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西方表达情感方式的差异”类的著作名称。高分,压100,再送400。诚信!

求“中西方表达情感方式的差异”类的著作名称。高分,压100,再送400。诚信!,第1张

The Form and Comparison of Valu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MING Hong

Abstract: Value is a criterion which can help people to distinguish good and bad, beauty and ugliness, right and wrong and true and false Value varies from different counties, which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conflict and misunderstanding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t is first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bout how these differences are formed and then explain them in several way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know and lear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ulture; value; difference

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

明 虹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成因,然后阐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差异

1 引 言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Lusting,1988) ,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 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

2 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和差异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 历史发展 (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 。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21 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 17 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22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受民族哲学基础支配,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比较含蓄和委婉,要让人经过思考后才明白其中的真正意思。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因此西方人的行为较外露而且逻辑性强,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3 中西方不同价值观的体现

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1 思维模式

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西方许多上流社会的人捐赠财产给社会,最初的原因就是觉得多余的钱对自己也没用,也就是说,从利己的角度看待自己利他的行为,只是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来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种价值观念更得到强化和固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和飞速发展,文化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强调集体和社会是价值的主体,集体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社会,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32 行为模式

思维模式的不同,使得中西方人的行为模式也有其相应的特色。首先,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 ,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言语表述观点。

33 家庭观念

西方国家,由于个人利益至上家庭观念很淡薄。在英美家庭, “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必须经过敲门获准其他家人才可进入。另外,造访他人时必须提前约定,做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或随意翻动屋内的摆设,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做到百依百顺,兄弟之间要同心协力、情同手足。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 “亲情”氛围尤为浓郁。中国人历来喜欢宾客满堂,对待客人像自己家人,做客时也可较随意。

这种差异更体现出西方人“利己” 、中国人“利他”的思想。

34 人际关系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在物质分配方面他们也坚持利己、平等、公平交易的原则,不会为了“落人情” 、 “建立关系”而偏向某一方。他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要“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

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 “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 “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也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同时中国社会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际关系上注重社会地位和感情因素,和对方交往时要考虑“长幼有序” 、 “朋友有信” ;在处理问题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

35 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西方发达的经济促成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文化特性,西方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就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 。 举个例子来说, 若有人赞扬: “你工作做的很好! ” 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 )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 “哪里!哪里! ”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的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西方人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通过逻辑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便是主谓结构,只有具备了这种形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句子。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 ,然后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层层扩展,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其所谓的从句,也是一个主谓结构,只是多个的主谓结构便组成了“复合句” 。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也就必然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4 结 语

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总体来说,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Myron W Lustig 1988 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Wadsworth, Inc

陈桂峰 1999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李昕辉 2004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4)

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1986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15

许果,梅林 2002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 渔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 (12)

于桂敏,王艳秋 2004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3)

我主要讲述语言文字之间的不同如何造成文化之间的不同,以及语言文字的诱导和暗示作用,并重点分析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别。首先我想给文化下一个定义。第一,我所说的文化是广义上的文化,是包括人、环境、知识、技术成果等一切别具特色的物质对象。第二,文化由方方面面的因素决定,我个人认为,文化由九大因素决定,即环境、语言文字、科技、物欲原动力、情欲原动力、权欲原动力、审美、阴阳、万物选择。语言文字只是其中之一。

那么语言文字又是怎样作为一种纵向的诱导或者暗示因素对文化产生作用,并且在很多场所表现为制约性因素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面临一个对语言学权威观点的挑战。西方语言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语言(包括文字)的形成是任意的,必然的因素很少,把人叫做人,把天叫做天,把男人叫做男人,把女人叫做女人,这些都是随心所欲的称呼,没有必然性。几乎所有教课书都把“人具有任意性”作为一个公理来看待,西方语言学界也认为这是语言学的基础。而我个人的看法正好与此相反,我认为语言文字的产生昭示了一个规律性,即语言是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特定因素的较深作用下必然要产生的。当然其中也有任意因素,任意是相对的,非任意也是相对的,但是哪一个是主要的,这其中有一个关系:早期往往是必然性因素占主要,慢慢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任意性因素才慢慢增强。越是远古,人类越不可能任意地创造一种文字或者语言,只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能像现代人一样进行抽象思维。远古人类的创造能力很简单,比如象形字产生于图画文字,而全世界的语言文字如果向前追溯,就会发现它们都产生于图画文字。文字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智力发展运行的轨迹慢慢地从具体走向抽象。而西方语言文字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其他文化借鉴过来的,并不是直接发展出来的。例如古希腊的语言不是自己从象形文字发展出来的,而是借鉴腓尼基人的文字系统,按照自己的需要重新排列并加以改进发展的。因此,西方语言界误认为文字的产生是任意的,其实,腓尼基人的文字如果向前追溯,也要追溯到象形文字、图画文字。最初的语言文字不外就是世界的缩影在人类大脑中的表现,西方语言学家往往忽视这一点,从而得出语言是任意的这样一个结论。在我们国家也有些人提出过独特的看法,比如王安石在1076年提出,字形、字音都符合天地万物之理:“其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其形之横纵、曲直、斜正、上下、内外、左右皆有义,皆本于自然,非人私智所能为也。”人当时的能力只可能产生能力所及的语言和文字,不可能产生非常充分的一整套有内在联系的语言系统。所以王安石的观点应该受到重视,他是第一个在中国语言文字史上提出“语言不是任意的”这一观点的人。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人类语言文化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模式》,同时还提出一个语言学的观点,叫做“互构语言学”,即外部世界和人自身世界的互构。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语言文字是如何潜移默化地纵向地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你到了任何一个国家,只要看一下语言,听一下声音,就会发现这种语言的发音和其整体文化状态、精神面貌有一种契合的东西。希腊语、日语、英语、德语,它们的精神风貌和语言声音都差不多。

