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农我们应该怎么做?

面对三农我们应该怎么做?,第1张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关键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我认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新理念、创新思维。简单的讲就是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必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确立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区域优势产品。一是依托市场,定位产业。清远是一个欠发达贫困山区,起步较晚,但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也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所以说,清远有一块广阔的丰富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培育和优化我市的主导产业。而当前我市农业重点要发展的是水果、蔬菜、水产养殖、鸡、鹅、猪、茶叶、竹木和笋竹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二是整合资源,布局产业。按照不同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做好特色经济文章。三是打造品牌,壮大产业。清远也有自己的品牌,但不多,没有很好的充分利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围绕创“品牌”这一环节,积极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稀、新品种,使之尽快成为我市的品牌,以整体形象去参与市场竞争。

二、注重化解和规避结构调整中的各种风险。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必须积极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让农民在调整中得到实惠。1、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化解市场风险。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新阶段后,很大多数农户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境地,“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和小型分散的经营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面对变化的大市场,亟须一种经济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龙头企业能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既能解决生产经营小而散的问题,解决农产品加工难的问题,还能有效地化解规避市场风险。2、加大技术培训,推广和服务的力度。着力化解技术风险和调整结构意味着必须掌握新的技术,化解技术风险是结构调整中必须越过的一道坎。3、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努力规避自然风险。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避灾农业。

三、要确立新的定位、新的定型。根据我市的实际和发展战略,我们应把农业重点定位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这五大功能,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以土地使用权资产为前提,建立合理的土地有偿流转体制;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整合乡镇企业;以“名、优、特、稀、新”为标准,优化农产品结构;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为本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农业的定型上,要着眼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有了这样的定位、定型,确定发展新的思路就有了明确的思考依据。

四、抓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确立新的方向、新的目标。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攻方向,就是围绕“三增一稳”(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基本目标,突出抓好“三精产业”,即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和精深加工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应服务于农产品加工业,因为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联系市场需求,一头联系农户生产,它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也就能指导农业生产,成为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的中间环节。农产品加工把农业生产作为第一车间,通过加工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再通过销售实现商品价值,这就形成了产工贸的经济链,三者之间存在着制衡和循环关联,成为一种新的农业体制,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渠道由少到多、专业化生产规律由小到大、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弱到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和产品质量由粗到精的历史性转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和完善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中介组织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必须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率先突破;必须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民本经济、民生经济,鼓励科技能人、经营大户加快发展,实现优势群体率先突破。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必须建设农产品优势产区,形成优势产业带,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双重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还必须精减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目前,农民负担最重要的不是“皇粮国税”,而是教育双达标、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和电网改造等集资收费。针对上述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逐渐使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我是个摄影爱好者,但我并不擅长摄影。我喜欢拍照的成就感,如果可以我喜欢在镜头后做幕后工作。

目前我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人负责所有的工作和流程,包括策划,拍摄,剪辑,运营,出镜等。对于新手,一个人的自媒体就是一个人的战斗!

因此,在拍摄和记录别人的故事之前,我觉得应该先从自己开始,为自己记录,也为日后留下历史的印记。

比起开口说话,我更倾向于使用文字,因为我嘴笨,普通话不标准,还有情商低。我并不擅长写作,但是文艺起来可以写下一大段唠叨的长文。

我是一个爱幻想的金牛座,披着现实的外衣做着自己的美梦。我不善言谈,沉默寡言是我的日常。我更擅长倾听,我的自媒体也会以倾听、记录、讲述为主。

我曾尝试过网络写作,但我并不擅长写作。三分钟热度,我没写完第一部自己的小说,就半途而废了。我不擅长写作,我只会内心独白式的写日记。

我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不过以前很少仔细经营。由于我喜欢花草和植物,因此我的自媒体会有一块专门记录和讲述农村的花草,我称为“农村百草”。

小的时候也玩游戏,比如魂斗罗之类的,主要是其他小伙伴和家人带着玩。后来,我觉得我的游戏智商太低就不再玩游戏了。

当其他人热衷于玩各种手游或者网游时,我热衷于刷新闻和看军事类节目。

我想我之所有喜欢头条这个平台,多半是因为我爱刷新闻。

不玩游戏,就爱刷新闻 我觉得关注国际新闻和军事是一件让我热血的事。就像别人玩游戏能发泄情绪,我看新闻能够激活生活热情。

或许读书时受到一句话的影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我喜欢刷新闻。 当然,我虽然写不了长篇大论的国际时事文章,但是我时不时也会充当段子手。我和许多网友一样爱吐槽,爱评论。或许,你偶尔会发现在一些新闻媒体大号底下有我留下的评论。

我这个人很宅,是典型的金牛座,恋家。在家可以一个月不出门,可以真正的做到足不出户。

我的梦想就是建造一所房子然后一直宅下去。希望做成一个民宿,个性而精致,安逸且优雅。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虽然我很宅,但是我同样喜欢旅行,不过我目前没有可能和机会。我在朋友的帮助下,曾经一个人去西藏旅游。

