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创小说如下:
1、《那片蔚蓝色》:
男主之前是警察,后来因为任务兄弟牺牲,开始辞职做物流生意赚钱抚恤兄弟家属。而女主是心理咨询师,超会撩,男主和女主因为一次次见面的缘分而逐渐熟知,在慢慢熟知的过程中被女主而吸引。
2、《白杨往事》:
两个大龄未婚青年闪婚了,女主敢爱敢恨,男主糙汉,有担当,两个人从相识到凑成一对过日子的事儿,女主一直暗恋男主,磨合中两个人也是鸡飞狗跳的,小说真实贴切。
3、《一斛珠》:
女主是婚纱设计师,勇敢坚强,对感情执着,对家人爱护,男主高干子弟,性子糙,脾气坏,却有担当,专情痴情,讲的是男女主角历尽磨难终于圆满的爱情。
4、《我的世界坠入爱河》:
男主网配圈大神,富二代,声音自带磁性,女主沉迷赚钱漫画家,有厌男症,声控,分身于两个次元的人,终因一次声波振动,邂逅了一生的相守。
5、《洞房花烛,隔壁》 :
很多人以为是古言,男主腹黑高干子弟,看似渣却很深情,不会辜负女主,有时候付出的比女主还多,女主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小白不花心,作者善于叙述故事,对感情以及心理的描写轻松幽默很到位,有浪漫的爱情有误会有分离,最终分分合合中中仍爱情没有变。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其具体内涵是,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上看,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须假定性又须真实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则是文学区别与其它意识形态的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作为独特的思想系统,并非现在某些人所说的“纯审美主义”或“审美中心主义”。与文学情感表现论也不相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有丰富的完整的内涵的,总的说它是一种复合结构。这大致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说明:
第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确表现出集团的、群体的倾向性,这是无须讳言的。这里所说的集团、群体,包括了阶级但又不止阶级。例如,工人、农民、商人、官吏、知识分子等,都是社会的不同集团与群体。不同集团、群体的作家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这样他们必然会把他们的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渗透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从而表现出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和思想感情的倾向性。如一个商业社会,老板与雇工的地位不同,他们之间也各有自己的利益,作家若是描写他们的生活和关系,那么作家的意识自然也会有一个倾向于谁的问题,如果在文学描写中表现出来,自然也就会有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
但是,无论属于哪个集团和群体的作家,其思想感情也不会总是被束缚在集团或群体的倾向上面。作家也是人,必然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相通的人性,必然会有人人都有的生命意识,必然会关注人类共同的生存问题。如果体现在文学的审美描写中,那就必然会表现出人类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和愿望,从而超越一定的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例如描写男女之情、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朋友之情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大量的描写山水花鸟的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普遍之情。这些道理是明显的,无须多讲。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既含有某个集团和群体的意识,同时又渗透了人类共通的意识。就是说,某个集团或群体的意识与人类的共通的意识并不总是不相容的。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意识,常常是与人类的普遍的意识相通的。下层人民的善良、美好的情感常常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表现。例如下面这首《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下层人民的歌谣,但那种表达恋人对爱情的忠贞这种感情,则不但属于下层的百姓,而且也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美好感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功能上看,它既是认识又是情感。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文学有认识的因素。即使是那些自称是“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了对现实的认识,只是其认识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而已。当然有的作品,其认识表现为对现实的批判解析,如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就表现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不合道义的弊端的评价与认识;有的作品则表现为对现实发展的预测和期待的认识,许多浪漫主义的作品都是如此。有的作品看似十分客观、冷静、精确,似乎作者完全不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其实不然。这些作品不过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鲁迅的话说“热到发冷的热情”,不包含对现实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说文学的反映包含了认识,却又不能等同于哲学认识论上或科学上的认识。文学的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一起。例如,我们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它深刻揭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法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他的这种规律性的揭示,不是在发议论,不是在写论文,他是通过对法国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命运的描写,通过各种社会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暗中透露出来的。或者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评价渗透在具体的艺术描写中,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认识与情感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那么,这样的认识与情感结合的形态,究竟是什么呢?黑格尔把它称为Pathos,朱光潜先生译为“情致”。黑格尔说:
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对于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弦子,每一个人都知道一种真正的情致所含蕴的价值和理性,而且容易把它认识出来。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的力量。[2]
黑格尔的意思是,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可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视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俄国的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发挥黑格尔的“情致”说时也说:
艺术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这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因此,在抽象思想和诗的思想之间,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理性的果实,后者是作为热情的爱情的果实。[3]
这应该是别林斯基在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把握到的真理性的东西。事实的确如此,文学的审美意识作为认识与情感的结合,它的形态是“诗的思想”。因此文学史上一些优秀作品的审美意识,就往往是难于说明的。例如《红楼梦》的意识是什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今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仍没有满意的“解味人”(曹雪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因为《红楼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可以逐渐领会它,但无法用抽象的言辞来限定它。有人问歌德,他的《浮士德》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歌德不予回答,他认为人们不能将《浮士德》所写的复杂、丰富、灿烂的生活缩小起来,用一根细小的思想导线来加以说明。这些都说明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由于是情致,是认识与情感的交融,认识就像盐那样溶解于情感之水,无痕有味,所以是很难用抽象的词语来说明的。
第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文学是审美的,那么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游戏,就是娱乐,就是消闲,似乎没有什么实用目的,仔细一想,它似乎又有功利性,而且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就是说它是无功利的(Disinterested),但又是有功利的(Interested),是这两者的交织。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创作还是欣赏,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在创作和欣赏的瞬间一般都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如果一个作家正在描写一处美景,却在想入非非地动心思要“占有”这处美景,那么他的创作就会因这种“走神”而不能艺术地描写,使创作归于失败。一个正在剧场欣赏《奥赛罗》的男子,若因剧情的刺激而想起自己的妻子有外遇的苦恼,那么他就会因这一考虑而愤然离开剧场。在创作和欣赏的时刻,必须排除功利得失的考虑,才能进入文学的世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狄德罗(Diderur 1713-1784)说:
你是否在你的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就作哀悼诗呢?不会的。谁在这个当儿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只有当剧烈的痛苦已经过去,感受的极端灵敏程度有所下降,灾祸已经远离,只有到这个时候当事人才能够回想起他失去的幸福,才能够估量他蒙受的损失,记忆才和想象结合起来,去回味和放大过去的甜蜜的时光。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控制自己,才能作出好文章。他说他伤心痛哭,其实当他用心安排他的诗句的声韵的时候,他顾不上流泪。如果眼睛还在流泪,笔就会从手里落下,当事人就会受感情的驱谴,写不下去。[4]
狄德罗的意思是,当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满心是得失利害的考虑,同时还要处理实际的丧事等,这个时候功利性最强,是不可能进行写作的。只有在与朋友或情人的死拉开了一段距离之后,功利得失的考虑大大减弱,这时候才能唤起记忆,才能发挥想象力,创作才有可能。这个说法是完全符合创作实际的。的确,只有在无功利的审美活动中,才会发现事物的美,才会发现诗情画意,从而进入文学的世界。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GBrandes,1842-1927)举过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5]
商人关心的是金钱,所以他要算木材的价值;植物学家关心的是科学,所以他关心植物的生命;惟有艺术家是无功利的,这样他关心的是风景的美。正如康德所说那样:“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6]康德的理论可能有片面性,但是就审美意识形态在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角度而言,他是对的。其实中国古代文论讲究文学创作和欣赏时的“虚静”说,也是审美无功利的理论。