我们试图来解释语言文字是必然的,并且不同程度地制约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发展。这些有时候容易在口语当中表现出来,一个简单的字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例如在英语当中,你(you)、他(he)、她(she)、我们(we)、他们(they)都不大写,只有一个代词大写,就是我(I),因为“我”是最重要的。英语语言特点充分体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

在中国则刚好相反。同样称呼“我”,中国人不仅不会大写,还用别的方式来表述:在下、鄙人、奴才等,皇帝自称寡人或者孤,都是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受尊重的位置上,尽量去尊重别人,这是一种克制自己的心态。仅是一个代词的使用,就可以看出中西两种文化是分道扬镳的,很多东西在极性上是相反的。

很多学者,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一些学者容易走向极端。例如说写信,我先写地址,再写收件人;可是如果要给西方人写信,把这些东西都倒过来,先写收件人,然后是地址。我按照中国式的写法习惯了,所以到了西方就非常不习惯。出国时,西方有关人员还要把你的姓和名颠倒过来,我就跟他争论,中国人在翻译外国人姓名时根本就不改变其位置,而中国人到国外姓名位置却要被迫改变。西方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在侵犯你,他认为是天然的,因为他的价值观就是那样。

当然,这种现象现在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在中国大大小小外语专业都持这种特点。我们应该尊重外国,可是外国人尊重过我们的价值观吗语言文字这种看似非常简单的东西,蕴含的价值观其实是非常重大的。如果外国人通过语言控制我们的命运,改造我们的语言,就能改造我们的性格、改造我们的前途,他们有这个威力。

下面进一步谈谈中西语言文字之间的基本差别。大家学过外语很容易就知道这种差别,但我要把问题说清楚,还是要凸现这种差异,然后看这种差异如何对文化产生一种诱导的作用,继而引起何种文化效应。具体可以从语音、语形、语义、语法四个方面的差别来看。

第一,语音的差别。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应该将二者合在一起说,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还是尊重习惯。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什么叫开音节例如“kai”就是开音节,如果是“kait”就是闭音节了。如果是闭音节,中国的拼音文字就不可能实现。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

中西语言文字这种区别看起来很微小,但是它造成一种什么效应呢这种效应就是它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由于我们一天到晚一直在说一种语言,自出生以来就要天天接受它,语言给予我们一套实践的模式和崭新的世界观,我们不知不觉中便受其熏陶,并且不知不觉地以这种方式来看待外部的世界。用这种语音效果来创造诗歌等文学作品时,押韵也跟语音相关。中国的诗歌和外国的诗歌不一样,从语音上来说,西方诗歌在押韵的时候会有很多转韵的地方,即多元韵式,前两行押韵,或者隔行押韵,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式是ababcdcdefefgg。多元韵式并不是西方语言文字(尤其是印欧语系)的优点,而恰恰是它的天生缺陷。因为这种文字多音节多,能够押韵的词的数量就少了,因此诗人便创造了转韵、间行韵等方法。而中国的诗人则不用着急,一个音可以表达很多字。例如“jia”,可以是“家”,也可以是“佳”、“嘉”、“加”,很容易押韵。在英语中不可能找到这么多同音词,这必然造成英语文学中多元韵的形成。而中国语言文字押韵的得心应手使得诗人可以写出一元诗,一韵到底,如四言、五言、七言,以及后来的词、曲等。一元韵的艺术效果很强,而艺术效果要有感染性,就要使得韵脚是单一的,不断变化的韵脚使人的印象不深,诗歌的音乐感也相对减弱。法国文学家萨塞说,艺术作品的感染性取决于它的片面的强调性。