我这个人是个矛盾体,是个多面体。勤奋的时候可以很勤奋,懒惰起来也够懒的。 我是个慢性子,什么都慢,但是有时候脾气也急。

我的三农自媒体梦想 说了那么多关于我的特点,现在说说我的自媒体计划和目标。

我觉得,自媒体是目前最适合像我这种人——懒惰却又向往自由。自媒体是唯一一个可以将农二代身份、历史学渣身份和爱好摄影旅行、爱好花草小动物等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的理想方式。

在此前,我曾经断断续续的尝试过一些自媒体平台。不过,由于坚持不下来,我那些平台的账号基本上休眠了。

目前我自己打算经营三个账号名:

摄影号——摄影零距离 ,摄影师爱好,只是交流和学习,仅当作自己的喜好

三农事业号——阿恺三农纪实,打算将三农作为自己的事业基石,认真做成自己的事业。

三农是未来的机遇 我的三农自媒体主要是围绕三农问题与农村生活,重点是三农人物,尤其是农民,记录农民的生活与故事。

此外,我将围绕个人的兴趣爱好展开其他选题。比如对花草的喜爱,我会固定一个栏目或者选题为‘农村百草“,以农村各种植物为主要拍摄对象。

还有作为一个历史学渣,我倾向于人物采访和微纪录片。

我的理想与目标 :十万粉丝,坚持十年

十万粉丝对于大咖来说不算什么,上百万粉丝的大咖多得是。但对于一个拥有不到200粉丝的我已经是大目标了。

现在这不到两百的粉丝就是原始粉了。南宁有一种米粉叫做老友粉,我想我的原始粉都会成为老友粉的。

我想自媒体贵在坚持,难也难在持之以恒。坚持努力,越努力越幸运,总有一天我会美梦成真。

我不想做网红,一个喜欢宅的人不喜欢太热闹。我想我能算个草根就不错了。

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宅着,比如旅行,还有就是记录。 今天的所有一切都将是明天的历史,而记录下来的才是有迹可循的历史,没有记录的都将淹没在时光中。

我的计划 : 我本来就喜欢宅着,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估计要按照我的性子慢慢来。

计划先拍拍自己和家人与亲戚的生活与故事,从熟悉的人开始下手。毕竟,熟人不会让我胆怯,不会让我不知所措。然后再到邻居,再到村里,以拍摄三农人物为主。

如果进展比较顺利,打算两年内在本地,有所成就后发展到广西区内,争取五年左右可以出省,既可以旅行又可以一边发展事业。我想去云南,新疆,西藏,陕西。西藏去过一次感觉此生还要去。陕西是上学的地方,是第二故乡,有所成肯定要去拜访同学和朋友。云南和新疆是想去旅行的目的地,人生的旅行目标之一。

创作形式上,因为我不擅长说,所以以倾听和记录为主,因此我会议采访为主要形式。 现在国家扶贫,而我家就是被扶贫的对象。我希望自己能靠自己脱贫,并且带动村里一起致富。不想发财都是假的,但是物质贫困不代表精神贫困。

我的人生追求:做一个有故事、有贡献、有意义的人。一所房子一个人一次旅行,一本书一组一份事业。

我秉持的信条 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一个人搞,达则大家一起搞。如果我的自媒体之路能走通,我会将村里小伙伴与家里的弟妹组建团队。大家一起组队“打怪”,现在是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一台相机一个50镜头一台用了7年的笔记本电脑,还有一颗执念!

穷则营生一家,达则造福一方。做三农自媒体初衷有三:一是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抓住自媒体与三农的发展机会,二是帮亲戚们试试网上卖水果,拓展水果销售渠道,三是帮助家人脱贫,帮助亲戚致富,最好能带动本地发展。

想象很丰满,而我本人就很骨感。不过我做好两手准备,成则有事业,败则当作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我,有家人,还有许多平凡的人。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能够看完这篇自传的人,说明我们有缘,不妨关注一下我,一起和我见证十年后的我们。

欲知后事,敬请关注岭南孤烟与“阿恺三农纪实”。 写于2019年3月 

问题一:三农问题是什么 所谓三农是指:农村、农民、农业。具体点说:因为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一直是 关注的重点。三农问题应该说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比如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农村的改造、城乡一体化,还有就是关于农业的各种惠农政策, 补助等等。总之三农问题,其实范围是很大的,再这里也不好给你详细解释了。

问题二:三农问题的内容是什么 [编辑本段]概述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编辑本段]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放松法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 在创设“产D供D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编辑本段]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旧村改造问题。在当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多少不规范的所谓“改造之举”是多么的另人心寒。其中集体土地被非法买卖是一大问题。而这背后又是各方势力的利益之争。农村以土地广阔,发展宽阔而著称。如果土地不保,何以谈发展?即使是发展了,农民也是同样没发展,相反而是在旧村改造中被抹杀掉,农民也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在处理农村土地的时候,多少的不规范行动在众怒睽睽之下被鄙视,而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小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改造,我们是不是还能这样空喊口号而为之呢? 应当派专人组成考察团队,落实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才行。还有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对农村土地征用办法进行公布,防止不法利益集团钻空子。旧村改造也要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侵占宅基地的要做出具体补偿办法,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