但是,我们说文学审美意识在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并不是说就绝对无功利了。实际上,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读者的欣赏在无功利的背后都潜伏着功利性,在间接上看,创作是为人生的,为社会的,就是所谓的“无功利”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态度,更不必说,文学创作往往有很强的现实性的一面,或批判社会,或揭示人生的意义,或表达人民的愿望,或展望人类的理想等等,其功利性是很明显的。就是那些社会性比较淡的作品,也能陶冶人的性情,“陶冶性情”也是一种功利。所以鲁迅说:文学“给人的愉快与休息。是劳作和战斗前的准备”[7]鲁迅还说过,文学是“无用之用”。这意思就是说,文学意识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正是为了实现间接的有功利性。
第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方式上看,是假定性但有是真实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与科学意识是不同的。虽然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所钟爱的两姐妹,都是创造,都是对真理的追求,但他们创造的成果是不同的。科学所承认的意识,是不允许虚构的,科学结论是实实在在的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文学意识是审美意识,它虽然也追求真实,但它是在艺术假定性中所显露的真实。这里,科学与文学分道扬镳了。
文学虽然有不同的对现实的把握方式,有的作品运用了神话、传奇、荒诞、幻想等(如《西游记》)来反映生活,有的作品则“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如《红楼梦》)描写来再现生活,但不论把握方式有何不同,文学按其本性是假定性的。所谓假定性就是指文学的虚拟的性质。所以文学的真实是在假定性中透露出来的。可以说是“假中求真”。一方面,它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纯粹是子虚乌有;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的还真。文学作品所显示的审美意识就是这种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体。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与读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读者允许作者去假定去虚拟,他们却津津有味地去看作品中的故事,并为它欢喜或落泪,可并不认为它是实有其事。作者却也“宽宏大量”,允许读者不把他的作品中的故事当作事实看待,允许读者把他的作品当作“谎话”(或者如巴尔扎克所说的“庄严的谎话”)。正是在这种默契中,文学放心大胆走到了艺术假定的这一极。文学之所以不是生活本身的实录,不是科学论文,不是通讯报告,不是外交协议,不是电脑说明,不是私人日记……,就在于它的假定虚拟性质。或者说文学作为审美意识的前提,就是它不是事实的记录,是假定的虚构。如果谁违反了文学的假定性的前提,把文学变成事实经过的流水帐,那么文学就要变成非文学。俄国著名戏剧导演曾说明戏剧的假定性:
在生活中太阳从上边射来,在剧场里则是相反,是从下边射来的。在大自然中不存在均匀工整的线条,在剧场里却设置了各个景次,树木被排成笔直的间隔相同的行列。在生活中一个人无法把手伸到巨大石屋的二层楼,在舞台上却是可能的。在生活中房屋、石柱、墙壁等始终屹然不动,在剧场里却由于最轻微的风吹而抖动起来。在舞台上房间的设置始终不像生活中那样,整个房屋建筑也完全不同。例如,我们在生活中,从来没有看见到过几乎在所有剧本中作者们都这样指示的房间:在前景上左边和右边都有门;后墙中间又有门;在后景上左右两边都是窗户,你就试来建筑这样的房间看看……在生活中这简直不可能的,然而为了艺术的、假定的真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可以自由地加以解决。[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这里谈的是剧场的假定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对所有的艺术都是相同的。著名画家毕加索也说过: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但是真实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实现,因为它所实现的是作品和现实之间发生的联系而已。[9]
毕加索是从艺术本性的角度来谈艺术的假定性的,实际上把生活转移到书本上去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假定。这两位艺术家的论点同样蓍适用于文学。文学的假定性不但表现在那些描神画鬼、神奇幻想的作品上面,就是那些以反映生活本来面貌的完全写实的作品里假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艺术的假定性,也就没有文学。
文学的审美意识是假定的,但也是真实的。就是说,这假定是具有真实性的。鲁迅说: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需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着,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象豫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10]
鲁迅这里所说的创作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意思就是文学是假定的,但这假定如果“加以推断”,那么就像预言一样准确,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了。
这就说明假定性如果不同真实性结合,那就成为虚假的谎言,那就没有价值了。艺术真实性是文学意识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艺术真实性呢?