第二,语形的差别。语形就是文字的外形,甲骨文、金文、小篆,形状不一。这些文字有一些什么因素打动了我们呢我们注意到,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

而印欧语系的文字则不同。举例来说,希腊字母,包括英语、德语、拉丁语,都符号化了。它不是立体型结构,而是平面的、流线型结构,没有象形的味道。这样一来产生一种什么效应呢就是当你看到这个文字以后,不可能立刻将之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失去了人这个主体和自然界客体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文字也强调了一些因素,它强调了人的智力运行轨迹。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汉字的人文性不强,但是汉字的自然性很强。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

那么字形给文化带来一种什么效应呢首先,在中国,汉字带来一种感受力很强的效应,例如书法的产生,诗词中写景的特点非常突出,象形字就是图画,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诗。美国诗人庞德说,汉字一看起来情不自禁就是诗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写景的诗非常美,一念就会进入那种境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从逻辑上推理是没有逻辑性的。“鸡声”,先从声音上吸引人的注意力,给人一种空间感,由“鸡声”而牵连到“茅店”,然后是“茅店”上的月亮,把空间一下打开,气氛一下子营造出来。接下来是“人迹板桥霜”,但作者不先写“霜”而先写人,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的脚印(人迹)放大,然后再镜头放大到“板桥”,最后说“霜”。这种把个人感受的顺序倒过来的表现手段,类似**中的蒙太奇。蒙太奇技巧大师爱森斯坦说,蒙太奇这种技巧就是从中国诗词借鉴过来的,中国的诗词,就像一幅幅的特写镜头。这样看来,汉字的优越性一下就体现出来了,而印欧语系的文字在这方面则很逊色。

中国的诗词很整齐,像豆腐干,西方的诗词则长长短短不很整齐。整齐暗示着诗本身的哲理性、规则性很强,暗示这首诗不是一般的东西,不是随便发挥的,而是有非常严格制约的诗。另外从排列上来看,汉字排列起来非常容易,印刷也非常容易。

西方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汉字或汉语是一种描述性、艺术性的东西。因此,中西两种文字系统的差别表现在诗词上是一目了然的。诗主情,诗应该是真挚的,是一种心地流露的感情,汉字便诱导诗人去写景、写情,情景交融而忘我。莎士比亚的诗是伟大的诗,很美的诗,但是与中国的诗相比,莎士比亚的诗简直不叫诗,且枯燥无味,其中原因就是西方语言文字的先天性缺陷。这也是中西语言文字之间的鸿沟造成的。

第三,语义的差别。中国文字和印欧语系文字语义上的差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的差别。中文汉字可以一音多义,多义词多势必造成表义的模糊,但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能力。印欧语系的多义字相对少一点,为什么呢西方人在需要表达一个比较确切的含义时,可以新造一个词,很精确,一个字就是一个含义,但相对说来,词的分类就会多一些。这样一来造成一个什么效应呢还是以诗词为例,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西方语言文字,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第四,语法的差别。语法差别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词法差别和句法差别。在词法方面,汉语言文字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是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甚至可以有“回文诗”,正念、倒念都可以,这也造成汉字的创造性很高。而印欧语系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虽然看似定位功能很强,但是也意味着比较机械。例如拉丁语,每一个词后面都要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词的词性和词态。中国的汉字是绝对自由的,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因此,印欧语系限制性太大。这样一来,中西两种语言文字势必把两种文化引向不同的方向。汉语的缺陷在于其词法结构、语法结构不太发达,介词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汉语靠什么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呢即靠语形和语音。例如“山”字,看起来像一座山,表达的含义非常生动。任何事物如果在一个方面有缺陷,它就可以找出另外一种因素来弥补;反之亦然。所以,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自协调、自组织、自构序的,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在最初发展的时候,也一定会受这些规律的制约。

最后把中西语言文字的特点综合一下。汉语言文字是一种立体的建筑型的因素,而西方的文字是单维的流线型的因素多一些;汉语象形性因素比较多,而西方是符号化因素比较重;汉语的自然性比较强,且是多向综合性的,而西方是单向推理性的;同时由于语言文字跟自然界是贯通的,汉语言文字很容易与自然界沟通,是情感性的文化,而西方语言文字所诱导出来的往往是理智性的因素;中国文化的科学性比较弱,而西方比较强,造成西方人思维的轨迹感很强;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视觉型的文化,西方的则是精确型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以语形为主,西方的文化则以语法为主,因此中国几千年来文字学特别发达,而西方的语法学特别发达;中国文化的灵活性强,西方文化比较死板,容易走到极端;中国的文化是文字导向型文化,西方的文化是语言导向型文化。这就是中西语言文化的基本差异。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我们对语言文字的功能还能有所阐述。第一,语言文字本身有思维模式的功能。由中国的文字可以摸索出一种阴阳互补的思维模式,不断变化;西方的文字讲究二元对立,二者必居其一。因为西方的语言成分过多强调语法,所以不能像中国一样,将对立的东西联合起来。