当然农村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它遍及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养老医疗问题和幼儿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等等的不规范需要我们去重视,去改正。

问题三:三农包括什么? 三农包括:农村,农民,农业。这三个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平时所听到的“三农”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增收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 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 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如何让农民增收问题很重要,农民没有任何自己有效机构保障劳有所得,农民的农产品价格定位处于市场波动中,农产品价格与农民劳动价值严重背离,很多农产品价格没有完全包含农民的成本,一般仅仅体现农民的劳动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在价格体系中农民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教育成本、子女抚养成本、医疗成本、养老成本、住房成本等往往都被价格认定所忽视,富裕的农民可以说没有一个是依靠真正种地发家致富的,主要依靠经商办企业、多种经济、土地或房屋出让、资源转让或外出务工等。

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民劳动效率低下和劳动强度高是“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关键。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劳动一年很多仅仅能解决温饱或温饱都难于解决。要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和减低农民劳动强度的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与产业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自动化需要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只有产业化企业化农业才有能力开辟销售线路,才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只有农业企业化产业化才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集约化,农业才有出路,否则农业只能停留小农经济,永远成为中国难题和困惑。

农业产业化企业化是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自动化紧密联系的,也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自动化产业化企业化才能实现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的转变,才能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降低农民劳动强度,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 的大事。

解决“三农问题”一是要发展农业科技,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二是建立农民协会组织, 建立农产品价格体系考核制度是>>

问题四:‘’三农‘’问题的指什么,它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编辑本段]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放松法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 在创设“产D供D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编辑本段]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旧村改造问题。在当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多少不规范的所谓“改造之举”是多么的另人心寒。其中集体土地被非法买卖是一大问题。而这背后又是各方势力的利益之争。农村以土地广阔,发展宽阔而著称。如果土地不保,何以谈发展?即使是发展了,农民也是同样没发展,相反而是在旧村改造中被抹杀掉,农民也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在处理农村土地的时候,多少的不规范行动在众怒睽睽之下被鄙视,而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小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改造,我们是不是还能这样空喊口号而为之呢? 应当派专人组成考察团队,落实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才行。还有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对农村土地征用办法进行公布,防止不法利益集团钻空子。旧村改造也要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侵占宅基地的要做出具体补偿办法,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

当然农村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它遍及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养老医疗问题和幼儿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等等的不规范需要我们去重视,去改正。

[编辑本段]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 ,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参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

问题五:三农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在2005年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三农”被正式提出

问题六:三农是指哪些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问题七:什么叫“三农” 三农问题”指的是农村稳定、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等三个已被中央确定为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问题八:中国三农问题是指什么,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三农问题指的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这三大关系农民生计的问题,合称三农问题。其中最要解决的的问题是农民问题。

问题九:三农是什么意思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

“三农”:即农民、农业、农村的简称。

农民:是指中国 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占我国总人口近70%。非指自然意义上居住在农村,并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业劳动者。其划分的标准并非产业,而是以父母的户籍为唯一标准划分的群体。

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它是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产业,居民生存的原产业,农民的主产业,20世纪末,其创造的GDP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下。

农村:是指人口集居的埂市的城区以外的广大国土地域。即人口集居远低于城镇的乡村,国土承载的公共产品价值量极低的地域。 问题:是指系统中不相匹配的环节或子系统。即与其它环节和子系统在运动中不相匹配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系统中某一环节或子系统存在状态与其他子系统或环节差距的描述。