艺术真实性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又不止是认识。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有了这种合理的逻辑,也就可以被读者理解,大家也就会觉得他真实。作家完全可以虚构,虚构是作家的权力,这是不容怀疑的。因此作家可以不写真人真事,关键是要写得合理,写得合乎逻辑。换句话说,一件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由于作家揭示了它在假定情境中的内部发展逻辑,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性,也完全可以是真实的。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不在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真实存在过,而在于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的联系。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对真实性的看法,就很有意味。大家知道,稻香村是大观园的一景,若孤立起来看,那茅舍,那青篱,那土井,那菜园,都与真农舍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逼真极了。贾政看了此处后,说:“倒是此处有些道理”。但贾宝玉则不以为然。他说:“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立,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巧而终不相宜。”贾宝玉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在他看来,“天然”不“天然”(即真实不真实),不在事物布局的逼真,而在符合不符合事物的内在联系。稻香村作为一个农舍,放在大观园中,与那些雕梁画栋、楼台庭榭连在一起是不自然的,因而是不合理的。倒是“怡红院”、“潇湘观”等与大观园的景观有一种内在的整体的联系,所以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贾宝玉的话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对于文学,当然是可以假定和虚构的,但在假定和虚构的情境中,则不可人为地编造,不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要充分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整体的天然的联系,即要“合理”,这样才能创造出艺术真实来。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按文学的审美要求,“合情”是更重要的。因为文学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是主要以情感作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真实性。所谓“合情”就是指作品必须表现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把假定的虚构的升华为真实的。
真切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把看起来不真实的描写提升为艺术的真实。例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按事实来考察,这个诗句所描写的是不真实的。因为黄河之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上只下雨,而不下“河”。但是大家都觉得李白这句诗很真实,原来李白在这里写的是自己的真切的感受:黄河之水从高原奔腾而来,水流湍急,巨浪涛天,一泻千里,使人觉得这河水从天而降。黄河的雄伟气魄被这诗句淋漓尽致描写出来了。一个并不符合事实的描写,由于写出了作者的真切的感受而变得真实了。在文学审美描写中,真挚的感情更为重要。真挚的感情可以把虚幻的提升为真实的。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痴情,生而死,死而复生,这在生活中是完全不可能的,但由于作者在描写中灌注了浓浓的感情,虚幻之笔竟然也成为可以接受的艺术真实。在文学审美描写中,作者的真诚的意向,也十分重要。一旦这个真诚的意向成为作品的艺术逻辑,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达成了默契,那么十分怪诞之笔,也可以令人信服。如鲁迅的小说《药》,在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若隐若现。表面看是不可理解的,不真实的。但是由于作家的真诚的意向(同情革命者),得到了读者的认同,于是怪诞的描写也成为真实的描写了。
通过以上说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具有艺术真实的品格。艺术真实性是客观的真理和主观的感情的统一,也就是艺术描写的合情合理性质。当然,在文学中,经常遇到的是情与理不一致,甚至发生矛盾,那么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应该牵情就理呢,还是应该牵理就情?一般来说,由于文学的意识的审美特性,十分重视感情的评价,如果遇到上面所说的情与理矛盾的情况,就应该牵理就情。上面所举的《牡丹亭》和《药》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既着眼与文学的对象的审美特性,也重视把握生对象的审美方式,既重内容,也重形式。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不是所谓的“纯审美”论。
应该会吧。如果是一个完美的作品,像一幅画,一尊雕塑。因为作者在创作时倾注了心血。所以作家爱上自己写的人物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很多人物都是以作者的梦中情人为原型的。比如金庸写的《神雕侠侣》,小龙女就是以夏梦的原型创作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苍穹之昴好看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苍穹之昴好看吗知乎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亦真亦幻
本书的历史背景是慈禧主政的清末时期,清王朝气数殆尽,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内外各种势力在中国政治舞台连番登台表演。作者浅田次郎,一位日本作家,从一个外人的视角来解读那段历史,虽不知真假,但其从人性出发的深度挖掘却具备了一定的可信性和参考价值。
纵观本书的脉络,人物众多,事件相对比较散,但主要还是注重描绘戊戌变法大时代背景之下每个人物的命运,以人性化的视角,对每个人物的行动给予了合理化的注解。作者通篇采用花开数朵,各表一枝的写作手法,把人物与故事在各章节迂回穿插展开,看第一遍时觉得颇为不过瘾,因为故事情节不能连贯,难以读来一气呵成。第二遍干脆就跳着读,把人物故事串联起来,终于顺畅多了,读得也更加酣畅淋漓,回味无穷!
小说具有一定魔幻色彩,写得也比较感性。一边是宿命的指引,龙玉象征真命正统,叶赫那拉的诅咒,文曲星陪王伴驾,以及昴星掌控天下财宝等等。另一边却是善意的谎言,如梦如幻般考场换卷,以及龙玉离奇失踪,冥冥中乾隆的幻象指引,“不承天意也能把握幸福”的人转动星宿,政治被化解为柔情。现实和想象之间,亦真亦幻,难以分辨,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与以往所呈现出来历史人物的样子完全不同,而书中展现出来的这种悲观到极致之后的迸发,使信念如黑暗中诞生的微弱之光,一路指引前程,披荆斩棘,向死而生。至此,什么昴星照命,什么宿命天定,都不及人对于生存的渴望,亲情的眷顾以及信仰的追随!