结合到具体文化层面上,例如哲学。一个哲学家进行思考的时候,所需第一要素肯定是语言,有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方式。例如,中国汉字本身是“天人合一”的,因此自然而然就让人感觉到天和人之间的存在;而西方人则一定要分出哪个是第一,哪个是第二,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这样。

从艺术上加以比较,中国的语言是以“我”为主,西方是以“物”为主,即使一整套词法结构也一定要找到一个中性的因素。如果把这个因素延伸到科学技术上,就会发现,中国没有科学的原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语言文字的影响。中国的技术非常发达,但科学、理论性的东西相对弱一些。理论性的东西逻辑性非常强,而西方语言本身就具备很多的逻辑性

一、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的,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的,在语言表达上,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委婉的,而西方人因文化不同,西方人与人交际表达是比较直接的,比较直白。

二、中西方文化的烹饪方式不同

中国因为地广物博,也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对食物的烹饪上,中国的烹饪技巧比较多,大部分中国食物的烹饪都是进行明火进行烹饪,在食材的处理上讲究色香味俱全。

西方的烹饪一般是不使用明火烹饪的,在西方,他们是使用其它方式加热食物,且西方比较注重食物的影响,牛排就是很重要标志性食物。

三、中西方文化道德观念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体,而中国注重团体,西方出现了个人英雄主义,中国出现了团结力量大,西方比较强调私有财产,西方比较重视契约精神,中国比较重视人情,中国重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且中国家庭观念较重,如中国的新年和中秋节。

中西文化的发展概况:

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逐渐由近及远地与别国接触联系,进行文化交流。它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

交流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政府使节、留学学生、宗教、商业与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战争与俘虏,也曾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对方影响深浅及产生的结果,也因国家与时代而异。

但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是历史的必然,而在与各国交光互影的漫长过程中,总的来看是中外双方相互受益。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在体式、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一)前论

  西方一些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曾经指出: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确有所反映,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也没有可能)完全隔绝。

  我们从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现代诗歌说起,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对西方的影响从汉诗英译开始。

  从埃兹拉·庞德翻译的《中国》和一些英美译者的翻译作品来看,中国诗的意境逐渐渗入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中国诗歌文字简洁,意义深刻的特点逐渐为他们所接受,而且也逐渐为他们所学习。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在中国文学中发现一个“新希腊”,从而发动了一场新的“文艺复兴”。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影响他们的创作,还影响着他们的诗歌创作理论。

  由于古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尾变化的语言,它不像英语那样有明显的人称、数和时态变化,表达上不如西方语言那么精确,因此汉语更具有模糊性,更加含蓄。艾米·洛威尔曾经说过:“含蓄是我们从东方学来的东西之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显著特点就显现在简洁具体。这要求诗人必须具有行文简洁和表达含蓄的才能。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点生动的意象和诗中有画也融入了他们的创作中。这种借鉴的结果就是“汉风诗”的出现。英美译者翻译最多的是我国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李贺的诗和李清照、柳永、李煜的词,他们的创作手法对英美现代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流传的佛老思想、逃避现实、完善自身的思想也深入他们诗歌的创作中。勃莱一首名为《想到<隐居>》的诗,就是受白居易的启发而写的。他的朋友赖特走得更远,他曾经给自己的一首诗加上这样的一个标题:“读了一卷坏诗,心情抑郁,于是走向一处闲置的草场,央昆虫来作伴。”这种白描方法明显是受到中国唐诗的影响。

  (二)相似之处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这至少可以证明中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共通性的。

  两首诗所表达的飘逸、洒脱的意境在古典诗词和英美现代诗歌都是屡见不鲜的,从李白“笑而不答心自闲”到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还有更多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英美现代诗歌中不乏其例,如T·S·艾略特著名诗歌《荒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表现了这样的意境。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两者也有许多共同点。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但笔者个人认为,西方的诗歌这些比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没有中国的那么美,那么让人富于想象。诗歌很形象地再现了那些漂亮的面庞在人流中涌现的情景,但缺乏了一个让人思绪飞扬的空间,语言上也欠缺了美感。这与中西方的思维形式不同有关,本文将在后面论述。