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三农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问题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一、 从GDP增长看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依赖性 中国经济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通过对农业部门的分析我们能发现,农业部门始终存在着较总体经济更加不稳定的增长结构,无论农业部门GDP的总量还是其增长率,都能印证这一点,而增长的时序变化则与相应时期农业政策的变革力度息息相关。 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发布了中央1号文件,把每年的首要工作布局均放在了三农领域,通过大胆的谋篇布局,切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的生产关系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了深化调整工作。正是这几年的大动作,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体现在GDP上就是农业GDP增长率迅速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降低,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一个例证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政策效果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经济进入了平台期,增长幅度逐渐趋缓。自1993年开始,农业GDP又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时期,但是,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来看,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快速的通货膨胀引起的名义GDP的大幅提高,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处于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发力期。1995—199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保护价收购政策,由于粮食价格较高,1995年农户家庭当年从粮食作物获得纯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1448元,占同期农民家庭纯收入增加值3776元的383%,占同期农民家庭全年纯收入增加值5635元的257%。这说明在保护价政策实施的初期,保护价政策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随着其后粮食价格的不断下滑,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纯收入由1995年的2436元减少到2000年的149921元,减少93734元,粮食作物减少值占种植业纯收入减少值的9067%。对于家庭经营中非农产业不发达,种植业结构单一的粮食生产农户来说,粮食价格的不断下降成为农户收入水平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 2 ]。由此可以看出,在保护价实施初期,由于政府维持了较高的收购价格,使得这一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但其后随着政府不断下调保护价标准,同样又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粮食保护价政策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政策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确。 1997年以后,农村经济再次进入平台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连续多年的负增长。期间,中央虽多次出台农业新政,但均未能扭转发展乏力的局面。究其原因,可以说一是因为农业内部缺少内生增长的有效机制,二是庞大的冗余农业劳动力和二元制的社会结构限制、消耗了农业自身发展的有限资源,而同时又缺少外部资源的注入。 2004—2005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两个1号文件,直接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政策运作的目标。2004年采取“两减免、三补贴”等更为直接的政策措施,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600多亿元。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作为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从2004年的政策效果来看,2004年度仅“两减免”、“三补贴”就使农民直接得到实惠451亿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比2003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8%,打破了1997年以来的低速增长局面,粮食总产量达到9390亿斤,超过预期的9100亿斤,增产9%,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政策目标[ 4 ]。 再回过头来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业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审视,足以看出政策导向式的发展特征伴随了农业经济的每一个高潮与低谷。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1号文件,以前的重点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可以说是在农村经济的内部进行的成功变革,这一基于体制自身的变革基本上已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其效力的极限;而后两次均把政策目标直接指向了农民增收上。虽然2005年度的中央政策更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无论是从政策本身的功能还是从农业领域的现状来说,政策性依赖仍是目前农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发展特征。 二、 当前“三农”问题的困境 总的来说,农业经济的最大困境还是其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不足。仅就2005年与2004年作一个对比,2004年“增收”效果可谓满意,但从2005年的上半年情况来看,同样的政策力度若想取得与2004年相似的目标的难度已明显加大。一方面2004年农产品价格较之2003年有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加之自然灾害较少以及减免农业税、增加直接补贴等措施均能对农业的生产生活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2005年一季度,农产品价格已有所回落,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却难以有新的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制约机制将使农业产出效益在现有的生产率水平上迅速达到封顶状态。长期的发展轨迹说明,政策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惟一有效的依赖,而这一依赖同时又是不可靠的、难以持久的。 当前“三农”的困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 人口压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2003年底,全国农业人口有9亿3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5%,其中农业劳动力3亿1千万,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638%;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91%,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38%;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仅为350%,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4︰1[ 3 ]。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2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指数为31,大大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小于16的水平;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各种福利和补贴的因素,我国这一指数还会更高一些。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为210,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指数为416,而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同期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分别为158,230,224和326。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达到80%以上。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农业经济总量很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48%,另一方面,农业人口却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而2004年之前,这14%的农业经济总量不但要维持占总人口70%的全部农业人口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供养了以地方财政为基础的数量巨大的各类财政供养人员。从每百万美元GDP的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来看,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GDP,法国为346人/百万美元GDP,日本为138人/百万美元GDP,英国为158人/百万美元GDP,而中国则为39人/百万美元GDP[ 5 ]。既使按全国平均水平来衡量农村人口的人均财政负担,比例也相当之高。 与此同时,几乎全部的乡村建设、教育、卫生资源建设等关系生产发展和劳动力资源再生的各项投入,绝大部分都落在了农业人口自己身上,换句话说,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花费基本上都依靠其自身的收入,低收入也就意味着低投入。以卫生事业为例,我国卫生财政支出约整个财政的2%,而全部投入资源的80%分布在城市,只有20%分布在农村。 农业社会几乎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而建国后几十年的“抽农补工”政策以及“两种户籍”造成的农业人口的大量积淀,演变成今天似乎回天乏力的局面,几乎任何异乎寻常的大举措在根深蒂固的“三农”问题面前都像是花拳绣腿,人口压力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现状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离心力量,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凝结了层次复杂的各种矛盾。 由于农业经济先天的脆弱性以及其长期以来薄弱的基础,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市场化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权、话语权,而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一直都在低产出、高负担的恶性环境中艰难地发展,在这其中,人口的压力又处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 2 社会资源压力与内在发展动力的不足 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农村社会的自然资源供应总量也已接近其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农村社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 6 ]。而在社会再发展资源(如金融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样面临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年以来,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都是减少的,其中生态退耕所占比例最大。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方面,要还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之债,大力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也将有新的发展高峰,伴随着城镇化加速,相应的建设用地比重也会提高,这些都必然以牺牲耕地为代价,耕地形势将更为严峻。 表1 1998—2003年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7 ] 单位:千公顷 年末实有 年内新增 年内减少 年内净减 年份 地区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 建设占用 灾毁耕地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耕地面积 1998 129,6421 3094 5704 1762 1595 1646 701 2610 1999 129,2055 4051 8417 2053 1347 3946 1071 4366 2000 128,2431 6037 1,5660 1633 617 7628 5782 9624 2001 127,6158 2659 8933 1637 306 5907 1083 6273 2002 125,9296 3412 2,0274 1965 564 1,4255 3490 16862 2003 123,3922 3435 2,8809 2291 504 2,2373 3641 2,5374 在人力资源方面,表2列出了2003年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力的统计情况,同样能看到,对三农发展最具有长远价值的人力资源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三农”内部人力资源的积累与再生机制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所需,人力、科技资源的积累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阻碍。 表2 2003年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情况[ 8 ] (每个农村居民户) 指标名称 单位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被调查户数 户 20283 6876 7354 6053 家庭常住人口 人 408 395 391 441 农村人口 人 384 368 373 416 家庭劳动力 人 250 248 245 259 其中:农村劳动力 人 238 233 235 249 在农村劳动力中: 1文盲、半文盲 人 031 030 030 034 2小学文化程度 人 086 079 092 087 3初中文化程度 人 105 105 100 111 4高中文化程度 人 016 018 014 016 在农村劳动力中: 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 人 011 011 009 013 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人数 人 017 017 014 019 在家庭劳动力中: 1从事农业家庭经营劳动力 人 138 110 146 159 2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劳动力 人 025 028 021 025 ……………… 全家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 天 205 195 204 216 全家外出从业劳动力数 人 087 078 089 096 ……………… 注:…表示省略了部分内容。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19%在外出务工,而专职从事农业经营的家庭劳动力只占552%。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全市2865万外来农民工中,969%的人年龄在15岁至49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人数为2409万人,占全市农民工的比重为841%,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97%。在全部农民工中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男性1999万人,女性866万人[ 9 ]。可见,农村中最富有生产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为城市的发展服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一趋势会更为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已经釜底抽薪,所投入的单位人力资本价值日趋降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家庭劳动力的负担比是154,从事农业家庭经营的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比例是359%,按现有的从事农业经营的劳动力数量并把154的人口负担比计算进去,农村户均人口应为212,与现有的384相比,即使按现状计算,农村人口中完全属于冗余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448%,而这些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并不能得到多少基于社会的外部给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基础性资源的缺失仍将限制农业人口的发展,即使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能够有很大突破,农村经济的弱质性也将阻碍其自身的受益能力,内在发展动力的缺失是三农问题的根本性障碍,任何投入都会像雨水一样迅速渗漏,发展资源的不足与发展动力的缺失将形成三农问题中一个长期的且互为因果的根本性矛盾。