神秘的白婆婆
鞑靼星相师白婆婆,来历出身俱不可考,原在朝廷供奉,据说她小时候曾经见过乾隆帝,因而没有人真正清楚她的实际年龄。她拥有神秘的力量,懂天象善占卜,能准确预知未来之事,她的系列预言可算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每到一些关键节点和大事件几乎都会有她的身影出现。早前因为先知先觉且直言不讳,得罪天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而她却似乎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晓了。静海的梁家屯,她逮住伙同春儿大哥偷鸡蛋的梁文秀,预言他乃星宿下凡,必将高中状元,陪王伴驾,并掌管天下政务。与此同时,又预言而他家族重点培养的哥哥梁文源必定落榜且终生与科考无缘,于是又被赶出了梁家屯。而她反复强调春儿是昴日星宿下凡,将来要掌管天下一切财宝,这却是个善意的谎言!因为她明明知道春儿和大哥都将熬不过贫困饥荒而早夭,却不忍心这么一个善良懂事而且内心阳光的孩子就这么轻易离开人世。于是便撒了这个谎,却正是这样,让春儿以信念的力量一直和命运抗争着,不惜代价,不屈不饶,从而最终改变了他和家人的人生轨迹。她还与科考的榜眼王逸有交集,这一段非常有意思。直隶省的某处繁华集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白婆婆潦倒路边摆摊算命,与乞者无异。王逸看到后,先是给了银子和鲜梨,她却又非分地索要年轻榜眼的拥抱和一个吻,路人纷纷驻足笑骂这个疯婆子。而王逸也真非常人,居然就满足了她的愿望,于是他得到一个天启:土木金三星即将发生碰撞,预示大灾难降临京城,而他最好是“靠着李树好乘凉,鸿翼之下得升天”!不得不说,吉人自有天相,王逸后来遵照李鸿章的指示去行刺袁世凯,因手枪卡壳而功败垂成。但居然在身陷囹圄后,又被专门给他送牢饭的小梅姑娘舍身搭救。王逸此人,自小被世家收养,天资聪明,行事风格独特,骨子里有军人的血气和武勇,长得也魁梧英俊,应该是颇有女人缘那种直男,他能碰到白婆婆和小梅这也是他个人造化。后来他逃到湖南湘潭地界,在某个小山村,遇到一个神奇的少年,并收他为弟子,书中隐隐暗示,这便是后来的一代天骄毛泽东。还有探花顺桂,她也大致提到过,他的家族是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守护者角色而存在的,而慈禧作为叶赫那拉诅咒的执行人,二者势必不能共存于世,后来顺桂果然在火车站庆典上欲亲自炸死慈禧,结果未能成功而成仁,这也直接激化了帝党和后党间的矛盾,使变法失败的大结局提前上演。总之,白婆婆是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她神龙见首不见尾,神秘而又传奇,她的预言推动着《苍穹之昴》系列故事的发展演变,给本书带来浓厚的魔幻主义色彩。
不一样的慈禧
历史本就是一团模糊纠葛的迷雾,本书写了慈禧太后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帝国晚期的统治者的无奈和坚持,在我们看来多数题材将其妖魔化或者扁平化,但是更应看到人性的复杂与时代洪流的密切相关。
慈禧所处时代,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西风东渐,正是亚洲封建落后家觉醒图强刻意求新的关键时刻,日本就在这时兴起明治维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随后,清王朝也掀起一场家存亡生死攸关的戊戍变法运动,但是被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守旧派发动变,维新变法惨遭夭折,导致中华民族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这是中华的悲剧,也是慈禧个人的悲剧!