  (三)不同之处

  比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中西诗歌虽然在渊源上能找到一定的源头或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影响,但在比较之中我们还是不难地发现两者的差异。存在这种巨大的差异是由其本质不同、思维形式不同带来的。

  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是由两者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差异。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因此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中国诗词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诗人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 、“老树” 、“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七种静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 ,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读者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然而十种静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四)相异的分析

  上文中曾经提及中西的思维形式不同造成文化的相异,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思维的相异,这是一个连科学家都在研究的问题,笔者实在无法回答,只能从表面分析思维差异的表现。

  与西方商业性、开放性社会所形成的重视概念、范畴内涵的明确性,分析、归纳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强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早在先秦已经形成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前者持“天人相分”的哲学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故努力明确事物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后者持“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偏重于统一,偏重整体、直观的把握,而忽视了精密和抽象的逻辑分析、归纳,是一种典型的“以物观物”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西方的“以我观物” 的方式。这样一来造成了语义含糊,难以进行分析研究,只能靠感悟来理解其中的意思,没有精确的尺度去衡量其中的含义。例如《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直以来“道”的含义备受争议,在翻译中更找不出合适的能表达其意思的词,只好用“dao”来表示,这是直觉思维下的典型产物。这种直觉式的思维上升为理性后,仍不离感性。当它运用于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特有的概念,如风骨、风雅、阳刚等等。也就不像西方那样先对概念作明确的界定,经过推理过程,然后才建构理论体系。它起源于感性体验,经过感悟,后又约定俗成,在前后沿用中逐步发展完善,具有具体与抽象、体验与概括结合的特点。②

  中国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又形成了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观察事物的传统,以及相应的辩证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学上就是既重视并揭示文学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也能够揭示文学自身的规律。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之下,中国的诗歌创作特别强调一个“悟”字,“顿悟”成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悟”往往带来神来一笔,它不一定与上文有直接逻辑的联系,但感情上具有连贯性,这种写作方式是直觉思维方式的产物,它铸造了中国诗歌特有的美丽。杜甫有一首诗很能突出这个特点。

  舟月对驿近寺

  (唐)杜甫

  更深不假烛,月郎白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虽然全诗只有最后两句表达诗人的感情,但前面的景物为后面感情的连贯做好了铺垫,渲染了气氛,使诗人的感情的流露在诗歌有一气呵成,不会产生唐突之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些作品比比皆是,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而反观西方诗歌则很少采用这种方式,究其原因是中西的思维模式不同引起的。

  (五)后论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和费伊阿本德提出了一条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原则,认为科学史上的各个链条之间不可通约,即几乎不存在约数。这个原则用于现代人类文化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面对的是不同的世界,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经验,提出和解决的又是不同的问题。③我们从中得到了启发:不同文化土壤,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中产生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在比较中不应确立一个所谓的中立标准去判断其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文化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清楚认识问题和提高完善自己,而不是为了推倒一方、否定一方。

  交流中还存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地位的问题。

  中西审美习性及倾向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与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民族思维有关。任何一种其他民族的东西在进入一个陌生的民族内部时,不可能完全不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既是其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发展吸收的结果。而这种变异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消灭其他文化,特别是落后民族的文化,一是两者的结合,最后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古代前一种现象经常发生,而到了近现代,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沉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一种情况司空见惯,而且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客观上也要求异文化之间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融合是不以消灭一方文化为代价的,毕竟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消灭文化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一体化的论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文化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决定了文化的个性。偏激一点,我们不妨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文化一体化等于没文化,消灭文化。我们实在很难想象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只共同拥有一种文化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甚至灭亡都有客观规律的支配,如果以非客观手段强行消灭一种文化必然会受到惩罚。在中外历史上这种教训不是不深刻。因此我们并不能提出单纯的融合要求,中西的交流不能以消灭一种文化为目的,否则后悔的必然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民族。

  通过中西诗歌的比较,我们不可能得出谁好谁不好的结论,每个民族、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只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我们的诗歌在很长时期内有令我们甚至子孙后代骄傲的地方,但诗歌的发展不以人为的意志转移,值得骄傲并不代表可以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诗歌,我们的文学才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以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结束本文,这也寄托笔者对世界文学的展望——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爱情语言是人类语言中最相通的。爱情把人的精

神提升到与心灵对话的层次。爱情在人类社会中以永

不衰竭的形式伴随生命存在。所以,无论东方还是西

方,在文学作品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通过对东

西方不同爱情观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中

西文化差异。而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中西两种文化之

间的比较研究,增进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进而促进

双方的理解沟通。

文学虽然是世界性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其民族性

和地域性。由此我们在分析和认识文学作品的某一观

点的时候一定要对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很深

人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某种文学创作模式产生的深

刻背景。爱情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当今社会的爱情观,既有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影响,