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人团结和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1回顾光辉历程增强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国***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路走来所累积的坚实基础、所经历的历史进程和所获得的实践成就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从内心深处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

2明确当前方位保持清醒。从发展进程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并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来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和进程从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方位时刻提醒我们保持清醒头脑。

3认清前进方向自觉担当。目标就是方向在回顾光辉历程、明确当前方位后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党提出目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总目标,“两个百年目标”, “两个全面”的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认清前进方向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重任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论自信 1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与时俱进并在不同时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2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一这一理论体系已经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成就。其二这一理论体系必将指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我们要在实践层面抓好贯彻落实要在理论层面使之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信念成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根本成就之一提出来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这是从总结经验和发挥作用的角度对这个制度进行的科学总结和充分肯定其要旨就在于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1这一制度特色鲜明必须自豪自信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特色鲜明。一是符合国情切合实际。二是保障民主体现集中。三是提高效率注重公平。四是激发活力规范秩序。同时通过各种制度规范五大建设秩序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经济快速发展保障文化发展繁荣保障生态永续发展保障党的先进纯洁。对于这样一套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我们应该引以为豪充满自信。

2这一制度优势明显必须毫不犹疑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应该看到正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全国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谋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国力大增。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疑地坚持这一制度。

3这一制度不尽完美必须循序渐进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务实管用但还不是尽善尽美、还不够成熟稳定。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制度创新滞后、制度供给不足、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较多。为此十八大报告十分强调制度建设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四总结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根本成就、鲜明特色和基本要求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三农问题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农村面貌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上。其中首要体现的就是农民的收入,在中国农村,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而且增长缓慢,农用材料价格却不断上升,很多的农民种不起地,负担很重。在我国9亿多农民为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 仅靠国内市场, 则产品的过剩很难扭转, 由此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也是必然。在中国加入WTO后,农副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十分堪忧。

农业问题

总体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我国人多地少, 农业生产规模小, 使得劳动生产率很低。采用机械化生产代替劳力, 在没有稳定就业出路的情况下, 仍要分享农业收入, 会使成本大大提高;在手工劳动为主的情况下, 农民劳动强度很大, 经常出现粗放管理, 造成粮食减产。1999~2003年5年时间里, 全国农产品产量一直没有提高迹象, 总体农业生产效率出现了持续低下的局面。

众多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众多的农产品质量仍不过关, 缺乏国际竞争力, 只能面向国内消费者。我国9亿多农民为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 仅靠国内市场, 则产品的过剩很难扭转, 由此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也是必然。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多为农场式生产, 其机械化程度高,且产品商品率几乎为100%,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只有04hm2, 生产规模小, 粮食生产的商品率也只有30%左右, 相对成本较高。小规模生产造成流通费用占粮食销售价格的比重很大, 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很难在加入WTO后与发达国家抗衡。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 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然而真正运用于生产, 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 而我国仅为30%~40%。