按书中交代,得龙玉者得天下。因为这颗天授皇权的龙玉早已在乾隆朝失踪,现在根本不知会在谁的手中,而咸丰同治光绪这些个爱新觉罗氏男人们的不能雄起,这使得慈禧作为一个掌握国家大权的女人,陷于极度无奈恐慌和颓丧中。她只好时时向乾隆这位十全老人的幻像倾诉诸般苦楚,寻求帮助和慰藉,而最诡异的是,乾隆作为大清一个近乎完美的皇权统治者,居然说出了天下都是虚的,不能把权力把控在一人之手,皇家应还政于万民的民主思想。他的意思是,中华四万万子民,地大物博,物事驳杂,不可学法国激进革命,需要有人坚守,徐徐变法改良以图之。而这个坚守者就是慈禧,需要她的作为以完成对万民的救赎。这让慈禧内心很纠结,一方面她要成为一个王朝的终结者,让中华民族走进新时代,另一方面她又必须维持大局,不能让清王朝瞬间崩溃,陷国家和百姓于水火之中。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双面太后,人前端庄贵气,生活奢侈,处事冷静,霹雳手段,甚至有时暴虐无道,可能因为菜不和胃口而杖毙宫人,戏不好看而重惩艺人。而人后却又成了一个精神空虚孤独无助的小女子,她需要时不时跑到乾隆晚年生活的小佛堂找到精神寄托,需要光绪的亲情依赖和孝顺体贴来安慰,需要李莲英的无微不至的贴心到肉麻变态的对待老佛爷般膜拜和伺候,需要春儿的阳光心态照耀到人性的弱点,拂去心里阴影。写到这里,一定要提下荣禄这个人,这绝对是一个奇葩人物,不学无术,刚愎自用,简直狗屁不是的一个人渣,居然是翻云覆雨执掌乾坤的慈禧少女时代的初恋。当初慈禧被选入宫,荣禄虽不能预知她将来会登上大清权力巅峰,也知道可以搞点感情投资,心中对这女子虽无真爱,却演出一场对自己深爱的女人因地位低微无力把握爱情,只能割舍成全并目送情人离开的催泪大戏,彻底收割了最初还单纯,且爱着这个外表看起来颇阳刚男人的少女那拉氏。等到慈禧在宫中崛起,荣禄自然在官场和军界也混得风生水起,而且他一辈子利用这份特殊的关系,营私舞弊,胡作非为,居然历经三起三落而不倒。他的秘诀就在于,他会对一个本不爱的女人说我爱你,从你进宫前一直到现在,我的心里没有别人慈禧的一颗少女心就这样被荣禄保管着,即便荣禄和李莲英联合密谋害死了朝廷重臣杨喜桢,居然还是得到了宽宥,甚至不久后还代表后党逐步执掌军政大权。荣禄的钻营和弄权之术,甚至还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真诚的崇拜者袁世凯!以上种种,从人性的角度探究慈禧此人,比较符合情理,逻辑上也成立,可以确定,慈禧绝对没有被妖魔化所形容那般坏,但作为一个玩弄权术的统治者,也肯定不能算是什么好人,她只是一个权力宝座上的演员,你们所看到的不一定是她真实的自我,一位双面太后,正是那不一样的慈禧!
末代状元和拾粪小子
末代状元梁文秀,未来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之一,与恭亲王,杨喜桢,康有为,谭嗣同等组成帝党核心。拾粪小子李春云,也就是春儿,未来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掌案太监,精通烹饪和唱戏两大绝技,地位直追李莲英大总管。这两人都是本书的主要人物,前面已经提到,白婆婆分别对他们做了真假星宿照命方面的预言。此二人关系非常密切,童年是抓鸟玩泥巴的玩伴,进京赶考时是少爷与小跟班,而在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因为分属帝党和后党,他们是不相往来却依然情深义重的兄弟。梁文秀一直默默关注春儿在宫中的成长,尽力照顾好春儿唯一的妹妹玲儿,而春儿同样牵挂着梁文秀的荣辱安危,在变法失败后想方设法保全了梁文秀。
有人说梁文秀的原型就是梁启超,作为维新派领袖确实像,但实际应该是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张謇,清末状元、实业家,他的老师就是片中杨喜祯的原型翁同_。梁文秀是庶出,在家族里自然地位不高,他的亲生母亲是一个朱姓的小妾,此人性情温顺,知书达礼,据传可能是前朝公主隐姓埋名而来的,在临终前隐约告知梁文秀他的身份是不一般的。由于从小不被看好是改换门庭的主角,他干脆装作玩世不恭,平日里根本不顾及什么少爷身份,和一帮佃户家的孩子厮混,抽烟喝酒偷鸡蛋,有时还戏弄戏弄河边洗衣女,更热衷于结交三教九流人物,比如刀子匠皮五,专为太监净身的,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梁文秀读书刻苦,但绝不读死书,他接触社会底层,体察民间疾苦,思虑成熟,人情练达,做出文章自然也是立意高远非同凡响。因此,梁文秀的科考一路顺畅,由生员到举人,到进士,再状元,从来没有挂过科,仿佛出人意料,实则合情合理。