又深深地带着中国传统爱情观的痕迹。将体现在中西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作一番比较,就可以看出二者的

区别。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使中西文学的爱情观

念决然不同。我们以传统的中西文学为关照点,比较

两者的不同之处。爱情构成了西方人整个生活和生命

的全部,爱情就是一切。朱光潜先生对此有精辟论述:

“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在西方人眼

中,爱情是人生的至乐。人生如果没有了爱情,那就失

去了无限的趣味。”所以西方人将宗教家的天堂,称之

为“永远的蜜月”,即是此意。西方人认为人在热恋中

时,所倾慕的对象就好比天使一样,是完美无缺的,是

绝对纯粹的。所以一次真正的爱情,会使人的灵魂得

以净化,道德得以升华。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一次真心

的爱情,会使人大死大活一番,确使人有脱胎换骨之

感。所以西方的文人学者艺术家,无不重视爱情,甚至

于一生多次恋爱,以从中寻找灵感与激情。歌德每经

过一次恋爱,就有一首好诗,即是此证。

西方文学中往往把爱情视为不可抗拒的强大力

量。l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

中塑造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看做邪恶势力的代表,

也是人们极力鞭挞的对象,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

世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

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纵观

l4世纪后期的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这

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的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

义,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已成为普遍现象。克洛德也

有了人性的要求。但他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

活,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并且自以为是快乐的。直到

见到了在巴黎街头跳舞的艾斯美拉达,人的意识才觉

醒了。他被这种强烈的爱折磨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

夜,都在忍受着一种比死亡力量还要强大的苦刑。作

为一个神职人员,这可谓是大逆不道。但是副主教也

是一个人,宗教的知识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作为

一个人,他也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人的爱。基于这

种爱,他才愤愤不平,发出人性的呼喊:“究竟,一个男

人爱上了一个女人,这并不是他的错。”然而,正因为他

所要求的这种爱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势力和环境所不能

允许的,因此,它的表现出来的方式便是扭曲的,变形

的。在西方,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在文艺

领域,只能写对上帝的爱,写恋歌成为一种罪行。即使

在这种情况下,中世纪依然:有法国经院哲学家、唯情论

者阿伯拉尔与巴黎名媛哀绿依斯冲破重重阻挠,苦苦

相恋,尽管身为僧侣却不理睬教会的禁欲主义,而是写

了大量歌颂男女爱情的恋歌,在民间广泛流传,产生很

大影响。在德、法两国民间广泛流传的骑士传奇《特利

斯坦和绮瑟》中,写特利斯坦和绮瑟无意中喝了一种药.

酒,这种药酒使人永远相爱。尽管他们受到绮瑟的丈

夫马尔克国王的残酷迫害,但是他们的爱情永远消灭

不了。西方文学中的爱情还可以使人摆脱厄运,绝处

逢生,在西方关于《白雪公主》的多种版本中,以美国迪

斯尼动画片《白雪公主》为例,王子充满爱的深情的一

吻是白雪公主死而复生的秘诀。

中西方名人对爱情的评价也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差

异。费尔巴哈:爱情,就是要成为一个人。莎士比亚:

一个人明明知道沉迷在爱情里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情,可是,在讥笑他人的浅薄无聊以后,偏偏会自己打

自己的耳光,照样陷入爱情:盈柔的怀抱。歌德:在爱情

中,最宝贵的不是占有,而是彼此的尊重与爱慕。孟

子:食色,性也。林语堂: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

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傅雷:要找永久的

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

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部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

一着,必招来无穷的痛苦。老舍:爱情要是没有苦味。

甜蜜从何处领略爱情要是没有眼泪,笑声从何处飞

来爱情是神秘的,宝贵的,必要的,没有他,世界上只

有一片枯草,一带黄沙,为爱情而哭而昏乱是有味的,

真实的!人们要得不着恋爱的自由,一切的自由都是

假的,人若没有两性的爱,一切的爱都是虚空。

之所以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反映一种冲突,

是因为这样才有必然性一一那不是性格的冲突,也未

必是人格、品质的冲突,而是“理想的冲突”。他们都在

对方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合理

的。而这理想又如此不同,所以悲剧在所难免。中国

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因而感情的悲剧以婚姻悲剧

居多。催人泪下的《孔雀东南飞》,重在写婚姻悲剧。

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在于,围绕的轴心不是爱情,而是

国计民生,风雅美刺等在我 n看来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爱情在我们看来是不重要的,并且在历史上大多数情