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其中九成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素质,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农村,许多人还是保留着封建的思想意识,许多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很难在农村得到实施。很多农民并不重视学习文化知识,所以有好多的农民的子女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产生了恶性循环。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得不到好的实施,农村人口的增长过快,引起人口压力的增加,形成人多地少的局面,同时,每个家庭的负担也越来越大,很多家庭养不起孩子,就更不用说教育了。人口增多后,很多农村人口来到城市,从而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压力的增加,他们来到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所事事,就会引起更多的社会犯罪的增多。所以农民的素质教育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提高农民素质是富国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人口像城市集中的思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行为,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政府在人口布局调整过程中,政府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清理一切有关人口、人才流动的壁垒,给外资、内资企业,国营、民营企业,农民和城市居民同等国民待遇。首先,取消户籍管制为户籍登记制,同时,把户口与身份证、保险、纳税、银行帐号捆绑在一起。其次,取消正式工与临时工称谓,实行岗位工资制。最后,对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小企业、个体户,外国人、中国人,城里人、农村人,北京人、外省人,大城市人、小城市人,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除法律规定特殊优惠外,所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工资待遇,执行一个标准,不厚此薄彼。第二件事是规划、引导、诱导、指导,法律规范。首先,就是规划。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二者齐头并进,才能容纳巨大的人口规模。其次是引导、诱导、指导问题。所谓引导就是政府告知每一位农民,进城者必须有一技之长,即大力兴办职业教育;所谓诱导,即城市接收单位应有一定的进入门槛,基本条件不得太高。所谓指导,即告知每一位进城民工,由一个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不是一天的事,有观念与综合素质问题,政府应加强市民教育。目前民工进城打工的负面影响是政府没有做好引导、诱导、指导这三项工作造成的,待国民取下“有色眼镜”看农民工、政府做好“三导”工作,农民变市民不是一件难事。 最后就是政府在“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过程中,必须作好法制建设,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

还有就是农村地区改革的思路1、在长、珠三角洲、京津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撤消省、自治区建制,设立经济大区试点,经济区属中央派出机构。2、撤销县级市建制,恢复县建制,精简县级财政供养人员,撤销乡镇建制,取消农业税3、选派大批青年优秀大学毕业生干部,长驻村、镇帮助农村奔小康,长期与农民“三同”,不达小康不归队。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难点和重点,没有党和政府的引导、诱导和指导,很难突破。农村、农业、农民处于弱质状态,没有党的强有力领导,现状难以改变。农村产业调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正确的理论指导,势必造成浪费和土地抛荒。农民素质的弱质性与朴素的爱党、爱国情结,呼唤着党和政府的代表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干部有必要深入人民生产、生活的最底层,在实践中摔打,培养出新一代的既懂现代科学知识,又深知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的社会中坚。乡镇机构的撤销,农村党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有必要培养锻炼出一批农村新生领导力量。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必然在实践产生,全国不可能是一个模式,任何模式必须适应客观需要。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意义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更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久治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分类: 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

问题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者之间的关系????

急需答案!!!在次先谢谢各位的帮忙!!!!

解析:

2006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6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也在北京隆重开幕。由于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因此这次“两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讨论并通过 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而其中的一个关注焦点仍然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实上,自从“十六大”以来,特别是最近三年,全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党中央、国务院更是从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以“三农”问题为主题颁布中央1号文件。其中,2004年中央1号文件(《 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的;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1号文件(《 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则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与这些文件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也在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稳步推进和实施。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到2006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部废除了农业税;从此,在中国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要如此地关注“三农”问题?其中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在这里,我想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认为关注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其实,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根据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按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年到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然而,在耀眼的数字后面却隐藏着中国经济的许多硬伤。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遭遇到了上升瓶颈。中国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必须在现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扩大内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数量指标—GDP入手。我们把GDP中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俗称为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因为它们对GDP的贡献率经常是高达90%以上。因此,要维持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必须充分发挥这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调节和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而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投资这一块。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现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平均在26%以上。而一些经济学家和学者经过计量分析,测算出了当前中国正常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应该在20%左右,一般不宜超过20%。换句话说,现阶段中国的投资已经“过热”了。要保证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投资这一方面的增速一定要降下来。再来看一看中国的净出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需。不可否认的是,净出口对于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相当高了;要想继续提高,困难那是相当地大。此外,由于我国对其它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连年在高位运行,并且不断地刷新着记录,由此而导致的贸易摩擦也在成倍地增加。据报道,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去年美国和欧盟相继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设限。因此,为了营造一个和谐和宽松的外贸环境,发展并维护世界贸易格局,我国也应该适当控制净出口的增长幅度。同时,相关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大,金融生态环境以及国家经济安全也受到了威胁。例如,西方国家一再要求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放开对汇率的管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骤然加大。与此同时,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大量国际游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热钱”,窥视着人民币以及中国金融市场,从而威胁到了中国的金融安全。另外,中国的出口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如果继续维持现在的出口增长模式不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削弱,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也会被抑制。如果那样的话,中国未来的发展将缺乏竞争优势和原动力。因此,可以说净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已经达到了极限。那么,突破中国经济增长瓶颈的重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消费这一驾“马车”身上了。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有效地扩大内需是关键的关键。事实上,自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 中央、国务院就将扩大内需作为宏观经济的着力点和 工作的出发点,并且相应地推出了配套的措施,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七次降低存款利息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开始对居民的存款利息收取20%的所得税等等,也就是当时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于拉动消费增长却十分有限。当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我国教育、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然而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占中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他们的消费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地扩大。一旦切实地解决了“三农”问题,让农民的腰包真正地鼓起来,让他们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出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试想一下,到时候八亿农民的消费需求将会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那个时候的农民的购买力将会多么强大! 因此,当面对贫困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收入提高后,或者适当调整国民的收入分配,缩小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会大幅度增加,那么国内生产总值也就会相应地翻一番,两番,甚至更多,进而整个经济得到了发展。 总理在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农民日报》的一位记者提问时说到,切实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步活棋。这一比喻是非常准确和恰当的。这也就是中国要在这个时候如此关注“三农”问题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了。