书中花了大量笔墨来描述会试的情境,那真的是一个很壮观的大场面。数万举子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京城参加会试,寒窗十载甚至数十载,成败在此一举,一篇文章定终身,谁敢不拼命啊?!首次参加会试的年轻举人梁文秀虽然也很紧张,然而却有着独特的解压方式,他在客店住下之后,就开始领着春儿在紫禁城附近到处转悠,一不小心还碰到五千宦官之首的李莲英大总管,一场虚惊后便去酒馆喝酒,再跑到上刀子匠皮五家里去串门,和春儿共同见识了令人心惊肉跳的净身过程。在那里,春儿还结识了兰琴,一个秀秀气气的文弱少年,日后成了光绪身边的掌案太监,这又是另外一场兄弟情义。数日后,终于正式开考,各路举子带着三天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纷纷进入到国子监的某个小格子间,数声炮响后,大门彻底关闭,这数万读书人就将在这三天里按给出的题目,使出浑身的解数完成一篇八股策论,为朝廷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安邦治国理想和方略。在此期间,梁文秀认识了邻居的王逸和另外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举人。老举人身体不好,总是咳嗽,带的生活用品又相当简陋,几十年科考失意,非常清贫,一身举人的篮袍子都严重褪色了。交卷的前夜,老爷子在完成答卷后咳血身亡,临终前交代梁文秀务必用他的答卷,说必中头名。说来奇怪,梁文秀居然真的好像换卷了,可字迹又偏偏是自己的,一切如有神助,梁文秀果然成为大清朝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他后来为了挽救大清朝的命运,他积极支持皇帝维新变法,力图以变法兴国,以改变人民的生活,他不顾生命安危,与慈禧太后树敌,在力荐皇帝兵变失败后,救国无忘的梁文秀痛心欲绝,给光绪帝以兄弟名义留书一封,带着玲儿流亡日本。
提到春儿,先要用以下一小段来形容:如春风轻拂杨柳,鱼儿畅游小溪,鸟儿鸣叫山涧;如白云悠悠蓝空,燕子蝴蝶双飞舞,树叶婆娑有蝉鸣;如心灵之花抚过众人的心海,飘过深宫里的上空,余香绕梁不绝。他就是能给人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慈禧。
这个靠捡拾街道上冰冻的牛粪马粪维生的穷小子春儿,遇到了占星师白婆婆,白婆婆说他是天上的昴宿星降生,他的命与乾隆、秦始皇一样,未来将“尽取中国一切财宝纳入囊中”。她的预言,支撑着苦命的春儿活下去,当他兄长死于饥饿后,他自阉入宫,经过一番奋斗和一众退役老宦官的扶持,成为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接替李莲英之位,白婆婆的预言似乎又真的应验了。
春儿,不是一个作者单纯虚构出来的人物,如果说春儿是以一个人的姿态存在于作者的心中的,那么必定会有缺点,因为人无完人。可是和人比较起来,春儿更像是一个完美的精灵化身,即便身体的残缺和宫中的人情冷漠以及黑暗的争斗也不曾改变他半分。引用李莲英的话讲:萝卜进了酱菜缸,白不了几天!可是春儿这根萝卜却始终都是白的。
那么这个虚构出来的春儿到底在慈禧的生命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或许,春儿是慈禧心底隐藏着的最柔弱最善良的一个角落。几十年在权力争斗的漩涡中摸爬滚打,早已经磨掉了慈禧原本的天真烂漫。她也是个女人,曾是个妻子,也曾是个母亲,当丈夫和儿子双双撒手人寰,她想要活得好些就只有靠丈夫和儿子以外的东西了——那就是权力。春儿的到来,给慈禧的生活里增添了许多欢笑。她时常被他的善良纯真所感染,时常为他如灵鹿般清灵跃动而纤尘不染所折服,她甚至不忍心叫他看到残酷的宫斗而有意支开他。不难看出,她很在乎这份纯洁,就像是在呵护自己的宝物一样小心而不露声色地保护着春儿。这样的春儿,实在不该属于宫廷,他应该回归到自由的天地
最后总结一下,《苍穹之昴》绝不是纯粹在写历史,若用严肃的历史观来衡量它的好与坏,未免太过苛刻,也失去了它的韵味。因为太注重历史的结果,我们往往忽略了演绎了那段历史的人们,将他们的所有情感和挣扎抛进历史大河中任其被湮没。人们喜欢跟着大流去看历史,愿意和能够静下来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审视历史的人,少之又少。所幸,这很少的一部分人,正在渐渐尝试着向人们还原那些被历史的洪流冲刷得模糊的情感。以人性来解读清末历史,这就是《苍穹之昴》!
如何评价电视剧《苍穹之昴》?