况下也是不能允许的。《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

即纯文学理论的总纲,但是“言志”的说法很笼统,在当

时主要是指政治上的抱负和志向。所以诗歌历来强调

风雅美刺的传统,要写重大而严肃的题旨,没有个人化

的私人情感空间,写“家务事”、“儿女情”是不行的。中

国人亦深知爱情的美妙,但更知爱情不能仅囿于生理

的范围,所以将爱情与孝悌、礼义相配合。由于礼是儒

学四端中的其中一个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修身立德

上,礼便促使中国人在抒发感情上比较内敛含蓄。中

国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特色即才

子结缘于佳人,英雄无缘于美女的中国爱情模式。中

国的才子以手中的一支笔获取**的芳心,寒窗苦度

的考场配以柔情似水的情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

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名列元代四大爱情

剧之首的《西厢记》,反映了广大人民美好而善良的愿

望。男主人公张生给观众、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魁首”张生,英俊潇洒、才华出众且富有胆略,张

生便以他的风流儒雅、才思敏捷而吸引住莺莺。

对于爱情的论断,古今中外,难以记述。但细究中

西方的爱情论调,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本质异同,西方

人是崇尚爱情的,除了宗教中将“性欲”作为一个需要

抑制的东西去约束外,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是带着崇敬

的心理去接受的。但在中国,大多数的人,对爱情是一

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因素,需要又排斥,接受又逃避,既

憧憬爱情激动人心的一面,又恐惧爱情令人痛苦的一

面,甚至于直接将爱情视为痛苦。这种矛盾的心态恰

恰来自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中西方是有差异

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和人家的文化还有历史背景不

同。所以,中西方的爱情观是不一样的,不过,值得庆

幸的是,东西方差异是有的,但我们也有共识。有不同

的爱情观,但我们都向往着美好的爱情;无论是梁祝化

蝶还是茶花女、卡门或是舞剧天鹅湖,都是我们对冲破

传统观念和对爱情的追求及向往。

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的选题上,不少学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乃至毕生的精力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西方,为全球一体化的思维格局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西方文化特征和艺术思想的构成。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赏石活动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这是一个大题目,它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照时间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本文旨在就审美意识方面作点阐述,愿它能对我们的赏石活动有点积极意义。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区域,确有潜意识领域的存在。这种奇特的潜意识功能的发现,不仅校正了以往无法解释的神话观念,而且更科学的解释了人脑进化的客观规律。人脑的这种潜意识领域,可分为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沉积,理论上把它区分为种族潜意识和个体潜意识两大类。据W薄莱尔的实验报告表明:人的感觉能力有一种连续性。新生儿在出生之前大脑中就写上了复杂难读,甚至不可辨认的特殊记号。这种记号是来至远代祖先的许多感觉刻痕,有人便称其为种族潜意识或曰遗传基因。个体潜意识则是人的后天所有经验和理性意识在大脑层皮留下的记忆痕迹,是现实生活中对人影响最深刻,触动最大的历史事件存留的痕迹。这些库存在大脑层皮中的所有记忆,会在潜意识中留下一触即发和条件反射的不同反应,并主导着人的所有行为意识。

中国的奇石鉴赏家和艺术家,应该是对事物感受能力比较敏感并具有超前审美意识的一类。当他们在现实世界里看到某种事物最初的原貌时,会因此发生很强烈的情感活动。虽然还无法从科学的理论上解释对某一事物的思考能力,但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一般人是有所不同的。当他们发现有一种特别而又值得注意的物质现象时,便热心而好奇的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从最初感觉的那种独立形象,经过潜意识的孕育培养,再与其它事物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思维典型。这种典型思维的意义是鉴赏家以前观察到事物现象的再现。

一种物质现象,如果它可以形成并表现时代的审美动机,他们便能摆脱个体狭窄的认识圈子,对整个物质现象投射以格外的审美注意力。能够强化自身的活动意向,并去认真观察、体验、捕作和揭示自己时代的审美特征,将这些现象纳入自己的视野,从而构成整个审美创造活动中稳定而完整的实际内容。同时,在审美个性的整体结构中,比较稳定而又差异较大的则是鉴赏家对观察,感知、分析、想象的不同层面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不可能开放出古希腊时期那种表现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也不可能有象维纳斯那样裸露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全裸的男子雕像。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骨骼关节灵活的直观再现。东方艺术则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的包裹意象影射着人体内在的那种气质和想象。中国的人物画和雕塑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一件作品可称为正比和采用黄金分割的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构思。直到近代,西安兵马俑的出现才让我们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物比例的正确性。但依然是重甲包裹,服履靴形。即使这种比较科学的人物比例,也没有被后来的艺术家采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艺术家不可能亲见直观的人体,更不允许宣泄人体艺术的原形。说到底,是对人体美的艺术形象不懂和禁忌。在中国礼教中,女不露皮,男不露脐的教化,成为一种约束人的意思行为,禁忌自我了解的桎梏。在中国历史上认为大逆不道的事,在西方,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到了近代,中国美术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似乎重新认识到了人体是世间最美的一部分?