其次,我感到关注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来,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在不断地扩大,特别是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那就是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有学者测算了当今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045,这也超过了国际上规定04的警戒线。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了。不解决的话,不但和谐社会建立不成,而且极有可能危及到现在我们为之努力创造的,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的局面,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甚至威胁到国家政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经常说要以史为鉴,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从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上哪一次的改朝换代不是我们农民发起的。毛主席打天下采用的战略也是“农村包围城市”,新中国的建立也有赖于我们的农民。就连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是先从农村吹起的,是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叫小岗村的村庄率先在中国尝试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正是由于当时的18位大胆的农民才有了今天人们行动上的改革和思想上的开放。我们的农民兄弟是可爱的,可敬的,但是如果社会不能够满足他们基本生活的需求,不能够给予他们平等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反抗力量也是无穷的!想想看,十三亿中国人中有八亿是农民,他们的力量是多么地强大!哪一个社会团体或组织有这样强大的人力资源和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一旦农民起来反抗,中国现在社会稳定的局面必将被打破!这样一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抑制,甚至会出现倒退。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这也是现阶段社会如此关注“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原因。

有时候想到农民,特别是西部的农民弟兄住的草房、喝的苦涩的水,我会感受到内心冰凉,感觉到难过和痛心!不过,可喜的是,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三农”问题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不断地推出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社会其它阶层也在倾力解决“三农”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我们不希望看到最坏的结果,所以我们现在在努力解决问题。不久的将来真的希望并且我相信能够看到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与三农问题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地位不同,三农报道在媒体报道和社会议题中却相对边缘。其中有权力和资本的因素,也有媒体自身理念和方法的因素。加大三农传播,助力三农发展,是一项系统的长期任务,需要媒体人不断探索。本文是一篇对三农专家的专访,旨在为媒体人增加一种思考相关报道的“改进余地”和“发挥空间”的视角。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管道作用愈发凸显

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待媒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扮演的角色

党国英:新闻媒体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一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媒体就功不可没。在我看来,媒体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从下情上达的角度看,媒体可以将农民愿望、自发改革的行动等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央反映。在这一点上记者与现实的接触方式、对信息的反映方式与政府不一样,相对超脱,也相对更客观,媒体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管道。

第二,在新媒体环境下,尽管有很多自发传播的信息管道,但关于三农方面的反馈,负面内容比正面内容多。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在网上发牢骚而不是“晒幸福”。这就导致自发的网络信息是片面的,单就此评判容易给人形成农村政策效果不好的错觉。

比如农村的农民总体是对三农政策满意的,不满意的有,但主要集中在城市扩张区,主要原因是土地问题。而真正的农区,涉及的利益不大,这反而给了农区空间,农民满意度较高。但是在城市扩张区就不同了,这部分人口本来就脱离了农业,虽然反映的问题多,但和“三农”本身关系不大,多是征地补偿方面的问题。

政府系统的信息管道和自发性的信息管道容易失之片面、各执一端,这种背景下,专业媒体在传播相关信息上的战略重要性其实更加凸显了,更需要记者全面把握,用专业的眼光到农村搜集信息、发现新闻。记者观察如何避免偏差

中国记者:能否举例说明媒体在三农报道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规避措施

党国英:媒体报道的确是双刃剑。报道对了,有助解决很多问题;报道错了,也会传播很多错误的做法和说法。媒体的功能主要靠记者体现,但记者观察也会有偏差。

一、从报道方式上看,下面两种情况容易导致报道偏差:

1报道三农问题的时候,地方上有关部门的接待多多少少会影响记者采访;而暗访也很难,地方上有自己应对记者的办法。这制约了记者对问题的深入挖掘。

2三农报道由头往往是农民反映的情况,多为负面,如果不多了解就容易被一时的情绪左右,形成不恰当的负面判断。但实际上,“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十多种补贴、社会保障的完善等,农民是高兴的,总体是很满意的。

二、面对一些流行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如果记者自身缺乏深入调研和专业眼光,就容易盲从。这就是比较危险的报道倾向错误的问题了。

比如,华西村发展起来使很多人认为不搞承包经营就能富裕,而小岗村搞承包经营依然穷,这样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形成一个“富的不搞,搞的不富”的误解。宣传部门如果戴红帽子,媒体配合鼓吹,误导性就更大了。实际上,搞承包制的农区赶不上不搞承包制的华西村,但是如果农区不搞承包制,就更不行了。承包制对农区生产力和农民福利而言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同时,华西村已经不是农业经济,而是工业经济,是靠高效率的工业弥补低效率的农业。所以应该探讨的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而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予以否定或“创新”的问题。

再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搞农村股份合作制,就是土地不分到户,而是集中起来搞鱼塘、工厂等来分红。其他地区的同志就容易误解为:农村搞股份合作社可以富裕起来。媒体也容易跟风。而实际情况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没有农业,乡村企业搞得早,最初土地管理法规立得晚,所以工业用地不规范。后来为了弥补,就以土地面积占比来分红。其实是一种土地物业联合(合作)经济,集中起来招商引资,是非农产业。而在农业经济领域,流通和服务环节可以搞合作社,生产环节仍然必须承包制,只不过是承包制如何进一步巩固优化的问题。媒体如果不深入剖析,就容易受误导,尤其是受到利益相关者的误导,比如乡村干部是喜欢集中土地的,因为这样他的权力就大了。

另如,有种说法认为农村现在是“386199部队”(注: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人)种地。但是,如果这是事实,九年多的粮食增长是怎么来的实际情况是现在农村生产环节逐渐服务化、专业化,有提供播种收割等劳务的专门劳力。比如,“托地社”就是不放弃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将耕地“入托”,让别人代为管理,其实是一种农业服务。

还有媒体反映的土地撂荒问题,认为是农业危机了。我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啊。你看看,河北河南这样的小麦主产区会撂荒吗绝不会。凡是撂荒的土地,农民撂荒一定有其道理,少数情况下是土地主人是懒汉,多数情况下是农民基于比较收益的考虑认为种地成本高,不如打工买粮食吃。再者,土地撂荒是不是就影响到中国农业了不一定,因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产量非常高。粮食两季的主产区,一亩一年一吨粮是很普遍的。18亿亩耕地,假设其中6亿亩地达到一亩一年一吨的话,我们一年就有6亿吨粮食,根本吃不完。所以我们多年来粮食产量都超过了口粮,目前主要是工业用粮耗费了很多粮食。所以我认为撂荒不代表农业有危机,当然我不是说农业没有危机,但不是表现在撂荒上,比如粮食主产区产量高,但产粮成本高。这里,媒体就需要去伪存真:要找到“真问题”“真危机”,而不是炒作“伪问题”“伪危机”。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队伍一定要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准,对三农历史和政策要有深入研究,破除很多先入为主、想当然的误判。对信息善于去伪存真,不能跟风,要体现媒体的专业性;对很多现象要深入调研,透过表面看本质,多和农村基层、农民接触,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对“三农”专家要善于交流、学习,甚至要让自己成为专家。

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队伍-一定要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准,对三农历史和政策要有深入研究,破除很多先入为主、想当然的误判。对信息善于去伪存真,不能跟风,要体现媒体的专业性;对很多现象要深入调研,透过表面看本质,多和农村基层、农民接触,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放眼整个涉农产业链找经济回报

中国记者:近年来,由于受到广告回报等方面的制约,媒体三农报道的量比较少。那么针对这种具体问题,您认为应如何解决

党国英:目前媒体的三农报道投入力量仍显单薄。我认为关键是观念和方法的问题。

首先是一个媒体社会责任和担当的问题。

三农问题多年成为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媒体需要从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入手,提升报道的力度和水平,促进三农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同时,农民很多时候不在乎吃亏,而在乎是否合乎规矩,是否合法。记者在采访时也应该善于从这个角度入手反映农民的真实心声。

其次,媒体应该把三农主题报道的视野放大,拓展报道的空间和角度。

比如产业报道,涉农产业链其实很长,经济价值也很大,做好了不愁没有广告收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是035,以25万亿消费支出总额算,仅吃的方面经济规模就达八九万亿。可见这个领域还是很广阔的,就看如何转换眼光,从饭桌涉及的纵横关系中做文章。而随着三农政策的落实和改善,农民收入逐渐增加,农民也有买车等方面的“高级需要”,这里就蕴含着巨大低端家用车市场潜力。所以,无论就吃的方面,还是就消费市场方面,三农报道都是可以做到“有利可图”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20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