非常优秀的电视剧,首先画风,文化,化妆都十分到位,整个剧情丰富有些厚重和阴郁,透露着宿命感,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都可以被理解,不再是没来由的反派与正派斗争,剧情非常具有吸引力,人物尤其是田中裕子饰演的慈禧,极其丰满。这样的表演并非为了洗白慈禧,而是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把她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她。一颦一蹙,似喜非喜,含笑怒骂,或凌厉吓人,各个尺寸拿捏的非常好,有她的雍容华贵,有她的威严,也有她的多情。
赵丽颖最受好评的五部剧:《知否》才排第二,第一你知道是哪部吗?
第一《楚乔传》
作为这部电视剧原著小说的忠实粉丝,被剧中的人物深深吸引,也被男女主之间的爱情深深着迷。这部剧成功的一面,在于演员选的确实好,从赵丽颖的楚乔,林更新的宇文_到窦骁的燕洵,李沁的元淳,可以说都是新生代演员中颇有演技和实力的一批。
电视剧和小说必然是不同的,在剧情设定上来说,电视剧的进度更快,展现的男女主二人的感情线也更加清晰。在电视剧播出之后,宇文_这个角色可谓是受到了万千女性的追捧,林更新将男主对女主的感情刻画得细致入微,虽然他前期并不承认,只说是利用,才让星儿以为他不爱她并和燕询被囚禁三年并且回到燕北,他的爱隐忍,大度,我爱你,我愿天高海阔任你鱼跃,你要自由,我便为你指路,放你天地翱翔,也正是这份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感情,引得人潸然泪下。
赵丽颖将楚乔这一人物刻画的非常成功,在电视剧播出之后,网络上更是高呼,继赵丽颖之后再无楚乔,我深以为然。她和男主虽然立场不同,但二人的本心却都是一样的,他们同情弱小,立场分明,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信仰而战,这样的二人,怎能不说是天生一对。
整个剧中最惹人眼泪的应该就是电视剧最后的冰湖了,宇文_为救楚乔,被燕洵设计,最终站到力竭,坠入冰湖,为了所爱之人,明知是陷阱,却偏要往里跳,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这种爱情,应该是每个人都无限向往的吧。虽然电视剧并没有最终结局,但是,这样的感情,还是让人无比感动。
第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剧延续了正午阳光出品的影视剧一贯的优良品质,并且打破了正午剧此前高口碑、低收视的瓶颈。剧情、演技、服化道等各个方面,均没有辜负业界及观众的超高期待,值得一看。
从剧情看,故事完整,剧情吸引人;从演员来说,从主角到配角甚至群众演员均演技在线,让人看得赏心悦目;而在服化道及画面方面,该剧也体现出了一种高级的美感。
第三《花千骨》
电视剧《花千骨》选角比较出色,我对原著小说甚为喜爱,深谙故事中之精髓及人物的之形象。花千骨这个角色似乎就是为赵丽颖而设的,均具备了花千骨的外表与神韵,霍建华在剧中的表现被许多观众诟病,实则,原著中的白子画就是这么一副面瘫的形象,泰山崩于前处变不惊,无情无爱的冷淡之人。
然而,若真心喜欢原著的,恐怕接受不了电视剧。尽管电视剧有它的拍摄优势,原因故事被改得面目全非,作为一个原著粉完全不能接受电视剧《花千骨》。许多不可缺的情节要么被省掉,要么被合并改成了面目全非的张冠李戴,小说中蕴含的佛学思想,正与邪,对与错的交战皆没被呈现出来,若对原著熟悉这些都是《花千骨》的精髓所在。
第四《杉杉来了》
《杉杉来了》这部剧是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相当不错的国产言情剧比起其他的偶像主题剧,《杉杉来了》所传递的温度和观念非常吸引我,同时也被剧情和演员们的演员深深打动。
第五《陆贞传奇》
这部剧的封面构图实在太漂亮了,C位的赵丽颖夺走了我的全部视线,谁说大眼睛小圆脸就担不起大女主了?明明气场十足又讨喜。就算当时我不是湖南卫视的ncf,本颜控也是绝对会看这部剧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剧集这部剧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是再看《陆贞》的服化道还是很精致的,把主演们的高颜值衬得很到位;四位主演的演技和cp感也都有目共睹,爱恨情仇、宫闱密斗,精彩饱满的剧情让观众追得津津有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