自从艺术人体在我国小范围开始运用,始终步履艰难,障碍重重,更是直接怒斥为色情和**的渲染。这种对人体自身神秘化的教化结果,导致民族的另类更希望解开这个谜团的主动进攻。人们越是见不到真的人体,越是表现出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尤其是最隐蔽的生殖器官,便成为中国另类最强烈的报复对象。所以,中国人骂人最恶毒最丑陋的语言,莫过于对男人女人的生殖器攻击。我们所知道外族恶毒语言的攻击只是强调人格智能的低下和愚昧,他们即使骂人也似乎不像国人如此丑陋和腥嗅。

近二十年来,中国境内人体艺术和那些被称为裸体的东西多了起来,人们也似乎习以为常了。从最初让男人们的圆目咋舌,女人们的羞巾捂面发展到现在,似乎也对人体这一最美部分的理论开始有某种程度的认可。

西方绘画是在画布上用颜料反复涂模出光影和透视效果。中国绘画则是在一张白纸上充分利用虚幻而简略的手法概括具象和景深。中国的文字是一字一意的肯定人类活动印迹,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进行欣赏,直至解读远古的原始文字。西方则是用二十几个字母反复拼凑来反映人类的社会活动。这些拼音出来的东西,有些用语的意思,时过境迁,后来者就不解其原始的含意了,这一点在不少文章中都得到证实。中国的语言习惯多采用隐喻,含蓄,委婉,曲折的方式表达重要意思。西方则是直接,生硬,高亢,直白的强调重要内容。中国人一个眼神,一句用语的轻、重、缓、急都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西方人则全然不解其意。这当然与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从这些差别中我们可以想象:东、西方的原始初民们,主动和被动的感觉对象,是带有某些真实和想象去认识更加符合原生形态的表现。物的美丑是依据它与人的关系来决定的。人们会透过这种感觉自然形式所表现的意志,情感和愿望,不断寻找那些与自身相关的审美感觉。这种精神需求的强烈愿望,诱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书法热,诗词热,收藏热等曾经失落的文化现象。

东、西审美意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艺术和意识形态。文学、诗歌、戏剧、**、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美育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太多的不同。一部伟大的文艺作品,并不因为个人的祸福而显示,只有当它能为整个人类服务时才显得伟大。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的产物。人的审美知觉在漫长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并通过种族的遗传而获得。人脑的很多信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自己种族的经验经过无数次反复存留下来的生理痕迹,它组成各种无意识的原型,并成为人人生而有之的天性本能。审美对象一旦将人脑中那些潜藏的原型唤醒,就可以凭借经验,联想,本能地获得这种原型的审美感受。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经验型的民族,我们的思维也同样是一个经验型思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都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拒绝外来文化的侵扰是不足奇怪的。

中国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背后,矗立着强大的民族背景。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是民族心理制约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所培育的。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为至高。西方人的基本态度却是物我对立。在对立思想的支配下,西方人很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用概念化推理演绎出把握对象的思维发展到用实验剖析事物本身,重视对物体本身的实体效果,从而揭示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在审美思想中更强调人为因素和量化微观。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不能武断和片面的说孰优孰劣,东、西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系统经过猛烈的撞击之后,初步形成一种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趋势。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很多正确性。西方的审美观念也给中国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中国的审美观念也逐步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欢。喜欢汉学和汉字文化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步多了起来。近代时兴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也通过不同渠道打动着西方人紧闭的心扉。竟管他们赏玩的风格跟中国不一样,但他们却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与自然和谐的良好习性。

人类为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境界和自由无羁的生活方式曾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每个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无不融入太多的悲剧意识。这种意识的根源是人类历史上很多美好的东西曾遭到人为的压抑和摧残。世世代代的理想之梦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凄迷美,能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共鸣,这种审美理念让我们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人的认知思维具有同化、顺应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同化是把客体纳入到主体中去融合。顺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揉合原有审美对象的功能当然易于为对象所同化。这种同化和顺应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在量上丰富了原有对象的审美水平。文学家,艺术家和与之相关的鉴赏家应该担负起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使命。历史上任何一部青春永驻的不朽之作,总是不断满足那个时代的审美需求,从而超越了历史的局限,永不过时的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