的情况以及怎样正确引导并加强学生对于劳动教育意识的重要认识,这是后期我们可以拓展的方向。

3家庭及个人原因。

劳动意识观念薄弱不仅体现在社会和学校层面,还体现在家庭观念意识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家长更重视提高学生文化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基本的劳动意识培养及其他综合教育问题。同时,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也存在一些错位,大部分学生的一切劳动事务均由家长全权代劳。

从小被溺爱的孩子,没有培养劳动教育相关意识,到了大学阶段,需要独立生活时,就会产生不适感,甚至于对于劳动者会产生不尊重的情况。

学生案例:初入学生小L的宿舍时,他的床位一片狼藉,吃的穿的用的堆了一地,饭盒、垃圾、鞋子也是随处放置,对于这一切小L都熟视无睹。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学生自述:在家从来没做过这些事情,已经习惯了,因为家长后面会再收拾。所以在学生的视角中,这一切的脏乱都是正常的,究其原因:就是从小没有培养劳动教育的意识和实践,以至于需要独立生活时,无法适应和调整。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让学生们懂得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全力。

2、让学生们了解人类的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

3、让学生们懂得劳动是检核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5、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方式进行实施。

拓展阅读

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以及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同时它是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32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